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命的韧性的含义与价值,掌握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积极态度的重要性。
2.掌握提高生命韧性的方法与技巧,如自我激励、积极思考、有效沟通等。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自己和他人在面对挫折时的心理反应,提出改进建议。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规划并实施一项增强自己生命韧性的实践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积极面对挫折的心态。难点在于如何触动学生的内心,使其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通过引入典型人物案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韧性,引发学生对生命韧性的关注和思考。
-设计一个“生命故事会”,让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面对挫折时的经历和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合所学知识,为自己制定一个“增强生命韧性”的行动计划。学生需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具体规划在未来一个月内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命韧性,并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调整。
5.每周至少阅读一篇关于生命韧性的人物故事或励志文章,并撰写读后感。学生可以从书籍、网络等渠道获取素材,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心灵,激发提高生命韧性的内在动力。
-设计评价表格,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的故事、案例导入新课,如《小草的故事》、《霍金的人生》等,引发学生对生命韧性的思考。
-通过讲述小草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霍金在面对病痛时坚持科研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认识韧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韧性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韧性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介绍韧性的定义和特点分析韧性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举例理解韧性的含义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的韧性经历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第二章:培养韧性的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培养韧性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的意识2.2 教学内容介绍培养韧性的方法和策略分析积极面对困难的重要性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培养韧性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培养韧性的策略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实践效果第三章: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挫折的能力3.2 教学内容介绍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分析积极应对挫折的重要性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践面对挫折的场景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实践效果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4.2 教学内容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实践效果第五章:培养积极的心态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培养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能力5.2 教学内容介绍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和技巧分析积极心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5.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培养积极心态的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实践效果第六章:逆境中的自我调适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在逆境中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培养学生逆境中保持冷静和理智的能力6.2 教学内容介绍逆境中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保持冷静和理智的重要性6.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在逆境中如何进行自我调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践在逆境中的自我调适场景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实践效果第七章:学会感恩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感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的能力7.2 教学内容介绍感恩的概念和意义分析学会感恩对个人成长的影响7.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感恩和珍惜的行为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实践效果第八章: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培养学生面对变化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8.2 教学内容介绍适应变化的方法和技巧分析适应变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如何适应变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适应变化的行为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实践效果第九章:塑造积极的人生观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极人生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塑造积极人生观的能力9.2 教学内容介绍积极人生观的概念和意义分析积极人生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9.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积极人生观的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积极人生观的行为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实践效果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培养学生对增强生命韧性的自我反思能力10.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制定增强生命韧性的计划10.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认识韧性:引导学生通过举例理解韧性的含义小组讨论分享韧性经历二、培养韧性的方法:小组讨论培养韧性的方法小组活动实践培养韧性的策略三、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小组讨论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角色扮演模拟实践面对挫折的场景小组讨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小组活动实践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五、培养积极的心态:小组讨论培养积极心态的技巧小组活动实践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六、逆境中的自我调适:小组讨论逆境中自我调适的方法角色扮演模拟实践在逆境中的自我调适场景七、学会感恩:小组讨论分享感恩经历小组活动实践感恩和珍惜的行为八、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小组讨论如何适应变化小组活动实践适应变化的行为九、塑造积极的人生观:小组讨论分享对积极人生观的理解小组活动实践积极人生观的行为。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认识到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韧性:介绍生命韧性的概念,解释韧性如何帮助个体面对困境。

2. 积极心态:讨论积极心态对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学会调整心态。

3. 情绪管理:学习情绪管理技巧,保持情绪稳定,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4. 人际关系:探讨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对增强生命韧性的作用,提高沟通能力。

5. 社会支持:了解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性,学会寻求和提供支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韧性的概念,积极心态的重要性,情绪管理技巧,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支持的作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韧性的意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材或相关资料。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

3. 视频或图片:收集与生命韧性相关的视频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4. 小组讨论题目:提前准备小组讨论的话题,以便课堂使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4. 长期观察:关注学生在课堂之外的表现,评估生命韧性是否有明显提升。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分享一个关于生命韧性的故事或事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详细解释生命韧性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探讨积极心态: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对增强生命韧性的作用,分享调整心态的方法。

4. 学习情绪管理技巧:教授学生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积极思考等,以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5.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讨论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对生命韧性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与生命韧性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思考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2.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生命的韧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积极心态,勇敢克服。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巩固所学,提高自身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增强生命的韧性”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要求不少于500字。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观察,谈谈对生命韧性的理解和感悟。
4.学习兴趣:学生对生活实例、情境模拟等教学方式感兴趣,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5.学习方法: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仍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重点:理解生命韧性的内涵,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素质。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2.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信心,勇于克服。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遵循社会规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教案: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韧性的概念和重要性;2.了解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3.掌握一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和技巧;4.培养学生的逆境应对能力和抗压能力。

教学内容:1.生命的韧性的定义和重要性;2.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和技巧;3.实际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或案例介绍生命的韧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Step 2:理论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生命的韧性的概念和重要性,重点说明逆境对于个体成长的意义。

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际案例进行说明,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Step 3:方法和技巧介绍(40分钟)教师介绍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调适:学会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2.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3.目标设定: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和策略;4.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等;5.社会支持:寻求家人、朋友和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6.学习能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增强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

Step 4: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根据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来增强生命韧性。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分析结果。

Step 5: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生命韧性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来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析结果,评估学生对生命韧性和增强方法的理解程度;2.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增强生命韧性的文章,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认识到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积极心态,提高他们战胜逆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寻找合适的应对策略,增强心理韧性。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相互支持、鼓励,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韧性:解释生命韧性的概念,举例说明生命韧性的表现。

2. 面对挫折:分析挫折的种类,教授面对挫折的心态调整方法。

3. 增强心理韧性:探讨心理韧性的重要性,教授提高心理韧性的方法。

4. 团队合作:讲解团队合作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实践与反思: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反思。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韧性、挫折、心理韧性等概念,阐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有关生命韧性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4. 实践演练法:安排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文字、图片、案例等,以便于教学。

2. 团队活动材料:准备相应的材料,以便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

3. 反思表:设计一份反思表,用于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反思报告:查看学生提交的反思报告,评价他们对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分享一个关于生命韧性的短视频或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韧性的兴趣。

2. 讲解生命韧性:详细解释生命韧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3. 分析挫折: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挫折,讨论挫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是由一米范文为您提供的“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相关范文样本,希望可以在您写作“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相关文案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篇一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理解挫折对人生的影响的两重性,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设计活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准备心理游戏《蛋的进化》。

导入:游戏体验,感受挫折游戏规则:同学两人一组通过“锤子剪刀布”决定输赢。

输的趴在位上,你的身份还是未孵化的蛋,赢的站起来进化成小鸡,小鸡和小鸡再决输赢。

输的退化为蛋,坐下,赢的进化为小鸟。

小鸟飞到前面来,再决胜负。

依此类推,四局全赢的进化为人。

学生按照规则做游戏谈感受。

教师归纳:我们从游戏中体验到,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

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增强生命的韧性。

环节一:畅所欲言直面挫折【设问】1、你印象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启发学生谈一谈)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回答。

2、你面对挫折会怎么办?(填写书本106页探究与分享)教师归纳: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有人面对挫折越挫越勇,有人经受不住,意志消沉。

【设问】辩一辩,赛一赛。

“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正方同学:挫折是好事反方同学:挫折是坏事正方同学观点:挫折是好事。

挫折能磨炼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挫折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学会正确面对和应对挫折。

2. 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和毅力,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从而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坚定的意志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挫折和韧性。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悟,共同成长。

3. 情感引导法:教师以自身经历为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

2.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准备教学PPT,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韧性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生命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挫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悟,共同成长。

5. 情感引导:教师分享自身经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六、教学拓展1. 引入相关教育资源,如电影、纪录片等,丰富学生对生命韧性的理解和感受。

2. 组织一次实践活动,如户外拓展训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生命韧性。

七、教学评估1. 设计一份评估问卷,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变化。

2.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结合学生的反馈,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完善教案。

九、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榜样,了解他们在面对挫折时的生命韧性。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认识到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韧性:介绍生命韧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面对挫折:分析挫折的类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学会面对和克服挫折。

3. 积极心态:培养学生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

4. 情绪调整:教授学生调整情绪的方法,提高学生情绪管理的能力。

5. 增强韧性:探讨如何培养和增强生命的韧性,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韧性的概念、面对挫折的方法、保持积极心态的意义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提高自身抗压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在面对挫折时的经验和感悟。

4. 情境模拟法: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情绪调整和增强韧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生命韧性、面对挫折、积极心态、情绪调整等概念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在面对挫折时的经验和感悟。

5. 情境模拟: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情绪调整和增强韧性。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所学,思考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和应对方法,并进行改进。

2. 制定一个提高自身生命韧性的计划,包括情绪管理、积极心态等方面。

3. 搜集有关生命韧性的名言警句,进行积累和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生命韧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享经验、倾听他人意见和合作能力。

3. 情境模拟:评估学生在情境模拟中的情绪调整和韧性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积极应对挑战。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认识到韧性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韧性:概念解析、重要性及其与成长的关系。

2. 面对挫折:认识挫折、面对挫折的态度与方法。

3. 情绪管理:情绪类型、情绪调节技巧。

4. 应对机制: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提升应对能力。

5. 实践与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韧性的概念、面对挫折的态度及情绪管理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韧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学习。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教学内容的PPT,以便于讲解和展示。

2. 案例材料:收集与生命韧性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3. 小组讨论指南:制定讨论话题和问题,引导小组讨论。

4. 实践演练道具:准备相关道具,便于实践演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韧性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生命韧性的概念、重要性及其与成长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享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展现生命韧性,并从中汲取经验。

4. 情绪管理:讲解情绪类型,教授情绪调节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挫折。

5. 应对机制:讲解如何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提升应对能力。

6.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讨论指南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和经验。

7.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8. 总结: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生命韧性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9.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10.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生命韧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学会面对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鼓励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挫折的普遍性: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挫折,这是人生的一部分。

2. 应对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挫折的策略,如调整心态、寻求帮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学会积极应对挫折,增强生命韧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挫折的普遍性和应对挫折的方法。

2.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面对挫折时的经验和感悟。

3. 情境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应对挫折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 准备教学PPT,展示教学内容和知识点。

3. 准备情境模拟道具和场地,方便进行情境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案例,引发学生对挫折的普遍性的思考,导入新课《增强生命的韧性》。

2.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挫折是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现象。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面对挫折时的经验和感悟。

4. 知识讲解:讲解挫折的普遍性,介绍应对挫折的方法和增强生命韧性的途径。

5. 情境模拟: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应对挫折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挫折的普遍性,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增强生命韧性。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应对挫折的文章,分享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感悟和经验。

2. 设计一份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在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和应对方法,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学会正确面对和应对挫折。

2.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意志力和积极的心态,增强生命的韧性。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1. 挫折的普遍性: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遇到挫折,挫折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2. 挫折的作用:让学生理解挫折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从挫折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3. 增强韧性: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意志力和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时不轻易放弃。

4. 情绪调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的目标。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名人的成功经历,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挫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克服挫折。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挫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挫折带来的情绪,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挫折。

4. 心理测试:通过心理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素质,找到提高生命韧性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挫折的普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挫折的普遍性、作用以及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名人成功经历,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挫折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挫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挫折带来的情绪,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挫折。

6. 心理测试:通过心理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素质。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挫折的普遍性和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分析学生心理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评估教学效果。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认识到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积极心态,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寻找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自强品质。

4.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命韧性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学会调整心态,战胜挫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培养自强品质。

2. 如何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培养自强品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互相启发。

4. 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五、教学内容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感受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2. 生命韧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讲解生命韧性的定义,阐述增强生命韧性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3. 调整心态,战胜挫折:介绍调整心态的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等,并分析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经验。

4. 培养自强品质: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勇敢面对困难,培养自强品质。

5. 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案篇幅有限,只能为您提供部分内容。

如需完整教案,请您提供更多相关信息。

祝您教学顺利!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享一个关于生命韧性的短视频或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韧性的兴趣和思考。

2. 探究活动一: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和克服的。

3. 探究活动二:分组研究不同人物案例,分析他们如何展现生命韧性,并从中学到了哪些经验和教训。

4. 小组分享: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他们的讨论和分析结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等。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第一章:认识韧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韧性的概念。

使学生认识到韧性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韧性的定义: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困难、挫折和压力时,能够迅速恢复和适应的能力。

讨论韧性对个人成长的影响:韧性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韧性的理解和经历。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韧性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章:培养韧性的基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培养韧性的基础。

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韧性培养方法。

2.2 教学内容:讲解韧性培养方法:例如,培养积极的心态可以通过积极思考、积极表达、积极行动等方式实现。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培养韧性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例如,通过积极思考和表达来培养积极的心态。

第三章:面对挫折的韧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面对挫折的韧性。

使学生掌握一些面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3.2 教学内容:介绍面对挫折的韧性:韧性可以帮助人们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讲解面对挫折的有效方法:例如,调整心态、寻求支持、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等。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经历和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韧性来克服挫折。

第四章:提升韧性的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提升韧性的技巧。

使学生掌握一些提升韧性的具体方法。

4.2 教学内容:讲解提升韧性的具体方法:例如,通过锻炼身体来增强体力和耐力,通过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来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提升韧性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例如,通过锻炼身体来提升韧性。

第五章:韧性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韧性的应用。

使学生认识到韧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介绍韧性的应用:韧性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认识到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提升自身的生命韧性。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韧性:让学生了解生命韧性的定义,通过实例感受生命韧性的力量。

2. 挫折与韧性:分析挫折对生命韧性的影响,讨论如何面对挫折。

3. 培养韧性:引导学生认识培养生命韧性的方法,如积极心态、目标设定、自我激励等。

4. 实践与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增强生命韧性的感悟和经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掌握培养生命韧性的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心态,勇于挑战。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生命韧性的力量。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调整心态,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案例:收集一些关于生命韧性的生动故事。

2. 小组讨论题:准备一些与生命韧性相关的话题,供学生讨论。

3. 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4. 纸张、笔等学习用品:为学生提供书写心得体会的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生命韧性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韧性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案例分享:分享一个关于生命韧性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生命韧性的力量。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 知识讲解:讲解生命韧性的概念,分析挫折对生命韧性的影响。

5. 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认识培养生命韧性的方法,如积极心态、目标设定、自我激励等。

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运用所学方法,调整心态,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篇1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重点:发掘生命的力量难点: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使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挫折的影响导入:暑期热播票房超50亿的《战狼2》主演兼导演——吴京,大家喜欢吧?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是成功背后的故事吧?今天带领你们重新认识下他,播放视频《吴京视频我不怕一切重来》:请思考:大家喜爱的著名武打明星兼导演的吴京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什么样阻碍?从中你的感悟到了什么呢?生答: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

正课讲授:环节一:什么是挫折?过渡: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生活难免有挫折!什么是挫折呢?说一说: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2、造成这些“不愉快”的原因是什么呢?生答:略出示图片:你的“不愉快”可能是洪水或战争,这些“不愉快”,是外部因素造成的。

出示图片:你的“不愉快”可能是父母态度粗暴或同学老嘲笑我或老师教育方法不当,这些“不愉快”也是外部因素造成的。

出示图片:你的“不愉快”可能是成绩不及格或色盲无法参加招飞或因不诚信档案而面试被拒,这些“不愉快”则是内部因素造成的。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增强生命的韧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命的韧性是指人们在面对逆境和困难时所表现出的抵抗和适应能力,明确增强生命的韧性的重要性和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困难和逆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逆境应对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观进取、勇于面对困难的情感态度,促进他们的积极思考和积极行动。

二、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PPT、教学课件、活动准备相关资料。

2.教具准备:黑板,尺子,卡片,纸张,笔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PPT播放图片,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一些困境和逆境情景,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困境和逆境,你们是如何应对的?你们觉得增强生命的韧性对我们个人和社会有哪些意义?”引导学生畅想和聊一聊自己的观点。

2.概念解释(10分钟)利用PPT和课件,对生命的韧性进行解释和说明,让学生了解生命的韧性是指人们面对逆境和困境时所表现出的抵抗和适应能力。

通过示意图、案例等,加深学生对生命韧性的理解。

3.生命韧性的重要性(15分钟)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和表达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每个小组轮流发言,将各组讨论的结果汇总。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讨论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再次强调。

4.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3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讨和总结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法,展示并进行解释。

教师对每个小组展示的方法进行点评和引导,确保学生的回答准确。

搜集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确保学生掌握方法的有效性。

5.活动实践(25分钟)通过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实践。

每个小组给出一个由教师提供的困境或逆境情景,让学生给出他们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

教师可以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点评,确保学生的回答和思考能力。

6.总结(5分钟)教师对所教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增强生命韧性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积极应对,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韧性。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学会面对和应对挫折。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增强对生活挑战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激发自我成长和进步的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存在和影响,学会面对挫折,培养积极的心态。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激发内在的抗压能力和自我成长动力。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人物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面对挫折。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学习和成长。

3. 实践演练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锻炼面对挫折的能力,提升生命的韧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教学内容、案例和活动指导的PPT。

2. 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人物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3. 活动道具: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图片和问题,引发学生对生命韧性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案例分析:分享典型的人物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面对挫折,从中获得启示。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经历的挫折和如何应对的经历,互相交流和学习。

4. 实践演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逆境体验、心理调适等,锻炼面对挫折的能力。

5. 总结反思: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总结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和技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升生命韧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对生命韧性的理解,并且能够举例说明。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3. 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投入,主动面对挑战,并能够总结经验。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心理健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如何增强生命韧性。

2. 组织学生参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这是增强生命的韧性一等奖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1创意说明:本文先写了三种生命现象,每个现象后面都有从中引发的感触,最后用两段文字从总体上抒写对于生命的思考。

全文的结构是由事到理,前面列举那些生命现象的三段文字也分别都是由事到理。

这些“理”就相当于全篇或全段的“主题词”。

用片断仿写的方式学习本文,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写作特色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步骤:一、掌握特点。

熟读课文之后,帮助学生发现课文的结构特点:全文的结构是由事到理,前面列举那些生命现象的三段文字也分别都是由事到理。

为了强化学生的认知,可分男女生两组进行朗读,女生朗读“事”,男生朗读“理”。

二、发现生命。

口头讲述你身边发现的各种生活现象,谈谈由此引发的你的感受。

三、思考生命。

片断仿写:仿照课文的结构特点(生命现象+ 主题词),由你所发现的几种生命现象抒写你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好词佳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意思。

3.结合语境,结合生活实际,懂得生命的短暂和珍贵,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回顾本单元关于生命主题的几篇课文学生简单谈收获,列出课题《生命生命》。

二、初读课文1.读发音准确,读课文流利正确。

2、交流预习中的新发现。

3、划出易读错的词。

4、课件出示生字词,正音并理解性读:骚扰、挣扎、欲望、不屈向上、听诊器、糟蹋、价值、茁壮生长三、再读课文1、文中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试着概括小标题:(边交流边引导学生概括)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2、引出,了解作家杏林子,深入学习课文。

过渡:多么平凡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们想当然的事情,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要知道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人生体验,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感受是大相径庭的,让我们走进作家杏林。

初中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养成坚韧乐观、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过积极健康的生活;2、过程与方法:通过辩证的分析挫折,从而逐步提高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勇于面对挫折。

3、知识与技能:(1)通过感受生活中的挫折,了解挫折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2)明确发掘生命力量的方法和途径,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2、难点:如何发现挖掘生命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三、教学过程视频导入:尼克.胡哲励志演讲片段【设计意图】:通过尼克.胡哲的演讲视频,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尼克.胡哲身上那种身残志坚、直面挫折,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拼搏精神,借此导入本课的课题。

第一篇章:话烦恼——感受挫折活动一:探究与分享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或者那样的烦恼,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当时的心理是什么感受由一名同学化身为记者进行随机采访,另一名充当评论员,针对采访的结果进行点评。

学生谈挫折(略)我的认识(一):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可以言表的挫折充分地表述出来,彼此交流分享,既纾解了学生心中的烦闷情绪,给他们一个宣泄的渠道,又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而设计记者和评论员的角色,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形式的多样性,从而为接下来的活动奠定基础。

活动二:合作与交流观点1: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例证)观点二:面对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例证)观点三: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例证)针对这三个观点设问:你认为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小组交流后分享观点,回答(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怎样正确对待挫折?(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梳理知识体系,巩固新知。
板书设计
知识目标
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重点
发掘生命的力量
难点
生命难免有挫折
学法
体验法、讨论法、探究合作
教法
情景法、问题法、启发示、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PPT:送祝福
恭祝:新年快乐,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做到“万事如意”吗?
思考:它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结果是怎样的?
出示PPT:“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面对挫折”图片
4.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挫折?
引导总结: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面对挫折。
生命中的挫折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九课
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课题
增强生命的韧性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上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能力目标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同样是考砸了,两位同学的感受一样吗?为什么?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出示PPT:“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图片
3.为什么人们面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构成挫折的三要素是什么?哪个要素是关键要素?
引导总结: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人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总结: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学习他人的经验。
拓展空间
问题:在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你从中收获了什么?与同学一起分享。
回顾经历
交流分享
创设情境
阅读感悟
交流分享
作出选择
交流反思
阅读材料
探究交流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力
引导学生理解发掘生命的力量,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学习他人的经验
旨在培养学生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勇气,磨砺坚强的意志
课堂小结
1.什么是挫折?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人们面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4.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挫折?
引导总结: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问题:当遇到挫折和困难,自己是运用哪些方法来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挫折承受力的?
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出示PPT: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以及发掘自身的力量,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学习他人的经验。
5.怎样正确对待挫折?(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引导总结: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增加生命的韧性”的学习。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证明你就挂了”
表达祝福
思考交流பைடு நூலகம்
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板块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分享你的经历:
①在你的记忆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经历是什么?
②当时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不愉快的事件给我带来压力,难过、沮丧,影响心情,甚至导致失败)
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阅读感悟:
两只小青蛙在觅食时不小心掉进路旁的大牛奶罐里,罐里的牛奶不多,但足以让青蛙体验到什么叫灭顶之灾。一只青蛙想:“完了、完了,这么高的牛奶罐,我永远也出不去了。”于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只青蛙看见同伴沉没于牛奶中,并没有沮丧放弃,而是不断告诫自己,上帝给了我发达的肌肉,我一定能跳出去。它鼓足了劲,一次一次跳起,最后它终于成功脱险。
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挫折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感觉是正常的,要学会调控情绪,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引导学生认识产生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旨在引导学生感悟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挫折时各种损害生命的方式都是不明智的,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感知思考
交流感悟
畅所欲言
行为反思
分组讨论
观看视频
交流分享
观看视频
交流分享
回顾反思
阅读反思
观看图片
交流分享
收集故事
写出感受
分享交流
旨在引导学生体会挫折的含义
引导学生认识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是构成挫折的三要求,懂得挫折认知是产生不同挫折反应的关键。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挫折,理解人们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会不同
出示PPT:应该积极面对挫折,善于发现、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光秃秃的树干会长出新芽,断尾的壁虎会长出新尾巴,我们人的生命也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问题:这段视频还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出示PPT:呈现“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的一组图片。
③面对这次挫折,你是怎样做的?
以下三种情形中,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引导总结: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失利乃至失败。(如:获得好成绩 美好愿望或目标 愿望没达到 挫折 )
1.什么是挫折?
出示PPT:“挫折的含义”图片。
问题: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是否也是挫折?为什么?
挫折会产生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挫折。
板块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播放视频:尼克•胡哲的演讲
尼克·胡哲 198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天生没有四肢,但勇于面对身体残障,用他的感恩、智慧以及仅有的“小鸡腿”(左脚掌及相连的两个趾头),活出了生命的奇迹。
问题:通过尼克·胡哲的经历,你觉得该如何面对挫折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