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2电磁波的应用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0.2《电磁波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播放无线电广播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等,培养了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有哪些?”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3.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无线电广播的传输原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研究电磁波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始上课时,我会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电磁波的概念,例如播放一段无线电广播的声音,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广播信号是如何传播的吗?”
2.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手机通信、电视等,让学生感受到电磁波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最后,我会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在讲授完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2.每个小组会选择一个电磁波应用实例,如手机通信,然后进行讨论,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
3.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会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和老师会进行评价和提问。
(四)总结归纳
1.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
新版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全章教案

新版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10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全章教案第1节神奇的电磁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2.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3.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4.会用c=λf求速度、波长或频率.5.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知悉可以人为获得电磁波.培养学生想像与实践结合的科学的学习态度.2.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了解电磁波的大家族.3.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1.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2.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难点】1.使学生切切实实体验到电磁波的存在.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自然奥秘的探索的兴趣.教学过程知识点一认识电磁波【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0-21,完成以下问题:1.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又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联系在一起,就会在周围空间形成电磁波.2.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磁波.虽然电磁波看不见(可见光除外)、摸不着,但它确实是存在的,它可以为我们传递信息和能量.【合作探究】演示一感知水波、声波1.水波的形成:小石子投到平静的水面上(如下图所示),泛起涟漪,因为波源位置的水面受到了扰动形成了水波.2.声波的形成:轻轻拨动琴弦(如下图所示),琴弦的振动激起了声波,由于声源发生了振动所以形成了声波.演示二探测电磁波打开收音机,转动调谐旋钮,调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如图所示.将导线一端接在干电池的负极,另一端时断时续地与电池的正极接触.1.从收音机里能听到什么?答:听到与导线接触或离开正极瞬间同步的“嚓嚓”声.2.为什么会听到这个声音?答:这是因为在导线与电池组成的电路中产生了快速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收音机接收了这一电磁波,并把它放大转换成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嚓嚓”声.3.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答:与水波、声波的形成相似,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教师点拨】1.当导线中的电流大小或方向发生迅速的变化时,就会在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也会向外传播.2.虽然有些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并能给我们传递各种信息和能量.【跟进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当你打开或者关闭电灯时,你会从旁边工作着的电视机屏幕上看到一条水平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C )A.电流通断时开关中金属碰撞声是影响B.电路通断时交流电通过家庭电路对电视机的影响C.电流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电视机接收而产生的D.以上原因都不对知识点二描述电磁波【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1,完成以下问题:1.电磁波有频率,其单位为赫兹(Hz),是由波源振动的快慢决定的.常用单位:千赫(KHz)、兆赫(MHz).2.电磁波以波的形式,从波源出发在空间传播.波峰与波峰之间或波谷与波谷之间的最小间隔就是波长.3.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叫作波速.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能在真空中传播.【合作探究】演示三电磁波的传播实验一把一个无线电话放在塑料袋,再放入水槽中,并给这个移动电话打电话.1.这个移动电话能够收到信号吗?答:能够收到信号.2.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说明电磁波能够在液体中传播.实验二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在密闭的木制的盒子里,并给这个移动电话打电话.1.这个移动电话能够收到信号吗?答:能够收到信号.2.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说明电磁波能够在固体中传播.实验三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在真空罩中,并给这个移动电话打电话(如图所示).1.这个移动电话能够接收到此信号吗?答:能够接收到信号.2.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演示四电磁波的图像观察如图所示的电磁波图像,回答问题:1.上图中,波的形状是怎样的?答:是凹凸相间的,即有凸起的部分也有凹下部分.2.哪部分是波峰,哪部分是波谷?哪部分是波长?答:向上部分就形成像山峰似的浪尖,叫做波峰;向下部分就形成凹谷,叫做波谷;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是一定的,这个距离叫波长(λ).3.如何定义频率?答:波在1秒内出现的波峰数(或波谷数)叫做频率(f).4.波是如何把振动由近及远向外传播?答:每上、下振动一次就形成一个波峰和波谷,若上、下振动若干次,那么这列水波就以波峰—波谷—波峰—波谷向外传播出去.【教师点拨】1.描述电磁波的物理量有:波长、频率、波速.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跟进训练】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声音无法传播,宇航员可以利用无线电来传递声音信息.知识点三电磁波谱【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2-23,完成以下问题:1.电磁波是个大家族,按电磁波频率的高低可分为:γ射线、X 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2.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3.波速(c )、波长(λ)、频率(f )之间的关系为:!!! c =λf . ### 【合作探究】演示五 观察收音机的刻度盘打开收音机,转动调谐旋钮,调到不同频率的位置(如图所示),就会收听到不同电台的广播节目.观察收音机的刻度盘,你知道上面数字的含义吗?答:表示其频率范围:调频(FM)56-108兆赫(MHz) 中波(MW)525-1 600千赫(kHz)短波1-2(SWl -2)6.00-18.00 MHz. 演示六 电磁波谱电磁波是个大家族,收音机的刻度盘上标示的只是电磁波家族的一小部分.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等,都是家族中的成员,只是它们各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范围.按电磁波频率的大小,我们可以给它们排排“家谱”(如下图所示),看看电磁波家族都有哪些成员.1.电磁波家族分为那几类?答: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 2.在电磁波的大家族中,我们最熟悉的成员是? 答:可见光.3.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答:以3×108m/s 的速度传播.4.设电磁波的波长是λ,频率是f 、波速为c ,三者的关系是什么?答:c =λf ,c =2.997 924 58×108 m/s =3×105km/s. 讨论交流:计算波长 打开收音机,将调谐旋钮转动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已知这套节目的发射频率为640 kHz.请根据c =λf 计算这套节目用来发射信号的电磁波的波长.你计算结果与收音机刻度盘上标出的波长数值一致吗?解答:c =3×108 m/s ,f =640 kHz =6.4×105Hz ,由c =λf 得:λ=c f =3×108 m/s6.4×105 Hz=468.75 m.知识拓展一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具有能量,在电磁波的大家族里,每个成员都具有不同的能量和不同的频率范围,因此,它们的物理特性和用途各异.我们将在下一节探讨这个问题.知识拓展二电磁波的屏蔽找一个小收音机,收听一个电台的节目,把它分别放到一个封闭的铝制饭盒、硬纸板鞋盒、铁盒及塑料盒中(最好多找出几种不同材料的盒子),看看是否还能听到收音机的声音.从这些实验现象中,你能归纳出怎样的结论?答:金属能够屏蔽电磁波.【教师点拨】1.电磁波的频率、波长、波速的关系式:c=λf.2.电磁波是个大家族,按波长分为几个波段,有长波(用于超远程通信)、中波、短波(用于广播、电报)、微波(用于电视、雷达、宇航通信、微波炉).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各种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分别用于通信、医疗、加热等.【跟进训练】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微波、无线电波、红外线都属于电磁波B.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小C.抽成真空的玻璃罩能屏蔽电磁波D.根据公式c=λf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速越大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北京音乐台发射的一种电磁波的频率是FM100 MHz,它的波长是3 m.课堂小结1.认识电磁波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2.描述电磁波(1)电磁波的波长、频率.(2)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或者说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3.电磁波谱(1)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都是家族中的成员.(2)光是一种电磁波,光速即为电磁波传播速度c=3×108 m/s.(3)波速、波长、频率:c=λf.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温馨提示:教学视频见课件.《1.神奇的电磁波》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2电磁波的应用教案设计(pdf)(新版)教科版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电磁波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电磁波的产生: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原理,掌握振荡电路产生电磁波的过程。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在线教学平台:利用教学软件和在线平台,进行互动式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 虚拟实验室:利用虚拟实验室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电磁波实验操作,模拟实验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材中,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以及电磁波在通信、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同时,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电磁波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实际案例,深入理解电磁波的特性和传播规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与电磁波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新课呈现环节,我清晰、准确地讲解了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互动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了电磁波的应用,提高了实践能力。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布置了适量的随堂练习题,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了订正和讲解。在拓展延伸环节,我介绍了与电磁波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2电磁波的应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2电磁波的应用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目标:1. 知道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 了解电磁波在通信、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难点: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特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电磁波发生器、接收器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传播示意图。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磁波?电磁波如何传播?二、探究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10分钟)1. 分组讨论: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请举例说明。
2. 实验演示:电磁波发生器产生电磁波,接收器接收电磁波。
3.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关键信息。
三、了解电磁波的特性(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有哪些特性?2. 讲解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频率、波长等概念。
3. 举例说明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特性。
四、电磁波的应用(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讲解电磁波在通信、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3. 学生讨论:电磁波应用的利与弊。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践活动。
2. 实践活动:制作一个简易的电磁波发射器和接收器。
3. 学生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活动重难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难点: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特性。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讲解、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传播特性和应用。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磁波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教师介绍电磁波的基本概念、性质,如波长、频率、传播速度等,并通过板书呈现相关公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电磁波的基本理论知识。
2.教学活动:教师结合实际应用,讲解电磁波在通信、医疗、科技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等。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同学们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电磁波的应用实例,如手机、电视、微波炉等,并分析这些应用对生活的影响,完成一份不少于300字的观察报告。
2.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以下问题:
(1)已知某电磁波的波长为2米,求其频率。
(2)已知某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频率为1GHz,求其波长。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电路知识和电磁感应原理,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电磁波的应用充满好奇,但可能对电磁波的具体性质和实际应用了解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电磁波概念的理解程度,注意引导他们从生活实例中认识电磁波,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活动:展示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手机通信、微波炉、电视遥控器等,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利用实验教学法,让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亲身体验电磁波的传播和性质。
教学活动:进行电磁波传播实验,如用手机拨打电话,观察信号的传播;使用紫外线灯检测钞票真伪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磁波的传播和性质。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电磁波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电磁波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具体应用?这些应用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2电磁波的应用教案设计(pdf)(新版)教科版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实验器材的局限性: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实验器材的种类和数量有限,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到实验操作中。为此,我们需要增加实验器材的投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亲身体验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b)简述电磁波在医疗、工业、科研等领域的应用。
4.应用题:
a)假设你是一名工程师,设计一个无线通信系统,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b)描述一个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如手机通信、无线网络等。
3.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今后,我们将继续搜集和整理与电磁波相关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等,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还可以与其他学校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教学的共同发展。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电磁波的概念和特性:回顾电磁波的定义,它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产生的波动。重点强调电磁波的波动性和电磁波谱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不同频率对应的不同波段。
学生学习效果
1.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学生将能够清晰地描述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理解ຫໍສະໝຸດ 磁波作为一种能量传输形式的重要性。
2.掌握电磁波的应用原理:学生将能够解释电磁波在无线通信、电视信号传输等领域的应用原理,了解电磁波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提高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观察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学生将能够培养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观察的细致性,增强对物理现象的感知能力。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电磁波的应用领域,如无线通信、电视信号传输等,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2019-2020最新九年级物理下册10、2电磁波的应用教案新版教科版word版

(2)太阳能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3)你所了解的都有哪些种类的发电,其中哪些是直接或间接利用了太阳能?
对于激光、X射线和γ射线等高频电磁波在能量方面的应用,在学生讨论学习的基础上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激光利用的视频实例或图片。
电磁波在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应用不胜枚举,让学生通过举例感受到这“看不到”的电磁波就在身边。
教学过程
批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电磁波谱的组成有哪些?
学生回答: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电磁波的应用。
教师引导:综合电磁波各种用途,可集中在电磁波的两个方面的性质上:一是利用电磁波的信息特征;二是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课程理念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进行新课
1.电磁波在信息方面的应用
学生活动:学习讨论教材第25页有关内容,说明电磁波在信息方面应用有哪几个方面?
学生回答:第一,电磁波携带信息,即电磁波会把辐射电磁波的物质固有的信息带出来;第二,电磁波可以帮助人们获得信息,充当测量或检测工具;第三,电磁波能承载信息并传播信息,充当信息传播的媒介。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最新九年级物理下册10、2电磁波的应用教案新版教科版word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道电磁波可以携带信息,也可以帮助人们获得信息。
2.了解电磁波在电报、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重点】
电磁波在无线电广播、电视、医疗方面的应用,以及太阳能、激光的应用。
【教学难点】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教案

本章主要讲述了电磁波及电磁波的应用,了解了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移动通信,对通讯发展进行回顾,使同学们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方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知道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通过介绍现代通信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章共分3节:1.“神奇的电磁波”,通过对电磁波产生的认识、电磁波的描述、电磁波谱的介绍,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各种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让学生理解电磁波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2.“电磁波的应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广播和电视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些了解.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电磁波可以携带信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信息;知道电磁波能量特性的应用.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材通过大量图形的形式讲述了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移动通信的大致工作过程,让我们的物理知识更贴近生活.【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①知道电磁波的产生;②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③认识电磁波谱,知道电磁波的传播以及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④知道电磁波可以携带信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信息;知道电磁波能量特性的应用;⑤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大致工作流程;⑥常识性了解电磁波污染;及怎样减少电磁波污染;⑦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了解通信的发展过程和各种通信的优缺点.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老师讲解,认识电磁波的产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通过视频和老师讲解,学生讨论和活动,展示电磁波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学习有关现代通信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通过对电磁波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科学挑战、热爱科学的情感;通过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通过学习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电磁波及电磁波的应用.【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产生;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的过程和优点.【课时建议】本章共3节,建议4课时1.神奇的电磁波………………………………………………………1课时2.电磁波的应用………………………………………………………1课时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神奇的电磁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认识到电磁波是一种波动;2. 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动手做,体会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 通过观察,体会人类对电磁波的利用.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与尝试操作的科学学习兴趣;2. 通过观察与动手做,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世界的神奇,进一步了解物理应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壮观图景,初步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电磁波的概念、分类【教学难点】电磁波的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播放视频文件,内容包括:人通过收音机收听广播节目;用遥控器打开电视机;电视塔向全国各地传递电视节目信号;通过手机与别人联系;“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向地球发回图像信号.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这些现象中,人们是通过什么传递信号的吗?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生:通过电磁波传递信号.【进行新课】教学探究点1 认识电磁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总结并提问:在以上现象中,人们通过电磁波进行联系.那么,什么是电磁波呢?它跟我们接触过的水波、声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呢?师:下面,就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电磁波.拿出一个收音机、一根导线和一节电池.进行如教科书图10-1-3的实验,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听一听”电磁波.实验中需注意:把收音机调至没有节目的位置.师:电磁波其实并不神秘,刚才我们通过收音机收听到的就是电磁波.通过刚才我们的观察,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呢?请一些学生进行回答.教师总结:水波的形成,是因为波源位置的水面受到了扰动;声波的形成,是由于声源发生了振动.我们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如果电流发生了变化,它周围的磁场也会发生变化;而磁是能生电的,这样循环下去,就形成了波动,这就是电磁波.刚才的实验现象也清楚地告诉我们:电流的变化,会激起电磁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电磁波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得信息,充当测量或检测工具;第三,电磁波能承载信息并
传播信息,充当信息传播的媒介。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大量关于电磁波信息方面的应用实例,
让学生分类。
结合教材如图10-2-4所示的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讲解
“调制”和“解调”,可以类比信鸽传信过程理解。
补充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如图10-2-1所示。
学生活动:讨论电磁波的信息特性还有哪些应用?
2.电磁波能量特性的应用
学生讨论活动:学生阅读并讨论教材,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我们使用的哪些能源来自于太阳能?
(2)太阳能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3)你所了解的都有哪些种类的发电,其中哪些是直接或间接
利用了太阳能?
对于激光、X射线和γ射线等高频电磁波在能量方面的应用,
在学生讨论学习的基础上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激光
利用的视频实例或图片。
三、反思总结
1.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谈谈收获和体会。
2.老师小结。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1.电磁波在信息方面的应用
第一,电磁波携带信息。
第二,电磁波可以帮助人们获得信息。
第三,电磁波能承载信息并传播信息,充当信息传播的媒介。
2.电磁波能量特性的应用
太阳能、激光、X射线和γ射线等高频电磁波的利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电磁波的应用,能够让学生理解利用电磁波主要是利用电磁波具有的信息特征和能量特性。
教学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多地收集一些电磁波应用实例图片或视频材料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对于教学的难点“调制”和“解调”不要要求太深,只是能够让学生知道可以把声音、图像或文字信息加入到电磁波中传播,然后解释并“解调”出来放大播出就可以。
教学过程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多讨论、多活动的方式,以发挥其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