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与传统文化45
中国传统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传统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史学啊,那在传统文化里就像是一颗超级闪耀的恒星,光芒万丈,其他文化元素都得围着它转呢。
你想啊,传统史学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宝库,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
从三皇五帝开始,那些故事就像是一部部超级精彩的玄幻大片。
黄帝大战蚩尤,那场面,就跟超级英雄打架似的,电闪雷鸣,各种神奇的法术乱飞。
这些故事可不仅仅是用来娱乐的,它们就像是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魔法秘籍,里面蕴含着无数的智慧。
传统史学还是一个超级严格的老师。
它会板着脸告诉你,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
那些朝代的兴衰,就像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
像秦朝,强大得像个肌肉猛男,横扫六国,可是最后却因为自己太霸道,把老百姓折腾得够呛,就像一个暴发户肆意挥霍自己的财富,结果一下子就垮台了。
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诉我们不能太贪心,要懂得照顾大家的感受。
而且传统史学就像一个有着超级记忆力的老神仙。
它把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都记得清清楚楚。
比如诸葛亮,那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他在历史的舞台上就像一个超级魔法师,呼风唤雨,空城计那一出,就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魔术表演,把司马懿骗得团团转。
这些故事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激励着我们要做聪明、勇敢又有谋略的人。
它也像一个超级爱唠叨的老奶奶。
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仔仔细细地说个遍。
从宫廷里的勾心斗角,到民间的家长里短。
就拿宫斗来说,那些后妃们争宠的手段,比现在的宫斗剧还精彩呢。
为了一点小利益,那心眼多得像蜂窝,斗智斗勇,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在传统文化的大家庭里,传统史学就像一个定海神针。
如果没有它,传统文化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在时间的海洋里瞎晃悠。
它给文学提供了无数的素材,那些诗词歌赋很多都是从历史故事里汲取灵感的。
它也是绘画、戏曲的源泉,你看那些历史题材的绘画和戏曲,就像是传统史学这个大树上结出的鲜美果实。
传统史学还像是一个神秘的时光隧道。
我们只要一钻进这个隧道,就能瞬间穿越到古代。
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
历史学和历史文化
历史学和历史文化历史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途径。
历史文化则是历史学的产物,它包含着人类文明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我们认识历史、了解文化的一个重点领域。
历史学起源于传统文化,最早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尚书》、《史记》等。
这些文献中,记录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
历史学的发展有助于人们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思考,进而提高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历史文化则是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它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历史的载体。
历史文化不仅包含着历史事件的记录和文化现象的描述,更蕴含着人类智慧、情感和价值观念。
例如,中国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除了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家庭、祖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历史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文明底蕴和文化自信。
同时,历史文化也是统一和团结民族的纽带。
历史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政府和学者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和支持。
只有当人们从内心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历史文化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
历史学和历史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化和发展,也不断引发新的议题和热点。
例如,野史的记载是否可信?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历史的诠释差异?这些问题都需要历史学家和文化研究者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总之,历史学和历史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理解人类发展历程的渠道。
我们需要珍视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使其成为我们文明繁荣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历史学的民俗学和民俗文化
历史学的民俗学和民俗文化历史学是一门探究过去的学科,而民俗学则是历史学中具有自己独立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民俗学主要研究某一地区或者民族在传统社会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民间信仰、节日纪念以及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在民俗学中,最常见的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通常指在民间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经验、知识、信念、习俗、符号和印记等。
本文就将围绕历史学的民俗学和民俗文化来作一些阐述。
一、历史学的民俗学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那时,德国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叫做“民俗学运动”的运动,他们认为民族民俗的研究与历史学密切相关,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民俗学。
有学者将民俗学定义为“彻底研究人的文化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历史学中,民俗学是探究社会文化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民俗学自古至今一直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特别是民间习俗方面的内容,由于其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伦理等各个方面,因而被广泛地运用于历史学研究中。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传统社会中的民俗文化和习俗、传统文字、特定地理环境、族群、信仰等重点文化领域。
在进行民俗学研究时,需要对民间文化、民俗风俗、民间艺术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细致的考察和研究。
二、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形成的文化现象,是各种信仰、想象、好恶、礼仪、技艺、趣味及各种生活习惯等文化方式的总和,佐以符号、印记和民间艺术,并在过去与今天的生活中保留下来。
民俗文化有着浓厚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
民俗文化在历史学研究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折射了一个民族渊源深远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意识等。
同时,民俗文化也是历史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历史学家在研究过去社会的历史时,不能忽略民间的文化、信仰和习俗。
这些物件和行为与人们早期的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文化演变的过程。
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关系传统文化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同时历史也是传统文化的来源和支撑。
首先,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
传统文化是一种久远的文化传承,在历史上形成并流传至今。
历史的发展过程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历史所留下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构成了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支撑。
例如,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诗歌集之一,里面的许多篇章流传至今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
中国的孔子、墨子、韩非子等伟大思想家和哲学家留下的思想遗产,构成了中国著名的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历史是传统文化的源头。
历史对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历史因素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尤为深刻。
历史事件与人物的传说、故事被传承并构成了文化背景,形成了文化的形态和意识形态。
例如,三国时期的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斗争和英雄人物的事迹,这部小说被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将这段历史事件变成了永恒的传统文化和精神符号。
再次,传统文化和历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一部分,文化的不断发展与演变也会对历史造成影响。
例如,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始于战国时期,其代表孔子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名声。
儒家学说强调礼仪、道德、人伦、忠信等美德,并在历史上经过不断地发展和重新解释,渗透到所有阶层的人们的心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因此,传统文化与历史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取长补短,共同推动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最后,传统文化和历史对于当代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和价值。
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宝贵财富,可以启迪思想、深化认识、提高审美观念,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推进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中国古代史学思潮与文化解读
中国古代史学思潮与文化解读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大国,其古代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多个领域。
其中,史学思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化、思想、价值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一、史学思潮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史学思潮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尚书》、《春秋》等历史文献,这些文献中融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全貌。
而《史记》则是中国古代史学思潮的重要里程碑。
《史记》中体现了古代中国史学思潮的流变和特点,其内容涵盖了人物传记、行政制度、经济地理、神话传说等方面,对于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经世致用派”、“文化名流派”、清末民初的“史学革新派”等,都是史学思潮的演化和发展,对于史学中国化、西学中国化、现代化等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史学思潮对于文化的解读史学思潮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审美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于中国文化的解读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视角。
1.宗族意识的重要性古代中国宗族制度发达,宗族意识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书经》、《春秋》等经典都反映了宗族制度、宗族秩序和宗族内外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史学思潮指出,宗族意识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价值观,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处。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宗族制度所起的作用无可置疑,同时,宗族制度也为传统的道德伦理提供了支持。
2.崇尚“仁政”思想中国古代史学思潮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就是“仁政”,即以仁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经学思想主张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希望借由仁政实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从“文化名流派”到“史学革新派”,都对仁政思想有所推崇,将其视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仁政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
3.历史思维的重要性史学思潮所强调的历史思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史学
第十章第一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直到有了文字,历史记载方成为可能。
甲骨文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用以记载历史的文字。
这些记载已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完整历史记载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因而可以被看作历史记载的萌芽。
负责记载的史官,则担当起草公文、记录时事、保管文书之责,也担任一些宗教活动的组织者,他们可以说是最早的史家。
《尚书》是较早且更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所记都是殷、周王朝的大事。
《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包含风、稚、颂三个部分。
其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反映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史诗。
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成《春秋》一书。
《春秋》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战国时代,私人历史撰述有了大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左传》、《国语》、《战国策》。
秦汉时期则是中国史学成长时期。
这一时期史学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宏富的纪传体通史和继代史的出现。
《史记》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纪传体表现形式,概括了 3 000 年历史,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
《史记》的“成一家之言”标志着史学已卓然成为一家。
班固撰《汉书》,断代为史,由此开创了皇朝史撰述的先河。
荀悦的《汉记》又创编年体断代先例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是中国目录学的开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得到初步发展,私家修史之风盛行,就史学门类言,除纪传、编年外,又有民族史、地方史、家史、谱谍、别传以及史论、史注等,显示出史学多途发展的盎然生机。
三、古代史学的发展与完善隋唐五代时期,统治阶级重视修史,设馆修史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书成绩斐然。
二十四部正史有八部成书于唐初,便是一个例证当然,设馆修史表明皇家对修史的垄断,私修之风受到抑制。
总结性著作的出现,是此期史学发展的又一个特点。
刘知几的《史通》、杜佑的《通典》为史学开辟了新路。
宋元时代,尤其是两宋,史学发达,堪称盛世。
史记中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
史记中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巨著,由司马迁撰写而成,被誉为中国史学的奠基之作。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史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发现了其中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
首先,史记中的历史传承体现在其对历史事件的全面梳理和详实记载上。
司马迁以严谨的态度和卓越的史学素养,对中国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编纂,使得史记成为了一部集史料、记事、编年、论述于一体的巨著。
在史记中,司马迁不仅详细记录了历代君王的事迹,还记述了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风貌等方方面面。
这种全面性的史料记载,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更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其次,史记中的文化传统体现在其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和弘扬上。
史记中不仅包含了历代君王的事迹,还记载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他们的学说。
例如,史记中记载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同时,史记还记载了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说,如墨家、道家、法家等。
这些学说的记载,使得史记成为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史记中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还体现在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塑造上。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既有赞美之辞,也有批评之词。
例如,在记载秦始皇的事迹时,司马迁既赞扬了他的统一中国和推行法制的功绩,也批评了他的暴政和焚书坑儒的行为。
这种客观公正的评价,使得史记成为了一部具有历史思想性和道德价值的巨著,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史记中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还体现在其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上。
史记采用了简练而富有力量的文笔,以及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部史记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文学价值。
同时,史记中还融入了大量的诗词和典故,使得史记成为了一本兼具历史和文学特点的巨著。
这种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不仅使得史记的阅读更加生动有趣,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总之,史记作为中国古代史学巨著,体现了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史学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学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而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包括哲学、道德、文学、艺术、礼仪等各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方法、历史观念、史书编纂等都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例如,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强调历史的道德意义和价值取向,这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重视道德教化和人伦关系有关。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古代史学家在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时,常常需要参考和解读传统文化中的文字、文献、艺术作品等。
古代文化的理论体系和思想观念也为古代史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框架和方法论。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古代史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古代史学家不仅要研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还需要分析和解读古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变迁。
例如,研究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都是古代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古代史学借助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历史与文化历史文化
历史与文化历史文化历史与文化历史和文化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双胞胎,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而文化又深深扎根于历史的沃土之中。
本文将就历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展开论述,探讨它们的共生共荣之道。
一、历史与文化的关系历史是过去的一段时间,是人类活动的片段,它以真实的事实和事件为基础。
而文化是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产生的一切精神与物质的创造和积累。
历史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共生共长的。
首先,历史是文化的根基。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历史为文化提供了源泉和素材。
历史上的事件、人物、制度等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其次,文化是历史的传承。
历史中的文化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它蕴含着历史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观。
文化在历史中得以传承,并逐渐演变成为后人所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
正是通过文化的传承,人们能够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演变的规律。
最后,历史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推动。
历史事件和人物会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文化也会影响到历史的走向和演变。
历史的曲折和文化的多样性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人类社会的多元格局。
二、历史与文化的结合历史和文化的结合体现在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对文化的传承中。
如何将历史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首先,历史研究应当重视文化的影响。
历史研究不能只关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迁,更应该重视文化对历史的塑造作用。
历史学家应当通过专业的视角和方法,挖掘历史中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从而使历史研究更加全面准确。
其次,文化教育应当注重历史的渗透。
文化教育不能只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更要注重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的能力。
让学生真正明白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是有着丰富历史积淀的,从而对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人们应该重视历史和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历史和文化的传承需要基于对历史的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但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和发展。
历史与国学的关系
历史与国学的关系
历史和国学是两个相关的学科领域,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国学可以追溯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包括古代的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国学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研究,还包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和现代应用。
历史则是对过去事件和人物的记录和研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历史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的历史。
历史学不仅关注过去的事件和人物,还探究这些事件和人物对现代的影响和启示。
国学和历史的联系在于,国学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领域,而历史则是研究过去的学问。
国学的研究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而历史的研究范围则更广泛,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历史。
在研究方法和学术态度上,国学和历史也有相似之处。
它们都需要对文献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比较和分析来揭示事件和人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同时,它们都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以准确、全面地反映历史事实和文化价值。
总之,历史和国学是两个相关的学科领域,它们都涉及到对过去的研究和传承。
国学主要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而历史则更广泛地关注全球历史。
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国学和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具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
它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明。
一、远古时期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创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汉字、传统节日、礼仪习俗等。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最早的汉字出现在商朝的甲骨文中。
此外,远古时代还形成了许多神话传说,如《山海经》等,这些传说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生命和社会的认识。
二、夏商周时期的传统文化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
夏商周时期的国家制度、礼制、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例如,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当时社会秩序的象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夏商周时期还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墨家等,这些哲学思想为后世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传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传统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和思想碰撞,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提出了各自的政治、哲学、伦理主张,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繁荣局面。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诗经》、《楚辞》等重要的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秦汉时期的传统文化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另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统一性。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如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等,加强了中华文化的一致性。
汉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汉朝还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统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多元并存、交融发展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交融性,如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发展。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学习总结探索中国古代文化与传统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学习总结探索中国古代文化与传统在中国古代史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与传统。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深厚的传统价值观,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这些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在学习中国古代史过程中的收获和认识进行总结和探索。
首先,我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我了解到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渊源、生活方式以及艺术表达方式等。
例如,汉族文化影响深远,汉服、古琴以及京剧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而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十分独特,如藏戏、维吾尔族的传统舞蹈等。
这些文化的多样性使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更加感兴趣,并希望进一步了解和传承。
其次,我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与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文化是现代中国的重要精神支柱。
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家庭伦理等都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例如,孝道、礼仪以及尊师重道等传统价值观一直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我明白了这些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并且深感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我们民族的特色和独特性。
另外,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我还认识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卓越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
举例来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这些卓越的成就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我对这些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同时,中国古代文化也在不断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我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并不是封闭的,而是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并不断发展和创新。
什么是传统文化
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宝贵财富,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历史长河中闪耀不衰。
传统文化是代代相传、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精神信仰和审美情感。
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呢?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经岁月沉淀的一系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总和。
它承载着国家、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不仅包括文字、语言、礼仪、音乐、舞蹈、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还包括传统节日、传统服饰、传统建筑等各个领域的文化元素。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承先启后、传统创新、继承发展等特点。
首先,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历史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其次,传统文化承先启后,是文化传承的纽带,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再次,传统文化传统创新,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发展,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最后,传统文化继承发展,是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推动文化融合和发展。
三、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重要来源,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情感价值。
传统文化铭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观念。
传统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人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对于保持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传承文化传统、弘扬民族风俗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不衰,得益于广大文化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和执着追求。
应该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等方式,立足于当代,面向未来,不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之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中国古代史学优良传统对当今史学的发展的借鉴意义
我国古代史学优良传统对当今史学的发展的借鉴意义一、古代史学的典范我国古代史学以其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为世人所称颂。
从史学理论到史学实践,古代我国史学都积淀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成为当今史学发展的借鉴典范。
1. 史学理论的奠基我国古代史学在史学理论的奠基方面有独特的成就。
儒家的“史记”、“春秋”等史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史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后世的史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2. 史学研究的方法探索古代史学在史学研究的方法探索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史学家们不断研究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今天的史学研究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3. 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古代我国史学家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就。
许多史学家通过历史文献的整理、翻译和保护工作,让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这对当今的历史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古代史学对当今史学的借鉴意义古代我国史学所积淀的丰富经验和宝贵智慧,对当今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儒家史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儒家的史学理论体系在我国古代史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今史学工作者可以通过借鉴儒家史学理论的精髓,加强对历史文化的研究,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 史学研究方法的更新与拓展古代史学家在史学研究方法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当今史学工作者可以在古代史学家的方法探索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拓展史学研究方法,为历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3. 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代价值古代我国史学家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当今史学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当代史学工作者可以秉承古代史学家的精神,继续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使之更好地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撑。
三、重塑古代史学的传统我国古代史学的传统是宝贵的财富,传承和弘扬古代史学的传统,对于当今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加强对古代史学的研究与挖掘当今史学工作者应当加强对古代史学的研究与挖掘,深入了解古代史学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总结其发展的规律和成就,为史学界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简述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简述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中国史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史学形成了独特的优良传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一、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1.实证主义精神中国史学自古以来便注重实证,强调事实为依据,以真实反映历史为己任。
如《史记》作者司马迁提倡“考之行事,验之当代”,强调历史的实证性。
2.历史唯物主义观念中国史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
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这种观念在中国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经世致用思想中国史学强调历史研究的现实意义,主张以历史为镜,鉴古知今,经世致用。
如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所言:“述往事,思来者。
”4.历史批判精神中国史学在研究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历史批判精神。
如东汉哲学家王充提倡“褒贬善恶,以为世戒”,强调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客观公正。
5.历史传承意识中国史学具有强烈的历史传承意识,认为历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重视历史传承和发扬。
这种意识在中国史学著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春秋》、《史记》等。
二、中国史学的定义与特点中国史学,又称中国古代史學,是指我国自古以来关于历史研究、记载和阐述的学术体系。
其主要特点包括:历史悠久、典籍丰富、学派众多、注重实证、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等。
三、中国史学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民族的发展历程,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历史智慧。
同时,中国史学在教育、文化、政治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四、当代中国史学的挑战与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史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史料的挖掘与整理、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跨学科交流等。
历史的传承历史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历史的传承历史文化的传统与传承历史的传承:历史文化的传统与传承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过去的记忆和经验。
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遗产,它承载着文化的传统和精髓。
本文将探讨历史文化的传统与传承,以及其对于社会和个体的重要意义。
一、历史文化的传统历史文化的传统是指一种与特定时代、地区或民族有关的文化表达形式,通常通过语言、宗教、艺术、习俗等方式传承下来。
它凝聚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沉淀。
1.1 语言的传统与发展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的媒介。
历史文化的传统语言通常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它是研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工具。
例如中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汉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在历史文化的传统中具有重要地位。
1.2 宗教的传统与信仰宗教是指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敬畏,它在历史文化的传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宗教信仰不仅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还塑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
例如佛教在东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圣经对于西方文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1.3 艺术的传统与演变艺术是历史文化传统中的重要表达形式,它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了过去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传递和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是历史文化的传统,它们通过时空的变迁,得以凝练和承传至今。
二、历史文化的传承历史文化传统不仅具有独特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传承使其发扬光大。
历史文化的传承是一种社会和个体的责任和义务,它能够对社会建设和个人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1 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文物、古迹、建筑等具有历史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的维护。
比如,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加大文物修复和保护力度,都是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2.2 教育与历史文化传承教育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可以将历史文化知识传授给后代,使他们了解和尊重历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史学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财富。
而史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史学、发展、地位与意义正文: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人创造的文明史册中最为瑰丽璀璨的乐章,是对五千年华夏文明前进步履的生动记录,是对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精神的凝聚和聪明才智的结晶。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语言文字,古代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伦理、史学等领域的辉煌成就。
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史学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之史学史学,从广义上讲是完全独立于人们的之外的、过往社会的客观及其发展;另一方面,它是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
在我看来,史学是通过记述和研究历史演进,以展示未来的学科。
历史记述,受主客观条件局限,不可能完整、全面,还可能出现歪曲事实的情况。
这其中有诸多原因,比如:一,搜集史料的制度有局限,记述范围不可能面面俱到。
二,进行记述的人,居庙堂之高则不知江湖之事,而局江湖之远则不知庙堂之事。
三,随着历史发展,修史中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劲,政治思想决定修史的主导思想,主流思潮决定修史者的基本意思等。
由于这些原因,后人所见的历史记述,已经不可能是“纯粹”的人类社会演进客观过程,而是作为社会主体所代表的演进主流的基本历程。
因此,对历史记述进行研究,就要弄清真相,并进行诠释。
史学就是在弄清真相和进行诠释的不断交织中成为一门学科的。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程中,中国史学形成了自己诸多的特征:(一)功用趋于政治化。
史学功用问题,实际是治史宗旨问题,也即研究历史的目的与任务。
(二)思想日益伦理化。
贯穿中国古代社会的,先是以氏族血缘为纽带,后是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宗法观念。
它不仅对古代哲学思想有着明显和直接的影响,而且深深地渗透到史学领域内。
了解古代文学中的历史记载与传统文化
了解古代文学中的历史记载与传统文化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载与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思想观念、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学中的历史记载与传统文化,以期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一、古代文学的历史记载1.诗歌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诗歌作品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历史风貌、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2.散文古代散文如《史记》、《汉书》等,则以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详细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作品为后世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3.史书史书是古代文学中专门记载历史的文献。
如《三国志》、《资治通鉴》等,系统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4.戏剧古代戏剧如元杂剧、明清传奇等,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历史故事和人物传奇。
如元杂剧《西华山陈抟高卧》描绘了道教人物陈抟的生平事迹。
二、古代文学中的传统文化1.哲学思想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如《庄子》中的道家思想、孟子《离娄上》中的儒家思想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道德观念古代文学强调道德教化,倡导忠诚、孝顺、仁爱等传统美德。
如《论语》中提到“仁者爱人”,强调仁爱之心。
《世说新语》则通过记录魏晋名士的言行,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道德风貌。
3.宗教信仰古代文学中有不少作品涉及宗教信仰,如道教、佛教等。
如《聊斋志异》中的许多故事,以鬼怪仙狐为题材,体现了道教和民间信仰。
4.民间风俗古代文学作品中,民间风俗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红楼梦》中描述了贾府的春节习俗,《儒林外史》则描绘了古代科举制度下的士人生活。
5.文学艺术古代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如《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唐诗中的对仗、韵律,宋词中的婉约、豪放等,都是古代文学艺术的体现。
论党史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异同-最新年文档
论党史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异同党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孕育,产生、发展及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
中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考虑的中心不是个体,而是相互的关系,寻求利益与道德之间的某种结合点,强调互利双赢的关系。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理性乐观精神,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包容并兼"。
党史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有相同性,也有不同性。
1 相同性1.1 基本精神的一致性。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昭示了党史文化基本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一致性。
我们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重视,在革命战争时期就已经开始。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文化工作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命题,对发展文化的理论和方针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的方针,就文艺和人民、文艺和生活、作家和群众、批判和继承、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普及和提高等关系问题作了精辟论述。
在1951年4月,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口号。
1956年4月和1964年2月,毛泽东又先后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指出,我们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一再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保证文艺真正做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
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
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在概念、内涵、特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一)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概念的差别。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而历史文化是在朝代更迭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民族、各个地区互相学习、互相融合,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文化价值体系。
(二)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内涵的差别。
传统文化的内容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其包括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等;而历史文化则是从历史发展规律中总结出来的文化,具有衍生文化特征,更多的体现在精神层面,包括经济、文化、军事、政治体制、艺术等。
(三)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特点的差别。
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而历史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有容乃大、国体统一、影响深远等。
(四)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别。
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有传统理论、传统技艺、传统文字、传统文学、传统宗教、传统节日、传统民俗、传统神话等;而历史文化则包括历史沿袭下来的建筑文化、亭台寺阁、医学养生、政治色彩、国家或民族精神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著书立说,不免有点急功近利之
心;而在古代中国,史家写史,往往要花费毕生精力。郑樵和
万斯同是比较典型的两个史家。
郑樵是南宋初期的一个史学家。他的《通志》,是继《史
记》之后的又一通史名著。郑樵( ,字渔仲,号
夹漈,福建莆田人。郑樵是一位很有个性的职业史家。当时,
南宋初期,个人写史的压力很大。秦桧当政时,曾有禁史
之令。为了减轻风险,他早在绍兴八年( 即上书方礼
部,希望得到政府的认可。到绍兴十九年( ,郑樵见修
史准备工作已做好,便从中挑选了部,徒步两千里,到临
①《通志总序》。
第 289 页
安(今杭州),向朝廷献书。他的辛勤得到了朝廷的嘉奖,著
作被收藏于秘府。此举鼓舞了他,回到家后,更加发奋著述。
已病死家中。
《通志》全书共卷,其中帝纪卷,后妃传卷,年谱
卷,略卷,世家卷,宗室卷,列传卷,载记卷。是书
体例基本仿《史记》,所不同的是,改“ 年表”为“ 年谱”,改
“ 书”为“ 略”,仿《晋书》增加“ 载记”而已。是书起传说时
代的三皇五帝,纪传迄隋,略迄唐。作为一个宋人,修史不敢
及唐、五代,是为一大不足。
亦凉,冬不袍亦温,肠不饭亦饱,头发经月不栉,面目衣裳垢
腻相重不洗” 。亲朋好友们将他视为痴人、愚人、妄人。
郑樵是一个经世型的学者。他推崇《史记》式通史模式。
如何写通史,他有自己的想法。司马迁以来的史家,写史偏重
人,于纪传化了较多的笔墨,而他则更重视写事。他认为“史
为国家之大典,当留意宪章”,即社会各项制度。同时,志也
何兽,则说不清楚。
自然科学对郑樵来说,也是一个生疏的领域。他为了搞懂
它们,花了几十年时间。他在山中住了年,对各门学问做了
有计划、有系统的研究。年为经旨之学, 年为礼乐之学,
年为天文、地理、虫鱼、草木之学, 年为讨论之学。
在此基础上,他写成了一系列的专题著作,计有九大类,
种。这就为他写作《二十略》奠定了基础。
第 288 页
郑樵研史,花精力最多的是《二十略》。他这么重视典志之
作,除以上两个因素外,还和他持独特的想法有关。传统的想法,
志源于“三礼”。而他则认为,“志之大原,起于《尔雅》”。
他用这个标准,对历代史书之典志进行了衡评,最后的结论是
“皆详于浮言,略于事实,不足以尽《尔雅》之义” 。为了扭
是很难写的,“非老于典故者,不则以年包事,传则以事系人,儒学之士皆能为
之”。所以,他写通史,轻纪传,重典志,明确以“寻纪法制己
任。这一观念,直接决定了他研史、撰史的特点。
①《通志总序》。
《郑樵文集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
③《通志总序》。
④《郑樵文集寄方礼部书》。
阅,然后呈览,庶免舛错”。万斯同正是总裁请来审稿的学者。
万斯同儿子万世标也有类似说法。到了晚年,斯同因为目疾,主
要搞考核工作,属辞润色工作交由助手钱名世承担。斯同在北京
修史工作最长,总裁屡屡换人,而他却始终留用。在这余年
中,斯同的内心是不愉快的,但为了明史纂修,他还是抛却了个
人的荣辱思想“,弃妻、子、兄弟不顾,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到了
族的著名人物是万泰,他有八个儿子,人称“万氏八龙”。斯
同是万泰的第八个儿子,也是最为出色的一个。他的一生,大
体以康熙十八年为界,可以分为两大时期。岁之前,一直生
活在宁波。此后,到北京修史,直到逝世。
万斯同是清代浙东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他是黄宗羲的
大弟子,受父亲的影响,万氏兄弟自少年时代起,便拜黄氏为
《通志》是继《史记》之后的一部不朽之作,它虽有这样
那样的不足,但他的“会通”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自班固以
后,多为断代史之作,间有作通史者,又多不成功。《通志》
是比较成功者,此后的《弘简录》、《续通志》、《清通志》正
是在其影响下续作的。
二十四史,作为历代正史,绝大部分是集体合作的产物。
除了主编,绝大部修史人员是默默无闻的,他们为修史而献
转这种局面,他投入了全身心的精力。《尔雅》是我国早期的
一部百科辞典,里面牵涉到许多自然科学知识。由于古代中国
的自然科学很落后,学人有重人文、轻自然现象,所以,碰上
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自然现象时,往往不知所措,或者
简单地引《尔雅》释之,或者阙如。“此星名”、“此地名”、
“此草名”、“此兽名”等等,至于具体是何星、何地、何草、
明史纂修之中。
读书人多以科考为目的,知识面很狭,只读基本的经史著作,
而郑樵则以博学、著述为己任。少年时代起,他便立志读遍古
人书,精通百家之学。他后来有一句名言,称“大著述者,必
第 287 页
深于博雅,而尽见天下之书,然后无遗恨” 。这句话很能体现
他的博学精神。为了排除尘世的干扰,集中精力学习,郑樵
岁开始,和堂兄郑厚一起,到城北的夹漈山中,筑了三间草
身。在二十四史中,《明史》是比较特别的一部。说它特别,
一是因为它的编修时间特长,前后化了近六十年时间;二是因
第 290 页
为它有一个特别的“副主编”,他就是著名史家万斯同。布衣
万斯同修《明史》,是后人谈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
万斯同( )字季野,号石园,浙江鄞县(今宁
波)人。万氏家族,是清初甬上首屈一指的文化家族。万氏家
师。在黄氏众多的弟子中,万斯同是以史学见长的。斯同治明
史,是把它当作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来看的,“既生有明之
后,安可不知有明之事” 。
康熙十八年( ,清廷重开《明史》馆,江苏徐元文
任监修。万斯同因为和徐氏三兄弟关系密切,时正在徐氏家修
礼书,所以,也因此被举荐为纂修官。万氏答应后,即匆匆返
宁波,辞别黄宗羲,偕侄子万言,兴致勃勃地赶到了北京。但
绍兴二十八年( ,高宗亲自接见。郑樵乘召对之机,献
上《修史大纲》。朝廷封了一个官给他。不久,遭人弹劾,出
任外官,允给笔墨用具,许其回家修史。此后,他集中精力,
删订初稿,删节旧史之纪传,成《通志》。绍兴三十一年
,他再次上临安献书。时高宗不在,由留守宰相接待,
授予编修。次年,高宗回朝,命郑樵进献《通志》成稿。惜樵
庐。岁时,一度下山,投书地方官,希望从政,报郊朝廷。
未果,重回山中苦读。后来,郑厚耐不住苦读生涯,参加了科
考,走上了宦途。郑樵则继续在山中过着枯淡清苦的读书生
涯,不分时间地拼命写作。山中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有时厨
房断烟火,所有这些困难,没有难倒他。郑樵是一个典型的
读书人,事业上高要求,生活上则是低要求,自言“夏不葛
当监修徐元文准备按惯例授他为七品纂修官时,斯同却又拒绝
了,这是为什么呢?无他,嫌权力太小。斯同进京修史,最大
的愿望是操纵《明史》的纂修,借史馆之力,以报先朝。斯同
是当时一流的明史专家,如何修《明史》,有自己的一套主张。
他是抱着强烈的使命感来修史的。结果,清廷只让他当一个普
①《石园文集》卷七《寄范笔山书》。
有争议的。据我的分析,也就是今天“副主编”一类的角色,
是个有实无名的史稿通稿人。清廷修史,汪由敦曾建议设通稿
人,协助总裁。他的意思是,总裁“一人精神有限,即临文不
苟,安保无讹?总裁先生机务殷繁,止可总挈大纲,别裁是
否,何暇覆案事实,一一用心!愚见应于纂修诸君内选学识深
邃、长于考据者四、五人,专事讨论。凡修过史稿,悉经参
第 291 页
通的纂修官,负责写某一部分的初稿。这不仅不能实现他的修
史主张,而且有落入为清廷效力、背离自己遗民立场的可能。
于是,他选择了布衣身份,不入史馆,不署衔,不受俸。这个
选择是聪明的。
斯同拒绝纂修之任后,直接住在监修家中,替监修行使通
稿职责。斯同在《明史》纂修中,是怎样一个角色?这是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