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下文言文汇总

合集下载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一、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就进宫去拜见鲁庄公。

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

”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依据实情来处理。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要击鼓进攻。

曹刿说:“不可以。

”齐军三次击鼓进攻。

曹刿说:“可以擂鼓进攻了。

”齐国的军队大败。

庄公将就要驱车追击齐军。

曹刿说:“不可以。

”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一、文言文学习1.经典篇目研读:深入学习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如《出师表》、《陈涉世家》等,理解其历史背景、作者情感及文章主旨。

2.文言字词与句式: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积累常见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理解并识别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

3.文化常识与思想内涵: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官职制度、礼仪习俗等;探讨文章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及人生哲理。

二、现代文阅读1.阅读策略与技巧: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快速阅读、精读、批判性阅读等;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评价作品价值等技巧。

2.文体特征与表现手法:区分不同文体的特征,如小说、散文、议论文等;学习并理解各种表现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如象征、对比、比喻、拟人等。

3.主题思想与情感:深入理解现代文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情感态度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或人生哲理。

三、写作技巧与语言运用1.写作基础巩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写作基础,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布局谋篇等能力。

2.文体写作训练:针对不同文体进行专项写作训练,如议论文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记叙文的情节生动、人物鲜明,散文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等。

3.语言运用提升: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同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四、文学鉴赏与评论1.文学作品鉴赏: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引导学生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2.文学评论写作:教授学生如何撰写文学评论,包括如何提炼观点、组织论据、进行论证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五、综合实践与拓展1.名著阅读与分享:推荐并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

2.语文综合活动: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语文综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下文言词解(全)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下文言词解(全)

九年级上下两册的文言文词解九年级上文言词解一.陈涉世家1.陈涉少时 2.尝与人佣耕 3.辍耕之垄上4.怅恨久之5.苟富贵6.无相忘7若为佣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9.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10屯大泽乡1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12.为屯长13.会天大雨14度已失期15.法皆斩16.今亡亦死1 17举大计亦死18.等死19死国可乎20天下苦秦久矣2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2.扶苏以数谏故23上使外将兵24.今或闻无罪25.楚人怜之26.今诚以吾众诈自称27.为天下唱28.宜多应者29.吴广以为然30.卜者知其指意31.然足下卜之鬼乎32.念鬼33.此教我先威众耳34.乃丹书帛曰35.陈胜王36.置人所罾鱼腹中37.得鱼腹中书38.固以怪之矣39.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0.夜篝火41.狐鸣呼曰42.陈胜王43皆指目陈胜44吴广素爱人45士卒多为用者46.广故数言欲亡47.忿恚尉48.尉果笞广49陈胜佐之50.并杀两尉51.借第令毋斩52而戍死者固十六七53王侯将相宁nìng有种乎!54.为坛而盟55祭以尉首56徇蕲以东56.比至陈57乃入据陈58.皆来会计事59.将军身被坚执锐60.伐无道,诛暴秦61.功宜为王62.诸郡县苦秦吏者63.皆刑其长吏二.桃花源记1.缘溪行2.忘路之远近3.芳草鲜美4.落英缤纷5.渔人甚异之6.复前行7.欲穷其林8.林尽水源9.仿佛若有光10.便舍船11.初极狭12.才通人13.豁然开朗14.土地平旷15屋舍俨然1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7.阡陌交通18.鸡犬相闻19其中往来种作20.悉如外人21.黄发垂髫22.并怡然自乐。

23.乃大惊24.问所从来25.具答之26.便要还家27咸来问讯2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9不复出焉30.遂与外人间隔31乃不知有汉32.无论魏晋3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3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35辞去36.此中人语云37.不足为外人道也38既出39.便扶向路40处处志之41及郡下42诣太守43.寻向所志44遂迷45.欣然规往46.未果47.寻病终48后遂无问津者三.与朱元思书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苏教版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
“言者必言,行者必行。

在文字的深邃海洋,从古至今的瑰丽文艺,让我们沉浸其中,开启学习之旅。


苏教版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一览:
1、《桃花源记》:目极清宁,使人令欢,令人忘却烦恼;山有木兮,木有枝,枝有叶兮,叶有颜。

2、《孟子·滕文公上梁》:朝闻道,夕死可矣,古之君子,不可陵也。

3、《论语·学而》:爱之,能勿忘其忧者,行之,能勿忘其危者;知之者不惑乎?
4、《诗经·国风·中行》:匪其士,无敢违;匪其旅,无敢弃。

5、《楚辞·招魂》:招魂引灵,经之远而复来;灵之迟而复发,将其邈而复茂。

6、《史记·滑稽列传》:聋者闻之,目者见之,远者思之,迩者则斯问也。

7、《周易·系辞上》:上下顺乎,则四方来仪,安可以为善乎?
8、《管子·管仲》:若非礼���,常安可以为康来。

9、《诗经·帝京篇》:天地合,乃分歧;三光者,当以齐举,其明不可
陵也。

10、《汉书·项羽本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夫也者不可以不诚,言谨而行宽。

苏教版九下语文古文整理

苏教版九下语文古文整理

苏教版九下语文古文整理九下1《曹刿论战》《左传》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编年体史书,保留了我国自公园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二、语音:刿(ɡuì)孚(fú)辙(zhé)轼(shì)遂(suì)盈(yínɡ)靡(mǐ)玉帛(bó)鄙(bǐ)又何间(jiàn)焉小惠未徧(biàn)弗(fú)敢专也三、通假字: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四、古今异义词:1、小大之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牢。

2、牺牲玉帛古义:古代是指牛、羊之类用于祭祀的祭品。

今义:为人民、为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4、又何间焉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5、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看不起。

6、弗敢加也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7、虽不能察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8、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两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9、必以信古义:言语真实。

今义:书信。

10、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11、可以一战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五、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2、一鼓作气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六、重点字词解释: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

以:用、凭。

对曰:回答。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不;//独占。

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虽不能察:弄清楚。

齐师败绩:溃败。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齐军。

下视其辙: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遂逐齐师:就,于是。

//追击。

既克,公问其故:已经。

//战胜。

//原因,缘故。

一鼓作气:振作。

彼竭我盈: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难测也,惧有伏焉:推测,估计;///埋伏。

望其旗靡:倒下。

七、理解性背诵: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苏教版九年级下文言文整理

苏教版九年级下文言文整理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鄙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编年体史书,保留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二、语音:刿(ɡuì)孚(fú)辙(zhã)轼(shì)遂(suì)盈(yínɡ)靡(mǐ)玉帛(bó)鄙(bǐ)又何间(jiàn)焉小惠未徧(biàn)弗(fú)敢专也三、通假字: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四、古今异义词:1、小大之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2、齐师伐我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3、牺牲玉帛古义:古代是指牛、羊之类用于祭祀的祭品。

今义:为人民、为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4、又何间焉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

5、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6、弗敢加也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7、虽不能察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8、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两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9、必以信古义:言语真实。

今义:书信10、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11、可以一战古义:可以用来。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文言文)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文言文) 苏教版

2015-2016期末复习(语文文言文)【九年级下册】1、曹刿论战◇左丘明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春,齐师[军队]伐[攻打]我。

曹刿请见[召见]。

其[代词,指曹刿]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参与]焉?”刿曰:“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

”乃[副词,于是,就]入见[拜见]。

问:“何以[介词,凭借]战【以何战】?”公曰:“衣食所安[安生],弗敢专[独自专有]也,必以[介词,把]【之】分人。

”对[动词,回答]曰:“小惠未徧[通“遍”,普及],民弗从[跟从]也。

”公曰:“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帛[丝绸物],弗敢加[虚夸]也,必以[介词,用]信[诚信]。

”对曰:“小信[信用]未孚[为人信服],神弗福[赐福,保佑]也。

”公曰:“小大之[结构助词,的]狱[案件],虽[即使]不能察[明察,弄清楚],必以[根据,按照]情[实情]。

”对曰:“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之[音节助词,凑足音节]属[类]也。

可以[介词,凭借]【之[代词,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服情”]】一战。

战则[连词,就]请从。

”公与之[代词,指曹刿]乘[chéng,坐车],战于[介词,在]长勺[鲁国地名]。

公将鼓[动词,击鼓]之[音节助词,无义]。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击了三次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大败]。

【凡循道而行谓之“迹”,车不能循道而行谓之“败绩”。

春秋时代的战争以用兵车进行车战为主,因此,战争中兵车垮了是最大的败仗,是之谓败绩。

】公将驰[驱车追击]之[代词,指齐师],刿曰:“未可。

”下[下车]视其[代词指齐师]辙[车轮滚过留下的痕迹],登轼[古代车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而[连词,表顺承]望之[代词,指齐师],曰:“可矣。

”遂[副词,于是,就]逐[追击]齐师。

既[副词,已经]克[战胜],公问其[代词,这,这样]故[原因,缘故]。

对曰:“夫[fú,发语词,无义]战,勇气也。

苏教版九下文言文原文及全文翻译

苏教版九下文言文原文及全文翻译

一、《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 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苏教版九下文言文汇总

苏教版九下文言文汇总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出师表》一、作者: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

题解:表:古代奏议的一种。

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二、重点字词解释。

中道崩殂:死(皇帝)益州疲弊:民力困乏。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果真,实在;//时不懈于内:懈怠盖追先帝殊遇:表推测原因;特殊待遇。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意思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恢弘志士之气:扩大,发扬妄自菲薄:过于小看自己。

菲薄:轻视,小看。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称引,譬喻。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陟罚臧否:提升;//惩罚;//善恶,这里指评论人物好坏。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条文。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示,表明;//治理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此;//选拔;//给予悉以咨之:都,全;//询问,裨补阙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性行淑均: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必能使行阵和睦:军队。

优劣得所: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贤臣,远小人:亲近;疏远痛恨于桓灵也:痛心和遗憾。

臣本布衣:平民。

躬耕于南阳:亲自耕种。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

不求闻达于诸侯:做官扬名。

闻,扬名。

达,显贵。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猥自枉屈:亲自降低身份。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次拜访由是感激:由于这样;//感动激奋。

遂许先帝以驱驰:于是;//答应;//奔走效劳。

后值倾覆:遇到;//兵败。

有一年:通“又”,表余数。

临崩寄臣以大事:托付;//国家大事。

夙夜忧叹:早晚。

恐托付不效:成效。

深入不毛: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南方已定:平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武器装备;//勉励和率领。

庶竭驽钝:表示希望;比喻低下的才能。

攘除奸凶:排除,铲除;//奸邪凶恶的人。

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用来。

//职责本分。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功效。

则责……等之慢:怠慢,疏忽。

以彰其咎:表明,显扬;//过失陛下亦宜自谋:想想自己的问题。

中考文言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中考文言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中考文言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一)【课标要求】①、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②、背诵优秀诗文80篇。

【知识概要】①、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古今异义,识别通假字;②、句式:把省略句中省略的词语补充起来,把颠倒的词序转换过来;③、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文章中心。

④、从文体特点上辨别不同类型(记叙类、非记叙类)的文言文,进行分析、整体感知。

【中考指津】文言文阅读考查范围以教材篇目为主,重点考查我们能否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考查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而不是对零碎的词法、句法等知识的记忆程度。

常见的考点有:①把握文言虚词;②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辨识通假字;③翻译文言语句;④整体感知文章或段落的内在联系与内容;⑤朗读、背诵的基本能力;⑥问题探究能力。

常见的考查方式是阅读答题,一般有5~6个小题,前1~4题以理解、运用为主,后1~2题为拓展延伸或综合性实践类题目,如评析类、生活互联类、策划创意类等。

【典例借鉴】例题(2004年青海省湟中县实验区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题。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复习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复习

曹刿论战(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进宫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要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普遍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神用的牲畜﹑玉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曹刿回答说道:“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不会保佑你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着您去.” (写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鲁庄公和曹刿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可以.”齐国三次击鼓进攻,曹刿说:“可以击鼓进攻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就要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不可以.”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就追击齐军. (本段主要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齐军第一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它的军事行动)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我看到他们的战车的轮迹很乱,远望到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逐他们.”(本段写:战后曹刿对取胜原因的分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本段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不平凡的大事的例子.)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让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第二段主要写:以所举事实为依据,论述人才要在困难逆境中造就.)一个人常常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常常会灭亡.(本段主要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必将导致灭亡.(本段:归纳出全文的中心论点)鱼我所欲也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不是“义”).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提出中心论点,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践踏)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运用举例论证,“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贫穷困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接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贫穷困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的思想,即“义”即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第三段从反面论证见利忘义就是丧失人生本性的行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已深了,大风怒吼,把我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翻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第一段,写秋风破屋的情景)南边村庄上的一群儿童,欺侮我年老体弱,竟忍心如此当面作“贼”,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上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 (第二段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一会儿,风停了,云层墨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渐黄昏,黑了下来.盖了多年的布被,又硬又冷,像铁似的,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子里都登破了.因为屋漏,床头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可如麻似的密集的雨点仍旧下个不停.我自从经过安史之乱后,一直睡眠不好,这漫长的黑夜,到处都湿漉漉的,如何挨到天亮呢? (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苦痛)]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风雨中岿然不动,安稳如山!啊!什么时候我眼前能耸立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独破,受冻至死 ,也是心满意足的.(第四段,写诗人推己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这是故事的背景.)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棉队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地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率领挑担子的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上山的一棵草都铲不了,又能能把泥土的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面,再没有高山阻隔了.出师表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确时候啊。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文言文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文言文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

十二岁时丧父,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各位哥哥对此很是称奇。

(马援)曾经对宾客说:“男子汉立志,处境愈困窘,意志愈更坚定;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

”光武帝刘秀即位,马援仍然留在西川,隗嚣非常敬重他,任用马援为绥德将军,参与筹划大计。

建武四年冬天,隗嚣让马援送书信到洛阳。

光武帝非常欣赏他的勇气。

九年,任命马援为太中大夫。

十一年夏季,任用马援为陇西太守。

马援致力于广施恩惠和树立威信,对待下属宽容,任用下级官吏时,让他们有职有权,自己只处理大事、要事罢了。

客人和旧友,每天都挤满了他的家。

建武二十年秋季,马援整顿军队回到京师。

快要到洛阳的时候,旧友大都前去迎接和慰劳他,平陵人孟冀,以有计谋闻名,也在迎贺马援的客人中。

马援对他说:“我是希望您来进良言的。

现在您也这样恭维我,不是混同一般人了吗?过去伏波将军路博德开辟了七郡(实为九郡)疆土,才分封了几百户;如今我只有这么一点微薄的功劳,却辱没他人,受封大县,功薄而赏厚,怎么能长久呢?先生(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救助)我(一把)呢?”孟冀说:“这是我想都没有想到的问题。

”马援说:“当今匈奴、乌桓还在骚扰北方边境,我打算自己请求率领军队攻打他们。

男儿若死应当死在边野,用马革裹尸,送回来安葬了事,怎么能躺在床上,在儿女手中消磨时光呢?”孟冀说:“人们真要想成为一个有抱负、有操守、建功立业的男子,就应当像你讲的这样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文言文总复习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文言文总复习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文言文总复习(一)《曹刿论战》1、公将战。

解词:将:打算。

2、曹刿请见。

解词:见:拜见。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解词:肉食者: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谋:谋划;间:参与。

翻译: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自会去谋划它,你又何必去参与呢?4、肉食者鄙,末能远谋。

解词:鄙:鄙陋,目光短浅。

翻译:居高位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从长远之处去谋划。

5、何以战?翻译:凭什么作战呢?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解词:安:养生的东西;专:独自专有。

翻译: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他们分给别人。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解词:徧同“遍”,遍及,普遍。

翻译:小恩小惠并不能遍及,人民是不会听从的。

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解词: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加:虚夸;信:信实。

翻译: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虚夸,一定对神讲实话。

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解词:孚:为人所信服;福:降福,保佑。

翻译: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的。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解词:狱:案件。

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按照实情去办理11、公将鼓之。

解词:鼓:击鼓。

12、齐师败绩。

解词:败绩:大败。

13、公将驰之。

解词:驰:驱车追赶。

14、 既克,公问其故。

解词:克:战胜;故:原因、缘故。

15、 夫战,勇气也。

翻译:作战,靠的是勇气。

16、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解词:鼓:击鼓。

翻译: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则减弱,第三次击鼓,士 气就会竭尽。

17、 疲竭我盈,故克之。

翻译:敌方的士气已经竭尽,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它。

18、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解词:测:推测,估计。

翻译:(齐国)是大国,难以估计它的情况,担心有埋伏。

19、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词:靡:倒下。

翻译:我看到齐军战车辗过地面留下的痕迹非常乱, 远远望见他们的军旗已 经倒下,所以下令追击。

苏教版中考复习九下课内文言文字词解释和翻译

苏教版中考复习九下课内文言文字词解释和翻译
中考复习九下之课内文言文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反馈签名______________
一、重点字词解释
序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 57 59 重点字词 又何间焉 辙乱旗靡 肉食者鄙 小惠未徧 彼竭我盈 惧有伏焉 私我也 臣诚知不如 王之蔽甚矣 期年之后 二者不可得兼 故患有所不辟 如使人之所欲 万钟则不辩 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 空乏其身 人恒过 法家拂士 且焉置土石 始龀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开张圣听 作奸犯科 以遗陛下 优劣得所 痛恨于桓灵 不以臣卑鄙 由是感激 解释 序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重点字词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必以情 我孰与城北… 孰视之 吾妻之美我者 面刺寡人 由是则生而有 万钟则不辩 穷乏者得我与 是亦不可以已 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 然后能改 而后喻 国恒亡 所以动心忍性 衡于虑 河阳之北 惩山北之塞 箕畚运于渤海 寒暑易节 虽我之死 所以兴隆也 所以报先帝 三顾茅庐 夙夜忧叹 庶竭驽钝 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 解释
10.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二、翻译句子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Hale Waihona Puke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九下册文言文

九下册文言文

九下册文言文1.《鱼我所欲也》1.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初中文言文阅读】苏教版九级(下)文言文翻译全集

【初中文言文阅读】苏教版九级(下)文言文翻译全集

【初中文言文阅读】苏教版九级(下)文言文翻译全集十三、曹刿论战鲁庄公十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十三、曹刿论战鲁庄公十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就进宫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庄公说:“衣食这些食疗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让给别人。

”曹刿提问说道:“小恩小惠无法遍布百姓,老百姓就是不能跟从您的。

”庄公说道:“祭拜用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

”曹刿提问说道:“这只是大信用,没能(受神的充份)信任,神就是不能祈求您的。

”庄公说道:“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无法一一介绍确切,也一定根据实情去处置。

”曹刿提问说道:“这就是天下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这个条件踢一仗。

如果登陆作战,就恳请容许我追随您回去。

”庄公同他同乘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要击鼓进攻。

曹刿说:“不可以。

”齐军三次击鼓进攻。

曹刿说:“可以擂鼓进攻了。

”齐军大败。

庄公就要驱车追击齐军。

曹刿说:“不可以。

”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就追击齐军。

踢了胜仗以后,庄公查问那样搞的原因。

曹刿提问说道:“当兵,就是依靠勇气的。

齐军第一次奏乐反攻时,他们的士兵永不言败了勇气;第二次(奏乐反攻,士兵的勇气)就弱化了;第三次(奏乐反攻,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天下了。

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正强劲,所以战胜了他们。

(像是齐国这样的)大国,(它的军事行动)就是很难推断的,我恐怕在那里存有伏击。

我看见他们的战车的轮迹乱七八糟,遥望他们的军旗也折断了,所以命令追赶他们。

”十四、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体重八尺多,形体容貌心醉美丽。

九下苏教版文言文古诗目录

九下苏教版文言文古诗目录

九下苏教版文言文古诗目录1、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

(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

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

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得满分)13、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

(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

(或回答“推荐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14、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

九下文言文精心整理九下6《出师表》一、作者: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

题解:表:古代奏议的一种。

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二、重点字词解释。

中道崩殂:死(皇帝)益州疲弊:民力困乏。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果真,实在;//时不懈于内:懈怠盖追先帝殊遇:表推测原因;特殊待遇。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意思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恢弘志士之气:扩大,发扬妄自菲薄:过于小看自己。

菲薄:轻视,小看。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称引,譬喻。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陟罚臧否:提升;//惩罚;//善恶,这里指评论人物好坏。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条文。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示,表明;//治理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此;//选拔;//给予悉以咨之:都,全;//询问,裨补阙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性行淑均: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必能使行阵和睦:军队。

优劣得所: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贤臣,远小人:亲近;疏远痛恨于桓灵也:痛心和遗憾。

臣本布衣:平民。

躬耕于南阳:亲自耕种。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

不求闻达于诸侯:做官扬名。

闻,扬名。

达,显贵。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猥自枉屈:亲自降低身份。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次拜访由是感激:由于这样;//感动激奋。

遂许先帝以驱驰:于是;//答应;//奔走效劳。

后值倾覆:遇到;//兵败。

有一年:通“又”,表余数。

临崩寄臣以大事:托付;//国家大事。

夙夜忧叹:早晚。

恐托付不效:成效。

深入不毛: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南方已定:平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武器装备;//勉励和率领。

庶竭驽钝:表示希望;比喻低下的才能。

攘除奸凶:排除,铲除;//奸邪凶恶的人。

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用来……的事。

//职责、职务范围中应做的事。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功效。

则责……等之慢:怠慢,疏忽。

以彰其咎:表明,显扬;//过失陛下亦宜自谋:想想自己的问题。

咨诹善道:询问察纳雅言: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

临表涕零:面对;//流泪。

零,落下。

三、通假字:阙(通“缺”当“缺点、疏漏”讲)漏。

四、古今异义字: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今指言语行为恶劣、不道德。

感激:古义:感动激奋。

今义与“感谢”相近。

痛恨: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极为憎恨。

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商店开始营业。

五、一字多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âi)陛下。

(给予)深追先帝遗(yí)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恐托付不效(成效)。

不效(功效)则治臣之罪六、成语及名句: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七、理解性背诵:(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怎样实施严明赏罚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0)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说明蜀国当时所处不利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6)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

他在《出师表》中写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严明赏罚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9)诸葛亮《出师表》中写作者回忆先帝不惜降低身份拜访自己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本文叙述某件事概括而来的成语是:三顾茅庐,本文中作者认为西汉所以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文中高度概括郭攸之、费袆、董允等人的语句是: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亲贤远佞。

(20)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1)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2)诸葛亮的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4)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5)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八、课文内容理解1、“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宫内,“外”指相府;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宫中和府中。

2、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3、文中“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三国。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大事。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5、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②为了汉室之隆6、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九、开放性试题1、《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

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写出文中任一名句,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

如:忠君报国,深谋远虑。

2、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文章意思是一致的?请把它摘录到横线上。

(2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1)六出:六出祁山(2)七擒:七擒孟获(3)东和:东和孙吴(4)北拒:北拒曹魏(5)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4、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强,要审慎交友。

九下1《曹刿论战》《左传》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编年体史书,保留了我国自公园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二、语音:刿(ɡuì)孚(fú)辙(zhã)轼(shì)遂(suì)盈(yínɡ)靡(mǐ)玉帛(bó)鄙(bǐ)又何间(jiàn)焉小惠未徧(biàn)弗(fú)敢专也三、通假字: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四、古今异义词:1、小大之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牢。

2、牺牲玉帛古义:古代是指牛、羊之类用于祭祀的祭品。

今义:为人民、为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4、又何间焉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5、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看不起。

6、弗敢加也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7、虽不能察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8、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两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9、必以信古义:言语真实。

今义:书信。

10、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11、可以一战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五、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2、一鼓作气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六、重点字词解释: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

以:用、凭。

对曰:回答。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不;//独占。

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虽不能察:弄清楚。

齐师败绩:溃败。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齐军。

下视其辙: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遂逐齐师:就,于是。

//追击。

既克,公问其故:已经。

//战胜。

//原因,缘故。

一鼓作气:振作。

彼竭我盈: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难测也,惧有伏焉:推测,估计;///埋伏。

望其旗靡:倒下。

七、理解性背诵: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