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优秀6篇】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4篇)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4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的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别离的假设干证据的分析^p ,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p 、归纳、表达等认知才能;②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进步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进步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寻找大陆移的证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一、海陆是变迁的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
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此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课件。
〔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p 、讨论〕提示: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状况?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剧烈的争论。
时机总是垂青擅长观察、考虑的人。
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尔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生:阅读。
〔最好出示资料片〕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方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生:讨论,用剪刀、白纸活动。
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们讨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呢?生:上前演示。
初中优秀地理教案设计10篇

初中优秀地理教案设计1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初中优秀地理教案设计10篇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们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7篇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7篇初中地理教案范文7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 [教学目的]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2、运用地图,联络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3、运用地图,联络巴西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p 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理解巴西农业和工业的根本特点4、运用地图,理解巴西的城市建立和人种构成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
工农业特点难点:亚马孙和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很多同学都喜欢看足球,也知道球王贝利,你知道球王贝利是哪个国家的人吗?一、地理概况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找出巴西的位置,并指出它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五大国。
2、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2题,从纬度位置的角度理解巴西的位置特点3、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第1题,考虑:巴西的地形以哪两种根本地形为主,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4、结合板图,讲述亚马原的范围及亚马孙热带雨林5、学生自读材料‘地球之肺“,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6、学生讨论完成活动第3题,〔过渡〕平原一般是有河流冲积而成,亚马原是有哪条河流冲积而成的呢?二、亚马孙河1、引导学生观察图3-41,考虑:亚马孙河的发地,流向,注入的海洋2、设问:亚马孙河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学生阅读考虑3、考虑: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4、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2题三、迅速开展的经济1、学生自读教材,考虑:巴西经济在南美洲地位如何?其经济强势可以从哪些方面表达出来?〔过渡〕巴西工业的迅速开展,离不开巴西丰富的自然资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图,理解巴西丰富的铁矿资和水力资四、人口和城市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巴西人口分布图,指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结合地图册上的有关资料,理解巴西人种的特点2、引导学生阅读P90图3-41,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突出其特点[小结稳固]学生小结[作业布置]见基训初中地理教案篇2 教学目的:理解森林资的重要性和环境意义;能在世界森林资分布图上找出森林资的主要分布地区;理解森林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的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6篇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6篇案例1:气候类型及特点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类型的划分及其分布。
2. 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3. 能够运用气候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内容1. 气候类型的划分: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
2. 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植被茂盛。
- 热带草原气候:高温干湿季分明,草原植被为主。
- 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干燥,沙漠植被为主。
- 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雨。
-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 寒带气候:寒冷干燥,植被稀少。
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通过讨论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2. 讲解气候类型的划分和特点,结合地图展示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
3. 运用气候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夏天南方比北方热等。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案例2:中国的地理特点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
2. 掌握中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及其特点。
3. 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中国地理现象。
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东经73°26'至135°05',北纬18°10'至53°33'。
2. 地形地貌: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3. 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4.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辽河。
5. 主要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纳木错。
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 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结合地图和图片展示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及其特点。
3. 运用地理知识解释中国地理现象,如为什么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等。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案例3:地球的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初中地理教案优秀8篇

初中地理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初中地理教案优秀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初中地理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其优越性。
2、记住我国领土四至点、领土面积,能够估算我国经度差、时区差、纬度差。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邻国、濒临海洋,提高读图、析图的能力。
4、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优越性,四至点,濒临的海洋。
难点: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地理名称的空间分布。
【知识链接】1、世界政治地图、温度带分布图,时区划分分布图。
2、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
【预习安排】1、仔细阅读教材第1节课正文、图片及阅读活动部分,标记重要知识点;2、通过阅读教材,课前必须独立完成教学案。
【前置作业】部分【学法指导】1、提前预习法(阅读、识图)2、自主学习法(独立完成)3、合作、讨论法(共同探究疑点、难点)【前置作业】1.在右图标出各纬度、温度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
2、中国的地理位置:(东、西、南、北)半球(打√);()洲的'()部,()洋的()岸,是个()的国家;大部分位于()带,少部分在()带,没有()带;3、中国陆地总面积约()平方千米,仅次于()、(),位居世界第()位。
4、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南()最北()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男依次是(),()直接面临太平洋,我国领海宽度为()海里。
我国陆上邻国以朝鲜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14个陆上邻国为()。
7、6个临海相望的国家()。
2个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
初中地理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初中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最新整理(优秀6篇)

初中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最新整理(优秀6篇)七年级地理教案篇一【重点】1、重要的地理位置2、主要的矿产资源【难点】经济特点【教具】南非教学课件(导入)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经济结构的单一,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加之近年来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所以我们一提到世界上贫困国家最多的大陆,同学们都会想到非洲,但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中有一个非常特殊,它的经济在非洲大陆上是最好的,也是目前非洲大陆上唯一富裕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南非。
(讲授研讨新课)(课件展示)南非的地理位置(提问)1.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什么位置?该国的国名同它的位置有没有联系?2、该国面临哪些海洋?(简要总结)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三面临海,大西洋和印度洋(提问)1.南非处于非洲的最南端,这种地理位置在航海上有何意义?尤其是在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之前,南非扮演什么样的一个角色?2、为什么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仍然后大量的船只通过南非的南部海区?(引导学生讨论)(课件展示)大西洋、印度洋间的重要通道(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好望角)(讲解)在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前,南非的南部海区是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间的最近通道,经过好望角的航线是沟通东西方的要道,即使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因其巨大的通航能力,仍然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
经过的船只多于10万吨级,西欧1/4的食品、美国1/5的食品均需靠经过此线而获得。
同时大型和超大型油轮由于苏伊士运河的深度不足,仍需绕道好望角。
这为南非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优越的条件。
(课件展示)好望角(简要讲解)(课件展示)开普敦(提问)由于大量船只经过南非的好望角地区,在此需要进行补给和修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这里形成了南非最大的港口,这个港口的名称?它位于南非的哪个方向?(引导学生读图)世界著名港口,位于南非西南端的开普敦?(承转)单是靠航海业不能使南非的经济全面发展,那么南非还具有哪些其他方面的优势呢?(课件展示)南非矿产在世界地位统计表(提问)1.南非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矿产都由哪些?2、储量居于世界首位的矿产是哪些?(讲解)南非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通用16篇)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通用16篇〕初中地理教案范文〔通用16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重点】1.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2.抓紧粮食消费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教学媒体】计算机课件【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引言〕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研究了中国地理环境方面的有关知识,从这个学期开场我们将一起学习和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和熟悉我们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以及保护环境方面的知识。
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人们最早从事的活动就是农业消费活动;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国,农业消费的地位至今都居各业之首。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理解我国的农业消费。
〔板书〕第七章中国的农业〔提问〕1.农业消费为什么能成为人们最早从事的消费活动?两个原因,一是生存必需,即所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都是农业消费的产品;二是消费技术相对简单,人们易创造和掌握。
〔提问〕什么是农业?我们首先要明确农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广义上的农业或叫大农业,即通常所说的农、林、牧、副、渔五业。
〔展示〕农业的分类图片请学生一一读出各业的主要产品并分析^p 与人们消费生活之间的关系。
特别注意补充农业消费的内容,不仅种粮食,还种棉、菜、油、糖等作物。
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质资料。
请学生观察后答复以下问题。
〔展示〕分别展示纺织厂、陶坛储酒车间的图片。
〔提问〕图中展示的是什么消费?〔纺织工业〕这种工业消费的原料有什么?〔棉花〕棉花是农业产品。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什么消费?〔造酒,是酿造工业〕原料是什么?〔粮食,所以叫米酒〕〔展示〕农机作业图片〔提问〕图中的机械是农民自己制造的吗?〔答复〕〔不是,它们是工业产品〕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农业还给工业消费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
所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底。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p :大农业的五业当中,哪一业最重要?〔种植业。
关于初中地理的教学设计7篇

关于初中地理的教学设计7篇教学设计是为课堂教学提质服务的,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关于初中地理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关于初中地理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亚洲地形、河流以及气候的特点;读图简要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以及对亚洲地理集锦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展示亚洲之最的景观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讲授新知活动一:亚洲之旅教师:结合图6.8和图6.9,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
(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记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优秀初中地理教学设计7篇

优秀初中地理教学设计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优秀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方便大家学习。
优秀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2、通过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教学重点: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及分布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思路及策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顾一下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几级阶梯?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2、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同学们回想一下,地形包括哪五种类型?3、引导学生读图2.4(《我国地形图》),找一找这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是否都有?(我国五种地形都具有)4、引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课题。
(板书)地形复杂多样(二)新课,合作探究:1、从图2.4上可以看到,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
请同学们判断以下画片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地形。
2、提到地形:(读图)我国有哪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呢?同学们在《我国地形图》上分别找出来,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
活动:首先教师把中国轮廓图画在黑板上,然后根据学生读图《我国地形图》,分别请三个学生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都板书在黑板上。
优秀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8篇)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8篇)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地理位置。
2、能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2、通过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范围大小。
2、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位置特点、亚洲范围和居民生活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
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六篇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六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3.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过程:一、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提问】1.请同学们想一想,土地有什么用途?2.读某县土地利用图,根据图例说出这个县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总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读图】“世界土地资源利用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图”【提问】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为什么面积较大的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河流经过的地区?3.目前哪几个自然带仍保留有大片原始林地?4.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总结】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平原和大河流经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温带森林和热带雨林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地区温带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作物生长。
大河流经地区,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在大河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同样土质肥沃,上层深厚,而且灌溉便利,有利于农业发展。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土地抚育着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特别是首先人类生存离不开粮食,粮食生产又离不开耕地,而目前耕地却在不断地减少。
看71页两幅漫画,说明耕减少的原因?原因:a.人口增长、计算从1960年到1987年人口从30亿增加到50亿,假如锐地不减少,保持15.8×106km2,则人均耕地减少了多少?实际上由于人口的增加,大量建房、修路,使耕地日益减少b.水土流失,沙漠扩大。
近年来,各国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地资源。
初中地理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
4、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德育目标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教案(6篇)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教案(6篇)初中地理公开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熟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践行我国的民族政策。
2.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谐的情感。
3.通过判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谐的情感。
2.通过判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二)教学难点读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特点。
三、教学策略八年级学生具备了肯定的读图归纳力量,能够说出地图的方位和图例,在此根底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从学问上看,在前两节中,学生已经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有所了解,这将便于学生精确地说出少数民族较多的省区名称,理解民族分布的“大散居、小聚居、交叉杂居”的特点,反过来也能加强对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理解记忆;同时,学生已经知道了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利用我国人口密度线,便于学生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的理解和记忆。
本节需要识记的学问内容较多,依据学生认知特点,教师可设计抢答、连线、拼图等活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印象。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周恩来总理关于民族的论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了解民族学问的动机。
在落实第一个重点时,为了加深印象,对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特色学问的学习,可通过开展学生活动实现,让学生选取民族或自己所属民族进展介绍。
需要留意,班级里可能会有学生不盼望被当众说出自己是少数民族,此时需要爱护学生自尊心,不宜强求。
在落实其次个重点时,要结合地图,可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每组选取3~4个民族,就其省区分布范围进展介绍,最终在教师引导下进展民族分布特点的总结,突破难点。
这样,既稳固了行政区划的内容,又把握了民族分布特点。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出示周恩来总理名言: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念的泉源。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各民族的绚烂文化。
有关初中地理教案范文锦集6篇

有关初中地理教案范文锦集6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道东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气候特征。
2.通过阅读地图,能够从图中获取相应地理信息,提升识图、析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3.形成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山河分布特点和气候特点。
难点:山河分布及气候特点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歌曲导入法。
给学生播放李谷一先生的《赠缅甸友人》,引导学生注意听其中的歌词: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提问学生:这里的江水是指的哪一条江?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导入到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地理位置与国家【教师活动】出示世界地图和东南亚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点拨识图技巧。
【提问】你们能从图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吗?并试着说一说他们的地理位置特点?【学生回答】连两大洲,通两大洋,类似于一个十字路口。
【教师总结】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大致位于23.5°N与10°S之间。
【教师活动】出示世界行政区划图,引导学生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国家有哪些?哪些与我国接壤?(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东南亚包含的国家主要由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11个国家,其中与我国接壤的有老挝、缅甸、越南。
2.自然地理特征【教师活动】出示中南半岛的地形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观察。
【提问】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与之相关的河流呢?【学生回答】山河相间,地势北高南低。
河流由北向南延伸。
【教师总结】中南半岛的地势大致北高南低。
北部的地势高峻,与中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河流上游湍急,流速快,水力资源丰富,下游水流平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出示中南半岛的年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提问】中南半岛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中南半岛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旱雨两季。
2024最新-七年级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优秀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优秀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的地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知识和能力]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地图的基本因素——图例[讲授新课]提出问题什么是图例?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6篇)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6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内容】第三节地图(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山谷等;初步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等高线图,学生识别常见的地形名称;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形图【课时安排】三课时(第2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屏幕播放高原、山地、平原等自然景观的画面。
同学们看到地球表面有高原、山地、平原等地理事物,而我们画的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在平面上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呢?学生讨论,得出对这一问题的初步判断二、地形图的判读(板书)屏幕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学生观察,教师说明:“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绘制等高线来表示的。
”那么,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27,同学们观察图中甲点的高度有哪两个数据?单位?有什么区别?总结:甲点以海平面为标准计算为1500米,这叫海拔。
甲点以乙点为标准计算为1000米,这叫相对高度。
提问:那么,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①海拔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1、海拔和相对高度(板书)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1.28“等高线示意图”及等高线的模型,讨论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讲述: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上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填注在地图上,然后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高度,单位是米。
拓展:由此而推,什么是等深线?(学生读书作答)2.等高线(板书)在等高线地图上,如何判读地面的高低和地形起伏?学生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出:只要填出地面各点海拔,就可比较各点的高低。
初中地理教案电子版(精选6篇)

初中地理教案电子版(精选6篇)初中地理教案电子版篇1一、教案背景:本课教案是在预习课本并且在网上搜集了众多资源,然后依据教学目标撰写的。
同时在上节课已经为学生播放了关于东南亚的视频短片。
二、教学课题:东南亚第一节三、教材分析:本节只是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内容的第一节课的教案。
东南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节课的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所以对本区域的学习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在教材中的位置比较重要!本节课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气候的一般特点。
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
2、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提问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看了东南亚的视频短片,大家还记得短片中的内容分吗?(请学生举手回答)生:东南亚包括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东南亚生产热带水果(教授新课):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棒,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东南亚。
1、十字路口的位置:师:用多媒体出示东南亚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
生:讨论,找出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并在图上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并结合书上P28页活动题找出东南亚主要的39;国家。
师:出示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引领学生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东南亚位置图》生:结合教师给出的地图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7篇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7篇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的计划,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
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原因。
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2、宏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一些高大绵长的山脉往往成为区别地理差异和划分地理区域的自然界线,你能说说我国最典型的事那一条吗2、指名交流,及时补充。
3、引导: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提问: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类型区域这些类型区域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如:温度带是根据气温差异划分的等)4、揭示课题: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二、新课教学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版书)1、播放(出示)四大地理区域图片讲述:我国面积辽阔,跨经纬度广,气候类型多,地势高低差异大,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文差异等自然社会条件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请学生读几遍四大区域的名称。
3、播放四大区域不同的自然景观,请同学分辨其所属区域,再说自己家乡属哪个区域,并描述自己家乡的地形,气候特征。
21教育网4、指导学生读四大区域图,说出各区域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省、直辖市、自治区。
初中地理主题教案(优秀6篇)

初中地理主题教案(优秀6篇)初中地理主题教案篇1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一、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1、教学成绩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我所教的高二7、8两个班的地理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学生对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有了明显的提高。
对地理的学习观念有所转变,一部分学生有了突破性进展。
2、“三转五让”教改专题完成情况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重要的一点必须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区域地理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落实本学期“三转五让”的教改专题。
3、课堂教学状况本学期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生施教,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
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如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素质发展情况本学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1篇)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1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2.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3.根据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西气东输为例进行说明。
【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活动,以西气东输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方式来实施和完成。
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疆”应当都认得吧?这是新疆的地形图我们来看一看有趣的地名出示疆字的右半部形象地概括出新疆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弓是古代武器,“土”寓意被沙俄强占的5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远离政治中心,提醒我们要时刻握紧手中的武器,保卫祖国的疆土。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新疆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进入新课出示课件教学目标:出示新疆卫星影像示意图,学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的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盆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
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
在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千米。
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左右,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1、本章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介绍了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和宏观分布情况,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形对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本节教材主要包括3个内容: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
3、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有严重的影响着别的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分析:对中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列表比较法,空白图指认法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3)知道中国的名山。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整体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山脉,因此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分布是本课的重点。
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篇二:初中地理教案篇二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中东●范围: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除阿富汗以外的西亚各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以及北非的埃及。
1、重要的地理位置: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其周围有五海,分别是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和红海。
(P51图8.3中知道:一湾二洋三洲五海的位置)2、丰富的石油资源:①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
②石油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③主要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等。
④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③石油输出路线:(P53活动3 )a: 运向日本(东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b: 运向西欧、美国(最短西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汉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C:运向西欧、美国(较远的西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3、匮泛的水资源:是战争的导火线,是本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
中东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部,终年炎热干燥,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着狭小的地中海气候。
匮泛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的生产以至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中东地区气候干燥(主要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少雨)河流稀少,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4、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
伊斯兰教、-、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着圣城。
5、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着“阿拉伯国家”。
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
犹太人主要分布在以色列,信仰犹太教6、2、欧洲西部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多,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欧洲西部有个区域性组织,叫欧洲联盟(欧盟),其成员国有27个,都是发达国家,欧盟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使用统一的货币叫欧元3、英国的首都是伦敦,法国的首都巴黎;德国的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
4、欧盟进出口居世界首位,是世界贸易的地区。
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工业产品的工业部门。
5、工业发达,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欧洲西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
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呈“十”字形分布。
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的工业密集地带。
6、欧洲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是:气候——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形成多汁的牧草;地形——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致使草场广布。
欧洲西部的人称牧草为“绿色的金子”。
因此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发达。
7、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
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岛上。
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流深入内陆。
(参考P64图8.23,记住: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客尔巴阡山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大不列颠岛、冰岛、多瑙河下游平原、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8、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国。
9、繁荣的旅游业: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南欧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海边风景区和沙滩浴场,北欧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中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运动的好场所;独特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使欧洲西部成为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地区。
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欧洲的三大旅游国。
10、主要的旅游地其所在国家:伦敦塔桥(英国),风车(荷兰),北欧峡湾风光(挪威),阿尔卑斯山滑雪(瑞士),巴黎埃菲尔铁塔(法国),西班牙斗牛,地中海沿岸风光(意大利),雅典巴特农神庙(希腊)。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处于低纬度地区。
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高原为主。
(P67图8.26:印度洋、大西洋、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好望角、乞力马扎罗山)2、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故萨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3、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即主要分布在本区的西部。
4、非洲峰-------乞力马扎罗山,称为赤道雪峰。
5、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出口物品主要有矿产、森林、畜产等初级产品:进口物品为机械、汽车等工业制品。
这样的经济特点使非洲许多国家失去了市场主动权。
(掌握P70活动2,图8.32)①概念: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②弊端: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制约了本国经济的发展;③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④出路:发展多样化农业,振兴民族工业,建立出口加工区,发展旅游业,以改变本国经济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
6、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为2.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更高达 3.0%),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速度,己构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
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和控制,本区科学技术落后,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粮食始终不能自给。
而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环境。
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分明显的干湿季)、热带雨林气候。
在热带草原地区的国家常受到旱灾的威胁8、粮食供应不足,生产水平落后,开垦草地和森林,致使环境恶化,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
9、本区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因此是很多热带经济作物的故乡,如咖啡、可可;10本区很多矿产资源在世界中占有有重要地位,如金刚石、铜。
4、澳大利亚1、澳大利亚的四个别称: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是世界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6500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同其它大陆分离,孤居一方,独立发展。
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演化缓慢,又没有大型食肉动物的侵扰,许多珍奇的原始动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
特有的动物有:袋鼠、鸸鹋、树袋熊、鸭嘴兽等。
3、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4、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形成了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
(P74图8.37,了解农牧业带的分布。
)5、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平均人口密度仅为2.5人/平方千米,大约为中国的1/46。
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出口产品中,除羊毛之外,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
6、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是山地,中部以平原为主,西部以高原为主。
东部有自北向南纵贯的大分水岭。
全国的河流墨累河,从大分水岭西则发源,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东北部沿海有世界的大堡礁。
西部广阔的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
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势最低处有艾尔湖。
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在平原中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可以自动流出地面,成为自流井,因此人们也把那里叫做“大自流盆地”。
(在P75图中了解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事物: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盆地、北艾尔湖、太平洋、印度洋、塔斯马里亚岛。
)7、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矿产资料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如西部的铁矿;东部沿海的煤矿和东北部的铝土矿。
澳大利亚矿产品的开采和出口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