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天天练--刑法案例剖析及答题技巧.doc
法律考试刑法题型答题技巧
法律考试刑法题型答题技巧在法律考试中,刑法题型是考生们常常遇到的一种题型。
刑法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秩序等方面,所以在刑法题型的解答中,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本文将从案例分析、法条解读和逻辑推理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刑法题型的解题技巧。
一、案例分析在刑法题型中,经常会给出一个案例,要求考生根据案例中的事实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法律判断。
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案例:首先,要仔细阅读案例,了解案件的背景和事实情况。
考生可以在阅读案例时,将关键信息标注出来,以便后续分析时使用。
2. 确定罪名要素:根据案例中的事实,考生需要确定涉案行为是否构成某一罪名。
在确定罪名要素时,要特别注意案例中的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以及其相应的法律规定。
3. 运用刑法知识: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考生需要灵活运用自己的刑法知识,将案例中的事实与相关的法律规定相结合,进行判断和推理。
同时,还要注意案例中的细节,这些细节可能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二、法条解读刑法题型中,也常常会给出一段法条,要求考生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
在进行法条解读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法条内容:首先,要仔细阅读法条,理解其中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法条中常常使用的一些法律术语和概念,考生需要熟悉并理解其含义。
2. 分析法条要素:根据法条的内容,考生需要分析其中的要素和规定。
要注意法条中的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以及其相应的法律规定。
3. 比较法条规定:在进行法条解读时,考生可以将不同的法条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样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法条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三、逻辑推理在刑法题型中,逻辑推理也是解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进行逻辑推理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清思路:首先,要理清自己的思路,明确解题的目标和方法。
可以先将问题进行拆解,分析其中的关键点和逻辑关系,然后再进行推理和判断。
2. 利用逻辑规则:在进行逻辑推理时,考生可以利用一些常用的逻辑规则,如充分必要条件、排中律和三段论等。
刑法案例答题技巧
刑法案例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在于对刑法案例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推理。
以下是一些刑法案例答题技巧:
1. 仔细阅读案例:详细阅读案例描述,注意案例中提到的关键事实、时间、人物等信息。
确保理解案例背景和问题要求。
2. 确定问题要点:确定问题的要点,找出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
这可以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分析案例。
3. 分析行为要素:确定涉案行为的相关要素,在案例中寻找与之相关的事实依据。
例如,如果案例涉及盗窃罪,则需要分析是否有不法占有、抵触被害人意思表示等要素。
4. 应用法条规定:根据涉案行为要素,查找适用的刑法法条规定,将其应用到案件中。
注意法条规定的各种条件和要求,看是否符合案例中的情况。
5. 进行推理分析:根据案例中的事实依据和适用的法条规定,进行推理分析,判断涉案行为是否达到构成犯罪的
程度。
这可能涉及到判断事实的真实性、证明责任等问题。
6. 结论清晰准确:在回答问题时,要给出清晰准确的结论。
根据前面的分析,确定案件是否构成犯罪、涉及哪些罪名等。
7. 辅助案例分析:如果需要,可以参考类似案例的法律解释、刑事判例或学术观点等来支持自己的推理分析。
这些辅助材料可以提供更多的法律依据和观点。
8. 时间和结构管理:在答题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和结构,确保对每个问题都有充分的分析和回答。
确定答题思路后,可以先列出要点和逻辑顺序,再展开详细的分析。
总之,刑法案例答题技巧包括仔细阅读、分析行为要素、应用法条规定、推理分析、结论准确等方面。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技巧,你可以更好地应对刑法案例题目。
法律考试刑法案例分析技巧
法律考试刑法案例分析技巧在法律考试中,刑法案例分析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通过分析案例,考生可以了解法律条文的适用情况,掌握案件的关键点,从而准确地解答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刑法案例分析的技巧,帮助高中学生及其父母更好地应对法律考试。
首先,理清案件的基本事实。
在分析刑法案例时,首先需要仔细阅读案件描述,理解案件中涉及的各个角色、时间、地点等基本事实。
只有对案件的基本事实有清晰的认识,才能进行准确的分析。
接下来,注意案件中的法律问题。
在刑法案例中,通常会涉及到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犯罪构成要件、刑罚的适用等问题。
对于每个问题,考生需要仔细分析案件中的相关事实,并结合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解答。
例如,如果案件中存在争议的是被告人的故意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考生可以根据案件中的事实描述,结合刑法中对故意的定义和要件,进行详细的分析。
此外,注意刑法案例中的特殊情况。
刑法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学科,其中存在许多特殊情况和特殊条款。
在分析刑法案例时,考生需要特别关注这些特殊情况,并学会灵活运用。
例如,在分析谋杀案件时,如果案件中存在被告人的自首情节,考生可以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分析自首对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产生的影响。
此外,还要注意刑法案例中的法律解释和判例。
在刑法中,法律解释和判例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和适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考生需要熟悉相关的法律解释和判例,并在分析案例时加以运用。
例如,在分析盗窃案件时,如果案件中存在争议的是盗窃行为的主观方面,考生可以参考最高法院相关的判例,分析主观方面的要件是否满足。
最后,进行案例分析时要注重逻辑推理和条理清晰。
在解答刑法案例问题时,考生需要运用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将案件事实与法律条文相结合,进行合理的推理。
同时,要注意文章的条理清晰,避免重复和冗长。
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将不同的问题和分析点分别进行阐述,使文章结构清晰有序。
综上所述,刑法案例分析是法律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理清案件的基本事实、注意法律问题、关注特殊情况、参考法律解释和判例,并注重逻辑推理和条理清晰,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刑法案例分析题。
法律考试刑法案例题分析技巧
法律考试刑法案例题分析技巧在法律考试中,刑法案例题是考察考生对刑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部分。
掌握一定的分析技巧,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解答刑法案例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刑法案例题分析技巧,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巧。
一、审慎阅读题目在解答刑法案例题之前,首先要仔细审题。
阅读题目时,要注意关键词和问题的要求。
有时候,题目中会有一些限制性词语,如“不得”、“禁止”等,这些词语往往暗示了某种行为的违法性。
同时,还要注意题目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判断案件性质和适用法律条款有重要影响。
例如,题目中提到某人在夜间使用暴力手段抢劫他人,要求考生判断该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
在审题时,要注意到“夜间”这一关键信息,因为在我国刑法中,夜间抢劫的刑罚要比白天抢劫的刑罚重。
因此,在解答问题时,要将这一点考虑在内。
二、明确犯罪构成要件刑法案例题中,往往会涉及到某种具体的犯罪行为。
要正确判断该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明确该犯罪的构成要件。
刑法中对于每种犯罪都有相应的构成要件,只有当这些要件齐全时,才能认定为犯罪。
例如,题目中提到某人盗窃了他人的财物,要求考生判断该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
在解答这个问题时,要明确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即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具有明显的违法目的。
只有当这些要件都满足时,才能认定为盗窃罪。
三、寻找证据和证明方法在解答刑法案例题时,需要依据事实和证据进行推理和判断。
因此,要善于寻找案例中的证据,并运用合适的证明方法加以证明。
例如,题目中提到某人被指控犯有故意杀人罪,要求考生判断其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可以通过寻找案例中的证据,如现场勘查报告、尸检报告等,来判断被告的杀人行为是否具有故意。
同时,还可以运用推理和逻辑分析的方法,结合案件的相关事实,推断被告的主观意图。
四、灵活运用法律条款在解答刑法案例题时,要善于灵活运用法律条款。
刑法中对于每种犯罪都有相应的法律条款,但是在实际案件中,往往会存在一些特殊情况,这时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运用法律条款。
刑法案例分析题解题方法
刑法案例分析题解题方法一、刑法高频考点一级考点1.共同犯罪:(1)结合罪名考“部分犯罪共同说”: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非法拘禁与绑架;强制猥亵妇女与强奸;(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与抢劫;盗窃与抢夺;(抢劫、诈骗)与敲诈勒索。
以上罪名之间可以转化,在共同犯罪中有人转化,有人没有转化,因此要结合共犯构成要素去理解上述罪名部分转化问题。
(2)主体责任:主犯和从犯,间接正犯,教唆犯、帮助犯的成立及责任。
(3)犯罪形态:部分共犯中止的后果。
(4)共同犯罪一方认识错误,“共犯过剩”(或称“实行过限”)甲不知情,乙又犯新罪或者转化为新罪。
2.犯罪形态:(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分。
3.财产犯罪:抢劫与抢夺;盗窃与侵占;诈骗与敲诈勒索;抢劫与敲诈勒索;盗窃与诈骗。
4.侵害人身犯罪: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故意伤害的联系;强奸,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儿童罪。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与(抢劫、盗窃)联系。
(非法拘禁、绑架)与抢劫的联系。
绑架与(故意杀人、非法拘禁、拐卖妇女儿童)。
二级考点1.罪过形式的区分: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过于自信的过失与不可抗力。
2.一罪与数罪:想象竞合、法条竞合、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继续犯、竞合犯、吸收犯、牵连犯如何处理;两个无关罪构成数罪。
3.罪过形式的联系:犯意转化,另起犯意。
4.正当防卫条件:假想防卫、防卫过当、事前防卫与事后防卫。
一级考点1.共同犯罪:(1)结合罪名考“部分犯罪共同说”: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非法拘禁与绑架;强制猥亵妇女与强奸;(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与抢劫;盗窃与抢夺;(抢劫、诈骗)与敲诈勒索。
以上罪名之间可以转化,在共同犯罪中有人转化,有人没有转化,因此要结合共犯构成要素去理解上述罪名部分转化问题。
刑法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方法
2018官方案例分析指导刑法导学班专用资料2:刑法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方法乐毅一、刑法案例分析题的基本类型从问法上来看,刑法案例分析题可分为简析题与分析题两类。
(一)简析题即一问一答型,此类题目回答起来比较简单,基本上不需要考生考虑答题时的逻辑线索问题,只需按题目的提问顺序一问接一问的往下答就是。
典型的如2016年:1.关于赵某杀害钱某以便将名画据为己有的事实,可能存在哪几种处理意见?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关于赵某以为钱某已经死亡,为毁灭罪证而将钱某活埋导致其窒息死亡这一事实,可能存在哪几种主要处理意见?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二)分析题即给定一个案例后,只是一句话,笼统地要求考生分析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典型的如2014年:请分析甲、乙、丙、丁、戊的刑事责任(包括犯罪性质、犯罪形态、共同犯罪、数罪并罚与法定量刑情节),须答出相应理由。
此类题目,因命题人并未给出答题的逻辑顺序,故需考生自己组织语言,理出答题时的逻辑顺序,其难度相较于简析题要大得多。
二、刑法案例分析题答题的注意事项(一)刑法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步骤解答刑法案例分析题一般分四步走:①弄清说什么——②看清问什么——③想清答什么——④理清如何答。
1.弄清说什么所谓弄清说什么,其实就是一个审题的过程。
我们以2014年的案例分析题为例,对此问题加以说明,请注意题干中的黑体字部分:案情:国有化工厂车间主任甲与副厂长乙(均为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在车间的某贵重零件仍能使用时,利用职务之便,制造该零件报废、需向五金厂(非国有企业)购买的假象(该零件价格26万元),以便非法占有货款。
甲将实情告知五金厂负责人丙,嘱丙接到订单后,只向化工厂寄出供货单、发票而不需要实际供货,等五金厂收到化工厂的货款后,丙再将26万元货款汇至乙的个人账户。
丙为使五金厂能长期向化工厂供货,便提前将五金厂的26万元现金汇至乙的个人账户。
乙随即让事后知情的妻子丁去银行取出26万元现金,并让丁将其中的13万元送给甲。
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一、案例一。
某人因为感情纠纷,持刀将前女友刺伤,导致其受伤。
该行为构成了什么罪名?请分析其构成要件并给出相应的法律条文依据。
答案,该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案例二。
甲某因为经济困难,趁夜深人静,潜入某商店盗窃财物,价值共计5000元。
请分析其构成的犯罪以及相应的法律规定。
答案,甲某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盗窃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案例三。
某公司老板因为欠薪问题,多次拖欠员工工资,导致员工生活困难。
请分析老板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名,并给出相应的法律依据。
答案,老板的行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四、案例四。
某人因为违章行为驾驶机动车,导致交通事故并造成他人受伤。
请分析其构成的犯罪以及相应的法律规定。
答案,该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因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案例五。
某人因为个人恩怨,故意放火烧毁他人房屋,造成严重财产损失。
请分析其构成的犯罪以及相应的法律规定。
答案,该行为构成放火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放火罪的构成要件是,有放火的故意;放火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公共场所、他人住宅或者他人财物。
六、案例六。
某人因为赌博欠下巨额赌债,为了偿还赌债,实施了诈骗行为。
请分析其构成的犯罪以及相应的法律规定。
答案,该行为构成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骗,骗取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七、案例七。
某人因为报复社会,多次实施爆炸恐怖袭击,造成严重社会恐慌和财产损失。
刑法案例答题技巧
刑法案例答题技巧刑法案例答题技巧卷四的案例分析必然会有刑法案例,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刑法案例的考查方式一般很少设计小问题,通常只有一句话——“根据所学刑法知识,全面分析此案”。
很多考生对此往往非常头疼,因为一不留神,就可能漏答少答。
经常的情况是,什么知识都懂,考得感觉也不错,但最后却发现得分非常之低。
我认为,刑法的案例分析题就应该采取大而化之的考查方式,而不应像2007年那样设计小问题让考生回答。
因为真实的司法活动,必须自己发现问题,而没人帮你找出问题。
另外,刑法的体系性也是所有部门法中最严密的,这种体系性能很容易地帮助大家找出问题所在。
如果连案例中的问题都找不出来,那么刑法基本等于白学。
一名合格的刑事司法工作者必须对刑法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性认识。
因此,应对案例分析题的关键就在于树立刑法的体系性思维。
何谓刑法体系性思维?简而言之,就是要在脑海中牢牢树立“罪—责—刑”的观念,分析任何案例,都应该从这三个角度着手。
罪,即犯罪论。
它包括犯罪构成要件、排除犯罪性事由、未完成罪、共同犯罪、罪数理论。
犯罪构成要件中又有基本犯罪构成要件、加重犯罪构成要件,其作用在于判断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
排除犯罪性事由在卷四的案例分析题中只可能出现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未完成罪就是预备、未遂、中止之类的问题。
共同犯罪内容就比较庞杂,案例分析题一般倾向于共犯分类、实行过限、共犯与身份、共犯与形态等知识点。
罪数理论是帮助考生确定应定一罪,还是数罪,此时还要注意记住法律或司法解释中的特别规定。
责,即刑事责任,如减轻、免除、从重处罚、追诉时效等。
这往往是多数考生所忽视的。
比如好不容易判断出属于犯罪中止,但居然忘了写对中止应当如何处罚,结果失分。
这就很可惜,并非不知道知识点,而是根本没想过要把这个点写进答案。
刑,即刑罚论,它包括自首、立功、假释等的认定。
一般说来,具体犯罪的刑罚不会考查,但是至少要知道某些特别重要的罪名的加重情节,比如像抢劫、强奸等犯罪,因为这与犯罪论是相关的,要借助刑罚知识来判断是否存在加重犯罪构成。
司考考试案例分析题拿分技巧带答案和解析.docx
1、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犯重婚罪和虐待罪,数罪并罚后也可能适用缓刑B.乙犯遗弃罪被判处管制1年,即使犯罪情节轻微,也不能宣告缓刑C.丙犯绑架罪但有立功情节,即使该罪的法定最低刑为5年有期徒刑,也可能适用缓刑D.丁17岁时因犯放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3岁时又犯伪证罪,仍有可能适用缓刑2、下列哪一选项成立自首?A.甲挪用公款后主动向单位领导承认了全部犯罪事实,并请求单位领导不要将自己移送司法机关B.乙涉嫌贪污被检察院讯问时,如实供述将该笔公款分给了国有单位职工,辩称其行为不是贪污C.丙参与共同盗窃后,主动投案并供述其参与盗窃的具体情况。
后查明,系因分赃太少、得知举报有奖才投案D.丁因纠纷致程某轻伤后,报警说自己伤人了。
报警后见程某举拳冲过来,丁以暴力致其死亡,并逃离现场3、丁某以其房屋作抵押向孙某借款,双方到房管局办理手续,提交了房产证原件及载明房屋面积100平方米、借款50万元的房产抵押合同,该局以此出具房屋他项权证。
丁某未还款,法院拍卖房屋,但因房屋面积只有70平方米,孙某遂以该局办理手续时未尽核实义务造成其15万元债权无法实现为由,起诉要求认定该局行为违法并赔偿损失。
对此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法院可根据孙某申请裁定先予执行B.孙某应对房管局的行为造成其损失提供证据C.法院应对房管局的行为是否合法与行政赔偿争议一并审理和裁判D.孙某的请求不属国家赔偿范围4、关于甲非法获利的定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擅自经营收费站收费业务,数额巨大,构成非法经营罪B.即使收钱时冒充国有收费站工作人员,也不构成招摇撞骗罪C.未使收费站工作人员基于认识错误免收司机过路费,不构成诈骗罪D.骗吴某仅得20万元的行为,构成隐瞒犯罪所得罪5、下列哪一行为应以危险驾驶罪论处?A.醉酒驾驶机动车,误将红灯看成绿灯,撞死2名行人B.吸毒后驾驶机动车,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危及交通安全C.在驾驶汽车前吃了大量荔枝,被交警以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测试到酒精含量达到醉酒程度D.将汽车误停在大型商场地下固定卸货车位,后在醉酒时将汽车从地下三层开到地下一层的停车位6、如B省高级法院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裁定驳回关某的上诉,维持原判,则对本案进行死刑复核的正确程序是:A.对关某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判决,B省高级法院不再另行复核B.最高法院复核鲁某的死刑立即执行判决,应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C.如鲁某在死刑复核阶段委托律师担任辩护人的,死刑复核合议庭应在办公场所当面听取律师意见D.最高法院裁定不予核准鲁某死刑的,可发回A市中级法院或B省高级法院重新审理7、某国有银行涉嫌违法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该行行长因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也被追究刑事责任,信贷科科长齐某因较为熟悉银行贷款业务被确定为单位的诉讼代表人。
司法考试全国卷解题技巧
司法考试全国卷解题技巧在司法考试中,掌握解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解题方法,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将从不同科目的题型和解题技巧两个方面,为考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刑法题型和解题技巧刑法题目在司法考试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因此熟悉刑法题型并掌握解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1. 案例分析题在刑法案例分析题中,要注意审题和归纳。
首先,仔细阅读案例,理解案例中的各种情节和要素,找出关键信息。
其次,根据关键信息,正确归纳案例中的罪名和相关法条。
最后,按照法条的规定,对案例进行判断和分析。
2. 定义解释题刑法定义解释题通常要求考生解释某个罪名或法律概念。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准确理解问句中的关键词汇,确保对该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其次,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解释概念,突出重点,不要太过冗长。
最后,配以适当的案例或法条,更加具体地解释概念。
二、民法题型和解题技巧民法也是司法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民法题型和解题技巧。
1. 论述题在民法论述题中,要注意逻辑严密和提供充分的理由支撑。
首先,按照论述题的要求,选择一个明确的立场。
然后,进行有条理的论述,列出事实和法律依据,以及自己的观点。
最后,可以适当引用学说或相关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 案例分析题在民法案例分析题中,同样要注意审题和归纳。
细致审查案例,找出案例中的关键信息。
然后,根据关键信息,确定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法律依据。
最后,根据法律依据,对案例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行政法题型和解题技巧行政法是司法考试中的又一个重要科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政法题型和解题技巧。
1. 判断题在行政法判断题中,要注意细致审题。
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理解题目的要求。
确定答案时,要直接针对题干进行判断,不受选项干扰。
2. 论述题行政法论述题要求考生阐述某个行政法理论或观点。
在回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论述的结构和逻辑性。
首先,简明扼要地阐述理论或观点。
司考案例题与分析题答题步骤和技巧
司考案例题与分析题答题步骤和技巧由于司法考试的案例分析题一般都是“因法设题”,命题者头脑中先有了所要考查的内容和知识点,由此决定了所适用的法条,然后再去因法条而设计案情和题目。
因此考生在做案例分析题时的指导思想就应当是“因题找法”。
其基本步骤可以分为:1. 确定本案例分析考查哪个部门法的内容。
当然,有些综合性的案例也可能是以一个部门法的考点为主,个别问题涉及其他部门法的知识点。
2. 确定考查的是该部门法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法律制度。
3. 详细分析案情。
对于案情复杂的案例,可以将各种有法律意义的信息转化成图表形式,这样有利于我们理清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避免遗漏重要的答题线索。
4. 浏览所有的问题,揣摩命题思路。
5. 根据“因题找法”的思路,迅速地在脑海中找到每个问题对应的法条。
6. 统筹考虑全部案情和问题,在卷面上写下最终答案。
分析题的出题特点1. 分析题属于开放性的出题方式,因为题目没有为考生设置具体的小问题,考生无法直接往里面套东西,而只能根据法律规定和法律原理对案件进行全面的分析。
2. 出题者在设置分析题时,并非要求考生简单的分析案例,而是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法律规定和法律原理全面、准确地分析理由,并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
显然,要达到此种要求,不仅需要相当的法学思维(尤其是逻辑思维),而且需要相当的语言功力(即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将考生所要表述的内容表述清楚)。
分析题的复习思路第一,由于分析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对具体应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宜于在考生复习到相当阶段后再进行练习。
第二,分析题的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建议考生不要贪求过多的练习。
第三,考生在作答每一题目时应坚持独立思考,亲自动手用笔写出答案来,而后再对照参考答案,看一看自己正确在何处,错误在何处,不明白的地方可参考答案部分的解释。
最后,对照参考答案所体现出来的解题思路检讨一下自己分析题目的思路有无重大偏差,以求下次作答类似题目时不再重蹈覆辙。
刑法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张某某,男,28岁,某市某区居民。
2020年10月,张某某因邻里纠纷与邻居李某某发生争执。
在争执过程中,张某某持械将李某某打成重伤,李某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发后,张某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二、争议焦点1. 张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2. 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其犯罪情节如何?3. 针对张某某的犯罪行为,应如何适用法律进行处罚?三、案例分析(一)张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本案中,张某某持械将李某某打成重伤,导致李某某死亡。
根据法律规定,张某某的行为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
(二)犯罪情节分析1.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张某某在争执过程中,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却仍然持械攻击,最终导致李某某死亡。
这表明张某某具有明显的故意,且犯罪后果严重。
2. 自首情节:张某某在案发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此,张某某的自首情节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依据。
3. 悔罪表现:张某某在案发后表示悔过,并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表明张某某具有一定的悔罪表现。
(三)法律适用根据以上分析,针对张某某的犯罪行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适用法律: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认定张某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2. 根据张某某的犯罪情节,特别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对其从重处罚。
3. 考虑张某某的自首情节和悔罪表现,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 结合张某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建议对其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至十二年。
四、总结张某某故意伤害案是一起典型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
法律考试刑法案例题分析
法律考试刑法案例题分析在法律考试中,刑法案例题是考察考生对刑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分析刑法案例题,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效率。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刑法案例题的考点和解题方法,帮助高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应对刑法考试。
一、案例题分析假设有这样一个案例题:某人因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该人可能面临何种刑罚?这个案例题的考点是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以及相关刑罚的适用。
解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故意伤害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幅度。
故意伤害罪要求犯罪人有明确的故意,即主观上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目的;而过失致人死亡罪则是指犯罪人在违反法定职责或者没有尽到应尽的注意义务的情况下,因过失行为致人死亡。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罪的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情节较轻的可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而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最高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因此,根据案例中的情况,某人因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应被追究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可能面临无期徒刑、死刑或有期徒刑等刑罚。
二、解题方法在解答刑法案例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案例题的要求: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所给出的案例背景和问题要求。
只有充分理解题目,才能准确把握考点和解题思路。
2. 分析案例的事实和法律关系:针对案例中的具体事实,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分析案例中的法律关系。
例如,对于故意伤害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可以通过对比两者的构成要件和刑罚幅度来进行分析。
3. 运用刑法知识进行推理:根据案例中的事实和法律关系,运用刑法知识进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逻辑严密,推理合理,避免主观臆断和随意猜测。
4. 补充相关法律知识:除了对案例中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和推理外,还可以补充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刑法的理解和应用。
司法考试刑法案例题解题步骤
司法考试刑法案例题解题步骤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是历年司法考试的重点难点。
小弟不才,特将自己的一点儿心得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希望能对备战2016年司法考试的兄弟姐妹们有所帮助。
1.仔细阅读案例内容案例分析题一般都是考刑法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或者是法条中极其特殊的规定,即最基本的概念或法律规定,只要把概念和法律规定理解透彻,应试时就会比较有把握。
独角兽司考网校的杨艳霞老师,对刑法的讲解真是没的说,记得那段时候我特别喜欢听独角兽司考网校老师的课,把网校的所有视频都看了一遍,有些老师讲课速度快,但是,我在看视频时,都有同步字幕,帮我省了不少时间,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2.找准案例所涉及问题的“知识点”在案例分析中,以下知识点可能是经常会涉及到的(说实话,这部分小弟深受独角兽司考网校某位名师的启发):总论部分,包括:(1)犯罪故意与过失、意外事件的认定;(2)刑事责任年龄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者应当负责任的范围;(3)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4)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的区分;(5)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的认定;(6)刑罚运用中的累犯、自首。
各论部分,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侵犯财产的犯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它们都是传统的考查内容,案例分析原则上都会涉及这些犯罪。
记得在备考的那段时间,我每天临睡前都会看一看独角兽司考网校的司考地图,醒来之后,再看一看,不知不觉中,脑海里形成了司法考试各个学科的体系,真正让我学到了“精髓”。
大家不妨及早联系一下进行学习吧!3.理清答题思路在找准案例分析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后,不要急于答题,还应当进一步整理答题思路。
此时,需要考虑:(1)将分则理论与刑法总论结合起来思考问题,切忌分割刑法总论与刑法分论答题;(2)注意准确界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有的案例分析题,此罪与彼罪的关系极其微妙,需要先将案件性质判断准确,才能答题,否则即使长篇大论,也是无用功。
法律案例分析及答题(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案情简介:甲,男,20岁,乙,女,18岁,均系某市某中学学生。
一天,甲与乙在放学后一起回家,途中甲看到路边有一辆摩托车,便提议将摩托车偷走。
乙表示同意,两人共同将摩托车盗走。
后甲将摩托车卖给了丙,丙不知摩托车是盗窃所得,支付了5000元购买。
一个月后,警察将甲、乙、丙抓获,经调查,甲、乙、丙三人均未满18周岁。
问题:1. 甲、乙、丙的行为构成何罪?2. 对甲、乙、丙如何处罚?二、案例分析及答题1. 甲、乙、丙的行为构成何罪?(1)甲、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本案中,甲、乙共同盗窃摩托车,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
(2)丙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本案中,丙收购了甲、乙盗窃的摩托车,但不知摩托车是盗窃所得,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2. 对甲、乙、丙如何处罚?(1)对甲、乙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甲、乙均已满16周岁,构成盗窃罪。
考虑到甲、乙系未成年人,具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对甲、乙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对丙的处罚。
由于丙不知摩托车是盗窃所得,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故无需对其处罚。
法考刑法分析与解题技巧
法考刑法分析与解题技巧刑法是法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在法考中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准备法考的学生们需要掌握刑法的相关知识,并且要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答题目。
本文将从刑法的分析和解题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备战法考。
一、刑法分析刑法是规范人类行为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角度作为犯罪行为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而在法考中,对刑法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首先,需要对题目进行仔细的审题。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寻找问题中的关键词和要点,以便切入题目并进行深入分析。
其次,对于题目中出现的法律条文,要牢记在心,并且要懂得运用合适的法律条文解决问题。
法律条文是解决刑法问题的基础,只有对法律条文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在解题时游刃有余。
此外,分析刑法问题时要注重对案情的细致剖析。
要从案件事实、法律规定、案件性质、要素以及相关证据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全面把握问题的实质,以确保解题的准确性。
二、刑法解题技巧解题是法考中最核心的部分,正确使用解题技巧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帮助。
首先,要善于将刑法问题归结为具体的案件分析。
对于题目中涉及的犯罪行为,可以尝试将其与实际案例相联系,分析案例相关的要素和应用的法律规定,以此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其次,要注意辨别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很多刑法题目在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复杂,但实际上核心问题往往是相对简单的。
要善于捕捉问题的要点,避免在题目的复杂表述中迷失方向。
此外,要善于使用刑法的相关辅助工具和解题技巧。
例如,可以运用图表、流程图、判断表等工具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以便更好地理清思路;还可以通过刑法学习中的经验总结,形成解题的方法论,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和效率。
总结:刑法分析和解题技巧是法考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通过对刑法问题的深入分析,寻找关键词和要点,提前准备相关法律条文,细致剖析案情,可以更好地解答题目。
同时,掌握解题技巧,善于归纳总结,辨别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使用辅助工具,能够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司法考试天天练--刑法案例剖析及答题
技巧-
[案例]
章某和郭某在赵某开的工厂打工,赵某拖欠章、郭劳动报酬8000元一直未付。
张、郭二人商量,将赵15岁的女儿A骗出,然后带到外地扣押,以迫使赵某支付报酬。
虽经郭、章二人多次催促,赵仍不付报酬。
于是二人商定将赵的女儿卖掉。
在章某外出寻找买主期间,郭某将A奸淫。
章某找到了买主陈某后,章郭二人以6000元将A卖给了陈某。
陈某买回A后要与
A结成夫妻,遭到A的拒绝:陈某担心A逃走,便将A关在房间里反锁了1个多月,但A仍不愿意与陈某结婚;陈某后来觉得A年纪小,太可怜,便让A回原籍与家人团聚。
陈某又觉得自己亏了,于是找到了章某,让章某退回自己的6000元钱。
章某拒绝退还,陈某便于深夜将章某的一辆价值4000元的摩托车骑走。
根据上述案情,分析章某、郭某、陈某的刑事责任。
[答题思路]
(一)刑法题:分人逐句摘录案情,定罪与量刑并重。
定罪时:(1)犯罪的主观心态
(2)一罪还是数罪,是否需要数罪并罚
(3)犯罪形态:各人是否相同
(4)是否共同犯罪,或者仅就某部分犯罪成立共同犯罪
量刑时:(1)是否有特殊身份——年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妇女等;
(2)如果有未完成形态,应当怎样量刑;
(3)如果是共同犯罪,是否区分主犯、从犯、是否首要分
子;
(4)有无自首、立功、累犯、缓刑等量刑情节。
[答案分析](1)章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1分)。
(2)郭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1分)。
(3)章某和郭某是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的共同犯罪人(1分)。
二人均应按非法拘禁罪和拐卖妇女罪,数罪并罚(1分)。
(4)郭某和章某拐卖妇女罪应适用不同的法定刑(1分),其中章某按拐卖妇女罪的基础法定刑量刑,郭某奸淫被拐卖的妇女,法定刑升格(1分)。
(5)陈某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非法拘禁罪和盗窃罪(1分),应当数罪并罚(1分)。
(6)陈某所犯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由于他中途自愿将
被害人放回家,可以不追究该罪的刑事责任(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