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考点集锦.doc
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指导: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化⼈类学、⼼理学对社会⼼理学的诞⽣和发展做出过关键的贡献,它们是孕育社会⼼理学的学科母体。
1908年(社会学家罗斯、⼼理学家麦独孤)分别出版了社会⼼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理学作为⼀门独⽴的学科的诞⽣。
美国社会⼼理学家G.W.奥尔波特(G.W.Allport,1954)认为,社会⼼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为怎样受他⼈的影响,他⼈的影响包括现实、想象、隐含的影响。
社会⾏为是⼈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影响的反应系统。
它包括个体的习得⾏为、亲社会⾏为、群体的决策⾏为等等。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社会⼼理学起了直接的“催⽣”作⽤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德国的民族⼼理学、法国的群众⼼理学、英国的本能⼼理学、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
社会⼼理学中使⽤实证⽅法的两位先驱是特⾥普⼒特(N.Triplett)莫德(W.Moede). 第⼆次世界⼤战后,社会⼼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些新的特征,它们是研究领域拓宽,涉及⼈类⾏为的⽅⽅⾯⾯;开展了应⽤社会⼼理学的研究;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理论”来解释与预测⾏为。
社会⼼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价值吵中⽴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
社会⼼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的主要伦理守则有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不得和被试者建⽴研究⼯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关于观察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然观察的主要⽬的是描述⾏为,提供“类别”及“数量”信息;参与观察时,由于⾝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采⽤参与观察法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造成的负⾯影响。
为了接近被访谈者,使访谈顺利进⾏,应该注意着⼲净整洁、称呼恰如其分;⾃我介绍简洁明了,不卑不亢;发出邀请时应热情,语⽓应该肯定和正⾯;以适当⽅式消除被访者的紧张、戒备⼼理,有时应主动出⽰⾝份证等⽂件。
心理咨询师三级知识点汇总.doc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节绪论▪心理学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应用心理学则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属于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人们通过思维才能产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绪和情感(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关系的反映)、意志(表现心理对行为的支配)、需要和动机(内部推动力量)、能力和人格这些心理现象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我们把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生理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
▪最原始的动物是单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表现叫感应性,不能叫心理现象,因为这种能力植物也有。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阶段如蚯蚓时,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现象)。
环节动物和同样属于无脊椎动物的腔肠动物相比,环节动物有了神经系统,而腔肠动物没有神经系统。
这说明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
▪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考试归纳总结.doc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1.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里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3. 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4. 从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角度分为: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分为: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从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分为:社会心理学;从研究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分为:生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以服务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分为应用心理学的多个分支: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航空航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
6. 每个人的心理过程都会表现出他个人的特点,构成了他独特的心理面貌。
组成一个人心理面貌的就是他的心理特征。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他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个体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人类)科学9.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2. 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和方法。
2、调查法: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来分析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口头-访谈 问卷-回卷法。
3、个案法: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
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又叫个案历史技术,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
4、实验法: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和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三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重点知识汇总
社会心理学知识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是908年,美。
罗斯《社会心理学》,英麦独孤《社会心理研究》。
F.H。
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E)。
其中,E的含义是个体所处的情境,P是个体,B是行为,f是函数关系。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社会层面的研究内容。
个体层面含: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群体层面含: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人际层面含:人际沟通、人际关系、个体的相互作用等;社会层面含:风俗、时尚、阶层、阶级、民族心理行为、同根性。
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等三个阶段。
其中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它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辩。
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实证分析阶段始于20世纪20年代.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伦理性)。
口头调查又称为访谈法.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要取得访谈的成功,访谈者必须在双方的人际沟通中创造信任的氛围,取得被访者的积极配合。
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社会心理学》备考复习重点资料-精
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一)侧重心理学的定义1、F.H.奥尔波特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2、G.W.奥尔波特的定义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3、侧重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特点:(1)重视从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入手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
(2)重视采用心理学的实验法研究社会心理学。
(二)侧重社会学的定义1、艾尔乌德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
2、侧重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特点(1)除了从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外,还重视从社会与群体(社会组织、社会规范和社会群体)角度入手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
(2)除了实验研究的方法,还重视采用社会学的社会问卷、社会调查等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如合作与竞争,吸引与拒斥,助人与侵犯等。
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体及其情景的函数,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即:B=f (P,E)(二)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环节,如社会态度、权力动机等。
社会刺激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一)个体层面(二)人际层面(三)群体层面(四)社会层面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美国学者霍兰德划分为哲学思辨阶段、经验描述阶段和实证分析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与启蒙期、形成期和确立期相对应。
一哲学的思辨阶段(一)基本特征:根据哲学思辨和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基本理论孕育于哲学之中。
(二)两种观点1、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观点他们认为,人性虽无法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控制,但却深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教育和社会能改变人性。
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卢梭进一步发展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指出只因有缺陷的社会才使人趋向邪恶,故应当首先改变社会才能改变人。
2、亚里斯多德的观点他认为,人性主要由人的生物本能的力量所决定。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考点(2)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考点(2)其次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190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
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讨论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讨论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在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艾尔乌德的观点,他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动身点”,“讨论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1.社会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社会行为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的决策行为等。
社会行为及其进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提出过一个闻名的公式:B=f(P,E)公式中,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环境,f指函数关系。
该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时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两者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简单观看;后者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看。
两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三)社会心理学的讨论范围一般来说,社会心理学的讨论可分为四个层面,即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
个体层面主要讨论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觉知、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人际层面主要讨论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群体层面主要讨论群体分散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社会层面主要讨论风俗、时尚、阶层,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概述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心理学的定义(识记)2.社会学的定义(识记)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社会行为(领会)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微观的个体层面2.中观的群体层面3.宏观的社会层面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识记)哲学思辨阶段、经验描述阶段、实证分析阶段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识记)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伦理结合实际原则要点:伦理原则(识记)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应用)(领会)2.调查法(应用)(应用)3.档案研究法4.实验法要点:目标设计的原则(识记)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非岐义性原则、非暗示性原则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社会学习论2.社会交换论3.符号互动论4.社会认知论及场论5.精神分析论要点:社会学习论(领会)、社会行为(识记)要点:社会交换论:(识记)、符号互动论(识记)、社会认知论及场论:(识记)精神分析论: (识记)紧张与冲突(领会):三个层次:本我、自我与超我(识记)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社会化知识点:社会化概念(识记)、再社会化(识记)、社会化的内容(识记)、社会化的条件(识记)知识点:社会化的载体(识记)知识点:政治社会化知识点:道德社会化(领会)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知识点:性别角色社会化(识记)知识点:语言社会化(识记)知识点:社会角色的概念(识记)知识点:社会角色的分类知识点:角色扮演过程(识记)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知识点:角色失调(领会)第三单元自我、身份和自尊知识点:自我1.自我的概念;2.自我的结构;3.自我概念的功能;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5.自我概念的测量;自我的概念(识记)、镜我(领会)自我的结构(识记)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知识点:身份、身份的特点(识记)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知识点:自尊、自尊的概念(识记)、影响自尊的因素(识记)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知识点:基本概念(识记)知识点:社会知觉的原因知识点: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要点:图式(识记)、图式的作用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整饰知识点: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知识点:印象形成的效应要点: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识记)、光环效应(识记)、刻版印象与定型(识记)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1.加法模式2. 平均模式3. 加权平均模式知识点:印象整饰(领会)第三单元归因知识点:归因(领会)、行为原因的分类(识记)、控制点理论(识记,领会)归因原则(识记)、不变性原则(识记)、折扣原则(识记)、协变原则(识记)归因理论也称作三维理论、影响归因的因素第四节社会动机第一单元概述知识点:社会动机的概念(识记)(领会)、动机过程(识记)、动机的功能、动机的分类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识记)第二单元社会动机与社会行为知识点:亲合动机(领会)、亲合起源于依恋(识记)、影响亲合的因素(识记)、成就动机(领会)抱负水平(领会)、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识记)侵犯的构成(领会)、侵犯的原因(识记)要点:挫折——侵犯学说(识记)知识点:利他、利他(领会)第五节态度第一单元态度形成知识点:态度的概念(领会)、态度的成分(识记,领会)、态度的功能、态度的维度态度的形成(识记)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识记)第二单元态度转变知识点:态度转变模型(识记)、态度转变理论(一)海德的平衡理论(二)认知失调论(三)社会交换论(识记)第三单元态度测量第六节人际关系第一单元人际关系的类型知识点:人际关系的概念(识记,领会)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知识点: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识记)(一)建立与发展的阶段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过定向、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详细重点
1.心理学的定义:研究个体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奥尔波特)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互动(艾尔乌德)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微观的个体层面:社会知觉、社会动机、社会学习、自我意识、态度2.人际层面:人际沟通人际关系3中观的群体层面:社会影响、群体。
4.宏观的社会层面:时尚、风俗、阶层、阶级、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1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哲学思辨阶段: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最早社会心理学研究: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1.价值中立原则(客观、实事求是)2.系统性原则*3.伦理原则p98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自然观察、参与观察2.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3.档案法(是一种内容分析的方法)4.实验法要点: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A目的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非岐义性原则、d非暗示性原则、e适度规模原则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社会学习论:1963班杜拉、沃尔特斯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模仿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2.社会交换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霍曼斯五个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布劳: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自愿的活动3.符号互动论:詹姆斯、米德4.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A意识与潜意识b力比多c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d生本能与死本能e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荣格: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人格(集体潜意识)新精神分析论: 1霍妮“文化因素论”2沙利文“人际关系学说”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社会化亚里士多德: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1社会化概念:儿童及青少年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2再社会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会化的内容3 社会化的条件:a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b人类的遗传因素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4社会化的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作用机制:规范和比较】5社会化分类:⑴语言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⑵性别角色社会化(性,生物学概念;性别,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性别角色,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⑶道德社会化(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⑷政治社会化---爱国意识的发展三个连续的阶段a国家形象阶段b抽象国家观念阶段c国家组织系统阶段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1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2社会角色的分类:A按获得方式(先赋角色、成就角色)B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规定型角色、开放型角色)C按角色功能(功利型角色、表现型角色)D按角色承担者心理状态(自觉角色、不自觉角色)3角色扮演过程: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4角色失调A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同一主体两个角色)角色内冲突(同一角色不同期待)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第三单元自我、身份和自尊1.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识。
心理咨询师三级试题及参考答案(社会心理学部分)
三级试题(职业道德与基础知识)2005年11月38.()不是社会感染的特点。
A.全面性B.双向性C.接受的迅速性D.爆发性39. ()相信自己能够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
A.行动者B.内控者C.外控者D.评价者40. 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
这种做法被称为()。
A.隐藏自我 B.自我抬高 C.形象塑造 D.自我暴露41. 被动包容式人际关系的取向是()。
A.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B.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C.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D.期待他人吸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42. 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
A.成败归因B.稳定归因C.综合归因D.不可控归因43. 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这是()。
A.结伴效应B.观众效应C.比较效应D.淘汰效应44. 态度的内化是指()。
A.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B.个体采用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C.个体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D.个体以理智与情感,即认知和情感为基础习得一定的态度45.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 F•奥尔波特B.勒温C.特里普力特D.麦独孤46.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
A.指数关系B.线性关系C.U型曲线D.倒U型曲线130. 婚姻的动机有()。
A.经济B.繁衍C.承诺D.爱情131.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
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B.美国的机能心理学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D.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2006年5月66. 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的公式;B=F(P*E)是()提出的。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思维导图)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 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 响。
主张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揭示个体的社会行为的 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1925年,乌德认为,“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 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3、实证分析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
态度测量领域是瑟斯顿(首先提出态度量表的结构, 编制了第一个态度量表,即瑟斯顿态度量表)和李科 特(对量表进行简化,使态度测量成为一种被广泛应 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手段)。
二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 征,主要包括一是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社会行为 的方方面面;
⑩1983年,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简讯》, 后改为《社会心理研究》。
专栏:K.勒温
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了解释人类行为的场理论,并应 用到群体动力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
他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冲突问题。
专栏:F·H·奥尔波特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莫基人用实验方法系统地验证 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提出了社会促进 的概念。
在《模仿律》(1890)中,塔尔德用模仿解释人的社 会行为。
2、经验描述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中主张社 会不能还原为个体,群体并非个体之和,而是一种结 构形式,能以与构成它的个体不同的方式思考,感受 和行动。
列朋的《群众心理学》(1895)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 有关群体意识理论发展的高峰
专栏:中国社会心理学简史
⑥1946年,孙本文的两卷本《社会心理学》
⑦1949年至1978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在大陆基本上 处于停滞状态。香港和台湾的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50 年代后,却开始蓬勃兴起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
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汇总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心理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有关键性贡献,它们是孕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母体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所著《社会心理学》及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所著《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勒温公式:B=f(P,E)含义:个体行为是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环境,f-函数关系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二)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四个层面:个体层面:态度人际层面:群体层面:社会层面:风俗、时尚等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美国学者霍兰德依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阶段一、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从古希腊开始延续至19世纪上半叶代表人物: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之社会心理学研究二、经验描述阶段(萌芽期):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对社会心理学起直接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代表人物: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代表人物:塔尔德的《模仿律》(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代表人物: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三、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始自20世纪20年代特点: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代表人物: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和德国的莫德认为:合作群体中存在的社会刺激,会使个体的工作在速度和数量方面有所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以下特征:研究领域拓宽理论向多元化发展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原则: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可分为:道德性、知情权、保护被试者、自由退出、保密、正确关系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观察法:优点:可取得被试不愿或不能报告的数据缺点:质量上依赖于观察的能力1.自然观察2.参与观察:可获得较多内部信息、观察者在观察时常隐瞒自己的身份、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会有些负面影响(二)调查法1.访谈法: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与实施的原则可分: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若被访者拒绝访谈,访谈者应有耐心;同时应尽快搞清被访者拒绝的原因并设法克服2.问卷法:特点(1)标准化程度较高(2)收效快问卷由七部份形成: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备选答案、一些人口学数据的纪录、结束语、计算器编码问卷设计主要原则:(1)目的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非歧异性原则(4)非暗示性原则(5)适度规模原则(三)档案法:按照一定目的的搜集大量数据,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优点: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适用于对历史人物进行研究缺点:工作量大、耗时耗力档案数据报括:调查报告、个案数据、事件记录、统计数据、出版物及历史文献追溯求助者的个人既往史为档案法的应用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目的是描述现象、解释事实、探求规律、预测行为,最终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社会心理学的价值体现在:提高人类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一、社会学习论: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三级)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汇总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P89-91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1. 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 (P,E B-行为; 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2社会心理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在个体层面(2在人际层面(3在群体层面(4在社会层面(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1教材(基础知识P91-97一、哲学思辨阶段1.这一阶段是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十九世纪上半叶。
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辩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但在这一阶段,有关社会心理学的思想是和一般的心理学见解混杂在一起,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分离出来。
2.这一阶段对人性的争论,不能用经验方法证明其假设,因而不具有科学形态。
但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二、经验描述阶段(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三、实证分析阶段(1瑟斯顿、李科特的态度测量;(2谢里夫“游动效应”研究;(3莫里诺发展了社会测量法;(4勒温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2、专栏2-3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教材(基础知识P97-102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 价值中立原则2.系统性原则3.伦理原则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观察法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
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二调查法1、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叫做访谈法。
• 分类: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重点归纳
心理咨询师考试重点归纳一:基础心理学部分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心理活动的学科。
第一节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学科,动物也有心理,猴子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
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3.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4.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科学5.基础心理学的内容:①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②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③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们总要认识它,在认识它的同时,人们又会产生对它的态度,引起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行动,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一体的)④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人格又由气质和性格组成。
气质相当于平常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比如有人暴躁,有人温顺,有人活泼。
)6.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7.人的心理能反映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所以只有人的心理才能叫思维、意识、和精神。
人的心理(具有能动性,具有主观性,是脑活动的结果,是客观世界在脑中的反映)8.心理反映的形式:1.事物的形象2.概念3.体验4.欲望和要求。
9.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在:1.心理支配人的行为,2.人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10心理学发展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较有影响的学派有(构造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活动在适应的环境中的机能作用)(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因此可以根据刺激推知反应,可以根据反应推知刺激,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格塔式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也叫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两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当代心理学取向:1.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的第三势力,认为人有自我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1、1908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3、社会学家艾尔唔得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根底。
4、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社会行为公式:〔P,E〕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响系统。
社会行为时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响系统,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群体决策行为及人际合作与竞争。
5、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6、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态度属于个体层面的研究内容。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7、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1976〕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开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历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场,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经历描述阶段;从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初实证分析阶段;自20世纪20年代开场至今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8、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主要原那么;价值中立原那么、系统性原那么、伦理原那么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展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9、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二〕调查法;1.访谈法2.问卷法〔问卷设计的根本原那么包括:目的性原那么、全面性原那么、非暗示性原那么、非歧义性原那么、适度原那么〕〔三〕档案法10、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F 奥尔波特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1、四个影响比拟广泛而长久的理论流派,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和沃尔特斯〕、社会交换理论〔美国霍曼斯〕、符号互动论和精神分析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考点集锦一、L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2.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o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二、L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⑴哲学思辨⑵经验描述⑶实证分析。
对应的,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2.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3.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4.实证分析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
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要遵循价值中立原则,但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社会化与自我一、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二、1.个体社会化的载体:⑴家庭⑵学校⑶大众传播媒介⑷参照群体。
3.社会化的分类:⑴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2)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是个生物学概念;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是心理学概念;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是个社会学概念。
三、社会角色的分类:1.先赋角色^成就角色;2.规定角色^开放型角色;3.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工人、农民是功利型角色,教师、咨询师是表现型角色);4.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四、角色失败,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五、L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2.自我的概念: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镜我,是由他人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的行为及价格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积极的自我暗示)。
3.自我概念的功能:⑴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⑵解释经验⑶决定期待。
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⑴生理自我(始于出生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成熟)⑵社会自我(大致从3岁到13、14岁)(3)心理自我(这阶段需时10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
六、L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是一种高级需要。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2.影响自尊的因素:⑴家庭中亲子关系⑵行为表现的反馈⑶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⑷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社会知觉与归因一、L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的效应:⑴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熟人之间,易出现近因效应住人之间,易出现首因效应)⑵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⑶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重要!!3.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之三四:⑶加权平均模式⑷中心品质模式: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品质。
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4.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5.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
其常见策略有:⑴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⑵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⑶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⑷投人所好。
二、L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行为原因的分类:⑴内因与外因⑵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⑶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3.控制点理论: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
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汐卜控者,消极的。
4.个体归因时往往谩循的主要原因:(1)不变性原则⑵折扣原则⑶协变原则。
三、L凯利归因理论也称三维理论,考虑三种信息:⑴特异性信息⑵共同性信息⑶一致性信息。
2.玛莉为什么对小丑笑?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刺激客体(三高,外归因)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行为主体(两低一高,内归因)高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情境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一、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二、1.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2.亲合起源于依恋。
3.亲合的作用:⑴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⑵获得信息⑶减轻心理压力⑷避免窘境。
4.影响亲合的因素:⑴情境⑵情绪⑶出生II页序。
三、L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2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⑴目标的吸弓I力⑵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⑶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四、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五、L侵犯的构成: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2.挫折-侵犯学说要点:Q)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例关系⑵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呈正比例关系⑶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3.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4.侵犯的影响因素:⑴情绪唤起水平⑵道德发展水平⑶自我控制能力⑷社会角色与群体(如果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
在群体活动时,个体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⑸大众传媒的影响。
5.去个性化^侵犯行为:呈正相关。
六、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⑴自然环境⑵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因会导致去个性化,责任分散)(3)时间压力⑷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⑴心境⑵内疚⑶人格。
3.利他技能。
七、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1.社交焦虑。
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的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
2.嫉妒。
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嫉妒情绪具有如下特点:⑴针对性⑵持续性⑶对抗性⑷普遍性。
3.羞耻与内疚。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夕卜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体验。
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和一种重要方式;而过多或过少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像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合理情绪疗法-工作酣:1心理诊断阶段: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 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出分析。
2领悟阶段:1)咨询师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默兹比5条区分合理与不合理信念的标准:①合理的信念大都是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不合理信念包含主观臆测。
②合理的信念能保护自己,愉快的生活;不合理信念则产生情绪困扰。
③合理信念能使人更快达到目标;不合理信念师认为达不到目标而苦恼。
④合理信念可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烦;不合理信念则难。
⑤合理信念可阻止和消除情绪冲突;不合理信念使人情绪困扰很长时间并产生不适应反应。
2)使求助者进一步领悟对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①使他们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 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②他们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
③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3修通阶段(最主要阶段)1任务: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2方法与技术:①与不合理信念辩论;(黄金规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②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三步骤:1)使求助者在想象中进入产生不良情绪的情境中,体验情绪烦反应;2)帮助求助者改变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体验适度的情绪反应;3)停止想象。
)③家庭作业(R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④其他4再教育阶段二理论基础: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指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及信念(beliefs);C指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 es).三不合理信念(共11类)埃利斯1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2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3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做严厉的谴责和惩罚;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拍的事情;5不愉快的事总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因素所致,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6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所承担的责任事件不容易的事情,大奥不如逃避他们;7人们要对危险和可拍的是随时随地加以警惕,应该非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8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活得好些;9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也无法改变;10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11对人生中每个问题,都应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四不合理信念的三大特征:1绝对化的要求;2过分概括化;3糟糕至极五合理情绪疗法须达到的目标:1自我关怀;2自我指导;3宽容;4接受不确定性;5变通性;6参与;7敢于尝试;8自我接受。
就是帮助求助者减少不良的情绪体验,是他们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六合理情绪疗法的注意事项:1合理情绪疗法假定人有一种生物倾向性,倾向于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这是需要人用毕生的努力去减少和克服的;2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因此它对那些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有效果;3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能否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也与咨询师本身有关。
影响性技术(对求助者实施干扰)—面质1定义: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