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农村人居扮靓“乡村底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南:农村人居扮靓“乡村底色”

作者:胡霜玉王际平

来源:《农家科技·乡村振兴》 2020年第9期

文/胡霜玉王际平供图/巴南区农业农村委

宽敞整洁的乡间村道、潺潺的小溪流水、精美干净的农家小院……漫步在巴南区美丽乡村

示范村,一处处清新、生态的乡村美景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从清淤泥、通暗沟、剿灭臭水沟到立村规、守民约、大家共遵循,从乱堆乱放、乱排乱倒、乱停乱扔到小手拉大手、清洁家园齐动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巴南区

乡村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跟随记者一起探寻这片土地蜕变的故事。

“脏乱差”变“净靓美”

论“颜值”,巴南区当年并不算出众,论“整容”,巴南区却下得了重拳。全区将“三清

一改”村庄清洁行动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切入点,重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

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规划编制工作,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

全覆盖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从清理积存散落垃圾、清理沟渠、清理堰塘、整

治拆除残垣断壁、清理废弃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入手,集中整治脏乱差。

平院坝、疏沟渠、连通道、拆危房、建围栏、添设施,积极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统筹推进入户道路建设、庭院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居住环境,洁化、美化、绿化农家环境。

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对资源禀赋、乡村有产业、基础设施较好

的天坪山、羊鹿山、云篆山等区域整合打造“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示范、镇级农村人居环境示

范点,以及30多个乡村振兴项目,共同串联形成4条春季旅游线路和6大春季赏花池,累计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村9个、区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

村20个。

“刮骨疗伤”般的整治后,如今当地农村人居环境“脱胎换骨”。

截至目前,巴南区卫生厕所覆盖率93.55%,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100%,建成村民小组通畅公路827公里、入户道路300公里,实现村庄绿化413.9亩,建成绿色示范村庄33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68户,完成旧房整治提升2828户,培训农村建筑工匠222名,安装路灯

或庭院灯7900盏,完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1个,完成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审查1个,建成198个村级文体活动场所,千人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

理的农户覆盖率达到89%,实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9.84%、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5.97%,村规划编制覆盖率100%……

“要我做”到“我要做”

“我现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以前村里垃圾桶破破烂烂,垃圾随地乱扔,现在

村里环境好了,大家都舍不得破坏了。”巴南区鱼洞街道天明村村民李远岗笑着说。

人居环境整治,村民不仅是直接受益者,更是当事人,只有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让他们变“冷眼看”为“热心干”,才能呵护来之不易的美丽成果,真正让乡村之美永驻。

文明乡风,滋养心灵。巴南区制作发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资料10万份,开展“德法有约讲堂”“以案说法院坝会”、志愿服务活动、德法睦邻活动500场次,组织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志愿者,在村庄内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如围绕龙洲湾街道沿河村、鱼洞街道干湾村、界石镇武新村、二圣镇巴山村等对乱堆乱放、乱排乱倒、乱停乱扔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劝说,着力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养。

示范带动、提档升级。全区67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参与“志愿爱心进农家”活动,采取“1+N”结对帮扶方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帮扶”行动。评选区级示范村20个、区级农村文明家庭12户,评选孝善儿女、慈孝公婆、好儿媳等榜样人物315名,评选巴南区十大“绿色·惜福家庭”、十大“乡村生态文明家庭”,评选清洁农户1320户、“最美院落”“最美阳

台”318个,让身边的榜样“滋养心灵”。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鼓舞更多群众自觉维护人居环境,推进乡村风貌提档升级。

志愿帮扶,共建共享。为营造共建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良好氛围,巴南区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清洁家园齐动手”行动,开展“净化美环境·共建美家园·巾帼在行动”系列活动,推出“巾帼河长”志愿服务品牌助力美丽家园建设,105名巾帼河长常态化巡河护河。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洁小青”“河小青”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义务清扫、宣传教育等。

“监管运作”转“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保障”

如何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运行保障机制是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重点,这离不开机制的完善、队伍的扩增以及经费的投入。

完善机制。全区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管、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以及村庄保洁员等长效制度,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各类设施的长效运行。在23个镇街推广农村人居环境“五长制”(“户长制”“院长制”“段长制”“代表制”“志愿服务制”),落实细化管护责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二圣镇集体村、龙洲湾沿河村等编制了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顺口溜,突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充分运用村务公开、居务公开、民主评议等监督机制,引导村民自觉维护创建成果,让清理自家房前屋后成为一种习惯。

扩增队伍。建立区、镇、村三级监督员队伍,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帮助其更好地把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立起来”。村级监督员队伍,是由从群众中推选出来的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支书以及村民骨干组成,每天巡查反馈信息,发挥自治共治力量,发现问题及时拍照、督促整改,并对整改情况逐一记录。

加大经费投入。每年固定以2万元每村的标准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日常管护经费;每个月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情况,对获得一、二、三等次的镇街分别给予5万元、4万元、3万元工作经费奖励,优先安排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日常管护。

巴南区全面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扮靓“乡村底色”,让农村成为村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以干净整洁的乡村面貌迎接全面小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