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建立人工气道)、

合集下载

人工气道吸痰和经口腔或鼻腔吸痰操作程序

人工气道吸痰和经口腔或鼻腔吸痰操作程序

Ⅶ、气道管理操作程序及质量管理标准一、人工气道吸痰操作程序素质要求:仪表、态度规范洗手、戴口罩是否需要戴帽子,(自我保护)用物准备及质量检查:听诊器、氧气、流量表、呼吸皮囊、氧气连接管、无菌手套、一次性治疗碗、生理盐水、痰液稀释液、呋喃西林液、一次性吸痰管(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比气管导管长4-5cm)、负压吸引装置、垃圾袋评估是否需要吸痰痰多的征象:直接观察到气管导管内有分泌物、肺部听诊可闻及痰鸣音、气道高压报警、低潮气量报警、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过快。

解释:向病人(清醒)或家属(昏迷病人)解释取得合作保护隐私:拉床帘叩肺(病情许可)安置病人合适体位吸痰前准备:1)按呼吸机纯氧键吸入1-2分钟或用呼吸皮囊加压给纯氧呼吸10-15次(或根据病人病情延长时间)。

2)开动吸引器,调试压力,。

3)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治疗碗内。

4)打开吸痰管外包装,暴露末端,戴上手套,一手保持无菌,取出吸痰管。

将吸痰管的连接头与负压吸引管相连,将压力调节至100——120mmHg(13.3KPa),最大不超过200mmHg(26。

7KPa)。

试吸。

吸痰时另一只手是否需要戴手套,(自我保护)吸痰操作:1)将吸痰管轻柔地插入气管导管内(不要在负压的状态下)2)确定吸痰管插入的深度的方法(符合一项即可):吸痰管深度接近气管导管的长度;病人出现咳嗽反射;气管导管通畅的情况下,吸引管已经无法再深入;有肺叶切除的病人可参考外科医生的建议。

3)作间歇性吸引,用食指和拇指旋转吸痰管,边吸边提,在痰多处停留以提高吸痰效率,切忌将吸痰管上下提插,吸引时间不宜超过15秒。

病人出现氧饱和度下降或呼吸困难立即停止吸引。

4)若痰没吸完,按呼吸机纯氧键吸入1-2分钟或用呼吸皮囊加压给纯氧呼吸10-15次(或根据病人病情延长时间)后,再行吸引。

每次吸痰最多不超过4次5)吸痰管取出后,抽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内痰液,以免阻塞。

6)如分泌物粘稠,可在病人吸气相沿导管壁注入3—5ml痰液稀释液或生理盐水,然后呼吸球囊加压呼吸3—4次,使注入的液体到达小支气管并刺激咳嗽。

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建立人工气道)、

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建立人工气道)、
(2)记录痰量、性状、颜色
5
5
缺一项
各-2
操作后
(7分)
病人体位舒适、单位整洁,用物按规定分类放置,无机械通气者调回氧流量
7
缺一项
各-2
操作
质量
(10分)
1.态度:严肃认真、关心患者
2.要求:稳重、轻柔、熟练、准确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吸清痰液,呼吸通畅
3
4
3
1.不关心患者,操作欠熟练、准确,动作粗暴
左右旋转向上提出吸净痰液每次不超过15秒两次间隔至少次呼吸视患者情况必要时给予生理盐水气道内湿化5吸痰后接回呼吸机6间隔吸水冲管保持通畅7从手套内侧脱下手套并包裹吸痰管然后弃掉1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研所专科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2009-8-10修订
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建立人工气道)
科室姓名监考老师考核日期
4.患者:合适体位,颌下铺巾。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给纯氧吸入(无机械通气者,吸痰前适当调高氧流量)
2
2
8
3
1.仪表不符合要求,未洗手、未戴口包
2.环境欠佳
3.缺一件
4.放置不合理
5.接错管道,未检查性能,未调压/调压不正确
6.体位欠佳/忘铺巾
7.未给纯氧/未调高氧流量
-2
-2
各-1
-2
-3
-1
-2
操作
过程
(50分)
1.安全与舒适环境:
(1)病人体位舒适
(2)遵守操作规程,吸痰装置连接正确、安全
5
5
体位欠舒适
无遵守操作规程
-5
-5
2.实施
(1)戴手套,连接吸痰管,试吸,湿润导管
(2)脱机或打开接头的塞子(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用碘伏棉枝擦拭接头帽)

最新版吸痰法评分标准

最新版吸痰法评分标准

吸痰法(经口鼻腔)评分标准科室:姓名:项操作规程分目值1、核对医嘱52、评估患者 :了解①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以及配合程度、5操②有义齿应取下,口腔及鼻粘膜有作无损伤,前③评估患者双肺呼吸音痰液的性准质、量及颜色,缺氧及氧疗的情况。

8备3、物品准备:中心负压装置或负20压吸引器及电插板,合适型号的分吸痰管、有盖缸、无菌生理盐水、吸引器连接管、纱布、听诊器、无菌手套、手电筒、弯盘。

24、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安全温度适宜、 30 分钟前已停止打扫5、自身准备。

得分:评分标准得备注分一项未做到扣 2 分、解释操作的目的未洗手扣 2 分(利用负压原理,未评估扣 5 分。

评吸尽患者呼吸道估少一项扣 1 分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物品少一项扣一分必要时备压舌板、拉舌钳、开口器环境准备未做到扣2分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手腕带,再次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无禁忌时为患者拍背,向清醒患者解释以取得配合,指导清醒患者深呼吸。

协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肩部垫小枕,开放呼吸道。

操作2、接通电源,连接吸引器连接管,方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根据法患者痰液黏稠度和年龄调节合适的与负压。

程3、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只序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60盘绕在手中,与吸引器连接,试分吸生理盐水,确定吸痰管通畅,开放吸痰管侧孔。

4、吸引(1)嘱清醒患者头稍向后仰、张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开口器张口,从口腔一侧送入吸痰管,或口咽通气道协5未核对扣 3 分,未告知患者吸痰过程解释扣 2分中可能造成呛咳,恶心等不适,并取3体位不当或卧位不得配合。

舒适扣 3分指导清醒患者做深5未调节负压或负压呼吸,避免操作过不当扣 5分程中可能造成的低氧状态,或吸痰前5未戴手套扣 3 分后给根据病情给与未试吸生理盐水扣高浓度吸氧。

2 分成人< 400mmHg( 53.3Kpa ),25一项未做到扣 2 分小儿< 300mmHg( 40Kpa )插入过深、过浅扣5分执行无菌操作,一根吸痰管只限使用、1次吸痰手法错误扣5助吸痰,先吸尽口腔痰液2 更换吸痰管,试吸后从口腔插入吸痰管 10-15cm 进入咽部,吸尽咽部分泌物,同时清醒患者鼓励其咳嗽。

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建立人工气道)

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建立人工气道)
-3
(2)脱机或打开接头的塞子(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
4
2.管道对准病人(留取痰培养
-4
用碘伏棉枝擦拭接头帽)
标本未擦拭接头帽)
(3)插管:吸痰管放入时先不要给负压,轻轻放入
3
3.插管过深/过浅
各-1.5
吸痰管于合适位置,遇阻力向外退出1cm加负压
4.手法不对,吸引时间过长,动
各-3
(4)吸痰:左右旋转,向上提岀,吸净痰液,每次
6.体位欠佳/忘铺巾
-1
前给纯氧吸入(无机械通气者,吸痰前适当调高氧 流量)
7.未给纯氧/未调高氧流量
-2
操作
1.安全与舒适环境:
过程
(1)病人体位舒适
5
体位欠舒适
-5
(50分)
(2)遵守操作规程,吸痰装置连接正确、安全
5
无遵守操作规程
-5
2.实施
(1)戴手套,连接吸痰管,试吸,湿润导管
3
1.未试吸,未湿润导管
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建立人工气道)
科室
项目
操作 要领
分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扣分细则
扣分
评分
核对(5分)
医嘱、患者床号、姓名
5
不全面,缺一项
各-2.5
评估(8分)
1.病情、痰量和痰液粘稠度(听诊)、意识
2
评估不全,未听诊
各-2
2.生命体征、呼吸状况、痰鸣音、Spo2、心理、合作
2
程度
2
3.气管插管位置和固定情况
4.机械通气者,需评估呼吸机通气模式
15
作粗暴,方法顺序不正确
不超过15秒,两次间隔至少5次呼吸(视患者情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吸痰法)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吸痰法)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吸痰法)(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双肺呼吸音、口腔及鼻腔有无损伤。

2.评估痰液的性质、量及颜色。

3.评估呼吸机参数设置、负压吸引装置、操作环境及用物准备情况。

(二)操作要点。

1.吸痰前后,听患者双肺呼吸音,给予纯氧吸入,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

2.调节负压吸引压力0.02~0.04MPa。

3.经口鼻腔吸痰:吸痰管经口或鼻进入气道,边旋转边向上提拉。

4.人工气道内吸痰:正确开放气道,迅速将吸痰管插入至适宜深度,边旋转边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5.吸痰管到达适宜深度前避免负压,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提供负压。

6.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听诊呼吸音,记录痰液的性状、量及颜色。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气道内吸引的目的,取得配合。

2.吸痰过程中,鼓励并指导患者深呼吸,进行有效咳嗽和咳痰。

(四)注意事项。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变化。

2.遵循无菌原则,每次吸痰时均须更换吸痰管,应先吸气管内,再吸口鼻处。

3.吸痰前整理呼吸机管路,倾倒冷凝水。

4.掌握适宜的吸痰时间。

5.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有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得粗暴操作。

6.选择型号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外径应≤气管插管内径的1/2。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一】低氧血症1.原因(1)吸痰过程中供氧中断,导致缺氧或低氧血症。

(2)吸痰时负压抽吸将肺内富氧气体吸出,从吸痰管周围卷入的气体是氧浓度较低的空气,导致吸入氧浓度降低。

(3)吸痰时卷入气体量不足以及气道内注水易引起小气道阻塞和肺不张,导致低氧血症。

(4)吸痰操作过程反复,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使呼吸频率下降,引起缺氧。

(5)患者原有缺氧性疾病,吸痰前未将吸氧浓度提高,吸痰时可带走氧气,致使吸痰后患者缺氧。

(6)吸痰时负压过高、时间过长、吸痰管外径过粗、置管过深等均可造成低氧血症。

(7)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脱离呼吸机的时间过长。

最新版吸痰法评分标准

最新版吸痰法评分标准

操作规程


评分标准


备注







60

11、必要时更换吸痰管,进行口腔
鼻咽部吸引
12、吸痰完毕,关闭负压,取下吸
痰管,取安全舒适卧位
13、听诊呼吸音,整理床单元
14、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3
2
3
5
未进行口鼻腔吸引
扣3分
患者卧位不舒适扣2

未做到扣3分
用物处理不当扣2分
未记录或记录不全
扣2-3分
关心患者不够扣2-5分
无菌观念不强扣5

考核人:日期:

吸痰手法错误扣5分,吸痰时间不符合要求扣5分
未抽吸扣5分
告知患者吸痰过程中可能造成呛咳,恶心等不适,并取得配合。
指导清醒患者做深呼吸,避免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低氧状态,或吸痰前后给根据病情给与高浓度吸氧。
成人<400mmHg(53.3Kpa),
小儿<300mmHg(40Kpa)
执行无菌操作,一根吸痰管只限使用、1次
嗽。
3、更换吸痰管,试吸后在患者吸气时顺势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深部遇阻力后退0.5-1cm,用左右旋转的手法,自深部向上提拉吸痰管吸尽气管深部的痰液。
5
3
5
5
25
未核对扣3分,未
解释扣2分
体位不当或卧位不
舒适扣3分
未调节负压或负压
不当扣5分
未戴手套扣3分
未试吸生理盐水扣
2分
一项未做到扣2分
插入过深、过浅扣5
有效通气)
必要时备压舌板、
拉舌钳、开口器

人工气道吸痰操作及评分标准

人工气道吸痰操作及评分标准
0
0
6.安置病人合适的卧位
2
1
0
0
7.按呼吸机纯氧键吸入1-2分钟或用呼吸球囊加压给纯氧呼吸10-15次(或根据病人病情延长时间)
5
4
3
2
8.开动吸引器,调试压力,证实压力正常
2
1
0
0
9.将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碗内,合理放置
1
0
0
0
10.打开吸痰管外包装,暴露末端,放置妥当
4
3
2
1
11.戴手套一手保持无菌,取出吸痰管
8
7
6
5
14.作间歇性吸引:用食指和拇指旋转吸痰管,边吸边提,在痰多处停留以提高吸痰效率,切忌将吸痰管上下提插
8
7
6
5
15.吸引时间不宜超过15秒,病人出现氧饱和度下降或呼吸困难时,立即停止吸引
5
4
3
2
16.若痰液没吸完,按呼吸机纯氧键吸入1-2分钟或用呼吸球囊加压给纯氧呼吸10-15次后,再行吸引,两次吸痰时间应间隔约3分钟
5
4
3
2
17.吸痰管取出后,抽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内痰液,以免阻塞
2
1
0

18.如分泌物粘稠,可在病人吸气相沿导管壁注入3-5ml痰液稀释液或生理盐水;然后呼吸球囊加压呼吸3-4次,是注入的液体到达小支气管并刺激咳嗽
3
2
1
0
19.细谈结束后立即按呼吸机纯氧键吸入1-2分钟或用呼吸球囊给纯氧呼吸10-15次,再将病人气管导管与给氧装置连接
5
4
3
2
20.关闭吸引器,分离吸痰管
1
0
0
0
21.将吸引管头浸泡于呋喃西林液中;将手套反折反转脱去并包住用过的吸痰管,手套机吸痰管按一次性物品处理

吸痰术操作规程和评分标准

吸痰术操作规程和评分标准

吸痰术操作规程是指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

1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 .预防呼吸道并发症发生。

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

1 .患者咳嗽或者突然发生呼吸窘迫。

2 .肺部听诊大气道有痰鸣音。

3 .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或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

4 .动脉血气分析恶化。

1 .血氧饱和度下降。

2 .肺泡萎缩及肺不张。

3 .刺激迷走神经。

4 .呼吸道黏膜损伤。

患者的年龄、意识、血氧饱和度,有无排出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合作程度;有无口鼻咽及颅脑手术史、凝血功能状况、鼻腔黏膜是否完整。

1 .患者准备:向清醒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3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 .用物准备:电动吸引装置或负压吸引装置(负压表、负压袋、连接管)、合适型号的吸痰管、20ml 注射器、治疗盘、无菌罐2 只(内盛灭菌注射用水)、纱布、弯盘、手电筒。

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舌钳、电插板、手套。

(1)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方法。

(2)告知患者在吸痰过程中尽量咳嗽,利于痰液的吸出。

(3)在吸痰过程中出现不适,请举手示意。

1 .无菌及爱伤观念强,操作规范、熟练。

2 .吸痰彻底有效,插入吸痰管时无负压,无黏膜损伤。

3 .吸痰过程中及时观察病情。

1 .吸痰前,检查吸痰装置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应更换吸痰管。

3 .每次吸痰时间<15s ,以免造成缺氧。

4 .吸痰动作轻稳,防止呼吸道粘膜损伤。

5 .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果。

6 .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贮液瓶内液体达2/3 满时,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过多吸入马达内损坏仪器。

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吸痰操作评分标准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来说,吸痰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建立科学的吸痰操作评分标准对于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吸痰操作的评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操作准备。

在进行吸痰操作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好吸痰管、吸痰器、生理盐水、护理垫、口腔护理用品等。

评分标准应包括操作者是否做好了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如是否准备好必备的器材和物品,是否对患者进行了必要的观察和评估等。

二、操作技巧。

吸痰操作的技巧对于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效果至关重要。

评分标准应包括操作者的吸痰技巧是否熟练、是否能够正确选择吸痰管的尺寸和长度、是否能够正确掌握吸痰器的使用方法、是否能够正确控制吸痰的力度和时间等。

三、操作过程。

在进行吸痰操作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评分标准应包括操作者是否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灵活掌握吸痰的时间和频率,是否能够及时停止吸痰操作并进行口腔护理等。

四、操作安全。

吸痰操作涉及到患者的呼吸道,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操作安全。

评分标准应包括操作者是否能够正确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是否能够正确处理吸痰后的废弃物,是否能够及时清洁和消毒吸痰器具等。

五、患者反馈。

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是评价吸痰操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分标准应包括操作者是否能够及时记录患者的吸痰情况和反应,是否能够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是否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等。

六、操作后处理。

吸痰操作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对吸痰器具和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并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等。

评分标准应包括操作者是否能够及时清洁和消毒吸痰器具,是否能够正确处理吸痰后的废弃物,是否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等。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的吸痰操作评分标准对于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评分标准应包括操作准备、操作技巧、操作过程、操作安全、患者反馈和操作后处理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价护理人员的吸痰操作质量,为提高护理水平和保障患者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口鼻吸痰法操作标准

口鼻吸痰法操作标准

项 目分值服装服饰服装鞋帽整洁,着装符合职业要求。

3仪表举止仪表大方,举止端庄,轻盈矫健。

语言流畅,态度和蔼3核对医嘱核对医嘱单与执行单,患者床号、姓名、医嘱内容2评估患者床前核对患者床头卡、腕带,评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情况,了解患者口腔,鼻腔情况,向患者家属告知并做好解释工作,并签特殊操作知情同意书。

检查吸痰器性能5评估环境病室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口述)1用物准备电动负压吸引器1套、无菌治疗盘内放治疗碗(内盛生理盐水)、无菌纱布2块、治疗巾、一次性吸痰管、听诊器、灭菌注射用水1瓶、速干手消毒剂、车下方医疗垃圾桶,弯盘。

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口述)。

5检查用物洗手、戴口罩,检查无菌注射用水、一次性吸痰管有效期2核对解释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腕带、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合作。

4患者准备去枕,将病人的头转向操作者一侧,并稍后仰3调节负压将灭菌注射用水打开瓶盖放于床头桌上,铺治疗巾于患者颌下,在臼齿处用开口器帮助病人开口,打开吸痰器,(口述:根据病人病情及痰液粘稠程度调节负压,压力为40.0kpa—53.3kpa,小儿应小于40kpa)。

3撕开吸痰管备用,取出手套,戴手套。

2右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缠绕于手上取出,连接吸引器,湿润并试吸吸痰管是否通畅。

与患者家属沟通,左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将吸痰管插至气管20-26cm,松开吸痰管末端,从深部左右旋转,缓慢上提.再经患者鼻腔插入10-16cm,为患者吸出鼻咽部分泌物。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小儿小于10秒,两次吸痰间隔3分钟,边吸痰边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及患者的面色、口唇颜色,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变化(口述)。

13分离吸痰管,将吸痰管盘入无菌手套一起扔进医疗垃圾桶内,抽吸灭菌注射用水冲洗玻璃管接头及吸引管,关闭吸痰器开关.为患者取下开口器。

用纱布擦拭患者口鼻腔分泌物,撤去治疗巾8洗手,进行肺部听诊,评估吸痰效果。

4整理病人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再次核对腕带2整理用物一次性用物倒入医疗垃圾袋中,治疗盘、手电筒、听诊器用75%酒精擦拭;吸引器瓶、开口器用10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治疗车、电动吸引器外壳用5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密闭式吸痰管吸痰(中心吸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密闭式吸痰管吸痰(中心吸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密闭式吸痰管吸痰(中心吸引)
注:密闭式吸痰管与气切套管连接处有二个注液口,近端(靠近气切处)目前为白色、远端目前为蓝色。

注意事项:
1. 使用前检查中心吸引压力是否安全。

2. 插入真空表前,真空表模式开关应置于“OFF”档,逆时针调节旋钮转至零位。

3. 压力调节:成人300-400mmHg;小儿250-300mmHg。

4. 吸痰时间10-15s/次,间隔3-5min。

5. 使用一次性吸引袋则袋内吸出液体至容量的2/3应及时更换。

6. 治疗盘内用物应保持无菌,吸痰时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7. 操作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情况,及时监测脉氧,如有异常即刻停止吸痰,并
予相应处理。

8. 操作中注意与清醒患者的交流,切忌忽视患者的感觉及社会人角色。

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及负压吸引器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1.护理人员熟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及负压吸引器操作规程及使用性能。

2.在使用中心负压吸引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真空压力表是否在正常范围。

3.科室配备电动吸引器,定点放置。

4.定人定期(每周)检查、维护,做好维修和维护记录。

5.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停电、真空压力不足、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时,应立即启用备用
电动吸引器或使用50ml注射器给患者吸痰。

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6.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缺氧或其它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抢救措施。

并准确记录。

7.故障的吸引装置悬挂“仪器故障”牌,定点放置,及时送至仪器维修部门,做好交接班和维修记录。

医学护理规范:经口(鼻)吸痰操作评分标准含相关知识及流程图

医学护理规范:经口(鼻)吸痰操作评分标准含相关知识及流程图

经口(鼻)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操作相关知识
一、概念:吸痰术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用导管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方法。

二、适应症:危重、昏迷、老年、全麻未醒、大手术后和胸部创伤等,呼吸道被呕吐物,分泌物阻塞而出现各种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各种原因不能有效咳嗽的病人。

三、吸痰装置(负压装置)
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
1、中心负压装置 :吸引器管道连接到各病房床单位,使用时只需接上吸痰导管,开启开关,即可吸痰
2、电动吸引器 :由马达、偏心轮、气体过滤器、压力表、安全瓶、贮液瓶组成
四、目的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发生
五、注意事项
(1)吸痰前调节合适负压,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2)按照无菌操作原则。

每次吸痰更换吸痰管
(3)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4)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2min,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5)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吸氧
(6)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必要时遵医嘱留取痰标本
(7)储液瓶内吸出液应该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
六、健康教育
1、教会清醒患者吸痰时正确配合的方法,向患者和患者家属宣传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
2、教育患者呼吸道有分泌物应及时吸出,确保气道通畅,呼吸改善,缺氧纠正。

经口(鼻)吸痰操作流程及标准图。

最新版吸痰法评分标准

最新版吸痰法评分标准
吸痰法(经人工气道)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操作规程


评分标准


备注





20

1、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
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病情、意
识、氧疗,人工气道,心理状态
及合作程度,有义齿应取下
3、物品准备:负压吸引器及电
插板,合适型号的吸痰管、治疗
巾、有盖缸、无菌生理盐水、吸
未抽吸扣2分
未观察扣3分
需要时为患者进行
胸部叩击
成人<33.3Kpa,小儿<13.3Kpa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操作规程


评分标准


备注
操作方ຫໍສະໝຸດ 法与程序
60

11、必要时更换吸痰管,进行口腔
鼻咽部吸引
12、吸痰完毕,关闭负压,取下吸
痰管,取安全舒适卧位
13、听诊呼吸音,整理床单元
14、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成人<400mmHg(53.3Kpa),
小儿<300mmHg(40Kpa)
执行无菌操作,一根吸痰管只限使用、1次
插入约10-15ccm.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造成患者缺氧。
吸痰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生命体征变化。


操作规程


评分标准


备注







60

5、更换吸痰管,试吸后同法插入鼻腔,患者吸气时沿鼻腔壁向深处插人,吸出鼻咽部分泌物。

ICU人工气道吸痰 临床操作指南

ICU人工气道吸痰 临床操作指南

北京海淀医院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痰液引流操作指南一、使用呼吸机患者概述:经人工气道吸引痰液是肺部护理和治疗的必需组成部分,对于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和对已经存在的感染控制与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说如果痰液引流不通畅不彻底,那么所有其他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的措施都将丧失作用。

因此,每个医护人员都应认识到,痰液引流是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存还是死亡的重要问题。

指南包括以下内容:患者准备,吸痰方法,后续看护。

1. 患者的准备:1.1吸痰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痛苦经历,应在吸痰前向患者告知,使患者有心理准备;1.2对于之前进行了翻身拍背等促进痰液引流措施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吸痰以获得最佳效果。

1.3吸痰前应给予患者100%纯氧至少30秒,以增加患者氧储备,减少吸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低氧血症损害。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开启呼吸机上的吸痰模式;或者调节呼吸机给氧浓度;带管脱机的患者增加氧流量至10L/min。

不建议采用短暂增加潮气量、PEEP、呼吸频率、或手控呼吸方式增加氧储备。

1.4对正在机械通气的患者,吸痰期间建议采用不脱开呼吸机的闭合吸引方式,以维持患者连续机械通气和給氧,呼吸机将在吸痰期间为维持预设的压力或容量而进行漏气补偿,可以降低肺萎陷的发生。

1.5建议在吸痰期间和操作后监测血氧饱和度。

1.6可以在吸痰前进行气道盥洗,给予少量生理盐水或生理盐水与5%碳酸氢钠1:1混合液,有助于稀释粘稠的痰液、防止气道内形成痰痂、和促进咳嗽反射利于深部分泌物引流;对于咳嗽反射丧失或力量微弱的患者,这项操作应慎重。

对于持续气道内滴注液体的湿化气道和痰液的做法不应常规采用,因为过度湿化或湿化不足、以及增加感染风险的报道均存在,滴注液体量必须根据患者的自身分泌物产量、通气量、咳嗽反射能力决定。

2. 吸痰过程:2.1吸痰操作前的准备主要包括:数量充足的吸痰管、无菌手套、有效的可调节压力的负压设备。

2.2不带负压放置吸痰管进入气道,直到开始准备撤出时才给予负压吸引。

气管内吸痰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

气管内吸痰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

第十一节 气管内吸痰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 气管内吸痰的操作流程
素质要求
仪表、语言、态度
了解病人病情、意识、生命体征
痰液性质、氧饱和度情况 病人评估
了解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
对清醒病人进行解释,取得配合 洗手、戴口罩
操作前准备 备齐用物:携物品至病人旁
核对,解释,体位舒适
湿化液滴入方法、量、速度正确
操作过程
给予高溶度氧气,连接吸痰管的方法正确,注意无菌操作 调节负压适宜,保持吸痰管通畅并湿润前端
松解呼吸机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管道方法正确
吸痰方法正确、规范,插入深度适宜,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时间、方法正确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痰液情况
吸痰结束后予纯氧,时间、浓度正确,并调至原来水平
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
操作后
需再次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管
协助病人取安全、舒适体位
处理用物、洗手、
记录
二、气管内吸痰的评分标准。

人工气道吸痰操作及评分标准

人工气道吸痰操作及评分标准
2
体位不正确扣2分
5.预充氧:吸痰前吸纯氧1~2分钟或用呼吸球囊加 压呼吸10〜15次(或根据病人病情延长时间)
3
未预充扣3分
6.将无菌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消毒碗内
2
一处不符扣1分
7.吸痰准备
①开吸引器,调试压力,证实压力正常
2
未证实扣1分
②检查吸引管是否通畅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未检查扣1分
③调节负压在100〜12OmmHg
8
少一件扣0.5分
少检查一项扣0.5分
操 作 步 骤
67分
1.核对患者手腕带,反问病人(你叫什么名字?)
3
未核对或反问扣3分
2.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以取得患者配合
3
未解释扣3分
不到位扣I〜2分
3.检查病人口鼻腔,询问是否有义齿,若有取下
2
一处不符扣2分
4.体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半卧位或平卧位), 使患者头偏向一侧,病情许可叩肺
3
少观察一项扣0.5分
13.操作后处理
①吸痰后评估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痰鸣音
3
少一项扣1分
②安置病人,整理处置用物,规范洗手
3
一项不符合扣1分
③告知病人相关注意事项
3
未告知扣3分
④记录:吸痰前后呼吸音改变、分泌物清除状况、 呼吸型态及病人反应
3
少一项扣1分
总体 评价
18分
1.无菌观念
5
违反•次扣1分
2.操作熟练程度
5
酌情扣2~4分
3.体现人文关怀
3
未体现扣3分
4.时间控制(12分钟)
5
每超时15秒扣1分
总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插管过深/过浅
4.手法不对,吸引时间过长,动作粗暴,方法顺序不正确
5.未注意观察病情,遇痰液稠、堵管不会处理
6.湿化方法不正确
7.未冲管
8.吸痰后未脱手套
-3
-4
各-1.5
各-3
-3
-3
-3
-2
3.观察与记录
(1)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改善、痰液性状、听诊肺部湿啰音有无减少或消失;有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Spo2、
3.气管插管位置和固定情况
4.机械通气者,需评估呼吸机通气模式
2
2
2
2
评估不全,未听诊
各-2
告知(5分)
目的、步骤、风险和不适,取得合作(痰多危机
应立即实施)
5
告知不全
各-1
操作前
准备(15分)
1.操作者:仪表符合要求,洗手、戴口包,必要时做好职业防护
2.环境:清洁、舒适
3.用物:负压吸引装置、选择合适的吸痰管2条、治疗盘、治疗巾、无菌治疗碗4、无菌镊子2、手套(薄膜手套1、乳胶手套1)、无菌生理盐水、玻璃接头、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放置合理。连接并检查吸痰装置性能,调节负压。
2.违反无菌原则
3.患者呼吸情况未好转即停吸痰
各-2
-3
-3
总分
100
过程
(50分)
1.安全与舒适环境:
(1)病人体位舒适
(2)遵守操作规程,吸痰装置连接正确、安全
5
5
体位欠舒适
无遵守操作规程
-5
-5
2.实施
(1)戴手套,连接吸痰管,试吸,湿润导管
(2)脱机或打开接头的塞子(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用碘伏棉枝擦拭接头帽)
(3)插管:吸痰管放入时先不要给负压,轻轻放入吸痰管于合适位置,遇阻力向外退出1cm加负压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研所专科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2009-8-10修订
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建立人工气道)
科室姓名监考老师考核日期
项目
操作要领
分值
扣分细则
扣分
评分
核对(5分)
医嘱、患者床号、姓名
5
不全面,缺一项
各-2.5
评估(8分)
1.病情、痰量和痰液粘稠度(听诊)、意识
2.生命体征、呼吸状况、痰鸣音、Spo2、心理、合作程度
(2)记录痰量、性状、颜色
5
5
缺一项
各-2
操作后
(7分)
病人体位舒适、单位整洁,用物按规定分类放置,无机械通气者调回氧流量
7
缺一项
各-2
操作
质量
(10分)
1.态度:严肃认真、关心患者
2.要求:稳重、轻柔、熟练、准确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吸清痰液,呼吸通畅
3
4
3
1.不关心患者,操作欠熟练、准确,动作粗暴
4.患者:合适体位,颌下铺巾。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给纯氧吸入(无机械通气者,吸痰前适当调高氧流量)
2
2
8
3
1.仪表不符合要求,未洗手、未戴口包
2.环境欠佳
3.缺一件
4.放置不合理
5.接错管道,未检查性能,未调压/调压不正确
6.体位欠佳/忘铺巾
7.未给纯氧/未调高氧流量
-2
-2
各-1
-2
-3
痰:左右旋转,向上提出,吸净痰液,每次不超过15秒,两次间隔至少5次呼吸(视患者情况,必要时给予生理盐水气道内湿化)
(5)吸痰后,接回呼吸机
(6)间隔吸水冲管,保持通畅
(7)从手套内侧脱下手套并包裹吸痰管然后弃掉
3
4
3
15
5
1.未试吸,未湿润导管
2.管道对准病人(留取痰培养标本未擦拭接头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