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蛋白质与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
乳清蛋白与老年肌肉衰减征研究进展1
乳清蛋白与老年肌肉衰减征研究进展蒋与刚1,杨亚丹2,李 静1(1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 300050;2天津市干部疗养院,天津 300191)基金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面上项目(项目编号:09JCYBJC12900)。
作者简介:蒋与刚(1967— ),男,河南信阳人,研究员,主要从事营养神经科学和老年营养研究。
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是一种以骨骼肌肌纤维质量下降、肌肉力量减小、肌肉耐力及代谢能力下降、结缔组织和脂肪增多等为主要特征的增龄性退行性病征[1]。
研究表明,肌肉减少30%将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可出现肌肉松弛、皮肤皱褶增多、体重下降、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等症状;同时,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也降低,完成行走、登高、坐立、举物等各种日常动作困难,并逐步发展到难以站起、下床困难、步履蹒跚、平衡障碍、极易摔倒骨折,增加了残疾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风险,也给社会与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3成罹患肌肉衰减综合征。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肌肉衰减征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肌肉衰减征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3]:(1)神经元数量及传导速度下降;(2)肌纤维变化;(3)兴奋-收缩耦连减少;(4)氧化损伤;(5)卫星细胞激活/增殖减少;(6)收缩蛋白基因表达减少;(7)收缩蛋白mRNA 转录减少;(8)肌肉代谢变化;(9)胞质分裂增加;(10)内分泌变化和/或组织对激素的反应下降;(11)对营养和/或代谢反应下降,等。
大量研究显示,抗阻力运动和适量优质蛋白质摄入是防治老年肌肉衰减征的有效途径。
本文综述膳食蛋白质与肌肉衰减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乳清蛋白在防治肌肉衰减征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1 膳食蛋白质与老年肌肉衰减征的关系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老年人发生蛋白质摄入不足的危险性高[4]。
Kerstetter等报道,在50岁以上的老人中,32%—41%的女性、22%—38%的男性蛋白质摄入量低于膳食供给量标准RDA(0.8g/kg·d)[5]。
【临床营养管理】-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 从诊断标准到临床证据
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 从诊断标准到临床证据目录CATALOG0503010204定义WORKREPORT危害WORKREPORT患病率WORKREPORT病因WORKREPORT诊断标准WORKREPORT0406治疗WORKREPORTØ肌肉减少症是老年疾病之一,最早由美国学者Irwin Rosenberg在1989年提出。
Ø简单来说肌少症Sarcopenia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肌质量下降(low muscle mass)并伴有肌力的下降(Low muscle strength )或机体活动能力的降低(Low physical performance)的增龄性退行性病征,能够导致老年人跌倒、骨折、伤残等,从而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死亡。
大腿肌肉横截面对照增加跌倒、骨折风险增加院内感染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手术病残率导致伤残,甚至死亡肌肉衰减症带来的危害肌肉衰减症的危害一、危害-使老年人的意外摔伤的几率增加使老人骨折的几率增加二、危害-使老年人呼吸系统并发症和感染越来越多•呼吸肌的衰减,特别是膈肌的衰减,表现清理气道的能力(例如:咳嗽、打喷嚏)受损;•膈肌的肌肉衰减,降低肌肉的收缩能力和损害清理气道的非通气能力。
三、危害-降低肺功能s-o-正常s-o+肥胖s+o-肌肉减少症s+o+肌肉减少症+肥胖FVC肺活量、 FEV1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结论:肌肉减少症和肥胖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因素,并且降低肺功能。
结果:肌肉减少症可以增加患者BNP和心肌钙蛋白的含量BNP(B型钠尿肽)心肌钙蛋白四、危害-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BNP、心肌钙蛋白升高提示心衰的风险高结论:肌肉减少症可以增加患者心力衰竭的风险结论:胃切除手术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无肌肉减少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多。
五、危害-使外科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增加手术部位感染全部并发症非手术部位感染并发症六、危害-增加老年患者髋部骨折风险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肌少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同龄非髋部骨折患者,男性肌少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
终末期肝病肌少症及其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肌少症(sarcopenia )是指由衰老及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的骨骼肌功能失调[1]。
它最初在老年人中被认识,表现为乏力、虚弱、疲劳、行走困难和疼痛,并与跌倒、行动受限、骨折等不良结局相关。
近几十年来,肌少症逐渐成为老年病、肝病、营养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 ,ESLD )泛指各种肝病损害所致肝病晚期阶段,表现为肝功能衰竭或肝功能失代偿并发症,包括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2-3]。
由于食欲减退、代谢异常、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ESLD 患者肌少症的流行率高达30%~70%,与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死亡以及肝移植后不良事件等肝病结局相关[4-5]。
因此,肌少症的诊治对肝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CT 是评估终末期肝病患者肌肉含量减少的金标准,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营终末期肝病肌少症及其营养干预研究进展李智鹏1,朱姝1,罗秋敏1,许文雄1,张烨琼1,郑杏容1,谢婵1,彭亮1,2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广州510630);2.广东省肝脏病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30)【摘要】近几十年,肌少症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
由于营养不良和肝-肌轴中多种代谢介质变化等因素,肌少症常见于终末期肝病患者,与肝硬化失代偿、死亡及移植后不良事件等结局相关。
CT 检查是评估终末期肝病患者肌肉含量减少的金标准。
目前,运动训练及营养干预是肌少症的主要治疗措施。
相比于运动训练,营养干预对晚期肝病患者更切实可行。
因此,本文对肌少症的定义、机制、诊断以及营养干预进行评述,以期为终末期肝病患者肌少症营养干预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终末期肝病;肌少症;营养干预【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志码ADOI :10.3969/j.issn.2096-3351.2024.01.004Sarcopenia an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in end-stage liver diseaseLI Zhipeng 1,ZHU Shu 1,LUO Qiumin 1,XU Wenxiong 1,ZHANG Yeqiong 1,ZHENG Xingrong 1,XIE Chan 1,PENG Liang 1.21.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0,China ;2.Guangdong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Liver Disease Research ,Guangzhou 510630,China.【Abstract 】In several decades ,Sarcopenia has been a focus of medical disciplines.Due to malnutrition and mediators in theliver-muscle axis ,sarcopenia is common in patients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 and is associated with a wide spectrum of adverse out‑comes including hepatic decompensation ,death and adverse posttransplant outcomes..CT is considered to be a gold standard for assess‑ing loss of muscle mass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Exercise an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prevail as mainstays of pared with exercise training ,nutrition interventions are targeted and tailored for patients of advanced liver disease.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definition ,mechanism ,diagnosis an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of sarcopenia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of sarcopenia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Key words 】End-stage liver disease ;Sarcopenia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061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A1515010317);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1202104030000608,2021A1515220029);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02010204,2023B03J1287);中山大学临床研究项目(2020007,2018009);中山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2000-18843236);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五个五计划”(K00006,P02421)通信作者:彭亮,E-mail:****************.edu.en 引用本文:李智鹏,朱姝,罗秋敏,等.终末期肝病肌少症及其营养干预研究进展[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4,47(1):15-19.DOI:10.3969/j.issn.2096-3351.2024.01.004专家简介:彭亮,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助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专区主任。
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
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5-09-17 14:44 来源:营养学报编辑:徐金洋中医养生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节录)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征。
运动和营养治疗是防治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充分认识肌肉衰减综合征并开展积极防治,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牵头组建“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起草组”,并征求了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与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专家的意见。
按照循证医学原则,选择当前最佳证据,经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形成本共识。
共识推荐意见分为三级,即A级:单个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或Meta分析,B级:小型研究,C级:专家意见。
共识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结合,适合卫生专业人员和普通居民使用。
、蛋白质(1) 食物蛋白质能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
(A)(2) 老年人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应维持在1.0〜1.5 g/(kg • d),优质蛋白质比例最好能达到50%,并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中。
(B)(3) 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如乳清蛋白及其它动物蛋白,更有益于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
(B)二、脂肪酸(1) 对于肌肉量丢失和肌肉功能减弱的老年人,在控制总脂肪摄入量的前提下,应增加深海鱼油、海产品等富含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
(A)(2) 推荐EPA+DH的ADM为0.25 〜2.00 g/d。
三、维生素D(1) 有必要检测所有肌肉衰减综合征老年人体内维生素D 的水平,当老年人血清25(OH)D 低于正常值范围时,应予补充。
(A)(2) 建议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为15〜20卩g/d(600〜800IU/d);维生素D2 与维生素D3 可以替换使用。
肌少症亚洲诊断标准
肌少症亚洲诊断标准
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肌肉量减少和功能减退的疾病。
亚洲肌少症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肌肉质量:肌肉质量是肌少症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根据亚洲工作指南,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仪(DEXA)或生物电阻抗分析仪(BIA)测量全身或特定部位的肌肉质量,以评估肌肉量的减少程度。
对于男性,肌肉质量指数(MMI)<7.0kg/m^2被认为是诊断肌少症的标准;对于女性,MMI<5.4kg/m^2被认为是诊断肌少症的标准。
肌肉力量:肌肉力量也是肌少症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患者的握力或进行其他肌肉力量测试,以评估肌肉力量的减少程度。
对于男性,握力<26kg被认为是诊断肌少症的标准;对于女性,握力<18kg被认为是诊断肌少症的标准。
肌肉功能表现:肌肉功能表现是指肌肉在完成日常活动时的表现能力。
通过评估患者的起立行走测试(STS)、起立坐位测试(Chair Stand Test)等指标,以评估肌肉功能的减退程度。
根据亚洲工作指南,当STS≥12秒或Chair Stand Test≥15秒时,可考虑诊断为肌少症。
需要注意的是,肌少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方面,并且应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神经肌肉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同时,对于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肌少症的筛查和评估,以及早发现和治疗。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内分泌科
精品课件
概述
在机体正常老化过程中,年龄的增大往往带来 进食量、活动量的减少。一些老人体重逐渐减 轻,身材逐渐变瘦,自以为是“千金难买的老 来瘦”。但身体的一些信号却不像是“老来瘦 ”所预期的健康表现。
他们越来越容易疲劳,时常走不动路,拿不起 东西,最麻烦的是越来越爱生病。此时要高度 怀疑叫“肌少症”的病。
CT或MRI:肌肉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area,CSA), 在第1、2或第4、5腰椎间盘处成像,或通过骨性标志 的提示,在大腿中部成像,以此进行体积测量等。
精品课件
2.骨骼肌肌力测试。 通用方法是电子握力计测量优势手的握力 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建议界值标准: 男性<25kg,女性<18kg。
如生长激素、雌激素等。当体内这些激素的水平
发生改变,骨骼和肌肉均可表现出相应症状.
但由于骨骼和肌肉对于同一激素的敏感性并不 相同,其中一者可能更早地表现出相应症状,这 就为临床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机会,阻断骨骼和肌 肉病变的进程,或是尽早预防、诊治另一者的病 变。
精品课件
肌少症发病的可能机制
少肌症营养共识:蛋白质(乳清蛋白、酪蛋白、大豆蛋 白及必需氨基酸:亮氨酸,肌酸)、多不饱和脂肪酸(a ALA、EPA、DHA,CLA)、抗氧化营养素、维生素(VD) 、矿物质等营养素与肌肉衰减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精品课件
1.营养的摄入不足和吸 收障碍; 2.活动减少,废用; 3.年龄相关的性激素水 平改变、细胞凋亡、线 粒体功能异常; 4.神经退行性疾病,运 动神经元丢失; 5.内分泌因素:皮质激 素、生长因子(GH)、 胰岛素生长因子,甲状 腺功能异常,胰岛素抵 抗; 6.其他,如恶病质等。
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杜玲;刘晓亭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6(9)5
【摘要】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是一种随着年龄增加,以肌肉流失、丢失、衰退、衰减为表现形式,以骨骼肌细胞体积和数量减少、肌力下降、结缔组织和脂
肪增多而导致躯体功能减低、跌倒、虚弱及不同程度残疾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又
称为年龄相关性肌肉减少症。
1989年,Rosenberg[1]第一次提出了"Sarcopenia"的概念。
徐国会等[2]报道,肌肉流失程度与年龄有关。
30岁以后,肌肉每年流失
1%~5%,60岁以后,
【总页数】2页(P160-161)
【作者】杜玲;刘晓亭
【作者单位】辽宁何氏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2
【相关文献】
1.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与运动疗法
2.BMI诊断某社区汉族老年人肌
肉衰减综合征的价值3.肌肉衰减综合征诊断标准及诊断指标测量方法研究进展4.
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不同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5.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肌少症(Sarcopenia)
肌少症(Sarcopenia)定义肌少症(sarcopenia)或称“肌⾁减少症”,由Rosenberg于1989年⾸次命名。
国际肌少症⼯作组将肌少症定义为:“与增龄相关的进⾏性、全⾝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理功能减退”。
肌少症、⾻质疏松症和⾻折的发⽣均随增龄⽽增加,肌少症和⾻质疏松症相伴出现被统称为“活动障碍综合征”( dysmobility syndrome) ,因此,⽼年⼈群的⾻折可视为两者的共同后果。
⼤量研究表明,⽼年⼈群⾻折与肌量减少、肌⼒下降、跌倒增加、⾻量减低密切关联。
肌少症现在已经被正式确认为属于⼀种肌⾁疾病,其诊断码是ICD-10-MC。
流⾏病学⽬前报道的肌少症患病率存在较⼤差异,可能受到研究⼈群和参考⼈群的影响。
所使⽤评价肌⾁质量、肌⾁强度和肌⼒状态的⽅法和阈值不同,导致肌少症的患病率各异,但不同⼈群间肌少症患病率确实存在差异。
上海地区对健康男⼥性别的调查结果提⽰: >70岁男⼥性肌少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2.3%及4.8%。
据推测,全球⽬前约有5千万⼈罹患肌少症,预计到2050年患此症的⼈数将⾼达5亿。
肌少症致跌倒和⾻折风险增加,患者⽇常⽣活能⼒下降,并与⼼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认知障碍相关; 可以导致患者运动功能失调、⽣活质量下降,丧失独⽴⽣活能⼒,或长期需要别⼈照料,死亡风险增加。
肌少症增加了住院风险,提⾼了住院期间的护理成本,增加了住院费⽤。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质量和肌⾁⼒量的损失百分⽐随着年龄增长,握⼒变化情况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肌少症是增龄相关疾病,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的复杂疾病,多种风险因素和机制参与其发⽣。
肌少症的发病机制涉及如下多个⽅⾯:运动减少: 增龄相关的运动能⼒下降是⽼年⼈肌⾁量和强度丢失的主要因素。
神经-肌⾁功能减弱增龄相关激素变化: 肌少症时,⾝体和肌细胞内脂肪增加,这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促炎性反应细胞因⼦: ⽼年⼈炎性反应细胞因⼦长期增⾼是肌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
结果:女性群体中,少肌症是骨质流失的一个 危险因素,少肌症人群发生骨质流失的情况是非 少肌症人群的1.676倍。
结论:肌肉减少症对女性骨质状况有一定影响 ,加强运动、增加身体肌肉含量对预防骨质疏松 有重要作用。
生活方式的变化
随着衰老,体力活动水平降低,生理系统机能会适应 性下降,运动能力会进一步降低。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神经因素的改变
发生在脊髓运动神经元、外周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头。有研究表 明,衰老骨骼肌神经支配的改变,包括去神经支配和恢复神经 支配、运动单位重塑和丢失。衰老骨骼肌运动单位重塑会导致 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的改变。
②n-6( omega-6)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促使肌肉蛋白分 解,加剧炎症反应来促进少肌症的形成。 ③CLA-共轭亚油酸还可通过干扰二十碳烷酸代谢来降低炎症 反应,降低氧化活性和肌肉蛋白的分解来增加肌肉量和肌力 。
肌少症进程中肌肉形态学变化
运动单位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每个运动单位由一 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组成。 据组成运动单位的肌纤维类型不同,可将运动单位分为 慢肌运动单位( 紧张性运动单位) 和快肌运动单位( 运动性 运动单位) 。慢肌运动单位主要由Ⅰ型肌纤维组成,快肌 运动单位主要由Ⅱ型肌纤维组成。 • 与青年肌肉相比,肌肉减少症患者肌肉中的快肌和慢肌运 动单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其中快肌运动单位下降最明 显,原因为快肌运动神经元急剧丢失,导致Ⅱ型肌纤维失 去神经支配而萎缩、丢失.
肌少症发病的可能机制
目前尚不明确,但总的来说它是与年龄相关的, 与营养、免疫、激素、代谢、炎症细胞因子浓度增 加、神经退化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
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
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5-09-17 14:44 来源:营养学报编辑:徐金洋中医养生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节录)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征。
运动和营养治疗是防治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充分认识肌肉衰减综合征并开展积极防治,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牵头组建“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起草组”,并征求了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与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专家的意见。
按照循证医学原则,选择当前最佳证据,经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形成本共识。
共识推荐意见分为三级,即A级:单个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或Meta分析,B级:小型研究,C级:专家意见。
共识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结合,适合卫生专业人员和普通居民使用。
一、蛋白质(1)食物蛋白质能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
(A)(2)老年人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应维持在1.0~1.5 g/(kg·d),优质蛋白质比例最好能达到50%,并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中。
(B)(3)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如乳清蛋白及其它动物蛋白,更有益于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
(B)二、脂肪酸(1)对于肌肉量丢失和肌肉功能减弱的老年人,在控制总脂肪摄入量的前提下,应增加深海鱼油、海产品等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
(A)(2)推荐EPA+DHA的ADMR为0.25~2.00 g/d。
三、维生素D(1)有必要检测所有肌肉衰减综合征老年人体内维生素D 的水平,当老年人血清25(OH)D 低于正常值范围时,应予补充。
(A)(2)建议维生素D 的补充剂量为15~20 μg/d(600~800IU/d);维生素D2 与维生素D3 可以替换使用。
肌少症下肢肌肉衰减规律
肌少症(Sarcopenia)是指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50
岁以后,人体骨骼肌质量逐渐减少并伴有肌肉力量和功能衰退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
下肢肌肉作为人体最大的肌群之一,也是肌少症表现较为明显的部位之一。
下肢肌肉衰减的具体规律表现为:肌纤维变化:不仅总体肌肉质量减少,而且肌肉纤维的数量和大小也可能发生变化,尤其是快肌纤维的丧失更为明显,导致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下降。
渐进性萎缩:从50岁开始,人体肌肉质量平均每年减少约1%到2%,这个速度在70岁之后可能加快,尤其是在缺乏适当运动的情况下。
功能影响:下肢肌肉衰减会导致行走速度减慢、步态稳定性变差、平衡功能下降,易跌倒,日常活动能力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激素和营养因素:衰老过程中,生长激素、睾酮和雌激素等激素水平下降,影响肌肉合成代谢,同时蛋白质合成减少和分解增多,营养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也加速了肌肉衰减。
代谢改变:伴随肌肉衰减,基础代谢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这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脂肪比例上升,进而增加患心血管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
预防和治疗肌少症时,医生通常建议进行适当的抗阻力锻炼、均衡饮食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素,以及在必要时采用药物干预等方式延缓下肢肌肉的衰减进程。
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
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5-09-17 14:44 来源:营养学报编辑:徐金洋中医养生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节录)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征。
运动和营养治疗是防治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充分认识肌肉衰减综合征并开展积极防治,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牵头组建“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起草组”,并征求了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与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专家的意见。
按照循证医学原则,选择当前最佳证据,经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形成本共识。
共识推荐意见分为三级,即A级:单个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或Meta分析,B级:小型研究,C级:专家意见。
共识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结合,适合卫生专业人员和普通居民使用。
一、蛋白质(1)食物蛋白质能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
(A)(2)老年人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应维持在1.0~1.5 g/(kg·d),优质蛋白质比例最好能达到50%,并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中。
(B)(3)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如乳清蛋白及其它动物蛋白,更有益于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
(B)二、脂肪酸(1)对于肌肉量丢失和肌肉功能减弱的老年人,在控制总脂肪摄入量的前提下,应增加深海鱼油、海产品等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
(A)(2)推荐EPA+DHA的ADMR为0.25~2.00 g/d。
三、维生素D(1)有必要检测所有肌肉衰减综合征老年人体内维生素D 的水平,当老年人血清25(OH)D 低于正常值范围时,应予补充。
(A)(2)建议维生素D 的补充剂量为15~20 μg/d(600~800IU/d);维生素D2 与维生素D3 可以替换使用。
老年常见疾病与膳食营养 答案
老年常见疾病与膳食营养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营养干预1.老年人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应维持在()g /(kg·d),优质蛋白质比例最好能达到1/2,并均衡地分配到一日三餐中1.0.2-0.52.0.5-1.03. 1.0-1.5[正确]4. 2.0-2.55. 5.02.每天进行累计40-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其中抗阻运动20-30分钟,每周≥()天,对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需要更多的运动量1.12.23.3[正确]4.55.63.肌肉衰减症的可能致病因素不包括()1.骨骼肌合成代谢降低2.肥胖[正确]3.炎症4.身体活动水平低、运动不足5.静态生活方式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食物蛋白质能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预防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2.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增加,有必要检测所有肌肉衰减综合征老年人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当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下时,应补充维生素D3.增加静坐/卧,多休息,日常身体活动量不宜大[正确]4.以抗阻运动为基础的运动(如举哑铃、拉弹力带等),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5.应当增加海鱼、动物肝脏和蛋黄等维生素D含量较高食物的摄入5.对老年人,小于7.5 g 必需氨基酸不足以促动骨骼肌肉合成,需要()g的必需氨基酸才能使老年人肌肉蛋白合成水平达到年轻人的量1.10-15[正确]2.8-103.6-84.255.1006.对于肌肉量丢失和肌肉功能减弱的老年人,在控制总脂肪摄入量的前提下,应增加深海鱼油、海产品等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
推荐EPA+DHA每日摄入量为()g1.0.15-0.252.0.25-2.0[正确]3. 2.0-2.254. 3.0-3.255. 5.0-5.257.乳清蛋白的营养特点,说法错误的是()1.含多种活性成分2.乳清中的一类蛋白质3.属慢消化蛋白[正确]4.必需氨基酸组成与WHO需要量模式相近5.富含支链氨基酸(亮氨酸)老年糖尿病患者膳食营养改造1.老年糖尿病超重/肥胖患者3-6个月减轻体重的()1.1%-3%2.3%-5%3.5%-10%[正确]4.10%-20%5.0.32.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者应预防()缺乏1.维生素A2.维生素C3.维生素B64.维生素B12[正确]5.维生素D3.老年糖尿病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g以内,钠不超过2000mg,合并高血压者更应严格限制1.6[正确]2.83.104.125.154.老年糖尿病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1.并发症多2.无症状少,几乎都症状明显[正确]3.低血糖多4.餐后高血糖多5.心理障碍多5.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为血糖高1.502.553.604.70[正确]5.1006.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来源不包括()1.燕麦2.大麦3.干蔬菜和坚果类[正确]4.豆类5.水果7.关于老年糖尿病流行特征错误的是()1.体力劳动者高于脑力劳动者[正确]2.城市高于农村3.老年人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群4.调整其他因素后,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将提高68%5.以上都不是老年人微量元素缺乏及改善1.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是()1.钙2.铁[正确]3.镁4.钾5.钠2.()具有催化功能、结构功能和调节功能三大基本功能。
蛋白质饮食、运动与Sarcopenia预防
中国营养学会 2 0 0 0年修订的推荐膳食 摄人量 中蛋白质推荐 量为成年男 、 女轻体力活动分别为每天 7 g和每天 6 g 5 0 ;中体 力 活动分别为每天 8 g和每天 7 g 重体力活动分别为每天 9 g 0 0; 0 和
降为主要特征 的一种 中老年人多发病征 ;它是一个渐进衰减的
成对 老年人 肌肉蛋 白质的合成 的 良性 刺激。 亮氨酸是人体 必需氨基酸 ,在促进肌 肉生 长 、及维持机体 氮平 衡上 发挥 重要 作用 ,它在全 谷 、牛奶 、乳制 品 、蛋 、猪 肉、牛肉、鸡 肉、豆类 、叶菜中含量较高;值得注意的是 。亮氨
加肌肉蛋 白质 的合成效果几乎没有差异: 但相反地 。 与年轻人相 比 ,等量 的必 需氨基酸 的补 充激发老年人的肌 肉蛋 白质的合成 的效 果不如年轻人【。图 1 示的是 Do ga 6 】 显 u ls等研究者对每餐 之间 的摄入蛋 白质数 量及产生的蛋 白质合成代谢反应 的之 间的 关系的研究 。尽管受体力活动等其他 因素的影 响,但很显然 1 A
运动人体科 学
2 1 0 2年 ( 2卷 )第 2 第 4期
蛋 白质 饮 食 、运 动 与 Sa o n a预 防 r p i e c
王 文 秀 ( 东 师 范 大 学 体 育 与健 康 学 院 华
上海
2 02 0 41)
摘 要 : 肉衰 减 征 ( c a 是 指肌 肉质 量 、 积 以 厦 肌 肉力 量 下 降 为 主要 特 征 的 一种 中老 年 人 多发 病 征 ; 文 综述 肌 Sar Peni ), o 体 本 了国 内外 关 于预 防老 年人 S coPeni 白 质饮 套 并探 讨 运动 对 其 影 响。 r a a蛋 建议 老 年人 每 顿餐 摄 入 约25—3 0克优 质圣 质以 最 大 限 度 刺 激 老 年 人 肌 肉蛋 白 质 的 合 成 ; 动 可 以 有 效 预 防 老 年 人 Sar oPeni 运 c a。
老年肌少症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老年肌少症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老年肌少症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老年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以肌肉量、肌肉质量和肌力下降为特征的老年人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老年肌少症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管理老年肌少症患者的营养需求,本文将总结一些最佳的证据和方案。
首先,高质量蛋白质的摄入对于老年肌少症患者至关重要。
多项研究表明,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帮助老年人维持肌肉质量和肌力。
每一餐中包含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肉、乳制品和豆类,可以帮助老年人满足蛋白质的需求。
其次,维生素D和钙摄入的充足也是老年肌少症患者营养管理的关键。
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和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而足够的钙摄入可以帮助维持骨骼的稳定性。
老年肌少症患者应该增加日光暴露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并在饮食中增加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鱼类和豆类。
此外,加强营养补充也是管理老年肌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老年人常常由于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减弱等原因导致饮食摄入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为老年肌少症患者提供适当的营养补充剂可以帮助他们充足摄入所需的营养物质。
然而,应该注意选择适合的补充剂,并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也是管理老年肌少症的重要手段。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而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
老年肌少症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方式,如散步、跳舞、举重等,以改善肌肉状况。
最后,维持适当的体重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老年肌少症患者营养管理的重要策略。
过度或不足的体重都会对肌肉状态和整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老年人应该保持适量的能量摄入,并遵循均衡的饮食习惯,包括摄入足够的水果、蔬菜、谷物和健康脂肪。
综上所述,老年肌少症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包括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D和钙,加强营养补充剂的使用,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维持适当的体重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马凡氏综合征饮食
马凡氏综合征饮食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面部和颅骨畸形以及心脏和肾脏的结构异常。
由于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他们的饮食需求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饮食指导原则,并提供一份合理的饮食计划,以帮助患者获得营养均衡。
一、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饮食特点1. 营养需求高:由于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肌肉张力较低、肌肉控制能力较差,他们在日常活动中消耗的能量较少。
为了维持其基础代谢和生长发育的需要,他们需要比正常人更多的热量和营养物质。
2. 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身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来说更是如此。
蛋白质可以帮助增加肌肉质量、促进骨骼发育,并对智力发育有重要作用。
3. 高钙饮食: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往往伴有骨骼畸形和骨骼发育不良的情况,因此他们需要摄入足够的钙质来促进骨骼的健康发育。
4. 膳食纤维: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常伴有肠道问题,例如便秘和消化不良等。
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排便,帮助改善这些问题。
5. 高维生素饮食:维生素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力和代谢功能都起着重要作用。
马凡氏综合征患者需要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以维持身体健康。
二、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饮食指导原则1. 增加能量摄入:饮食中应注意提供足够的能量,以满足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生长发育需要。
可以通过增加热量密度较高的食物摄入来实现,例如添加奶粉、蛋黄或植物油等。
2. 平衡膳食: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饮食应保持平衡,包括合理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
膳食应该包含丰富的蔬菜、水果、谷物、禽肉、鱼类和豆类等以提供全面的营养。
3. 注重钙的摄入:为了保证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骨骼健康发育,饮食中应充分提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等。
4. 适量控制脂肪摄入:脂肪是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但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膳食蛋白质与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
2010年09月30日 00:00 来源:营养学会关注度(3296) 随着人类寿命的日趋延长,伴随增龄而发生的人体脏器功能衰退和多种增龄性疾病亦明显增多,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骨骼疾病严重地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虽然这些代谢性骨病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有关骨骼肌在增龄过程中的变化,研究较少。
近年研究显示,骨骼肌的增龄性改变与骨质疏松、骨关节炎乃至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如何全面研究并充分认识老年骨骼肌的变化对防治老年性骨病以及某些慢性病具有重要意义。
“Sarcopenia”一词源于希腊语,“Sarco”是前缀,指肌肉;“penia”是后缀,意流失,“Sarcopenia”意为肌肉流失。
国内译为:“少肌症”、“骨骼肌减少症”、“肌力流失”、“肌肉衰减综合征”、“肌肉衰减综合征”等。
应视为一种随年龄增加,以骨骼肌纤维(尤以Ⅱ型肌纤维为主)体积和数量减少、肌力下降、结缔组织和脂肪增多等为特征的综合性退行性病征。
据报道,50岁以后,人的骨骼肌量平均每年减少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估计 60 岁以上老年人慢性肌肉丢失约百分之三十,80岁以上为百分之五十,而肌肉丢失百分之三十将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
Sarcopenia 的临床医学鉴定,一是“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Relative skeletal muscle index,RSMI,即四肢骨骼肌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ASM)与身高平方的比值。
RSMI=ASM(kg)/ 身高(m)2。
RSMI 低于青年对照组2SD或男性RSMI<7.26kg/m2,女性RSMI<5.45kg/m2即可判定为肌肉衰减综合征。
二是间接评定指标,如骨骼肌质量参数(skeletal mass index,SMI),SMI=muscle mass×100 /weight。
另外,去脂体重、肌肉力量、握力、BMI 等也可作为评定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指标。
大量研究显示,经常性抗阻力运动和摄入优质蛋白质是防治肌肉衰减综合征的两项重要措施。
膳食蛋白质与肌肉衰减综合征,一是蛋白质摄入量,二是蛋白质质量。
关于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与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认识尚不一致。
有研究认为膳食蛋白质供给量(RDA)0.8g /kg/d 不能维持老年人的骨骼肌的健康。
最近一项老年人氮平衡试验荟萃分析显示,老年人氮平衡维持量为
1.35mg/kg/d(0.85g蛋白质/kg/d)。
另有研究显示,老年人膳食蛋白质摄入量增至
1.0-1.3g/kg/d有助于维持氮平衡,并有可能降低因能量摄入减少所引起的蛋白质合成能力的下降。
膳食蛋白质的质量对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更加重要,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①膳食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特别是亮氨酸含量;②膳食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研究显示,口服氨基酸,特别是亮氨酸可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现已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亮氨酸可通过激活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一种蛋白激酶)和eIF(转译起始因子)途经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乳清蛋白是存在于牛乳清中的一类优质蛋白质,含有b-乳球蛋白、a-乳白蛋白、牛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糖巨肽和生长因子等多种活性成分,氨基酸组成与WHO 人体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相近,消化率和利用率高,特别是富含支链氨基酸,对减缓老年人骨骼肌丢失,防治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法伋(第二军医大学,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