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焘“中灸轻针”的历史成因
齐国旺:香灸法的渊源及历史延革
齐国旺:香灸法的渊源及历史延革香灸疗法是在传统灸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创新疗法。
是总结古人经验结合大量临床实践而发明的,是灸法的突破与创新。
而灸法本身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灸疗法的历史。
灸疗的历史起源已难稽考。
但从文物出土、社会发展规律、文献记载等方面探索,远在文字创造前即已萌芽。
火的应用为灸疗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偶然的烤火祛病,发展至主动用火烧灼烘烤治病,是一个突破,后发展到用艾施灸,形成了灸法。
因当时尚无文字,故不可能有这方面记载。
现存最早文献记载见于《左传》,公元前518年医缓给晋景公诊病时的一段话,医缓说:“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
”其中“攻”即指灸法。
“灸”字最早提及的是《庄子》,“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从中可看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灸疗就已经盛行,且用于预防保健。
1973年出土,公元前168年的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中有两种传本的古代经脉箸作,一种是《足臂十一脉灸经》,另一种是《阴阳十一脉灸经》。
这两种帛书,是目前记述灸法最早的医学文献,当时尚未涉及具体俞穴,也没有体现辨证施治的思想。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该书对灸疗的起源、适应症、处方及禁忌症记载较多,为灸疗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有27条论火灸。
魏晋时皇甫谧编著成《针灸甲乙经》。
对全身349个经穴的部位主治,艾灸壮数进行详述,并明确提出28个禁灸俞穴,对后世颇有影响,并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国。
东晋葛洪撰《肘后卒救方》,书中收录多种灸疗方法。
晋隋时医家陈延之,是葛洪后又一位倡导灸疗的先驱,并发展了葛洪的灸疗学说,所著《小品方》虽已亡佚,但其经验在其它文献中有所见,其特点为取穴少,灸壮多。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在灸法上发明颇多,提倡艾灸与药物结合运用,灸与针并用,注重灸量,为后世灸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后王焘倍加注重灸疗的应用,提出:“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
艾灸疗法PPT课件
4、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我国灸法从成熟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
➢ 明代医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产生了艾条灸、 雷火神针、太乙神针、桃枝针、桑枝针、药锭灸等 新的灸疗方法。
➢ 清代初期,灸法也有所创新,如针柄烧艾灸(温针灸)、 隔面碗灸等。清代中后期,统治者认为:“针刺火灸究非 奉君之所宜,清政府太医院等官方机构废止针灸导致了 整个针灸学的衰落。
5、近现代时期
➢ 自20世纪50年代起,灸法再次引起医学界的关注, 且被用于治疗脾肿大、骨结核以及药物毒性反应 等多种病证。
➢ 20世纪60~70年代,有关灸疗的临床报道急剧增加。 ➢ 近二十余年,并结合现代科技创制新的灸疗,如光
灸、冷冻灸、电热灸、铝灸等等。发明了电热仪、 电灸仪等各种现代灸疗仪器,使灸法可定时、定量、 定性、无烟等,并开始用于不少难治性疾病。
3、合谷
【定位】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缘的 中点处。
【功能】清热散风、安神定惊、调肠降逆、催产下胎 【主治】 1、头面一切疾患,如头痛,下齿痛,口眼歪斜,鼻衄,鼻渊,耳聋,疟腮,失喑, 目赤肿痛。
2、 胃肠病主要配穴之一,如胃脘痛,腹痛,便秘,痢疾。 3、 外感病:发热恶寒,无汗多汗,咳嗽,疟疾。 4、 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狂躁证。 5、疗疮,疥疮,瘾疹等皮肤外科病证。 6、 痛经,经闭,滞产,胎盘不下等产科病证。
v v
v v
艾条灸
v v
v v v
v v v
天灸
别名:药物灸、发疱灸 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施灸部位,使局部充血、 起水疱,犹如灸疮。 主要有白芥子灸、蒜泥灸、斑蝥灸。
v v
v
v v
v
v v
王焘《外台秘要 》与针灸.ppt
“焘在台阁二十年,久知洪文馆,得古书方数千百卷,因述病证附以方 药、符禁、灼艾之法,凡一千一百四门。天宝中,出守大宁,故以外台名 其书。”
——徐春甫
二、“明堂灸法”的内容
1.以经统穴
将所有腧穴分列于十二经脉之中,一一论述其部位取法,主治病症,施 灸壮数等,共有经穴352个。
十二经每经一图,督脉绘于足太阳经,任脉绘于足少阴经,穴点及灸法 等注于图上。
《外台·明堂》概况 1.遵循《明堂》、《甲乙》。 2.图文并列。 3.绘图依据,图形尺寸,颜色,分类,图例。 4.王焘唯取灸法的原因及对黄帝及后世医著的评价。
[思考题]
1. 王焘针灸学术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 《外台秘要》的腧穴理论。
[参考文献]
1. 《外台秘要 》 2. 《新唐书·卷九十八·列传第二十三·王珪 》
2.唯取灸法
“其针法古来以为深奥,今人卒不可解。……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
人。欲录之,恐伤性命,今并不录针经,唯取灸法。……灸之功,过半于汤
药矣。”
39·序》
——《外台秘要·卷
“若乃分天地至数,别阴阳至侯,气有余则和其经渠以安之,志不足则
补其复溜以养之,溶溶液液,调上调下,吾闻其语矣,未遇其人也。不诬方
——《外台秘要·序》2Fra bibliotek著作《外台秘要》、《外台要略》(佚) 《 外 台 秘 要 》 成 书 于 752 年 , 全 书 四 十 卷 , 分 1104 门 , 载 方 六 千 余 首,为一部综合性的医著。 此书主要选辑东汉到唐的许多方书,辑录了唐以前医家关于各科疾病 的理论和方药,皆先论后方,详注出处。本书理论部分以巢元方的《诸病 源候论》为主,医方部分则以选于《千金方》者最多。其余所选各书,均 注明书名卷节。 《外台》卷三十九载明堂灸法,专论经脉腧穴,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 著名针灸文献。因王氏认为“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故书中只存灸 法。经络孔穴及灸法亦散见于其他各卷,
王正龙论中脘直灸
王正龙论中脘直灸王正龙论中脘直灸中脘穴【穴位取法】脐上四寸当鸠尾与神阙连线的中点取之。
【主治】《会元针灸学》上说“主治胃疼、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痢疾、黄疸、癫狂、便血绀积、脾胃虚弱。
”《类经图翼》说“主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五隔五噎翻胃不食心脾烦热疼痛积聚、痰饮、癫痫、面黄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温疟霍乱吐泻寒热不已奔豚气寒癖结气凡脾冷不可忍饮食不进不化气结疼痛雷鸣者皆宜灸之。
”中脘属任脉为足阳明胃经的募穴八会穴之一腑会中脘也是任脉、手少阳、手太阳、足阳明经之交会穴。
在临床上不论胃热胃寒重灸中脘能引胃中生气强行阳明实热除外。
因为西医是靠外力作用于人身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比如用抗菌素来杀死人体内的有害病菌或用手术方法将坏死的脏腑组织去除。
而传统中医是通过激励人体自身脏腑组织的功能去消灭有害病菌或恢复修补受到伤损的部分。
对于胃来说其功能是以降为顺即使阳明燥火强盛但没有燥屎也是因寒邪凝胃而产生的应该辅助阳明燥火来去除寒邪寒邪既祛阳明燥火自消。
所以不论胃寒还是胃热只需一味的放手灸下去待邪气祛除胃的正常功能自然会恢复。
但是因太阳病而误用汗下法将热邪引入阳明经者则不宜灸中脘可用灸足三里或内庭以疏导之。
《伤寒论》中的承气汤并不是清热泻火的方剂所谓“承气”是顺承疏导气机的意思。
以治疗癫狂为例。
在《灵枢经?经脉篇》上说“胃足阳明之脉……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
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
”经文中分明说只有病轻病至和病重甚则的差别而没有寒热的差别。
既然寒热都是因为寒邪引起的用温补法就可以通治而在用药方面《伤寒论》将治法分为温补四逆汤、附子理中丸和疏导大、小承气汤两种途径这是因为温热裹挟着的寒邪必须在经脉畅通的前提下才能排出体外。
所以不论是局部还是全身虚则温补而实宜疏导这是治病的原则。
由于经脉暂时不通就必然会因瘀滞而出现实热倘若继续使用温补法就是在暂时没有疏泄的情况下进行补充就会助热邪而损真阳这才是所谓的“壮火之气衰”。
名医名著话艾灸
名医名著话艾灸(041600)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1.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2.《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3.《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4.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
5.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6.《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7.《黄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8.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9.《针灸资生经》说:“若要安,丹田(关元)三里莫要干。
10.《小品方》云:“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
”(晋隋时代陈延之)11.《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
(唐代孙思邈)12.《针灸易学》甚至强调:“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13.《皇帝内经》记有:“大风汗出,灸意喜穴”14.宋《备急灸法》:“仓促救人者,唯灼艾为第一”15.《宋史.太祖本纪》:“太宗病,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16.《庄子》“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17.《扁鹊心书》中说:“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
故阳气尽则心死。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18.《神灸经纶》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19.《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20.唐代王焘指出:“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
21.李时珍之父李言闻的《蕲艾传》称赞艾叶“产于山阴,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22.《养生一言草》记载:灸治确为养生诀,年逾四十灸三里。
黄帝奇灸历史溯源:引领新科技艾灸革命
黄帝奇灸历史溯源:唐代著名医学……
黄帝奇灸引领新科技艾灸革命
唐代著名医学文献专家王焘在其编纂的《外台秘要》一书中,有关针灸治疗部分,几乎都用灸方。
王焘强调灸法为“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外台秘要•中风及诸风方一十四首》),故该书“不录针经,唯取灸法”。
王焘在书中指出:“适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
他
还特别强调了艾灸的养生保健功能,说道:“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足三里,令人气上眼喑。
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
”王焘重灸轻针的观点,当然属于偏见,但是也可证明当时对灸疗的重视。
据史料记载,唐代已有了专门从事用灸疗之术治病的“灸师”(后世也称之为“艾师”)。
唐代诗人韩愈在“谴疟鬼”一诗中说:“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说明当时我国灸疗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李梴《医学入门》。
王焘
王焘王焘王焘,唐代陕西省郿县人,生于公元670年,卒于公元755年。
他是唐代的又一位著名医家,其著作《外台秘要》颇为后人称赞。
他不存个人偏见,博采众家之长,在《外台秘要》中,他引用以前的医家医籍达60部之多,差不多所有的医家留下来的著作都是他论述的对象,可谓“上自神农,下及唐世,无不采摭”。
简介医家王焘王焘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王珪是唐初杰出的宰相之一。
他为官清廉善谏,与魏征齐名,曾是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的老师。
王焘的父亲李敬直是南平公主的驸马,也被封了爵位。
王焘的两个儿子也都做了官,大儿子是大理寺少卿,次子担任了苏州刺使。
生平王焘从小体弱多病,母亲身体也不好。
他十分孝顺,不解衣带地照顾母亲,还阅读了大量医书,寻找灵方妙药,也渐渐地对医学产生了兴趣。
王焘曾经担任徐州司马和邺郡太守,但是他为了有机会阅读医学书籍而到了当时的皇家图书馆——弘文馆任职。
自此,他便如饥似渴地在那里阅读晋、唐以来的医学书籍。
他在这里度过了20年的时间,在系统阅读大量医书的同时,他还认真的做了详尽的摘录,夜以继日,年复一年,积累了大量的医学资料。
其中仅古方就有五、六十家之多。
后来,他被贬职到房陵,遇赦后就近安置在大宁郡,当地气候炎热潮湿,百姓得了瘴气,十有六七难逃一死。
他依照随身携带的验方施治,竟然把即将死去的人神奇地救了回来,由此,他便决心发愤编写医书。
建树他不仅对《千金方》、《肘后备急方》之类的著作仔细研究,还对没什么名气,流传也不广泛的著作加以收集,如陈延之的《小品方》、张文仲的《张文仲方》等医著。
除此之外,对民间单、验方也并不排斥。
书中共收载了6900多首方剂,每一门都是以《诸病源候论》的条目为引,再广引方剂。
每一首方,都注明了出处和来源,给后人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许多散佚已久的医书,也都是在这部著作中看到大致内容的。
王焘对于方剂的收载,不仅广引博采,而且精挑细选。
现在看来,当时收载的许多治疗方法和方剂,都十分切实可用。
京华“王一针”
京华“王一针”作者:王纯来源:《绿色中国》2010年第01期辛勤探索传承创新“受中枢神经的支配,机体内有其自然的平衡机制,发生疾病则是平衡遭到破坏。
通过针刺外周神经特定靶穴引起反射,在大脑中枢调控下,间接地依靠患者自己去治疗自己的疾病”。
这就是由平衡针灸创始人、北京军区总医院针灸专家王文远教授经40余年潜心研究、数万次针感体验成功创立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名曰“平衡针灸”。
他用一根银针为无数身患疑难杂症的国内外患者解除病痛,而且一病一穴,3秒见效,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王一针”。
王文远出生于山东沂蒙山革命老区,受齐鲁文化影响自幼酷爱中医, 1961年16岁时,师从鲁南名医刘春启。
虽然年纪小,但在众多师兄弟中却是成绩最优秀的一个。
他白天和其他学徒一样帮着师傅抄方、拿药、进药、加工药,晚上他刻苦用功,在几年时间里通读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医宗金鉴》、《内科杂病论》等多部中医典籍和包括妇、外、针灸、儿科与瘟病等在内的大量中医专科书籍,至于像《药性歌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舌诊》等中医歌赋,更是倒背如流。
悟性加勤奋,他长进飞快,学徒两年后,当师傅有事外出时,就允许他独立给患者开方了。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当地爆发脑炎,由于缺医少药,王文远目睹一些乡亲们不幸离去,年少的他被深深刺痛,立志要学针灸。
“一根银针就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反复使用,价格低廉,最适合贫苦人治病。
”这就是王文远最初学针灸的动机,这个简单的想法成了他一生为之追求的事业。
1975年,已经成为军医的王文远考入石家庄白求恩军医学院,开始系统学习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第一次接触到“神经”的概念,为以后在针灸领域的中西结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书上的神经分布图比较粗,有时候在自己身上扎二三十针都找不到神经位置所在。
有的战士本来就害怕扎针,要是找不准就更增加其恐惧感,于是王文远就在自己身上体会针感。
经过千万次的亲身试验后,逐渐找到感觉了,直到一针一穴丝毫不差。
历代医家关于隔物灸的经验之谈,满满的艾灸知识点!
历代医家关于隔物灸的经验之谈,满满的艾灸知识点!真隔物灸导读:隔物灸法源远流长。
隔物灸所采取的隔衬物品种,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药物到复合药物,隔物灸的具体操作逐渐多样化、详尽化,隔物灸的治疗病症从少量到多类,总体上隔物灸最多见于外科病症的治疗。
隔物灸具有集所隔衬物、艾灸、穴位三重刺激的功效,有其独特的优势。
随着社会进步和对自然疗法的推崇,隔物灸不仅用于医疗,还被推广至养生保健。
今后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隔物灸疗法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使此疗法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更好地造福人类。
本文是对中国隔物灸发展的一次全面梳理,各朝各代医家对隔物灸的经验之谈,满满的艾灸知识点,值得收藏学习。
灸法源远流长,是中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古代灸法始于直接灸,后发展到间接灸,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其产生虽晚于直接灸,但其运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隔物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
纵观隔物灸的发展,从先秦至近现代,隔物灸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不断丰富、扩展,并得到推广。
先秦各国分裂,经济初起,中医学发展处于初步阶段,对于灸法的认识尚不充分,并无隔物灸的记载。
《黄帝内经》中有36 篇均涉及灸法的论述,如《灵枢·痈疽》中有载:“发于肩及腮,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
”这是当时用灸法治痈疽的记载。
另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奠定了灸法的理论基础,为后世灸法的发展做了铺垫,也为隔物灸的出现创造了前提。
魏晋时期社会进一步发展,中医学发展逐步细化,开始有针灸方面的专科论述,灸法备受重视,有“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之说,加之灸法安全性强,操作简便,易于普及,这为隔物灸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了隔物灸,详细描述了隔蒜灸、隔盐灸、隔椒灸、隔雄黄灸、隔瓦甑灸等多种灸法的治疗和对应疾病,对后世隔物灸的运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千年文明--炙法的简史(一)
炙法的简史(/)秦汉时期先秦两汉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重要形成时期。
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医学巨著《黄帝黄帝内经》,把灸疗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强调“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
它首先指出“灸火芮者亦从北方来”。
因为“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野处而乳食,藏(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明灸疗的产生与我国北方人居住条件、生活习俗和发病特点有关。
灸疗的适应证包括外感病、内伤病、脏病、寒热病、痈疽、癫狂等。
灸疗的作用具有起陷下、补阴阳、逐寒邪、畅通经脉气血等多个方面。
《黄帝黄帝内经》还提到灸的补泻之法:“以火补者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灵枢•背腧》)。
最后,指出艾灸之禁忌证为:阴阳俱不足或阴阳俱盛者、阳盛亢热及息积等。
《黄帝黄帝内经》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灸疗法的基础。
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一书,其内容以方药辨治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为主,尽管针灸条文不多,其中《伤寒论》载灸疗7条,《金匮要略》2条,复出2条,实为7条,但是,对灸疗的应用和禁忌症有所发挥。
在应用上,仲景指出灸疗宜于三阴经病,或于少阴病初起,阳虚阴盛时,灸之以助阳抑阴;少阴下利呕吐,脉微细而涩时,升阳补阴。
或厥阴病手足厥冷,脉促之证,灸之以通阳外达;脉微欲绝者回阳救逆。
灸疗禁忌范围则包括太阳表症、阳实热盛、阴虚发热等。
这些,对后世医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晋唐宋时期从两晋至唐宋,是我国针灸医学史上灸法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灸疗专著大量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灸疗专著是三国时期曹翕(曹操之子)所撰写的《曹氏灸方》,共有七卷,惜已佚。
敦煌卷子本中的残卷《新集备急灸经》,则至迟是在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依照刊本抄录的,原刻印本,初刊于唐代京都长安,不仅证实该书成书年代甚早,•也表明我国早期刊本中就有灸治的专书。
古代针灸
5l
∥
l
10.2
西 晋 初 年 ,文 坛 知 名 的 皇 甫 谧 因 中 年 患 病 而 致 一 腿 偏 短 ,所 以 多 次谢 绝 朝 廷 出仕 为 官 的邀 请 ,而 是
习 。
明 洪 武 年 间 ,太 后 难 产 ,诸 医 束 手 ,请 金 翁 道 士
潜 心读 书 著 述 。除 《帝 王 世 纪 》等 多 种 文 史 作 品 外 ,皇 甫 谧 将 当 时 可 见 的 几 种 医学 典 籍 进 行 加 工 ,从 中 选
灸 而 不 取 针 ,亦 医 家 之 弊 ”,针 法 才 重 现 于 世 。为 了重 政 策 ,使 得 古 老 的 医学 不 断放 射 出 新 的 光 辉 ,新 中 国
经络学 说 的 出现 ,现知 最 早 的记载 是 马王 堆三 号 汉墓 出土 的 医学 帛书 ,虽然 当时 的记 载简 单 而粗
略 ,但 在 其 后 成 书 的 《黄 帝 内 经 》中 已 形 成 了 完 整 的 体 系 。由 于 有 了 系 统 的 经 络 学 说 ,针 灸 疗 法 便 脱 离 了 原 始 低 级 的 经 验 医 学 , 向着 理 论 医 学 的 高 度 大 踏 步 前 进 。
位 来 治 疗 不 同 的 疾 病 ,称 为 “八 木 之 灸 ”,后 来 用 艾 叶
代 替 ,这 种 方 法 一 直 流 传 下 来 ,就 是 我 们 熟 知 的 灸
法 。
针 法 的 起 源 ,可 以 追 溯 到 原 始 的 放 血 疗 法 。这 种 治 疗 方 法 并 非 中 国 独 有 , 世 界 各  ̄-Ea'9不 同 民 族 都 曾 广 泛 地 运 用 过 。 但 是 为 什 么 原 始 的 针 剌 放 rrn疗 法 唯 独 在 中国发 展成 为风 靡 世界 的 医疗 技术 ? 这就 必须 归 功 于 经 络 体 系 的 发 现 与 临 床 运 用 。
华佗揿针专题知识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欢 迎 。
观 耐 用 而 远 近 闻 名 , 深 受 中 医 针 灸 界
“ ”
二 房 针 灸 针 以 精 工 细 作 、 讲 究 工 艺 、
青 继 承 父 业 对 制 针 工 艺 悉 心 研 究 , 使
销 缝 衣 针 和 针 灸 针 。 后 来 他 二 儿 子 华
揿针治疗
皮部埋针 病之初始时,经过皮部经络治疗。 久病而入脏腑时,经过长时间聚气留针旳刺 激。对于当代人群,长刺激,而不影响生活 美观、卫生安全、便利而调理治病旳效果。
揿针治疗
皮部埋针 病之初始时,经过皮部经络治疗。 病以久深时,经过长时间留针旳刺激。对于 当代人群。长刺激,而不影响生活美观、卫 生安全、便利而调理治病旳效果。
全球最大中医针灸器械提供商,华佗牌 针灸针畅销100多种国家和地域 针灸针ISO国际原则、国标制定者
1、皮内针简介 2、华佗揿针简介 3、揿针应用
1、皮内针简介
既有研究证明:皮肤是人体旳第三大脑,拥有完整旳神经--内分泌--免疫网 络。皮内针刺入穴位旳皮肤及皮下组织后:
一方面可直接刺激神经末梢,神经兴奋后沿着相应旳神经传导通路到中 枢神经系统---脊髓和大脑,激活神经系统调整,经过某些信号分子,进而激 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uro-endocrine--immune net work),发挥 网络旳整体调整治疗作用。
另一方面可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使其释放缓激肽、蛋白酶、组胺、前 列腺素、细胞因子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影响血液循环,增强血管通透性, 增进新陈代谢;也可进一步兴奋神经末梢;同步,表皮中旳朗格汉斯细胞作 为免疫活性细胞参加机体旳免疫应答和调控。
艾灸起源及发展
艾灸的起源与开展一、秦汉时期先秦两汉是我国灸法的重要形成时期,出现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大量著作,以及以张仲景为代表的著名医家。
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把灸疗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强调“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灸疗的适应证包括外感、内伤、脏病、寒热病、痈疽、癫狂等。
灸疗的作用具有起陷下、补阴阳、逐寒邪、通经脉、舒气血等多个方面。
?皇帝内经?还提到“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的补泻之法。
〔?灵枢·背腧?〕同时,还指出了艾灸的禁忌证:阴阳俱缺乏或阴阳俱盛者、阳盛亢热及息积等。
?皇帝内经?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灸法的根底。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强调药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灸法。
?伤寒论?中涉及灸法的有十二条之多,且重点论述了灸法的禁忌和某些疾病的灸治方法。
灸疗宜于三阴经病,或于少阴病初起,禁忌太阳表症、阳实热盛、阴虚发热等症。
并提出了“阳证宜证,阴证宜灸〞的见解,还有“可火,不可火〞的记载。
这些,对后世医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我国针灸史上灸疗法开展的最重要的时期。
唐代灸疗专著大量出现,灸法被作为重要的内容被载入,并在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载述了大量灸疗内容。
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灸〞,可以防治疾病、强身健体而抗衰老。
施灸以壮数,且多至几百壮。
在灸疗范围上也有了较大的扩展,采用灸法预防传染病,特别是在热证用灸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对黄疸、淋症等温热病及消渴、失精失血之阴虚内热病证等,均用灸疗取效。
同时还将艾灸和药物结合运用于临床,如隔蒜灸、隔姜灸、隔盐灸、豆豉灸、黄蜡灸、黄土灸等,采用苇管灸治疗耳病等,使灸法更加多姿多彩。
这是灸法利用器械的鼻祖。
此后,王焘在?外台秘要?中介绍用灸法治疗心疝、骨疽、偏风、脚气入腹等病症,扩大了适用范围,并提出灸为“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针灸治疗局部,几乎都用灸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佚事】
王焘,唐代陕西省郿县人,生约于公元670年,出身官宦世家。
从小体弱多病,酷爱医书。
其祖父王珪——唐初杰出的宰相之一。
为官清廉善谏,与魏征齐名。
曾是李渊大儿子李建成的老师。
母亲——南平公主,身体羸弱。
父亲——李敬直,是南平公主的附马,也被封了爵位。
两个儿子——也都做了官,大儿子是大理寺少卿,次子担任了苏州刺使。
王焘,母亲南平公主身体也不好。
他十分孝顺,不解衣带地照顾母亲,还阅读了大量医书,寻找灵方妙药,也渐渐地对医学产生了兴趣。
王焘曾经担任徐州司马和邺郡太守,为了治好母亲,放弃了高官厚禄的职位,选择长期在当时的皇家图书馆——弘文馆任职,且“七登南宫,再拜东掖,便繁台阁二十余载”,他在那里度过了20多年的时间,如,积累了大量医学资料。
为编写《外台秘要》打下了基础。
后来,他被贬职到房陵,遇赦后就近安置在大宁郡,当地气候炎热潮湿,百姓得了瘴气,十有六七难逃一死。
他依照随身携带的验方施治,竟然把即将死去的人神奇地救了回来,由此,他便决心发愤编写医书。
卒于公元755年,是唐代的著名医学家。
1 “重灸轻针”思想的产生与社会背景有关
1.1唐朝的社会经济和儒释道教的盛行
王焘生活的时代(约公元690~756 年),即武则天天授元年至唐肃宗至德元年,其间共66 年,正是初唐至盛唐的鼎盛时期。
“开元末年西京东都米价一石不到二百钱,布帛价也很低廉,海内安富,行人走万里远路,用不着带武器。
”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学术、宗教哲学也都有高度发展,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兼容并蓄的局面,各种宗教行为皆以社会经济为基础,以服务政治为目的,三教对唐初政治发挥了积极的协调作用。
王焘出身于儒宦世家,因此与其他医家相比他的医学思想具有比较正统的儒家思想,他强调学术的实用价值,认为作为治病救人的医学,最能体现“仁者爱人”的效果。
因受儒家重现实、重人文的传统影响,所以王焘对生命与疾病的理解就更加偏向现实客观,而较少有成仙的幻想及鬼神的阴影。
并且当时朝廷重视医药,“主上尊贤重道,养寿祈年”,文人仕族以治儒兼能习医为荣。
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王焘认为,面对文化和经济水准低下的劳苦民众,应从实际出发,使更多的黎民百姓能自如地应用简、便、廉、验的灸法进行保健医疗,自我救护,在其《外台秘要》中不录深奥、有杀人之险的针刺方法,而唯取灸疗是与当时的社会意义有关。
唯其如此,才无须“外请名医,傍求上药”,自行灸治,把灸疗法广泛地推广于“水陆舟车,客途旅次”,以及穷乡僻壤之处,岂不是“人人和缓而家有华佗”吗?
1.2 隋唐灸法与针法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两晋南北朝一直到唐宋时期,临床很少用针法,而灸法得到飞速发展,不仅针灸家用灸,中医(以方药著称的中医)也喜用灸法,甚至连民间老百姓也常用灸法,灸法广泛应用,产生了一批著名的医家与重要的著作,如魏·曹翕《曹氏灸经》、晋·陈延之《小品方》、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唐·崔知悌《骨蒸病灸方》以及王焘的《外台秘要》等。
《曹氏灸经》是继先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之后的又一部灸法专著,为两晋、南北朝时期灸法学的兴盛起了良好的先导作用。
隋唐时期也非常重视灸法,《备急千金要方》中灸疗多于针疗,《外台秘要》则径取灸疗,不用针术,云:“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
说明此时我国灸疗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王焘注重灸疗的应用,指出:“适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
“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
故《外台秘要》“不录针经,唯取灸法”。
另一方面,六朝时期“服饵”遗风尚未消除,在士大夫阶层还有一定市场。
如唐太宗即服进献的丹药而中毒死亡。
其时王焘对这种“服饵”之风已有看法和认识,这从《外台秘要》卷三十七、三十八中可见端
倪,尤其在“乳石论”中,主张以灸疗保健,废除服饵养生。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重视灸疗做法也切中
了一时之流弊。
为此他在“十二人明堂图”中对腧穴黑点者为禁灸穴,朱点者为灸病良穴,以黑圈标记者
为一般孔穴,并明确指出,朱墨分明,“人并可鉴之”。
这也是唐初兴起的灸疗可以预防疾病,可以强身保
健思想的体现和发挥。
如《千金要方》即有新生儿刚娩出后,“灸颊车以防噤”,南方人可以用灸预防“瘴疠”。
《外台秘要》卷六“霍乱杂灸法二十六首”就载有灸法可防止霍乱诸证发生。
卷三十五“小儿初生
将护法一十七首”记载:“小儿初生当灸、粉、絮、熨之,不时治护”。
均说明王焘重视灸疗是对唐代兴起
的灸法保健疗法的继承,也是其重灸思想形成的根源之一
2 “重灸轻针”思想与个人经历有关
王焘一生为官,既非医学名家,也没有显赫的文名,其生平,史无详考,只是在《新唐书·王珪传》后附
其小传云:“焘,性至孝,为徐州司马,母有病,弥年不废带,视絮汤济。
数从高医游,遂穷其术。
因以所学
作书,号《外台秘要》,讨绎精明,世宝焉。
历给事中、邺郡太守,治闻于时。
”如此简略的叙述,不足以了解王焘生平,谨从零星的、支离破碎的资料搜集中,进行整理考证,以对其有进一步的了解。
据史料考证,王焘大约生于公元690 年,幼年身体瘦弱,经常有病,渐至成年,对医学产生了兴趣。
后
因其母有病,为治母疾,遂发奋攻读医学,写成名著《外台秘要》。
至今仅知其成书时间为公元752 年,但
对其写作时间起于何时,不得而知。
《旧唐书·职官》记载:“给事中,掌陪侍左右,分判省事……若弘文馆
图书之缮写讎校,亦课而察之。
”“弘文馆”下云:“(弘文)馆中有四部书及图籍,自垂拱已后,皆宰相兼领,号为馆主,常令给事中一人判馆事。
”据此推论,则当时王焘以给事中身份判馆事,推其写作时在天宝初
年(公元741 年),至公元752 年《外台秘要》写成,历时11 年。
从公元746 年起,王焘“以婚姻之故,贬守房陵,量移大宁郡”(《外台秘要序》),先后任过彭城太守、邺郡太守、河间太守等职,至公元756 年去世,十多年的迁徙生活,尤其是被贬谪时“提携江上,冒犯蒸暑,自南徂北,既僻且陋,染瘴婴疴,十有六七。
生死契阔,不可问天(《外台秘要序》)”的遭遇,使其对底层生活感同身受,虽贵为皇亲国戚,但数次被
贬,必然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要将灸法的“神功妙用”施之于民,而针刺方法用之不当可有
“能杀生人”之险,且其技术难度大,非一般人所能掌握和应用,故他在《外台秘要》中凡病皆有灸法。
3 对王焘“重灸轻针”思想应辩证认识
王焘的“重灸轻针”思想有一定的片面性,有人认为他“弃针重灸”阻碍了针法的发展,对针灸学尤
其是针法有负面影响。
笔者认为,对王焘“重灸轻针”思想应辩证认识。
首先,《外台秘要》保存了大量亡佚的针灸文献,《外台秘要》的针灸学内容,除部分来源于《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等现存的著作外,还有一部分内容,如一百二十首针灸处方,赖《外台秘要》得以保存下
来,正如南宋陈振孙所说:“今无传者,犹间见于此书。
”《医籍考》四十三卷引录的针灸文献主要来源有
孟诜的《必效方》、《范汪方》、《深师方》、《苏荣方》、《骨蒸病灸方》、《许仁则方》、《小品方》等。
此外,还有扁鹊、陶弘景、甄权、杨玄操等医家的针灸经验。
这些著作大多数已经散失,《外台秘要》能够较完整地辑录下来,并且引证文献时,多注明出处,这就为我们了解唐代和唐以前的医学成就和学术经验,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极大地丰富针灸学的理论宝库[3]。
其次,王焘以职业官僚身份潜心于医学文献的整理与医学的编著,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他
的医学思维与其他以医为业的医家相比,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
“其人非专家之学,故无审择,以
为指归”[4]。
《外台秘要》重灸,认为针法是“霸道”,灸法是“王道”,又说:“王道不取针”。
《外台秘要》三十九卷《明堂序》云:“其针法,古来以深奥,令人卒不可解,经云:针能杀生人,若欲采之,恐伤性命,今并不录针经,唯起灸法。
”王焘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
性。
第三,“重灸轻针”而非弃针。
王焘“重灸轻针”本意是见于自古针法奥妙,不易掌握,唯恐后学失误而
致差错,为慎重起见,未列专卷详载而已,在具体治法中仍把针法用于临床。
如华佗治伤寒,妇科难产八瘕病中就有六瘕选用(长)针,并非绝对不用针法。
在卷一、三、五、十三、二十、二十七、三十五、三十九、四十等卷对数十余种病证的治疗中,分别介绍了针刺治疗,尤其是卷“疟疾”病的针刺治则论述甚详。
故指
责王焘“只要灸法,不要针法”,实属偏见[5]。
总之,只有历史地、全面地考察王焘所处时代的文化、经济及生活经历影响,才能对其“重灸轻针”思
想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