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八上2.1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及作业设计安
学习目标: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2.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3.解释出骨、关节、肌肉的协作关系4.说出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学习重难点: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难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学习方法指导:观察法、比较法学习链接:空中飞行的动物适合飞行的特点总的说有两大方面:一是外部形态特征;二是内部结构特征。
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学习过程“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使人强身健体,工作,学习精力充沛,纵看现在的体坛已远远地走向世界。
号称当代东方巨人的球星姚明,百米跨栏世界冠军刘翔,还有中国的杂技艺术,其技术含量之高,难度之大,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可比拟。
无论哪种形式的运动,必须靠运动系统中各器官的协调配合,让我们了解其中的奥秘吧!二、自学提纲1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2. 动物行为的产生主要受的控制,也受的控制。
二者共同协调,相辅组成。
三、研讨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关节的问题:(1)图中的④主要由构成,其内壁可分泌。
(2)(①)-----和(③)-------面覆盖有一层光滑的(②),可以增加关节运动时的,并可缓冲。
(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本身不能运动的。
骨的运动要靠。
(4)运动不仅靠来完成的。
它需要的控制和调节。
它需要,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1)会根据关节模式图标出他们的各自不同的名称;(如上图)2)懂得了运动是通过骨、关节、肌肉的协作产生的。
3)明白了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四)、课堂达标:1.动物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
如蚯蚓的,鱼的,鸟和昆虫的,陆地哺乳动物的、、等。
动物的运动都必须借助一定的器官。
2.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在的支配下,相关的多组肌群相互配合完成的。
3)动物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和,以适应的环境。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 导学案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 导学案课型:总序第 案 主备:谢燕清 集体备课:谭春申 备课日期:9月27日 执行日期:【学习目标】1、了解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重要性。
2、能说出常见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3、理解动物如何产生运动、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和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4、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自主复习】1、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方式有__传递信息、用__传递信息、用__传递信息。
2、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 和 三部分构成。
3、我们在做引体向上曲肘运动时,主要收缩的肌肉是( )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C.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D.关节囊4、一块骨骼肌可以看成是( )A.一个细胞B.一种组织C.一种器官D.一个系统5、给你一块骨,判断它是属于组织还是器官?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主要包括 、 、 等7、动物的行为可分为 和 。
8、动物的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什么的控制和调节。
A 、呼吸系统B 、消化系统C 、神经系统D 、循环系统9、动物的“学习”能力主要与动物的什么结构有关:A 、小脑B 、内分泌系统C 、大脑皮层D 、激素10、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行为.(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3)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的积累和 而获得。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形成的。
【合作探究】1、动物是怎样运动的?2、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学习行为?3、如何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4、什么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有哪些特征?5、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有哪些方式?【检测点拨】依题号进行,评价小组与个人【本堂梳理】课堂小结【巩固拓展】《全品》第二章自我综合评价。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课时:两课时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记忆第二章重点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识过关。
时间分配导课分、自学分、交流展示、深化分、巩固分钟学习流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1、动物行为: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动物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其中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减少摩擦关节的结构: 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提供运动的动力、脱臼:剧烈冲击导致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出、3、骨骼肌: 骨骼肌中间较粗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键总是绕过关节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关节和肌肉的正确连接: 答案: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4、骨骼肌在运动的协调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收缩状态这些事实说明,在运动时,各组肌肉是相互协调相互配合、5、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运动的意义: 利于动物觅食、避敌、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6、、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多种多样,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按照行为的获得方式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鸟类的育雏行为、蜜蜂采蜜、老鼠打洞等、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做算术、海豚表演、猴做花样表演等、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意义: 先天性行为:可以使动物存活不死;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7、社会行为的特征:(1)有组织 (2)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中有等级、常见动物:蚂蚁、蜜蜂、白蚁、猴、狒狒、大象白蚁:蚁后---产卵; 蚁王---与蚁后交配; 工蚁---觅食筑巢照料幼蚁等兵蚁---保卫8、信息交流:群体中分工合作的必要条件是群体内部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方式: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蝶娥类昆虫还可以向空气中释放性外激素来通讯、情景导入(略)学生30分钟背诵,10分钟互相检查,并通报结果。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导学案 新人教版
①
②③④
§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二、预习检测:
1.(略)
2.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3.生来遗传物质公鸡早晨啼鸣募集喂养金鱼
4.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学习小狗做算术题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资料1和资料3中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资料2、4、5中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简单的生来具有的,是生存的基础;学习行为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的环境。
更好的生存、繁衍的重要保证。
(3)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
六、课堂反馈检测:
1D;2D;3D;4D;5D; 6.生活经验 7.复杂复杂越大复杂多变8.先天性行为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虽然失去雏鸡的母鸡会将无母的小猫来抚爱,但喂养小猫对鸡这个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任何动物都不可能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而被大自然淘汰。
5.2.1动物的运动导学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素养目标 1.生命观念:归纳运动系统的组成。
体验屈肘、伸肘过程,认同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描述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2.科学思维:尝试推理运动产生的原理,增强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探究实践:解剖鸡翅,找到白色的肌腱,观察肌肉和骨的连接情况。
制作肌肉牵引骨运动的模型。
4.态度责任: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任务一:探究运动系统的组成阅读教材内容,圈画出关键词句,完成下面的填空。
阅读教材观察与思考内容,小组讨论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体现关节牢固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关节灵活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链接】如果用房间的门来打比方,关节相当于门上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3.观察鸡翅,一组肌肉的两端附着在________(填“同一”或“不同”)骨上。
任务二:探究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阅读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做表中所述的动作,感受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并填写下表。
运动方式肱二头肌状态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肱三头肌状态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探究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记忆小贴士运动的一个支配,三个要素,多个配合(1)一个支配:神经系统的支配。
(2)三个要素:杠杆(骨)、支点(关节)、动力(骨骼肌)。
(3)多个配合:以运动系统为主,在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完成。
3.【拓展】由于脑血栓而造成的偏瘫病人,其运动系统完好,为什么不能运动呢?任务三:了解动物运动需要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阅读教材内容,圈画出关键词句,完成下面的填空。
1.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2)复习目标:1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2 .概述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3 .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复习提纲(一)(自主复习,5分钟)1 .运动系统的组成?各部分在运动中的作用?2 .关节的组成?为什么关节既牢固又灵活?肌肉的组成?3 .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如何协调配合?伸肘、屈肘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各是什么状态?4 .运动的完成依靠哪几个系统?自学检测(要求:脱离课本默写,注意字的书写) (1)关节是由关节头、关节窝、、和 组成。
(2)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使关节牢固的是 以及里外的;使关节灵活的是 以及由 __________ 分泌的、暂时储存在 内的。
(3)脱臼是指 从 中滑脱出来(4)关节炎是由于 发生病变,导致里的滑液变成脓液—L —— 一 A 5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动作 肱二头肌状态 肱三头肌状态屈肘伸肘说明: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需要肌肉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运动系统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作用 神经系统:控制运动,提供运动的指令。
和 组成的。
其中起杠杆作用的是,关节的作用⑴骨骼肌由中间较粗的( (2)骨骼肌两端的 绕过 ⑶连接正确的是( ))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至少连在 ________ 块骨上)组成。
( )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 )绕( )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主要是由 是 ______ ,提供动力的是— 3.运动系统的组成一肌消化系统:提供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
呼吸系统:提供能量利用和转化时需要的氧。
循环系统:运输氧和养料,排除废物。
想一想:为运动提供能量的系统是?_____随学随练1.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
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A •动力B •杠杆C •支点D •调节2.脱臼是指()从()中脱出来。
人教新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导学案
第三节社会行为【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录像、案例分析,能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2.通过探究活动,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重点难点】能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完成【导入新课】【自主学习】阅读课文54~58页一、【社会行为的特征】课文P54~561.蚂蚁、蜜蜂、猴、狒狒、象和鹿等营群体生物的动物,它们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____________,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形成一个社会,具有一系列的_______行为。
2.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______的分工,群体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蚁后的腹部膨胀得很大,是专职的“______________”。
蚁王具有_______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
工蚁承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蚁后产下的卵、饲喂其他白蚁等大部分工作。
兵蚁则专司蚁巢的________。
2.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中存在_______。
在一群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
作为“_______”的雄狒狒优先享受_______和_______,优先选择_______场所,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要保卫这个群体。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有的群体中还形成__________。
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课文P56~584.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_______。
动物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黑长尾猴发现蛇或豹时发出的声音一样吗?______________。
5.没有信息交流,动物的个体之间就无法取得_______。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后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教学目标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理解各结构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知道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教学难点理解运动系统各结构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策略指导1.动物的运动可结合哺乳动物的骨骼、关节等模式图来复习,运用图文转换法分析运动时肌肉、骨和关节三者之间的关系。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可采用比较法复习,可从遗传因素、获得时间、举例等方面进行列表比较。
3.社会行为可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复习,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如公园中的猴群)总结社会行为的特征及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等。
考点清单考点一:动物的运动考点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知识网络要点突破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典例】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的行为都是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C.亲鸟育雏属于先天性行为D.大象能“吹口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行为的有关知识。
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动物的本能,受体内遗传物质的控制,如亲鸟育雏、蚂蚁取食等,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实验探究探究一: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实验分析1.实验前应如何饲养菜青虫?提示:要尽可能为菜青虫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生存环境的饲养条件,如适当的光照、温度、湿度,充分而新鲜的食物等。
2.在选用菜青虫时,是从卵开始还是从幼虫开始?为什么?提示: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只有这样才能说明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后天学习获得的行为。
跟踪训练采集菜粉蝶的虫卵,进行室内培养,观察虫卵孵化成菜青虫后取食植物叶片的类型,探究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第二章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1、关节为什么既具有牢固性又灵活性?
2、肌肉在骨骼上是怎样分布的?
3、骨的运动是如何完成的?
4、当人手提重物上楼时,上肢肌肉处于什么状态?手臂自然下垂时肌肉处于什么状态?]
5、运动需要多种系统的配合,请将这些系统与它参与运动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①运动系统A、传递刺激
②神经系统B、供应能量
三、写出本节课知识网络:
3.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
4.骨的运动要靠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做。骨骼肌具有的特性。
5.哺乳动物的骨在_________的牵引下,围绕着_________运动,使躯体完成各种动作。
6.运动的完成,除了需要运动系统外,还需要的控制和调节,运动中能量的供应需要、、等系统的配合。
③循环系统C、分解有机物
④呼吸系统D、产生运动
⑤消化系统ELeabharlann 供应有机物三、对号入座:(一定要细心!)
1、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
A骨骼和骨骼肌B骨、关节和骨骼肌
C骨和骨骼肌D骨和骨连接
2、人体完成伸肘动作时()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D肱二头肌等屈肌肌群舒张,肱三头肌伸肌肌群收缩
(2)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是[ ] ________,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 ________,我们通常说的脱臼是指[ ] ________从[ ] ________中脱落出来的现象。
(3)在你身上有哪些关节,试着说出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骨骼的是()
A.股骨B.椎骨C.肋骨D.手骨
八年级生物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导学案2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导学案2 人教新课标版周第7 课时年级初二年级课题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备课备课人授课模式自主导学式课型预展型目标中考要求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2、了解关节、骨和肌肉在运动中的关系;3、说出运动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核心贴士认真观察昆虫标本和自然界中的昆虫,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昆虫与飞行相适应性的形态结构。
学习活动安排一、自学环节(5′)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是和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2、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3、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4、结合关节模式图填出各部分名称:1、2、3、4、5、5、骨的的变化产生运动,骨的运动要靠的牵拉。
6、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呈乳白的部分。
后者可绕过连在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的特性。
7运动不仅靠来完成,它需要的控制和调节,需要的供应,因此还需要、、等系统的配合。
二、观察环节(5′)观察模型。
三、展示环节(10′-15′)1、展示自检内容及相应的模型。
2、展示组内探究的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
四、巩固环节(5′):对本节的基本内容加以巩固,学生间互考。
五、检测环节(8′-10′)一、选择题:1、下面对骨髓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骨骼肌受到刺激后都能收缩B、在体内骨骼肌受神经系统的控制C、骨骼肌的两端分别固着在同一骨上D、一块骨骼肌至少跨过一个关节2、完成屈肘动作时,上臂肌肉的活动状况是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C、肱三头肌舒张,肱二头肌舒张D、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收缩3、下列哪项活动没有关节的参与A、完成膝跳反射B、手指的灵活运动C、完成伸肘动作D、眼球的灵活转动4、在人体内,骨骼肌一般是( )。
A、受刺激后,会发生收缩反应B、受刺激后,会发生舒张反应C、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发生收缩反应D、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发生舒张反应二、填空题:5、骨骼肌的结构包括两个部分。
初中三年级《生物学》(人教版)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改一
环节四: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体会动物行为的意义,并能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4.学习方式和环节:
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教师指令回答相应的课上提问,学习环节主要有:
环节一:了解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通过比较蛔虫、蚯蚓、鲫鱼、鸟等动物的生活环境、呼吸方式和运动方式等,认识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环节二: 运动系统的组成
通过图片,辨析骨、关节和肌肉。
环节三:运动的产生过程
导学案
1.课题名称:
人教版 生物学 九年级下学期复习课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2动形式。
(2)说明动物的运动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3)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学习准备:
课前先将教材中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相关内容通读一遍,准备好笔记本,边观看边做记录,按视频要求完成练习。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导学案设计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本节课老师期待你】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 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 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4. 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点】动物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别与联系。
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学习难点】动物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别与联系。
尝试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解释动物行为的成因。
【温故互查】1.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 组成的。
2. 骨骼肌受___________ 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______ 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产生运动。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生阅读教材47-50页完成下列空格1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等。
2 •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 所决定的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在_____ 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 的作用,由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而获得的行为。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___ 。
教师小结1.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2.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课堂练习1.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A. 运动B.活动C.行为D.本能2. 决定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A. 动物的遗传物质B.动物的神经系统C.动物的运动系统D.环境因素3. 动物的学习行为的特点是①生下来就有的②后天获得的③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④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A. ②B. ②③C.②④D.②③④4. 下图中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①小鸟喂负②丈山雀喝牛奶③黑狎 :探钓驱倉物④蝎的绕道取徵A.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②③④5. 刚出生的小马,很快就能站起来,抖动几下身体就能行走;雏鸡从卵壳内钻出来,立刻能随母鸡啄食食物,这些行为从发生上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行为,都是由于 ______________ 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思考,能说出人及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通过自身体验和制作模型,能解释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配合。
3.认同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
【重点难点】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解释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配合。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42~45页一、【运动系统的组成】课文P42~431.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如蚯蚓的____,鱼的游泳,鸟的飞行,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___等。
2.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组成的。
骨与骨之间通过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附着在其上的肌肉称为_____。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3.观察关节示意图,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周围由_________包裹着,内部形成_______的________。
关节腔内含有_______,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_______。
4.肌肉中间较精的部分叫_______,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______,它可绕过_____连在_______的骨上。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课文P44~455.骨的位置变化产生_____,骨本身是不能运动,它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____。
骨骼肌受____传来的刺激_____时,会牵动骨绕___活动,躯体的相应部位会产生运动。
6.骨骼肌只能收缩骨改变位置,而___将骨复位,骨的复位要靠____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当肌收缩,肌舒张时,肘部弯曲;肌收缩,肌舒张时,肘部伸展。
8.人体的骨骼由___块骨连接而成,约占体重的20%。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①头部颅骨之间的_____连接;②脊椎骨之间以____相边连,属____连接;③其他骨之间多以____(也叫活动连接)相连。
人体内的骨骼肌有___多块,约占体重的40%。
9.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___系统的调节。
运动所需的__,有赖于系统、系统、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10.哺乳动物主要靠四肢____起身体,__在____的牵拉下围绕着___运动,使躯体能完成各种动作,具有很强的运动能力。
这有利于动物___食物、___敌害、争夺_____和繁殖___,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合作探究】交流自主学习答案1.骨、关节和肌肉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三者如何配合产生运动?2.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如果用房间的门来打比方,它相当于门上的什么结构?3.蚯蚓体内有肌肉,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原因吗?4. 举例说出人体哪些部位有关节。
进行体育运动时哪些关节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5.根据生活经验,对照关节模式图,推测关节各个结构的作用。
(1)运动不慎会造成关节脱臼,猜测脱臼可能是 从 中脱出,造成运动困难。
(2)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剧烈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震荡的是 。
(3)包绕着关节,将两个骨紧紧地连在一起的是,它不仅使关节更牢固,还能分泌黏液,使关节更加灵活。
推测它可能是 组织。
(4)此空腔内有少量滑液,起润滑关节的作用。
如果患了关节炎,此部位就会积累脓液,影响运动,这个部位是 。
【课堂小结】 一、 运动系统 的组成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骼肌_______,_____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_____活动【达标检测】 ______骨连结 ______ ___活动连结 ___活动连结 活动连接(关节) 关节面 关节___ 关节___ 关节___ 关节___关节软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A. 骨、关节B. 肌腱、肌腹C. 骨骼、肌肉D. 骨、肌肉2.一块骨骼肌至少附着在几块骨上( )A. 一块B.两块C. 三块D.四块3.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运动,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A. 调节作用B.杠杆作用C. 动力作用D. 支点作用4.人体内骨骼肌受到的刺激来自于( )A. 外界的压力B. 神经传来的兴奋C. 体内的压力D. 骨的刺激5.小王大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不慎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由于( )A. 关节头从关节囊中滑脱出来B. 关节软骨发生病变C. 关节窝从关节囊中滑脱出来D. 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6.下列关节中,灵活性最大的是( )A. 踝关节B. 肘关节C. 肩关节D. 膝关节7.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使( )A. 肌细胞变粗B. 肌细胞变粗,肌细胞数目减少C. 肌细胞数目增多D. 肌细胞变粗,肌细胞数目增多8.右图为屈肘动作,①______肌收缩牵动桡骨, 同时②肌舒张。
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推测伸肘时收缩,肌舒张。
【学后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习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能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能说明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通过实践活动,尝试研究一种动物行为。
【重点难点】能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能说明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47~51页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课文P47~511.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可两类:动物______就有的,由体内__________决定的行为,叫先天性行为。
在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___和______而获得的行为,叫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①②的______。
2.蚯蚓经过200多次的_______和_______后,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这属于_______行为,有了这种行为,动物能更好的_______环境。
刚出生的小袋鼠手指般大,出生时落在尾巴根部,它靠_______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爬到育儿袋中吃奶。
这属于_______行为,如果没有这种行为,动物会怎样?_______3.育雏是鸟的先天本能,美国红雀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总是给张口求食的_______喂昆虫,这是一种_______行为。
这种行为对美国红雀的种族繁衍有好处吗?_______。
一只大山雀学会了_______,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
如果动物只具_______行为而没有行为,它们很容易被大自然淘汰。
研究表明,既是单细胞的草履虫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4.比较蚯蚓、山雀、黑猩猩的学习能力,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学习行为。
动物的学习行为有受遗传因的作用吗?。
5.菜青虫是_________的幼虫,它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___________植物(该科植物的花由____片花瓣组成,呈______形排列)。
刚从受精卵孵化出的菜青虫只啃食_________植物汁涂抹过的滤纸。
这是一种_______行为。
幼小的黑猩猩能________成年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为食。
成年黑猩猩是利用________来解决问题。
这是_______行为。
6.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使动物能_____________,得以_________和_________后代。
动物的学习行为让它们更好地适应_______环境的_______。
一般说,动物越_______,学习能力越_____,学习行为越________。
二、【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课文P50~517.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8.“尝试与错误”是觉的________行为。
P48资料1提到的蚯蚓走“T”形迷宫实验中,它经过约200次尝试后才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小鼠属于_______动物,________能力比蚯蚓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要_____些。
【合作探究】交流自主学习答案1.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哪一类行为?这对他(她)的生存有什么意义?2.科学家将黑猩猩锁进实验室,5分钟后通过锁孔向内屋内观察,发现黑猩猩正在通过此孔观察他。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哪种类型?(2)黑猩猩的这种行为是它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获得的。
3.白灌雀A 和白灌雀B 的鸣叫基本相同,又有各自不同的”方言”。
如果把某个白鹳雀A 的幼雏a 移到另一个白鹳雀群B 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 的叫声不同于A 鸟群,更接近于B 鸟群。
但如果把白鹳雀幼雏b 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叫,试分析回答。
长大后 学会了B 叫,但基调同A 学不会黄莺叫①a 的鸣叫基调与A 的鸟群相同,这是___________行为在起作用,同时a 又具有B 鸟群 “方言”的特点,这是___________行为在起作用.②b 学不黄莺的鸣叫,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叫声音的_____________.③上述实验说明:____________行为是在___________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动物的行为不仅受_______________的控制而且受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课堂小结】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达标检测】1.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的行为( )A .取食B .静止不动C .冬眠D .胃肠蠕动2.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 菜青虫的取食十字花科植物B. 海豚表演 C .老马识途D .鹦鹉学舌3.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 婴儿会抓握物体 B .农采集到成熟的种子并储存起来C .听到饲养员的哨声,动物向饭盆方向跑D .搏斗中失败的猎豹呻吟投降4.“飞鸽传书”和“蜘蛛结网”,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分别属于( )A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B .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概念:动物______就有的,由体内__________决定的行为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在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___和______而获得的行为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D.学习行为、学习行为5.乌贼遇敌害会释放墨汁,将周围海水染黑,借机逃跑。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乌贼释放墨汁属于防御行为B.乌贼释放墨汁属于简单反射C.释放墨汁的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D.乌贼靠腕足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迅速逃跑6.在动物的学习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是不同的,与之有关的主要是( )A.肌肉的发达状况B.动物体型的大小C.神经系统的发达程度D.训练的方法7.“孔雀开屏”属于( )A.觅食行为、学习行为B.防御行为、先天性行为C.繁殖行为、先天性行为D.攻击行为、学习行为8.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猫B.牛C.老鼠D.黑猩猩9.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B.失去雏鸟的红雀一连几个星期给池塘里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10.“蚯蚓走迷宫”的实验,说明蚯蚓具有什么行为( )A.学习B.印随C.攻击D.逃跑【学后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节社会行为【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录像、案例分析,能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