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断章》教案设计
《断章》卞之琳教学教案5篇
《断章》卞之琳教学教案5篇《断章》卞之琳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力量1、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展共性化解读;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育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熬炼沟通、表达力量;3、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二)过程与方法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沟通--拓展升华”的过程进展;2、学生自主学习根底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沟通争论中理解诗歌主旨。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怀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用精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选择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
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状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精确,也存在多种解读,问题在于很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
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争论状况时,须特殊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说明这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准确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殊强调读者参加。
这些说法都说明白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解读《断章》1、介绍作家作品:卞之琳(1910-2023),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
诗人、学者。
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
由于这段经受,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断章优秀教案
断章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哲理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包括对诗歌意象、语言、结构等方面的分析。
3、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断章”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题。
(2)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语言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2、难点(1)对诗歌中蕴含的哲理的深入理解和领悟。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培养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现代诗歌片段,引起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受,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断章》。
2、作者简介简单介绍诗人卞之琳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和在现代诗坛的地位,为学生理解诗歌创作背景打下基础。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4、诗歌解读(1)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如“桥”“楼”“明月”“窗子”“人”等,并分析这些意象所代表的含义。
(2)探讨诗歌中“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一经典诗句,让学生思考其中的视角转换和相互关系。
(3)分析“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句诗,体会诗人所传达的关于存在与观赏、装饰与被装饰的思考。
5、深入探究(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2)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个体在世界中的角色等。
6、诗歌鉴赏技巧(1)讲解如何从意象、语言、结构等方面鉴赏现代诗歌。
(2)以《断章》为例,进行具体的鉴赏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7、拓展延伸(1)让学生模仿《断章》的形式,创作一首简短的现代诗,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
(2)推荐一些类似风格的现代诗歌,让学生课后阅读,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8、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诗歌的解读、主题探讨和鉴赏方法。
断章教案课程导入
断章教案课程导入教案标题:断章教案课程导入导入目标:引发学生对断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本的探索欲望,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导入步骤:1. 创设情境: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思考。
2. 引入主题: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断章,并解释断章的定义和重要性。
3. 提出问题:提出一个与断章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你有没有在阅读一本书或文章时遇到过断章的情况?你觉得断章对我们的阅读理解有什么影响?”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 分享观点: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鼓励其他小组成员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
6. 引入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断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向他们展示一篇与断章相关的课文或文章。
7. 预测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标题、图片或关键词,预测课文的内容,并讨论他们的预测是否与之前的讨论结果相关。
8. 总结导入:总结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强调断章的重要性和与课文的关联,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资源:1. 引人入胜的故事或问题,可以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有趣的场景或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
2. 与断章相关的课文或文章,可以是一篇短文、一段对话或一则新闻报道。
3. 小组讨论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自己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4. PPT或黑板,用于展示问题、课文预测和总结导入部分。
教学建议:1. 在导入过程中,尽量采用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观点。
2. 引导学生思考断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提供一些实际例子,如广告、新闻标题等,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3. 在讨论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辩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在总结导入部分,强调断章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并与课文的内容进行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意义。
5.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导入的难度和深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参与到导入活动中来。
《断章》教学设计
《断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出发,理解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品读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意象,探究诗歌中“桥”“楼”“梦”等意象的内涵;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诗歌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痛苦等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出发,理解诗歌的内涵;通过品读意象,探究诗歌中“桥”“楼”“梦”等意象的内涵。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诗歌的主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痛苦等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背景音乐——《二泉映月》,激发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悲伤的氛围。
2.教师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导入新课,并介绍诗人的基本情况。
二、品读意象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出发,理解诗歌的内涵。
引导学生从诗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桥”“楼”“梦”,并阐述它们的含义。
2.教师进行点拨和补充,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桥”“楼”“梦”等意象所蕴含的意义。
三、小组合作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组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1)诗中“桥”“楼”“梦”等意象的含义是什么?它们在诗歌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诗人的内心孤独、迷茫、痛苦等情感是如何体现出来的?(3)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它所传达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2.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各小组的讨论,给予指导和建议。
3.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纠正。
4.教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四、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断章”体验?我们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惑和迷茫?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从诗歌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五、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断章》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断章》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断章》的背景和作者鲁迅的生平和思想。
1.1.2 分析《断章》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1.1.3 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断章》的内容和主题。
1.2.2 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断章》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
1.2.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鲁迅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
1.3.2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尊重和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1.3.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2.1.1 《断章》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生活困境和内心挣扎。
2.1.2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知识分子的处境。
2.2 教学重点2.2.1 分析《断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2.2.2 解读《断章》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领会其深刻的主题。
2.3 教学难点2.3.1 对《断章》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2.3.2 对主人公内心挣扎和人生选择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介绍鲁迅的生平和思想,引导学生了解《断章》的背景。
3.1.2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意识。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主阅读《断章》,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2.2 学生通过思考题和讨论,深入理解《断章》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3.3 合作探究3.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断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3.3.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人生选择。
3.4 课堂总结3.4.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3.4.2 强调《断章》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2024断章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2024断章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断章》全文。
2.分析并品味顾城的诗歌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
3.探讨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及审美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情感及哲理。
2.难点:分析诗歌的审美价值及顾城的创作风格。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顾城照片,简介诗人及其创作背景。
邀请学生分享对顾城的了解,引导进入新课。
2.诗歌朗读学生齐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美感。
3.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意象,如“你”“我”“风景”“断章”等。
解读诗歌的情感,如孤独、迷茫、思考等。
探讨诗歌的哲理,如人生无常、命运无奈等。
4.诗歌背诵学生自选段落进行背诵,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
教师选取重点句子进行集体背诵,巩固记忆。
5.诗歌欣赏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如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等。
举例说明顾城的创作风格,如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诗句,阐述原因。
6.课堂讨论针对诗歌的主题、情感、审美等方面,展开小组讨论。
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7.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解析、背诵。
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及积极性。
3.诗歌解析部分,是否深入浅出,让学生易于理解。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考试成绩:通过阶段性的考试,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六、教学延伸1.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2.开展诗歌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自己的诗歌。
3.结合其他文学作品,进行跨学科的诗歌研究。
本节课通过分析《断章》这首诗歌,让学生了解了顾城的创作风格及诗歌的美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解析、背诵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断章课程设计
断章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章节重要词汇、成语及句式结构,如“断章取义”、“语境”等;2. 学生能通过本章节学习,识别并运用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3. 学生能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情节设置及寓意表达。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文章进行深入解读,提炼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 学生能通过写作练习,运用断章取义的手法,创作富有创意的短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鉴赏能力;2. 学生通过探讨文章中的寓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素养。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达成预期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定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寓意表达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断章取义的手法,学会在阅读中提炼关键信息。
2. 词汇、成语及句式结构学习:- 学习本章节重要词汇、成语,理解其含义及用法;- 分析文章中的经典句式结构,如排比、对仗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成语及句式结构。
3. 写作实践与团队协作:- 安排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断章取义的手法,创作富有创意的短文;-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交流,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制定,与教材章节紧密关联。
卞之琳断章教案
卞之琳断章教案教案标题:卞之琳断章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卞之琳的《断章》一诗,使学生了解该诗的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1. 理解《断章》一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卞之琳的《断章》诗歌文本。
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卞之琳的照片或简要介绍她的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如“你们对诗歌有什么了解?你们对卞之琳有什么了解?”2. 预习导入(10分钟)教师将《断章》诗歌的文本呈现给学生,并简要介绍该诗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
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阅读《断章》诗歌,并回答相关问题,以检查他们对诗歌的理解。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辅助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断章》诗歌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性问题,帮助学生展开讨论。
5. 创作活动(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断章》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活动。
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或者让学生选择其他形式,如绘画、演讲等来表达。
6. 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与全班分享。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借鉴和学习。
7. 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并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进一步了解卞之琳的其他作品,进行文学研究和比较。
断章教学设计
断章教学设计断章教学设计第1 篇【教学目标】1、作者介绍2、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法】讲读训练法【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新课:有句话这样写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因”。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
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粥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
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二、作者简介:卞之琳,现代诗人、翻译家。
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建国前出版了诗集《三秋草》和《鱼目集》,另有与何其芳、李广田合著的《汉园集》。
解放后出版诗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和《雕虫纪历》。
三、关于《断章》:《断章》这首诗选自《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
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
”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三、《断章》全诗:《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教学设计第2 篇清澈的天空,是谁设下一个空明的意境,断章。
荒蛮的土地,是谁泼洒一腔葱绿的热情。
在清风中摇曳的梦想,在朝阳中醒来,抖落了一身的露水,抓一把阳光,调进清涩的香酩。
一仰头,饮尽的是昨日的忧伤彷徨。
一闭眼,嚼碎的是今日的繁华与迷茫。
于是幻想成长为希望,成长为蓝图,成长为脚步。
飞鸿声声,已换不回春天,我们要做的便是充实秋天的画框。
二什么时候,泪水化作一场烟雨,把整条大河酝酿成一坛老酒,这里有杜康,传承千载,醉透古今,烽火狼烟染一点,长河落日染一点,铸件青铜染一点,峨冠博带染一点……染出多少旷达的生命,染出多少烈烈忠魂,染出多少壮烈,多少柔情。
断章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断章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断章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句,原是作者一首长诗中的一个段落。
诗人将人生哲理与诗歌意象融合进来起来,整体表现了自己成积对宇宙和人生的探求。
悲怆以下是整理的断章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断章》教案一.作者简介【卞之琳】(1910-2021),生于南通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会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二.背景介绍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
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
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三.细读感悟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 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阴暗一种朦胧的意境?“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
3. 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隐喻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
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分在楼上看你”,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络。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帘”“你瓷砖了别人的梦”,在“装饰”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
看到的风景,进入梦里,将四个过场交叠在一起。
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远方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脱俗、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游人如织月色之中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充溢着奇幻色彩、荡漾着温馨情调。
4. 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看破了什么道理?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瓷砖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5.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
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未必自觉,都可能爆发这样相对来说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断章》知识点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英国象征派,并且善于象征主义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断章》教学设计详案
《断章》教学设计详案【教学目标】1.作者介绍2.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法】讲读训练法【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句话这样写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因”。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
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粥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
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二、作者简介卞之琳,现代诗人、翻译家。
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建国前出版了诗集《三秋草》和《鱼目集》,另有与何其芳、李广田合著的《汉园集》。
解放后出版诗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和《雕虫纪历》。
三、关于《断章》《断章》这首诗选自《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
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
”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四、《断章》全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五、赏析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
但细想的话,你又会觉得满脑子疑问:谁是看风景的人呢?你装饰了谁的梦呢?其实,这些问题并不需要答案,我们只需要感受那份浓浓的诗情就可以了。
这首诗我们既可以把它当作哲理诗解读,也可以当作爱情诗解读。
为什么说它是一首哲理诗呢?我们先看这首诗的意象。
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8个可相互交叉重叠的意象,即“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
这虽然是一刹那的意境,却表现出复杂的关系,在短短的35字里涵蕴了深刻丰富的人生哲理。
《断章》戴望舒 教案设计
《断章》戴望舒教案设计《<断章>戴望舒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断章》的主题和内涵。
2、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和意象的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传达的哲理和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中独特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难点领会诗歌所蕴含的深邃哲理和复杂情感。
引导学生将诗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哲理意味的图片或简短的诗句,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戴望舒的《断章》。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戴望舒的生平、创作风格以及《断章》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诗歌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停顿和重音。
(四)诗歌解读1、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引导学生思考“桥”和“风景”这两个意象所代表的含义。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探讨“楼”和“看风景的人”这两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2、解读诗歌的结构让学生观察诗歌的句式,发现其回环往复的特点。
分析这种结构对表达诗歌主题的作用。
3、理解诗歌的主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教师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认识到诗歌所表达的关于“相对性”和“主客关系转换”的哲理。
(五)诗歌赏析1、语言特色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分析诗歌中词语的运用,如“看”字的重复使用所产生的效果。
2、情感表达探讨诗歌所蕴含的情感,是平静、深沉还是其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这种情感的感受。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模仿《断章》的结构和风格,创作一首小诗。
2、展示一些与《断章》主题相关的其他诗歌或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七)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再次强调诗歌的主题、意象、结构和语言特色,让学生对《断章》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断章》卞之琳 教案设计
《断章》卞之琳教案设计《<断章>卞之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断章》的主题和内涵,体会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所传达的深刻哲理。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包括对诗歌意象、语言、韵律的分析和感悟。
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中的相互关系和相对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你”“我”“风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2)体会诗歌简洁语言背后蕴含的丰富哲理。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避免单一化的理解。
(2)让学生将诗歌中的哲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在欣赏风景时,我们自己是否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从而引出课题《断章》。
2、作者简介(2 分钟)简单介绍卞之琳的生平、创作风格和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5 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停顿和语气。
(3)学生再次朗读,思考诗歌描绘了哪几个场景。
4、精读诗歌,分析意象(15 分钟)(1)提问: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它们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2)引导学生分析“你”“我”“风景”等意象,例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你”是看风景的主体,“风景”是被看的对象;“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此时“你”又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3)小组讨论:这些意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如何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意境?5、深入探究,理解主题(15 分钟)(1)组织学生讨论: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题?(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事物的相对性、人生的观察与被观察等。
(3)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明确诗歌主题的多义性和开放性。
6、诗歌诵读,体会情感(5 分钟)(1)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出诗歌的韵味和情感。
《断章》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断章》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断章》的基本内容,了解作品的背景及作者的情况。
(2)能够分析并欣赏《断章》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互评、讲解等方式,深入理解《断章》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增强对生活的感悟。
(2)培养热爱文学、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品介绍:(1)作者:江苏省市级优课作者(2)背景: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3)题材:诗歌的形式和特点2. 作品分析:(1)主题:《断章》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2)结构:诗歌的结构和布局(3)手法: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效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断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2)分析和欣赏《断章》的艺术特色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2)作者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江苏省市级优课作品。
(2)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诗歌与生活的关系。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断章》,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断章》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分析:(1)教师对《断章》进行深入讲解,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2)讲解作者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5. 练习与反馈:(1)让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
(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练习成果:评价学生在诗歌鉴赏练习中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断章》教学设计
《断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中“相对与相依”、“桥”、“风景”等意象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2.了解诗歌中运用的互相关联的意象,领会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3.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通过对诗歌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重点理解诗歌中的“相对与相依”、“桥”、“风景”等意象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3.深入探讨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对意象和意境的理解、诗人感情的处理、诗歌主题的把握。
•难点:理解诗歌中的哲理,并能够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黑板:列出重点、难点及问题。
•投影仪:展示诗歌原文及注解。
•教学软件:播放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动画或影像。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和相关背景知识。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3.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意象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进行诗朗诵。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导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2.讲授新课:首先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然后逐句解释诗歌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深入探讨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3.巩固练习:学生分组朗诵诗歌,并解释其中表达的感情及意象的含义。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报告、朗诵比赛、口头反馈。
2.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改进方法,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作业布置1.抄写并背诵诗歌。
2.写一篇300字的读后感或分析文章。
3.请学生收集相关的哲理诗句或名言,准备在课堂上分享。
4.请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怎样的意义?并写下来。
5.请学生准备下一课的预习内容,包括作者介绍、创作背景及作品鉴赏等方面的资料。
断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设想 一、新课导入 三、问题探究
二、解读《断章》 四、拓展延伸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教学内容概述: 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中理解诗歌主 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 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 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 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 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 — 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 共同探究;
4、学生分组讨论,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 解.
5、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四、拓展延伸
补充余光中《连环》一诗,让学生进一 步感知诗无达诂、个性化解读这种阅读 特点。 连环——仿卞之琳诗意
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 /落日却回顾 回顾着远楼 /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 /明月却俯望 俯望着远窗 /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二、解读《断章》
/pr ograms/view/8IWTIjrsGM w/
1 、了解作家生平 2 、介绍作家作品
简介
卞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 江苏海门汤门镇,祖籍江苏溧水,曾用笔名季陵, 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 译家。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 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 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 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 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 诗人。
2024年《断章》卞之琳教学教案
2024年《断章》卞之琳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断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感受诗歌中的意象和韵律美,提升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启发学生对生活中的美进行发现和思考,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诗歌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意象的把握。
诗人情感的体会和诗歌韵律的欣赏。
难点:学生对诗歌深层含义和隐喻的领悟。
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进行朗读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开始时,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美景与情感的联系,为学习诗歌做铺垫。
简短介绍诗人卞之琳的生平背景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自主阅读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断章》,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分享对诗歌的初步理解和感受。
3. 分析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歌的内容,包括主题、意象、情感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并解释这些手法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
4.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诗歌,强调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
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方式,反复练习,直至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感和韵律。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诗歌中的意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开展诗歌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尝试仿照《断章》的风格创作自己的小诗,提升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诗歌朗诵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重视学生的朗读实践,通过朗读指导和练习,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学生当场朗读诗歌,并相互评价朗读效果。
教师提供几个与诗歌主题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断章》的读后感,阐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尝试仿照《断章》的风格创作一首小诗。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朗读效果和作业质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断章》教学设计
《断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 .能够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
2 .结合诗歌背景,能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3 .能够体会诗歌情思、哲理。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诗歌,分析意象,品味画面美
(1)这首诗虽只有三十几个字,但是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你找出来。
明确: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八个意象:”站在桥上的你” “楼上看风景的人” “桥” “楼” “明月”“窗子”“别人” “梦二
(2)诗歌的八个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
这四个画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明确: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
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二、再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1)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得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2)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明确: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互关联、互相依存的,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完整版)断章教学设计
(完整版)断章教学设计《断章》教学设计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
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
一、整体把握阅读《断章》,你赞同哪个观点?1、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
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
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
”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
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
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如果把这首诗当做情诗来读,该如何阐释?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一《断章》教案设计导读:【《断章》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2、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二)过程与方法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
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
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
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解读《断章》1、介绍作家作品: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
诗人、学者。
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
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
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
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
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
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2、整体把握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
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
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
但看完后又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
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
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
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
”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三、问题探究:1、《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
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
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还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你说呢?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
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
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
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
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
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3、这是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两首诗,当我读着《断章》和《错误》时,这两首诗就在眼前晃着,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其中的原由?明确:阅读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很相似。
(可就诗意与同学简单进行交流)教师点拨:读诗若能抓住诗中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就能较准确地把握作者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4、品读《断章》,讨论小结:从字面上看,《断章》极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又似乎觉得简单的字眼里蕴藏着很深的道理。
仔细品味,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5、学生分组讨论,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4、课件展示学术界对《断章》的几种解读;教师可提供几组有关《断章》诗意的资料:A)学者、翻译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这首诗在“装饰”两字上做文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
B)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
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如何成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梦”中的花朵。
不写她的外貌,而写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意味的微妙。
(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C)《断章》这首小诗,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
”“写于一九三五年十月,触景生情,储藏在记忆中,当还远远早于这个日期”。
“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决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
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
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会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
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教师要抓住“你”“风景”“明月”“梦”几个意象作适当的补充。
)6、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四、拓展延伸补充余光中《连环》一诗,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无达诂、个性化解读这种阅读特点。
连环——仿卞之琳诗意余光中你站在桥头看落日/落日却回顾/回顾着远楼/有人在楼头正念你你站在桥头看明月/明月却俯望/俯望着远窗/有人在窗口正梦你【教学总结】《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
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所以会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首先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
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
诗分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思想。
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
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
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
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画面却配置得错落有致,透明清晰。
当你被这单纯朴素的画面所吸引时,你不会忘记去追寻这图画背后的象征意义,这时才惊讶地发现作者怎样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哲学沉思: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的。
是啊,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那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看的“客体”;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
同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看风景人”已经变成了“看”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变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
为了强化这一哲学思想,诗人紧接着又推出第二节诗,这是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画面,但已不再是一个构架里,但就大的时间与空间还是一样的。
两句诗里的“装饰”,只是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法,如果写成“照进”,“进入”,就不成为诗的句子了。
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或许径是无关的另外的人,总之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换成“我”,这些不关重要。
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
第一句诗,“你”是这幅“窗边月色”图中的主体,照进窗子的“明月”是客体,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夜,你已进入哪一位朋友的好梦之中,成为他梦中的“装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