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

合集下载

糖皮质激素详细说明

糖皮质激素详细说明

• 常用制剂 • 糖皮质激素的常用制剂及其体内过程 天然的糖皮 • 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氢皮质素或氢化可的松)和皮质 • 素(可的松)。皮质素是皮质醇在C-11位上脱氢的代谢 • 物。这两种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为影响糖代谢,但也 • 具有轻度潴钠、排钾的盐皮质激素样作用,为了提高其 • 抗炎症作用和减少其潴钠、排钾的作用,人们通过改变 • 皮质醇和皮质素的化学结构,制成了各种强效糖皮质激 • 素制剂,主要包括泼尼松(去氢皮质素、强的松)、氢 • 化泼尼松(强的松龙、去氢皮质醇)、6α-甲基泼尼松 • 龙(甲基强的松龙)、9α-氟皮质醇(氟氢可的松)、地 • 塞米松(氟美松)和倍他米松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体内过程 • 根据各种制剂用相等效力剂量对下丘脑-垂体-肾 • 上腺轴抑制作用持续的时间,可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糖 • 皮质激素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 3类。短效类抑制ACTH • 释放的时间为24~36小时,制剂有:皮质醇(氢化考的 • 松、氢皮质素)、皮质素(可的松)。中效类抑制ACTH • 释放的时间为48小时,制剂有:泼尼松(强的松、去氢 • 皮质素)、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去氢皮质醇)、甲 • 基泼尼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和氟羟松龙(氟羟氢泼尼 • 松)。长效类抑制ACTH释放的时间为大于48小时,制剂 • 有: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
• ⑤短期大剂量给药法。适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过 • 敏性休克、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和急性血管性水肿、 气 • 道阻塞等,一般应立即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⑥每日 分 • 次给药法。为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疾病的活动期或 恶 • 化期,为治疗炎症、过敏或自身免疫病等,应选抗炎 作 • 用大、而潴钠排钾副作用少的泼尼松、泼尼松龙或地 塞 • 米松等制剂,取得疗效后需有一段维持期,以后逐渐 减 • 量。长期大量应用者,不应骤然停药,否则可导致急 性 • 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危象。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口服、注射均可吸收。
90%与血浆蛋白结合,80%与皮质激素 运载蛋白结合,10%与白蛋白结合。
生物转化 C4和C5的双键加氢还原,C3的酮基由 羟基取代,进而羟基与葡萄糖醛酸或 硫酸结合,由尿排出。 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 尼松龙)
肝、肾功能不全
肝药酶诱导剂
【生理效应】
1. 糖代谢:
能增加肝、肌糖原含量而升高血糖。 (1)促进糖原异生; (2)减慢葡萄糖的分解氧化; (3)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2. 蛋白质代谢:
加速胸腺、肌肉、骨等组织蛋白质分 解代谢,增加尿中氮的排泄量,造成负氮 平衡。
大剂量抑制蛋白质合成。
3. 脂肪代谢:
短期使用无明显影响。
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增高血浆胆固醇, 激活四肢皮下的脂酶,促使皮下脂肪分解并 重新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
4. 水盐代谢:
保钠排钾。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拮抗抗利尿激素,减少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3)糖皮质激素的C17上有-OH,C11上 有=O或-OH:
①C1和C2之间有双键: 糖代谢和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稍 减弱。 如可的松变为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变为泼 尼松龙。 ②C6引入甲基: 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 泼尼松龙变为甲泼尼龙。
③加氟: 泼尼松龙C9加氟,C16加α -羟基,变为曲安奈 德,则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更弱。 如果其C16以α -甲基或β -甲基取代,则变为 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抗炎作用显著增强,几 乎无水盐代谢作用,作用更持久。
【不良反应】
1. 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1)消化系统并发症: 可诱发或加重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甚至引起出血或穿孔。 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 粘液分泌,降低胃肠粘膜的抵抗力。。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 4、水盐代谢:有弱的MCS样作用,保 钠排钾。引起低血钙,也能增加肾小 球滤过率和拮抗ADH的利尿作用。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2、免疫抑制作用 3、抗休克作用 4、对血液与造血系统
的作用 5、其它
一、抗炎作用
抗炎作用特点: 1.对各种病因(理化、免疫、生物)
引起的炎症均有对抗作用 2、作用强大 3.能抑制炎症的全过程
体内过程
• GCS口服注射均易吸收。 • 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进行氢化为氢化可
的松和泼尼松龙(氢化泼尼松)后方能生 效。故肝功低下时宜直接使用氢化可的松 和氢化泼尼松。 • 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GCS的代谢而减弱其 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常用药物
临床应用
1、替代疗法 2、严重感染或炎症
严重急性感染 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
→ACTH
→肾上腺皮质 →糖皮质激素
1、负反馈调节 2、应激性调节
氢化可的松分泌量:20mg/天 应激:200~300 mg/天
3、正常分泌的昼夜规律: 最高:早晨: 6 ~ 8 时 最低:晚上:午夜12时
作用
生理量:影响物质和水盐代谢 超生理量:抗炎、抗免疫等药理 作用
生理效应
• 1、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和糖原合成,抑 制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而使血糖来 路增加,去路减少,升高血糖。
五、其它
• CNS: GCS兴奋CNS,出现兴奋、激动、 失眠、欣快等,可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 消化系统:GCS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 泌,抑制粘液的分泌,可诱发或加重溃疡 病。
• 退热作用: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 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具有良好退 热作用。
临床应用

药理学 35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药理学 35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3.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主要引起哪些代谢紊乱?
临床主要表现有哪些?
4.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哪些?
20
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1)糖代谢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2)蛋白质代谢 protein metabolism
(3)脂肪代谢 lipid metabolism
(4)水和电解质代谢 water and salt metabolism
9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临床应用】
2.免疫相关疾病
(1)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热,
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
多发性皮肌炎
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肾病
综合症,以及异体器官移植等,一 般采用综合疗法。 对多发性皮肌炎,糖皮质激素
红斑狼疮-上肢红斑
为首选药。
10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临床应用】
(2)过敏性疾病:荨麻疹。
一、促皮质激素:ACTH 应 用: 1. 防皮质功能不全。 2. 诊断腺垂体一皮质功能 水平 皮质激素抑制药 米托坦:Mitotane 能选择性作用于束状带 及网状带,使其萎缩、坏死 用于不可切除的皮质癌、 复发癌及术后的辅助治疗
19
复 习 题
1.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有哪些?
2.简述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机理。
少——生长停滞、肌肉消瘦、皮肤变薄、骨质疏松、 淋巴组织萎缩及创口愈合延迟等。 长期治疗,须合用蛋白质同化类激素以平衡 蛋白质代谢。
23
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3)对脂肪代谢: 促进皮下脂肪重新分解, 脂肪重新分布在面部、胸部、 背部、臀部等——“向心性肥胖”, 四肢消瘦.
(4)水盐代谢--类似醛固酮作用(弱) 保钠排钾。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对水重吸 收---利尿 减少小肠和肾小管对钙重吸收—骨质脱钙 24

皮质激素

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一、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脱氧皮质酮二、糖皮质激素: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三、性激素:如去氢表雄酮、雌二醇糖皮质激素一、常用药物短效类: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中效类:强的松(泼尼松)强的松龙(氢化泼尼松) 6α-甲基强的松龙氟羟强的松龙(去炎松)长效类:地塞米松(氟米松)倍他米松(倍氟松)外用类:肤轻松(仙乃乐)氟氢可的松二、构效关系1、基本结构是甾核2、保持生理活性所必需的基团:C3位的酮基C4-5位的双键C17位的二碳侧链3、C17位上有-HO; C11位上有=O或-OH;4、盐皮质激素的C17位上无-HO; C11位上无=O或有O与C18相联;5、C1-2为双键及C6引入-CH3则抗炎作用增强,而水盐代谢作用减弱;6、C9引入-F, C16引入-CH3或-HO则抗炎作用更强,而水盐代谢作用更弱。

[药动学]吸收:口服、注射均易吸收,吸收后90%与血浆蛋白结合,其中80%与皮质激素结合球蛋白(CBG),10%与白蛋白结合。

分布:肝>血浆>肾脾代谢:主要在肝代谢, 代谢产物为17-羟类固醇(约占50~70%)与17-酮类固醇(仅占5%)可的松氢化可的松肝强的松氢化泼尼松排泄:主要在肾排泄。

[作用]一、▲抗炎作用二、▲抗免疫作用三、▲抗内毒素作用四、▲抗休克作用五、▲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影响六、对三大物质及水盐代谢的影响七、对CNS的作用一、抗炎作用抗炎特点:①强大、短暂、非特异性②能抑制炎症的全过程:炎症早期:抑制毛细血管的渗出及浸润抑制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功能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

炎症晚期:抑制成纤维母细胞的增生疤痕↓抑制毛细血管的增生粘连↓抑制肉芽组织的增生后遗症↓但延缓伤口愈合③抗炎不抗菌④降低机体抵抗力,易引起感染扩散,(故在用于严重感染性疾病时需与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合用,防止感染扩散)。

抗炎机理:⑴抑制磷脂酶A2---使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还抑制白三烯等促炎因子的释放⑵稳定溶酶体膜—抑制各种水解酶的释放⑶抑制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的募集⑷收缩小血管,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性⑸抑制肉芽组织的增生三、抗免疫作用机理:⑴抑制巨嗜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1)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1)
甲状腺激素 【药理作用】 ①维持正常发育 甲状腺激素尤其促进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幼儿时期,缺碘导致神经细胞发育障碍——造成智力低下 甲状腺激素还促进骨吸收和骨形成,缺乏T3和T4时,造成骨骼发育迟缓,生长受抑制 甲状腺促进肺发育——动物切除甲状腺后——肺发育不全 成年人缺乏T3和T4导致捡钱粘液水肿,中枢兴奋降低 ②促进代谢增加产热 促进物质氧化,增加耗氧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产热 促进葡萄糖吸收,增加糖原分解和异生——由于氧化增加,血糖升高不明显 促进蛋白质合成——有利于促进生长(大剂量时又促进蛋白质分解) 甲状腺激素又能促进脂肪分解 ③提高交感神经敏感性 T3,T4增加心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上调β受体,导致心跳加快,排出量增加 ④其他作用 甲状腺素还对:生殖系统,胰岛,甲状旁腺有影响 【临床应用】 ①甲状腺功能减退 ·呆小病 ·胫前黏液水肿 ·甲状腺功能减退 ②单纯性甲状腺肿 ·既可补充内源性的甲状腺不足,抑制TSH的释放,缓解甲状腺组织的异常增生 【不良反应】 过量导致甲亢,体重下降,急躁,心悸,震颤
放射性碘 【药理作用】 甲状腺具有高度的摄碘能力,口服放射性碘131,浓集于甲状腺,并产生β射线,射线射程短,辐射仅作用于甲状腺,破坏甲状腺实质 【临床应用】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放射性碘可能导致致癌,致突变。应严格控制,仅用于不宜手术,手术后复发,对硫脲类药物过敏的患者 ②甲状腺摄碘能力的测定 【不良反应】 ①剂量过大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一旦发生可以使用甲状腺素 ②破坏的甲状腺体释放大量甲状腺素,导致甲状腺危象 ③可能对遗传产生影响,妊辰期甲亢和儿童甲亢禁用
第二节: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和去氧皮质酮 【药理作用】 促进肾小管对Na和Cl的重吸收,促进K和H排泄 【不良反应】 长期过量使用,导致水钠潴留,高血压等
第二节: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的生物合成 ①碘的摄取:甲状腺细胞中存在碘泵——高度摄碘能力和让碘浓集 ②碘活化和络氨酸碘化:碘化物——过氧化酶——成活化碘,活性碘——与甲状腺球蛋白(TG)的络氨酸残基结合——一碘甲状腺原氨 酸(MIT),二碘甲状腺原氨酸(DIT) ③络氨酸缩合和储存:一分子MIT和一分子DIT结合——生成T3,或者两分子DIT结合——生成T4,储存于腺泡腔内 ④释放:蛋白酶作用下,甲状腺球蛋白释放T3和T4进入血液,比列约为10-20,还有部分反向T3, ⑤调节:甲状腺的合成和分泌的全过程收到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imulating hormone)TSH促进甲状腺增生和 T3,T4的合成,而TSH又收到下丘脑分泌的(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的调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6)其他: ①诱发精神失常 与脑神经元递质 释放异常有关。 ②诱发癫痫 有惊厥阈降低有关。 癫痫或精神病史者禁用或慎用。 ③青光眼 与前房角小梁网结构胶 原素肿胀有关。
2.停药反应
(1)医源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 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后, 可反馈性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使ACTH分泌减少,使内源性肾上腺皮质 激素分泌机能减退,甚至肾上腺皮质萎 缩。此时一旦突然停药,可出现类皮质 机能不全的表现,如遇到创伤、手术、 严重感染等应激情况时,易发生低血压 和休克等。
临床应用
1.替代疗法
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 减退症(包括肾上腺危象)、脑垂 体前叶功能减退及肾上腺次全切除 术后作替代疗法。
2. 严重感染

严重急性感染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能消除对机体有害的炎症和 过敏反应,迅速缓解症状,防止心、脑等重 要器官的损害,有助于病人渡过危险期。但 必须指出,糖皮质激素没有抗菌作用,同时 还降低机体防御功能。因此,在治疗严重感 染性疾病时,一定要与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合 用,以免感染扩散而导致严重后果。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分泌 的各种激素的总称,均属甾体类化 合物。按其生理作用分为: 1.盐皮质激素 (mineralocorticoids): 由球状带分泌。包括醛固酮、去 氧皮质酮。主要影响水盐代谢,受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
2.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由束状带分泌。包括可的松、氢 化可的松,主要影响糖、蛋白质和脂 肪代谢。 受促皮质激素(ACTH)调节。 3.性激素(sex hormones): 由网状带分泌。包括脱氧异雄酮、 雌二醇。 受下丘脑、垂体前叶调节。
免疫抑制作用机理
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使敏感动物淋巴细胞迅速减少 阻止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免 疫反应。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大 剂量能抑制由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 过程,使抗体生成减少,干扰体液 免疫 消除免疫反应所致的炎症反应

药理学第35章整理

药理学第35章整理

第三十五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激素的总称,包括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类。

肾上腺皮质由外向内依次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及网状带3层。

球状带约占皮质的15%,主要合成醛固酮和去氧皮质酮等盐皮质激素束状带约占78%,主要合成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网状带约占7%,主要合成性激素类。

【化学机构与构效关系】第一节糖皮质激素【体内过程】1.注射、口服均可吸收。

2.氢化可的松进入血液后,90%以上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其中约80%与皮质激素运载蛋白(CBG)结合,10%与白蛋白结合,结合后不易进入细胞,因此无生物活性;具有活性的游离型约占10%。

CBG在肝中合成,雌激素对其合成具促进作用。

3.妊娠过程或用雌激素治疗的患者雌激素水平增加,血中CBG浓度增高,游离型氢化可的松减少,可反馈性地引起ACTH释放增加,可使游离型激素达到正常水平。

4.肝、肾病患者CBG水平减少,游离型激素增多。

5.糖皮质激素在肝脏中代谢转化,首先是第4位碳(C4)与第5位碳(C5)的双键被加氢还原;随之第3位碳原子(C3)上的酮基由羟基取代,进而羟基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由尿中排出。

6.可的松与泼尼松等第11位碳原子(C11)上的氧在肝中转化为羟基,生成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方有活性,因此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只宜用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龙。

7.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利福平等肝药酶诱导剂与糖皮质激素药物合用时,则加快其分解,故须增加后者的用量。

8.氢化可的松生物学半衰期比血浆半衰期长。

9.大剂量或肝、肾功能不全者t1/2延长10.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肝灭活皮质激素加速,t1/2缩短。

【药理作用及机制】1.对代谢的影响(1)糖代谢能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并升高血糖。

机制:①促进糖原异生②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③减慢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有利于丙酮酸和乳酸等中间代谢产物在肝脏和肾脏再合成葡萄糖,增加血糖的来源。

(2)蛋白质代谢加速胸腺、肌肉、骨等组织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尿中氮的排泄,造成负氮平衡。

35第三十五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35第三十五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三十五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一.教材精要了解糖皮质激素类药、盐皮质激素类药和促皮质激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的构效关系和药物分类。

重点应掌握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和给药方法。

了解盐皮质激素类药和促皮质激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的主要特点和临床用途。

(一)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1.药理作用对代谢的影响:糖皮质激素能增加肝、肌糖原含量和升高血糖;加速胸腺、肌肉、骨骼等组织蛋白质分解,促进皮下脂肪分解,改变脂肪的重新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有轻度的保钠排钾的作用,有利尿作用,长期应用可致骨质脱钙;强大的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抗休克作用,特别是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治疗;其它作用:如退热作用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提高中枢的兴奋性.2,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包括:严重急性感染、抗炎治疗和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严重风湿热、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自身性免疫性贫血和肾病综合征等,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休克,抗休克治疗,如感染中毒性休克,须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下,可及早、短时间突击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待微循环改善、脱离休克状态时停用,且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之后使用,停药则在撤去抗菌药物之前;血液病:多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性紫癜等的治疗,局部应用对湿疹、肛门搔痒、接触性皮炎、牛皮癣都有疗效,替代疗法,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3.不良反应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或穿孔,诱发或加重感染,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等;停药反应;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和反跳现象。

第三十五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第三十五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40
【用法及疗程】
2. 一般剂量长期疗法:节律给药 ACTH昼夜节律—8AM~10AM,分泌高峰,12PM低潮
分泌高峰给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性影响较小
撤去或停用GCs:
①维持量已减至正常基础需要量(如泼尼松每日5~7.5mg),且经长期 观察,病情确已稳定不再活动者;
②伴有严重副作用或并发症,难以继续用药者; ③治疗效果差,不宜再用GCs,需改药者。
4
C3酮基,C4-5双键,C20羰基
是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
甾核
5
糖皮质激素:C17-OH,C11=O或-OH 盐皮质激素:C17无-OH C11无=O或有O与C18相连
【构效关系】
人工合成的皮质激素:
①C1=C2 (泼尼松,泼尼松龙),或C6引入-CH3(6 甲基泼尼松)抗炎作用↑,水盐代谢作用↓

治疗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43
第三节

促皮质激素及抑制药
促皮质素:ACTH,促进肾上腺分泌糖皮质 激素而发挥作用,故肾上腺皮质功能已经丧
失者无效;显效慢。
用于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辅助诊断 防肾上腺皮质萎缩
44
皮质激素抑制药

米托坦:选择性地损伤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和束状带 的正常和瘤细胞,用于无法切除的皮质癌,切除复 发癌及皮质癌术后辅助治疗。
39
【用法及疗程】
2. 一般剂量长期疗法:节律给药
适用:结缔组织病和肾病综合征等 用法:泼尼松口服,开始每日10~30mg,一日3次,获得临 床疗效后,逐渐减量,每3~5天减量1次,每次按 20%左右递减,直到最小维持量(比生理上分泌的 GCs量稍高) 维持量用法:①每日晨给药法 即每晨7~8时1次给药,用短 效GCs,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②隔晨给药法,即 每隔一日,早晨7~8时给药1次,用中效GCs。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抗炎细胞因子:
(1) 抑制巨噬细胞分泌IL-1,TNF, IL-8等致炎细胞因子; (2) 拮抗IL-1与其受体结合;
糖皮质激素 gulcocorticoids 糖皮质激素抑制致炎细胞因子基因转录 产生 炎症的细胞反应与血管反应。
糖皮质激素诱导抗炎细胞因子IL-10及IL-1ra的生成。 (3) 抑制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
A2(PLA2)活性 细胞膜上的花生四烯酸 (AA)释放 PG及LT生成 炎性介质 。 糖皮质激素细胞粘附分子、趋化因子表达介质 糖皮质激素诱导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缓激
肽降解 血管扩张和致痛作用 炎症症状 。
(2)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 致炎细胞因子:
(1)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白细胞白细胞从血液渗出到炎性部位; (2)使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活化; (3) 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4) 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5)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
பைடு நூலகம்
糖皮质激素 gulcocorticoids
4. 休克:适用于各种休克 (1) 感染中毒性休克: 与有效足量抗生素合用及早, 大量,
短时间突击使用, 见效后立即停药;
(2) 过敏性休克: 与首选药肾上腺素合用;
(3) 心源性休克: 须结合病因治疗;
(4) 低血容量性休克: 应首先补足液体、电解质或血液,
功能 抑制B细胞分化(而Th细胞能促进B细胞增殖)
糖皮质激素 gulcocorticoids 3. 抗毒作用:细菌内毒素高热, 乏力,食欲减退等毒血症状。 糖皮质激素稳定溶酶体膜内源性致热原释放; 糖皮质激素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 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迅速退热并缓解毒血症状。
3)减少机体细胞摄取葡萄糖血糖去路;

糖皮质激素理化性质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理化性质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总论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各种类固醇的总称,按其生理作用可分为三类:①盐皮质激素,由球状带分泌。

②糖皮质激素激素,由束状带分泌。

③性激素,由网状带所分泌,如脱氢表雄酮(DHEA)和雌二醇等。

通常所指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包括性激素。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也可由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由于可用于一般的抗生素或消炎药所不及的病症,如SARS、败血症等,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抗炎作用,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

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特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所具有的C3的羰基、Δ4和17β酮醇侧链以及糖皮质激素独有的17α-OH和11β-OH。

简介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S)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l),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

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在临床工作中激素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而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近年来哮喘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中当抗生素应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疗效时,在无绝对禁忌证时应及早应用激素冲击治疗。

发展历史自从1855年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927年Rogoff和stewart用肾上腺匀浆提取物为切除肾上腺的狗进行静脉注射使之存活,证明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存在,有人根据这个实验推测,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是由单个物质引起的,但后来人们从提取物中分离出来47种化合物,其中就包括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

早期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均来自动物脏器的匀浆提取物,生产成本很高,后来随着甾体化学和有机合成的发展,甾体激素的全合成实现,可以由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合成任何一种甾体激素,但考虑到实际生产的成本,人们一般采用薯蓣皂苷苷元作为合成的起始物,薯蓣皂苷是从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植物如山药、穿山龙等的块根中提取出来的萜类化合物的糖苷,价格较低,薯蓣皂苷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与盐皮质激素一,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是由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l),具有调节、、和的生物合成和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该激素分泌受ATCH调节.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特征包括所具有的C3的羰基、Δ4和17β酮醇侧链以及糖皮质激素独有的17α-OH和11β-OH目前糖皮质激素这个概念不仅包括具有上述特征和活性的内源性物质,还包括很多经过结构优化的具有类似结构和活性的人工合成药物,目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根据其血浆半衰期分短、中、长效三类.血浆半衰期是指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其长短在多数情况下与血浆浓度无关,它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排泄、生物转化及储存的速度.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下降一半的时间.一般讲血浆半衰期和生物半衰期呈正相关关系.短效激素包括:氢化可的松、可的松.中效激素包括: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去炎松.长效激素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药.对糖代谢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肝糖原异生,增长糖原贮存,同时又抑制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因此使血糖升高.对蛋白质代谢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分解.分泌过多时,常引起生长停滞,肌肉、皮肤、骨骼等组织中蛋白质减少.对脂肪代谢主要是促进四肢部位脂肪分解,产生脂肪向心性分布.GCS在剂量和浓度不同时产生的作用不同;不仅有量的差别,而且有质的差别.小剂量或生理水平时,主要产生生理作用,大剂量或高浓度超生理水平时,则产生药理作用.生理作用1、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和糖原合成,抑制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而使血糖来路增加,去路减少,升高血糖.2、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分解,抑制其合成,形成负氮平衡.GCS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促进多种组织(淋巴、肌肉、皮肤、骨、结缔组织等)中蛋白质分解,并使滞留在肝中的氨基酸转化为糖和糖原而减少蛋白质合成.3、促进脂肪分解,抑制其合成.可激活四肢皮下脂酶,使脂肪分解并重新分布于面、颈和躯干部.4、水盐代谢:有弱的MCS样作用,保钠排钾.引起低血钙,也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拮抗ADH的利尿作用.药理作用大剂量或高浓度时产生如下药理作用作用.1、抗炎作用:GCS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对各种炎症均有效.在炎症初期,GCS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又抑制白血细胞的浸润和吞噬,而减轻炎症症状.在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生成.而减轻疤痕和粘连等炎症后遗症.但须注意,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抗炎作用机制:GCS扩散进入胞浆内,并与GR—Hsp结合.同时Hsp被分离.GCS 和GR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GRE结,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基因转录,与nGRE结合.抑制致炎因子的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炎作用.1)诱导抗炎因子的合成.(1)诱导脂皮素的合成,抑制PA2活性而减少PGs和LTs的生成.(2)诱导ACE合成,促进缓激肽降解和增加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3)诱导炎症蛋白质的合成.而抑制白细胞炎症蛋白酶的生成.(4)诱导IL-10的合成,而抑制Mφ分泌IL-1,IL-2,IL-8,TNF等致因子.2)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1)抑制ILs(IL-1,IL-3,IL-2,IL-5,IL-6,IL-8)及TNFα.GM-CSF的合成分泌.(2)抑制MΦ中NOS的活性而减少炎性因子NO的合成.(3)基因转录水平上抑制ELAM-1和ICAM-1等粘附分子的表达.3)诱导炎性细胞的凋亡.4)收缩血管并抑制蛋白水解酶的释放.5)抑制单核细胞、中性白细胞和MΦ向炎症部们的募集和吞噬功能.2、免疫抑制作用:GCS抑制MΦ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促进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促其移出血管而减少循环中淋巴细胞数量;小剂量时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时抑制浆细胞和抗体生成而抑制体液免疫功能.3、抗休克作用:1) GCS可直接扩张痉挛状态的血管,又能降低血管对CA类的敏感性,而改善微循环,改善或纠正休克.2) 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MDF的生成,加强心肌收缩力.3) 抗毒作用,GCS本身为应激激素,可大大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而保护机体渡过危险期而赢得抢救时间.但对细菌外毒素无效.4)解热作用: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4、其它作用1)与造血系统:GCS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Hb、血小板增多,能使中性白细胞数量增多,但却抑制其功能.使单核,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减少.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可使淋巴组织萎缩.减少淋巴细胞数.但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则促进淋巴组织增生而增加淋巴细胞数.2)CNS: GCS兴奋CNS.出现兴奋、激动、失眠、欣快等,可诱发精神病和癫痫.3)消化系统:GCS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黏液的分泌,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体内过程] GCS口服注射均易吸收.药物BPCR达90%,药物在肿中代谢,主要为C4-5双键还原为单键和C3酮基还原为羟基.而后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经尿排泄.值得注意的是,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进行氢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氢化泼尼松)后方能生效.故肝功低下时宜直接使用氢化可的松和氢化泼尼松.另外,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GCS的代谢而减弱其作用.临床应用1、替代疗法: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不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的补充替代疗法.2、严重急性感染或炎症.1)严重急性感染,对细菌性严重急性感染在应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的同时.配伍GCS,利用其抗炎、抗毒作用,可缓解症状,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对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GCS,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用后可加剧.但对重度肝炎、腮腺炎、麻疹和乙脑患者用后可缓解症状.2)防止炎症后遗症、对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及烧伤等.用GCS后可减轻疤痕与粘连、减轻炎症后遗症.对虹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除上述作用外,尚可产生消炎止痛作用.3、自身免疫性和过敏性疾病1)自身免疫性疾病:GCS对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病均可缓解症状.对器官移植术后应用,可抑制排斥反应.2)过敏性疾病:GCS对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均可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4、治疗休克:对感染中毒性休克效果最好.其次为过敏性休克,对心原性休克和低血容量性休克也有效.5、血液系统疾病: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好.对再障、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也能明显缓解,但需长期大剂量用药.6、皮肤病:对牛皮癣、湿疹、接触性皮炎,可局部外用,但对天疱疮和剥脱性皮炎等严重皮肤病则需全身给药.7、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晚期乳腺癌、前列癌等均有效.不良反应1、长期大量应引起的不良反应.1)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糖尿、皮肤变薄等.为GCS使代谢紊乱所致.2)诱发或加重感染.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4)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6)诱发精神病和癫痫.2、停药反应1)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当久用GCS后,可致皮质萎缩.突然停药后,如遇到应激状态,可因体内缺乏GCS 而引发肾上腺危象发生.2)反跳现象.禁忌证一般说来.下列为GCS的禁忌证.骨折、重度高血压、活动性溃疡病、糖尿病、创伤、妊娠等.用法和用量1、大剂量突击疗法,用于急症.如严重感染和休克.2、一般剂量长期疗法,用于自身免疫性、过敏性病.3、小剂量替代疗法.4、隔日疗法.二,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内的水亦称体液.在成年男性,体液占总体重的60%,成年女性占55%.其中大约40%分布在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其余部分为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间液、脑脊液、胸腹腔液及关节腔液等.人体每日排出的尿液约1000-2000毫升,经皮肤、呼吸及大便中排水约1000毫升,带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同时也要摄入相当量的水予以补充.可以说,几乎人体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水中进行,并通过水进行新陈代谢.因此,保持体液量的衡定及细胞内、外液的交流意义十分重大.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均含有不同量的可溶于水的物质.最常见的是电解质,它是带有正负电荷的离子(氢、钾、钠、钙、镁等阳离子,氯、磷、碳酸氢根等阴离子)及一些有机物质(蛋白质、有机酸等),统称为溶质.细胞内液的溶质以钾离子为主,细胞外液的溶质以钠、氯离子为主.盐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而保留水,并排泄钾.它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盐皮质激素的保钠排钾作用也表现在唾液腺、汗腺及胃肠道.在天然皮质激素中,醛固酮是作用最强的一种盐皮质激素.其理盐作用是等量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的500倍.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很大,故在人体总的理盐效应中由糖皮质激素承担的约占45%,醛固酮也承担45%,另一种盐皮质激素脱氧皮质酮承担10%.平时每日醛固酮的分泌量很少,如因某种情况引起醛固酮分泌过多,其显着的钠水潴留及排钾效应则可引起低血钾、组织水肿、高血压. 若盐皮质激素分泌水平过低会导致水钠流失和血压降低的症状.。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
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及释放。 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及释放。
PGs和LTs是重要的炎性介质。PGs能引起红、肿、热、 和 是重要的炎性介质。 能引起红、 是重要的炎性介质 能引起红 痛等炎症反应, 痛等炎症反应,LTs有较强的白细胞趋化作用与增加血 有较强的白细胞趋化作用与增加血 通过增加脂皮素(LC)的合成而抑制 的合成而抑制 管通透性作用。 通过增加脂皮素 的合成而 管通透性作用。GC通过增加脂皮素 PGs及LTs的生成。 的生成。 及 的生成 缓激肽可引起血管扩张和致痛,可被ACE降解,GC则 降解, 缓激肽可引起血管扩张和致痛,可被 降解 则 诱导ACE而产生抗炎作用。 而产生抗炎作用。 诱导 而产生抗炎作用 GC能抑制粘附分子及趋化因子的基因表达 , ↓粘附分 能抑制粘附分子及趋化因子的基因表达, 粘附分 能抑制粘附分子及趋化因子的基因表达 子及趋化因子的生成。 子及趋化因子的生成。
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
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CK—NOS↑— 活性。 抑制一氧化氮合酶 活性 NO↑。NO能增加炎症部位的血浆渗出、水肿形成 。 能增加炎症部位的血浆渗出、 能增加炎症部位的血浆渗出 及组织损伤,加重炎症症状。 抑制 抑制NOS的基因 及组织损伤,加重炎症症状。GC抑制 的基因 表达—NO↓。 表达 。 收缩血管。
体内过程
口服、注射均可吸收; 口服、注射均可吸收; 氢化可的松在血浆中(浓度小于 氢化可的松在血浆中 浓度小于25µ g%时 )约有 浓度小于 时 约有 90%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 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 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 主要在肝中代谢,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 主要在肝中代谢,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 氢化可的松的血浆T 氢化可的松的血浆 1/2为80~144min; ~ ; 可的松和泼尼松在肝内分别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和 泼尼松龙而生效。 泼尼松龙而生效。

皮质激素的概念

皮质激素的概念

皮质激素的概念皮质激素是一类由肾上腺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主要存在于肾上腺的皮质区,因此得名。

皮质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性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皮质激素中最重要的一类,包括皮质醇(也称为可的松)、皮质酮、皮质酮龙和可的松龙等。

这些激素对机体具有多种生理作用,能够参与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以及抑制炎症反应等。

首先,糖皮质激素通过影响糖代谢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在应激情况下,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会增加,其与胰岛素的相对不平衡会导致血糖升高。

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糖原的分解,从而增加血糖水平。

此外,它还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组织的葡萄糖摄取量,并通过抑制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来提高血糖水平。

同时,糖皮质激素还促进脂肪组织解酯和脂肪氧化,以及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解离。

这些作用使得机体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来应对压力和适应应激状态。

其次,糖皮质激素还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它们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减少炎症细胞的聚集和炎症介质的释放。

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信号转导通路和抑制转录因子的活性,来降低白细胞的迁移和炎症介质的产生。

这些作用使得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一些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哮喘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疗效。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参与调节血压和水盐平衡。

盐皮质激素主要包括醛固酮,它是一种能够增加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的激素。

醛固酮通过与肾小管上的醛固酮受体结合,促进钠离子重吸收,同时增加钾和水的排泄。

这样可以有效地维持血压和水盐平衡的稳定。

而性皮质激素则主要包括雄激素和雌激素,它们在人体的性腺中分泌。

性皮质激素对于人体的性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发育与维持起到重要的作用。

男性的主要性激素为睾酮,它主要分泌于睾丸,能够促进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在女性中起到维持生殖系统功能和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作用。

总之,皮质激素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和调节作用。

它们参与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调节血压和水盐平衡,以及影响性发育和生殖功能。

激素类药物简介、分级管理制度及使用指南

激素类药物简介、分级管理制度及使用指南
6、血液系统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溶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作为联合化疗,用于淋巴细胞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
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应证(4)
7、内分泌性疾病
补充或替代治疗 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垂体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生理剂量氢
化可的松或可的松作替代或补充治疗,增加剂量可作为肾上腺皮质功 能减退症的危象治疗 治疗合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所需酶系缺陷而致的疾病,各型先天性肾 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治疗甲状腺危象、严重的Graves’眼病、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 高钙血症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应证(5)
8、内分泌性疾病诊断试验用药
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用于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的诊断、 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 地塞米松-醛固酮抑制试验:
用于糖皮质激素可治疗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鉴别诊断
9、眼病
虹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和视神经炎等非特异性眼炎
10、皮肤疾病
重症药物性皮炎、药物热、皮炎、湿疹等多种皮肤疾患
一、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工作组及职责 二、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专家组及职责 三、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指南 四、激素类药物使用细则
(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指南 (二)性激素类药物使用指南
五、激素类药物的分级管理
一、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工作组及职责
由质控科、医务科、药剂科对临床相关科室激素类药 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指导,检查结果及时反馈与 临床科室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
生长停滞 皮肤—痤疮、青斑,毛细血管扩张,多毛,伤口
愈合延迟 眼—青光眼,白内障
激素类药物副作用严重程度的分类
轻度
皮肤
器官受损
骨质疏松、坏死
危及生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皮质激素与盐皮质激素一,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l),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

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

该激素分泌受ATCH调节。

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特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所具有的C3的羰基、Δ4和17β酮醇侧链以及糖皮质激素独有的17α-OH和11β-OH目前糖皮质激素这个概念不仅包括具有上述特征和活性的内源性物质,还包括很多经过结构优化的具有类似结构和活性的人工合成药物,目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根据其血浆半衰期分短、中、长效三类。

血浆半衰期是指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其长短在多数情况下与血浆浓度无关,它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排泄、生物转化及储存的速度。

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下降一半的时间。

一般讲血浆半衰期和生物半衰期呈正相关关系。

短效激素包括: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中效激素包括: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去炎松。

长效激素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药。

对糖代谢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肝糖原异生,增长糖原贮存,同时又抑制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因此使血糖升高。

对蛋白质代谢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分解。

分泌过多时,常引起生长停滞,肌肉、皮肤、骨骼等组织中蛋白质减少。

对脂肪代谢主要是促进四肢部位脂肪分解,产生脂肪向心性分布。

GCS在剂量和浓度不同时产生的作用不同;不仅有量的差别,而且有质的差别。

小剂量或生理水平时,主要产生生理作用,大剂量或高浓度超生理水平时,则产生药理作用。

生理作用1、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和糖原合成,抑制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而使血糖来路增加,去路减少,升高血糖。

2、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分解,抑制其合成,形成负氮平衡。

GCS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促进多种组织(淋巴、肌肉、皮肤、骨、结缔组织等)中蛋白质分解,并使滞留在肝中的氨基酸转化为糖和糖原而减少蛋白质合成。

3、促进脂肪分解,抑制其合成。

可激活四肢皮下脂酶,使脂肪分解并重新分布于面、颈和躯干部。

4、水盐代谢:有弱的MCS样作用,保钠排钾。

引起低血钙,也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拮抗ADH的利尿作用。

药理作用大剂量或高浓度时产生如下药理作用作用。

1、抗炎作用:GCS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

对各种炎症均有效。

在炎症初期,GCS抑制毛细血管扩X,减轻渗出和水肿,又抑制白血细胞的浸润和吞噬,而减轻炎症症状。

在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生成。

而减轻疤痕和粘连等炎症后遗症。

但须注意,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

抗炎作用机制:GCS扩散进入胞浆内,并与GR—Hsp结合。

同时Hsp被分离。

GCS和GR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GRE结,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基因转录,与nGRE结合。

抑制致炎因子的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炎作用。

1)诱导抗炎因子的合成。

(1)诱导脂皮素的合成,抑制PA2活性而减少PGs和LTs的生成。

(2)诱导ACE合成,促进缓激肽降解和增加血管紧X素Ⅱ的生成。

(3)诱导炎症蛋白质的合成。

而抑制白细胞炎症蛋白酶的生成。

(4)诱导IL-10的合成,而抑制Mφ分泌IL-1,IL-2,IL-8,TNF等致因子。

2)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

(1)抑制ILs(IL-1,IL-3,IL-2,IL-5,IL-6,IL-8)及TNFα.GM-CSF的合成分泌。

(2)抑制MΦ中NOS的活性而减少炎性因子NO的合成。

(3)基因转录水平上抑制ELAM-1和ICAM-1等粘附分子的表达。

3)诱导炎性细胞的凋亡。

4)收缩血管并抑制蛋白水解酶的释放。

5)抑制单核细胞、中性白细胞和MΦ向炎症部们的募集和吞噬功能。

2、免疫抑制作用:GCS抑制MΦ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促进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促其移出血管而减少循环中淋巴细胞数量;小剂量时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时抑制浆细胞和抗体生成而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3、抗休克作用:1) GCS可直接扩X痉挛状态的血管,又能降低血管对CA类的敏感性,而改善微循环,改善或纠正休克。

2) 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MDF的生成,加强心肌收缩力。

3) 抗毒作用,GCS本身为应激激素,可大大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而保护机体渡过危险期而赢得抢救时间。

但对细菌外毒素无效。

4)解热作用: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

4、其它作用1)与造血系统:GCS刺激骨髓造血功能。

使红细胞、Hb、血小板增多,能使中性白细胞数量增多,但却抑制其功能。

使单核,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减少。

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

可使淋巴组织萎缩。

减少淋巴细胞数。

但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

则促进淋巴组织增生而增加淋巴细胞数。

2)S: GCS兴奋S。

出现兴奋、激动、失眠、欣快等,可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3)消化系统:GCS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黏液的分泌,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体内过程] GCS口服注射均易吸收。

药物BPCR达90%,药物在肿中代谢,主要为C4-5双键还原为单键和C3酮基还原为羟基。

而后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经尿排泄。

值得注意的是,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进行氢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氢化泼尼松)后方能生效。

故肝功低下时宜直接使用氢化可的松和氢化泼尼松。

另外,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GCS的代谢而减弱其作用。

临床应用1、替代疗法: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不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的补充替代疗法。

2、严重急性感染或炎症。

1)严重急性感染,对细菌性严重急性感染在应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的同时。

配伍GCS,利用其抗炎、抗毒作用,可缓解症状,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

对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GCS,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用后可加剧。

但对重度肝炎、腮腺炎、麻疹和乙脑患者用后可缓解症状。

2)防止炎症后遗症、对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及烧伤等。

用GCS后可减轻疤痕与粘连、减轻炎症后遗症。

对虹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除上述作用外,尚可产生消炎止痛作用。

3、自身免疫性和过敏性疾病1)自身免疫性疾病:GCS对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病均可缓解症状。

对器官移植术后应用,可抑制排斥反应。

2)过敏性疾病:GCS对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均可缓解症状。

但不能根治。

4、治疗休克:对感染中毒性休克效果最好。

其次为过敏性休克,对心原性休克和低血容量性休克也有效。

5、血液系统疾病: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好。

对再障、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也能明显缓解,但需长期大剂量用药。

6、皮肤病:对牛皮癣、湿疹、接触性皮炎,可局部外用,但对天疱疮和剥脱性皮炎等严重皮肤病则需全身给药。

7、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晚期乳腺癌、前列癌等均有效。

不良反应1、长期大量应引起的不良反应。

1)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糖尿、皮肤变薄等。

为GCS使代谢紊乱所致。

2)诱发或加重感染。

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

6)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2、停药反应1)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

当久用GCS后,可致皮质萎缩。

突然停药后,如遇到应激状态,可因体内缺乏GCS而引发肾上腺危象发生。

2)反跳现象。

禁忌证一般说来。

下列为GCS的禁忌证。

骨折、重度高血压、活动性溃疡病、糖尿病、创伤、妊娠等。

用法和用量1、大剂量突击疗法,用于急症。

如严重感染和休克。

2、一般剂量长期疗法,用于自身免疫性、过敏性病。

3、小剂量替代疗法。

4、隔日疗法。

二,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内的水亦称体液。

在成年男性,体液占总体重的60%,成年女性占55%。

其中大约40%分布在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其余部分为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间液、脑脊液、胸腹腔液及关节腔液等。

人体每日排出的尿液约1000-2000毫升,经皮肤、呼吸及大便中排水约1000毫升,带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同时也要摄入相当量的水予以补充。

可以说,几乎人体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水中进行,并通过水进行新陈代谢。

因此,保持体液量的衡定及细胞内、外液的交流意义十分重大。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均含有不同量的可溶于水的物质。

最常见的是电解质,它是带有正负电荷的离子(氢、钾、钠、钙、镁等阳离子,氯、磷、碳酸氢根等阴离子)及一些有机物质(蛋白质、有机酸等),统称为溶质。

细胞内液的溶质以钾离子为主,细胞外液的溶质以钠、氯离子为主。

盐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而保留水,并排泄钾。

它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盐皮质激素的保钠排钾作用也表现在唾液腺、汗腺及胃肠道。

在天然皮质激素中,醛固酮是作用最强的一种盐皮质激素。

其理盐作用是等量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的500倍。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很大,故在人体总的理盐效应中由糖皮质激素承担的约占45%,醛固酮也承担45%,另一种盐皮质激素脱氧皮质酮承担10%。

平时每日醛固酮的分泌量很少,如因某种情况引起醛固酮分泌过多,其显著的钠水潴留及排钾效应则可引起低血钾、组织水肿、高血压。

若盐皮质激素分泌水平过低会导致水钠流失和血压降低的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