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对培养思维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动手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它可以展现知识的构成过程,分散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表象,以便把新的知识内化成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知识结构。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这是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能够切实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把思维训练落到实处。凭借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操作,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动手操作,可以引导思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积极地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同时也给学生指明了思维的方向和思考的方法。如教学“凑十法”,由于一年级学生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算理,我决定采用摆圆片的方式来辅助教学。例题是“9+2”,这对于学生虽然是一个全新的内容,但是学生刚学过10加几的加法,我让学生先拿出9个白色的小圆片,再拿出2个红色的,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呢?摆摆看!于是学生便积极的摆弄起来,很快就有同学说出了“凑十”的方法,他将1个红色的小圆片移动到白色的圆片中凑成十个,一下就看出共有11个小圆片了。这种方法既直观又好掌握,便于学生理解,学生的思维也自然而然地得以引导。然后老师又出示类似的题目加以推广和巩固,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印象,轻松的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如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出示12-9,直接提问学生是怎么算的?由于破十法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比较陌生,所以学生的计算方法还是停留在比较单一的“想加法做减法”,此时学生的思维完全处于一种狭隘的状态,此时操作非常必要。事实也证明,当学生用小棒操作之后思路完全打开,又出现了两种非常好的计算方法:

方法1:先从12根里面拿掉2根,再从一捆里拿掉7根,剩下就是3根,所以12-9=3。

方法2:先从一捆里拿掉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小棒放在一起就是3根,所以12-9=3。

所以利用学具操作对于解决问题十分重要,当学生处于思维停滞状态时,小棒一摆,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得到了发散,运算的思维也开阔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操作学具,把抽象的思维和具体的实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动手操作,可以促进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所有知识的获得和结论的概括均始于对研究对象的操作活动之中。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既可使学生获取知识,又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先用分苹果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1/2,再用折纸的方法理解了1/2之后,放手让学生折纸,通过小组合作,想折几分之几就折几分之几。大大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深度,使

学生积极性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因此有的同学就产生了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三份,把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的创新。又如在教学第三册“乘法的认识”时,我引导学生边摆小棒边说:第一行摆8根是1个8,第二行再摆8根又是1个8,这样摆4行,每行都是8根,共有几个8呢?学生回答是4个8;我又问:那么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怎么算的?于是学生列出了加法算式8+8+8+8=32,这时我告诉学生还有一种算式可以表示,即8×4=32,并告诉学生只有加数相同时才能这样写,它表示4个8,这就是乘法。然后我让学生换一个方向观察摆的小棒,问:这样看每行有几根?有几行?可以说成几个几呢?能写成乘法算式吗?当然有了前面的经验,这些问题学生是能够解决的。这样,原本比较抽象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心思考之后就变得容易理解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发展。

三、动手操作,能够深化思维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在操作学具学习数学时,要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结合起来,也就是先把学习数学知识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然后又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所以,在教学中,要把动手操作与想和说紧密结合,并要求学生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即做到操作方法、思考方法和语言表达内容三者一致。如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节,让学生通过观察、折、量、想而抽象其特征,要求:(1)观察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2)折一折: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特点?(3)量一量:长方形每边的长度,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的每一个角,有什么特点?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综合、抽象出长方形的本质属性,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并形成概念,达到理性认识。这样学生在边操作边说的过程中,逐步摆脱直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清晰、完整、丰富的表象,为知识的“内化”作好充分的准备,深化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动手操作,能够发散思维

操作有极强的表现力,它通过数字演变、空间图形及线段等的变化过程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维过程缓慢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又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先启发学生:怎样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而得到其面积的计算方法呢?随即,学生拿出剪刀和直尺开始拼剪,很快他们便发现用“割补”的方法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图形有紧密的联系,即长方形的长就是原图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原图形的高,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总之,操作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证明,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把手、眼、口、脑结合起来,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而且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