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合集下载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教师:黄小丹伽达默尔指出:“倾听是思维的理解”,“听与理解是不可分割的。

正在进行的参与式教学自然少不了关注学生在课上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

通过半年的细心研究,下面就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进行阶段性工作小结。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课堂倾听能力。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老师都知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

在工作中,我真正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谈心,了解家庭情况,学习中的困难……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主动地帮助他们。

例如孩子的课余时间是怎么过的?男孩子喜欢什么运动?总之,老师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用真心换得了学生对老师的诚意。

在孩子心中,我们不仅是老师,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大朋友。

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们寻求帮助,课堂上,师生的情感溶入对难题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2.运用讲故事方法,吸引倾听在课堂上巧妙利用学生的倾听注意力,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那是不可能的。

现代心理学已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

教师只能想方设法利用学生的注意力特点,那种强迫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做法是徒劳无效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把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自己的讲课思路上,如设计的思路既精辟简洁,又新颖有趣,就一定会引导同学们跟着自己一步一步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搭配(一)》时,根据我们班学生活泼.好动且好奇心强的性格特点,我设计了同学们非常喜欢的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到村长家做客的故事,当它们到村长家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密码锁(课件出示)锁的密码是由1和2组成的不同的两位数。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总结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总结篇一:《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阶段性小结《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阶段性小结我校自课题申报以来,紧紧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一主题,积极进行探索,按计划分步实施。

课题实施以来,在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在课题组实施老师的探索研究下,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现将我校的课题研究的实施工作情况简介如下:一、领导重视在课题研究开展之初,学校就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由校长牵头,教导处负责课题的实施,精选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组成研究队伍,组织开展此项研究活动,并投入相应的实验经费,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此项研究工作的重视。

该课题面向学校的全体学生,且不分学科,故全校大部分教师都可参与。

校长对课题研究非常重视,积极关注,亲临指导,我们挑选了本校的骨干教师参与此课题的研究。

他们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与学校行政一道,形成了从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科研网络。

二、塑造教师、打造教育科研的生力军只有培养出了研究型的教师,才能有质量地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教师是课题研究的生力军,为此,我们的首要工程是塑造教师。

(1)树立教研意识教师首先要树立实践科研的意识,清醒地意识到自身不是教育教学科研的旁观者,而是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通过自己的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来发现、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2)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是研究的基础,每个教师只有勤于学习,读专业书、理论书,注重在课题研究中不断获取新的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的研究修养,勤于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有力量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我们组织课题组教师集体学习、开讲座,有力地推动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3)外出学习增长见识只要有相关的研究活动、听课活动,学校尽可能多地让教师出外学习,通过这样的外出学习活动,不仅使教师长了见识,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因为他们在比较中更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阶段性总结(共5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阶段性总结(共5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阶段性总结(共5篇)第一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阶段性总结《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小结为了确实解决当前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学期我校计划实施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开展实施以来,我用自己的方法认真的落实,把课题带到课堂上辅导,课后指导,取得了一点的成效,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1.培养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我们的学生有一部分没有预习的习惯,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本学期以来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习新课之前能按老师的要求预习课文,要求做到:把课文读熟,借助拼音自主学习生字。

预习时能对要学的内容,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

老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你会发现学生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走稳这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

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自觉进行了预习的同学,上课就积极主动,认真听讲,对新知识接受快,学习效率就高;成绩越来越好,反过来又促使他自觉地预习。

这样,良性循环就形成了。

2.培养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特别是成长困难学生用心听课的习惯,上课能坐得住,不但要专心听教师讲,还要注意听同学讲,学会听,能听懂;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对于形成、巩固和发展他们良好学习习惯起着特殊的作用。

在成长困难学生的身上,往往消极因素暴露得比较明显,缺点常常掩盖了他们的闪光点。

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鼓励后进生继续努力,并为成长困难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3、培养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更新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在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教师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

良好学习习惯课题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社会评价

良好学习习惯课题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社会评价

良好学习习惯课题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社会评价1、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原有的一些不良的学习惯得到了改正,逐步养成了多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坚持每天20分钟练字,书写清楚、规范、美观:在学习过程中已能够熟练使用工具书,自行扫除阅读理解上的文字障碍,成为一种基本技能: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记好听课笔记,写好读书笔记,切实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和读书的质量:养成了朗读背诵的习惯,能有表情的诵读课文,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坚持课外阅读,既拓展了视野,吸收了大量的信息、知识,又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掌握了创新思维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思维活跃,不人云亦云,不偏激武断,实事求是,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个人看法,并尽可能做到自圆其说…2、实验班各学科考试成绩较前有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了明显进步。

在全镇每学期末的统考中,各学科成绩都居同年级第一名,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校领导的表扬。

从2001年9月开始,我校先后在两个平行班中以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由一人执教进行了对比实验,到2005年7月实验结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3、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会学,而且善学。

关于学习中的行为习惯,我们根据学校制定的“良好学习习惯评估细则”要求进行了调查测试,在前测中,全校402名学生中学习习惯良好的占32.7,一般的占40,较好的占27.3,在后测中,学习习惯良好的占70.5,一般的占18.5,较差的占11。

4、学生素质方面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在全市、县、镇各级比赛中获奖达一百余人次。

5、教师会教、善教、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我校是一所镇直农村小学,在研究中,全体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变化,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去年的教学质量评估中,我校的教学质量及各级各类活动均名列全镇第一,甚至超过一些城市小学。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总结(共5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总结(共5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总结(共5篇)第一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总结《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总结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

”这就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

也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于是我校开展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

校领导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行为规范的各种活动。

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以下是自从我校开展该课题研究以来,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的工作总结:一、抓好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1、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遵纪守规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

我校以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以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

首先,我们将守则内容发悬挂在每个教室,班主任经常性组织学生学习,要求做到熟记于心。

2、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给学生讲明养成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

我班充分利用班队会、板报等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同时,明确了要抓学生成绩,抓教学质量,必须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

树立“行为规范教育我有一份”的观念,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重抓养成教育”的氛围。

3、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我校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训练的内容与重点主要训练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卫生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4、教给方法,反复练习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它的养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多多实践。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研究内容: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质疑习惯倾听习惯)、自主阅读、认真作业等良好学习习惯预期成果: 培养学生良好小学习惯的具体方法研究报告教师研究案例教师论文结题时间:2010年9月课题组成员:熊素华、李娟、余晓林、秦晓红、刘雪梅内容摘要:“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以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研究重点,研究制定了各个阶段的习惯培养目标并积极推行、合作落实。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教师强化了习惯培养意识、科研意识、家校合作意识;家长完善了教育理念,提高了对孩子习惯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丰富了,也更加科学,家长的综合素质借助课题研究也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孩子们在家长和学校的默契配合、联合教育下,好的行为习惯得到了稳固,坏的习惯得到了有效地扼制,孩子们以令人信服的表现,让身边的人从他们身上看到学习上比学赶帮的良好行为,校园内和谐向上的氛围逐步形成;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研究问题及实践意义当今社会中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孩子是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肝宝贝“421综合症”随时可见;同时,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忽视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鸿宇教授提出的“六小”现象(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比比皆是。

在家的家长也忙于生计,顾不得管孩子,致使孩子的生活习惯较差,学习习惯也差: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认真,应付交差,不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

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及方法(一)具体内容低年级:1、通过预习对学习产生兴趣,觉得学习不难;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3、能规范书写,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教科研成果介绍材料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教科研成果介绍材料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教科研成果介绍材料近十年来,伴随着各级教科研活动的不断丰富,我校科研兴校意识逐步增强。

自1999年成立教科室后,我们承担过街、区、市级四项专项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全体教师尝到了甜头。

十年中,在上级领导的亲临指导下,学校的领导一直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亲自牵头,宣传并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科研。

由开始挑选教学骨干和精英开创这项工作,到后来在他们的引领、带动下,全校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道路,使学校科研意识氛围逐渐形成,到目前为止,我们学校共进行了四项课题研究,有:街级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使学校语文教师在审题、取题目、构篇规律、个性作文等方面的教学有较大突破;承担的区级数学题组导学模式推广研究,使数学教师们更规范了备课环节,提高了课堂效率;承担的区级课题“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研究,使教师们在教学观念的转变、角色的变化、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及教学氛围的营造方面都有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今年已经结题的市级重点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养策略的研究》开展三年来,在师生的发展成长上,在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上起到了促进作用,在这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师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可以说,它成为了我校推动师生素质发展的一股源头活水。

下面,我从三方面介绍这个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深刻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指那些不会学习的人。

”可见学会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

如何把握好人生的这一关键时期是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

如今的社会,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孩子智力因素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良好的习惯等积极的个性特征——非智力因素日益重要。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03
家庭教育作用
家长在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中起到关键作用,有效的家校合作有助于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对策建议
制定培养计划
强化实践训练
完善评价体系
提升家长意识
教师示范作用
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 的特点,制定详细的良 好习惯培养计划,明确 培养目标、方法和时间 安排。
通过多样化的实践训练 活动,让小学生在实际 操作中逐渐形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
THANK YOU.
现实教育问题的需要
现实中,小学生存在诸多不良习惯,如上课不 专心、做作业马虎、不遵守规则等,这些问题 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
课题组的研究兴趣
课题组成员长期关注小学生教育问题,对如何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有着浓厚的兴趣。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01
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小学生习惯培养的理论,为后
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习惯培养的家庭影响
研究还发现,家庭环境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家长的言传身教和正确引导 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
结果讨论
01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习惯培养工作 。
02
在进行习惯培养时,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不能 一刀切。
03
04
研究内容与过程
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 实践研究,提出有效的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内涵和特点研究、当 前小学生良好习惯的缺失及原因分析、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 的方法和策略研究、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实践案例分析等 。
05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题总结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题总结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题总结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风气和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针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课题研究中,我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容易分心。

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持之以恒的培养。

其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中应该逐渐培养独立思考、自学能力,而不是依赖他人的指导和提供的答案。

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寻找答案的能力。

第三,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提供一个适合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要有充足的学习用具和书籍,保持教室和家庭的整洁和安静。

精神环境要积极向上,鼓励孩子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第四,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小学生恰当的学习指导。

家长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反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小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最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较多,时间安排紧凑。

因此,要培养他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高效学习,也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其他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综上所述,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

家长和教师要共同努力,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指导,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

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科研成果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科研成果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教育家叶圣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它是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

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

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

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

例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

但现实中,少年儿童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另一方面,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曰后的健康成长。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査和分析: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不断培养,良好习惯就会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最后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而长久地周定下来。

坏的学习习惯总在无意识地机械重复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靠有意识地一次次自觉练习而巩固。

因此,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我们就设计了关于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把1 一6年级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阶段,以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査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情况,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

在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将针对这些学生作连续的追踪调査。

进行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

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1、学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策略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

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一、基本信息课题名称小学生良好研究惯的养成教育申报日期2015.09研究课题负责人二、成果简介小学生良好研究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研讨会材料及论文小学生良好研究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教学案例《识字5》、教案结题报告三、网络展示的课题材料目录低年级学生良好研究惯培养的研究立项申报表低年级学生良好研究惯培养的研究研讨会材料及论文低年级学生良好研究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四、鉴定组鉴定意见鉴定组人员签名:年月日备注:课题组成员XXX《小学生良好研究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我国现代有名儿童教育家XXX先生通过多年的亲身教育实践认为:“幼稚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甚么惯、知识、技能、言事、思想、态度、情感等,都在此时期打下基础,它是决定其将来人格、体格的重要身分”。

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早期,能否给予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对人的终身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低年级教育中固然要匡助孩子研究生活、研究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小造就孩子良好的研究惯、研究品质。

爱研究、会研究,爱动脑、会动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本性品质,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是使孩子终身受益的一种基本素质。

而且,也只要匡助孩子构成积极的研究情感,养成良好的研究惯,才干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孩子在生活中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目前,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研究成绩,较多的把眼光集中在分数上。

有些孩子家里过分宠爱,对孩子良好研究惯的造就比较轻忽。

有些孩子,他们固然聪明,但往往惯很差,课堂规律散漫,注意力不集中,听讲效果欠佳。

有些同砚上课时精神不集中,讲话或玩弄东西,甚至做一些与研究毫不相干的事;有的一边写功课一边玩橡皮、铅笔,哪里说话哪搭茬儿;有的在家一边看书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研究一边吃喝,这些小举措已经成了他们的不良惯,这自然会下降他们的研究效率,影响研究成绩。

良好的研究惯较之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重要,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研究义务,从而提高研究效率。

小学生低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低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结题报告
班级日常教育管理:在日常教育活动中, 做到了“三结合”:背诵歌谣及行为教育相结合, 教师监控及学生干部管理相结合, 班委会干部负责监控及学生互相督促相结合。
这样持之以恒, 不断强化训练, 使学生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同时, 逐渐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
(4) 优化环境重培养。
校园是师生生活学习地方, 校园环境是丰富育人资源。构建优美、高雅教室环境, 做到整体布局、精心设计, 让每一面墙壁, 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独特育人功能, 让师生在享受美丽环境同时, 陶冶情操, “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师生行为和思想。
做作业时, 特别是家庭作业拖拉, 耗时长, 做一会儿, “玩”一会儿, 不能一次做完, 效率不高, 做完后没有认真检查习惯, 包括考试也一样。
②认真倾听、做笔记习惯欠缺
上课能认真听老师讲课习惯是很好, 但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发言, 至于评价或补充意见就更谈不上,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往往只顾自己想发言, 而不听他人在说什么, 以至于自己站起来回答及前面某人回答一模一样, 他都浑然不知, 说明没认真倾听别人发言。
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21世纪教育首先应该关心人们如何在密切相关地球上求同存异,协力发展,进行有关人类共同生存基本意念教育,这其实是一种行为习惯教育。”对此,我们在内心产生了深深共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目睹了一届届学生成长历程,有成才了,有却走了歪路。这里面问题多多,原因种种,但有一点是共同:养成好习惯者成,染坏习惯者败。对教育而言,培养习惯是头等重要事。因此,本组成员选定了这个课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2)学校方面原因
学生在书写、倾听、预习、积累、作业、阅读等习惯方面存在问题, 跟老师教育也有直接关系。在调查中发现, 一些教师存在如下问题: ①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心中只装着教案, 没有注意调控课堂纪律, 没有采取有利措施引导学生参及学习活动, 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②有教师教法比较陈旧, 教学内容枯燥, 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没有确立, 课堂氛围不够民主、和谐, 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 发言不积极;③有教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出要求不明确, 学生不明白这种良好学习习惯内涵, 自然也不知道怎么做;④有教师不注意以身示范。⑤教师培养措施不多, 效果不是很好。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课题最终成果简介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

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就形成于其中了,最后习惯内化为素质。

因此,开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很有必要,尤其适应当前我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

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

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

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

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生物钟、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人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

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自觉地为工作、学习做好一切准备。

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

如果不是靠习惯,这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丢三落四,以至于使人动辄被动,造成心烦意乱。

(二)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

下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习惯的支配。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人们常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行为习惯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实验课题的选择,是结合我校校情、结合我校周边环境进行的一项非常必要的研究。

13个月来,我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理清了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思路,摸索出了一套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也相应得到很大提高,加上影视文化的渗入、信息来源的高速化与多样性,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

我校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经商,孩子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教育,与学校管理脱节,造成了家庭教育环境差,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非打则骂;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过分溺爱,听之任之。

这些都为我校的教学工作造成极大的困扰。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本课题的开设对于我校而言,无疑是为我们的教学研究工作指明了一个方向。

二、课题界定农村学校,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其社会关系也较单纯的城市学校复杂,主要表现在:学校所处位置既没有城市的秩序井然、文化厚重。

对于这些家长来说,经济利益高于一切,而孩子的教育则应当由学校全权负责。

我们必须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针对学校现状,实事求是,做好研究工作。

三、研究内容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强化形成的。

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做到“知、情、意、行”的相对统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小学学习习惯调查研究。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 课题研究背景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然而,当前我国很多学生存在学习习惯不好的问题,很多学生习惯于拖延、抄袭、死记硬背等不良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成绩难以提高。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 课题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与策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3. 研究内容3.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然后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和方法,并通过实验研究法验证其有效性。

3.2 研究步骤1.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确定本研究的目标和实施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具体流程。

2.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3.数据处理分析: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

4.提出建议和方法:针对数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学习习惯培养方法和策略。

5.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提出的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6.结果总结与论文撰写:总结研究结果,撰写结题论文。

3.3 实验设计本实验将在一所初中进行,选取初一学生30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实验组将进行学习习惯培养干预。

实验干预时间为2个月,其中第一个月进行训练,第二个月进行巩固。

实验组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训练学生领会题意和积极思考:教学生如何仔细阅读题目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意识到只有发散性思考才能达到深刻理解。

2.训练学生科学记笔记:通过提高记笔记的质量和数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和技巧。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习惯不仅对他们的学业成绩有积极影响,而且会对其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许多小学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存在诸多挑战,包括教学方法不当、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家庭环境影响等问题。

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的课题,旨在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课题研究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地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三、课题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首先,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习惯培养方法,如榜样示范、正向引导、情境教学等。

其次,我们发现一些特定的活动和项目对于培养良好习惯非常有帮助,例如阅读计划、课外实践、集体活动等。

最后,我们也发现家庭环境的支持和鼓励对于学生形成良好习惯至关重要。

四、课题反思和未来研究方向回顾我们的研究过程,我认为我们在习惯培养方法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保持学生对良好习惯的长期坚持,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差异化培养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探索更多的有效习惯培养方法和策略。

总之,《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实践研究》的课题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研究。

通过这个课题,我们不仅帮助小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也为我们自己带来了更多的教育经验和启示。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培养学生良好研究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生良好研究惯的培养的研究》于2009年经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自课题实施以来,在学校领导和市局教科室的重视和支持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著名教育家XXX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惯。

”“教育的本旨是,养成能力、养成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新课改中也反复强调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培养终身研究的愿望和能力,培养良好的研究惯。

著名教育家XXX说:“好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在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研究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

而在非智力因素中,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

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促使学生自主自觉有效地研究。

多年的教学实践更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研究惯,是研究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从小养成良好的研究惯,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将来才能自觉地去研究,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研究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研究,而且对今后的研究、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研究的自信心和良好的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研究方法。

”然而,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惯的现象。

教师以知识为本位,疲于奔命,学生苦不堪言。

不良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要改变这一现状,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作为重中之重。

我校以理论研究为抓手,以培养研究惯为努力方向,开展小学生良好研究惯的培养的研究,实施素质教育。

二、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说研究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研究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习惯养成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如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学习压力的增大等,这些都对他们的习惯养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开展关于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小学生习惯养成的研究现状和理论成果,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我校小学生的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3、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课间和校园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行为习惯,分析存在的问题。

4、案例分析法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为案例,深入分析其习惯养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四、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1)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

(2)设计调查问卷和观察量表。

2、实施阶段(1)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开展观察活动,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

(3)选取案例进行跟踪分析。

3、总结阶段(1)对研究数据和案例进行整理和分析。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结果1、小学生习惯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发现,我校小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作业拖拉、粗心大意,不善于预习和复习。

(2)生活习惯方面一些学生自理能力较差,不注重个人卫生,作息不规律。

(3)行为习惯方面存在文明礼貌意识淡薄、不遵守纪律等现象。

2、影响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行为习惯对学生习惯养成有重要影响。

(2)学校教育教师的教学方法、班级管理方式以及校园文化等也会影响学生的习惯养成。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结题报告人们常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行为习惯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实验课题的选择,是结合我校校情、结合我校周边环境进行的一项非常必要的研究。

三年来,我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理清了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思路,摸索出了一套农村学校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课题背景儒林中心小学是一所离城区比较远,新搬迁的省级实验小学,全校666名学生其中有76名留守儿童,有115名外来打工子女,还有2名残疾儿童… …由于留守儿童比较多,靠隔代家长过的小孩子比较多,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生活习惯不是太好,乃至学习习惯比较差。

而目前我们学校的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

如一些学生书写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也常有发生。

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

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

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

长此以往,便产生了错误的积累,严重地影响了后继学习。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一)研究对象我校一二年级学生。

其中一(1)、一(2)、一(3)、二(1)、二(2)二(3)、二(4)班为实验班,其余班为参照班。

(二)研究内容1(低年级学生一般学习习惯的培养。

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

2(低年级学生特殊学习习惯的培养。

即各门学科的学习习惯培养。

我们主要研究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3、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1、文献法:学习研究的理论;2、调查法:用于课题研究开始;3、行动研究法:针对调查的情况,研究、探寻切实培养我校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课题最终成果简介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

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就形成于其中了,最后习惯内化为素质。

因此,开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很有必要,尤其适应当前我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

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

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

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

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生物钟、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人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

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自觉地为工作、学习做好一切准备。

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

如果不是靠习惯,这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丢三落四,以至于使人动辄被动,造成心烦意乱。

(二)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

下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习惯的支配。

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了的套路做那些与学习相关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事情做得轻轻松松,有条有理。

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

(三)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

潜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受情境因素的影响。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心里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嘴上也在说贪玩不利于学习,今后不再贪玩了,可是鬼使神差地又贪玩了。

为什么会这样?这实际是潜意识在支配他,是他的潜意识中有一种强烈的玩的渴望。

一个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对学习有一种亲合心理,他从心底里把学习当成了第一需要,当成了乐趣,不学习便难受。

这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孩子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容易保留这种习惯。

因此,在小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方式方法、目标效果、操作步骤等,从而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自主学习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培养目标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目标:1、补充、完善小学生学习习惯评价标准。

形成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行为标准,使学习习惯行为准则具有引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从细节入手,把学习习惯的工作抓细,抓实,从分年级学习习惯养成训练内容的细化能够看出这一点。

4、创设良好的学习习惯氛围,从校内到校外,从课上到课下,教师都做了安排,时刻激励着小学生去做好。

5、习惯的养成,关键还在于持之以恒的严格训练,在训练中讲清道理,导之以行,这样,长此以往,必然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一、课前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基本要求:按教师或教材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寻找听课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听讲的有效性。

培养目标:1、提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课本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线并在旁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3、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二、课中习惯1、专心上课的习惯基本要求: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积极思考。

倡导中高年级的学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培养目标:(1)课前做好准备,按要求摆放课本及文具。

(2)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专心致志地参与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言。

(4)要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操作、课外游戏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善于合作的习惯:基本要求:合作前要独立思考,合作中要会交流与倾听,合作后要表述和反思。

善于将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学习资源,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

培养目标:(1)乐于将个人的学习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2)与同学沟通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学会表达自己看法,共同解决问题。

(3)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乐于承担组内分担的任务。

(4)学会赞许同伴,愿与他人一起分享合作的体验。

3、善于交流的习惯基本要求: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善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述流利,条理清晰。

培养目标:(1)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

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

说话完整,口齿清晰,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2)与人交流时,虚心听取对方的见解,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

4、勇于质疑的习惯:基本要求: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善于质疑,勇于实践,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培养目标:(1)善于发现,勇于实践,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2)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三、课后习惯1、课后复习的习惯:基本要求:及时复习功课,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质量。

培养目标:对所学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提高学习效率。

2、完成作业的习惯:基本要求: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按时上交,及时更正。

培养目标:(1)按时完成作业。

(2)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没完成作业主动向老师说明理由,并及时补上。

(3)作业完成后及时整理书包,使学习资料在书包中分类放置有序。

(4)作业发下之后要及时修改。

3、规范书写的习惯:基本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和握笔姿势,掌握正确的写字规则和方法,书写规范、工整。

培养目标:(1)写字姿势正确。

做到的“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坐势端正。

坐得自然,两脚放平,身板要直,头部略向前倾。

(3)执笔正确。

五指并拢,斜握笔,手腕关节配合,按笔画发展的方向,上下左右灵活动转。

(4)全神贯注。

两眼正视纸面,注意汉字的书写。

(5)卷面整洁。

书写正确清楚,排列整齐。

4、多读勤记的习惯:基本要求:多读好书,每天阅读课外读物累计不少于30分钟,读书姿势正确。

倡导中高年级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

培养目标:(1)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

(2)自己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

摘抄课外读物的精彩句段,或在精彩处圈点,记上自己的阅读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边读边思考,敢于质问,不懂的地方向他人请教或查工具书解决。

5、规律作息的习惯:基本要求: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按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提高课内外学习效果。

培养目标:(1)在家长、教师指导下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生活计划。

(2)认真执行计划,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提高课内外学习效果。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2、家庭和学校相结合。

3、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教师的点拨、引导相结合。

4、知识学习与学习习惯的培养相结合。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评估手段本课题的研究思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实践研究,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层次及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的研究,进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发展探求,使其通过肯学、爱学、乐学、善学,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完善人格,成为和谐发展有能力的人。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遵循的思路是:前测、访谈、施测、活动实施、反馈、阶段总结、再实施、结题总结等过程。

本课题的检测和评估手段:实验中期学习习惯量表(教师评定、学生自评):实验后期学习习惯评价表、班级氛围(环境)问卷。

五、本课题的实施步骤1、实验准备阶段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做好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

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明确各人的分工和职责,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加强理论学习,充实教育理论和教科研知识,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为开展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验研究阶段(1)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2)实验教师定期做引领课、研讨课,分析、总结典型的教学案例。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4)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并做好课题的检测工作。

(5)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

(6)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7)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3、实验总结阶段后期成果处理,形成结题研究报告,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结题活动。

筹备结题,聘请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听取课题的汇报,接受专家评估。

六、保障措施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强指导,并进行及时检查和督促。

经过课内若干时间的练习,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了,再逐渐由课内向课外发展,加上家长在家庭范围内的监督和规范,再靠孩子多次反复实践,三方面形成合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巩固下来。

由此可见,孩子自身和家长在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学生方面:1、制定好计划让学生尝试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本人的学习习惯,制定一份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