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数学教材,提高课堂效率
七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与反思(3篇)
七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与反思一、教学方面1、每个课时的备课力求深入细致。
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特点,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
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力求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比如在做习题时,出不同程度的习题,让学习好的学生做稍难的题,反之,较简单的题让学习一般的学生做,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在与学生一起探索各种题型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点,只要勾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兴趣,学习劲头就上来了,如每节课后如有时间,我都出几题有新意,又不难的相关题型,与学生一起研究。
3、要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相当数量的练习是必要的,练习时要有目的,抓基础与重难点,渗透数学思维,在练习时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锻炼,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与打好基础,可以做到用一把钥匙开多道门。
4、考前复习中要认真研究与整理出考试要考的知识点,重难点,要重点复习的题目类型,难度,深度。
这样复习时才有的放矢,复习中什么要多抓多练,什么可暂时忽略,这一点很重要,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与成绩。
另外还要抓好后进生工作,后进生会影响全班成绩与平均分,所以要花力气使大部分有希望的后进生跟得上。
例如在课堂上,多到他们身边站一站,多问一句:会不会,懂不懂,并对他们的不足及时帮助,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从而能够主动学习。
5、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七年级一班是重点班,二班是普通班,故一班的学风明显要比二班好。
特别是二班,总体成绩不太好,学生不重视学习,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大部分学生不能专心听讲,课后也不能认真完成作业。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摘要】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因此,上出吸引学生的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是关键。
【关键词】与时俱进;多媒体辅助教学;特色教风;激发;效率踏进教育行列后,深深的感悟到要做一个好的数学老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得到发展,也就是让基础好的学生“吃的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的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真的达到“一个也不能少”。
那么怎样的数学课堂会吸引学生,怎样的数学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呢?对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把握课改趋势和方向,掌握数学课标,与时俱进研读课标,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曾有人指出至少应从8个方面把握课程改革的趋势:(1)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2)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学校课程的基础有可能从“双基”发展到“四基”;(3)加强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例;(4)注重综合化课程,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综合化,以克服分科教育的缺陷;(5)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但这并不是让课程脱离学术轨道,而是让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给已有充分发展的学术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6)重视课程三维目标;(7)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8)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赋予课程以新的内涵与时代特征。
二、创造性的使用数学教材教材,历来被视为课程之本。
联系生活实际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
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
一.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将人类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
同时,学生在感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源泉。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
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设置情境,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令学生体验到数学并不枯燥,数学并不陌生,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并且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培养不畏困难、严谨求实的思想品质,以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诚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尚少,但教师如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从四个方面试述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提高课堂效率:一、联系生活实际,孕育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效果引言:教学是一种艺术,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数学教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教具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常常觉得枯燥无味。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教具进行直观化教学。
例如,使用数学拼图、玩具等教具,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例子,通过教具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二、提升学生的概念理解和记忆能力数学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大量的概念和公式。
而很多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困难,容易混淆记忆。
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教具进行示范和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概念。
例如,利用三角板来演示三角函数的概念,通过物理实物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概念的具体含义。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基于教具的互动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教具来探索和理解概念,更加深入地记忆知识点。
三、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技巧,更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
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往往偏重于知识点的传授,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利用教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实践操作。
例如,利用数学益智玩具进行逻辑推理训练,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操作和组合,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用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基于教具的互动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教具也可以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使得教学更加高效有序。
《用万做单位的数》评课与分析 方丽衡阳市石鼓区五家巷小学
堂堂网数学课例和点评《用万做单位的数》评课与分析评课人:方丽单位:衡阳市石鼓区五家巷小学听了怀化市实验学校的李燕老师的《用“万”做单位的数》这节课,感受很深,因为这节课我也上过,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为单位的数。
一、活用教材对于教材,李老师有着独到的见解。
和我相比她揣摩的更深、更透,因此她的教学设计因思考而精彩。
李老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让人遐想的数学世界。
这堂课上,李老师没有按照书本的教学流程,而是进行了大胆灵活的调整。
她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展出现了许多大数,老师要求学生在看视频时自己随机计数字,学生面对一般都记录不赢,因此产生了需要简便记录的冲动,进而有了强烈的产生学习的需求,这是李老师轻松灵活运用教材,教驾驭课堂的独特魅力。
二、独特的语言和情绪的感染什么叫有魅力的课堂语言,整堂课中,李老师就此做了独特的演绎。
她那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学语言,简洁到位,脱口而出的每一句评价语,看似随意,但却句句那么富有哲理。
句句到点,着力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热情很重要。
本节课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大家真聪明”、“同学们真不简单”、“你真棒,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
”、“”比一比谁最先写出来”、“错了没关系,只要及时订正你还是个好孩子”等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你敢接受挑战满吗”、“老师和大家一起比赛”等语言调动调节课堂的学习气氛。
精炼的语言有着独特的作用,正因为这样的语言,孩子们的情绪高涨,都愿意来参与回答,课堂上小手成林,效果,气氛都特别得好。
三、轻松的教学和有效的课堂借助知识结构的顺应,在教学中运用尝试、比较、类比等方法,有效迁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复习旧知开始,一点一点慢慢展示学习的形成过程。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学会找准旧知,寻找新知,找到沟通新旧知识的桥梁,这是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活用教材,创设多味数学课堂
活用教材,创设多味数学课堂作者:朱卫明来源:《教育艺术》2013年第10期“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作为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正确领会其设计意图,把教材中外显的知识结构和蕴含的数学思想融入教学活动中,创设多味的数学课堂,让置身其中的学生细细地品味。
一、激活生活体验,给数学课堂添一点“趣味”“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从教学目标出发,选取学生所熟悉的学习材料适时呈现,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
苏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例1呈现了学校篮球队3名队员在投篮练习中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的统计表,并提出“这次投篮练习中,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表中分数大小做出判断。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将分母统一成100后再判断的方法,进而感悟百分数的意义。
为使学生更形象地认识百分数的本质特征,我们在出示例题之前作了这样的铺垫:师:(课件出示:55千克60千克)你能比较出谁重么?生:60千克的人重。
师:他们俩谁胖些呢?生1:还是60千克的人胖。
师:真的吗?学生思考中。
生2:也有可能是55千克的人胖。
师:(课件出示图1中人物图片,教室中响起一阵会意的笑声)现在你能比较出谁胖吗,说出你的理由。
(生踊跃回答)师:为什么重的人不一定胖呢?生:判断谁胖,要把这个人的“体重”与“身高”结合起来比较。
(师适时板书:两量结合)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在解决“这次投篮练习中,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这个问题时,都能主动地联系“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这两个数量来思考。
新课标中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和探索。
”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联系,心中有“本”,更应眼中有“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其在愉悦和兴奋中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六年级数学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措施(2)
六年级数学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措施(2)..光明小学郭文芳最近一周,我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质量大分析,大讨论。
这次活动是为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形成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数学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1、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加以引导,在教学中随时修改和调整教案,绝不上无准备的课。
2、认真上课。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课堂上关注后进生,让他们当堂消化,优先板演,优先提问,优先鼓励。
3、认真批改作业。
及时反馈作业中的问题,注重后进生的作业,要做到面批面改,稳抓不放。
4、做好课后辅导。
全面关心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课后多予关注、辅导,让其树立学习的信心,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5、认真组织单元测试。
测试是检测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手段,又是教学的一种反馈,是改进教学的一种依据,必须认真对待。
每一单元结束后,都要及时测试,检测学生学习质量,以查缺补漏。
通过以上措施,我相信,我班的数学教学质量肯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课前准备。
他认为要想抓好教学质量,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磨刀不误砍材功”,全班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你的教学就会事倍功半。
所以他每接一个班,都会走到学生中去,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障碍和困惑,通过各种方式(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和学生交谈、个别辅导、家访等)了解学生的实际,除了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外,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兴趣要求、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深入了解,分析学业不良的原因,提供必需的支持与帮助,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自己努力方向。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即使反馈了教学信息,做到了知己知彼,有利于自己改进教学工作,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以提高。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本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与实践有效性教学,现将本人学习和实践的体会与大家交流,恳请大家指教。
一、实施有效教学,教师要把握“三个环节”。
1教前要精心设计。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
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
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2教学中要处理好四种关系。
备课是战略问题,授课是战术问题,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堂上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即:处理好重点、难点与一般知识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处理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3教后的练习要优化。
3.1练习要有“方”。
每一次练习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每一次教学的目标与重、难点成为练习设计的导航。
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更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3.2练习要有“味”。
练习有“味”,指的是练习的设计要兼有一定的生活味、趣味和思考味。
3.3练习要有“层”。
学生因个体的不同总存在着接受能力、思维空间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练习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层次”,能够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
3.4练习要有“时”。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遗忘。
因此,练习要把握“时机”。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要做到“六化”
同 发展 的 过 程 ” 。数 学 活 动 的设 计 与
组 织 是 课 堂 教 学 的 核 心 。 教 学 能 否 是
成 功 的 关 键所 在 。教学 活 动 要 联 系 学
生 的 客 观 现 实 和 生 活 现 实 , 据 不 同 根
五 、 究 科 学 策 略 , 堂 讲 课
练 习 多样 化
学 就 要 联 系生 活 教 数 学 , 系 实 际 学 联
、
以人 为 本 , 生 关 系 师
动 提 问 的 习 惯 .如 创 设 问题 情 境 , 增
强 学 生 提 问 意 识 . 置 一 些 疑 难 问题 设
和谐 化
课 堂教学不只是 为了知识而 教 , 更 是 为 了人 的发 展 而 教 。 关 心 、 护 爱
在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中 。仅 是 教 学 相 长 相 分 的 需 要 . 是 有 效 课 堂 教 学 应 该 追 求 更
的教 学 内 容 采 取 不 同 的形 式 , 学 生 为
提 供 主 动 参 与 的 空 间 , 做 到 适 时 适
主性 、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 能
四 、 化 提 问 意 识 , 学 强 教
过 程 交 际化
“ 题 ” 喻 为 数 学 的“ 脏 ” 这 问 被 心 .
提 高 数 学 常 态 课 的效 率 。 是 要 就 把 常 态 课 上 成 常态 下 的精 品课 。经 过 多 年 的学 习 和 实 践 , 认 为 要 提 高 数 我 学 常态 课 效 率 , “ 师 教 得 辛 苦 , 变 教 学
表 面上 看 来 好像 很 热 闹 , 实 教 学 的 其 实 效 性 并 不 理想 。如何 提 高 数 学 常 态 课 的 效 率 是 我 们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关
巧学活用,解题达人——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巧学活用,解题达人——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摘要:应用数学解题思维能力的知识训练培养是在小学学习阶段的一项主要重难点,也是在小学学习阶段如何培养小学生积极学习应用兴趣和解题思维能力的重要。
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小学生虽然年龄普遍较小,但运维思想却较为活泼,语言表达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在课堂上课时极易就会发生老师注意力不集中的尴尬状况,再者又加上现在很多学生数学学习应用题较难,因此他们在课上看到这些问题时很容易可能也就会不知所措,甚至无从下手,进而严重挫伤了小学生们积极练习应用数学的主动积极性。
本文就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引言: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点任务,将已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也是发展小学数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所在。
实际数学应用题也可以是小学实际数学课程的一个重点部分,通过训练锻炼对小学生实际应用题的综合求解分析能力,可以能够帮助小学生们更好的将实际数学课程教材与日常生活中实际密切地衔接融合在一起,进而通过训练培养孩子们综合运用实际数学课程教材分析解决小学生活中实际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样的同时也还可以要求数学教师们在实际课堂教学的操作过程中,合理地理解遵循实际数学应用题需要求解的几个基本思路与一般解题规律,以便于协助小学生们轻松拿下这一节的重难点。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小学数学的解题流程,一般来说包含着数学审题、分析、计算、解决等多个步骤。
而中国这一传统的全国高中数学学生核心综合素质培训课程则认为是传统数字和媒体图文结合教学的一种完美融合,表现形式单纯、内容枯燥乏味是其主要教学特征。
而目前训练高中学生实际综合应用题型和解决方案能力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引入数字多媒体演示技术,将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所特有的声、光、色方面的综合优势,反映在学生每一次解题步骤中。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创造的教学情景生动形象,对题意的正确解读十分有助于加强老师对学生的深刻印象,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活用课堂评价语言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活用课堂评价语言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摘要:目前,很多数学教师对于自己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都较以往重视,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是找不到锤炼自己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对策,无从下手。
本文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的现状,重点阐述了促进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几点策略,并以此来充分发挥课堂评价语言的调控、反馈功效,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121-02课堂评价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回答、作业、演示、表现所作出的评价性语言。
尤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不仅是对各个学习环节和内容的一种引导,更是让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起着推动学习进程的重要作用,有着评定、启发、激励、引导等多方面的功效。
独立意识尚未形成的小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所以在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及思想感情的发展。
纵观目前的数学课堂,结合本校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现状,我认为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总体上呈现出量少、质不高、评价语言单薄乏味等特征,这些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影响了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更应该重视灵活运用课堂评价语言,采用多样化的评价语言,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激励性语言评价是目前存在于课堂教学中最普遍的评价语言,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方式。
数学教师工作总结教学总结范文(5篇)
数学教师工作总结教学总结范文(5篇)数学教师工作总结教学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本人担任七(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下面就数学教学的情况小结如下:一、主要工作及主要成绩1、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决心立志在新学期教学工作中争取教学方面有所突破。
因此,我认真仔细阅读、挖掘、活用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熟悉教材各章节重要环节,用心研读新课程标准。
弄懂每一节课的新要求,思考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教学中,认真备好和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计划。
每一节课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为了使学生学得易懂易掌握,我还努力发掘学生的兴趣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及时对所上的课可作出小结,同时还认真做好反思,并对每一个单元进行阶段性评价。
2、把好上课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标的数学通常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使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
所以在课堂上我想方设法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景。
尽可能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兴趣,每节课都有新想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课堂上积极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讨论、思考、表达。
由于学生兴趣,学生很容易接受所授知识。
3、老师之间互相促进提高注意与其他老师的互相沟通,总结出每一单元好的教法和要注意的问题,结合他们的意见和自己的思考结果,归纳每一单元教学的经验和巧妙方法。
然后进行反思二、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1、新课标学习和钻研还要加强。
2、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效果方面还要加以改进。
3、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还有待提高。
总之,教学是一个教育学的不断结合,不断促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实践中去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反馈中发现不足。
活用教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科 学 大 众 ・ 学 教 育 科
20 年 第 l期 09 0
活用教材 ,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嵘 琳
( 阳 市 别桥 中心 小 学 , 苏省 2 3 2 ) 溧 江 1 3 1
摘 要: 在教 学中, 教师应灵活的驾驭教材 ,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善于结合课 堂教学 内容, 去捕捉 “ 生活现 象”采撷 生活数 学实 , 例, 为课 堂教 学服务. . 关键词 : 数学课 堂; 活用教材 中图分类号: 2 .5 G6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3 1 ( 0 9 1 - 9 — 0 1 0 — 3 5 2 0 )0 0 8 0 1
新课程强调教师 、 学生 、 教材 、 环境四个 因素 的整合 。 教师不 活动前 :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 每个小组选一个学生当售货 能只成为课程实施 中的执行者 , 更应成为课程 的建设者 。 所以教 员 , 为售货员准备一些文具 , 为每个学生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应 自觉开发数学学 习资源 , 培养数学实践能力 , 从而 使“ 小课 共 l 。 O元 本” 变成学 生学 习数学的“ 大天地 ” 。本文就 以下几 方面进行探 活动开始: 每组学生分别向售货员购买想要的文具 , 并在付 讨: 钱时要说出 自己的付钱方式。 创 设 生 活情 境 . 发 学 习兴 趣 激 活动后 : 反馈学生的购物情 况, 处理学生在购买中遇到的问 心理学认 为: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 , 而人的情感 题 。 总是在一定的情境 中产生的。而小学生总是对身边所熟悉的事 对于这样生活化的应用 , 学生兴趣浓厚 , 购物 中既加深 了 在 物更感兴趣 ,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 , 如果把数学知识置于一个生动 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 还学会了使用人民币。同时 , 学生深深地 活泼的生活情境 中去学习 , 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 日 常生活的密切性,培养 了学生喜爱数学 的 例如 : 在教 “ 分数 的基本性质” , 时 一上课 , 结合内容编 了 情感 。 我 个 生动有趣的“ 猴王分饼” 的故事 : 山上的猴 子最喜欢吃猴 四 、 手 操 作 实 践 . 猴 动 使静 态 知 识 过 程 化 王 做 的饼 子 , 一 天猴 王 做 了三 块 大 小一 样 的饼 分 给 小 猴 们 吃 , 有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 思维从 动作 开始, 切断了动作 与 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 四块分给猴 l 一块 ,猴 2见到说 :太 思维之间 的联系 ,思维将不能发展 ,思维发展了能力也随着 提 “ 少了, 我要二块 。” 猴王就把第二块 饼平均 切成八块 分给猴 2两 高。虽然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 ,它向教师传递 的只是 一种 信 块。猴 3更贪 , 它抢着说 :我要三块 , “ 我要三块 。” 于是猴 王又把 息, 但这些信息只有通过教师将其转化为学 生的动手实践 , 自主 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 3三块。故 事讲 到这里教 师提 探 索与合作交流的活动才能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 。 因此 , 我们 问 :同学们 , “ 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分的多些 ? 这一提问 , ” 使学生立 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把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 即被故事吸引 , 积极思考故事 中提出的问题 , 激起了学生探 索新 喜爱的活动形式有机的结合 ,这样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 让 知的欲望 , 形成 了轻松 、 愉快的学习气氛 , 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 性 , 学生 在 活 动 中认 识数 学 。 入了最佳学习状态。 如 : 分类》 在《 的教学 中 , 我没有过多地去讲解 , 只是为学生 二 、 用 生 活 实践 。 破 教 学 难点 运 突 提供了大量 的感性材料 , 引导学生通过 自己动手实践 , 自主探索 数学知识是抽象 、 严谨 的 , 而小学生 的思维 以形象 、 直观为 出分类的标准, 让他们感受到分类结果在不 同标准下 的多样性 。 主, 从而形成“ 数学难教 、 难学 ” 的观念 。 在教学中 , 如果能抓住知 并且在学生实践后 ,让他们上讲 台去演示 ,解说 自己的分类情 识的特点 , 让学生 自己去实践 、 探索 , 在实 际运用 中把数学变成 况 。在这样的解说 与争论后 , 不仅让学生感 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 生活 中的数学, 么, 那 一些数学教学 中的难点就会不攻 自破。如 也促进了他们思维 的发展 ,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性 知识 上升 在教学《 左右》 这一课时 , 对于“ 左右的相对性” 学生难 以理解 。 于 为理 性 知 识 。 借 让 是我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上下楼梯 的实践 : 让学生都举起右手 , 五 、 助 多媒 体 技 术 。 内 容呈 现 动 态 化 小学生对动态的新鲜事物很感兴趣 , 喜欢探究 , 在一个问题 组上楼梯 , 一组下楼梯 。这样他们通过实践 不难发现 , 当两个 得 到解 答 的后 面 是 学生 知识 的积 累 , 维 的 启 迪 和 能 力 的 提 高 。 思 人 面对 面 时 , 右 是 相反 的。 左 又如 , 认识物体》 在《 的教学 中, 不去一一讲述长方体 、 我 正 教师在教学 中, 可充分发挥 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 , 以直 动态 、 形象 的演示效 果来 呈现教学内容 , 创设启迪 学生积极 方体 、 圆柱 、 球的特征, 准备 了各种生活中的类似物 品等 , 而 让学 观 、 生通过分一分 、 摸一摸 、 玩一玩 、 看一看等一系列 的活动大胆 动 思维和创造 的视听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饶有兴趣地观看动画和
活用教材,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活用教材,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一、引言数学是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它不仅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而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教材的活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活用教材,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二、教材选择的重要性1.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托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托,它不仅包含了教学内容,更体现了教育部门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在选择教材时,需要考虑教材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以确保教学质量。
2. 教材与学生的匹配度教材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
只有选择与学生匹配的教材,才能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活用教材的策略1.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在活用教材时,首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分配课堂时间,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和任务,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 灵活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教材,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在活用教材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可以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4.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是活用教材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具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材活用的案例分析以小学二年级《数学(一上)》为例,介绍教材活用的具体案例。
教师在教学《数学(一上)》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在教学《数学(一上)》第二单元“简单加减法”时,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游戏等,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活用主题图,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活用主题图,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谓主题图,是指能反应数学课中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和知识内容,带着浓浓生活气息的图画。
现在的苏教版教材设计了大量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图,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兴趣。
但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学生学习的认知起点与教材编排的逻辑起点往往并不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重组,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全体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变静为动,使主题图“活”起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之一,教材中的主题图,在很多时候再现的是思维的结果,是静止的结论式的画面,缺少必要的思维过程,呈现静止的主题图直接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提出问题,无形中使学生产生了思维障碍,不能清楚图的含义。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或用多媒体或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将主题图所提供的内容动态化,让学生经历主题图所描述的全过程,增加实际体验。
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认识体积单位”,教材中出示两个正方体,棱长分别是1分米和10厘米,让学生根据1分米=10厘米,两个正方体棱长相等,体积就相等,在算出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这般简单的操作,让学生建立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表象,结果肯定不能令人满意。
因此,需要化静为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先出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让学生算出体积,再添加动画效果,把这个正方体切割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数一数能切成多少个,然后通过计算验证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通过这样处理,使原本静态的主题图变成了动态过程式的演示,在紧紧把握学生思维的前提下,化静为动,丰富学生对主题图中内容和情节的表象,使数学知识的过程得以彰显。
二、适当分解,使主题图更有效合理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中主题图的作用,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根据需要,有时我们可以将主题图进行适当的分解,使教学目标更明确,解题思路更明朗。
活用教材,创设多味数学课堂
须 深人 研读教 材 ,正确 领会其 设计 意 图 ,把教 材 中外显 的 这个 “ 再 创造 ” 的过程 ,笔者 在学 生完成 习题 的解答 后 ,
知识 结 构和蕴 含 的数学 思想融 入教 学活 动 中,创设 多味 的 作 了如 下 拓展 : 师: 如 果先 用 贵宾 卡 打 九五折 ,再 享 受八 数学 课堂 ,让置 身其 中的学生 细细地 品味 。
师: 他 们俩 谁 胖 呢? 生 1: 还是 6 O 千 克 的人胖 。师 : 真 不 断提 高学生 灵活 运用 旧知 的能力 。特 别是要 有意 识地将 的吗 ?学生思考 中。 生 2: 也有可 能是 5 5 千克 的人胖 。师 : ( 课件 } “ 示图1 f f J 人 物图片 , 教室 中响起一 阵会 意的笑声 ) 现在你 能 比较 出谁胖 吗 , 说 出你的 理由 。( 生踊跃 回答 ) 师:
“ 课程 内 容的选 择要 贴近学 生 的实 际 ,有利 于学 生体验 与 票 价 上 浮 2 0 %。( 农历 除夕 至正 月初 二 软 、硬座 票价 都 下 理 解 、思 考 和探 索 。 ”我 们在 教学 中应努 力 挖掘 数 学知 识 浮 1 0 %) 李 叔叔 在这 一年春 节前 三天乘 坐火 车从 南京 回上 与学 牛 已有 生 活经 验 的联 系 ,心 中有 “ 本” ,更 应 眼 中有 海 ,买一 张票最 少要 花多少 元?最 多呢 ?
“ 生” ,要充 分调 动 学 生 的个性 体 验 ,让其 在 愉悦 和兴 奋
取学 生所熟 悉的学 习材料适 时呈现 , 激 活学生 的生活体验 。
一
题 中的 大 ,所 以最 终付 的钱 应该 是 一样 的。 师 : 两 位 同
苏 教版 课 程标 准 试验 教 科 书六 年级 ( 上册 ) “ 认 识 百 学 说的似 乎都 有道 理 ,我 们可 以怎 样去 证明 ? ( 生计 算 )
从“精选”到“活用”的一路追寻——学习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探索
教法探讨<»从“精选”到“活用”的一路追寻——学习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探索广西博白县龙潭镇中心小学(537624)庞东[摘要]学习材料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的载体。
学习材料选择科学、运用得当,可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习材料的选择和运用还存在华而不实、滥而不精、食而不化等误区。
为此,教师只有精选材料、活用材料,才能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材料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学习材料;选择;运用[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9)14-0045-02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对学习材料的使用。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数学教材中的材料就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材料。
除了教材中提供的学习材料之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当补充和拓展一些教材之外的学习材料,从而达到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之目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选择和运用学习材料,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方式、过程与效果。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成为教师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一、案例中的反思:学习材料选择的几个误区恰当使用学习材料可以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学习材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起反作用。
透过一些案例,我们来看看学习材料选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华而不实【材料一】“两位数加一位数”第一课时教学片段。
师:你今年几岁了?生*我9岁。
师:老师今年34岁了。
老师和生|的岁数加起来一共是多少岁呢?你们会列式吗?生2:34+9o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教材中的学习材料多是由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出计算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思想。
但是,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却抛开教材中的材料,自己设计“加年龄”活动,看似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但仔细审视一番之后,便可发现其不妥之处:虽然学生列出了算式“34+9”,但这个算式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学习材料“华而不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用数学教材,提高课堂效率
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对教材恰当、合理的运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能提升数学的实用价值,促进学生自主、和谐的发展. 因此,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进学生的发展. 准确地领会和把握教材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立足教学素材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知现实世界与成人是不一样的. 就学习材料而言,儿童需要趣味化的教材. 现行教材大多是静态的、成人化的,缺乏儿童情趣. 因此,在“再加工”教材时,要力求立足学生“视野”,变“成人化”为“儿童化”的呈现,增强趣味性,促进学生参与性.
例如,教授“7的乘法口诀”时,先用动画引出小朋友喜欢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小矮人给白雪公主过生日,美丽的画面立即吸引了学生. 再让学生计算小矮人手中一共有几个气球. 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在课尾设计七个小矮人的一首小诗,活动的画面,配上好听的声音,更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利用教学内容的生活性,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教师应有意识地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联系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
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 这样既可以加
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授“元、角、分”时,可以让学生轮流当售货员和顾客,在游戏中学习. 在活动开始时,我要求每名学生准备了许多玩具、文具、食品,并把这些东西分类,在上面标出这些食品的价格,让学生每人准备足够的人民币进行购物,要求:(1)在进行购物时,要计算出自己买的东西一共用了多少钱?(2)全班比赛,交流,看谁能用最少的钱买最多的东西. 活动结束后,让每名学生说说自己都买了哪些商品,在进行购物时都学会了什么. 通过活动,学生不但学会了正确付款,会进行换算,也明白了在进行购物时要讲礼貌. 就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关系密切,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学生通过表演,学会了知识,锻炼了心理素质,也活跃了课堂.
又如在教授“确定位置”时,可以设计找火车上的座位,给楼房编门牌号码的学习活动. 再通过模拟影院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有关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观.
三、抓住教材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构筑学生学习数学的广阔平台
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数学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的基础上的一种自我的、能动的、有意义的构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材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线索,而不是只呈现现成的结论,教材的呈现方式应该适应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为此,我时常采用图画、对话、表格、活动、文字叙述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主动地开展数学学习.
如教授“有余数的除法”时,可先让学生分铅笔. 要求每人分得同样多,在小组里研究怎样分,并把分的结果填在表格里. 在这样的活动中产生了与以往平均分东西时不同的情况,不是正好分完,而是有剩余. 例如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3人,还剩1支. 面对这种新的情况,教材帮助学生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即10 ÷ 3 = 3(人)……1(支),其实这个算式中的大部分学生是理解的,只有“……1(支)”是第一次见到,这时注明“余数”. 整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了一系列活动,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又如在教授“不进位乘法”时,可先出示例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提出问题. 为了解决“3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的问题,需要计算20 × 3 = (根). 学生探索的算法多种多样,这些算法都有学生自己的思考,都有自己的策略,都有自己的创造,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的角度来讲都是十分有价值的,从解决这个具体问题来讲,这些方法都得到了正确的计算结果. 因此对每种算法都是应该肯定的. 但教材安排这道例题,显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
帮助大象算出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而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四、把握教材问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提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创新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能更好地满足每名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使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那如何把握什么时候提开放性问题呢?我的做法是:根据新教材有许多开放性问题的特点,关注学生的需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教材中的问题恰当地安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去提出.
这类提问一般可在导入新课环节中提出,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 例如,在教授“平均分”时,可创设两只猴子分8个桃子的情境,教师问:每只猴子可能吃几个?为什么?学生纷纷发挥想象并回答:一只猴子可能才分到一个桃子,因为它在摘桃子时偷懒,它应该分得少,剩下的给另一只猴子……学生能把8种可能的分法都说到了. 学生有了分的各种情况,认识“平均分”十分顺利,在学生思考问题的高潮中,把握好契机,适时进行总结:哪种分法分到的一样多?教师以学生猜测猴子可能吃几个桃子为
中心进行开放,充分诱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其次这类提问通常放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进行,它既是对课堂教学的回顾反思,又是对课堂重点内容的强化. 例如,在教授“认识角”时,学生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作出角. 开
放性提问:你能从生活中找出更多的角吗?这一提问,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课程改革以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我们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资源进行适度的“裁剪”与“拼接”,取其精华,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思维的发展以及数学思想的渗透等,以追求教学的最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