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微生物检验及方法验证

合集下载

《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及其方法学验证

《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及其方法学验证

微生 物 限 度 检 查 法 是 检 查 非 规 定 灭 菌 制 剂 及 其 原 、 料 受 微 生 物 污染 程 度 的 方 法 , 查 项 目包 括 细 菌 辅 检 数 、 菌 数 、 母 菌数 及 控 制菌 检查 。与 《 国药 典 》 霉 酵 中
20 0 0年 版 ( 下 简 称 2 0 以 0 0版 ) 比 ,0 5版 微 生 物 限 度 相 20 检 查 法 在 以 下 几 方 面 进 行 了增 修 订 。 1 标准的制订原则 :
2 标 准的分类 :
微 生物 试 验 的 结 果 易 受 试 验 条 件 的 影 响 , 别 是 特
药 品 中 含 有 对 微 生 物 生 长 有 抑 制 作 用 组 分 时 表 现 较 为 突 出。 因 此 , 进 行 微 生 物 限 度 检 查 时 , 保 证 在 检 验 在 应 条 件 下 的样 品 浓 度 不 足 以抑 制 污 染 微 生 物 的 生 长 , 以 保 证结 果 的 准 确 性 。所 以 任何 产 品 的 微 生 物 限 度 检 查 法 均需 验 证 , 认 所 采 用 的 方 法 适 合 于 样 品 的 微 生 物 确 限 度 检 查 , 可 使 用 。为 此 ,05年 版 < 国药 典》 录 方 20 中 附
维普资讯
2 0 年 6月 08
《 国 药 典 》 生 物 限 度 检 查 法 及 其 方 法 学 验 证 中 做
6 5
《 国药 典》 生 物 限度 检 查 法及 其 方 法 学 验 证 中 微
肖庆 青
( 西 省 医药 学 校 江西 南 昌 300 ) 江 320
中 的微 生 物 限 度 Fra bibliotek 查 法 增 加 了方 法 验 证 试 验 的要 求 。

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

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

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
微生物检验方法的验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目标微生物:首先需要确定要检测的目标微生物种类,确定待测微生物的特性以及所需检测方法的适应范围。

2. 确定样品类型:确定待测样品的类型,例如食品、水样、空气样等,并对不同类型的样品制定相应的采样方案。

3. 方法准备: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例如培养法、PCR法、免疫学方法等。

根据待测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培养基和检测试剂,并准备所需的设备和试剂。

4. 方法验证设计:根据相关的验证准则和要求,设计验证实验方案。

验证实验应包含合适的正性对照和负性对照,以验证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等指标。

5. 样品处理:按照采样方案采集样品,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例如分离、富集、过滤等,以提高待测微生物的检出率。

6. 方法验证实验:按照验证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结果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能需要重复实验、对比不同方法和分析相关数据。

7. 数据分析与评估:统计和分析验证实验的数据,比较不同方法的结果,并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结果应与参考方法进行比较,获取可靠的验证结果。

8. 验证报告:根据实验结果撰写验证报告,包括验证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推荐结果的适用范围和限制,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以上是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一般验证流程,具体的验证步骤和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和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

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__概述说明

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__概述说明

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评估和确认微生物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和存在情况。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产品中是否存在有害微生物,并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文旨在介绍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的概念、重要性以及一般流程,并详细介绍常见的验证技术及其特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可以了解到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的概述、目的和文章结构。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中探讨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的重要性,包括其背景与意义、验证方法的必要性以及验证结果的影响和应用。

第三部分将介绍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的一般流程,包括设计验证方案和实验步骤、样品的准备与处理,以及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在第四部分中,则具体介绍常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技术,包括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计数法验证方法、膜过滤法验证方法以及PCR法验证方法。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进行总结,对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的重要性进行归纳,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了解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的文章。

通过介绍其概述、重要性、一般流程和常见技术,希望读者能够理解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并对未来方向有所思考。

同时,本文也为从事相关研究和实验工作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参考和指导,以提高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技术的应用水平。

2. 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的重要性2.1 微生物限度检验的背景和意义微生物限度检验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方法,用于评估药品、食品、化妆品以及其他消费产品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和致病菌。

微生物污染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细菌感染、传染病传播和中毒等。

因此,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对于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2.2 验证方法的必要性验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验证方法,可以确认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有害微生物存在,并排除误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指南

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指南

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指南
微生物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至关重要。

为保证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品质,需要实施严格的方法验证。

下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微生物检测方法的验证指南。

一、验证方法
目前,微生物检测的验证方法主要有平行试验法、对比法和回收法等。

平行试验法的原理是,在同一样品中采用两种或多种检测方法进行验证,通过比较结果的一致性来验证方法的可靠性。

对比法则是将待测样品分成若干份,分别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来比较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性。

而回收法则是利用浓度逐渐递增的被试菌种,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与准确度。

二、验证参数
微生物检测方法的验证参数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对比菌株,验证方法的针对性和范围;
2.实验室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因素,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
3.检测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可重复性、稳定性等参数的验证;
4.所选菌株生产状态、养菌基质等均需要符合国家标准。

三、验证流程
微生物检测方法的验证流程可分为:
1.给定验证计划,并进行部署实施;
2.选择能够代表具有相似特性的菌株集进行验证;
3.验证试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4.根据验证结果制定修正计划。

总之,微生物检测方法的验证是完整体系的检验,需要进行全面、
科学、系统的验证,方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最大程度。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 验证方案编码:表一、验证方案的起草与批准1.验证方案起草起草人:起草时期:年月日2.验证小组成员:3.验证方案审核4.验证方案批准批准人:批准日期:二、验证方案1.验证目的和原理验证目的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特制定本方案。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要变更时,应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原理通过比较试验4组中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

2.验证方法步骤验证前的准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前,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试验菌应包括G—、G+、酵母菌和霉菌类微生物以基本覆盖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验证试验的操作计划:用3个不同批号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进行平行试验,通过计算回收率来判断限度检查方法是否对产品有影响。

试验结果可接受标准:用标准菌株评价方法“”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对检品中微生物的抑制性,试验结果应显示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应不小于70%,试验组回收率也不低于70%。

3.试验实施试验前的准备3.1.1主要仪器设备: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器、净化工作台。

3.1.2操作环境:操作间应该安装空气除菌过滤层装置。

环境洁净度不应低于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净化工作台)。

操作间或净化工作台的洁净空气应该保持对环境形成正压,不低于。

3.1.3试验样品:批号:批号:批号:3.1.4培养基:3.1.5稀释液: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以上经115℃高压蒸汽灭菌30min。

3.1.6验证用微生物名称及其编号实验菌株的来源:编号由菌名首字母—传代代数—制备日期组成。

3.1.7器具:无菌薄膜过滤器:(孔径直径50mm)、无菌移液管(5ml)4.验证方法菌液的制备将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至10ml的无菌营养肉汤中在30~35℃下培养18~24小时,将白色念珠菌接种至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中,在23~28℃下培养24~48小时。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及其验证报告(修改)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及其验证报告(修改)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件编号:73021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及其验证报告目录样品相关信息 基本信息主要仪器设备和试验耗材信息 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 试验用培养基 试验用试剂 试验用菌种 试验环境 无菌室 洁净工作台 生物安全柜 试验方案 验证试验目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草案 方法验证试验菌液制备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使用性检查 供试液制备 方法验证菌落计数方法验证试验 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方法验证结论供试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 样品相关信息 基本信息(三批)1 1.12 2.1 2.2 2.3 2.4 3 3.1 3.2 3.3 4 4.1 4.25 5.1 5.2 5.3 5.4 5.5 5.5.15.5.2 5.6 6 1 1.12主要仪器设备和试验耗材信息2.1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2.2试验用培养基2.2.1对照培养基2.2.2试验用培养基2.3试验用试剂2.4试验用菌种3试验环境《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本公司微生物限度室、阳性对照室、生物安全柜及超净工作台洁净度检测无特殊情况下每季度进行一次。

3.1无菌室无菌室按《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监测,静态洁净度检测结果符合GB50457-2008对10000级洁净度要求。

3.2超净工作台超净工作台按《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监测,静态洁净度检测结果符合GB50457-2008对100级洁净度要求。

超净工作台沉降菌检测记录3.3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按《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监测,静态洁净度检测结果符合GB50457-2008对100级洁净度要求。

生物安全柜沉降菌监测记录4试验方案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通则1107)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及(通则1121)抑菌效力检查法规定,本品微生物限度标准为:1g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过lOOOcfu,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得过lOOcfu,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 验证方案编码:表一、验证方案的起草与批准1.验证方案起草起草人:起草时期:年月日2.验证小组成员:3.验证方案审核4.验证方案批准批准人:批准日期:二、验证方案1.验证目的和原理1.1验证目的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特制定本方案。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要变更时,应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1.2原理通过比较试验4组中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

2.验证方法步骤2.1验证前的准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前,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试验菌应包括G—、G+、酵母菌和霉菌类微生物以基本覆盖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2.2验证试验的操作计划:用3个不同批号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进行平行试验,通过计算回收率来判断限度检查方法是否对产品有影响。

2.3试验结果可接受标准:用标准菌株评价方法“”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对检品中微生物的抑制性,试验结果应显示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应不小于70%,试验组回收率也不低于70%。

3.试验实施3.1试验前的准备3.1.1主要仪器设备: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器、净化工作台。

3.1.2操作环境:操作间应该安装空气除菌过滤层装置。

环境洁净度不应低于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净化工作台)。

操作间或净化工作台的洁净空气应该保持对环境形成正压,不低于4.9pa。

3.1.3试验样品:批号:批号:批号:3.1.4培养基:3.1.5稀释液: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以上经115℃高压蒸汽灭菌30min。

3.1.6验证用微生物名称及其编号实验菌株的来源:编号由菌名首字母—传代代数—制备日期组成。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文件制修订记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1.0概述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要求在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方法的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所以对感冒灵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方法的验证。

2.0目的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对所用的检验方法必须经过验证,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3.0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感冒灵颗粒微生物方法学的确认与验证。

4.0验证人员职责4.1验证小组:组长:质量管理部经理成员:QC主管、微生物操作人员4.2职责及分工:QC主管组织起草该验证方案,并组织实施该方案;微生物操作人员具体实施该方案;质量管理部经理协助和监控该方案的实施。

4.3验证方案批准后,应进行培训。

由验证小组指定人员负责对小组成员及和验证有关的人员进行培训。

5.0验证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1105”、“1106”6.0感冒灵颗粒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风险分析:见附件。

6.1 结果分析:通过以上采取的措施,风险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7.0人员培训确认表8.1 仪器及设备名称感冒灵颗粒规格:批号:感冒灵颗粒规格:批号:感冒灵颗粒规格:批号:验证用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配制批号: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配制批号:营养琼脂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配制批号: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配制批号: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配制批号:麦康凯液体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配制批号: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配制批号:8.3验证用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大肠埃希菌(CMCC(B)44 102)、枯草芽孢菌(CMCC(B)63 501)、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黑曲霉菌(CMCC(F)98 003)8.4菌液制备:8.4.1取经30℃~35℃培养18~24小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与枯草芽孢杆菌营养肉汤液体培养物1ml加入9ml 0.9%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10-7为不大于100cfu/ml备用。

药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应用分析

药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应用分析

药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应用分析摘要:药品微生物指标超标直接影响药品使用者的安全与健康,故需对药品微生物进行检验,该文分析了药品微生物检验中的无菌检查法和限度检查法,结合注射用头孢抗生素无菌检查和妇科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介绍了此二法的应用。

关键词:药品;微生物检验;检验方法药品用于治疗疾病,但被微生物污染的药品不但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加重病情,而药品微生物检验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1]。

药品微生物污染事件屡见不鲜,已严重影响用药安全,要保证药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离不开检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例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适用性的确认是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2]。

因此,本文对药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应用进行了分析。

1药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1.1 无菌检查法要求无菌的药品必须进行无菌检查,所谓无菌检查即按照无菌检查标准及规定的检验条件检查是否有微生物污染。

无菌检查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并且操作的全过程都达到无菌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检不出供试品内含有微生物判为合格。

为了满足无菌条件,应按相关标准验证和确认洁净度,即监测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环境中的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数量符合A级洁净度要求。

对药品进行无菌检查需验证检查方法的适用性,且药品及检验程序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需重新验证适用性。

验证适用性需对菌种及菌液制备、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或直接接种法)进行试验,并按相关要求判断结果。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四部对无菌检查的检验数量、检验量、阳性对照、阴性对照、供试品处理及接种营养基、结果判断作了明确规定。

例如注射剂批产量在101~500个时,接种每种培养基的最少检验数量为10个;供试品最少检验量在供试品装量为41~100ml时,每支供试品接入每种培养基的最少量为20ml;抗革兰氏阳性菌的供试品阳性对照菌为金黄葡萄球菌;采用薄膜过滤法;在培养基规定的温度培养至少14天;供试品管澄清或有浑浊但经确认无菌生长即合格。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方案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 验证方案编码:表一、验证方案的起草与批准1.验证方案起草起草人:起草时期:年月日2.验证小组成员:3.验证方案审核4.验证方案批准批准人:批准日期:二、验证方案1.验证目的和原理1.1验证目的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特制定本方案。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要变更时,应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1.2原理通过比较试验4组中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

2.验证方法步骤2.1验证前的准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前,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试验菌应包括G—、G+、酵母菌和霉菌类微生物以基本覆盖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2.2验证试验的操作计划:用3个不同批号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进行平行试验,通过计算回收率来判断限度检查方法是否对产品有影响。

2.3试验结果可接受标准:用标准菌株评价方法“”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对检品中微生物的抑制性,试验结果应显示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应不小于70%,试验组回收率也不低于70%。

3.试验实施3.1试验前的准备3.1.1主要仪器设备: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器、净化工作台。

3.1.2操作环境:操作间应该安装空气除菌过滤层装置。

环境洁净度不应低于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净化工作台)。

操作间或净化工作台的洁净空气应该保持对环境形成正压,不低于4.9pa。

3.1.3试验样品:批号:批号:批号:3.1.4培养基:3.1.5稀释液: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以上经115℃高压蒸汽灭菌30min。

3.1.6验证用微生物名称及其编号实验菌株的来源:编号由菌名首字母—传代代数—制备日期组成。

无菌、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方法验证

无菌、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方法验证
7
此法为实验室工作用菌种的最常用的保藏方法,仅能用于工作用菌种的短期保藏。
8
琼脂斜面低温保藏法保藏法(厂家常用)
保藏芽胞液对
产芽胞的微生物宜制成芽胞菌悬液后再保藏, 无菌操作,取1ml孢子液接入茄形瓶或培养皿内,轻轻转动使菌液均匀分布于培养基表面。 将培养皿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一般需要7天或更长时间 在层流台下,取3~5ml氯化钠磷酸盐缓冲液(pH7.0)加入培养皿内 用无菌玻璃L棒轻轻刮下菌苔,注意不要划破培养基。 用无菌注射器或无菌吸管吸取菌悬液,收集于试管中。 将收集的芽胞液放在80~90℃水浴中加热15分钟,冷却。 做好标记,放至2~8℃冰箱中保藏。原始芽胞液可保存1年。 每次使用前用平皿法重新标定其浓度。
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设施—洁净室、净化工作台、生物安全柜。 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干烤箱、培养箱、冰箱。 实验仪器—全封闭薄膜过滤装置、电动匀浆仪、电热恒温水浴箱、离心机、显微镜,及刻度吸管、试管、三角烧瓶、培养皿等。 建立主要设施、设备、仪器的明细记录,内容包括名称、型号、生产厂家、购买日期。 质量保证档案:购买发票、安装验收或开箱验收记录、调试记录、计量检定或运行校验合格证、指定专人负责、制订标准操作规程(SOP)、建立使用登记册,维修、保养记录、改造或更新记录、直至报废记录。
记录温湿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每次实验时,对操作室和层流台做微生物沉降菌落计数并记录;如发现问题应找原因,及时报修和报告并将报修原因和结果记录归档。如遇停电,应立即停止实验,重新进入无菌室前,至少开启机房运转1小时以上。
实验室使用管理
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平时实验室内应尽可能减少人员的走动或活动,通向洁净室的门要关闭或安装自动闭门器使其保持关闭状态。
枯草芽孢杆菌 [CMCC(B)63501] 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26003] 生孢梭菌 [CMCC(B)64941] 铜绿假单胞菌 [CMCC(B)10104] 大肠埃希菌 [CMCC(B)44102]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CMCC(B)50094] 白色念珠菌 [CMCC(B)98001] 黑曲霉 [CMCC(B)9 003]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报告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报告

阿莫**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报告摘要通过此次验证证明薄膜过滤法可用于含抑菌成分的阿莫**微生物限度菌数的检验,提高抗菌药物的检出率和回收率。

阿莫**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相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此方法能有效消除阿莫**的抑菌性,同时不会影响阿莫**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生长,采用此方法可以使阿莫**中的微生物检出,从而确保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检验方法的完整性。

关键词:阿莫**,验证,菌种,供试品。

前言随着人们质量意识的提高,人们对阿莫**质量检验指标中微生物限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抗生素类药物的活性成分直接影响微生物在培养基中正常生长,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提高抗菌药物的检出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对阿莫**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薄膜过滤法的验证,可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能有效消除阿莫**的抑菌性,同时不会影响阿莫**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生长,采用此方法可以使阿莫**中的微生物得以检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检验方法的完整性。

蛇胆川贝液微生物限度检查试验及方法学验证资料

蛇胆川贝液微生物限度检查试验及方法学验证资料

计数 方 法验 证 结 果
表 1 批 号 :6 2 1 4 0 12 1
2 样品 : 胆J贝液 1 蛇 I I
批 号 :6 2 14 0 12 1 00 0 1 7 15 4
生产单位: 哈药集团三 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6 A稀 释剂 对 照组 : . 1 用 2 验证用菌种 2 相 应 稀 释剂 代替 供 试 品 , 按 金 黄 色 葡 萄球 菌 [a hl ocs ar  ̄ S py ccu ue t o u [MC (2 0 3 C CB 60 ] ) 6 . 2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大 肠 埃 希 菌 ( s e ci cl f C 回 方法验 证 E c r h o) M C h i a iC

10 9 -
市I 与 路I 政I I 桥
何 友 生
科 信 技
— —
黑 龙 江— —

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系统施工探讨
( 中铁 四局 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 司, 安徽 蚌埠 2 34 ) 3 0 0
摘 要: 近年来 ,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 高速公路 建设 如火如茶, 车里程 日新月异 , 通 计重收 费系统在 高速公路 中的应用越 来越广泛。 因此, 根据 高 速公路现场施工的一些经验, 以山东德商高速公路 菏曹段 计重收费 系统为例 , 对动态称重 系统施工进行探讨。 关键词 : 计重收 费系统 ; 施工;g t 讨
下:
9mP 7 0 lH . 0氯化 钠 一蛋 白胨 缓 冲液中 , 合均匀 , 昆 制成 1 : l 供试液备用。 0 6 方法学验 证试验 61 细菌计数方法验证 61 试验组 : 11 .1 . 取 :0供 试液 ll m 加入 相应 阳性试 验 菌菌悬液 ld立即倾注一定 , r r 量 营养 琼脂 培养基 , 置 3~5 0 3 ℃培养, 每株试验菌平 行制 备二 个平行 样 ,测 定其 菌数 。 6 :菌液组:取制备好 .2 1 的 试 验 菌 悬 液 l l 平 皿 m至 中,倾往一定量琼脂培养基, 至相应的温度培养。测定所 加的试验菌数。 . 3供 6 . 试 品对 照 组 : 1 取 规定量供试液 ,按菌落计数 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

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

3.防腐剂抑菌效力测定
三、验证概述
微生物学检验的影响因素:
1.药品本身的抑菌性 2.药品中防腐剂的抑菌性 3.培养基的促菌生长能力 4.培养条件(温度、湿度及需氧或厌氧) 5.过滤系统的材质
三、验证概述
消除抑菌性的方法: 一、化学中和法
用化学中和剂中和抑菌剂,消除抑菌作用。 二、稀释法
重点议题
一、法规要求 二、验证目的 三、检验概述 四、总菌落数检查方法验证 五、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 六、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一、法规要求
第二百二十六条 试剂、试液、培养基和当从可靠的供应商处采购,必要时应当对供应 商进行评估;
(二) 应当有接收试剂、试液、培养基的记录,必要时,应当在试剂、 试液、 培养基的容器上标注接收日期;
酵母菌计数
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四、总菌落数检查方法验证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被检培养基
培养结果
试验菌 50~100cfu
50~100cfu
试验菌
.. .. ..

..

.. ..



.. ..

..
.. .. ..
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得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 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降低抑菌剂的浓度以消除抑菌性。 三、薄膜过滤法
抑菌性产品通过滤膜时,微生物被截留在膜上,检品被过滤掉。 ——微生物检查法准确与否的核心是对抑菌性的有效消除
四、总菌落数检查方法验证
环境条件:C级下的局部A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
培养基种类:
细菌计数
营养琼脂培养基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三)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或使用说明配制、贮存和使用试剂、试液和 培养基。 特殊情况下,在接收或使用前,还应当对试剂进行鉴别或其 他检验;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操作规程(2015年版)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操作规程(2015年版)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操作规程1 目的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测。

2 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

3 范围所有需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的产品。

4 责任4.1验证小组负责检验方法验证/确认方案的起草、验证/确认方案的实施。

4.2验证委员会负责验证/确认方案的审批,验证/确认结论的审核。

5 程序5.1 由验证小组提出验证申请,验证方案编制完成后,填写《确认和验证方案审批表》,经验证小组会签,报验证委员会审核,由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批准后,验证方案编制人对验证小组其余人员进行培训后,方可按验证方案试验。

5.2 试验完成后及时编制验证报告,并填写《验证报告审批表》,经验证小组会签,报验证委员会审核,由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批准后,验证报告结论才可实施。

6 内容6.1 概述通过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及控制菌的检查。

根据样品特性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按制定的方案进行试验,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符合验证标准。

若符合,按验证的方法和条件进行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若不符合,重新建立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再进行验证,直至验证结果符合设立的验证标准。

6.2 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的验证6.2.1 验证用菌株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黑曲霉[CMCC(F)98 003]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6.2.2 验证用菌液制备6.2.2.1接种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枯草芽孢杆菌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小时。

取上述培养物各1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备用。

6.2.2.2 接种白色念珠菌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于20~25℃培养2~3天。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完整版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完整版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一、检验方法依据微生物计数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5);控制菌检查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6);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7);抑菌效力检查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21)检查。

二、菌种、培养基及稀释液表2培养基表3对照用培养基表4试剂稀释液:(1)缓冲液取L磷酸二氢钾溶液250ml,加L氢氧化钠溶液118ml,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既得。

(2)%无菌氯化钠溶液取氯化钠,加水溶解使成1000ml,过滤,分装、灭菌。

(3)%(ml/ml)聚山梨酯80的%无菌氯化钠溶液取聚山梨酯80 ,用%无菌氯化钠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滤过,分装,灭菌,备用。

(4)靛基质试液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加入95%乙醇95ml,充分振摇,使完全溶解后,取盐酸20ml徐徐滴入。

三、菌液的制备1细菌、霉菌、酵母菌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

上述培养物用%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备用。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培养7天,加入5ml含%(ml/ml)聚山梨酯80的%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吸出孢子悬液(用带有无菌棉花的能过滤菌丝的无菌毛细吸管)用%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 含孢子数50~100cfu的孢子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2控制菌接种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

用%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10~100cfu 的菌悬液。

药品微生物检验及方法验证

药品微生物检验及方法验证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方法验证从事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工作两年时间,从学做到承担工作到变得有点经验,经历了一个摸索、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回过头来做一个总结,把一些零散的经验和体会做一个梳理和归整,以供在此岗位工作的同仁参考。

第一部分:外围工作外围工作主要有器皿清洗、灭菌,培养基、试剂配制及灭菌,无菌室清洁消毒等。

器皿的清洗是每个实验室和每一个实验员必须要做的最起码的工作,工作要求简单,操作方便,把握一个原则:干净。

培养基、试剂配制后一般都要求调PH到7.20,因为高温灭菌之后PH值会下降0.2左右。

固体培养基在灭菌前要先加热煮沸,使琼脂均匀分散。

煮沸时要注意不要溢出容器,以免发生烫伤。

万一不小心溢出,可用一湿抹布盖住容器口,迅速将其从加热源上移开,不要在情急之下徒手去拿或者在容器侧面拿,那样容易被从容器口源源不断溢出的培养基烫伤。

液体物品灭菌后,不能立即打开放气阀放气,因为此时被灭菌物品的温度大于100℃,在压力等于常压时,液体会暴沸,造成液体喷出或容器炸裂,发生事故。

万级洁净度的无菌室应当每周进行一次消毒,消毒剂每月更换一次,防止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剂而使微生物形成耐药性。

消毒范围包括墙壁,地面,天花板以及空气。

表面消毒可以用消毒剂擦拭,尤其注意门框边缘以及出风回风口,不能留有死角;空气消毒宜采用臭氧或者紫外灯。

可以使用专门的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进行消毒,也可以在每一个操作间包括净化台安装适宜功率的紫外灯,一方面紫外线可以对近距离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另一方面紫外线的作用也可以使空气中的氧气转换成臭氧,从而能够杀死空气中的微生物。

另外在每次做完实验之后,都应当对实验台面以及地面进行消毒处理。

第二部分:检验过程整个无菌室的检验操作过程应当有一个标准的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规定进行操作,包括进入无菌室的程序以及人员清洁消毒,都应当遵守标准来进行。

首先,进入无菌室应当严格按照洁净区(室)有关规定进行。

进入之前先进行洗手消毒,在一更换鞋,脱去外衣,进入二更,穿洁净工作服,注意穿戴洁净工作衣帽时必须做到衣服的任何部位不得拖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方法验证从事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工作两年时间,从学做到承担工作到变得有点经验,经历了一个摸索、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回过头来做一个总结,把一些零散的经验和体会做一个梳理和归整,以供在此岗位工作的同仁参考。

第一部分:外围工作外围工作主要有器皿清洗、灭菌,培养基、试剂配制及灭菌,无菌室清洁消毒等。

器皿的清洗是每个实验室和每一个实验员必须要做的最起码的工作,工作要求简单,操作方便,把握一个原则:干净。

培养基、试剂配制后一般都要求调PH到7.20,因为高温灭菌之后PH值会下降0.2左右。

固体培养基在灭菌前要先加热煮沸,使琼脂均匀分散。

煮沸时要注意不要溢出容器,以免发生烫伤。

万一不小心溢出,可用一湿抹布盖住容器口,迅速将其从加热源上移开,不要在情急之下徒手去拿或者在容器侧面拿,那样容易被从容器口源源不断溢出的培养基烫伤。

液体物品灭菌后,不能立即打开放气阀放气,因为此时被灭菌物品的温度大于100℃,在压力等于常压时,液体会暴沸,造成液体喷出或容器炸裂,发生事故。

万级洁净度的无菌室应当每周进行一次消毒,消毒剂每月更换一次,防止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剂而使微生物形成耐药性。

消毒范围包括墙壁,地面,天花板以及空气。

表面消毒可以用消毒剂擦拭,尤其注意门框边缘以及出风回风口,不能留有死角;空气消毒宜采用臭氧或者紫外灯。

可以使用专门的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进行消毒,也可以在每一个操作间包括净化台安装适宜功率的紫外灯,一方面紫外线可以对近距离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另一方面紫外线的作用也可以使空气中的氧气转换成臭氧,从而能够杀死空气中的微生物。

另外在每次做完实验之后,都应当对实验台面以及地面进行消毒处理。

第二部分:检验过程整个无菌室的检验操作过程应当有一个标准的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规定进行操作,包括进入无菌室的程序以及人员清洁消毒,都应当遵守标准来进行。

首先,进入无菌室应当严格按照洁净区(室)有关规定进行。

进入之前先进行洗手消毒,在一更换鞋,脱去外衣,进入二更,穿洁净工作服,注意穿戴洁净工作衣帽时必须做到衣服的任何部位不得拖地。

穿戴好后通过缓冲间进入无菌操作间。

实验前先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然后再摆放实验用品。

实验中供试液的制备是一个关键环节。

针对不同的供试品性质制定不同的制备方法,原则上整个过程不得损伤供试品中污染的微生物,也不得污染供试品。

在吸取供试液时,使用的吸管容量和最小刻度要和吸取的供试液量相匹配,不能使用10ml的吸管吸取1ml的供试液,以免造成误差过大的情况,影响结果。

吸取供试液时应当取均匀的液体注皿或者稀释,取上清夜或沉淀物必然对结果产生影响,因为中药口服制剂一般都含药材原粉,不能溶解于稀释液当中,只能以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这些颗粒上边会附着有一部分微生物,供试液的制备过程不能把附着在颗粒上的微生物全部洗脱到液体中,而且各种微生物细胞的沉降系数各不相同,在静置状态下,它们在液体中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所以必须取振摇均匀的供试液(混悬液)。

在无菌操作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一些细节,特别是瓶口试管口以及镊子剪刀等的灼烧灭菌和擦拭消毒。

剪刀用消毒液擦拭消毒后必须烤干或者凉干再使用,避免剪刀上残留的消毒液杀死供试品中的微生物。

往平皿里加注供试液时,注意应当缓缓注入,速度过快容易造成液体飞溅,吸管壁残留液体过多,导致污染操作台面、器皿,培养皿中供试液量不足,影响结果。

实验中手臂不要有大的动作,不宜快速移动。

净化台上物品的摆放应当有一定的顺序,尽可能地减少来回交叉动作,因为这样会导致层流净化台中气流紊乱,容易引起污染也容易碰倒容器,发生意外。

倾注培养基时,以培养基能够覆盖平皿底部为好,大概在15-20ml,不宜过多或过少。

如过多则在摇匀时容易溢出皿外,过少则会营养不足,且在培养过程中容易干裂甚至不能覆盖平皿底面,影响微生物生长。

摇匀时应以平皿中供试液分布均匀即可,如果供试液颜色较浅不便于观察,一般可以顺逆时针交替摇20次左右即能达到均匀分布。

从开始制备供试液到倾注培养基,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否则供试液中的微生物有可能死亡或者繁殖。

做完实验后,关掉电源,工作台面进行消毒,最好对房间地面也进行消毒。

所有工作都进行完毕之后,将培养皿及实验过程中使用到的、不宜在无菌室存放的器皿和试剂等通过传递窗传递到室外,将霉菌(酵母菌)、细菌、致病菌分别放入各自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培养。

霉菌(酵母菌)一般置23~28℃培养48~72小时;细菌置30~35℃培养24~48小时;致病菌置37℃培养18~24小时培养,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逐日观察。

第三部分:菌落计数及报告单填写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细菌以48小时菌落数字报告,霉菌(酵母菌)以72小时菌落数字报告,必要时延长至5~7天。

菌落蔓延成片的平皿不宜计数,霉菌菌落为丝状的集合体,在菌落较小时肉眼难以看清楚,因此培养时间一定要足,必要时可以延长培养时间。

致病菌通常有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以及沙门菌,一般都需要进行增菌培养,增菌培养液不能作为鉴别致病菌检出与否的依据,必须做进一步的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别。

平皿计数完毕后,再将菌落数字及鉴别情况填写在报告单上。

菌落数字的报告规则为:选取细菌、酵母菌菌落数在30~300之间,霉菌菌落数在30~100之间的稀释级别,作为菌落数报告的依据。

具体计算方法见《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72。

当菌落数大于100时,采用数字修约方法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舍六进五留双。

第三位数字如果小于等于四就舍去,如果大于等于六就向前进一位,如果是五则看五前边的数字,是奇数五进一位,是偶数五舍去。

另外,当同一稀释级别的两个平皿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15时,则两个平皿的菌落数字不能相差一倍或以上。

包材的检验由于稀释倍数不规则导致结果数字比较复杂。

以面积为单位制备供试液的有PVC和镀铝膜,一般都是擦拭100平方厘米的面积,再将棉签剪入30ml的稀释液中,取1ml注皿或者稀释,这样稀释倍数就是1:30,1:300如此类推,最后各级别的菌落数都要乘以30,300等等作为结果报告。

以个体为单位制备供试液的有各种规格的瓶子,一般取三个,以瓶子的容积为限将体积等于一瓶容积的稀释液分别等量加入三个瓶子中,充分振摇后再折到一起,摇匀,取1ml注皿或者稀释。

最后稀释倍数应当是瓶子的体积除以3作为基数,依次增大10倍。

牛黄消炎丸小瓶和小金丸用的指形瓶因个体太小,不宜采用前边的方法,目前也没有现成的规定可循,我个人认为取10个置100ml的稀释液中充分摇匀作为1:10的供试液较好,最后可以报告为cfu/瓶。

第四部分:致病菌检验致病菌检验有其不同于计数检验的地方,因此单独叙述。

口服制剂需要检验的致病菌有一下几种: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沙门菌;外用制剂需要检验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深层伤口用制剂还需要检验生孢梭菌。

标准规定,除大肠菌群外致病菌一律不得检出。

大肠菌群是一类能在36℃培养24h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它主要包括肠杆菌科的大肠埃希氏菌、枸椽酸杆菌、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一般采用发酵法进行检查,按照最大可能数原则报告检验结果。

凡经过验证的产品,其致病菌检验均不需要做阳性对照试验。

致病菌检验属于定性检验,对于除大肠菌群之外的其他检验菌种,都要求鉴别到种。

菌种鉴定一般从菌落形态,细胞形态(革兰氏染色),生化反应等方面进行试验。

增菌培养是为了让污染到药品中的致病菌进行恢复生长,为后续的分离培养和生化试验做准备,以提高检出率。

培养液的操作(分离培养等步骤)必须在阳性室进行,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如果发生培养液外漏污染台面等情况时,不要惊慌,立即将蘸有消毒剂的抹布扑在污染处,停留一定时间后再将其擦干。

第五部分:异常检验结果的处理微生物检验偶尔会出现结果异常的情况,在中药制剂的检验中尤为多见。

究其原因,跟中药制剂成分的复杂性和药材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加工过程的粗放性等有关系。

复杂的成分常常引起不确定的抑菌性,药材来源的多样性和加工过程的粗放性往往使污染微生物的数量处在大幅的变化之中。

总体来说,产生的异常结果通常有以下几种:1、培养皿上菌落过多无法计数;2、高稀释级培养皿上菌落数大于或接近于低稀释级;3、同一稀释级各培养皿菌落数差异过大;4、阴性对照平皿有菌生长;5、似是而非的酵母菌。

首先分析一下出现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

1、培养皿上菌落过多无法计数。

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供试品本身污染较为严重;实验过程污染。

究竟怎么区分是供试品本身的问题还是实验过程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需要相当的经验积累,需要从菌落的生长情况和形态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判别,一般人为污染的微生物其菌落形态较为单一,而供试品本身污染的微生物则菌落形态较为多样化。

最终确定结论还应当结合各稀释级别平皿上的情况和阴性对照以及其他供试品的情况综合判别。

2、高稀释级培养皿上菌落数大于或接近于低稀释级。

原因一:供试品有抑菌性,在高浓度时抑制微生物生长;原因二:稀释不均匀。

可能的情况是吸取了低稀释级供试液的上清液注皿,而在稀释下一个级别时吸取了较为均匀的或者下层沉淀的供试液;原因三:操作过程污染。

3、同一稀释级各培养皿菌落数差异过大。

平行实验各次吸取的供试液不均匀,或者是倾注培养基后没有充分摇匀,导致某一个平皿上的若干个微生物细胞因为重叠在一起而形成了同一个菌落,另外一个原因仍然是操作过程污染。

4、阴性对照平皿有菌生长。

无疑这是实验过程本身的问题,分析其污染的原因,也有这么几个可能:一是稀释液污染,二是培养基污染,三是器皿污染,四是操作污染。

如果是前两个原因,污染肯定是大面积的,也就是说在其他的平皿上也肯定有异常情况出现;如果器皿灭菌不到位,也会出现大面积污染的情况;操作过程污染属于偶然的个别现象,不会形成大面积的污染。

5、似是而非的酵母菌。

这个问题在含有药材原粉的中药固体制剂当中比较容易出现。

目前药典规定的培养酵母菌和霉菌的培养基是玫瑰红钠琼脂,该培养基的选择性不是特别高,一部分细菌仍然可以在玫瑰红钠琼脂平皿上生长,而且一部分细菌的菌落和某些酵母菌的菌落从其形态上也很难做出区分,往往让人觉得似是而非。

针对上述几种异常现象和可能的原因,经过实践和参考相关的资料,提出解决办法。

首先,检验结果出现异常时,不论何种原因引起,从工作流程上来说,都必须安排另一名检验员进行复检,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分析原因只是为了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进行改进,避免出现同类问题。

其次,如果判断是稀释液、培养基和器皿灭菌不到位引起的污染,原则上培养基和稀释液应当灭菌后弃去,重新配制,器皿可以重新清洁后再次灭菌,注意灭菌的时间和温度等参数必须符合规定。

如果判断是供试品本身带菌较多,在复检时应当增加适当的稀释级,但最低稀释级的稀释倍数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误差太大而无法做出准确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