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调查字表解析
方言调查报告
方言调查报告重庆方言隶属北方方言区的西南官话。
虽与北方方言区的其它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自己的特点,在语音、词汇、句式等方面都自成一体。
狭义的重庆言子,专指重庆人的“展言子儿”,即歇后语或陷语,于谐趣幽默里见智慧,为重庆方言的一大特殊现象。
一、重庆话与普通话在语音方面的差异(一)、声母1、在普通话中舌尖后音zh、ch、sh、与舌尖前音z、c、s、读音明显,但在重庆方音中没有zh、ch、sh、这组声母,而是把普通话分别读作zh、ch、sh、和z、c、s、的两组声母,都读成了z、c、s。
例如:例字普通话读音重庆方言音寨zhai在zai zai 柴chai才cai cai 诗shi私si si2、普通话有明显的边鼻音l、n之分,而在重庆话中是不分鼻音n 和边音l的。
另外,普通话里还有一个舌尖后浊擦音r在重庆方音里一般都读成舌尖前音。
如:日、软、荣等字的读音。
重庆方音还有将这部分声母相混淆的情况,如下面的例字。
【1】例字普通话读音重庆方音造躁zao cao 肇zhao sao 纯唇chun sun吃chi ki(万州等地) 荣融容rong yong(二)、韵母1、重庆方音把普通话中的e韵母,分别读成了o或ê。
(1)、分清0和e重庆方音中,和g 、k 、h直接相拼的o韵母,在普通话里很大一部分读e韵母。
如:例字重庆方音普通话读音歌、各、戈、割go ge 课、科、柯、渴ko ke喝、盒、河、贺ho he(2)、分清e和ê重庆方音中,ê除了不同f、j、q、x相拼外,其他的声母都可以直接和它相拼。
例如:例字重庆方音普通话读音伯、泊bê bo 迫、珀pê po 特、忑tê te2、普通话读üe韵母、uo韵母、ei韵母的字,重庆话分别读成了io韵母、uê韵母和ui 韵母。
例如:例字普通话读音重庆方音约、确、学üe韵io韵国、扩、阔uo韵uê韵雷、类、内ei韵ui韵此外,重庆方音en和eng、in和ing不分,把普通话中的eng 韵母读成en,把普通话中的ing韵母读成in 。
汉语方言词汇的调查研究
汉语方言词汇的调查研究本文的内容主要是讨论一些例子。
例子就是资料,它是很重要的。
李荣先生在《方言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方言》1983年第2期81-91页)说过:“例子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
要先想好例子,再表示意见。
要是举不出合适的例子,那种意见是站不住脚的。
例子一摆呀,你的功夫就出来了。
就能看出你的学力如何,见识如何。
例子就好比商店橱窗里陈列的商品。
摆出来的都不怎么样,仓库里的就可想而知了。
”一关于方言词语的调查研究(一)《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方言词大家都知道《现代汉语词典》是具有规范性质的汉语共同语词典,但是很多人平时不太注意词典里收入了很多带<方>字标记的方言字、方言词。
很多带<口>字标记的口语词,还有很多专用于地名、姓名的字头其实大部分也是方言字词。
这些条目加起来在词典里至少都有上千或更多的数量。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这么多的方言字词,是需要方言的词语研究的。
这就是“普通话在方言之中,又在方言之上”的道理,现代汉语是整体的,它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下面随意举一些《现代汉语词典》里方言词:阿姨姨母腌臜(1)脏;不干净。
(2)(心里)别扭;不愉快。
娭毑(1)祖母。
(2)尊称年老的妇女。
爱人儿逗人爱:这孩子的一双又大又水灵的眼睛,多~啊!俺代词。
(1)我们(不包括听话的人)。
(2)我。
熬心心里不舒畅;烦闷。
熬磨(1)痛苦地度过(时间)。
(2)没完没了地纠缠:这孩子很听话,从不~人。
巴结(2)努力;勤奋:他工作很~巴望(1)盼望。
(2)指望;盼头。
吧嗒(2)抽(旱烟):他~着叶子烟打主意。
拔白(天)刚亮。
白日撞白天趁人不备走进人家去偷东西的小偷儿。
摆子疟疾:打~。
板实(1)(土壤)硬而结实。
(2)(书皮、衣物等)平整挺括。
半彪子不通事理,行动鲁莽的人。
半拉子(1)半个;一半:猪圈修了个~,还没完工。
(2)旧社会指未成年的长工。
半晌半天:前~| 后~| 他想了~才想起来。
帮衬(1)帮助;帮忙:每逢集日,老头儿总~着小张照料菜摊子。
《方言调查字表》及使用说明
《方言调查字表》简介及使用说明方言调查字表简介記錄方音一般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訂的《方言調查字表》為材料。
它是以廣韻音系為框架,用現代語音學原理加以編排的。
記錄完這個調查字表,便能摸清某個方言的語音系統,並能比較容易地整理出方音跟普通話、古音的對應關係。
《方言調查字表》由聲韻調例字表和單字表兩部分構成,聲韻調例字表字數較少,通過它可以整理出方音的語音系統,單字表字數比較多,通過它可以整理出方音的同音字表。
1.聲調的記錄記錄方音的聲調可利用《方言調查字表》中的《聲調例字表》。
見下:聲調例字表(《聲調例字表》是按古調類和古聲母的清濁排列的)第一組(平聲字,其中1-3行是清聲母字,4-5行全濁聲母字,第6行是次濁聲母字)1 高豬專尊低邊安2 開抽初粗天偏3 婚傷三飛4 窮陳床才唐平5 寒神徐扶6 鵝娘人龍難麻文雲第二組(上聲字,其中7-9行是清聲母字,第10行是次濁聲母字,11-12行是全濁聲母字)7 古展紙走短比碗8 口醜楚草體普9 好手死粉10 五女染老暖買網有11 近柱是坐淡抱12 厚社似父第三組(去聲字,13-15行是清聲母字,16-17行是全濁聲母字,18行是次濁聲母字)13 蓋帳正醉對變愛14 抗唱菜怕15 漢世送放栋梁16 共陣助賤大病洞口17 害樹謝飯18 岸讓漏怒帽望用第四組(入聲字,其中19-24是清聲母字,25行是次濁聲母字,26-27行是全濁入聲字)19 急竹織積得筆一20 曲出七禿匹21 黑濕錫福22 割桌窄接搭百約23 缺尺切鐵拍24 歇說削發25 月入六納麥襪藥26 局宅食雜讀白27 合舌俗服2.聲母的記錄記錄方音的聲母可利用《方言調查字表》中的《聲母例字表》。
見下:聲母例字表第一組布—步別怕盤門—聞飛—灰馮—紅符(扶)—胡第二組到—道夺太同南—藍怒—路女—呂連—年—嚴第三組貴—跪傑開葵岸—暗化—話圍—危—微午—武第四組精—經節—結酒—九秋—丘齊—旗修—休全—權旋—玄第五組稅—費第六組糟—招—焦倉—昌—槍曹—巢—潮—橋散—扇—線組—主—舉醋—處—去從—蟲—窮蘇—書—虛增—爭—蒸僧—生—聲粗—初鋤—除絲—師—詩第七組認—硬繞—腦—襖若—約閏—運而—日延—言—然—緣—元軟—遠聲母例字表共有115個字,可以分為七組。
方言调查字表
平潭方言音系调查表明,平潭话声调共有7个。
有阴平(53)、阳平(44)、上声(32)、阴去(21)、阳去(42)、阴去(12)、阳入(5)。
平潭话声母共有14个,包括零声母(n、l自由变调)。
平潭话韵母有42个,不包括连读中变体。
根据平潭话声韵调规律现将方言字表归纳如下:
聲調
聲母
p布步別盤飛聞Pʰ怕m門
t 道同路奪硬除潮蟲
tʰ太鋤n軟難怒年認腦若閏女日
l 連繞蘭呂
ts齊糟曹祖主增爭巢節招焦書精全蒸
tsʰ醋處粗初倉昌槍秋蒸
s散僧生聲絲師詩修稅蘇旋扇線
k到貴跪傑經結旗權舉從精橋去窮
kʰ開葵丘趣太
Ø襖運而紅岸案話遠
h灰馮符胡化休費紅玄虛
ŋ圍危延言然緣元約聞午武微若
韻母
y 資雨虛欲短ie 支地第蛇急接鐵
i 知地姐以直日踢耳 a 爬架辣合割飽
ɔ河桃o 刮各確保aiʔ河色百
ia 野ua 花u 故出賭木母ai蓋介
uoʔ過薛舌落綠郭國月ɛ北yʔ鹿
au 醜流Øy 木yoʔ藥uai 倍怪貴帥iou 斗uei 桂妹eiu 條ieu 燒收
aŋ膽ɑŋ竿含根庚uŋ党溫翁群雲船ouŋ酸桑講床iɛn 間əŋ銜eiŋ減
ieŋ檢林連廉圓iŋ緊鄰靈心新星瓊
uoŋ光權uɑŋ官關橫oŋ良un 魂
ŋ東紅yŋ窮勳胸。
《方言调查字表》声韵母调查表解析
第41卷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41第3期JournalofHube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No.3,2021《方言调查字表》声韵母调查表解析张道俊(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湖北黄石 435002)〔摘 要〕 《方言调查字表》是汉语方言语音调查与研究的重要依据,对该字表前面的声母调查表和韵母调查表之设计原理作适当解析,可为方言调查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方言调查字表》;声母调查表;韵母调查表〔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 3130(2021)03 0077 06doi:10.3969/j.issn.2096-3130.2021.03.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的《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以下简称《字表》)是汉语方言语音调查与研究的重要依据。
这个字表的前头有三个简表[1](Px-xii),分别用于调查方言声调、声母和韵母,学界习称声韵调调查表或前三表。
本文对其中的声母调查表和韵母调查表之设计原理作适当解析,以为方言调查工作者提供一些方便。
声母调查表和韵母调查表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也尝试作了评析。
一、声母调查表解析《字表》声母调查表由115个例字构成,分为七组。
(一)第一组第一组为第一行,调查中古唇音声母“帮滂並明非奉微”和喉音声母“晓匣”的今读。
(1)“布”博故切帮母暮韵[2](P349),“步”薄故切並母暮韵,比较全清帮母和全浊並母。
(2)“别”皮列切並母薛韵,考察全浊並母(仄声)。
(3)“怕”普驾切滂母祃韵,考察次清滂母。
(4)“盘”薄官切並母桓韵,考察全浊並母(平声)。
(5)“门”莫奔切明母魂韵,“闻”无分切微母文韵,比较次浊明母(合口一等)和次浊微母(合口三等)。
(6)“飞”甫微切非母微韵,“灰”呼恢切晓母灰韵,比较全清非母(合口三等)和全清晓母(合口一等)。
方言调查字表解析(doc 26页)
方言调查字表解析(doc 26页)方言调查字表分析1.声调例字的排列原则及作用声调例字共分三大竖行,自左至右(其间竖线作间隔)(1)第一竖行以横线隔为三栏,分别说明如下:这一栏是用来比较中古四声的清音声母字与全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区分的影响。
现表中加入“古音”和“北京音调类”为作比较之用。
记下这些例字方言音读的调类与调值,就可以比较以下问题:①方言调类有没有入声?②方言调类分不分阴阳?③中古全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的分合还有什么影响?例如按北京音记下这些例字的调类与调值就会得出“北京音调类”一行所列的结论;①北京音没有入声。
中古入声全浊声母字,北京音为阳平,入声清音字从这两个字来看,北京读阴平与阳平。
②北京音只有平声分阴阳,全浊字读阳平。
③中古全浊上声,北京音读去声。
这一栏是用来比较中古四声的清音声母字与次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区分的影响。
这一栏与下一栏基本作用一样,所不同的就是两栏例字的韵母性质不同,下一栏例字的韵母为中古阳声韵及其入声韵,而这一栏例字的韵母为中古阴声韵及其入声韵(《广韵》中阴声韵本没有入声韵相配,在这里为了照顾比较的体这一栏是比较古上声清音与次浊对方言上声调类分合的影响,例字的排列原则是:①上横行为古上声清音字,下横行为古上声次浊字。
之所以表内不列古上声全浊字,是因为就全国大部分方言而论,如果方言上声调类分阴阳,那么以上各对例字声调不同,按清阴浊阳的历史演变规律,这里以次浊为代表,也就可以反映这一现象,但如果方言上声调类不分阴阳,却又往往伴随另一规律:全浊上变去,因此如果在上表古音格内将“次浊”改为“浊”而例字中并收全浊与次浊,就会带来比较上的混乱,不如单列次浊,可以先简捷地比较出方言上声调的分合,然后再进而考察全浊上声的变化。
②用短竖线联结的三对字,不仅韵摄与呼基本一致,而且由于古声纽的演变的结果,方音中都读成了零声母。
因此如果方言上声类不分阴阳的话,这三对字就有成为同音字可能。
普通话就是这样。
方言调查声调
方言调查条目注释古调古 声 描 写 调类调值东0001东该0002该灯0003灯风0004风通0005通开0006开天0007天春0008春门0009门龙0010龙牛0011牛油0012油铜0013铜皮0014皮糖0015糖红0016红懂0017懂古0018古鬼0019鬼九0020九统0021统苦0022苦讨0023讨草0024草买0025买老0026老五0027五有0028有动0029动罪0030罪近0031近后0032后前~冻0033冻怪0034怪半0035半四0036四痛0037痛快0038快寸0039寸去0040去卖0041卖路0042路硬0043硬乱0044乱洞0045洞地0046地7.次浊8.全浊9.全清10.次清11.次浊12.全浊平上去1.全清2.次清3.次浊4.全浊5.全清6.次清饭0047饭树0048树谷0049谷稻~百0050百搭0051搭节0052节急0053急哭0054哭拍0055拍塔0056塔切0057切刻0058刻六0059六麦0060麦叶0061叶树~月0062月毒0063毒白0064白盒0065盒罚0066罚13.全清14.次清15.次浊16.全浊12.全浊入。
方言调查字表概论
平
上
去
去
佳
蟹
卦
夬
帮
滂
並
明
牌
摆
罢
买
派
稗
卖
败
迈
端
透
定
泥(娘)
来
奶
精
清
从
心
邪
知
徹
澄
照庄
穿初
床崇
审生
钗差出差
柴
筛
洒
债
晒
寨
照章
穿昌
床船
审书
禅
日
见
溪
群
疑
佳街
涯崖捱
解
懈
晓
匣
鞋
解姓解晓蟹
影
喻云
喻以
矮
隘
蟹开三四
蟹开三:祭
蟹开三:废
蟹开四:齐
去
去
平
上
去
祭
废
齐
荠
霁
帮
滂
並
明
蔽
敝弊幤毙
蓖
批
迷
陛
米
闭箅箅子
鐾鐾刀
谜
端
透
平
上
去
支
纸
真
帮
滂
並
明
碑·卑
披
皮疲·脾
糜弥
彼·俾
被被子·婢
靡
·臂
·譬
被被打,被迫·避
端
透
定
泥(娘)
来
离离别篱璃
荔离离开
精
清
从
心
邪
雌
疵
斯厮撕
紫
此
玺徙
刺
赐
方言调查字表》难识字汇总
《方言调查字表》难识字汇总检释说明:(1)第四栏的内容主要参考《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还有极少数的参考《汉语大字典》(简编本)、《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典》;个别字没有找到古义的,用“阙”字表明。
(2)第三栏、第五栏的内容主要参考《汉语大字典》(简编本),极少数的参考《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华大字典》、《汉典》,个别地方没有查找到,也用“阙”字表示。
(3)多音字(主要是《汉语大字典》(简编本)列多个音)只在第三栏中列出反映字形意义的那个音或是字典中列出的第一个读音,因此一些地方带有个人认识,而本人学识有限,不一定正确。
(4)第一栏所列出的字是根据我本人的情况列出的,可能字表中有的字我不未必真的认识但没有列出,或者某些字有的同学不认识,我没有列出。
(5)有的字输不出来,从字表或其它著作中截图插入。
(6)凡仅作为韵部字而未在其他地方出现的难识字,因老师讲义上已列出,此略去。
序号 字形 音韵地位音 古 义 今义(或今译)1 腡 果合一平戈泥 luó 《玉篇》:“手理也。
”《广韵》:“手指文也。
” 指纹。
2 矬 果合一平戈精 cuó 《博雅》:“短也。
身材短小” 短;矮。
3倭 果合一平戈影w ō《说文·人部》:“順貌。
从人委声。
《詩》曰:‘周道倭遟。
’” 同“逶迤”。
路迂曲貌。
(又有w ō,w ò二音义) 4 踒 果合一平戈影wō 《说文·足部》:“足跌也。
从足委声。
”段注:“跌当为胅,字之误也。
肉部曰‘胅,骨差也’,踒者,骨委屈失其常,故曰胅,亦曰跌。
”足骨伤折。
5 瘰 果合一上果泥 lu ǒ 《集韵》:“音裸。
”瘰疬,筋结病也。
〔~疬〕病名,颈项间淋巴结核。
小的为瘰,大的为疬。
6 餜 果合一上果见 gu ǒ 《玉篇》:“饼也。
” 糕点类食品,如:荞麦馃。
7 莝 果合一去过精 cuò 《说文·艸部》:“斩刍。
你以为是方言,但字典里都能找到这些字!
你以为是方言,但字典里都能找到这些字!今天在知乎闲逛,无意中看到一个关于方言的帖子,看到各地网友说自己家的方言对应字,我也想给自己家的方言做个汇总。
我对方言情有独钟。
这可能跟我对古汉语的兴趣有关,很多汉字有古今意义的区分,比如“汤”古义是指热水,“妻子”在古代是指老婆孩子。
大学老师跟我们说过,学习古代汉语,如果留意一下今天各地方言,就会发现很多字的意义用法没有丢失,都保留在了方言里。
方言就是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啊!我是皖北人,以我家乡的方言为例,就能找出很多有意思的字。
小时候都觉得自己的方言很土,很多字说得出口,但是写不出来。
小学时写作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如果把方言拼进去,老师还要批评我们不知道变通,尽量不要用土话写作文。
如今长大了,文化自卑感没有了,反而感叹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几次回老家,感觉这些方言,好像说的人越来越少了。
村里的年轻人外出,语言被普通话不断修正,方言都觉得土,老人不断减少,方言说得少,越来越少,有点悲哀,有点可怕。
1 糜(mi)我们蒜泥叫蒜糜子。
我后来看到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故事,才恍然大悟。
2 熥(teng)烘烤或把凉了的熟食再加热。
我的记忆: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煤炉子,冬天下雪没有太阳,小孩子的尿布片不干,夜里可以在炉子上熥一熥。
3 攉(huo)不小心把饭汤洒了,我们就用这个词儿,也说瓜子攉了一地。
4 嬎(fan)母鸡下蛋,我们老家叫嬎蛋。
看看字形结构,雌性、分娩、哈哈。
5 醭(bu)蒸馒头擀面条等面食的制作过程里,有个步骤叫“撒点面醭”。
6觅(mī)雇、租。
觅个三轮儿,觅个保姆。
7 褯子(jiè zi)小儿尿布。
这个北方很多这么说的,不过很多人写成戒子了。
8 剺(lí)划破,隔开。
棒秸子把手剺破了。
9 潲(shào)雨斜落下来;洒水。
例:潲雨了,关窗户。
10 谝(piǎn)花言巧语、炫耀,夸耀。
就你会谝?11 搦(nuò)用例紧握。
方言调查字表解析完整
方言调查字表解析完整(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方言调查字表分析1.声调例字的排列原则及作用声调例字共分三大竖行,自左至右(其间竖线作间隔)(1)第一竖行以横线隔为三栏,分别说明如下:这一栏是用来比较中古四声的清音声母字与全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区分的影响。
现表中加入“古音”和“北京音调类”为作比较之用。
记下这些例字方言音读的调类与调值,就可以比较以下问题:①方言调类有没有入声?②方言调类分不分阴阳?③中古全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的分合还有什么影响?例如按北京音记下这些例字的调类与调值就会得出“北京音调类”一行所列的结论;①北京音没有入声。
中古入声全浊声母字,北京音为阳平,入声清音字从这两个字来看,北京读阴平与阳平。
②北京音只有平声分阴阳,全浊字读阳平。
③中古全浊上声,北京音读去声。
这一栏是用来比较中古四声的清音声母字与次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区分的影响。
这一栏与下一栏基本作用一样,所不同的就是两栏例字的韵母性质不同,下一栏例字的韵母为中古阳声韵及其入声韵,而这一栏例字的韵母为中古阴声韵及其入声韵(《广韵》中阴声韵本没有入声韵相配,在这里为了照顾比较的体例,因而在阴声韵之后加上和它主要元音相同的入声韵)。
记下这些字方言音读的调类与调值,就可以比较以下问题:①方言调类有没有入声?②方言调类分不分阴阳?③中古次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的分合有什么影响?例如按北京音记下这些字的调类调值,整理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北京音没有入声。
中古入声次浊声母字,北京音读去声,中古入声清音声母字北京读阴平。
②北京音只有平声分阴阳。
③中古次浊声母对北京音调类再没有其它影响。
第三栏例字表这一栏如果用北京音记下来,所得的结论也与丰一栏基本一致,所以不同的仅仅是中古入声清声母字,上一栏的“一”字今读阴平,而这一栏的“得”字却读阳平。
从这一竖行的三栏分析中,可以得到有关北京音调类的初步结论:①平分阴阳(以清浊为条件)。
②全浊上变去(即阳上变去,清音次浊上声仍为上声)。
方言调查字表解析
方言调查字表分析1.声调例字的排列原则及作用声调例字共分三大竖行,自左至右(其间竖线作间隔)(1)第一竖行以横线隔为三栏,分别说明如下:这一栏是用来比较中古四声的清音声母字与全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区分的影响。
现表中加入“古音”和“北京音调类”为作比较之用。
记下这些例字方言音读的调类与调值,就可以比较以下问题:①方言调类有没有入声?②方言调类分不分阴阳?③中古全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的分合还有什么影响?例如按北京音记下这些例字的调类与调值就会得出“北京音调类”一行所列的结论。
①北京音没有入声。
中古入声全浊声母字,北京音为阳平,入声清音字从这两个字来看,北京读阴平与阳平。
②北京音只有平声分阴阳,全浊字读阳平。
③中古全浊上声,北京音读去声。
这一栏是用来比较中古四声的清音声母字与次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区分的影响。
这一栏与下一栏基本作用一样,所不同的就是两栏例字的韵母性质不同,下一栏例字的韵母为中古阳声韵及其入声韵,而这一栏例字的韵母为中古阴声韵及其入声韵(《广韵》中阴声韵本没有入声韵相配,在这里为了照顾比较的体例,因而在阴声韵之后加上和它主要元音相同的入声韵)。
记下这些字方言音读的调类与调值,就可以比较以下问题:①方言调类有没有入声?②方言调类分不分阴阳?③中古次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的分合有什么影响?例如按北京音记下这些字的调类调值,整理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北京音没有入声。
中古入声次浊声母字,北京音读去声,中古入声清音声母字北京读阴平。
②北京音只有平声分阴阳。
③中古次浊声母对北京音调类再没有其它影响。
第三栏例字表这一栏如果用北京音记下来,所得的结论也与丰一栏基本一致,所以不同的仅仅是中古入声清声母字,上一栏的“一”字今读阴平,而这一栏的“得”字却读阳平。
从这一竖行的三栏分析中,可以得到有关北京音调类的初步结论:①平分阴阳(以清浊为条件)。
②全浊上变去(即阳上变去,清音次浊上声仍为上声)。
③去声不变。
④没有入声,变化复杂。
《方言调查字表》声调调查表解析
第40卷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40第5期JournalofHube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No.5ꎬ2020«方言调查字表»声调调查表解析张道俊(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ꎬ湖北黄石㊀435002)摘㊀要 ㊀«方言调查字表»是汉语方言语音调查与研究的重要依据ꎮ本文对该字表前面的声调调查表之设计原理作适当解析ꎬ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ꎮ关键词 ㊀«方言调查字表»ꎻ声调调查表中图分类号 H17㊀㊀ 文献标志码 A㊀㊀ 文章编号 2096 ̄3130(2020)05 ̄0031 ̄05doi:10.3969/j.issn.2096-3130.2020.05.007㊀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的«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1](以下简称«字表»)是汉语方言语音调查与研究的重要依据ꎮ这个字表的前头有三个简表ꎬ分别用于调查方言声调㊁声母和韵母ꎬ学界习称声韵调调查表或前三表ꎮ声韵调调查表的设计颇具匠心ꎬ但是«字表»没有加以说明ꎮ我们尝试对其设计原理作适当解析ꎬ以为方言调查工作者提供一些方便ꎮ声韵调调查表设计中的一些问题ꎬ我们也尝试作了评析ꎮ文中例字的反切主要依据«广韵»[2]ꎬ必要时参考«集韵»[3]ꎬ多音字的反切根据例字在声韵调调查表中的设计旨意做出取舍ꎮ声母依据«字表»声纽系统ꎬ«字表»泥娘未分ꎬ我们依据陈澧«切韵考»[4]及«切韵考外篇»[5]所定ꎬ参考邵荣芬«切韵研究»[6]的意见ꎬ把泥娘分开ꎬ切上字 奴乃那诺内妳 归泥母ꎬ 女尼拏秾 归娘母ꎮ泥娘分立ꎬ有助于说明声调调查表和声母调查表中的某些设计安排ꎮ本文先对声调调查表展开解析ꎮ声调调查表通过两条竖线和五条横线把246个例字分成了八个组ꎬ这八组字实际上构成了五个分表ꎬ只是«字表»没有对五个分表进行明确标示ꎮ一㊁第一分表第一组 诗梯 石食笛 等21字构成第一分表ꎬ共八行ꎬ每两行对应«广韵»一个调类ꎮ第一行 诗 书之切书母之韵ꎬ 梯 土鸡切透母齐韵ꎬ调查清声母平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二行 时 市之切禅母之韵ꎬ 题 杜奚切定母齐韵ꎬ调查全浊声母平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三行 使 踈士切生母止韵ꎬ 矢 式视切书母旨韵ꎬ 体 他礼切透母荠韵ꎬ调查清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ꎮ第四行 是 承纸切禅母纸韵ꎬ 士 鉏里切崇母止韵ꎬ 弟 徒礼切定母荠韵ꎬ调查全浊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五行 试 式吏切书母志韵ꎬ 世 舒制切书母祭韵ꎬ 替 他计切透母霁韵ꎬ调查清声母去声字的今声调ꎮ第六行 事 鉏吏切崇母志韵ꎬ 侍 时吏切禅母志韵ꎬ 第 特计切定母霁韵ꎬ调查全浊声母去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七行 识 赏职切书母职韵ꎬ 滴 都历切端母锡韵ꎬ调查清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ꎮ第八行 石 常隻切禅母昔韵ꎬ 食 乘力切船母职韵ꎬ 笛 徒历切定母锡韵ꎬ调查全浊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ꎮ按ꎬ第一分表是一个简易声调调查表ꎬ其调查重点是中古清声母字和全浊声母字的今声调ꎬ大部分方言点的声调情况都可以通过这个表观察出来ꎮ这个分表也可以拆开成两部分看待ꎬ左边两列是一部分ꎬ右边一列是一部分ꎬ这两部分在声调调查中的作用基本一致ꎮ二㊁第二分表第二组 衣移 一逸 等8字构成第二分表ꎬ共四行ꎬ每一行对应«广韵»一个调类ꎮ[收稿日期]㊀2020 05 04[作者简介]㊀张道俊ꎬ男ꎬ湖北仙桃人ꎬ博士ꎬ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ꎮ13第一行 衣 於希切影母微韵ꎬ调查全清声母平声字的今声调ꎻ 移 弋支切以母支韵ꎬ调查次浊声母平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二行 椅 於绮切影母纸韵ꎬ调查全清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ꎻ 以 羊己切以母止韵ꎬ调查次浊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三行 意 於记切影母志韵ꎬ调查全清声母去声字的今声调ꎻ 异 羊吏切以母志韵ꎬ调查次浊声母去声字的今声调ꎮ第四行 一 於悉切影母质韵ꎬ调查全清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ꎻ 逸 夷质切以母质韵ꎬ调查次浊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ꎮ按ꎬ第二分表也是一个简易声调调查表ꎬ其调查重点是中古全清声母字和次浊声母字的今声调ꎬ声母均为喉音ꎮ大部分方言点的声调情况可以通过这个表观察出来ꎮ三㊁第三分表第三组 灯棉 得灭 等8字构成第三分表ꎬ共四行ꎬ每一行对应«广韵»一个调类ꎮ第一行 灯 都滕切端母登韵ꎬ调查全清声母平声字的今声调ꎻ 棉 武延切明母仙韵ꎬ调查次浊声母平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二行 等 多肯切端母等韵ꎬ调查全清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ꎻ 免 亡辨切明母狝韵ꎬ调查次浊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三行 凳 都邓切端母嶝韵ꎬ调查全清声母去声字的今声调ꎻ 面 弥箭切明母线韵ꎬ调查次浊声母去声字的今声调ꎮ第四行 得 多则切端母德韵ꎬ调查全清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ꎻ 灭 亡列切明母薛韵ꎬ调查次浊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ꎮ按ꎬ第三分表也是一个简易声调调查表ꎬ其调查重点是中古全清声母字和次浊声母字的今声调ꎬ声母均为唇舌音ꎮ大部分方言点的声调情况可以通过这个表观察出来ꎮ四㊁第四分表第四至七组 方房 湿十 等58字构成第四分表ꎬ共四组ꎬ每一组对应«广韵»一个调类ꎬ其中第六组中间还插进了全浊声母上声字ꎮ第四组调查中古平声字的今声调ꎬ分两列ꎮ左列 方 府良切非母阳韵ꎬ 天 他前切透母先韵ꎬ 初 楚居切初母鱼韵ꎬ 昏 呼昆切晓母魂韵ꎬ 胸 许容切晓母锺韵ꎬ调查清声母平声字的今声调ꎮ右列 房 符方切奉母阳韵ꎬ 田 徒年切定母先韵ꎬ 锄 士鱼切崇母鱼韵ꎬ 魂 户昆切匣母魂韵ꎬ 雄 羽弓切云母东韵ꎬ调查浊声母平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五组调查中古全清声母和次浊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ꎬ分两列ꎮ左列 碗 乌管切影母缓韵ꎬ 委 於诡切影母纸韵ꎬ 隐 於谨切影母隐韵ꎬ 比 卑履切帮母旨韵ꎬ 九 举有切见母有韵ꎬ 卷 居转切见母狝韵ꎬ调查全清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ꎮ右列 晚 无远切微母阮韵ꎬ 尾 无匪切微母尾韵ꎬ 引 余忍切以母轸韵ꎬ 米 莫礼切明母荠韵ꎬ 有 云久切云母有韵ꎬ 远 雲阮切云母阮韵ꎬ调查次浊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ꎮ第六组调查中古去声字和全浊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ꎬ分三列ꎮ左列 付 方遇切非母遇韵ꎬ 到 都导切端母号韵ꎬ 四 息利切心母至韵ꎬ 试 式吏切书母志韵ꎬ 注 之戍切章母遇韵ꎬ 见 古电切见母霰韵ꎬ 救 居佑切见母宥韵ꎬ汉 呼旰切晓母翰韵ꎬ调查全清声母去声字的今声调ꎮ中列 妇 房久切奉母有韵ꎬ 稻 徒晧切定母晧韵ꎬ 似 详里切邪母止韵ꎬ 市 时止切禅母止韵ꎬ 柱 直主切澄母麌韵ꎬ 件 其辇切群母狝韵ꎬ 舅 其九切群母有韵ꎬ 旱 胡笴切匣母旱韵ꎬ调查全浊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ꎮ右列 附 符遇切奉母遇韵ꎬ 盗 徒到切定母号韵ꎬ 寺 祥吏切邪母志韵ꎬ 示 神至切船母至韵ꎬ 住 持遇切澄母遇韵ꎬ 健 渠建切群母愿韵ꎬ 旧 巨救切群母宥韵ꎬ 汗 侯旰切匣母翰韵ꎬ调查全浊声母去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七组调查中古入声字的今声调ꎬ分两列ꎮ左列 八 博拔切帮母黠韵ꎬ 发 方伐切非母月韵ꎬ 督 冬毒切端母沃韵ꎬ 桌 竹角切知母觉韵ꎬ 失 式质切书母质韵ꎬ 湿 失入切书母缉韵ꎬ调查全清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ꎮ右列 拔 蒲八切並母黠韵ꎬ 罚 房越切奉母月韵ꎬ 毒 徒沃切定母沃韵ꎬ 浊 直角切澄母觉韵ꎬ 实 神质切船母质韵ꎬ 十 是执切禅母缉韵ꎬ调查全浊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ꎮ按ꎬ第四分表的调查项目比前三个分表要多ꎬ但比第五分表要少ꎬ其详略程度介于两者之间ꎮ绝大部分方言点的声调情况可以通过这个表观察出来ꎮ五㊁第五分表第八组 高猪专尊低边安 合舌俗服 等151字构成第五分表ꎬ共二十七行ꎮ这二十七行可以分四块ꎬ一至六行为第一块ꎬ七至十二行为第二块ꎬ十三至十八行为第三块ꎬ十九至二十七行为第四块ꎬ四块分别对应«广韵»四个调类ꎮ第一块调查中古平声字的今声调ꎬ分六行ꎮ第一行 高 古劳切见母豪韵ꎬ 猪 陟鱼切知母鱼韵ꎬ 专 职缘切章母仙韵ꎬ 尊 祖昆切精母魂韵ꎬ 低 都奚切端母齐韵ꎬ 边 布玄切帮母先韵ꎬ 安 乌寒切影母寒韵ꎬ调查全清声母平声23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非擦音ꎮ第二行 开 苦哀切溪母咍韵ꎬ 抽 丑鸠切彻母尤韵ꎬ 初 楚居切初母鱼韵ꎬ 粗 千胡切清母模韵ꎬ 天 他前切透母先韵ꎬ 偏 芳连切滂母仙韵ꎬ调查次清声母平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三行 婚 呼昆切晓母魂韵ꎬ 伤 式羊切书母阳韵ꎬ 三 苏甘切心母谈韵ꎬ 飞 甫微切非母微韵ꎬ调查全清声母平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擦音ꎮ第四行 穷 渠弓切群母东韵ꎬ 陈 直珍切澄母真韵ꎬ 床 士庄切崇母阳韵ꎬ 才 昨哉切从母咍韵ꎬ 唐 徒郎切定母唐韵ꎬ 平 符兵切並母庚韵ꎬ调查全浊声母平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非擦音ꎮ第五行 寒 胡安切匣母寒韵ꎬ 神 食邻切船母真韵ꎬ 徐 似鱼切邪母鱼韵ꎬ 扶 防无切奉母虞韵ꎬ调查全浊声母平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擦音ꎮ第六行 鹅 五何切疑母歌韵ꎬ 娘 女良切娘母阳韵ꎬ 人 如邻切日母真韵ꎬ 龙 力锺切来母锺韵ꎬ 难 那干切泥母寒韵ꎬ 麻 莫霞切明母麻韵ꎬ 文 无分切微母文韵ꎬ 雲 王分切云母文韵ꎬ调查次浊声母平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二块调查中古上声字的今声调ꎬ分六行ꎮ第七行 古 公户切见母姥韵ꎬ 展 知演切知母狝韵ꎬ 纸 诸氏切章母纸韵ꎬ 走 子苟切精母厚韵ꎬ 短 都管切端母缓韵ꎬ 比 卑履切帮母旨韵ꎬ 碗 乌管切影母缓韵ꎬ调查全清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非擦音ꎮ第八行 口 苦后切溪母厚韵ꎬ 丑 敕久切彻母有韵ꎬ 楚 创举切初母语韵ꎬ 草 采老切清母晧韵ꎬ 体 他礼切透母荠韵ꎬ 普 滂古切滂母姥韵ꎬ调查次清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九行 好 呼晧切晓母晧韵ꎬ 手 书九切书母有韵ꎬ 死 息姊切心母旨韵ꎬ 粉 方吻切非母吻韵ꎬ调查全清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擦音ꎮ第十行 五 疑古切疑母姥韵ꎬ 女 尼吕切娘母语韵ꎬ 染 而琰切日母琰韵ꎬ 老 卢晧切来母晧韵ꎬ 暖 乃管切泥母缓韵ꎬ 买 莫蟹切明母蟹韵ꎬ 网 文两切微母养韵ꎬ 有 云久切云母有韵ꎬ调查次浊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ꎮ第十一行 近 其谨切群母隐韵ꎬ 柱 直主切澄母麌韵ꎬ 是 承纸切禅母纸韵ꎬ 坐 徂果切从母果韵ꎬ 淡 徒敢切定母敢韵ꎬ 抱 薄浩切並母晧韵ꎬ调查全浊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非擦音( 是 除外)ꎮ第十二行 厚 胡口切匣母厚韵ꎬ 社 常者切禅母马韵ꎬ 似 详里切邪母止韵ꎬ 父 扶雨切奉母麌韵ꎬ调查全浊声母上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擦音ꎮ第三块调查中古去声字的今声调ꎬ分六行ꎮ第十三行 盖 古太切见母泰韵ꎬ 帐 知亮切知母漾韵ꎬ 正 之盛切章母劲韵ꎬ 醉 将遂切精母至韵ꎬ 对 都队切端母队韵ꎬ 变 彼眷切帮母线韵ꎬ 爱 乌代切影母代韵ꎬ调查全清声母去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非擦音ꎮ第十四行 抗 苦浪切溪母宕韵ꎬ 唱 尺亮切昌母漾韵ꎬ 菜 仓代切清母代韵ꎬ 怕 普驾切滂母祃韵ꎬ调查次清声母去声字的今声调ꎮ第十五行 汉 呼旰切晓母翰韵ꎬ 世 舒制切书母祭韵ꎬ 送 苏弄切心母送韵ꎬ 放 甫妄切非母漾韵ꎬ调查全清声母去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擦音ꎮ第十六行 共 渠用切群母用韵ꎬ 阵 直刃切澄母震韵ꎬ 助 床据切崇母御韵ꎬ 贱 才线切从母线韵ꎬ 大 徒盖切定母泰韵ꎬ 病 皮命切並母映韵ꎬ调查全浊声母去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非擦音ꎮ第十七行 害 胡盖切匣母泰韵ꎬ 树 常句切禅母遇韵ꎬ 谢 辝夜切邪母祃韵ꎬ 饭 符万切奉母愿韵ꎬ调查全浊声母去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擦音ꎮ第十八行 岸 五旰切疑母翰韵ꎬ 让人切日母漾韵ꎬ 漏 卢候切来母候韵ꎬ 怒 乃故切泥母暮韵ꎬ 帽 莫报切明母号韵ꎬ 望 巫放切微母漾韵ꎬ 用 余颂切以母用韵ꎬ调查次浊声母去声字的今声调ꎮ第四块调查中古入声字的今声调ꎬ分九行ꎮ第十九行 急 居立切见母缉韵ꎬ 竹 张六切知母屋韵ꎬ 织 之翼切章母职韵ꎬ 积 资昔切精母昔韵ꎬ 得 多则切端母德韵ꎬ 笔 鄙密切帮母质韵ꎬ 一 於悉切影母质韵ꎬ调查全清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非擦音ꎮ第二十行 曲 丘玉切溪母烛韵ꎬ 出 赤律切昌母術韵ꎬ 七 亲吉切清母质韵ꎬ 秃 他谷切透母屋韵ꎬ 匹 譬吉切滂母质韵ꎬ调查次清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二十一行 黑 呼北切晓母德韵ꎬ 湿 失入切书母缉韵ꎬ 锡 先击切心母锡韵ꎬ 福 方六切非母屋韵ꎬ调查全清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擦音ꎮ第二十二行 割 古达切见母曷韵ꎬ 桌 竹角切知母觉韵ꎬ 窄 侧伯切庄母陌韵ꎬ 接 即葉切精母葉韵ꎬ 搭 都合切端母合韵ꎬ 百 博陌切帮母陌韵ꎬ 约 於略切影母药韵ꎬ调查全清声母33入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非擦音ꎮ第二十三行 缺 苦穴切溪母屑韵ꎬ 尺 昌石切昌母昔韵ꎬ 切 千结切清母屑韵ꎬ 铁 他结切透母屑韵ꎬ 拍 普伯切滂母陌韵ꎬ调查次清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二十四行 歇 许竭切晓母月韵ꎬ 说 失爇切书母薛韵ꎬ 削 息约切心母药韵ꎬ 发 方伐切非母月韵ꎬ调查全清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擦音ꎮ第二十五行 月 鱼厥切疑母月韵ꎬ 入 人执切日母缉韵ꎬ 六 力竹切来母屋韵ꎬ 纳 奴荅切泥母合韵ꎬ 麦 莫获切明母麦韵ꎬ 袜 望发切微母月韵ꎬ 药 以灼切以母药韵ꎬ调查次浊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ꎮ第二十六行 局 渠玉切群母烛韵ꎬ 宅 场伯切澄母陌韵ꎬ 食 乘力切船母职韵ꎬ 杂 徂合切从母合韵ꎬ 读 徒谷切定母屋韵ꎬ 白 傍陌切並母陌韵ꎬ调查全浊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非擦音( 食 除外)ꎮ第二十七行 合 侯合切匣母合韵ꎬ 舌 食列切船母薛韵ꎬ 俗 似足切邪母烛韵ꎬ 服 房六切奉母屋韵ꎬ调查全浊声母入声字的今声调ꎮ这行字今普通话声母为擦音ꎮ第四块中清声母入声字分六行ꎬ前三行与后三行两两对应ꎬ是因为在有些方言(例如粤语广州话和阳江话)里ꎬ中古清声母入声字分化为上阴入和下阴入两个调类ꎮ第五分表除了依据调类和声纽发音方法特征分为二十七行ꎬ还按照声纽发音部位特征分成八列ꎮ第一列 高 合 等字声母为牙音 见溪群疑 和喉音 晓匣 ꎮ第二列 猪 宅 等字声母为舌上音 知彻澄娘 ꎮ第三列 专舌 等字声母为正齿音 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和半齿音 日 ꎮ第四列 尊 俗 等字声母为齿头音 精清从心邪 和半舌音 来 ꎮ第五列 低 读 等字声母为舌头音 端透定泥 ꎮ第六列 边 服 等字声母为重唇音 帮滂並明和轻唇音 非敷奉 ꎮ第七列 文 袜 等字声母为轻唇音 微 ꎮ第八列 安 药 等字声母为喉音 影云以 ꎮ按ꎬ第五分表是«字表»中最为完备的声调调查表ꎬ几乎囊括了汉语方言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声调分化条件ꎬ是汉语方言声调调查中采用率最高的一个调查表ꎮ第五分表例字的编排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第十一行 是 字今普通话声母为擦音ꎬ与本行其它字今普通话声母为非擦音特征不合ꎮ 是 是禅母上声字ꎬ«字表»禅母上声字 社竖是氏市恃绍受甚善肾上上山 今普通话都读擦音声母ꎬ所以 是 字依例当放入第十二行ꎬ而不应出现于第十一行ꎮ同时ꎬ第十二行收入了禅母上声字 社 ꎬ也可以说明第十一行收入 是 字是错误的ꎮ若让 是 字下移替换 社 字ꎬ则又 是似 同摄ꎬ代表性反不如 社似 广泛ꎬ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换掉 是 字ꎮ在第三列位置上全浊声母有崇㊁船㊁禅三个ꎬ«字表»崇母上声非擦音只有一个 撰 字ꎬ船母上声非擦音只有一个 盾 字ꎬ 盾 字今音声母可能存在讹变ꎬ所以最好是选择 撰 字来替换 是 字ꎮ声调调查表的设计者如果是因为 撰 字在口语中不常用而换用 是 字ꎬ则倒不如空出此位ꎬ以保持系统的完整性ꎮ第二个问题是第二十六行 食 字今普通话声母为擦音ꎬ与本行其它字今普通话声母为非擦音特征不合ꎮ 食 是船母入声字ꎬ«字表»船母入声字 舌实術述秫食蚀射赎 今普通话都读擦音声母ꎬ所以 食 字依例当放入第二十七行ꎬ而不应出现于第二十六行ꎮ第二十七行已收船母入声字 舌 ꎬ则 食 字当用崇㊁禅二母入声字替换ꎮ«字表»崇母入声字 闸炸用油炸铡铡刀镯镯子浞水湿 今普通话声母均为非擦音ꎬ禅母入声字 涉十什什物拾拾起来折弄折了勺勺子芍芍药花石熟淑蜀属 今读擦音ꎬ 殖植 今读非擦音ꎬ所以 食 字完全可以用 闸炸用油炸铡铡刀镯镯子浞水湿殖植 等字中的某一个字來替换ꎮ六、声调调查表小结«字表»的声调调查表由五个分表组成ꎬ各个分表均可独立使用ꎮ第一㊁第二㊁第三分表为简表ꎬ第五分表为详表ꎬ第四分表的详略程度则介于两者之间ꎮ设计详略不同的各种分表ꎬ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调查时间的需求ꎮ调查时间充裕ꎬ应该优先选用第五分表ꎬ以摸清调查点声调分化的详尽情况ꎮ调查时间紧迫ꎬ可以选用第一或第二或第三分表ꎬ大致了解调查点的声调情况ꎮ调查时间不是很紧但也不是很充裕ꎬ则可以选用第四分表ꎮ第一分表的缺陷是没有设计次浊声母字ꎬ这一点第二㊁三分表正好可以补足ꎬ第二㊁三分表的缺陷是没有设计次清声母字和全浊声母字ꎬ这一点第一分表正好可以补足ꎬ所以第一分表与第二㊁三分表之间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ꎮ即便在调查时间很紧时ꎬ我们也建议把前三个分表一并记完ꎮ第四分表虽然比较详细ꎬ但还是存在缺陷ꎬ与第五分表相比ꎬ它缺乏对次清声母上声字㊁次清声母去声字㊁次浊声母去声字㊁次清声母入声43字㊁次浊声母入声字今声调的跟踪能力ꎬ也比较缺乏对阴入二分情况的跟踪能力ꎬ所以第四分表不能用来代替第五分表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方音字汇(第二版)[M].北京:语文出版社ꎬ2003.[2]陈㊀澧.切韵考[M].续修四库全书(第253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2002.[3]陈㊀澧.切韵考外篇[M].续修四库全书(第253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2002.[4]陈彭年等.广韵[M].北京:中国书店ꎬ1982. [5]丁度等.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1985. [6]丁声树ꎬ李㊀荣.汉语音韵讲义[M].方言ꎬ1981ꎬ(4).(责任编辑:胡光波)ParsingonthetonequestionnaireinfangyandiaochazibiaoZHANGDao ̄jun(CollegeofLiteratureꎬHubeiNornalUniversityꎬHuangshi435002ꎬChina)Abstract:ThefangyandiaochazibiaoisanimportantbasistoresearchandstudyChinesedialectpronunciation.Thispaperparsesthedesignprincipleofthetonequestionnaireinfangyandiaochazibiaosothatdialectistcanworkbetter.Meanwhilethepaperpointsoutsomemistakesandsomeshortcomingsinthequestionnaire.Keywords:fangyandiaochazibiaoꎻtonequestionnaire53。
南充方言调查分析 (方言作业)
南充方言调查分析一、家乡概括南充距成都仅200余公里,自古为川东北重镇。
自古以来因其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移民的栖息繁衍之地,使得南充成为四川省内方言种类较为齐全,方言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本文就南充方言的语音特征(包括:语音、声母、韵母),以及常见的特别词汇做部分简要概括,帮助大家浅略了解南充地区的方言。
(一)、南充地理、人口概括南充位于川中北(四川盆地中北部)和嘉陵江中游,南北长约165公里,东西长约143公里,面积约12490多平方公里。
南充“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是四川内陆交通、通信枢纽,也是川东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以及长江三峡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充市文物古迹、风景名胜极为丰富,全市的人口区域分布差异很大,且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貌条件有着密切联系,高丘、低山地区人口相对稀少。
(二)、南充方言形成、发展和现状在历史上,南充和四川的其他地方一样,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移民:秦国统一巴蜀之后,迁移了上万秦地居民进入四川生活;西汉初期,全国饥荒连连,一批平民百姓避荒入蜀;之后,东汉皆有大批移民入川;元末明初,由于红巾军起事,湖广地区大批居民“避兵入蜀”、“避乱入蜀”、“避地入蜀”,出现了第一次“湖广填四川”;到清朝初年,清政府招民开垦,出现了第二次“湖广填四川”盛况,其移民地域遍及十余个省区。
这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得四川成了移民的省份,南充作为四川的一部分,也接受了大量的移民。
移民不仅给南充带来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语言文化的渗透,使得今天的南充市不仅分布着大面积的官话区,还出现了湘方言岛和客家方言岛,总体来说分布着极为丰富的方言资源。
然而关于南充方言研究却十分落后,这种现象与南充建设川东北中心城市极不相称,南充市志、县志中对南充方言也只有简单的描写,但都缺乏例证,不明本字。
二、南充方言语音概括南充方言语音是从古汉语语音发展而来的,它与古音之间有着整齐的对应规律,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化。
第6章 汉语方言调查方法
金紧凭赢 金紧凭赢 腔枪凉扬 腔枪凉扬
军云准永 军云准永
装双皇仓 装双皇仓 勇用熊浓 勇用熊浓
牌黑沟麦 在介透贼
国获或歪 怪刽外筷
贝废费背
(二)发音合作人
发音人应选择成年前一直住在当地、成年后也 很少离开的中、老年人。为避免读书音的影响, 文化水平不要太高。发音器官必须正常,咬舌、 牙齿不齐等都不合格。调查者也可自己发音, 但长期离开家乡的人应回本地去记音,以使发 音的语言环境自然,遇到自己拿不准的字音, 应随时询问当地人,纠正自己所受普通话和其 他方言的影响。
(六)声母表、韵母表、声调表
整理声母表、韵母表、声调表都是归纳音位的过 程,要把不同的音位和音位变体分清楚。前面记 音的时候,用的是严式记音,归纳音位时要归并 音位,整理成宽式标音。归并音位的原则是,分 布互补,音值相近,系统性,符合“土人感”。 如北京话a、an、ian、ao四韵中的a,其实是四 个音素,但出现的条件互补,归纳成一个音位, 在“ 明” 说明其出现条件 。 说 中 有的方言存在自由变体,也要归纳成一个音位, 加以说明。
第二节 汉语方言词汇的调查
大型调查
《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方言》杂志2003年 第1期。 收词3千多条,包括《手册》的全部内容,吸收了《方 言调查词汇表》的主要条目,又增加了一部分新的条 目,包括口语中常用的短语和语法结构,因此,更适 合南北各地方言词语的调查研究。 条目与《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一致,有利于和40多 个方言的比较。是目前最好的表。
韵母表共收字107个,按照北京音系排列, 同时照顾到古韵母的不同。 记韵母时应注意:有没有韵头,是什么? 有没有韵尾,是什么?主要元音的音值是 什么?其中最复杂的是鼻化韵。 方法是用严式记音,是什么音值就记什么。 声韵调都要记下来。 记完韵母调查表,就可以作出韵母表的初 稿来,韵母表的排列顺序是,从上到下: 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从左到右:开、 齐、合、撮。
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
汉语方言调查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资料室《方言》季刊1981年第3期曾刊登语言研究所方言组的《方言调查词汇表》(下称第一表),1989年第2期又刊登了丁声树先生的《方言调查词汇手册》(下称手册)。
第一表是语言研究所方言组1958年为调查河北省方言而编写的。
这是一份详细的方言调查词汇表,每个条目都提供了一些方言的参考说法。
方言研究室经过多年的使用,觉得这个表格所包含的条目数量适中,对很多地点方言(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方言)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推荐给广大的方言工作者。
手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55年8月初次印行,后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通称“黄皮书”,但今已绝版。
手册共18部分,1—17是词汇,只有300来条;18是若干语法调查例句。
我们希望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调查,把这些条目和例句作为最必要的,也是最起码的调查项目,以便于将来全国范围内的汉语方言比较研究。
后来,方言研究室在承担“七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方言重点调查”的时候,又在第一表的基础上制定了《汉语方言词汇调查详表》(下称第二表),供课题组内部使用,一直没有公开发表过。
1991年起,方言研究室承担了“八五”社科基金项目,组织编纂《现代汉语方言大辞典》(42种分卷本和综合本)。
其中分卷本的地点方言多数分布于方言复杂的南方地区。
我们为此制订了《汉语方言词汇调查表》,作为分卷本地点方言词目调查和词典编写的主要参考条目。
这个词汇表包含了手册的全部词汇条目,收入了第一表和第二表的主要条目,增加了一部分新的条目,包括一些口语里常用的短语和语法结构,使之更加适合于南北方言词语的调查研究。
同时取消了第一表和第二表每个条目之后的参考说法,增加了一些提示性的说明文字。
为了后来编写综合本工作的方便,条目之前按照类别编了五位码,前两位表示大类,第三位表示小类,最后两位表示小类里的条目顺序。
例如“01101太阳”表示壹天文(1)日、月、星的第一条;“22302搭茬儿”表示贰拾贰动作(3)语言动作的第二条。
方言调查字表
第一,記錄方音一般從聲調開始。聲調記音就是記錄聲調例字的調值。記調值一般用五度標調法,可以用調型符號或數位表示五度音高的變化。記字調時要仔細辨別音高的變化,確定調值時要注意字調的相對音高。調值記錄完畢以後,再進行調類的歸納,把調值相同的字合為一類,調類的名稱仍然沿用古代平上去入四聲的叫法,如果每一類內部還有分化,則按聲母的清濁分為陰陽兩類分別命名,即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聲調記音可以讓發音人先把例字表每一行的第一個字讀一遍,看看可能有幾種調值,然後一行一行地記,調值記在每行例字的末端,一行之中如有不同的調值,可把少數不同的字圈起來,並記下不同的調值。
《方言调查字表》1955年版版权页上的“内容提要”如下:
本书主要供调查方言音系之用,也可以拿它研究汉语音韵。一共选择了比较常用的字三千多个,依广韵的声母、韵母、声调排列。用来调查方言,可以得出方言音系在古今演变上的要点。书前有使用法、说明及声母表、韵母表、声调表。书后附音标及其它语音符号表。研究汉语音韵的人也如果把本书的音韵系统弄清楚,对于广韵和等韵也就有了基本的知识。
第三組貴—跪傑開葵岸—暗化—話圍—危—微午—武
第四組精—經節—結酒—九秋—丘
齊—旗修—休全—權旋—玄
第五組稅—費
第六組糟—招—焦倉—昌—槍曹—巢—潮—橋散—扇—線
組—主—舉醋—處—去從—蟲—窮蘇—書—虛
增—爭—蒸僧—生—聲粗—初鋤—除絲—師—詩
第七組認—硬繞—腦—襖若—約閏—運而—日
延—言—然—緣—元軟—遠
《方言调查字表》使用简介
《方言调查字表》是汉语方言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设计者和修订者是——赵元任先生、丁声树先生和李荣先生。张清常先生《赵元任先生所指引的》(《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1期)一文把《方言调查字表》的来龙去脉说得非常清楚,现把有关部分摘引如下。
《方言调查字表》中的声母调查表
精品文档
声母
清浊、送气及声调条件重轻唇f非组h晓组分混
布—步别怕盘门—闻飞—灰冯—红符—胡
清不送浊浊清送浊明微非晓奉匣奉匣
去去入去平n l i 分混及介音条件
到—道夺太同难—兰怒—路女—吕连—年—严
清不送浊浊清送浊泥开来泥合来泥撮来来齐泥疑
去上入去平疑母?匣母?w v 分混
贵—跪杰开葵岸—案化—话围—危—微午—武
清不送浊浊清送浊疑影晓匣喻三疑微疑微
尖团分混、声母不送气/送气/擦分混和介音(齐/撮)条件- f 分混
精—经节—结秋—丘齐—旗修—休税—费
尖团尖团尖团尖团尖团齐知系合非组
全清平全清入次清平全浊平全清擦音平
全—权趣—去旋—玄送气送气?塞擦?
尖团尖团尖团撮
(精组洪音/知系/精组、见组细音)分混及清浊送气和介音(开/合)条件
糟—招—焦仓—昌—枪曹—巢—潮—桥散—扇—线
精洪章精细精洪章精细精洪庄章精细精洪章精细开齐
全清不送次清送全浊:送气?全清擦
祖—主—举醋—处—去从—虫—穷苏—书—虚合撮
精洪章见细精洪章见细精洪知见细精洪章见细
(精/庄/知章)分混及介音(开/合)条件
增—争—蒸僧—生—声粗—初锄—除丝—师—诗
精庄二章三精庄二章三精庄二庄二章三
r n 零声母()的分合,零声母的来源
认—硬绕—脑—袄若—约闰—运而日
日疑日泥影日影日喻三
延—言—然—缘—元软—远
喻四疑日喻四疑日喻三
开三四合三四合三四
.。
《方言调查字表》难识字汇总检释
《方言调查字表》难识字汇总检释说明:(1)第四栏的内容主要参考《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还有极少数的参考《汉语大字典》(简编本)、《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典》;个别字没有找到古义的,用“阙”字表明。
(2)第三栏、第五栏的内容主要参考《汉语大字典》(简编本),极少数的参考《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华大字典》、《汉典》,个别地方没有查找到,也用“阙”字表示。
(3)多音字(主要是《汉语大字典》(简编本)列多个音)只在第三栏中列出反映字形意义的那个音或是字典中列出的第一个读音,因此一些地方带有个人认识,而本人学识有限,不一定正确。
(4)第一栏所列出的字是根据我本人的情况列出的,可能字表中有的字我不未必真的认识但没有列出,或者某些字有的同学不认识,我没有列出。
(5)有的字输不出来,从字表或其它著作中截图插入。
(6)凡仅作为韵部字而未在其他地方出现的难识字,因老师讲义上已列出,此略去。
序号 字形 音韵地位 音 古 义 今义(或今译)1 腡 果合一平戈泥 luó 《玉篇》:“手理也。
”《广韵》:“手指文也。
”指纹。
2 矬 果合一平戈精 cuó 《博雅》:“短也。
身材短小” 短;矮。
3倭 果合一平戈影w ō 《说文·人部》:“順貌。
从人委声。
《詩》曰:‘周道倭遟。
’” 同“逶迤”。
路迂曲貌。
(又有w ō,wò二音义) 4 踒 果合一平戈影wō 《说文·足部》:“足跌也。
从足委声。
”段注:“跌当为胅,字之误也。
肉部曰‘胅,骨差也’,踒者,骨委屈失其常,故曰胅,亦曰跌。
”足骨伤折。
5 瘰 果合一上果泥 lu ǒ《集韵》:“音裸。
”瘰疬,筋结病也。
〔~疬〕病名,颈项间淋巴结核。
小的为瘰,大的为疬。
6 餜 果合一上果见 gu ǒ 《玉篇》:“饼也。
” 糕点类食品,如:荞麦馃。
7 莝 果合一去过精 cuò 《说文·艸部》:“斩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言调查字表分析1.声调例字的排列原则及作用声调例字共分三大竖行,自左至右(其间竖线作间隔)(1)第一竖行以横线隔为三栏,分别说明如下:这一栏是用来比较中古四声的清音声母字与全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区分的影响。
现表中加入“古音”和“北京音调类”为作比较之用。
记下这些例字方言音读的调类与调值,就可以比较以下问题:①方言调类有没有入声?②方言调类分不分阴阳?③中古全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的分合还有什么影响?例如按北京音记下这些例字的调类与调值就会得出“北京音调类”一行所列的结论;①北京音没有入声。
中古入声全浊声母字,北京音为阳平,入声清音字从这两个字来看,北京读阴平与阳平。
②北京音只有平声分阴阳,全浊字读阳平。
③中古全浊上声,北京音读去声。
这一栏是用来比较中古四声的清音声母字与次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区分的影响。
这一栏与下一栏基本作用一样,所不同的就是两栏例字的韵母性质不同,下一栏例字的韵母为中古阳声韵及其入声韵,而这一栏例字的韵母为中古阴声韵及其入声韵(《广韵》中阴声韵本没有入声韵相配,在这里为了照顾比较的体例,因而在阴声韵之后加上和它主要元音相同的入声韵)。
记下这些字方言音读的调类与调值,就可以比较以下问题:①方言调类有没有入声?②方言调类分不分阴阳?③中古次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的分合有什么影响?例如按北京音记下这些字的调类调值,整理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北京音没有入声。
中古入声次浊声母字,北京音读去声,中古入声清音声母字北京读阴平。
②北京音只有平声分阴阳。
③中古次浊声母对北京音调类再没有其它影响。
第三栏例字表这一栏如果用北京音记下来,所得的结论也与丰一栏基本一致,所以不同的仅仅是中古入声清声母字,上一栏的“一”字今读阴平,而这一栏的“得”字却读阳平。
从这一竖行的三栏分析中,可以得到有关北京音调类的初步结论:①平分阴阳(以清浊为条件)。
②全浊上变去(即阳上变去,清音次浊上声仍为上声)。
③去声不变。
④没有入声,变化复杂。
(2)第二竖行:以横线隔为四栏,分别说明如下:这一栏是比较古平声清浊对方言平声调类分合的影响,例字的排列原则是:①上横行为清音平声字,下横行为浊音平声字。
浊音包括全浊与次浊,其中:“房(奉)、田(定)、锄(崇)、魂(匣)”是全浊,“雄”(云)是次浊。
全国大部分方言平分阴阳,分化条件就是古音的清浊,全浊次浊包括其中,所以较时不必细分。
②每一对字的韵部等呼基本一致:“方房”是合口三等阳韵。
“天田”:是开口四等先韵,“初锄”是合口三等鱼韵,“昏”是合口一等魂韵;“胸雄”是合口三等,胸”为钟韵,“雄”为东韵,同属通摄。
③每一对古声纽发音部位基本一致:“方房”同轻唇音:“天田”同为舌头音“初锄”同为齿音:“昏魂”同为喉音,’胸雄”同为喉音。
从以上原则可以看到:在不分阴阳平的方言中,这几对字将是同音字;在分阴阳平的方言,这几对字就出现了不同的情况:要么声母、韵相同而仅声调不同;要么韵母相同而声母、调都不同。
在这里只是为了作声调的较,可以不管声母与韵母,在记录时,要在短竖线上作是否同音(或同声调)的就够了。
如:“方——房”用表示“√”同音(或同调)或用“”∕表“方——房”表示不同调。
这一栏是比较古上声清音与次浊对方言上声调类分合的影响,例字的排列原则是:①上横行为古上声清音字,下横行为古上声次浊字。
之所以表内不列古上声全浊字,是因为就全国大部分方言而论,如果方言上声调类分阴阳,那么以上各对例字声调不同,按清阴浊阳的历史演变规律,这里以次浊为代表,也就可以反映这一现象,但如果方言上声调类不分阴阳,却又往往伴随另一规律:全浊上变去,因此如果在上表古音格内将“次浊”改为“浊”而例字中并收全浊与次浊,就会带来比较上的混乱,不如单列次浊,可以先简捷地比较出方言上声调的分合,然后再进而考察全浊上声的变化。
②用短竖线联结的三对字,不仅韵摄与呼基本一致,而且由于古声纽的演变的结果,方音中都读成了零声母。
因此如果方言上声类不分阴阳的话,这三对字就有成为同音字可能。
普通话就是这样。
用两小点联结的三字,除古韵部相同或相近外,声纽明显不,因此,只需作声调的比较就够了。
这一栏是用来比较古去声清音、古去声全浊以及古上声全浊对方音调类分合的影响的。
将这三组字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这三字对方言上声调类及去声调类的分合影响较大。
从全国方言来看,这种影响大体产生以下结果。
①在不分阴阳上与不分阴阳去的方言,这三组字的声调一样,同为去声。
如:北京话、汉口话、梅县话等。
②在不分阴阳上,分阴阳去的方言里,第一横行的读阴去,第二、三横行则读阳去,如:苏州话、长沙话、州话、厦门话。
③在既分阴阳上,又分阴阳去的方言里,这三横行字将互不同调,第一横读阳去,第二横行读阳上,第三横行读阳去。
如:广州话、广西博日话等。
这三横行的排列还有一个原则:即:每一行小组的字是韵摄相同相近以及声纽发音位相同:“付妇附”分别是遇摄合口三等(付),流摄开口三等,韵摄相近,同为轻唇,“到稻盗”同为效摄开口一等,舌头音:“四似寺”同为止摄开口三等齿头音;“试市”同为止摄开口三等正齿音;“注柱住”同遇摄合口三等,“注”为章母,“柱住”为澄,从发展看,这两类声纽有可能同演变为舌音,“见件健”同为山摄开口三四等牙音:“救舅旧”同为流摄开口三等牙音;“汉旱汗”同为山摄开口一等喉音。
正因为每组字声韵相同或相近,因此,在一些不分阴阳上,阴阳去的方言里,就有成为同音字的可能,如:普通话。
这一栏是用来比较古入声清音、全浊对方言调类分合的影响的。
通过这六对字的比较,可以整理出方言中有没有入声,如果有,又分不分阴入和阳入。
长沙话、南昌话只有一个入声,而苏州话、梅县话、厦门话、福州话、广州话都分阴入和阳入。
如果没有入声,古入声清音,全浊字又是怎样演变为其它调类的。
如北京话,在这里分成阴平、阳平两类,而汉口话却都读成了阳平。
而且由于这几组字的古音除清浊外,音韵完全相同。
“八拔”同黠韵,重唇音,“发罚”同为日韵轻唇音,“督毒”同为沃韵,舌头音;“桌浊”同为觉韵,舌上音“失实”同为质韵正齿音;“湿十”同为缉韵正齿音,因此,在只有一类入声的方言中,在虽无入声而这两组字只转为另一类非入声的方言中,各对例字就成了同音字。
如,“八拔”在长沙话里都翻成〔pa,〕在汉口话里都读成吐pa〕。
在全国大部分阴阳平的方言里①1一3行读阴平,4一6行读阳平,如普通话。
在不分阴阳平的方言里1一6行为一个调类,如甘肃天水话、山西太原话(宁夏银川话较特殊,1一3行为平声,4一6行为上声)。
②7一9横行为古上声清音字,10横行为古上声次浊字,11一12行为古上声全浊字。
这6行的分合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不分阴阳上的方言里,7一10行为上声,11一12行属下面的去声,如普通话长沙话、南昌话、梅县活、福州话等。
二是在分阴阳上的方言里7一9行读阴上,10一12行读阳上。
③13一15横行为古去声清音字,16一18横行为古去声浊音字。
这几行的分合有三种情况:一是在既不分阴阳上又不分阴阳去的方言里,11一18行读去声,如普通话、梅县话等,(宁夏银川话较特殊,11一27行为去声)。
二是在不分阴阳上而分阴阳去的方言里,13一15行为阴去,11一12行以及16一18行为阴去,如长沙话、厦门话等(苏州话较特殊,7一9行为上声,10一12行及16一18行为阳去,13一15行为阴去)。
三是在既分阴阳上又分阴阳去的方言里,13一15行为阴去,26一8行为阳去,如:广州话、福州话。
④19一24横行为古入声清音字,25一27行为古入声浊音字,这几行的分合有二种情况:一是在保留入声的方言里,可能只有一个入声,如:长沙话、南昌话、扬州话等,也可能分阴阳入,如:苏州话、梅县话、厦门话、福州话等,甚至还有更复杂的变化,如:广州话,在分阴阳入之后,阳入又依韵母主要元音的长短而分“上阳入”(短元音19一21行)、“下阴入”(长元音22一24行)。
二是在没有入声的方言里,古入声转为其它调类,但转变的情况不同,可能转为一类,如:西南方言的大部分地区都转为阳平,也可能转为几类,情况就更复杂了。
如普通话,25行(次浊)转为去声,26一27行(全浊)转为阳平,而19一24行(清音)没有规律,四声都有。
(如:“一出七匹黑桌约岁”等读阴平,“急竹织福”等读阳平,“笔百尺铁”等读上声,“即各却”等读去声)⑤从竖行来看,每行例字古音声纽同为一组:第一竖行(从左算起)为见组,包括“见溪群晓匣疑”六母,排列的次序是“见溪晓”〔清〕“群匣”〔全浊〕“疑”〔次浊〕。
第二竖行为知组包括“知彻澄娘”四母,排列的次序是“知彻”〔清〕“澄”〔全浊〕“娘”〔次浊〕。
第三竖行为照组,包括“照穿床审禅日”六母,排列次序是“照穿审”〔清〕,“床(或禅)禅(或床)”〔全浊〕“日”〔次浊〕,第四竖行为精组,包括“精清从心邪来”六母,排列次序是“精清心”〔清〕“从邪”〔全浊〕,“来”〔次浊〕。
第五竖行为端组,包括“端透定泥”四母,排列次序是:“端透”〔清〕“定”〔全浊〕“泥”〔次浊〕。
第六竖行为帮组,包括“帮谤并明非奉”六母—为照顾编排体例的一致,未例“敷”母,排列次序是:“帮清非”〔清〕“并奉”〔全浊〕“明”〔次浊〕。
第七竖行为“微”母〔次浊」第八竖行为“影喻”二母“影”为清,“喻”为次浊。
竖行的排列之所以采取“同组”的原则,是因为古调类与古声纽相互影响,发生变化的关系最密切,因此既可以从声类的区分去发现一些方言、声调变化的线索,也可以反过来由调类的区分检查声类变化的线索。
以上三大竖行,第一竖行为综合比较;第二三竖行为分别比较,各有侧重。
通过这些比较就可以找到方言调类的区分及其与古音调类分合的关系,这样方言声调的轮廓就显现出来了。
.2.声母例字的排列原则及其作用声母例字表列为10横行,分别说明如下:①第一行:这是围绕着唇音声母的分合所列的一组比较字。
古音格内标明声纽(清浊)和其它其条件(包括韵摄和声调)因为这些都是方言声母演变的重要条件,这一行可以分为三组进行比较:A.“布一步”“别怕盘”为一组,记下这些字方言读音的声韵调就可以比较古唇塞音在方言中的分合。
有四种情况:一是古全浊的消失,全浊清声变成送气清音,全浊仄声变为不送气清音,如北京话“步布别”声母为〔p〕(其中“布步”同音)“怕盘”声母为〔p,〕。
二是古全浊消失,全浊无论平仄,全读为不送气清音,如:福州话“盘步别”声母同为〔p〕这样“布步”也为同音字。
三是古全浊消失,全浊无论平仄,全读为送气清音,如梅县话“盘步别”声母同为〔p产〕,四是保留浊音,如:吴方言“盘步别”声母同为〔b〕。
B.“门一闻”为一组。
用以比较古明微母在方言中的分合。
有三种情况:一是“门,声母为〔m〕,闻,为零声母,如北京话。
二是“门”为[m],“闻”为[v],如:苏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