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学习重点
刺史制度、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编户齐民制度。
疑难解析
1.对“xx制”的正确理解
汉初,在统治制度上基本上是承袭秦制。所谓“汉承秦制”,不能理解为照抄照搬,一成不变,而是在秦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汉承秦制”主要表现为:
①承袭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承袭秦朝的监察制度,并发展为刺史制度;③承袭秦朝的郡县制度,实行郡国并行制;④秦朝已有选官制度,但还很不完备,汉朝发展为“察举制”和皇帝征召等;⑤承袭秦朝的户籍、田租、徭役、兵役制,并发展为编户制度。
2.对“编xx”制度的正确理解
编户齐民制度是西汉的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役制度,是对秦朝户籍、赋役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编户齐民制度依据户等将全国居民编入所在地方政府的户籍。编入户籍的民户,主要是自耕农。目的是便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那时,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四项:
田租、人口税、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兵役。其中,以资产为标准收取的田租较轻,但按人头收取的人口税及代役的更赋很重。因此,编户制度以人丁为主要收税标准,同时也不能为保证农民劳动时间起到较大的作用。
基本训练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制度的继承和创新是汉朝制度建设的特点。回答1~6题。
1.下列对“汉承秦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汉朝废除xx的苛法,承袭其他统治制度
B.汉初统治尚未进入正轨,暂时沿用xx
C.汉朝继续沿用xx的郡县制和赋税制度
D.汉朝在除秦苛法前提下,对秦制进行损益变化后使用2.对下列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沿用xx的监察制度,发展为刺史制度
B.汉初在地方推选郡县制,同时又兼有封国制
C.汉继承了秦的察举制,东汉时发展为举孝廉
D.汉沿用了秦的户籍和赋役制,发展为编户齐民制度3.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13州。当时“州”是作为()A.监察区
B.郡之上的行政区
C.郡级行政区
D.县级行政区
4.东汉后期,察举的实际标准是()
A.孝廉
B.声望
C.经济实力
D.xx族望
5.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控制人口
B.征派赋役
C.维护xx
D.乡举里选
16.下列关于汉代编户齐民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编户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赋税
B.编户对国家承担的赋役主要有田租、人头税、徭役、兵役C.是一种以人丁为主要收税标准的赋税制度
D.对于保证劳动人民的生产时间有突出作用
汉初,王国问题是统治者非常重视的问题。回答7~9题。
7.汉初,实行的治国政策与措施中,动机与结果明显矛盾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
B.xx
C.刺史制度
D.编xx政策
8.下列关于西汉侯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xx相当于县
B.侯国严重威胁中央统治,导致西汉的衰亡
C.xx受所在郡监督
D.xx享用封地的租税,但无治民权
9.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最重要的措施是()
A.分封同姓xx
B.平定xx叛乱
C.实行“推恩令”
D.实行“附益之法”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建元元年(公元前138年)……诏丞相、御史……举(推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
“所举贤良,或治(钻研)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材料二元光元年(公元前132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诏贤良曰:
“……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用文字对答),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
材料三(元朝二年)春正月,诏曰:
“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材料四(xx)曰: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后嗣得遵洪业,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汉书·xx第六》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说明汉武帝批准丞相绾上奏的原因是什么?丞相绾对商鞅等人的评价是否符合事实?为什么?
⑵摘录材料二中有关内容说明汉武帝举贤良的原因。
2⑶综合材料一、二说明,汉武帝要求大臣和官员举荐贤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⑷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发出了什么诏令?目的何在?有什么作用?
⑸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评论班固对汉武帝的评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