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临床输血工作,确保输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临床输血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输血前的评估、输血申请、交叉配血、输血操作、输血后观察及不良反应处理等环节。
第三条医院输血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临床输血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当设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输血工作的管理。
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门、输血科、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五条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监督输血工作的实施,并对输血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六条输血科(血库)是医院临床用血的技术实施部门,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血液制品的储存、配送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三、输血评估与申请第七条临床医师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当根据患者病情、输血适应症和输血风险等因素,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输血。
第八条临床医师在为患者申请输血时,应当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附上患者的病历、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提交给输血科。
第九条输血科应当对临床医师提交的输血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进行交叉配血。
四、交叉配血与输血第十条交叉配血是指将受血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红细胞进行配合试验,以检测受血者体内是否存在针对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
第十一条输血科应当根据交叉配血结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供血者。
在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第十二条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五、输血后观察与不良反应处理第十三条输血后,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管理规范
输血管理规范1. 前言为了确保医院输血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输血工作,包含血液库房管理、输血操作、监测与追踪等环节。
全部相关人员必需遵守本规章制度。
违反规定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2. 输血人员管理2.1 输血科组织架构1.输血科设立科室负责人,负责对输血科的管理工作。
2.输血科应配备肯定数量的经验丰富的输血技术人员,确保输血工作的正常运行。
2.2 人员资质1.全部从事输血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需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证书,并定期进行职业培训和技能考核。
2.输血科负责人要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他们了解并掌握最新的输血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2.3 工作纪律和责任1.全部从事输血工作的人员必需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保守病人的隐私和医疗机密。
2.输血科负责人要对全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依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工作。
3.输血科负责人要对本科室的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3. 输血料子管理3.1 血液和血液制品的采购1.依据患者的需求和输血指征,输血科负责人要订立合理的血液和血液制品采购计划。
2.血液和血液制品的采购必需从正规的血液供应机构进行,确保血液的安全和质量。
3.2 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存储1.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需存放在指定的血库房内,确保温度和湿度的适合。
2.依照血液的不同品种和有效期,对血液库房内的血液进行分类存放,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排查,确保血液的质量和有效性。
3.3 输血料子的管理1.输血料子的管理必需做到防止混用、确保标签清楚和有效期的掌控。
2.严格执行输血料子的使用和消毒操作规程,确保输血料子的干净和安全。
4. 输血操作规程4.1 输血前准备1.输血前,医务人员必需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血型和血液制品的标签,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在输血前,必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和适应症,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
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1.引言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血液及其衍生物以恢复血液功能。
然而,由于输血风险较高,特别是传染病和过敏反应的风险,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流程,确保安全和质量。
2.管理制度2.1输血委员会的设立设立专门的输血委员会,由医疗机构的血液科专家、输血科专家、药学专家、感染控制专家、质量管理专家和临床医生组成。
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更新输血管理制度,监督和评估输血流程的执行情况。
2.2血液品种及库存管理建立合理的血液品种和库存管理制度,确保满足患者需求。
根据医疗机构的特点和患者的临床需要,制定适当的血液品种和库存量目标。
2.3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对输血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血液安全知识、输血流程、风险评估和监测要点等。
定期进行考核,确保管理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2.4输血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建立科学的输血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机制,包括从供血者到受血者的全过程管理。
按照相关规范,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测,确保输血安全。
同时,对受血者进行临床评估,确定输血指征,并根据需要进行血型和交叉试验。
3.流程规范3.1供血者筛选和检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供血者进行筛选和检测,包括疾病史、病毒感染等。
确保供血者的血液安全。
3.2血液采集与加工严格按照采集标准和程序采集血液样本,确保采集过程无菌、安全。
采集的血液样本送至血液库进行加工,包括血型鉴定、交叉试验、病原体筛查等。
3.3输血准备和配血根据受血者的血型和临床需求,进行输血准备和配血。
确保输血的血液品种和成分符合受血者的需求。
3.4输血操作和监测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输血操作,包括输血设备的检查和准备、输血管路的建立和固定、血液的输注速度和监测等。
同时,对受血者进行监测,包括体征、血液反应和传染病风险等的监测。
3.5输血记录和质量评估建立完整的输血记录系统,记录输血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包括供血者信息、受血者信息、输血过程和反应等。
医院输血科科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输血科的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高输血质量,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1. 输血科负责全院临床用血的申报、血液入库、储存、出库、配型等工作。
2. 输血科负责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用血安全。
3. 输血科负责向临床医师提供输注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咨询意见或建议,参与指导和协助临床的输血和对输血反应的处理。
4. 输血科负责血液采集、检测、储存、发放等工作。
5. 输血科负责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工作。
三、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 血液管理(1)血液来源必须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
(2)血液入库、储存、发放等工作由专人负责,并做好相应记录。
(3)血液储存条件应符合规定,定期检查、维护。
(4)血液发放前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血液质量。
3. 输血申请与审批(1)临床需要输血,应由经治医师提交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的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
(2)输血科对输血申请进行审核,符合输血指征的,及时安排输血。
4.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1)输血科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包括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交叉配血工作,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2)交叉配血试验完成后,仔细填写交叉配血报告单并详细核对结果,保留标本7天以上。
5. 输血前准备(1)输血前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工作。
(2)“七查”指:查血站名称及许可证号、献血者条形码号、献血者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效期、储存条件、输血器材质量。
(3)“八对”指: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住院号、血型、血液品种、配血结果。
(4)“九不用”指:不用过期、变质、污染的血液;不用未经检验的血液;不用无标签、无批号的血液;不用未经交叉配血的血液;不用标签不清、批号不清、血型不明的血液;不用血型鉴定有误的血液;不用输血前配血试验有凝集反应的血液;不用未经医师审签的输血申请单;不用未经核对签字的输血单;不用未经登记的输血记录。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输血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来确保患者安全。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的建立,是为了规范输血操作流程,降低输血风险,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一、输血管理制度1.1 输血安全责任制度1.1.1 医院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输血安全工作,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1.1.2 输血科室要配备专业输血医师和护士,开展规范的输血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1.2 输血操作规范1.2.1 输血操作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输血质量。
1.2.2 输血前需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检查,包括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
1.2.3 输血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输血速度、输血量和输血时间,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1.3 质控体系建设1.3.1 建立完善的输血记录和追溯制度,对输血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控。
1.3.2 定期进行输血操作的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输血操作技术规范2.1 输血前准备工作2.1.1 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2.1.2 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器材和血液制品,对输血液制品进行核对和检查。
2.2 输血操作流程2.2.1 采血前要做好消毒和穿刺准备,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和针头。
2.2.2 输血过程中要注意输血速度和患者反应,随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2.3 输血后处理2.3.1 输血结束后要对输血器材进行正确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2.3.2 对患者进行观察和监测,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结语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的建立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输血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做好输血操作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输血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输血权限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输血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输血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权限管理原则1. 严格遵循临床用血原则,科学、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血液。
2. 输血权限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3. 输血医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临床输血知识。
三、输血医师权限1. 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考核合格,取得临床输血处方权限。
2. 具有临床输血处方权限的医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连续两年不参加培训的,暂停其用血权限。
3.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4.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以下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5.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批准,方可备血。
四、输血医师职责1. 严格遵守临床用血原则,合理选择输血适应症。
2. 在输血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
3.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输血治疗的利弊,征得同意后,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4. 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5. 及时向输血科(血库)反馈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助解决。
五、输血科(血库)职责1. 严格执行血液质量检查制度,确保血液质量。
2. 严格按照输血申请单开具血液,不得擅自改变血液品种和剂量。
3. 定期对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进行输血知识培训。
4. 配合临床科室做好输血工作,及时解决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六、监督与处罚1. 医院设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对输血权限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医院术中输血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术中输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术中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术中输血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技术指导。
2. 医院输血科负责术中输血的组织实施、技术支持和质量控制。
3. 各科室设立术中输血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术中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术中输血流程1. 患者术前检查:术前对患者进行血型、输血九项等检查,并将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2. 输血申请:经治医师根据输血适应症制定用血计划,报科主任批准后,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交输血科备血。
3. 输血前核对:输血科接到申请单和血样后,与患者进行核对,确认患者信息、血型和输血适应症。
4. 输血治疗:在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同意后,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5. 输血过程中:护士在输血过程中,认真核对受血者信息、血型和输血申请单,确保输血安全。
6. 输血后观察:输血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记录。
四、术中输血质量控制1. 输血科应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确保输血安全。
2. 输血科定期对输血设备、耗材进行维护和校验,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术中输血过程中,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4. 医院术中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术中输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术中输血管理制度,保障患者安全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术中输血管理制度,造成患者损害的科室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医院术中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临床输血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临床用血的采集、储存、制备、供应、输血技术操作和输血后管理等环节。
第三条医院临床输血工作应当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充分保护血液资源,提高输血治疗效果,降低输血相关风险。
第四条医院应当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医院临床输血工作。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门、输血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二章临床用血管理第五条医院应当根据临床用血需求和血液资源状况,制定临床用血计划,合理使用血液资源。
临床用血计划应当包括用血总量、品种、供应方式等内容。
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应当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经上级医师审核签字,科室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备血。
第七条医院应当建立临床用血评估制度。
临床用血前,医师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输血指征、输血风险等。
评估结果应当记录在病历中。
第八条医院应当推广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技术,提高临床输血治疗效果。
成分输血包括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
自身输血包括术前自体备血、术中血液回收等。
第三章输血操作管理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输血操作规范。
输血操作规范包括输血前准备、输血过程管理、输血后观察等内容。
第十条输血前,医护人员应当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紧急情况下,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应当以患者最大利益为原则,决定输血治疗方案,并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输血。
第十一条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应当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章血液制品管理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血液制品管理制度。
临床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4、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 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 输血。
2021/10/10
5
5、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 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 记录。
临床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技术 操作规范及流程
主讲:
2015-4-19
2021/10/10
1
安全输血制度
1、确定输血后,双人核对输血医嘱、采血标本。
2、取血者与发血者双方共同核对输血记录单和血袋信息是否一致, 双方持配血单与输血科报告单共同查对:姓名、性别、科室、床 号、住院号、血型、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类型、条形码、血袋号、 血量、及保存血的外观、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等,双方共同签 名。
3、按照输血查对制度进行查对后方可输血。
4、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不 良反应按《输血反应报告与处理制度》的流程处理。
5、输血结束后将输血记录单贴在病历中,随病历保存,完善输血 护理记录及各种表格填写。
2021/10/10
2
输血查对制度
1、采血时的查对:双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年龄、采血标签及 真空管,如同时采集二名以上患者血样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人 一次一管”的原则,逐一核对,分别采集。
注核对者的签名。
2021/10/10
10
14、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记录输血过程,将输血记录单(交叉 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回报单并返还输血 科保存。同时,将空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低温保存24小时,如无 输血纠纷,则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予以处理。
输血的管理制度
输血的管理制度一、输血申请与审批1、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决定是否需要输血及输血的种类和剂量。
2、输血申请应由经治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详细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诊断、输血目的、预定输血日期、既往输血史等。
3、申请单需经上级医生审核签字,如患者病情紧急需立即输血,应在申请单上注明“紧急”字样,并电话告知输血科。
4、输血科收到申请单后,应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输血适应证或填写不规范的申请单,应退回申请科室重新填写。
二、输血前检查1、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包括 ABO 血型和 Rh 血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等检查。
2、对于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的患者,还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3、输血前检查结果应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以备查阅。
三、血液的预订与领取1、输血科根据临床用血申请和库存情况,向血站预订血液。
预订的血液种类和数量应准确无误。
2、血液送达医院后,输血科工作人员应认真核对血袋标签上的信息,包括献血者姓名、血型、血量、采血日期、有效期及血液制品的外观等,确认无误后方可入库。
3、临床科室取血时,应由医护人员携带专用取血箱,并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血袋号、血液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有效期等,双方确认无误后签字领取。
四、输血过程管理1、输血前,医护人员应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和血液制品信息,确认无误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进行输血。
2、输血开始时,速度宜慢,观察 15 20 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
3、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皮疹、呼吸困难等。
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4、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应记录输血的时间、血型、血量、输血反应等信息,并将血袋保存 24 小时以备查验。
输血护理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
四、输血护理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一、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应根据医嘱,输血及血液制品的申请单,需经二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血型(含Rh因子)、肝功能,并与患者核实后方可抽血配型。
二、护士抽取患者标本行配血试验,应2人一起到病人床边进行核对(包括: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血型、诊断)后采集血样。
做到“配血单”、“配血管”、“受血者”三者无误后方可抽血。
抽血后2人分别在配血单上签全名。
有2个以上患者需同时配血时,应做到一次配血一人一单一管。
三、抽取配血后由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配血单送交血库。
四、配血合格后,由护士负责到血库领血与送血。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病室/门急诊、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血型(含Rh因子),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编号、血液种类、血量、血液有效期,以及血的外观等,核对相关信息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血,领血护士在取血审核栏中签全名。
五、血液一旦从血库发出后不得退回血库。
六、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或接收: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2、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灰暗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
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末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七、护士收到患者血型鉴定单时应2人认真核对(姓名、床号、住院号),核对正确无误后将患者血型通知患者或其家属,并将血型填写在患者手腕带上,核对者2人分别在腕带上签全名。
病房护士在术前准备中要检查核对血型鉴定单。
手术室护士除常规核对名,术前还必须与清醒患者核对血型。
八、从血库领回护理单元的血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贮血。
输血前应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九、护士执行输血医嘱时,严格执行血液输注前双人核查核对制度,先2人正确执行输血的“三查十一对”,核对相关信息无误后,再2人同时携病历牌、输血用物到病人床边核对姓名、床号、住院号及血型、输血时做到一次一人一份,并在规定时限内输注,操作后操作者与核对者均在相应的输血单栏内签全名。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输血管理,确保输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临床科室的输血管理工作,包括输血前的评估、输血申请、输血审批、输血操作、输血后监测等环节。
第三条输血科(血库)负责全院输血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确保输血安全。
第二章输血前评估与申请第四条临床医师在决定输血前,应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一)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出血风险等;(二)输血指征和禁忌症;(三)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情况。
第五条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输血类型,提倡成分输血和目标输血。
第六条临床医师在申请输血时,应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提交以下材料:(一)患者的病历资料;(二)患者的血型报告;(三)输血指征和禁忌症的说明;(四)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书。
第三章输血审批第七条输血科(血库)收到输血申请后,应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一)输血申请的合理性;(二)患者血型的准确性;(三)输血药物的合法性和质量合格性;(四)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情况。
第八条输血科(血库)应在24小时内完成输血审批,并将审批结果通知临床医师。
第四章输血操作第九条临床医师在接到输血科(血库)的审批结果后,应按照输血医嘱进行输血操作。
第十条输血操作前,应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和血型,确保输血安全。
第十一条输血操作时,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输血器和输血药物的清洁、无菌。
第十二条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第五章输血后监测第十三条输血后,临床医师应定期监测患者病情,评估输血效果和安全性。
第十四条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五条输血科(血库)应定期对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六章培训与教育第十六条医院应定期组织输血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临床医师和输血科(血库)人员的业务水平。
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
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1、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两人认真核对主治医师填写好的《输血申请单》,填写好病人的信息并将粘贴于配血管上。
3、采集血标本时,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病人信息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准确无误后方可采血,采血后两人在《输血申请单》下面签字。
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4、采集血液标本时,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取血,以防影响血型、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结果。
5、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6、取血时,取血护士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6.1、受血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6.2、核对血袋标签:献血员条码编码、血型、血液的有效期;6.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双方核对无误后,在配血报告单上和血液入、出库流程记录上签字。
7、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拒领:7.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7.2、血袋有破损,漏血;7.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7.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7.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7.8、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8、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负责核对,核对的信息同取血时的信息,无误后登记在输血登记本上,并在配血报告单上签名,不允许代签。
如有两袋及以上的血液,先进行总核对,然后一袋一核对一签名。
9、血液从血库取出后30min内进行输血,不得加温,输血前将血袋内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动,输血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输入的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酸性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溶液,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临床输血相关具体制度与规范
临床输血相关具体制度与规范篇一:临床输血制度4.18.1.2 临床输血相关具体制度临床输血制度为了使临床输血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输血必须在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
二、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
三、临床输血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四、血液来源必须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
五、检验科应有专人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并作好相应记录。
六、执业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输血。
七、受血者或家属必须知情同意,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输血。
八、执业医师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由主治执业医师审核签字后申请备血。
九、检验科应有专人负责标本收集、处理、检测及输血前检查工作。
十、检验科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包适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交叉配血工作,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十一、认真做好血液收领、发放、质量检查和发放前核对工作。
十二、输血前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工作。
“七查”指:①查血站名称及许可证号;②献血者条形码号;③献血者血型;④血液品种;⑤采血日期及效期;⑥储存条件;⑦输血器材质量。
“八对”指:①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②病案号、住院号;③病室、床号;④病人血型;⑤配血结果;⑥献血者血袋号;⑦血液品种;⑧血量。
“九不用”指:①标签有破损的血液不用;②标签字迹不清的血液不用;③血袋有破损的血液不用;④有明显凝块的血液不用;⑤血液呈乳糜或暗灰色的血液不用;⑥血浆层有大量气泡、絮状物或大颗粒的血液不用;⑦血浆层与红细胞层分界不清或交界面有溶血的血液不用;⑧红细胞层呈紫红色的血液不用;⑨过期血或有疑问的血液不用。
十三、输血以“先慢后快,密切观察”为原则,输注前15min,以1~3ml/min为宜,无输血不良反应后,适当加快速度,一旦有输血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查清原因后再输注。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一)输血安全制度1.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接到血库通知可以取血后,先测量患者体温,体温正常者通知血库送血;高热者通知医生。
4.运送中心送血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三查后签收。
5.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①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
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6.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7.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
不得自行储血。
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
8.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9.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临床输血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临床输血管理政策、制度,监督、指导临床输血工作,对输血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
2. 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护理部、输血科、检验科、感染管理科、伦理委员会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3. 输血科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血液的采购、储存、发放、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等。
三、临床用血管理1. 医院使用血站统一供给的血液,根据临床用血情况,定期向血站报送用血计划,保持一定的储备血量。
2.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Hb>100g/L一般不必输血,Hb<70g/L才需输血,Hb 在70 g/L ~100g/L之间,结合患者心肺功能以及术后是否有继续出血可能而决定是否输血。
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
3. 临床医生在给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应根据病情,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认真做好临床输血治疗前的全面评估,记录在病历中。
4. 患者需要输血时,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输血治疗的利弊。
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与患者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方可输血治疗。
5. 临床输血治疗前,临床医生应开具检查医嘱,对患者进行血常规、ABO,RH血型、凝血功能、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梅毒抗体、HIV抗体和ALT检测。
四、血液质量管理1. 输血科工作人员负责血液的入库、保存。
2. 血液入库前要核对验收,核对内容包括: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等。
3. 不符合要求的血液应拒绝入库。
4. 合格的血液应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储存。
五、输血过程管理1. 输血科工作人员按照临床医生开具的输血医嘱,核对患者信息、血液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配血。
输血安全使用与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使用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规章制度旨在确保医院输血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订立本规章制度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与输血相关的科室和人员,包含输血科、血库、临床科室等。
第二章输血申请与审核第三条输血适应症确实定1.医生应当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试验室检查结果,推断是否需要进行输血。
2.输血适应症的推断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指南。
第四条输血申请与审核1.医生在确认患者需要输血后,应当填写《输血申请单》,并注明输血的适应症、输血血液成分、输血量等相关信息。
2.输血科负责人对输血申请进行审核,确保申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输血科负责人应当向相关人员供应输血血液成分的相关培训和引导,提高申请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第三章输血血液成分的选择与配制第五条输血血液成分的选择1.医生在依据患者的输血适应症确定输血血液成分时,应当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临床需要,选用最为合适的输血血液成分。
2.医院应当建立相应的输血血液成分供应与管理制度,保证输血血液成分的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输血血液成分的存储与配制1.输血血液成分的存储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
2.输血血液成分的配制应当由具有相关资质和培训的人员进行,确保输血血液成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输血血液成分的配制记录应当认真、准确,并保管有关质量掌控的相关资料。
第四章输血操作与管理第七条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医生在进行输血前应当对患者进行认真的评估和检查,包含患者的身体情形、输血需求量、输血反应风险等。
2.输血前应当检查患者的身份、血型和配血结果,并与输血血液成分标签进行核对。
第八条输血操作1.输血操作应当由经过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前应当进行手卫生并佩戴一次性手套。
2.输血器材应当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不得超出有效期。
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
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一、引言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输送到患者体内以治疗疾病或损伤的治疗方法。
由于输血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输血管理制度、输血操作规范两个方面对输血工作进行规范,以确保患者接受到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
二、输血管理制度1. 义务人员的资格要求(1)血液采集人员须具有相关的医学或护理专业学历,并经过系统的培训,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
(2)输血管理人员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血液学相关知识,且经过专业培训。
2. 办公设施与设备(1)输血管理机构应设置专门的输血处置室,室内设备应齐全,满足输血操作的需要,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设备和仪器的维护保养要求:输血机、输血泵、输血管、输血袋、输血盐水等设备及器材都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和器材的完好性。
3. 质量监控(1)输血管理机构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制度,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
(2)应建立输血后观察与随访制度,对输血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进行及时记录与处理。
4. 紧急处理流程(1)建立输血紧急处理流程,对输血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有明确的处理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
(2)每位输血工作人员都应熟知输血紧急处理的流程和方法。
5. 信息记录和管理(1)对输血患者的个人信息、医疗史和输血情况进行完整的记录和管理,建立患者输血档案。
(2)好处者保存输血记录单、患者资料、输血反应记录等相关资料,以备查询与分析。
6. 安全管理(1)建立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对血液采集、储存、输血等环节进行全程管理和监控。
(2)血制品的使用、储存和废弃均应符合相关的血液安全管理规范。
7. 感染控制(1)建立血液感染控制制度,确保输血环节不会发生感染性疾病传播。
(2)对血袋、输血器具等器材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
8. 其他相关管理规定(1)血液采集、储存、输血过程中的相关操作,均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1目的医院输血管理组织架构清晰、职责明确,规范、高效地开展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2.范围执行部门/科室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输血科、麻醉科、临床科室等;执行人员主要包括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委员、临床用血管理相关职能部门的分管人员、输血科工作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等。
适用于临床用血业务工作及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3.术语、缩略语和定义无。
4.目标权责清晰,架构中各部门和人员有效履行职责。
5.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5.1医务部、输血科共同负责建立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及各级工作职责。
5.2组织架构中的各级各类人员按照职责要求开展工作。
6.工作程序6.1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架构6.1.1本院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遵循国家临床用血相关法律法规,负责本机构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管理、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
主任委员由院长或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医务、输血部门共同负责临床用血日常管理工作。
6.1.2本院设立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督查组,在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督导、检查。
由医务部分管副部长任督查组组长,输血科主任任副组长,组员包括医务部、护理部相关管理人员、输血科相关管理人员及医师、部分临床医护人员等。
6.1.3各临床科室(包括麻醉科)及输血科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本科室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各科室设临床用血管理秘书,负责本科室与输血科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完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交付的输血管理相关工作。
6.1.4临床医护人员及输血科工作人员均应遵守临床用血管理相关规定,配合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员,共同做好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6.2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管理各级组织结构的工作职责6.2.1医院用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1)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与操作技术规范标准
批准页为规市第二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输血管理及操作技术,保持全院输血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特制定《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并于批准之日起生效,请全院全体医务人员自觉执行。
批准人:2012年5月1日目录名称页码1、临床用血管理制度—————————————------52、临床合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83、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04、临床用血审批制度——————————————----115、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136、临床科室及医师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157、用血计划(年、月、周)上报制度—————------------178、输血前告知制度——————————------------189、输血治疗同意书制度------——————------------1910、输血前检查和交叉配血制度———————-------- 2011、输血申请及会诊制度————————————-----2212、输血申请及会诊制度—————-----------2213、输血标本采集规-------- ——————----------2314、输血查对制度---------—————————--------2515、血液储存、运输、发放制度——————————---2716、临床输血监护制度-------———————----------2917、临床退血制度---————————————--—----3118、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3219、急诊用血管理制度----------———————-------3520、临床应急用血预案----------———————-------3721、稀有血型及应急用血管理预案——————————-4022、输血科关键设备发生故障应急预案————————-4323、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评价暂行规定—————————4624、临床输血指针参考标准————————————---4825、血液输注无效管理--———————————-------5226、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5327、常见输血不良反应———————————---------5528、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6129、输血传染疾病的管理措施和上报制度———————-6330、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6531、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6632、自体输血及适应证--------———————---------6733、输血治疗病程记录管理规定----—————---------72 33、一次性采供血及输血器材管理规定——————-----73 附表一、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74 附表二、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75 附表三、急救用血申请单------------------------------76 附表四、临床用血审批表------------------------------77 附表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回报表----------------------78 附表六、临床输血疗效评估表--------------------------79 附表七、输血病人检查考核表--------------------------80 附表八、输血培训记录表------------------------------81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指导医院科学合理用血,指导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合理应用临床输血技术的血液保护技术,特制定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准页为规范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输血管理及操作技术,保持全院输血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特制定《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并于批准之日起生效,请全院全体医务人员自觉执行。
批准人:2012年5月1日目录名称页码1、临床用血管理制度—————————————------52、临床合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83、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104、临床用血审批制度——————————————----115、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136、临床科室及医师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157、用血计划(年、月、周)上报制度—————------------178、输血前告知制度——————————------------189、输血治疗同意书制度------——————------------1910、输血前检查和交叉配血制度———————-------- 2011、输血申请及会诊制度————————————-----2212、输血申请及会诊制度—————-----------2213、输血标本采集规范-------- ——————----------2314、输血查对制度---------—————————--------2515、血液储存、运输、发放制度——————————---2716、临床输血监护制度-------———————----------2917、临床退血制度---————————————--—----3118、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3219、急诊用血管理制度----------———————-------3520、临床应急用血预案----------———————-------3721、稀有血型及应急用血管理预案——————————-4022、输血科关键设备发生故障应急预案————————-4323、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评价暂行规定—————————4624、临床输血指针参考标准————————————---4825、血液输注无效管理--———————————-------5226、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5327、常见输血不良反应———————————---------5528、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6129、输血传染疾病的管理措施和上报制度———————-6330、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6531、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6632、自体输血及适应证--------———————---------6733、输血治疗病程记录管理规定----—————---------7233、一次性采供血及输血器材管理规定——————-----73附表一、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74附表二、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75附表三、急救用血申请单------------------------------76附表四、临床用血审批表------------------------------77附表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回报表----------------------78附表六、临床输血疗效评估表--------------------------79附表七、输血病人检查考核表--------------------------80附表八、输血培训记录表------------------------------81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指导医院科学合理用血,指导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合理应用临床输血技术的血液保护技术,特制定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一、医院及输血科管理1、医院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监督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制定年度输血计划,具体执行工作由输血科负责。
2、临床输血工作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输血科的设置执行卫生局颁布实施的《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试行)》,从人员配置、布局和设施、设备上加以完善。
4、输血科应制定输血负责人岗位职责、各级技术人员岗位职责、以明确职责及职能范围,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5、输血科应制定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输血专业技术操作规程,现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切实建立起室内质控标准。
6、输血科应在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协助下建立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制度、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并严格实施。
二、临床用血管理(一)临床输血原则1、临床输血应当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2、输血科必须优先、重点保证每次输血量在600ml以上的大型手术用血或急救治疗用血。
3、对一般性输血,可输可不输的一般不输,非输不可的要通过患者自体输血或动员家属、亲友互助献血或输血液代用品.4、对血红蛋白在9克以上或手术用量在400ml以下者,除家属亲友互助献血外,原则上不得申请用血。
5、晚期肿瘤、脑死亡患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濒临死亡的患者,如家属要求输血,原则上由家属或亲友供血。
6、治疗性用血,80%以上应输成份血。
(二)用血申请、审批1、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家属说明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无家属的无主无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部或主管院长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用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把关并签字,登记后连同授血者血样送交输血科备血。
移植手术须在实施手术前一周报用血计划,交血库备血。
3、急诊急救输血,临床医师可先申请800ml以下的用血,由上级医师签字(或补签字)后直接交输血科供血;800ml—2000ml 的急救用血,要经科主任审批签字,大于2000ml经医务部批准;大于4000ml时,报医院领导审核签字再报血管备案。
4、对择期手术者,应大力推行自体输血,如自体输血有困难者,可动员家属或亲友献血,不论是自体或家属亲友供血,同样要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经科主任签字,医务部审批后施行。
5、治疗用血,对慢性病人血红蛋白在9克以下,应采用成份输血,缺什么补什么,由临床医师申请,科主任签字,医务部审批方可供血。
(三)输血反馈临床输血要填写《用血申请单》,输血后要对输血(包括成份输血)后的有关情况认真填写《输血反应纪录》送输血科,输血科每月将反馈意见、分析结果上报医务部、主管医疗院长。
临床合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1、输血科必须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采供血机构购进血液不得使用无血站(库)名称和许可证号标记的血液。
2、各科室用血,必须根据输血原则,严防滥用血源。
3、预约血办法:患者需输血时,应由临床主管医师逐项认真填写输血单,值班护士按医嘱行“三对”后,给病人采交叉血,试管上应贴标签,并注明科别、姓名、床号、住院号、于输血前一天送输血科(急症例外)。
4、输血科工作人员根据临床各科室预约血量,应及时与血站联系,备好各型血液,保证临床用血量,不得有误。
5、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受标本时,应逐项进行认真核对,无误后将标本收下备血。
6、凡输血科所备各型血液,应有明显的标志,分格保存在4℃冰箱内,并随时观察冰箱内温度变化。
7、输血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血液交叉试验操作规定进行交叉试验,必要时复查血型,并观察全血,应无脂血、无溶血,血袋应密封,绝对无误,方可发出。
8、取血护士在取血时,应认真核对本科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及交叉结果、储血号和供血者姓名、采血时间、血型等输血单上的各项目,无误后方可将血液拿出血库。
9、如果输血出现反应,应由临床主管医师向输血科说明情况,并与血站一并查明原因。
10、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保证入库、出库血量、库存血量帐目清楚,认真保管,非经院领导批准,不得私自销毁。
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临床血液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定院内临床合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和临床输血标准操作规程。
2、积极推进科学、合理、有效、安全输血理念的建立,提供技术咨询和实践指导。
3、监测血液、血制品和血液替代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估输血病例质量。
4、解决临床用血过程存在的具体问题;5、组织调查与输血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差错,提出预防或减少、杜绝其发生的措施和方案。
监督和检查。
6、输血科的日常业务工作,使之不断的规范化。
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的教育和培训,规范性地促进输血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和运用。
7、为保证合理用血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权禁止无指征用血、“营养血”、“安慰血”及其他浪费血的现象。
8、组织开展临床输血科学研究工作,提高输血整体科学研究水平,鼓励、促进临床用血新技术的推广和探索性研究。
9、对严重违反《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予以教育、惩罚。
临床用血审批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为了规范、指导临床科室科学、合理用血,由输血管理委员会会同输血科讨论特制订该制度。
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决定输血治疗前医师应当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医师逐项填写输血申请单和受血者血样一同交到输血科备案。
2、为防止输血传播性疾病,输血前,医师必须完善ALT、HbsAg 、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Anti-HCV、Anti-HIVl /2、梅毒的检测。
3、严格杜绝输“营养血”、“安慰血”,提倡成分输血。
4、无法定监护人和无自主意识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时,应报请有关部门或有关领导批准,并完善相关记录,方可实施输血。
5、临床科室用血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的用血,严防滥用血液。
对用血不当或未按规定完善相关手续和程序者,输血科有权拒绝配血。
待用血科室与输血科协商妥后再实施用血要求(必要时请主管部门或主管领导协商)。
6、临床备血量一次超过2000ml如果因病情需要,输血量一次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经治医师必须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超过2000毫升以上)》,并由科主任签名同意后,须报请输血管理委员会会同输血科同意批准后实施用血。
7、凡急诊用血,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部或分管院长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危重抢救患者紧急情况下需要用血时,上班时间内报医务部审批,上班时间外报总值班,必须由当班医生及医务部或总值班签名,医务部及总值班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