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委托代理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博弈模型
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博弈分析
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博弈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双向委托代理关系,教师代表着学校管理者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而学生则依赖教师提供的知识和资源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教师和学生在这种代理关系中相互委托和代理,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信任和责任。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关系也面临着挑战和变化。
教师需要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学生也需要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对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助于构建更健康和和谐的师生关系。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教师和学生间双向委托代理的博弈特点,分析双方的行为策略和博弈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博弈模型的均衡解,并最终总结出有关高校教师和学生关系的研究结论和启示,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可以为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关系是当前高校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研究这一现象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方式和影响因素,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分析双向委托代理关系,可以揭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合作、责任和风险分配等关键因素,帮助管理者和决策者更好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研究高校教师和学生双向委托代理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则是对高校教师和学生间双向委托代理博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双方在这种特殊情境下的行为策略及博弈结果的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旨在揭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协调机制,以及双方在实践中如何选择最优的决策策略来达到最优化的结果。
本研究也旨在分析高校教师和学生双向委托代理博弈模型的均衡解,为实际教育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浅谈高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博弈
浅谈高校师生之间的博弈摘要:文章在探讨高校师生之间博弈关系的表现及形成原因,具体分析了高校师生博弈存在的反对话危害,进一步提出构建一种良好的和谐的博弈关系,即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博弈关系。
关键字:高校师生关系、博弈、对话、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博弈简单点说就是师生关系,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这种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具体到高等学校师生之间的博弈,调查研究表明师生关系是大学校园里最突出、最直接、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
那么这种博弈关系的具体表现和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博弈关系的具体表现当前高校师生关系总体上呈现“尊师爱生”的现象,但也存在着不少的不和谐的“音符”。
于是分析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原因, 迫切要求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之所以说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有一点“博弈”的味道,主要体现在迄今为止我们在传统或者现代教学过程中到底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老师为中心?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书籍杂志报刊的广泛印制、各种教材的出售、网络的普及与发达等等,学生受教育学知识的途径不仅仅只有学校这一个场所。
尤其进入到大学,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很具备很完善,对知识的渴求不再局限于课本,也就要求老师不能再像中学的老师那样照本宣科。
其次高校的学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人格,身体和心理的成熟让该阶段的学生拥有了很强的主见,他们有权利去选择学习感兴趣的知识,也许老师们的人生经历与学习经历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最后,也是最有趣的一点,也只有在高校才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现象,即使学生学习不努力、听课不认真,甚至一节课都不上,只要期末考试及格就可以继续留在学校继续升级。
以上这些情况表面上似乎是高校的学生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中心,不再是中学时代那种被老师填鸭或赶鸭那种状态,但学生要想获得更高层次的进步,任然需要接受高校老师的指导。
高校教学案例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博弈分析模式
个 问题 更 重 要 。” 利 用 这 一 教 学方 法 应 遵 循 的 规则 是 : 禁 止
种 发 明创 新 ,对 同一 个 问题 能 提 出 多项 不 同的 见 解 ,开 发 思
批评 ; 倡导独立思考 ; 勇 于 探索 研 究 ; 鼓励畅所欲言 ; 奖励 各
参与者对 搏弈者的行为通过某种契约进行约束 , 使 合作者不
维方式 , 提 高洞 察 能 力 ; 让 学 生 成 为课 堂 教 学 的主 人 , 使其 拥 有 自主选 择 和 参 与 的权 力 ; 鼓 励 学 生 对 不 同 意见 的问 题 向教 师 提 出质 疑 ,充 分 激 发 学生 的求 知 欲 ,让 学 生积 极 主 动 的参
予 到教 学 中来 。
方 式来 解 决 这 个 问 题 】 。
非合作博弈论是 以追求个人利益为主要 目地 。但是在教学案 例 的课堂上 ,非合作博弈论又是另一种情形,它是指师生之
高校教师兼职现象的博弈论解释
高校教师兼职现象的博弈论解释一、引言二、高校教师兼职现象的博弈论解释1. 理论分析2. 优势与劣势3. 选择模型4. 博弈模型5. 调节模型三、案例分析1. 案例12. 案例23. 案例34. 案例45. 案例5四、结论引言高校教师兼职现象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这种现象不仅涉及到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还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高校的学术声誉产生影响。
本文将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对高校教师兼职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调节模型,以促进高校教师兼职行为的规范化。
高校教师兼职现象的博弈论解释1. 理论分析高校教师兼职现象是一种博弈行为。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相互作用条件下进行决策的一种数学工具,其基本假设是所有参与者都追求自身的利益,而不考虑合作。
在高校教师兼职的决策过程中,教师会考虑到自身的课程负担、薪资水平、职称评聘、科研成果等因素。
如果兼职收益大于成本,教师就会选择兼职;反之,教师会拒绝兼职。
2. 优势与劣势高校教师兼职的具体收益和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收益:(1) 可以增加教师收入;(2) 增强教师的培训和授课经验。
成本:(1) 减少课程备课和时间安排;(2) 增加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显然,高校教师兼职的收益和成本取决于兼职的性质和自身情况。
一般来说,兼职到知名企业或科研机构的收益大于进入非知名企业或机构;高级职称教师兼职的收益大于低级职称教师兼职;本科生授课教师兼职的收益大于研究生授课教师兼职。
3. 选择模型在博弈论中,选择模型可以用来描述参与者在多种选择之间做出决策时的决策规则。
高校教师兼职现象的选择模型可以采用贝叶斯纳什均衡,该模型假设每个参与者都有一个先验概率分布,然后根据信息更新这个先验概率分布。
如果所有参与者的先验概率分布是一致的,那么唯一的均衡是纳什均衡。
在高校教师兼职现象中,双方分别代表教师和兼职单位,他们之间的策略选择和收益都是相互影响的。
如果教师和兼职单位都选择兼职,则纳什均衡会出现;如果只有一方选择兼职,则双方的策略选择会迅速变化,以适应新的均衡。
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博弈分析
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博弈分析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委托代理关系。
教师希望通过教学、科研等活动代表学生培养能力,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代理完成一部分教学、科研活动。
另一方面,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希望通过实践或助教的方式代理完成某些教学、科研任务。
因此,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视为一种双向委托代理博弈。
在这种博弈中,教师和学生都希望获得最大的利益,而他们各自的行为和决策会直接影响对方的利益。
为了探究这种博弈的本质,我们需要分析参与者的代理行为、委托行为以及两者的互动过程。
首先,我们来看教师的代理行为。
教师通常会将某些教学、科研任务交给学生完成,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学生的代理行为获得更多的成果。
然而,这种代理行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方面,教师需要重新对代理人进行培养和督导,以确保代理过程的顺利进行,这需要耗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代理人的能力和责任意识也可能不如教师,从而可能导致任务完成质量下降或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教师在选择代理人时需要权衡代理的成本和效益,以确保代理的利益最大化。
除了代理行为,双向委托代理博弈中,委托行为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教师需要明确告知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要求和标准,以确保代理的顺利进行;学生也需要向教师说明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以获得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另外,双方之间也需要进行协商、沟通和协同工作,以确保委托和代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信任、尊重和合作精神会对委托代理博弈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博弈涉及到代理行为、委托行为以及双方之间的互动过程。
在这个博弈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权衡风险和收益,明确委托和代理的任务、要求和标准,同时也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同精神,以确保利益最大化。
“辅导员-学生-学校”:关于学生管理的三方博弈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 34 卷(018 年第 6 期 Journal ofYuxiNormal UniversityVol.34No.6 Jun.2018[教育教学]“辅导员一学生一学校.关于学生管理的三方博弈陈博境李娅(云南工商学院,云南昆明651701)[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三方博弈;建模[摘要]学生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从“辅导员一学生一学校”三者混合博弈模型的分析来看,辅导员对规定的执行意愿以及和学生合谋的动机受学校监管成本及处罚力度的影响。
学校可从制度成本、人力资本及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加强处罚力度,从而增强辅导员和学生认真对待学生管理规定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成效。
[作者简介]陈博境,硕士,讲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06(2018)06-0058-04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 逐年增加,至2002年,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15%®,自此,我国高等教育正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人大众 化阶段。
学生人数的激增,伴随的是学生管理难度日渐增大。
首先,辅导员与学生的师生比超标",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数 据,2017年在学研究生263. 9万人,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2753. 6万人③,而辅导员按标准配比应为1:200,即需要15万左右的辅导员。
但实际上,很多院校的配比是超过1:200的,有一部分甚至达到了 1 g300%。
另有一些院校的辅导员是兼职,即使满足1:200,但用于学生管理的工作时间也比专职的少很多。
这就给 有效进行学生管理带来了困难与挑战。
其次,《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一些条文较为抽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弹性空间较大,增加了 管理者的执行难度。
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博弈分析
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博弈分析在高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
双向委托代理博弈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彼此委托和代理的关系。
教师委托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则委托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和知识传授。
双向委托代理博弈的关键问题是双方如何建立互信、平衡利益,实现教育目标。
教师和学生双向委托代理博弈的核心在于信息不对称。
教师享有教学知识和经验的垄断,而学生则对自身的学习需求和能力信息更加了解。
教师需要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提供有效的教育指导;学生则需要通过向教师表达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期望,获得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和环境。
双方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和互动。
教师和学生双向委托代理博弈需要建立平衡的利益机制。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如教师希望学生能够良好完成教学任务,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学生则希望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基础。
双方需要通过制定明确的契约和激励机制,使双方的利益得以平衡和共赢。
教师和学生双向委托代理博弈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委托代理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利益需求和情境也会发生变化。
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双方的委托和代理关系,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和学生双向委托代理博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建立信任机制。
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互信的基础,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沟通方式和频繁的互动来实现。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线上讨论以及赋予学生一定的决策权力等方式,建立起彼此了解和信任的基础。
第二,建立利益共赢机制。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双向的利益共赢机制,以平衡双方的利益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特点,量身定制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评估方式;学生则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建议,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高校考试监督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博弈分析
立师生博弈模型, 来分析监考过程中的不同情况与学校不同
彝 — 叠 " Z, 弊 盈 Z-< 艄 -、 箕 >—I 麓 一 <
\
…
物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制会致种果其因以决试弊 为 度导何结及原,解考舞行 。
1 师生动态博弈模型 本文在此考虑单个学生在平时课程学习努力情况, 也即
‘
I > 三
图一 考试监督 中教师与学生的搏奕过程
2 动态博弈模型分析
.
选择是否舞弊。学生在进入考场前,可能会为舞弊做准备,
为研究需要 ,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 本文在此做如下假定 :
( )学生舞弊没有被发现会 比没有舞弊的最终收益高 。 1
… l 一 … / J … … … ~ H ●” … ‘… … 日 …
博
弈 分
析
摘 要 :各地高校都在开展学校考风与学风建设 。提倡 以考风促 学风 的管理理念。本文从高校大学生考试过程 中,监 考老师和 学生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 ,说明 目前 高校 重惩学生舞弊行为会导致学生舞弊 、监考老师视 而不见,最终造成不
师徒博弈模型构建
(1)知识共享博弈模型的选择在技术联盟中,联盟成员各方进行知识共享是一种博弈的结果,博弈行为属于动态重复博弈。
动态博弈的根本特征是各博弈方不是同时,而是先后、依次进行选择或博弈。
由于参与人的行为有先后次序,所以后行动者在行动之前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的选择,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战略选择。
重复博弈是动态博弈的一个重要类型。
当博弈只进行一次时,参与人只关心一次性的支付;而当博弈重复多次时,参与人可能为了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来选择不同的均衡战略。
在企业技术联盟中,如果成员双方都着眼于长远利益,则知识共享的重复博弈将因此展开。
其次,技术联盟中的隐形知识共享博弈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完全信息指的是每一个参与人对所有其他参与人的特征、战略空间及支付函数有准确的知识,即没有事前的不确定性。
然而在知识共享发生之前,每个成员都确切地知道其他成员将提供的知识的数量、品质和价值,即成员之间掌握关于博弈的完全信息,这无疑是一个过于严格的假设。
由于企业的隐性知识难以观察和准确量化、难以表述,在技术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博弈中,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是难以克服的,因此,知识共享博弈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博弈。
根据上述分析,以两企业组成的技术联盟为例,需要建立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来刻画联盟双方的博弈行为。
由于论文以中外技术联盟为研究对象,而在中外技术联盟中联盟双方的技术水平普遍存在着不对称性,即外方厂商的工艺技术水平和知识积累通常大大高于中方企业,因而中外厂商技术联盟中的知识流动以单向为主。
为此,在博弈分析中采用“师徒博弈模型”,以突出知识共享主体间知识水平的不对称性,从而更为贴切的对中外厂商技术联盟中的知识共享进行分析描述。
(2)基本假设在中外企业技术联盟知识共享研究中,可以把处于知识优势方的国外厂商看成是师徒博弈中的“师傅”,而把处于知识劣势的国内厂商看成是“徒弟”,即知识共享的主要受体。
为了能够有效地进行分析,首先对模型做出如下假设:假设1:参与联盟的两个企业分别是知识提供厂商A和知识接受厂商B。
师生冲突的博弈分析
师生冲突的博弈分析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李 丽 汽车管理学院运输指挥系运勤教研室 苑建平[摘 要]博弈论作为研究理性的经济个体在相互交往中战略选择问题的理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本文试图用博弈论的知识分析师生冲突,并就冲突的解决给出一些意见,使得师生关系达到帕累托最优。
[关键词]博弈论 冲突 纳什均衡 零和博弈 一前言曾经看过一则报道,某大学教授因为逃课学生人数太多而与一名欲离开教室的女学生发生肢体冲突,在学校师生之间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一方面,教师痛心疾首地追问“师道尊严何在”;另一方面,学生在质疑如何保障自身的利益。
无疑,社会转型震动所导致的“冲击波”,造成了并加剧着师生隔阂。
这是师生冲突或者说师生博弈中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但有时这种情况却往往发生。
现在,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老师和学生作为理性的经济个体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否是理性的?在这种师生博弈中双方应该采取何种行为,才能使博弈双方的收益达到最大?下面我们从一个具体例子出发利用博弈论的思想来分析这种冲突,并就冲突的解决给出一些意见。
二师生冲突的博弈分析看这样一个具体例子:在一节经济学课上老师正讲的津津乐道,突然发现一个学生在看《拿破仑传》。
这时,老师有两种选择:一是将书没收,一是不收书只是批评提点一下。
假设大家都知道这个老师有个习惯就是如果收了书,就不会还,而这本书又是从图书馆里借的,不还要加倍赔偿。
因此学生也有两种选择,一是认错,一是和老师争执。
若老师将书没收,学生即使认错也不能将书拿回,学生不仅被老师批评而且得赔偿图书馆的书,他的收益为-10,老师维持了课堂纪律收益为5;如果学生考虑到要赔偿图书馆的书于是和老师争执,比如说:“老师您上的课一点意思都没有,我都是自学的”,这时老师觉得自己得不到尊敬而且课堂纪律也没有得到维护,收益为-5,而学生的收益为-15。
若老师仅批评学生,如果学生认错,老师和学生的收益分别为5,-5;如果学生和老师争执,老师和学生的收益分别为-5, -10。
委托代理模型应用
老师学生课堂委托代理模型关于老师学生课堂这个例子,教学成果和质量取决于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委托代理模型建立在学生和老师两者对学生学习情况这一信息所拥有的不对称,即学生参与并且拥有对自我学习情况的全部了解,而老师参与却基本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这样的模型中,对于老师、学生、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是委托人、学生是代理人。
在这种非对称信息情况下,老师不可能监管到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也不可能强行要求学生学习,这是委托人不能使用“强制合同”来迫使代理人选择委托人希望的行动,所以需要激励和约束来最大化委托人的期望效用。
也就是老师和学生间需要某些协议和激励来促使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的任务。
长期合同(长时间师生关系)在老师和学生这样的委托代理模型中,由于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大都可以长期保持,也就是在一学期或者更长的时间里,老师和学生将为了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努力。
他们重复使用本博弈模型,贴现因子足够大,那么可以实现最优风险分担和激励,也就是说长期中老师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的更深入,掌握的情况更多。
老师可以通过观察来推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无法通过偷懒和信息不对称来获取更多的收益,或者提高自己的福利(多玩一会儿,或者质量低下地完成学习任务)。
棘轮效应在老师学生课堂这种情况中,有时还会出现一种棘轮效应,当代理人越是努力,好的业绩可能性越大,委托人或自己的“标准”也越高。
当他意识到努力带来的结果是“标准”的提高,代理人努力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这种标准业绩上升的倾向被称为“棘轮效应”。
也就是当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同时积极性很高时,很可能会换来老师或者自身的更高要求,但是这样的更高要求可能会导致更大的负担或者压力,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会有所降低,由此弱化了激励机制的效用。
委托代理多项人物模型(多门课程)在现实的学习中,老师和学生这样的代理模型有时代理人被委托的工作不止一项,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科目不只一门。
但是不同老师对学生的监督能力是不一样的,学生的学习侧重和精力也不尽相同,同时科目的重要性也有所差别。
委托代理模型 博弈方法
委托代理模型博弈方法
委托代理模型:博弈方法
委托代理模型是一种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常用的决策引导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一个决策者(委托人)将权力和责任委托给另一个人(代理人)来代表其进行决策和执行任务。
博弈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委托代理模型中的各种冲突和利益博弈问题。
在委托代理模型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委托人通
常无法完全了解代理人的行为和意图,而代理人则可能存在自己的私利和激励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博弈方法被引入到委托代理模型中。
博弈方法是一种经济学工具,用于研究各方在决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和合作行为。
在委托代理模型中,博弈方法可以帮助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点,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和博弈。
博弈方法中常用的概念包括博弈论、策略、纳什均衡等。
通过运用这些概念,
可以分析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设计相应的策略和机制来促使双方达成共识和合作。
例如,通过建立契约、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可以引导代理人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委托人的利益实现。
委托代理模型和博弈方法的结合,不仅可以帮助解决决策者之间的信任和约束
问题,还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组织绩效的提升。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委托代理模型和博弈方法的设计和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例如信息获取的成本、合作的难度等。
因此,对于委托代理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
总之,委托代理模型和博弈方法作为一种管理决策的工具和理论框架,对解决
组织中的冲突和利益博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运用博弈方法,可以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实现决策者之间的利益最大化。
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博弈分析
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博弈分析一、介绍在高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即代理-委托关系。
教师作为代理人,接受学校和学生的委托,通过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来完成双重委托。
而学生则委托教师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以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
在这一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博弈关系,双方都希望通过互动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本文将对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博弈进行分析,探讨双方的策略和博弈结果。
二、双向委托代理博弈的模型在双向委托代理博弈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代理人,他们之间的委托关系可以表示为一个博弈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都将影响对方的利益,因此双方需要通过博弈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
1. 参与者双向委托代理博弈的参与者包括高校教师和学生,教师作为代理人,学生作为委托人。
2. 策略教师的策略包括教学方法、学生指导方式、考核方式等,而学生的策略包括学习方法、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
3. 支付教师和学生的支付分别表示为对教学和学习的成本和收益,教师的支付包括教学的成本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支付包括学习的成本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4. 博弈结果双向委托代理博弈的结果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策略选择,以及双方的支付。
在博弈中,教师和学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因此需要谨慎选择策略,以确保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
三、教师和学生的策略选择在双向委托代理博弈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选择最优的策略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下面将分别对教师和学生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
1. 教师的策略选择教师的策略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教师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生指导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选择策略时,教师需要考虑自身的教学成本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2. 博弈结果的分析在双向委托代理博弈中,教师和学生的策略选择将直接影响最终的博弈结果。
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博弈分析
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博弈分析
双向委托代理博弈是指高校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互之间存在着互为委托代理关系的博弈。
在这个博弈中,教师和学生都有向对方提供和获取信息的需求,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披露信息所带来的风险。
在这种代理博弈中,教师和学生的目标是互相合作实现教学目标,并在过程中保护自己的利益。
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帮助学生实现学术提高的目标,同时也需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声誉。
而学生则需要通过积极的学习和合理的披露信息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需要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利益。
在双向委托代理博弈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主要的难点。
教师的知识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很大,即使教师提供的信息非常详细和准确,学生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
而学生通常很难披露自己的全部信息,因为他们可能认为某些信息会对自己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学生可能不愿透露他们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需要通过相互合作建立信任关系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方面,教师应该尽可能提供准确和详细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披露自己的信息,以便教师更好地指导他们。
此外,教师和学生的策略选择也会影响双向委托代理博弈的结果。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强制措施,如考试、作业和课堂出勤等,来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而学生则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和参与程度。
总之,双向委托代理博弈是高校教育中常见的情况,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合作和建立信任关系,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保护自己的利益和隐私。
从信息经济学视角看大学教育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CO-OPERATIVE ECONOMY&SCIENCE提要委托代理理论是信息经济学对经济和社会现象中的委托代理问题进行研究的理论。
在大学教育中,家长和学生之间、学校管理当局和教师之间形成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因而产生相关的委托代理问题。
本文试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大学教育;委托代理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一、什么是委托代理关系和委托代理问题什么是委托代理关系?广义地说,信息不对称的契约双方都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无论这种契约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通俗地讲,如果你需要别人帮你做事情,却对他不够了解,需要与他签合同或做保证,这时候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你是委托人,他是代理人。
委托代理关系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学家对企业的投资人和经营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关系都可以归结为委托代理关系,如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司机和乘客的关系、老板和雇员的关系等。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就委托代理的事项存在着非对称信息。
非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
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和非对称信息的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划分。
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称为事前非对称;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称为事后非对称。
委托代理由此产生两类典型的问题:一是因事前的信息非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二是事后的信息非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所谓逆向选择问题是当事人一方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在签约中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安排;而道德风险问题是签约后,代理人作为信息优势一方利用委托人不了解自己的隐蔽行动,而作出不利于委托方的安排。
如企业高管利用股东对企业信息掌握较少的机会,在进行经营决策中作出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案,如假公济私的奢侈消费、领取不适当的津贴补贴、安排不适当的休假等。
总之,委托代理问题起因于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增值、事业发展或完成既定任务的效果的最大化。
教室互动:教师与学生的博弈
教室互动:教师与学生的博弈教室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场所,是知识传授和学习的舞台。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博弈的过程。
在这个博弈中,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他们通过互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利益。
教师是教室中的主导者,他们拥有知识和教学经验,他们的目标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
教师通过讲解、演示、提问等方式来传递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需要与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的方向。
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是教室中的被教育者,他们是知识的接受者和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目标是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通过听讲、思考、提问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与教师进行互动,向教师提问、寻求帮助,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学生还需要与教师进行反馈和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的方向。
学生的目标是通过与教师的互动,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博弈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他们通过互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利益。
在这个博弈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需要与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的方向。
学生则需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向教师提问、寻求帮助,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学生还需要与教师进行反馈和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的方向。
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实现自己的目标和利益。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室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博弈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通过互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利益,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教师和学生需要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经科学》2009/ 6 总 255期
我们要设计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 , 或者使学生先改变偷懒的状况 , 或者使教 师先改变偷懒的状况 , 如果两者同时改变则效果会更好 。
11 首先看学生放弃偷懒的条件 。如果学生认为已经投入的沉没成本很高 , 似乎就有意愿更努力地学习 。因此有两个途径 : 一是提高学生在高校学习的学 费 , 二则是通过提高教师的努力程度促使其放弃背叛策略 。我们不可能为了提高 沉没成本的相对高度而去改变一个学生的家庭收入 , 提高学费以激励学生增加努 力程度可行性很低 。因此 , 我们只能激励教师 。
这个时候教师和学生分别各自进行决策 , 这一情形如同囚徒困境 , 由于信息 的不完全及非对称性 , 再加上产权不明晰 , 单方努力的劳动成果会被偷懒的人搭 便车而分走 。而且由于无法确定对方会选择努力还是偷懒 , 所以作为理性人 , 无 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选择偷懒 ———哪怕是 “先”选择偷懒 , 因此 , 该博弈的稳 定状态就是双方都选择偷懒 , 即第四象限 。
教师
学生
H
L
H
5 5
- 215 215
L
215 - 215
0 0
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
H ≥0 + C ≥0 + C - 215 + c 215 + c
学生
L 215 + c - 215 + c
0 0
如果激励机制不存在或无效 , 即教学成果的产权没有明确有效的界定 , 则被 判定为共同拥有的 。在这样的合作关系里 , 道德风险必定会发生 。如果学生和教 师都努力 , 他们所能获得的教学成果是等于 (或大于 , 因为教学如果能实现很好 的互动就会自动产生许多额外收益) 学生的投入 5 与教师投入 5 之和 (5 ×2 = 10) , 由于教学成果共同拥有 , 则双方平分教学成果 , 所以教师和学生各得到 5 (或大于 5) , 再减去各自的投入量 5 , 结果投入与产出相抵 , 归零 (或大于零) , 双方所得均为非负 。同理 , 如果教师和学生只有一方努力 , 那么其教学成果总和 为 5 (5 + 0 , 或 , 0 + 5) , 双方平分 , 则为 215 , 再减去各自的付出 , 显而易见 , 谁努力谁吃亏 。如果都不努力 , 双方付出为 0 , 所得亦为 0 。因此 , 当我们再把 由资本投入所产生的收益常量 c 代入最后的收益中 , 就得到表 2 的得利状况 。
《财经科学》2009/ 6 总 255期
经济经纬 11 7
高校委托代理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博弈模型
隋学礼1 周 裕2 李江城3
[ 内容摘要 ] 中国公立的研究型大学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国家与学校的委托代理关 系 、学校与教师的委托代理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委托代理关系 。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 三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教师与学生委托关系 , 本文分别通过建立静态 、动态博弈模型 进行分析 , 并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 : 激励机制有效的关键是存在恰当的第三方 。 [ 关键词 ] 高校管理 ; 三重委托代理关系 ; 博弈模型
经济经纬 11 9
学生学习偷懒 (L) 付出的是 0 。假设学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的资本环境投入是 一个常量 , 为 c , 并且经过教学过程生产后全部转化为教育成果 。同时假定如果 劳动力总投入为 0 , 则资本投入就不能转化为产品 。那么 , 劳动力的生产要素转 化过程如表 1 所示 :
表1
表2
教师
11 教师首先进行决策 假定首先可以由教师先进行决策 。假设学生一开始蒙在鼓里或者由于要弥补 自己预先支付的教育成本 , 必须努力学习 ( H) , 但教师率先采取了背叛策略 。 至此 , 合作关系实质上已经破裂了 , 学生已经失去了教师应提供的教导和协助 。 下一步轮到学生决策 , 如果学生认为预先支付的教育成本是高的 , 仍然选择努力 学习 , 那么博弈停止 。教师平分学生的教学成果 , 而学生则投入大于产出 , 是个 赔本买卖 ; 另一方面 , 如果学生 (尤其对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 认为学习的时间 成本没有那么高 , 看到教师偷懒后也选择偷懒 , 则双方决策也获得了一个均衡 点 , 博弈停止 , 但双方都不得利 , 得利为 0 。如图 2 。
图2
教育就像一个合伙制企业 , 必须由两个生产者合作才能完成的特殊生产过 程 。学生作为一个预先付费 、后决策的特殊合伙人 , 即使面对教师撤走投入 , 也 无法取回预先支付的教育成本 , 因而只有要么自行加大投入完成该生产过程 , 要 么只能干脆放弃先前投入的成本 。
21 学生首先进行决策 类似地 , 学生率先决策选择偷懒 (L) , 合作关系破裂 。但是由于有沉没成 本 , 即预付的学费的存在 , 生产过程还没有瓦解 , 博弈仍在继续 。接下来决策的 是教师 。如果激励有效 , 或者教学偏好型教师不愿放弃自己的偏好仍旧努力 , 那 么博弈停止 , 均衡的结果是学生渔翁得利 , 教师付出 5 分努力 , 只得到教学成果 的一半 。教师成了被抛弃的合伙人 , 只能自行将生产过程进行下去 。如果教师对 教学的偏好不是那么强烈或坚定 , 决定放弃努力工作而偷懒 , 那么双方又回到囚 徒困境的均衡结果 , 都采取背叛策略 , 如图 3 。
事实上 , 在大学里还存在第三层 “委托代理”关系 , 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 系 : 学生支付一定资金资本并且暗含一个在今后学习中支付相应努力程度 ———人
作者简介 : 隋学礼 (1964 —)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 ,100191)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国民经济 学 ,公共管理 。
一 、高校三重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任何组织和合作中 (詹森 、麦克林 , 1976) ,[1] (138) 一般 来说高等教育产品是由大学组织来提供的 , 对于中国公立的研究型大学 , 事实上 存在着三重委托代理关系 。大学资产的所有者 (国家) 为大学提供了财产要素 , 做出了相应的基本制度安排 , 委托代理人管理大学 , 这是第一层的委托代理关 系 。在这一层关系里 , 国家是委托人 , 是大学资产的所有者 , 委托人的目标是提 高高等教育质量 , 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大学 ; 而学校 , 或者说主要是学校的高层 管理和决策人员如学校领导就成为第一层代理人 。在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中 , 学 校的领导又成为委托人 , 而教师是代理人 , 但是在产权行使过程中 , 后者充当着 事实上的初始委托人 。[2]在这一层委托代理关系中 , 委托人的目标是希望通过教 师的劳动 , 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 使学校的教育成果最大化 , 实现社会效益与 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首先考虑一个静态的不完全信息博弈 。教师有两种选择 , 努力工作 ( H) 或 者偷懒 (L) , 学生也有两种选择 , 努力学习 ( H) 和偷懒 (L) 。假设努力工作或 努力学习 ( H) 所需要付出的投入 (包括时间 、精力等等) 是 5 , 不努力工作或
《财经科学》2009/ 6 总 255期
在第三层委托代理关系中 , 学生的作用无疑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 即学生的行 动决策影响着教师的行动决策 , 从而影响着教师激励机制的效果 。
二 、静态博弈模型分析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 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努力程度除了受自己条件约束 之外 , 还取决于学生的反馈 。学生委托教师提供教育 , 意味着不仅要支付学费 ———资金资本 , 还隐含承诺支付足够的努力程度 ———人力资本 。学生的努力程度 是决定教师教学工作努力程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这一方面 , 教师的决策过 程可以用博弈论的相关模型来解释 。
图4
(2) 实施激励使教师首先努力起来 (接图 2) 。
图5
四 、模型结果分析及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通过以上分析 , 如果博弈是有限次的 , 那么则无法达到最优 ; 如果博弈能突 破有限次 , 不断发展下去 , 则有可能打破僵局 。突破有限次博弈的关键就是激励 机制 。
12 2 经济经纬
周 裕 (1982 —) ,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 ,100191) 。研究方向 :国民经济学 。 李江城 (1985 —)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 ,100191) 。研究方向 :国民经济学 。
11 8 经济经纬
《财经科学》2009/ 6 总 255期
力资本的承诺 (尽管常常被忽视) , 委托教师为自己提供教育成果 。 大学组织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如图 1 所示 :
《财经科学》2009/ 6 总 255期
经济经纬 12 1
图3
博弈至此并没有结束 。因为根据假设 , 这是一个无限多次重复的序贯博弈 , 接下来轮到学生决策 。在激励条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 , 均衡已经形成 , 双方已经停止相机决策 。但是 , 如果我们改变了激励条件 , 促使学生决策时选择 努力 , 均衡就被打破了 , 新一轮博弈开始 。
目前公立高校改革的目标就在于设计更有效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激励 ———约束机制 。[4]如果像大多数研究一样 , 把最后第三层委托代理关系略去不计 , 那么高等学校的治理结构关系与企业并无二致 , 改变学校的科层制和官僚体制 , 降低行政激励强度 , 增强企业组织激励强度 ,[5 ] (171 - 183) 通过引入更多薪酬和晋升 机制 , 就可以解决激励问题 。然而现实中企业理论无法完全解决高校激励机制问 题 , 其原因就在于高校中所存在的 “教与学”的环节决定了教育的特殊性 , 决定 了单纯讨论学校管理和治理结构问题无法根治高校教育的低效性 , 决定了高等学 校的激励机制要获得突破 , 还必须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激励 ———约束关系给予足 够的注意力 , 需要双方面结合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
12 0 经济经纬
《财经科学》2009/ 6 总 255期
三 、动态博弈模型分析
我们发现 , 如果囚徒困境博弈无限次的重复下去 , 这就变成一个序贯决策的 动态博弈 , 局中人变成根据上一次博弈的结果 , 根据先前双方是否合作 , 来决定 自己下一阶段的策略 , 即相机抉择 。事实上 , 现实中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决策状况 就是这种序贯的动态博弈 , 但一开始由谁首先决策是不确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