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我的母亲学案新人教版(通用)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我的母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在合作交流中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2、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胡适先生的资料,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给课文作批注。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激活思维,导入新课同学们,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的母亲未必是伟大的教育家,未必是著名的学者,但是当我们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时,会发现母亲是那样伟大,是那样可爱。

胡适先生多年以后,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今天我们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板书课题:《我的母亲》二、出示活动任务1、理解文章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2、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3、理解作者的童年对表现母亲的作用。

三、展示课前自学成果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简介作者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

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诌议》,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2、了解背景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

她23岁守寡,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之后,于46岁死去。

冯顺弟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着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母亲。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我的母亲【自研课导学】(晚自习20分钟)自读自悟:《我的母亲》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资料准备:了解胡适生平及代表作品。

自主积累:积累本文用词生动、准确的语句,将它们摘抄至摘抄本上。

自我感悟: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晨读课导学】1 齐声朗读词语手册中的字词注音部分两遍。

2分钟2 自由朗读《我的母亲》,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有余力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背诵。

7分钟3 导生(课代表)检查各组朗读情况。

【展示课导学】课题:2《我的母亲》作者:胡适课时:2课时课型:预展课·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情感的方法3、学会用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合程序、要求、时间读书写等级:达成等级:得分一、基础题书写汉字绰.号()遂.()掷.()抽屉.()笙.()庶.()佃.户()翳.()文绉绉.()二、发展题品味词语2、我在这九年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3、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4、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提高题母亲桥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道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彻骨髓的冰河里.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些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我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从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暴雨,清早上学时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趟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跟随她转来围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纱布,血透过来,红红的一片,惊讶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答到:“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妈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问.“搬石头搭桥呀!”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那年9月,我踏过“母亲桥”走进了军校的大门.独在异乡生活,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助我度过每一次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着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的和幸福的桥.如今,我已经军校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河上的“母亲桥”也已经被风雨侵蚀残旧,而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表示回忆和结束回忆的标志性词语分别是?2.本文所记叙的中心事件是?3.本文先后写了三次“母亲”对“我”的无言的关注,分别是:;; .第一次是_______面写,第二次是_______面写,第三次是概括写.(正/ 侧)4.全文中母亲只说了一句话,试分析母亲说话时的神情及感情.①神情:②感情:5.第四段中写“我”的心理活动是有层次的.“我”先是 ,再是 ,后是 .6.“母亲桥”在文中的意思有哪几层?其中哪是实写,哪是虚写?7.本文第③段中主人公产生“莫名的感激”之情的原因是8.联系原文回答:“母亲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9.试分析“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旧,而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这句话的含义.。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2 我的母亲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理清思路。

2、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点: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情况,识记重点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一、导入。

提一个问题:中国谁取得的学位最多──就是博士、硕士之类?胡适。

35个,博士学位。

中国第一,世界范围内也没听说谁有这么多──也许老师才疏学浅、孤陋寡闻。

当然大多数是各国名牌大学赠送的“名誉博士”。

胡适这个人是中国近代有争议的文化人。

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个人物。

胡适(1891~1962)字适之,现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

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

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和李大钊、陈独秀主办《新青年》,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影响极大。

1938年出任驻美国大使,抗日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1957年旅居美国,因为大陆解放了,共产党不喜欢他,50年代还组织过对“胡适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批判。

当然他也不喜欢共产党,大陆是不能呆的。

国民党也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国民党──他提倡个性自由,主张民主啊、人权啊,结果两党都不喜欢他,只好旅居美国。

1958年任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长──他影响太大了,蒋介石想利用他。

1962年病逝于台湾。

胡适一生著述宏富,在多方面有巨大成就。

1917发表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论文《文学改良刍议》;1920年出版中国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最早的话剧《终身大事》──这是三个第一呀!他在《红楼梦》研究中创立了新的学说,被称为“新红学”的代表。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2、字词
管束()轻薄()文绉绉()绰号()
钥匙()眼翳()庶祖母()佃户()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的怎样的性格?
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组内交流合作学习
(2)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请用“母亲是一个……的人,因为……”的句式说一句话。
(4)划分文章段落层次,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四、合作交流
明确:
(1)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
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
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这句话包含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五、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又如: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
教育学生。
六、学生小结
七、作业
学生交流探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复习提问
1、本文选自(),作者(),原名(),字(),()人。
2.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厌恶(wù)管束(sù)广漠(mò)质问(zhì)
B.责罚(zé)眼翳(yì)调度(diào)轻薄(bó)
C.庶祖母(zhé)嬉戏(x号(chuò)牢骚(sāo)宽恕(shù)
三、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我的母亲》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的母亲》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的母亲》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文本解读《我的母亲》是新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讲课。

作者是我国著名学者胡适。

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是《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体裁是一篇传记。

文章记叙的是作者中年时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经历,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又很有刚气的优秀品质,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突出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敬爱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

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

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学情分析:正处在成长逆反期的学生们对父母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学习本文要使学生们体会作者与母亲的深厚感情,领悟“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深切的情怀。

二.学习目标1、学会概括事件,体会这些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

2、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教学课时:二课时三、学生自主学习1、反复朗读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借助工具书或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2、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诗句、歌曲以及胡适的文章和有关材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3、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4、为母亲做一件事,可从以下提议中选一件去做,做后写下感受。

A、为母亲洗一次脚B、为母亲梳一次头C、为母亲做一顿早餐D、与母亲做一次深情拥抱四、自学成果展示1、字词展示(各组派代表将本组认为重点的字词展示到黑板上,并解说)字音:文绉绉zhòu绰号chuò庶祖母shù吹笙shēng眼翳yì词义:广漠宽恕文绉绉面红耳赤侮辱2、材料展示(理解母爱)将所搜集的关于母爱的材料和胡适的材料分组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

2 《我的母亲》【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听后谈谈你的感受。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二)认识作者和他的母亲1.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2.胡适的母亲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

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

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

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

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三)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3.题写生字词,并进行纠错。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1.快速读一遍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一(1-4)写自己童年时身体、性格的特点,同时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

二(5-12)写母亲对我的直接教育和对我在做人方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13)写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

(侧面描写)2.阅读前4自然段(1)第一段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

其中表示自己性格特点的句子是什么?“文绉绉”是什么意思?“绉”该怎样读?我总是文绉绉的。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2)这一性格的主要成因是哪两点?自身的原因: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母亲的原因: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

(3)这一段流露出对儿童游戏生活的什么感情?追念惋惜(4)第3段写作者9年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却失去了两次“发展的机会”。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学案新人教版

《我的母亲》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体会母爱,感受真情,懂得感恩。

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 体会母爱,感受真情,懂得感恩。

学习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目标:(约1分钟)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体会母爱,感受真情,懂得感恩。

二.学习过程(一)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预习测试:1.给下列加点注音并注意其字形。

眼翳yì文绉绉zhōu zhōu 庶祖母shù绰号chuò吹笙shēng 描摹mó2.解释下列词语责罚:因过错而受责罚。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广漠:广大空旷侮辱:欺侮羞辱;使蒙受耻辱宽恕:意为饶恕的意思。

面红耳赤:脸比耳朵都红了。

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翳:凡眼内、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视线影响视力的症状皆可称翳3.文学常识填空。

胡适是安徽绩溪人,1891年出生于上海。

原名嗣穈,字适之。

幼时就读于家塾,习四书五经。

他曾留学美国,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1928年与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

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

(二)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问题,自学指导(约2分钟)要求:快速阅读,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问题组:(1)胡适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注意留心圈出表现胡适母亲品德的词语,读后找出中心句子。

(2)母亲这些优秀的品德又是通过那些事表现出来的,请同学们细细地品读课文4-12自然段看一下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可以采用小标题加以概括)这些事又表现出她的什么品性?(3)以上几个故事中,哪些话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找出来,作批注。

【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关键字】语文我的母亲课题我的母亲课时教学目标1. 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 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 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型新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了解作者课前检测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小结达标测试导入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课前检测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小结达标测试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胡适(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

1962年2月24日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

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

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

学生笔记学生注音读书并思考明确: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明确: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给加点汉字注音。

文绉绉..( ) 眼翳.( ) 穈.先生( ) 佃.户( ) 眼翳.( ) 锁匙.( ) 轻薄.( ) 三、整体把握,感知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3、默读课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4)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同时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反思
(2)写法探究
1、明确: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作者是把母亲作为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2、明确: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严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传”,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二、合作探究
(一)品味语言
人 们常说“文如其人”,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作为颇有名气的学者胡适,在行文时用词 极注意分寸,而这正是胡适的品性受了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请同学们找出这样的句子加以体会。
示例: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三、课堂展示
四、作业设计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请写一段话,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回报之情。
示例:你用母爱哺育了我的魂魄和躯体,你的乳汁是我思绪的源泉,你的眼神维系着我的生命之舟。拥有你仿佛载着阳光,不管到哪里都是晴天。拥有你是我的幸福,感谢这一路上你的陪伴,感谢你,我的母亲,你是我最初的力量。
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儿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 ”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的是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 新人教版

《我的母亲》教学目的1.理解文意。

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ou) 绰号(chuo) 庶祖母(shu)吹笙(sheng) 摹画(mo) 眼翳(yi)舔去(tian) 侮辱(wu)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二导入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提示及要求:1.抓住关键句、段。

2. 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

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

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内容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提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明确: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学生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材料来交流介绍)。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第4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第4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我的母亲学习内容第一单元(章)第2课(节):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学习目标能力目标: 1.揣摩赏析语言, 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

能力目标: 2通过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学习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情感目标:3、理解母亲对“我”做人的训练, 体会母亲的深情情感目标: 3、理解母亲对“我”做人的训练,体会母亲的深情情感目标:3.理解母亲对“我”做人的训练,体会母亲的深情情感目标:3、理解母亲对“我”做人的训练,体会母亲的深情教学重点揣摩赏析语言, 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

教学难点通过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学习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时间分配自学 30分、导课 1 分、交流展示 35分、小结 4 分、巩固 0 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学法指导)自主学习(一)人物形象1.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母亲在“我”心中的形象?请结合文意,分别举例说明。

2.本文善于选取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性格品质。

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有关母亲的事例母亲的性格品质对我进行学习上的督促和做(1)人上的训导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2)债主。

(3)事事格外容忍, 与家人和谐相处(4)自尊、刚气(二)语言鉴赏3.本文用词准确, 意蕴丰富, 请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既有“先生”之名, 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 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 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 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 如果我能宽恕人, 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4.细节描写能起到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本文注重运用细节描写, 请反复品读下面的句子, 谈谈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

(1)我跪着哭, 用手擦眼泪, 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 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

医来医去, 总医不好。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 有一夜她把我叫醒, 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第课《我的母亲》 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第课《我的母亲》 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纪要】学习目标:1.理解文意。

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学习自传的语言特点,学习从不同方面表现人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情节,学习概括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

【文体感悟】作者: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xīng),字适之。

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

14岁到上海求学。

1910年赴美留学。

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

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同年7月回国。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等职务。

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

后又发表了《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在当时都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1922年创办《努力周刊》和《读书杂志》,提出“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26年游历欧美,在各国讲学。

1928年与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

晚年致力于《水经注》版本的考证。

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

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

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

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

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

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是胡适中年时(40岁)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我的母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通用5篇)

《我的母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通用5篇)

•••••••••••••••••《我的母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通用5篇)《我的母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通用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母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母亲》教案(八年级下册) 篇1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学中应抓住一个“情”字,紧扣精彩细腻的语言,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母爱的真挚、深沉,进而理解生活中的母爱。

让学生学会感悟亲恩,学会做人。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学会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2、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请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二、积累成语:蹑手蹑脚、一饱眼福、娓娓动听、热泪盈眶、循循善诱、饮泣吞声、辗转反侧、万籁俱寂三、教师通过范读,在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方面作出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配以《苏格兰摇篮曲》)学生边听读,边思考!《我的母亲》教案(八年级下册) 篇2学习目标:1、正确、规范、美观书写“阁、衍、屠、樱、剃、亏、筹、籍、婚、倡、域、拆、嘱”13个生字,正确认读“衍、屠、樱、剃、亏、筹、倡、域、拆、寝”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重点)教学流程:一、精彩一分钟值日组长组织,今日话题:母爱。

《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教材中的一篇阅读文章,内容主要讲述了关于我和我的母亲之间的故事。

本文语言简洁,通俗易懂,重点在于刻画母亲和我之间的感情。

本文适合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母爱的伟大,并能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感受到母爱的深刻内涵和人性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关于母亲的词汇,并能够借助词汇运用,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母爱的温暖和伟大,并能够深刻感受到母爱的内涵和人性的伟大。

3.通过讨论和交流,能够发现文章所呈现的母爱的伟大并可自我思考如何报答母爱。

4.能够通过整合所学知识,自主形成自己的观点,写出一篇有关母爱的作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和掌握与文章相关的词汇。

2.理解文章述说的故事,通过深刻体会母爱的内涵。

3.能够通过思考和交流,发现母爱的伟大,并自我思考如何回报母爱。

四、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词汇学习、讨论、阅读和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感悟母爱的内在涵义。

五、教学过程设计Step1: Warm-up通过图片展示相关母爱的图片,鼓励学生用英文进行描述。

比如:图片展示一位母亲与她的孩子走在树林小路上,要求学生描述母亲和孩子的表情、所穿服饰等,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畅谈关于母爱的一些话题。

Step2: Lead-in让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难以忘怀的经历,并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Step3: Vocabulary让学生学习本文所涉及到的生词和词组,如:surprised,whisper,decision,realize等。

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学习到生词的运用和重点掌握。

Step4: Reading在学习完生词后,让学生阅读本文。

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进行语音模仿。

同时,教师可结合读后问题让学生思考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我的母亲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我的母亲学案新人教版
(2)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评价母亲是一个
的人”
快速掌握作者情况。
在相关句子上作批注。
二、学习研讨:
(一)激情导入
(二)检查预习导学:
(三)课文研讨: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并用“母亲是一个的人”句式概括母亲的品性。
2、精细研读:
(1)母亲对我的教育是通过哪几件事表现出来的?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四、达标训练:
1、考察你的注音及写字速度(一定要准确规范嗷!)(5分)
méi先生()绰号( )吹笙( )mó画( )
眼翳( )庶祖母( )文绉绉( )tiǎn去( )
侮辱( )宽恕()
2、按课文填空(4分):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如果我能(),()——我都得感谢我的慈爱母。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案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 ____组____号
课题我的母亲
主备
参与
审核
上课时间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黎巴嫩)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2、胡适母亲及写作背景: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注:你还能积累更多写母亲的俗语和名言吗?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情况,记重点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一、预习导学:
3、美点赏析的基础上对你感触最深的地方进行赏析。(可以在思想感情、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词语运用、所受启发等方面进行赏析)
三、扩展延伸:
母亲的爱值得我们一生珍藏,母亲的恩情我们一生也报答不完,有位诗人说:“让我们摘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睛;让我们掬一捧月华,抚平母亲的皱纹。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今天,让我们选择自己的方式,为母亲提前送上一份迟到的祝福,好吗?(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吟、唱、说、写的方式)
(一)资料助读:
1、作者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2、胡适母亲及写作背景: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四、达标训练:
1、考察你的注音及写字速度(一定要准确规范嗷!)(5分)
méi先生( )绰号()吹笙()mó画()
眼翳()庶祖母()文绉绉()tiǎn去()
侮辱()宽恕( )
2、按课文填空(4分):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 ),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 ),如果我能( ),( )——我都得感谢我的慈爱母。
的人”
快速掌握作者情况。
在相关句子上作批注。
二、学习研讨:
(一)激情导入
(二)检查预习导学:
(三)课文研讨: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并用“母亲是一个的人”句式概括母亲的品性。
2、精细研读:
(1)母亲对我的教育是通过哪几件事表现出来的?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2)除了写对我的教育,文章还写了母亲的品格,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表现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____ 组____号
课题我的母亲
主备
参与
审核
上课时间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黎巴嫩)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
3、写出一句有关“母爱”的诗句、名言或俗语。(1分)
画出相关词语
读过本文,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请提出来,同学们会帮你的。
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反思
(二)预习自读,完成下列问题
1、速读课文,扫清文章文字障碍,注意下面加线字的读音。
穈先生( )绰号()吹笙()摹画()眼翳()
庶祖母()文绉绉()舔去()侮辱()宽恕( )
你认为还有哪些需要掌握的词语,请写在下面空白处:
2、自由阅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
(1)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
(2)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评价母亲是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