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内课外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解析版)
【八年级】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题(有答案)
【八年级】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题(有答案)八年级上册语期末系统复习内言篇(一)林尽水,便得一,存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比涅船,从口入。
初极穴,才通在人。
立义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山峦起伏,屋舍摇身一变,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种作,男女衣着,虏例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⒈表述加点字⑴具答之()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⑶屋舍俨然()⑷各为丛藓科扭口藓改至其家()⑸实乃不知有汉()⑹便必须还家()⒉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虏例如外人b、村中言存有此人,咸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⒊有些成语出自于本,恳请写下两个、⒋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阡陌交通b、率为妻子邑人此绝境c、无论魏晋d、设酒杀鸡作食⒌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TNUMBERBX所闻,皆孤寂。
译:(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为妻子邑人此绝境译:⒍外框,就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学创作中也鲜有“外框”,它给读者遗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指出本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先行详细分析。
(二)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⒈《陋室铭》就是古代贫中的名篇,使用了的读法。
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存有仙则名( ) (2)斯就是陋室()(3)惟吾德馨( ) (4)无案牍之劳形()⒊“并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以下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就是()a. 策之不以其道b.予独爱之出淤泥而不染c.多并助之至,天下顺之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⒋翻译下面的句子。
文言文课内课外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原卷版)
文言文课内+课外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
B.不见曦月..曦月:月亮。
C.每至晴初..霜旦晴初:早晨。
D.属引..凄异属引:嘱托牵引。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沿溯阻绝。
4.概括春冬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5.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富贵不能淫《孟子》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①必敬必戒.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与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4)怎样理解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几句话的含义,在当今社会有什么样的警示作用?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言文对比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解析版)
文言文对比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丈夫之冠.也①戒.之曰①与民由.之①富贵不能淫.(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①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乙】刘安世,字器之。
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
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
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
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且立至。
主上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
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思。
若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
”于是受命。
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
其面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节选自《宋史》)(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不相同的一项是()A.光教之以诚./岂不诚.大丈夫哉B.初举.谏官/傅说举.于版筑之间C.正色.立朝/征于色.D.或.帝盛怒/或.王命急宣(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主上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同为言官,公孙衍、张仪之流和刘安世进言的原则是否相同?结合两篇选文,简要分析。
(6)刘安世能成“殿上虎”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①行冠礼;①告诫;①遵从;①惑乱,迷惑。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文言文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文言文阅读试题精选汇编(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然后回答11-13题。
(10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李时珍,字东壁,蕲州人。
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至掌禹锡、唐慎徽①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
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
乃穷搜博采,芟②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
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遽③卒。
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时珍官是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
(节选自《明史》)【注释】①掌禹锡,字唐卿,奉敕与苏颂等在《开宝本草】基础上修成《嘉祐本草》。
唐慎微,字审元,修篡《证类本草》,附古今单方。
②芟:删除。
③遽:突然。
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2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3)或.一物而析为二三__________(4)稿三易.而成书__________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书成,将之上朝,时珍遽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迹,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所阐述的观点是:。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十二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及答案解析
A.欣然起行屠沽纷然
B.盖竹柏影也盖自笑也
C.何夜无月过问先生何笑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丈夫之冠也(帽子)
B.得志,与民由之(遵从)
C.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D.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17.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女子之嫁也
B.此之谓大丈夫
C.系之衣带间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秋日夜游(节选)[清]沈复中秋日,余病初愈。
先令老仆约守者勿放闲人,于将晚时,偕芸①及余幼妹,一妪一婢扶焉,老仆前导,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
叠石成山②,林木葱翠。
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然。
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着烹茶以进。
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被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
芸曰:“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忆及七月十五夜之惊③,相扶下亭而归。
吴俗④,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
沧浪亭幽雅清旷,反无一人至者。
【注释】①芸:此处指沈复的妻子。
①叠石成山:石头相叠而成为假山。
①七月十五夜之惊:沈复曾与妻子同游时听到不明之物堕水,两人也于此后大病一场,选文开头说的病愈便是此病。
①吴俗:指吴越一带的风俗。
1.有关文章描述中秋节夜游的经历,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文章内容()A.派老仆人守在沧浪亭,不让闲杂人等打扰B.游玩的有我和妻子、小妹、老仆、丫鬟等人C.拿毯子铺在亭中央,一群人围坐着喝茶D.我们驾着一叶扁舟在湖上飘荡,十分舒畅2.“爽然顿释”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下列选项中最不符合前后文逻辑的是()A.可能因身处水光月色之中,我心情舒畅B.可能陪伴妻子出来游玩,我感觉很满足C.可能因之前受到惊吓,至今仍感到害怕D.可能因风吹进袖底,内心因此清爽舒适3.《记承天寺夜游》和选文的作者在赏月时心境都发生了变化,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两文作者的心境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于将.晚时将.以下骑送迎(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B.周望.极目可数里潭西南而望.(柳宗元《小石潭记》)C.席地环.坐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D.结队而.游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九课内文言文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人教部编版:专题九课内文言文阅读(一)三峡1.解释下列重点实词。
阙处完全没有(1)略无..亭午夜分如果不是(2)自非..(3)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4)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5)沿溯.阻绝逆流而上(6)不以疾.也快(7)则素.湍绿潭白色(8)回.清倒影回旋(9)绝.多生怪柏极高(10)清荣.峻茂茂盛(11)良.多趣味甚,很(12)属引.凄异延长久绝声音悲凉婉转(13)哀转..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二)答谢中书书1.解释下列重点实词。
(1)古来共.谈共同(2)高峰入.云耸入交相辉映(3)五色交辉..俱备四季(4)四时..(5)晓雾将歇.消散(6)夕日欲颓.坠落(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
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三)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形容水的澄澈(2)庭下如积水空明..交错纵横(3)水中藻、荇交横..(4)盖.竹柏影也大概是(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统编版语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第一课《三峡》(一)《三峡》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晴初霜旦初生牛犊 B.哀转久绝巧妙绝伦C.不以疾也讳疾忌医 D.高猿长啸拔苗助长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4.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三峡》与《入蜀记》比较阅读。
课内文言文-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全册知识梳理及过关训练.pdf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课内文言文考点知识归类复习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课文分析:《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
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
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
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1、重岩叠嶂2、夏水襄陵襄:3、乘奔御风奔:4、素湍绿潭湍:5、不见曦月曦:6、霜旦7、飞漱其间飞漱:8、属引凄异属:引:9、或王命急宣或: 10、虽乘奔御风虽:即使11、良多趣味真, 12、绝巘多生怪柏绝巘:13、略无阙处略:;阙:14、自非亭午夜分亭午:;夜分:15、沿溯阻绝沿:溯:二、翻译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译文: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文: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译文: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译文: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三、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2、用原文回答: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素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课外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汇编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夜登华子冈,辋水沧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炒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因驮黄檗人往,不一。
山中人王维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故山殊.可过(2)憩.感配寺(3)与山僧饭讫.而去(4)北涉.玄灞(5)多思曩昔.(6)倘能从.我游乎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1)下:近腊月下.与月上下.(2)之:斯之.不远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2)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3)非子天机清炒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4.下列能表现冬日清丽的一组句子是()①清月映郭②辋水沦涟,与月上下③景气和畅④露湿青皋⑤步仄径,临清流也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③D.③④⑤5.在这封书信中,第二自然段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试举例说明。
6.试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大意。
【答案】1.(1)很(2)在……休息(3)完(4)渡(5)从前(6)跟从2.(1)末尾由高处到低处(2)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3.(1)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
(2)多次想起从前你我手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3)如果你不是天性与众不同的话,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相邀呢?4.C5.从视觉方面写,如“清月”“寒山远火”,写出景物的色彩;从听觉方面写,如“吹声”“夜春”“钟声”,写出景物的声响;从感受方面写,如“独坐”“静默”,写出对往昔同游的回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之文
言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训练
1. 《曾国藩》
- 作者:杨绛
- 内容概要: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和他对国家的贡献,以及他为人的品质和学识修养。
- 核心要点:
-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曾国藩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学识闻名于世,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2. 《岳飞传》
- 作者:鲁迅
- 内容概要: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岳飞的英勇事迹和他为国家
民族的抗战做出的巨大贡献。
- 核心要点:
-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杰出将领,他在抗击外敌入侵的战斗中表
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和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
- 岳飞的忠诚和爱国精神深深感染了人们,他成为了一代英雄。
3. 《论语》
-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
- 内容概要:本篇文章选取了《论语》中的经典篇章,介绍了
孔子的思想和他对待学生的教育方法。
- 核心要点:
-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 孔子注重教育,以德育为重,强调学生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
培养。
二、总结反思
通过阅读文言文的训练,我们了解了曾国藩和岳飞这两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贡献和精神。
同时,通过阅读《论语》的经典篇章,我们也深入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方法。
这些历史文献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我们应当向这些伟大的人物学习,以他们的精神为榜样,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繁荣做出自己的努力。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期末专项复习—古诗词、文言文阅读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
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十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人教部编版:专题十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此石经始①禹②凿;河中漱.广③,夹岸崇深④,倾崖返捍⑤,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⑥魄⑦。
(节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注释】①经始:开始。
②禹:治水的大禹。
③广:开阔。
④崇深:高深。
⑤捍:保卫。
⑥悸:惊动。
⑦魄:心魂。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沿溯.阻绝(逆流而上)(2)哀转久绝.(消失)(3)河中漱.广(冲击,冲荡)(4)窥.深悸魄(看,望)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
3.侧面描写是【甲】【乙】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
示例:【甲】文: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作用:突出山的高峻、连绵。
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作用:突出水的湍急。
③“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作用:突出三峡秋景萧瑟、凄凉的特点。
【乙】文:“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作用:突出水流急,水雾大。
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示例:相同点:两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点。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课外文言文阅读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黄牛滩(12分)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
两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
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
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郦道元《水经注》)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1)江水又东.()(2)此岩既.高()(3)犹.望见此物()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
3.“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的原因是什么?(3分)4.篇末引用行者之谣起到什么作用?(3分)(二)(12分)(苏轼)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③。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④以守卒全其城。
(《宋史·苏轼传》)【注释】①涂潦:道路泥泞积水。
②锸(chā):铁锹,掘土的工具。
③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
④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断三处。
(3分)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3.苏轼在洪水泛溢“城将败”之际,采取的措施有(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⑴⑵⑶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苏轼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3分)(三)(10分)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部编人教版语文 八上 期末 专项复习 课外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 习题课件
5.本文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 怎样的人生态度?
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 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附参考译文: 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山佛迹院,在
汤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 在稍稍偏北的地方,又有高百丈的瀑布。山势有八九个转折处,每 处都有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往下放五丈,还到不了底。(瀑 布泻入潭里溅起的水花)像飞舞的雪,(水声)像雷鸣,令人既喜又惊。 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就是所谓佛的痕迹。
D.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析】A 项,动词,认为/介词,用;B 项,结构助词,的;
C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D 项,副词,就是/副词,竟然。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你想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 (2)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傍晚回去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下 山上山穿过几个山谷,到了江边,此时山中月亮出来,我们在江心 划船,用双手捧着珠玉般的月影。回到家已经是二更时分,我与苏 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再也睡不着了。写 下这些文字交给苏过。东坡记。
(四) 上①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②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 冒资荫③,敕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④。”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 “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⑤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 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
(五) 安世①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②谏官,未拜命,入白③母曰: “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④。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⑤,以身 任责,脱有触忤⑥,祸谴立至。主上⑦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 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 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⑧得罪流放,无问远近,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课外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一.论桓范陈宫司马懿讨曹爽,桓范往奔之。
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
”范说爽移车驾幸许昌,招外兵,爽不从。
范曰:“所忧在兵食,而大司农印在吾许。
”爽不能用。
陈宫、吕布既.擒,曹操谓宫曰:“公台平生自谓智有余,今日何如?”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仆尝.论此二人:吕布、曹爽,何人也?而为之用,尚何言智!臧武仲曰:“抑君似鼠,此之谓智。
”(《东坡志林》)译文:司马懿讨伐曹爽时,桓范投奔了曹爽。
司马懿告诉蒋济说:“智囊到了曹爽那边了!”蒋济说:“桓范是聪明的,但是驽劣的马留恋马槽中的豆子,一定不会得到重用。
”桓范劝说曹爽移动车驾到许昌去,招一些外兵,曹爽不听从。
桓范说:“最担忧的是兵和粮草,大司农印正在吾许。
”曹爽不听他的。
陈宫、吕布被擒之后,曹操问陈宫说:“您平生自已总认为自己智慧有余,今天怎么了?”陈宫说:“这小子不听我的话,不然,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呢!”我曾经评论过这两个人:吕布、曹爽,是什么人呢?被他们使用,还谈什么有智慧呢!臧武仲说:“侍奉君王像老鼠一样狡猾,这就是智慧。
”1.请用 | 标示文中加波浪线语句需要停顿的地方。
(2分)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吕布既.擒:仆尝.论此二人3.苏轼通过这篇文章宣扬了怎样的“智”?(2分)答:1.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2.已经曾经3.不仅要有过人的聪明才智,更要有知人之明。
(或:不仅有聪明才智,更要能运用自如,不受他人限制。
)二.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译文:贞观九年之时。
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
专题09: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解析版)
专题09 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三峡》郦道元,完成下面小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沿溯.阻绝___________(2)良.多趣味___________(3)空谷传响.___________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第①段写出了“山之高”的特点,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4.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清荣峻茂”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1.逆流而上甚,很回声 2.(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2)即使乘着快马驾着清风,也不如船行得快。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示例:每当春冬之时,三峡的景色格外美丽。
江水清澈,鱼儿似在水中欢唱;树木茂盛,任意生长;山势高耸,直插云霄;青草葱茏,生机勃勃。
这一切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沿溯阻绝”的句意是: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
溯:逆流而上。
(2)“良多趣味”的句意是:趣味无穷。
良:甚,很。
(3)“空谷传响”的句意是: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
响:回声。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课内+课外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
B.不见曦月..曦月:月亮。
C.每至晴初..霜旦晴初:早晨。
D.属引..凄异属引:嘱托牵引。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沿溯阻绝。
4.概括春冬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5.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答案】1.A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猿。
凄清肃杀。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
B.不见曦月: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曦月:太阳和月亮。
C.每至晴初霜旦: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
晴初:天刚晴。
D.属引凄异: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
属:连接。
引:延长。
故选A。
2.本题考查断句。
这句话意思是: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
“略无阙处”是对前面“高山”的进一步描绘,据此可断句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删选信息。
结合文章第三段“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分析,概括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段末总结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题干要求找出语段中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的事物,结合文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作者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突出了三峡的秋景凄清肃杀的气氛。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富贵不能淫《孟子》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①必敬必戒.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与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4)怎样理解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几句话的含义,在当今社会有什么样的警示作用?【答案】(1)真正,确实谨慎(2)①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①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4)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这就是英雄气概。
警示人们,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详解】(1)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①句意: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诚,真正,确实。
①句意: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
戒:谨慎。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注意重点词的解释:①怒,发怒;惧,害怕。
①居,居住;之,的。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这句话的意思和“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意思一致。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语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分析。
当今社会的的警示作用,围绕着“收买不了”“折磨不了”“威胁不了”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意思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可以这样理解为:人在富有富贵时,要克制节制自己不能挥霍破费;人在贫苦低贱时,也不能移动和改变自己的初心与意志;人在强权淫威之下,坚决不能屈服。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变的。
警示作用:当今社会,许多意志薄弱者经不起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成了腐败分子。
作为公民,人人都应注意做人准则、品德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提高,使浩然正气蔚然成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7.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惩/山北之塞B.且焉/置土石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河曲智叟笑/而止之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A.博学而.笃志B.一怒而.诸侯惧C.康肃笑而.遣之D.环而攻之而.不胜9.下列有关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的目的是衬托愚公移山的艰难。
B.选文第二段中将愚公与愚公之妻对移山的态度进行对比,说明愚公不愚,其妻不智。
C.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是为了从侧面反映愚公移山的决心不可动摇。
D.文章最后采用神话式的结尾,反映当时的人们渴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
10.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甚矣,汝之不惠。
【答案】7.A8.D9.B10.(1)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你太不聪明了。
【解析】7.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B.正确的朗读停顿应该是“且/焉置土石”;C.正确的朗读停顿应该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正确的朗读停顿应该是“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故选A。
8.考查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例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而”,表转折,却。
A.表并列,并且;B.表因果关系,不译;C.表修饰,不译;D.表转折,却;故选D。
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B.选文第二段中将愚公与愚公之妻对移山的态度进行对比,愚公妻只是“献疑”,并不完全反对,表现的是其妻怜惜愚公。
选项“其妻不智”的理解是错误的。
故选B。
10.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易(更,交换)、始(才)、反(同‘返’)”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甚(很)、汝(你)、惠(同‘惠’,聪明)”几个词是重点词语,同时注意句式倒装。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解释文中加点字。
①猛浪若奔.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鸢飞戾.天者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翻译下列句子。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13.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11.飞奔的马至12.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
13.抒发了作者厌弃世俗、寄情山水、向往自然的感情。
【解析】1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
①句意:凶猛的巨浪就像飞奔的骏马。
奔:飞奔的马①句意: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
戾:至。
1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翻译时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本题要注意重点字词“横柯(横斜的树枝),蔽(遮蔽),昼(白天),犹(好像)”要理解正确。
13.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主旨。
结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可知,文章叙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富春江),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据此可知,表现了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结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