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点终末和随时消毒消毒工作记录表教学文稿

合集下载

【4】集中隔离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

【4】集中隔离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
集中隔离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
编号:
消毒地点:
消毒器械:背负式喷雾器()其他:
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含量:
生产日期:有效期限:
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象
消毒液有效成分浓度
消毒方法
作用时间
消毒液用量(L)
消毒面积(㎡)
地面、墙壁及一般物体表面
500mg/L- 1000mg/L
地面先从外到内,再由内向外重复一次,墙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滞留喷洒
时间至少30min-60min
衣服、被褥、毛巾等
500mg∕L
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或用消毒剂浸泡或在阳光下暴晒
30min
餐、饮具、生活用具、玩具
500mg/L- 1000mg/L
煮沸消毒或消毒液浸泡再用清水冲洗
30min
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
20000 mg/L
搅匀
12-24小时
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
1000mg/L
漫过容器浸泡消毒
30min
垃圾
10000mg/L
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不可燃物喷洒消毒液作用
1小时以上
手与皮肤
0.3%-0.5%碘伏或快速消毒剂(或75%酒精揉搓
1-3min
空气
每天开窗通风3次
不少于30min
纸张、书报
阳光曝晒
不少于30min
消毒人员:____________负责人:____________消毒日期:________

疫情消毒记录表 (1)

疫情消毒记录表 (1)

中小学消毒记录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班————老师中小学卫生消毒制度1、全体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掌握相关的卫生消毒知识。

2、全体教师要加强对儿童日常活动的健康观察,认真做好晨、午间检查工作,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处理3、所有工作人员应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理发,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工作服要勤洗换,定期消毒。

4、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十分钟,室内外环境卫生、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每周用0.2%过氧乙酸溶液(按20—30毫升/m3药量,并关闭门窗三十分钟)或用0.5%含氯消毒溶液做地面和物体表面喷雾消毒一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一次。

5、物体表面消毒(桌椅,床头,把手,墙壁,木塑玩具等)每日用清水擦抹一次,每周用0.3—0.5%含氯消毒剂或0.2过氧乙酸0.1%碘伏擦抹或喷雾消毒一次,铁制、皮毛、绒布玩教具,每周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夏季可暴晒。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一次。

6、儿童被褥套每月拆洗一次,每周晾晒一次,衣物、床单、枕巾随脏随换,每周换洗一次。

如发生肝炎、传染性皮肤病、蛔、蛲虫等要进行煮沸或高压消毒处理。

7、厕所地面用0.3—0.5%含氯消毒剂每周喷雾消毒一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日早晚各一次。

8、每人一套专用毛巾,口杯,餐具,每天洗净、消毒一次。

(毛巾使用84消毒液消毒,口杯、餐具使用消毒柜消毒)9、幼儿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水洗手,每周剪指甲一次。

备注:消毒常规:开窗通风,正确使用消毒剂,各种用具消毒及时、方法正确,强化餐、饮具消毒工作,指导幼儿正确洗手,做好详细记录。

处所和用品:室内室外、活动区、厕所、铁制、木制、绒毛、塑料玩具、桌椅、床柜、床上用品、衣物、餐饮用具、洗簌用具等。

消毒方法:紫外照射、曝晒、通风、药物喷洒或擦抹、药物擦抹或浸泡、拆洗换洗、高温蒸煮,消毒柜消毒、肥皂流水洗手等。

中小学消毒要求中小学班消毒记录表传染病预防知识小插曲1.预防伤风感冒:秋季孩子毛病以此为多,尤其是中秋前后,秋风袭来,孩子体质弱一点的,早晚最容易受凉。

疫点终末和随时消毒方法(含3个报表)-------文本资料

疫点终末和随时消毒方法(含3个报表)-------文本资料
餐、饮具
蒸煮
含氯消毒剂浸泡
远红外线照射
100℃
250 mg/L~500mg/L
120℃~150℃
10 min~30min
15 min~30min
15 min~20min
被褥、书籍、电器
电话机
环氧乙烷简易熏蒸
0.2%~0.5%过氧乙酸擦拭
1500mg/L
适量
16 min~24h
服装、被单
煮沸
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
表4-1非芽孢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
消毒场所
消毒方法
用量
消毒时间
室外污染表面
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
漂白粉喷撒
500ml/m2
20 g/m2~40g/m2
60 min~120min
2h~4h
室内表面
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0.5%新洁而灭擦拭
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
适量
200 ml/m2~350ml/m2
100 ml/m2~500ml/m2
60min
60 min~120min
室内空气
紫外线照射
臭氧消毒
0.5%过氧乙酸熏蒸
1W/m3
5 mg/m3~10mg/m3
1g/m3
30 min~60min
30min
120min
30000mg/L~50000mg/L含氯消毒剂
1:5
Hale Waihona Puke 2:12h~6h2h~6h
尿
漂白粉干粉搅匀
10000ml/L氯含氯消毒剂搅匀
3%

疫点疫区处理方法

疫点疫区处理方法

霍乱传染病的疫点疫区消毒对象及方法认真做好疫点疫区的消毒工作,特别是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环境,物品、饮用水等进行消毒处理。

疫点疫区内的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一、随时消毒1.排泄物、呕吐物:按1体积吐泻物加1/5体积漂白粉搅拌均匀,消毒120分钟;盛排泄物、呕吐物的容器用有效氯500mg/l浸泡120分钟。

2.餐具:用有效氯250mg/l浸泡30分钟,或煮沸20分钟。

3.残余的需要消毒的食物:按1份食物加1/5体积的漂白粉搅拌均匀后消毒120分钟,或有效氯500mg/l澄清液浸泡2小时,或煮沸20分钟。

4.对需要消毒的衣服、被单:用有效氯125mg/l溶液浸泡30分钟、250mg/l碘伏浸泡30 分钟或煮沸20分钟。

5.地面、家具、墙壁以及运送病人的交通工具等:用0.2%的过氧乙酸喷雾作用30分钟或 3%的甲酚皂溶液喷雾、擦拭或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喷雾作用60分钟。

6.对垃圾、厕所:用3%--5%甲酚皂溶液或有效氯500mg/l澄清液喷雾或洗刷。

7.疫点内的井水消毒,使用含氯25%--35%的漂白粉,所加的克数按加氯量3g/m3标准计算,计算公式是加氯量(g)=加氯量(mg/l)X水量(m3)/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 {园井水量(m3)=水深(m)X[水面直径(米)2]X0.8;方井水量(m3)=水深(m)X水面长度(m) X水面宽度(m)};缸水消毒,按每50公斤水加漂精片1片。

将漂白粉精片研碎后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倒入缸内搅拌,30分钟后使用。

二、终末消毒1.首先向病人家属解释消毒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请病人家属配合开展工作,然后了解发病时居住和活动的房间、触及物品以及吐泻物污染区域,将未受污染的并且不能进行消毒的物品进行遮掩或转移。

2.消毒前需要穿戴好个人防护服和手套。

消毒时先灭苍蝇、嶂螂,然后按由外向内的顺序,喷雾或擦拭消毒门把手、地面、墙壁、家具、厕所等处;从不同房间以及最后退出时,边退边消毒经过的地面。

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的范围及相关记录表格

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的范围及相关记录表格

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的范围和记录表格(一)随时消毒随时消毒是指对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及时进行的消毒处理。

患者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医学观察场所以及转运工具等,患者排出的污染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做好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参见终末消毒。

有人条件下,不建议喷洒消毒。

患者隔离的场所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疑似病例应进行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

非负压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也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1h以上。

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应洗手并消毒。

(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应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

终末消毒对象包括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排出的污染物(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及其可能污染的物品和场所,不必对室外环境(包括空气)开展大面积消毒。

病例和感染者短暂活动过的无明显污染物的场所,无需进行终末消毒。

编号:患者姓名:传染病诊断名称:确诊日期:转移类别:住院转院迁居痊愈死亡消毒地点:通知消毒单位:联系人:电话:通知消毒日期:年月日时完成消毒日期:年月日时消毒处理对象:对象消毒因子作用浓度或强度作用时间(min)消毒方式备注:1、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失效期限:2、应用浓度的配制:执行消毒单位:执行消毒人员:填表日期:编号:患者姓名:传染病诊断名称:确诊日期:转移类别:住院转院迁居痊愈死亡消毒地点:通知消毒单位:联系人:电话:通知消毒日期:年月日时完成消毒日期:年月日时消毒处理对象:对象消毒因子作用浓度或强度作用时间(min)消毒方式备注:1、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失效期限:2、应用浓度的配制:执行消毒单位:执行消毒人员:填表日期:附录3 疫点随时消毒工作记录编号患者姓名:传染病诊断名称:诊断日期:消毒地点:通知消毒单位:联系人:电话:通知消毒日期:年月日时最后一次消毒日期:年月日时消毒处理对象:消毒日期对象消毒因子作用浓度或强度作用时间(min)消毒方式备注:1、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失效期限:2、应用浓度的配制:执行消毒单位:执行消毒人员:填表日期:。

疫情防控日常消毒记录

疫情防控日常消毒记录

疫情防控日常消毒记录
背景
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其中,日常消毒是一项关键的措施,可以有效杀灭病毒,减少传播风险。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日常消毒工作的记录与管理,特编写此文档,以便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监督。

目的
本文档旨在记录每日消毒的时间、地点以及消毒措施,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准确、可追溯的数据支持。

通过及时记录和汇总消毒信息,可以更好地掌握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应防控措施。

操作指南
1. 使用清洁、干燥的消毒工具和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2.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等。

3. 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误用或浪费。

4. 记录消毒的时间、地点、消毒措施和消毒人员等相关信息,确保记录的准确和完整。

5. 定期进行数据整理和汇总,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日常消毒记录
日期:YYYY年MM月DD日
监督与管理
1. 每日由专人负责记录日常消毒情况,并定期汇总报告。

2. 对于消毒不到位或记录不准确的情况,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3. 领导层应加大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按
要求开展。

结论
通过日常消毒记录的详细记录和监督,可以及时掌握疫情防控
工作的情况,判断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应工作措施。

同时,做好日常消毒记录的管理,能够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准
确、可追溯的数据支持。

只有日复一日地坚持到位的消毒工作,才能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疫点终末和随时消毒消毒工作记录表

疫点终末和随时消毒消毒工作记录表

疫点终末和随时消毒消毒工作记录表
附录b疫情结束及消毒工作记录表
表1疫情消毒工作记录表
号:
患者姓名:
传染病诊断名称:诊断日期:转移类型:住院、转移到医院、恢复、死亡、消毒地点:
通知消毒单位:联系人:电话:通知消毒日期:消毒完成日期:消毒完成日期:
对象
消毒因子
作用浓度或强度
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期:
2,配制应用浓度:
消毒单位:
消毒人员:灌装日期:
1
表2疫点消毒效果终检记录
9号。

:
患者姓名:
传染病诊断名称:消毒地点:
通知消毒单位:联系人:电话:消毒时间:
样本
样本名称:
编号:
采样时间:
结果:
199检验完成时间:检验单位:
填报日期:检验人员:审核人:
2
表3疫点随时消毒记录
号。

患者姓名:传染病诊断名称:消毒场所:消毒处理对象:消毒日期
对象
消毒因子
作用浓度或强度
备注:1、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期: 2、制剂应用浓度:
299。

疫点疫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理论与方法-疫源地消毒技术(1)

疫点疫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理论与方法-疫源地消毒技术(1)

综合医院:1、粪大肠菌群:≤500MPN/L(排),≤5000MPN/L(预);2、肠道致病微生物:不得检出(排),—— (预) ;3、传染病房污水、粪便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站;4、总余氯:3~10mg/L(排)、2~8mg/L(预)。
二、疫源地消毒要求
5、疫源地终末消毒工作程序5.1工作程序询、勘、采、收、闭、配、消、采不再强调打消毒通道消毒顺序:房间先外后内,污染先轻后重,风险由高到低;肠道传染病:先灭蝇再消毒呼吸道传染病:先空气再物表5.2注意事项药物必须现场配制消毒现场不得吸烟、饮食气体熏蒸(臭氧?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消毒时,房间需密闭不漏气,待 消毒物品需散开悬挂,温湿度,防火5.3工作记录
城市楼房怎么划???门栋为小圈,整栋楼或小区为大圈?
1、甲类传染病:鼠疫1.2鼠疫疫区处理标准(GB 15978-1995):云南家鼠、喜马拉雅旱獭、北方沙鼠疫源地持续活跃。湖北不是鼠疫自然疫源地风险来自于病例和带菌动物输入。
村庄大小隔离圈划设示意图
三、消毒原则
1、甲类传染病:鼠疫1.2鼠疫疫区处理标准(GB 15978-1995):病例、疑似、接触者,均需单独病房或隔离室;肺鼠疫、肠鼠疫病人需单独病房隔离治疗;肺鼠疫、肠鼠疫的小隔离圈须首先消毒,痰、排泄物及时消毒;大小隔离圈灭鼠灭蚤腺鼠疫及其他鼠疫隔离圈内灭蚤灭鼠,病房每天消毒;管制猫狗,并体表灭蚤;尸体消毒后就地焚烧或高地势深埋。禁止物处理
4水污染物排 放标准
5终末消毒工 作程序
1随时消毒卫 生要求
二、疫源地消毒要求
1、随时消毒卫生要求
消毒合格判定自然菌消亡率≥90%
检查及采样 方法
医院随时消毒 按GB 15982第4章
1、环境分类,各类环境的空气、物表标准限值2、外科手、卫生手3、医疗器械:高度危险性无菌,中度≤20cfu/件(g、100cm2),低度≤200cfu/件(g、 100cm2)4、医疗用水 5、防护用品 6、消毒剂7、消毒器械:UV、臭氧、环氧乙烷8、污水

病房终末消毒记录

病房终末消毒记录

病房终末消毒记录标题:病房终末消毒记录引言概述:在医院环境中,终末消毒是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的重要措施。

病房终末消毒记录是对病房终末消毒过程的一种记录和监测方式,能够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终末消毒记录的重要性和内容要点。

一、终末消毒记录的重要性1.1 确保病房环境的清洁度和卫生标准1.2 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1.3 提高医院消毒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二、终末消毒记录的内容要点2.1 消毒人员信息:记录消毒人员的姓名、工号等基本信息2.2 消毒时间和地点:记录消毒的具体时间和地点2.3 使用消毒剂和设备:记录所使用的消毒剂种类、浓度以及消毒设备的情况三、终末消毒记录的填写方式3.1 填写规范:确保填写内容准确无误3.2 签名确认:消毒人员需在记录上签名确认3.3 存档管理:将填写好的终末消毒记录进行存档管理,便于随时查阅和追溯四、终末消毒记录的监测和评估4.1 定期检查:医院管理部门需定期对终末消毒记录进行检查4.2 反馈意见:消毒人员和相关部门可对终末消毒记录提出改进建议4.3 效果评估:通过终末消毒记录的监测和评估,评估消毒工作的效果和改进空间五、终末消毒记录的应用与意义5.1 法律依据:终末消毒记录是医院环境卫生管理的重要依据5.2 质量保障:终末消毒记录可以有效保障病房环境的清洁和卫生5.3 提升服务水平:规范的终末消毒记录可以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和声誉综上所述,病房终末消毒记录是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其重要性和内容要点需得到重视和规范执行,以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希翼医务人员和管理部门能够认真对待终末消毒记录工作,提升医院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传染病防制消杀记录

传染病防制消杀记录

传染病防制消杀记录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我单位(或者社区)定期进行传染病防制消杀工作。

下面是本次消杀工作的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X(具体地点,例如办公室、会议室等)消杀人员:XXX(姓名)和XXX(姓名)工作内容:1.对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我们首先对整个办公区域进行了全面的消毒,包括办公桌、椅子、地面等。

采用了有效的消毒剂,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

2.针对易感感染者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杀:在办公区域发现有疑似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打印机等,我们进行了特殊的消杀处理,采用高浓度酒精进行擦拭消毒。

3.针对空气进行消毒:进行空气消毒是防制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使用了专业的空气消毒设备,对整个办公区域进行了全面消毒,确保室内空气的卫生。

注意事项:1.消杀人员佩戴防护装备:消杀人员在进行消杀工作时,严格佩戴防护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自身安全。

2.消杀工具消毒处理:消杀人员在使用消毒工具前,对工具进行了消毒处理,确保工具的无菌性。

3.严格操作规程:消杀人员在进行消杀工作时,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消杀工作的效果。

消杀结果:本次消杀工作完成后,我们对办公区域进行了全面检查,确认消杀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办公区域内无异味、无明显污染。

空气清新,物品表面洁净,符合相关卫生要求。

总结与建议:经过本次消杀工作,我们对办公区域的卫生状况进行了有效控制,预防了传染病的传播。

在今后的工作中,建议定期进行消杀工作,加强对公共区域的卫生管理,做好传染病的防制工作,确保公众的健康安全。

以上是本次传染病防制消杀的记录,我们将持续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确保公共区域的卫生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幼儿园、小学、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发生时终末消毒记录表模板

幼儿园、小学、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发生时终末消毒记录表模板

幼儿园、小学、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发生
时终末消毒记录表模板
幼儿园和托幼机构是孩子们研究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但是传染病的发生时有所发生。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需要对终末消毒进行记录。

以下是终末消毒记录单的样本: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家庭住址、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信息需要填写。

此外,还需要填写传染病的诊断和发病离所(园)时间。

终末消毒执行时间和消毒实施情况也需要记录。

记录中需要包括消毒剂的作用浓度或强度、消毒对象、消毒方法、作用时间和实施者等信息。

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

例如,对于教室和玩具,可以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

对于茶具、餐具和幼儿衣物,可以
采用煮沸的方法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为5分钟至30分钟。


于体温表和手,可以采用含氯/碘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为1至2分钟。

此外,还可以采用太阳暴晒、紫外线和喷雾等方法进行消毒。

对于消毒剂,需要记录其名称、有效成分和含量以及失效期限等信息。

终末消毒记录单的填写和执行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传染病疫区疫点随时消毒工作记录

传染病疫区疫点随时消毒工作记录
传染病疫区疫点随时消毒工作记录表
患者姓名:编号:
传染病诊断名称:确诊日期:年月日
转移类型:住院转院迁居痊愈死亡
消毒地点:
通知消毒单位:
消毒联系人:
联系电话:
通知消毒日期:年月日时分
完成消毒日期:年月日时分
指导消毒记录:
日期提供药物隔离疫点消毒执行情况评价(消毒方式正确与否)
次别年月日时名称数量与否食具日用品吐泻物衣物饮水
1
2
3
4
5
6
7
撤销管理日期:总管理天数:
执行消毒单位:
执行消毒人员:填表日期:年月日
自年月至年月
保管日期
长期
本卷号
传染病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
患者姓名:编号:
传染病诊断名称:确诊日期:年月日
转移类型:住院转院迁居痊愈死亡
消毒地点:
通知消毒单位:
消毒联系人:
联系电话:
通知消毒日期:年月日时分
完成消毒日期:年月日时分
物品消毒记录:
消毒对象数量消毒药名称、含量与消耗量消毒方式
环境(m2)
食具(件)
衣物(件)
吐泻物
饮水
备注:1、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期限:
2、应用浓度的配制:
执行消毒单位:
执行消毒人员:填表日期:年月日

疫情消毒记录表(1)

疫情消毒记录表(1)

中小学消毒记录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老师中小学卫生消毒制度1、全体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掌握相关的卫生消毒知识。

2、全体教师要加强对儿童日常活动的健康观察,认真做好晨、午间检查工作,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处理3、所有工作人员应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理发,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工作服要勤洗换,定期消毒。

4、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十分钟,室内外环境卫生、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每周用0.2%过氧乙酸溶液(按20-30毫升/n?药量,并关闭门窗三十分钟)或用0.5%含氯消毒溶液做地面和物体表面喷雾消毒一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一次。

5、物体表面消毒(桌椅,床头,把手,墙壁,木塑玩具等)每日用清水擦抹一次,每周用0. 3—0. 5%含氯消毒剂或0.2过氧乙酸0.1%碘伏擦抹或喷雾消毒一次,铁制.皮毛、绒布玩教具,每周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夏季可暴晒。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一次。

6、儿童被褥套每月拆洗一次,每周晾晒一次,衣物、床单、枕巾随脏随换,每周换洗一次。

如发生肝炎、传染性皮肤病、蛔、婭虫等要进行煮沸或高压消毒处理。

7、側所地面用0. 3-0.5%含氯消毒剂每周喷雾消毒一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日早晚各一次。

8、每人一套专用毛巾,口杯,餐具,每天洗净、消毒一次。

(毛巾使用84消毒液消毒,口杯、餐具使用消毒柜消毒)9、幼儿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水洗手,每周剪指屮一次。

备注: 消毒常规:开窗通风,正确使用消毒剂,各种用具消毒及时、方法正确,强化餐、饮具消毒丄作,指导幼儿正确洗手,做好详细记录。

处所和用品:室内室外.活动区、厕所、铁制、木制、绒毛、塑料玩具、桌椅、床柜、床上用品、衣物、餐饮用具、洗簌用具等。

消毒方法:紫外照射、曝晒、通风、药物喷洒或擦抹、药物擦抹或浸泡、拆洗换洗、高温蒸煮,消毒柜消毒、肥皂流水洗手等。

中小学消毒要求传染病预防知识小插曲1•预防伤风感冒:秋季孩子毛病以此为多,尤其是中秋前后,秋风袭来,孩子体质弱一点的,早晚最容易受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点终末和随时消毒消毒工作记录表
附录B 疫点终末和随时消毒消毒工作记录表
表 1 疫点消毒工作记录
编号:
患者姓名:
传染病诊断名称:确诊日期:
转移类别:住院转院迁居痊愈死亡
消毒地点:
通知消毒单位:联系人:电话:通知消毒日期:年月日时
完成消毒日期:年月日时
对象消毒因子作用浓度或强
作用时间(min)消毒方式

备注:1、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失效期限:
2、应用浓度的配制:
执行消毒单位:
执行消毒人员:填表日期:
表 2 疫点终末消毒效果检验记录
编号:
患者姓名:
传染病诊断名称:
消毒地点:
通知消毒单位:联系人:电话:消毒时间:年月日时
样本名称
消毒前样本消毒后样本
编号采样时间结果编号
采样时

结果
完成检验时间:
检验单位:
填报日期:检验人员:复核人:
表 3 疫点随时消毒工作记录
编号患者姓名:
传染病诊断名称:诊断日期:
消毒地点:
消毒处理对象:
消毒日期对象消毒因子作用浓度或强

作用时间
(min)
消毒方式
备注:1、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失效期限:
2、应用浓度的配制:
执行消毒单位:
执行消毒人员:填表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