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停车信息化发展状况和规划研究
上海市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管理政策的探索与思考——国内外发达地区经验总结及启示

03 . 0 . 4 O1 . 5
夕 环线以外 、
奇环线以 内 、 、 环线以外
泊位/ 室 居
泊位 / 户 泊位/ 户
0 . 2
03 - 04
.
8口 耐. 哪 6 托} 3 矗2
甩 - - t , l 1
政策研 究
PI 8熊 l OO E L ̄
表 1 。
同时, 据 《 根 建筑 工程 交通设计 及停车 库
以来 ,对促进建筑工程合理配建机动车停车位 ( 场)设置标准》及 《 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设计导 起 到了 良好 的效果 ,从停车设施供给 的角度缓 则 ( 经济适用住房 篇、公共租赁住房 篇)》 , 解 了停车难这一 “ . 现代城 市病”的滋 生。但 同 将上海市住宅分为常规住宅和大型居住社区两 时 ,随着上海城市发展进程 的不断加速 , 目前 个类别 ,各类别中根据项 目所处功能特 性及区 上海市的建设工程机 动车停车配建指标也 出现 位特性分别设定机动车停车泊位配建指标 的下 了区域划分不完善 、用地性质分类较简单、配 限值 ,参见表 2 。 建指标待优化等 问题 ,难 以科学 的引导城市建 22 上 海市现行机 动 车停车 配建指标 管理 中 . 设,难 以体现 “ 公交优先 ”的交通发展战略 , 存在 的问题 无法满足现代城 市交通科学发展 的需要 。 上海市现行 的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配建指 基 于此,本文在对上海市机动车停车配建 指标管理进行梳理和分析 的基础上 ,剖析 目前 上 海 市机动 车 停车配 建 指标 管理 中存 在 的 问 题 ,同时结合对 国内外发达地 区机动车停车配 建 指标管 理相关经验 的总结,对未来上海市机 动 车停车配建指标管理提 出建议 。 标 管理主要采用分 区管理与分类型管理相 结合 的方 式 ,针对 不 同区域 、不 同类 型 的建 筑 工 程,分别制定机动车停车配 建指标 的下限值, 并在建筑 工程前 期设计 、审批 中予 以落 实 。 但随着上海市城市发展进程 的不断加速, 上海市 的建设工程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也出现
上海城市停车问题的对策研究

22 主要 存 在 问题 22 1 停 车泊位 严重 短映 , . 供需 失
衡
随着 新世 纪上 海 经 济 持 续 健 康 快 速发 展 及 加A 啪 后 私 人 购 车 高 峰期
与城 市 急剧 扩大 的停 车 位需 求 相 比. 市 公 共 停 车 位 映 口大 、 建停 车 城 配 位 不 足 = 19 99年 市 区机 动 车 为 7 o万 辆 , 路 外 公 共 停 车 泊 位 总 量 约 2万 而
立和完 善 与 城 市社 会 经 济 发展 相 适 应
建停车场被挪作它用 . 进一步加剧 了停
的城市停车系统 , 十分紧迫和必要。
12 尽 快 改 善 停 车 供 给 状 况 , . 是 适 应城 市机 动交通 快速 发 展 的要 求
一
目 上 城 停 系 的 状 问 海 市 车 统 现 殛 题
的 即将到来 . 交通需求 将显著增 加. 停
车设 施 的水 平 直 接 影 响 到 城 市 的交 通 运行 效率 和生活 环 境 品质 , 车 设施 的 停 过度短映、 布局 不合 理 和管 理 不 规范 ,
生活质量, 提高 生产 成本 阻碍社会经 济的正常发展, 其危害不言而喻 如果
维普资讯
田
上 海城 市停 车 问题 的对 策研 究
刘 冰
摄
*
苎 塑
要 针对 上搏市停事位癯缺、 停车蛹 布局 不合理 、停车难 “ 乱停车” 等同矮 文囊破 了蘸停车需 求而提供停 车设 施 的工 车 程观蛊 总结 了其她 隰家和地 区的瘟功经验和教训, 需求原雕 、 从 靛卑 原则、 系统 琢列、 法制 原崩 和市场 琢剡出发 , 对 捧车 ^麓的葡置栝准、 噩 趣摸 布局、 建设、 管理等坷题提 出具件 的解决对策。
上海市路内停车典型特性调查与问题分析

规 划 与 园区 内 出入 口停 车 场 的 衔 接 和互 补 方 案 。此 外 , 小学 、特 殊 道路 等 8 用 地 类型 。 由于 篇幅 所 限 ,本文 种 考 虑分 区域就 地 消化 本地 及外地 住 宿 游客 驾 车 出行 ,主 只就 停车 高 峰 时 段、平 均 停 放时 间 、高峰 小 时停 车 指数 要 围绕 上 海郊 区新 城 设 置停 车换 乘 点 ,内外 环 问 围绕 中 及 平 均周 转 率等 指 标 ,对 包括 商 业 、办 公 、餐饮 娱 乐及
4 结论
内停 车设施 典型特 征调查 , 共涉 及机动车 停放 周转 、 车速 、 断 面流 量 等 8 调 查 项 目,覆盖 居 住 区、 商业 购物 或 商 项
世 博 园区 外 围停 车场 效 用 的发 挥 ,需 要进 一 步 整合 务办 事 、轨 道车 站 、餐饮 娱乐 、旅游 观光 风景 区 、医院 、
参 观 园 区完毕 后 , 巴士 返 回园 区出 入 口内部 停 车场 处 接 困扰 很 多 大 城 市 的 国 际 化难 题 。 在 众 多的 停 车 问 题 中 ,
兆丰 路 地块 位 于 中 山南 二路 以 南 ,而 中 山南二 路 背 源 作为停 车载体 , 路边停 车是 动态交 通的敏 感地带 ,不 当 。 景交 通 量较 大 ,通过 该 道路 左 转进 入 兆丰 路 停车 场 将对 的 路边 停 车对 动态 交通 的 负面影 响 会非 常大 】 为 了掌
常态 交 通造 成 很大 影 响 。因此 ,交通 组 织方 案 中 ,兆丰 握 上海 市 各重 点 区域 的 主要 路 内停 放 吸 引点 的停 车供 需
路停 车场 进 入 中 山南二 路 设 置为 右进 右 出 ,将 作为 停车 现状和 高峰 停车设 施的缺 口情况 , 了解 中心区 ( 内环 内 ) 、
上海市居住区停车发展策略探讨_张毅媚

2013.3 /27引 言“停车难,难停车”的恶性循环已成为交通管理中的难点和热点。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停车难早已成为上海的“城市病”。
1、居住区停车矛盾的表现根据调查,上海市中心城居住区夜间停放车辆总量约为74.3万辆,但小区配建的停车位总数仅为47.1万个,缺口37%。
目前,约有8%停放在小区周边道路或公共停车场,32%是占用小区内部空间停放,比如停放在小区闲置的空地、绿地、小区内部通道等,给居民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具体表现如下:(见图1)2.1 占用活动场地汽车的进入占用休闲、游憩空间,使得活动场地减少,使小区内活动场地改变了原来的功能和性质。
此类情况在现有住宅区内极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居民室外活动的环境。
2.2 侵扰绿地严重居住区缺少停车场,许多车辆占用路边的绿化带停放,使草地受到碾压,影响其正常生长;有的居住区,将原来的绿地铺上水泥砖改为停车场,使居住区绿化面积大量减少。
2.3 汽车噪声及废气污染居住区内无法限制的停车,使许多居民受到汽车噪音及废气污染的侵扰,小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而居住区的视觉环境也会因车辆增多受到干扰,影响人的心理情绪。
2.4 居住区的防灾能力降低任意停车使居住区的防灾能力降低。
一是大量的路面停车及路边停车,经常使得居住区内消防车道的可通行宽度低于消防规范的要求。
二是小区规划设计中的一些可作为消防救火时的回车场或消防作业场地,被汽车随意占用后也会导致消防车使用中的困难。
三是小区内路面及路边常设有消防栓井,被停放车辆占压时,也会使救火工作受到影响。
2.5 小区交通安全受到威胁住宅区内行驶车辆过多,而区内上海市居住区停车发展策略探讨 张毅媚 蔡逸峰 刘 淼摘 要 居住区停车难早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难题之一。
本文在分析上海市居住小区停车现状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代表不同建设时期和不同建筑类型的四个小区为例,分别提出了居住区停车的改善措施和改善建议。
从跟踪措施落实的过程和结果中,我们认识到居住区停车难问题涉及面广、涉及因素复杂,需要放入整个交通系统中统筹考虑。
探究上海静态交通智能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探究上海静态交通智能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探究上海静态交通智能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摘要: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持续开展,城市圈半径不断扩大,机动车保有量逐年递增,城市交通根底设施建设容量已日趋饱和,城市交通压力正逐步由动态向静态蔓延。
乱停车成为影响城市秩序的顽症,停车难成为市民抱怨较多的城市管理问题。
如何缓解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和有限的交通根底设施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政府所面临的重要难题。
传统模式下,单纯增建停车场和提高停车配建标准,已跟不上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步伐,同时受用地、资金等多因素制约。
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市静态交通现状和存在问题,立足城市总体规划和战略开展,推进静态交通智能化建设,缓解停车难,实现可持续开展。
关键词:上海;静态交通;智能化建设城市交通根据交通流状态,分为动态和静态交通道路交通系统。
动态交通是指在道路上运动行驶的所有机动车的总体交通流情况;静态交通是指机动车由于不同原因在各个场所停止行驶的状态。
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均是当前城市交通系统的组成局部,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随着本市社会经济建设开展和人民收入改善,私家车保有量增长迅猛,静态交通问题已引发市民的广泛关注。
停车泊位的有限数量和缓慢增长与持续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之间,存在明显的供需矛盾。
静态交通建设滞后、管理落后,“行车难,停车更难〞矛盾日益凸显。
秉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如何推动静态交通智能化建设,改善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缓解停车难,打通舒适的交通出行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上海静态交通的现状及存在缺乏停车位缺口较大,停车矛盾日益凸显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304万辆,年增幅7.2%。
全市小客车219万辆,年增幅9.7%,其中沪C牌照的郊区小客车总量67万辆,年增幅16%,私人小客车注册量达181万辆,年增幅12%。
与此同时,本市停车位总量并未相应增长,土地资源紧张的中心城区停车设施建设更为滞后,截止2021年5月,全市道路泊位数29751个,环比略增0.11%;公共停车场443760个,环比微增0.84%,同比增长8.4%。
关于上海、杭州城市道路、广场停车管理的调研报告[管理资料]
![关于上海、杭州城市道路、广场停车管理的调研报告[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3f312da915f804d2a16c121.png)
关于上海、杭州城市道路、广场停车管理的调研报告为准确把握我国城市道路、广场停车管理的最新动态,积极应对南京市城市停车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依据有关统计数据和资料,结合07年5月25日参加陆冰副市长、陆平贵副秘书长带队赴杭州实地考察了解到的情况,对上海市和杭州市城市道路、广场停车管理进行了分析,就进一步提高我市道路、广场停车管理水平,缓解我市公共停车矛盾和压力提出了建议。
一、我国城市停车的宏观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出现产销两旺的局面。
据统计,,%%,2006年中国汽车需求增长约18%,产能增长约20%。
与此同时,我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也给各大中城市带来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城市停车困难已成为驾车人和城市管理者共同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龙头的“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南京和杭州的城市交通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势头。
截至2006年末,上海、南京和杭州的机动车保有量已分别达到213万辆、。
一方面城市机动车辆迅速增加,另一方面作为静态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停车空间的发展却远远滞后于城市动态交通的增长,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商务、公务、社交等活动日益频繁,而城市公共停车场(库)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人们对城市道路、广场等城市公共停车空间的需求激增,这已经成为城市停车矛盾中十分突出和普遍的问题。
为了缓解城市停车压力,促进城市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的和谐互动,近年来上海市和杭州市分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城市道路停车的规范和管理。
二、上海市道路、广场停车管理的基本做法上海作为中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城市停车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2005年上海市开始进行城市道路停车管理改革,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从城市停车规划、城市道路停车收费、城市道路停车法规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上海市城市停车的基本状况1、城市交通快速增长,停车需求与日俱增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信息网()的数据显示,截止2005年底,,同比增加10万辆,增长5%。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共享汽车是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以其灵活、方便、环保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
由于共享汽车停车难、停车费用高的问题,共享汽车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市进行了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
上海市对共享汽车停泊地的布局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通过收集市民的出行数据和需求信息,结合道路条件、人口密度等因素,确定了共享汽车停泊地的总体布局原则,即“就近原则、便捷原则、合理分布原则”。
然后,上海市制定了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的具体方案。
根据市民出行数据和需求信息,结合道路规划和交通流量状况,确定了共享汽车停泊地的分布区域和数量。
市中心区域的共享汽车停泊地数量较多,以满足市民短途出行的需求;郊区和新兴区域的共享汽车停泊地数量较少,但布局更为密集,以便市民能够方便地到达。
上海市还对共享汽车停泊地的场地选择和建设条件进行了优化。
优先选择市政府已有的停车场和停车位作为共享汽车停泊地,减少了新建停车场的成本和时间。
建设共享汽车停泊地的场地必须具备一定的大小和条件,以满足共享汽车停泊和运营的需求。
根据停车场的空余情况和车辆的停车需求,合理进行停车位的划分和规划,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减少停车费用。
上海市将共享汽车停泊地的布局与公共交通系统进行了有机结合。
通过设置共享汽车停车点与公交车站、地铁站等公共交通站点的距离,提高市民的出行便利性和交通效率。
还将共享汽车停泊地连接到自行车租赁点、步行街等交通节点,鼓励市民通过多种交通方式进行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和道路拥堵。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旨在解决共享汽车停车难、停车费用高的问题,提高共享汽车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通过全面调研和分析,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布局方案,优化了共享汽车停泊地的建设条件,与公共交通系统相结合,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推动共享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海停车难问题归纳总结

上海停车难问题归纳总结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在人口和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下,停车问题日益凸显。
在上海市区的许多地区,停车位的供不应求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多种措施。
本文将对上海停车难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不同的解决方案。
一、停车位紧缺的原因分析1. 城市规划不合理:部分地区的城市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停车位的需求,导致停车位供需失衡。
2. 车辆数量快速增长:上海市的车辆保有量快速增长,超过了停车位的增长速度。
3. 小区停车位短缺:在老旧小区中,停车位的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4. 停车管理不严格:有些地区的停车地点乱停乱放,停车管理不严格,导致本来有限的停车位资源浪费。
二、政府解决停车难的措施1. 建设地下停车场:政府加大了对地下停车场建设的投入,增加了停车位的供应。
2. 加强停车管理:通过加强对停车位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乱停乱放现象,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
3. 鼓励停车共享:政府鼓励企业、社区和居民共享停车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4. 优化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停车位的需求,合理布局停车场和停车设施,以缓解停车位紧张的情况。
三、社会参与解决停车难的措施1. 建设智慧停车系统:通过智慧停车系统,提供实时停车位信息,引导司机找到空闲停车位,减少寻找停车位的时间和成本。
2. 发展共享停车位平台: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将闲置的停车位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供车主使用,提高了停车位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倡导绿色出行:通过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鼓励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减少汽车数量,降低停车位需求。
4. 加大投资力度:社会各界积极投资停车设施建设,增加停车位的供应量。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 政府呼吁力度不足:政府在解决停车难问题上的宣传和呼吁力度相对较小,应加大宣传和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停车位利用率。
2. 停车位信息不透明:一些停车位信息无法实时获取,使用者难以了解停车位的使用情况,建议建立统一的停车位信息管理系统。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
随着共享经济的飞速发展,共享汽车已经成为了城市出行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大城市中,共享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首选。
然而,共享汽车停泊难的问题也逐渐浮现。
共享汽车停泊的难点在于停车位的紧缺和停车费用的高昂。
因此,在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中,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该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制定不同的共享汽车停车政策。
在上海市的市中心商圈、居住区域和旅游区域等地,需要加大停车位的规划和建设力度,同时还应该推广共享停车位,将个人车位、公司车位等空闲停车位开放给共享汽车使用,缓解停车位不足的问题。
而在人流密集的地铁口、公交车站等交通节点,应该设置共享汽车专用停车位,方便乘客的出行。
其次,共享汽车停车位应该多样化,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除传统的室内立体车位、地下车库等外,还可以设置专用的露天停车场,方便消费者在车辆租用过程中直接将车辆停在闲置的停车位上,减少步行时间和路程。
同时还可以在小区或是商业区域内设置共享电动车辆停车区域,让消费者轻松更换交通工具,并促进共享能源的利用。
最后,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支持共享汽车停车场的规范化建设和运营,加强对共享停车场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机制和公共信用档案,规范共享汽车停车场的经营行为,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综上所述,优化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需要制定不同的政策,增加共享停车位,多元化停车位构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共享汽车停车的压力,满足消费者出行需求,同时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管理和监督,推进共享汽车停车场的规范化建设和运营。
上海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规划导则(一)

上海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规划导则(一)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市内交通也因此显得尤为繁忙。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规划导则的发布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任务,该导则将为上海市的停车管理和交通拥堵疏解提供重要指引。
1. 导则的背景上海市内的道路网密度很高,但车位却十分紧缺。
据数据显示,上海市汽车拥有量高达400万辆,而仅有400多万个车位并不足以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尤其是在市区繁华商圈。
此外,私人车位和地下车库的收费标准不明晰,容易引起停车场管理和车主之间的纠纷。
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市出台了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规划导则,希望通过规划的手段解决停车的矛盾,加强停车设施的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
2. 导则的建立在规划制定过程中,上海交通委员会以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为基础,整合了市场调研报告、专家意见和民众意见,对全市的现有停车设施和未来规划进行了综合考量和分析,最终确定了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规划导则。
3. 导则的主要内容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规划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停车设施的布局和配套;(2) 停车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规范;(3) 停车场的经营管理及收费标准;(4) 停车场的安全设施和服务设施。
4. 导则的推广和实施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规划导则的推广和实施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公共停车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要引导社会资本进一步投入停车场建设,鼓励社会企业进行更专业的停车场投资和管理。
此外,还要持续加强对停车场的管理和监管,防范各种安全风险,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让市民对公共停车设施的使用更加满意。
总之,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规划导则的出台为上海市的停车管理提供了大的方向,未来将会有更多和更好的停车设施投入使用,也将为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规划导则也应成为其他城市建立本地停车管理标准和规范的借鉴。
上海城市停车问题的对策研究

上海城市停车问题的对策研究简介:上海城市停车问题的对策研究.关键字:城市规划交通1、研究背景1.1 建立完善的停车系统,是实现上海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当前,上海市正处于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迈进的重要阶段,随着新世纪上海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以及加入W m后私人购车高峰期的即将到来,交通需求将显著增加,停车设施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和生活环境品质,停车设施的过度短缺、布局不合理和管理不规范,都将对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从上海市的长远发展目标来看,结合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建立和完善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停车系统,十分紧迫和必要。
1.2 尽快改善停车供给状况,是适应城市机动交通快速发展的要求一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道路容量限制、全国汽车产业政策和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等因素。
上海人均GDP已达到4500美元,正开始进人机动车快速增长的时期,全市机动车拥有量从1995年底的40多万辆增至1999年底的70万辆。
当前,“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已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中,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私人轿车消费的政策进一步出台及各种型号轿车的争相上市,上海的私车消费将会加速发展。
为了适应城市机动交通的发展趋势,必须在轿车家庭消费的高潮来临之前,未雨绸缪,提高前瞻意识,适度超前规划和建设停车设施,以免加剧现有停车供需的矛盾。
1.3 调整优化停车供需关系,是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较长时期以来,上海的停车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于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致使停车矛盾愈加严重,“停车难、乱停车”的恶性循环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停车?白位供给短缺直接引发出行不便、堵塞交通、损毁绿化、破坏环境、威胁安全等问题,从而影响生活质量,提高生产成本,阻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其危害不言而喻。
如果不及早采取措施,将不利于城市有序、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因此,必须对停车的供需关系进行优化调整,促进城市停车系统的协调发展。
上海停车换乘系统发展状况评估和推广应用建议

上海停车换乘系统发展状况评估和推广应用建议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困扰市民的一个大问题。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上海市政府在近年来致力于发展停车换乘系统,以提高市民出行的便利性。
本文将对上海停车换乘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推广应用建议。
一、发展状况评估1.现状分析:上海停车换乘系统目前已经初步建立,包括地铁站、公交站等交通枢纽周边的停车点。
市民可以在停车点停车后,乘坐地铁或公交车前往目的地,从而减少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优势分析:上海停车换乘系统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节约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市民可以选择停车换乘的方式出行,不仅可以避免寻找停车位的麻烦,还可以减少车辆的使用频率,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3.不足之处:目前上海停车换乘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停车点的数量不足、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市民在使用停车换乘系统时出现不便利的情况,影响了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1.增加停车点的数量:上海停车换乘系统应该增加停车点的数量,覆盖更广泛的区域。
市民可以更方便地找到停车点停车,从而提高系统的使用率。
2.完善管理机制:建议上海停车换乘系统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规范停车点的设置、加强停车管理和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等。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3.提高信息透明度:上海停车换乘系统应该提高信息透明度,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和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实时更新停车点的状态、费用和交通信息。
市民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选择最佳的停车换乘方式。
4.加强宣传推广: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停车换乘系统的宣传推广,提高市民的认知度和使用率。
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布宣传资料和提供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停车换乘系统。
总的来说,上海停车换乘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增加停车点数量、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加强宣传推广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上海停车换乘系统,提高市民的出行质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上海市停车信息化发展状况和规划研究

3、发展对策和建议
LOGO
3.4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停车场(库)管理和 服务水平
(1)通过规范服务达标活动和资质认定等综合考评手段,提高停车场 (库)信息化服务水平
1.6停车场(库)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化现状:
(1)公共交通卡在停车场(库)收费系统中的应用逐步扩大
(2)各停车场(库)电子收费系统缺乏统一标准
(3)大型停车场(库)普遍缺乏内部诱导系统、车位查询、自主缴费等功能
(4)约30%停车场采用手工收费方式,管理水平不高
应用评价:
(1)停车场(库)管理系统总体信息化程度较低
上上海海停停车车信信息息化化实实施施工工作作已已经经有有了了较较好好的的基基础础,,目目前前迫迫 切切需需要要对对各各个个系系统统的的运运行行情情况况进进行行梳梳理理和和评评估估。。
LOGO
在在新新一一轮轮停停车车政政策策的的指指引引下下,,提提出出上上海海停停车车信信息息化化的的 发发展展规规划划,,推推动动停停车车行行业业向向网网络络化化、、信信息息化化、、智智能能化化方方 向向发发展展。。
在新一轮停车政策的指引下提出上海停车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动停车行业向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方logo1上海停车信息化发展状况上海市停车场库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85号明确了本市实行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管理2013年1月1日实施市交通局上海市公共停车场库信息联网管理规定明确了公共停车场库联网报送数据的具体内容国家标准公共停车场库信息联网通用技术要求规定了公共停车信息联网的联网方式及验收方法停车信息化相关管理措施和技术标准11停车信息化的相关管理措施和技术标准市交通局上海市公共停车场库电子收费技术要求鼓励上海市的公共停车场库使用电子收费系统进行收费地方标准停车诱导系统规范了本市停车诱导系统的一般要求指导上海市停车诱导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市交通局道路停车自动计时收费仪表咪表技术规范2005规定了咪表的功能技术指标性能参数校验规则等要求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一、当前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存在的问题1. 停车位不足:上海市车位资源紧张,共享汽车停车位更是供不应求,停车位常常被占用,导致共享汽车无法停靠,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也增加了共享汽车的管理成本。
2. 停车混乱:由于缺乏规范的停车指引,共享汽车停车地点经常出现混乱的情况,用户无法方便的找到停车位,也容易出现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给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 停车距离远:目前部分共享汽车停车点距离市区或者居民区较远,用户使用不便,无法满足市民日常出行的需求。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需要进行优化调整,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1. 增加停车位数量:针对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共享汽车停车位数量来解决。
可以在城市道路两侧、公共广场等地方划定专门的停车区域,增加共享汽车停车位数量,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
2. 设立停车标识:为了解决停车混乱的问题,可以在停车点设置停车标识,指示共享汽车停放的位置和方向,提高停车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减少停车混乱现象的发生。
3. 优化停车地点布局:对于停车点距离远的问题,可以在市区或者居民区增设共享汽车停车点,方便市民的日常使用。
可以通过调研市民出行的热点区域,合理规划共享汽车停车点的布局,使其更贴近市民的出行需求,提高共享汽车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4. 加强共享汽车管理:为了保障共享汽车停车点的秩序和规范,可以加强对共享汽车停车点的管理和维护。
可以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共享汽车停车点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障停车点的整洁和有序。
1. 提升城市交通效率:通过优化共享汽车停车点的布局,可以提高共享汽车的使用便利性,降低市民出行的成本和时间,提升交通出行的效率和质量。
2. 优化城市交通结构:通过优化共享汽车停车点的布局,可以分散车辆在城市道路上的停放,减少交通拥堵的发生,提升城市交通的通畅性和安全性。
对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进行优化研究,对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需要充分了解市区道路网络,找寻停车位资源。
市区道路狭窄、交通拥挤是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的一大难题。
研究人员需通过实地走访、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上海市的道路网络和停车位资源分布情况。
只有充分了解了市区道路网络的特点,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方案。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需要调查共享汽车用户的出行需求。
共享汽车用户的出行需求是决定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的关键因素。
研究人员需要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行为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共享汽车用户的出行习惯、出行频次、出行距离等信息,从而为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提供科学的依据。
只有充分了解了用户的出行需求,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停泊地布局方案。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共享停车智能管理系统。
共享停车智能管理系统在国内外已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通过实时监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停车位资源的智能分配和管理。
通过借鉴国外共享停车智能管理系统的经验,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可以为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提供参考和借鉴。
只有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共享停车智能管理系统,才能实现共享汽车停泊地的智能化管理,提升停车位的利用率,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需要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停泊地布局方案。
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合力。
在制定停泊地布局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只有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才能保证停泊地布局方案的实施效果,实现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的优化目标。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只有充分了解市区道路网络、了解用户的出行需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共享停车智能管理系统,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停泊地布局方案,提升共享汽车的服务品质,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推动共享汽车的健康发展。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一、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现状1. 共享汽车停车需求量大目前,上海市的共享汽车需求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共享汽车出行。
共享汽车公司也在不断扩大其车辆规模,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共享汽车停车需求量大,停车场和停车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2. 停车位分布不均当前共享汽车停车位的分布并不均衡。
一些热门地段的停车位供不应求,导致停车难题,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停车位则闲置无人使用。
这种不均衡的停车位分布严重影响了共享汽车的使用体验。
3. 公共停车设施不足除了共享汽车停车位不均衡外,上海市公共停车设施也存在不足的问题。
很多地方缺少停车场,而道路边停车位也难以满足共享汽车的停车需求。
这给共享汽车停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建议1. 加强停车位信息服务针对共享汽车停车难题,可以通过加强停车位信息服务来解决。
可以通过建立停车位信息共享平台,让用户能够方便地查找到附近的停车位信息,预约停车位,避免盲目寻找停车位的情况发生。
共享汽车公司也可以将停车位信息加载到APP中,提供导航服务,帮助用户更快地找到停车位。
2. 完善停车位布局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合理规划共享汽车停车位的布局。
根据需求特点,可以在繁华地段加大停车位建设力度,提高停车位的供给。
还可以在公共停车设施不足的地区增加共享汽车停车位,分散停车需求,减轻热门地段的停车压力。
3. 引导共享汽车停车在一些热门地段,可以通过引导共享汽车停车来缓解停车难题。
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共享汽车停车位,或者与城管部门合作,在特定时间段内允许共享汽车停在一些不影响交通的区域,为共享汽车提供更多的停车选择。
4. 加强管理和监管针对停车位不足和停车位分布不均的现状,可以加强停车位的管理和监管。
可以通过提高共享汽车停车位的利用率,减少闲置停车位的数量,同时加强对停车乱象的管理,保障停车位的正常使用。
5. 建立共享汽车停车位共建共享机制可以通过建立共享汽车停车位共建共享机制,鼓励商业地产、物业公司、共享汽车公司等各方共同出资建设共享汽车停车位。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
在共享汽车运营中,停泊地布局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停泊地的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共享汽车的使用便利性和运营效率。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应该满足用户出行需求。
共享汽车的便利性是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之一。
停泊地的布局应该靠近用户常去的地点,比如商业中心、居民区等。
停泊地的数量也应该适宜,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只有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布局规划,才能提高共享汽车的使用率。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应该考虑交通网络的情况。
共享汽车是依托城市交通网络实现出行的,停泊地的布局应该符合交通网络的特点。
停泊地的分布应该与公交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用户可以方便地换乘其他交通工具。
停泊地之间的距离也要适度,以方便用户在不同地点之间转换共享汽车。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应该考虑停车位资源的分配。
停车位资源是共享汽车运营的核心资源,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停车位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情况。
可以选择停车位资源丰富的区域布置更多的停泊地,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还可以与车辆拥有者、停车场管理员等合作,共享停车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实现共享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应从用户需求、交通网络和停车位资源等多个方面进行布局优化,以提高共享汽车的使用便利性和运营效率。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使共享汽车真正发挥出它的优势,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智慧停车场 (库)建设技术导则

上海市智慧停车场 (库)建设技术导则
【实用版】
目录
1.上海市智慧停车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2.智慧停车场的建设技术导则
3.智慧停车场的功能和特点
4.智慧停车场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5.智慧停车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正文
【提纲】
1.上海市智慧停车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停车难
问题日益凸显。
智慧停车场的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上海市智慧停车场的建设不仅能够缓解停车压力,还能提高停车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
2.智慧停车场的建设技术导则
上海市智慧停车场的建设应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绿色化等方面的技术应用,确保停车场的智能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智慧停车场的功能和特点
智慧停车场具备车位预约、电子支付、车位导航、停车数据分析
等功能。
同时,智慧停车场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节能环保等特点,能够实现停车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
4.智慧停车场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智慧停车场的建设应注重与城市规划和交通体系的协调,合理布局停车场设施。
运营管理过程中,应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停车场的智能化运营和管理。
5.智慧停车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上海市智慧停车场未来发展应注重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提高停车场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发表时间:2020-09-17T02:39:13.70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0年6期作者:张健[导读] 这种传统也最为普遍的收费方式,其优势是可以应付现场突发事件,并能创造就业机会,尤其解决了下岗职工二次就业的问题。
运营管理上也是比较混乱,属最受质疑的收费模式。
(上海市浦东新区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上海 202008)[摘要]本文剖析现状多种道路停车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展望了智慧化道路停车收费方式的发展趋势,提出智能道路停车管理系统平台功能建议,为未来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POS机;咪表,地磁;高位视频一、道路停车主要管理模式目前有偿占道停车主流的收费模式有POS机加人工收费模式、咪表收费模式、地磁收费模式、视频桩收费模式、高位视频无人值守模式等多种管理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困难重重,反应了当前国内道路停车管理与运营存在的诸多矛盾。
(一)智能POS机加人工收费现阶段大部分城市道路停车管理手段基本以POS机加人工收费模式为主。
这种传统也最为普遍的收费方式,其优势是可以应付现场突发事件,并能创造就业机会,尤其解决了下岗职工二次就业的问题。
运营管理上也是比较混乱,属最受质疑的收费模式。
收费协管员与车主的口角之争,是道路停车场采用POS机+人工收费后一直未间断过的矛盾。
由于缺少监管手段,收费协管员比较随意,不少市民认为这样收费缺乏准确性和公平性,停车纠纷难以避免。
POS+人工收费的第二个缺点是停车费用易遭收费员中饱私囊,道路停车在收费环节上漏失监控,收费协管员将不开发票变成敛财的手段,停车费用流失严重。
(二)咪表咪表收费是目前国外比较常见的泊车管理方式之一,不仅可以替代人工收费、杜绝收费黑洞,其核心价值在于规范经营,引导车辆停车,提醒车主限时停车,减少道路占道停车时间。
国内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武汉市、义乌市、太原市等多个城市都推广使用,但咪表在国内水土不服的现象严重,由于咪表管理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难以与国人的消费习惯及消费心理融合,泊车用户更缺少自觉缴费、自觉刷卡的习惯,而且咪表收费模式漏洞较多,发生偷逃费严重,异常情况处理能力不足等诸多因素,最终导致大量咪表处在闲置甚至废弃状态,甚至多地咪表设备被迫叫停。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

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优化研究1.布局分散不均。
上海市目前共享汽车停车场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出行的需求,而多数停车场位于市中心区域,其他区域的停车场数量明显不足。
这导致市中心区域的共享汽车使用率较高,而其他区域却很少有市民选择使用共享汽车出行。
2.停车场类型单一。
目前上海市大多数共享汽车停车场都是由政府或共享汽车公司自行建设的地面停车场,缺乏多样化的停车设施。
这种单一的停车场类型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和用户的需求。
3.管理不规范。
由于共享汽车停车场较少,加之市民习惯自行寻找停车地点,导致很多共享汽车被乱停在路边、人行道、绿化带等非法停车区域,影响了城市交通秩序和市容形象。
1.合理规划停车场的分布。
应按照市民出行需求和地域特点合理规划共享汽车停车场的分布,以市中心区域为核心,逐步向城市边缘区域延伸。
同时,应考虑将共享汽车与公共交通相结合,建立在地铁、公交站旁的共享汽车停车点,方便市民的出行。
2.多样化停车场设施。
应建设多类型的共享汽车停车场,包括地下停车场、地上停车场、自行车停车设施等,以满足不同地区和用户的需求。
同时,还应配备充电设施、清洗设备等完善的停车设施,提升停车服务质量。
3.加强共享汽车停车场管理。
政府部门和共享汽车公司应加强共享汽车停车场的规范化管理,包括规范停车场建设、科学规划停车场布局、明确停车场职责等,以减少乱停车现象的发生,保证城市交通秩序和市容形象。
四、结论通过对上海市共享汽车停泊地布局的优化研究可以得知,科学合理规划停车场的分布、建设多样化的停车设施和加强共享汽车停车场管理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这不仅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也能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提升城市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上海市停车信息化发展规划
LOGO
2.4发展步骤
(1)近期(2013年‐2015年) ¾ 按照公共停车场(库)信息系统联网的技术规范,建成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全面接入中心城路
外公共停车场(库)、道路停车、公共换乘P+R停车场等公共停车信息; ¾ 为广大市民提供停车诱导屏、智能手机、网站、车载导航仪等多种方式的公共停车信息服务; ¾ 为政府管理提供停车规划、建设和日常监管提供决策支持; ¾ 区域停车诱导系统覆盖中心城的主要商业区,包括闸北区的铁路上海站商务区、虹口区的四川
3、发展对策和建议
LOGO
3.1加快推进建设“上海公共停车信息平台”
1)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具有公益性,应由政府出资建设、运行和维护 2)大力推进基于停车场(库)电子收费系统的间接采集手段,提高停车信息准
确度 3)将停车信息纳入上海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发布 4)开展停车辅助决策分析应用,支撑停车场(库)规划建设和配建标准审核工
1、上海停车信息化发展状况
LOGO
1.1停车信息化的相关管理措施和技术标准
《上海市停车场(库)管理办法》(上海市 人民政府令第85号)明确了本市实行公共停车
信息系统联网管理(2013年1月1日实施)
市交通局《上海市公共停车场(库)信息联网管理规定》 明确了公共停车场(库)联网报送数信息联网通用技术要求》规定了 公共停车信息联网的联网方式及验收方法
北路商务区、浦东新区的陆家嘴金融区等; ¾ 采用手持POS机的道路停车电子收费系统覆盖黄浦、徐汇、长宁、静安区等中心城区重点地区,
道路停车行业监管应用系统基本建成; ¾ 通过规范达标和停车专业经营企业认定等手段,全面推进大型停车场(库)信息系统建设; ¾ 推进自助缴费、内部诱导、位置查询、不停车收费和预约服务。
(3)贯彻《停车诱导系统》地方标准,规范各区停车诱导系统建设
3、发展对策和建议
LOGO
3.4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停车场(库)管理和 服务水平
(1)通过规范服务达标活动和资质认定等综合考评手段,提高停车场 (库)信息化服务水平
1.6停车场(库)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化现状:
(1)公共交通卡在停车场(库)收费系统中的应用逐步扩大
(2)各停车场(库)电子收费系统缺乏统一标准
(3)大型停车场(库)普遍缺乏内部诱导系统、车位查询、自主缴费等功能
(4)约30%停车场采用手工收费方式,管理水平不高
应用评价:
(1)停车场(库)管理系统总体信息化程度较低
(3)P+R停车场提供空车位预报功能 在早高峰期间向固定用户群提供车位预报服务,优化管理停车秩序。
(4)固定咪表和手持POS机同时起到收费和管理作用,手机支付停车费将逐步推广应用。 采用车位监测器,检测道路停车位的占有状况,对于违章停车和超时停车自动报警, 兼容多种支付方式,实现汇总统计查询分析和实时监管的功能。
停车信息化相 关管理措施和
技术标准
市交通局《上海市公共停车场(库)电子收费技术要求》鼓励上 海市的公共停车场(库)使用电子收费系统进行收费
地方标准《停车诱导系统》规范了本市停车诱导系统的 一般要求,指导上海市停车诱导系统的建设和改造
市交通局《道路停车自动计时收费仪表(咪表)技术规范 (2005)》规定了咪表的功能、技术指标、性能 参数、校验规则等要求。
车车位位总总量量不不足足,,中中心心城城停停车车位位缺缺口口达达3366..77万万车车位位 ((22001111年年)),,为为适适应应停停车车需需求求,,需需建建立立完完善善的的停停车车信信 息息系系统统。。 上上海海市市综综合合交交通通发发展展““十十二二五五””规规划划中中提提出出发发展展智智能能交交通通 系系统统是是交交通通行行业业深深化化管管理理,,实实现现交交通通可可持持续续发发展展的的重重要要 途途径径。。
上上海海停停车车信信息息化化实实施施工工作作已已经经有有了了较较好好的的基基础础,,目目前前迫迫 切切需需要要对对各各个个系系统统的的运运行行情情况况进进行行梳梳理理和和评评估估。。
LOGO
在在新新一一轮轮停停车车政政策策的的指指引引下下,,提提出出上上海海停停车车信信息息化化的的 发发展展规规划划,,推推动动停停车车行行业业向向网网络络化化、、信信息息化化、、智智能能化化方方 向向发发展展。。
车辆查询终端 场内诱导屏 车位指示灯
楼层
6层 5层 4层 3层 2层
空位
32 0
11 0 8
场外停车信息发布屏
射频天线 车牌识别设备 车位检测器 车位检测器
进出口线圈
票箱、闸机
中心计算机
1、上海停车信息化发展状况
LOGO
1.3停车换乘(P+R)信息系统发展状况和效果
交易 规则
优惠 模式
补贴 政策
诱导 系统
规范化的交易 人性化的优惠
规则:
模式:
收费标准;
实施“两次刷
换乘优惠服务 卡”付费;
时段;
有换乘记录的
以交通卡为支 按次计费;
付工具;
没有换乘记录
不能同站进出。 的按时计费。
细致化的补贴 政策: 采用多级补贴 政策; 按优惠幅度和 停车时间分级 确定; 在换乘时段最 高限额为按10 元/车次。
(1)停车诱导系统有助于停车者快速、准确地找到泊位 (2)停车场的泊位周转率明显提高,使用情况更加均衡 (3)停车诱导系统的建设提升了政府形象 (4)各区停车诱导系统发展不平衡,覆盖面不够 (5)停车信息发布方式单一 (6)停车信息提供和系统维护机制尚不完善
停车场相关信息 停车场空车位数 停车场入口位置 到达停车场路径 停车场收费信息 停车场营业时间
咪表可支持多种付费方式,除了具有 停车自助缴费的功能外,还可以起到 道路停车信息化无线监管的作用,且 有严格的执法措施
综合性停车信息服务 道路停车咪表发展
采用停车场(库)自助缴费 、不停车收费、免取卡、反 向查询、内部诱导系统,简 化了停车付费的流程,提高 服务品质
停车场(库)管理信息系统
区域停车诱导系统
具体体现在:
(1)公共停车信息全面联网 (2)停车场(库)电子收费全面覆盖 (3)停车信息多渠道发布
出行者可通过智能手机、车载导航仪、网站等多种方式查询停车信息,同时包括与停车 相关联的周边交通信息、商业信息和旅游景点等综合性的出行信息。
(4)停车行业科学监管 实现对公共停车场(库)和道路停车场的智能监管,掌握停车场(库)实时运行情况,
作 5)建设停车资源共享利用服务应用系统,缓解老旧小区、医院、中心商务区停
车难问题 6)开展停车预约服务模式试点,在热点地区、大型活动、节假日交通组织中推
广应用
3、发展对策和建议
LOGO
3.2继续推进区域停车诱导系统建设
(1)建议近期(2015年前)规划建设闸北区的火车站商务区、浦东新区 的陆家嘴金融区等。
上海市停车信息化发展状况和规划研究
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 智能交通研究中心 朱 昊 主任
LOGO
主要内容 1 发展状况 2 发展规划 3 对策和建议
LOGO
研究背景
小小汽汽车车拥拥有有量量的的提提升升使使城城市市交交通通面面临临严严峻峻的的压压力力和和挑挑 战战,,必必须须加加强强停停车车综综合合管管理理解解决决停停车车难难问问题题。。
2、上海停车信息化发展规划 2.2上海停车信息化发展趋势
LOGO
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对比国外停车信息化的建设情况,提出上海停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1)停车信息与交通综合信息融合 可靠的静态和动态停车信息,与交通状况、交通事件信息等信息融合,成为公众出行 的重要组成部分。
(2)满足个性化需求 通过互联网、智能手机、车载导航系统等多种方式发布停车场信息和动态路径诱导。
停车换乘系统的技术特点
智能化的诱导 系统: 场外停车诱导 系统; 场内停车诱导 系统。
1、上海停车信息化发展状况
LOGO
1.3停车换乘(P+R)信息系统发展状况和效果
交易 应用评价规:则
优惠 模式
补贴 政策
诱导 系统
(1)停车换乘系统是公共交通优先政策落实的重要手段
(2)基于交通卡的收费结算和优惠系统是停车换乘政策落实的技术手段
平均值 62% 58% 50% 52% 15%
停车场相关信息公众关注度
区域停车诱导系统在实 际使用中受到近大部分 驾车者的关注,发挥了 其应有的引导作用。
LOGO
1、上海停车信息化发展状况
LOGO
1.3停车换乘(P+R)信息系统发展状况和效果
2虹交00通路9年卡停7进车月入场21试和日交规点虹易则,停梅上车路海场停市,车启并场动用。“优模该自P惠式+卡驾R(换车停乘的车轨市换道民乘交在补政)通每贴策”,天试即5:点可3,享0—首受2批3停:3试车诱系0时点收导统段的费内停优,车惠使场。用库目公有前共淞上 海已有6个P+R停车场建成基于交通卡的换乘优惠收费系统和外部诱导系统。
(2)远期(2020年前)规划建设有迪斯尼旅游度假区、虹桥核心商务区 、各郊区新城中心商业区。
3、发展对策与建议
LOGO
3.3编制和落实停车信息化系列技术规范,以标准化引领 停车发展
(1)宣贯落实《公共停车场(库)电子收费系统技术标准》,促进公共 停车场(库)信息系统规范化升级改造和信息联网
(2)编制和发布道路停车手持POS机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规范各区 (县)开展道路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2、上海市停车信息化发展规划
LOGO
2.5发展步骤
(2)远期(2016年‐2020年) ¾ 在公共停车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基于智能手机的停车信息服务日益普及,实现上海和长 三角区域的停车预约、信息联网和动态车载导航服务; ¾ 停车信息与道路交通信息、商业信息、旅游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公众出行综合信息服 务的局面; ¾ 在手持POS机收费信息联网基础上,逐步推进道路停车咪表自助缴费应用和手机支付方式 的应用; ¾ 道路停车电子收费和联网覆盖中心城和郊区新城商务区; ¾ 物联网技术在停车场(库)中得到充分应用,停车信息产业链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