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电化学2014-2019真题练习详解版
2014年高考电化学新题解析及备考启示(下)7页

2014年高考电化学新题解析及备考启示(下)三、考查微粒的移动方向例4 (1)(2014年福建卷,24题节选)如图1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图1①该电化腐蚀称为。
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填字母)。
(2)(2014年新课标I卷,27题节选)H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图2(已知: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
③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
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解析】(1)①海水(主要为氯化钠的稀溶液)是中性溶液,铁在中性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
②海水表面溶解的氧气最多,氧气得电子生成OH-;C处的铁失去电子生成Fe2+,可以想象为水面生成的OH-与C处生成的Fe2+相互吸引并结合生成Fe(OH)2,Fe(OH)2进一步被表面海水中溶解的氧化为Fe(OH)3, Fe(OH)3分解生成铁锈,故在靠近表面的B 处生成的铁锈最多。
各反应发生的大致区域如图3所示:图3(2)①电解稀硫酸的阳极是“放氧生酸”:2H2O-4e-O2↑+4H+。
②电解NaOH稀溶液的阴极是“放氢生碱”:4H2O+4e-2H2↑+4OH-。
阳极室不断生成的H+与原料室的H2PO2-相互吸引,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H2PO2-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3PO2。
③“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说明H3PO2及H2PO2-具有还原性。
合并前后的不同在于:合并前H2PO2-没有与阳极接触,合并后具有还原性的H2PO2-与阳极接触放电(失去电子)被氧化为PO43-。
2019年高考电化学试题解析及相应知识点归纳16页word文档

1、(全国II卷理综化学10)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
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试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出现蓝色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出现红色【标准答案】10.D【试题解析】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实质是电解水,根据电池符号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分别是a和b,a 电极(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H+ +4e- =2H2↑,修正为:4H2O+4e- =2H2↑+4OH- ,即a电极附近的溶剂水分子得电子放出氢气的同时产生大量的OH-,使得a电极附近呈蓝色(紫色石蕊遇到碱呈蓝色);b电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 -4e- =2H2O+O2↑,修正为:2H2O-4e- =O2↑+4H+ ,即b电极附近的溶剂水分子失电子放出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的H+,使得b电极附近呈红色(紫色石蕊遇到酸呈红色);电解的总反应式为:2H2O电解2H2↑+O2↑,所以A、B、C都错。
【相关知识点归纳】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也是考纲要求。
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要考虑的7个问题是:①参与电极反应的物质是谁?溶质或溶剂或者溶质和溶剂。
②电解产物有哪些物质?③电解前后溶液的pH变化?④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复原方法?⑤溶质完全参与电极反应后,根据阴极质量的增重或阳极析出的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求溶液的pH 。
⑥会书写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总的电解反应式。
⑦会判断两极滴入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或放一块润湿的淀粉KI试纸的现象。
2、(四川延迟考试卷理综9)在碱性锌锰干电池中,已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发生的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下列该电池的电极反应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为Zn-2e-=Zn2+ B.负极反应为Zn+2H2O-2e-= Zn(OH)2+H+C.正极反应为2MnO2+2H++ 2e-=2MnOOH D.正极反应为2MnO2+2H2O + 2e-=2MnOOH+2OH-[答案] D.[相应知识点归纳]检查电极反应式的方法:⑴.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高考电化学练习题及详解

高考电化学部分练习题及详解一、选择题(共8 小题,每题 4 分,共32 分)1.相关电化学知识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A .CaO+ H2O===Ca(OH) 2,能够放出大批的热,故可把该反响设计成原电池,把此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 .某原电池反响为Cu+ 2AgNO 3===Cu(NO 3)2+ 2Ag ,装置中的盐桥内能够是含琼胶的KCl 饱和溶液C.因为铁的开朗性强于铜,所以将铁、铜用导线连结后放入浓硝酸中,若能构成原电池,必是铁做负极、铜做正极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觉进行的氧化复原反响都可设计成原电池分析A 项中不是氧化复原反响,不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B 项中会发生反响: KCl + AgNO 3===AgCl ↓+ KNO 3,生成的AgCl 会使盐桥的导电性减弱,所以不可以使用KCl ,可换成 KNO 3。
C 项中因为铁碰到浓硝酸会发生钝化,而铜可与之发生反响:Cu+ 4HNO 3(浓 )===Cu(NO 3)2+ 2NO 2↑+ 2H 2O,Cu 失电子被氧化,做原电池的负极,所以选项 C 错误。
D 正确。
答案 D2.以下各装置中,在铜电极上不可以产生气泡的是() 。
分析装置 A 和 C 中无外接电源,且切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原电池装置,铜作正极,放出H2。
装置B 是电解池装置,铜作阳极,失掉电子渐渐溶解,无气体生成。
装置 D 也是电解池装置,铜作阴极,阴极H +获得电子生成H2。
答案 B3.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
锂离子电池正极资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钴(LiCoO 2),充电时 LiCoO 2+迁徙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资料碳(C6)中,以 LiC 6 表示,电池反响为 LiCoO 2 中 Li 被氧化,Li+ C6 充电CoO2+ LiC 6。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放电锂离子电池A .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响为-++ C6 LiC 6- e ===LiB .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响为CoO 2+ Li ++ e- ===LiCoO 2C.羧酸、醇等含开朗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D .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开释的能量)低分析 A 项,充电时,发生电解池反响,电池负极即为电解池阴极,发生复原反响:Li ++ C6+ e- ===LiC 6;B 项,放电时,发生原电池反响,电池正极发生复原反响;C 项中,含开朗氢的有机物作电解质易得电子;D 项中,锂相对原子质量小、密度最小,所以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高,故正确选项为 B 项。
高考电化学真题和答案解析

高考电化学真题和答案解析高考电化学是化学科目中的一门重要内容,也是考生备战高考的重点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里,电化学题目在高考试卷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掌握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解题技巧是高考化学备考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通过分析历年高考电化学真题和答案的方式,为考生提供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电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在解答电化学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对电化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
这包括电池、电解池、电解液、电极和电解物质等内容。
了解电化学反应的标准电势和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反应是解决电化学问题的基础。
此外,还要掌握电导率和电极电势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等基本理论。
二、历年高考电化学题目分析通过分析历年高考电化学真题,我们可以发现电化学问题主要涉及电极电势、电解质溶液、电池反应和电解反应等方面。
其中,电极电势和标准电势的求解是考察电化学原理的重点之一。
此外,常见的电池反应包括锌铜电池、银铜电池等,需要根据电极电势的大小判断电池的产生方向和电池的电动势。
而电解反应则需要通过电解液的离子反应和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来解决。
三、电化学解题技巧与答案解析1. 对于涉及电极电势和标准电势的求解问题,可以根据标准电极电势表中给出的数据进行计算。
当涉及到溶液浓度变化时,需要根据浓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来进行推导。
2. 解决电池反应问题时,应先确定电池的产生方向,再根据电极电势差计算电池的电动势。
若电池中存在相同元素的反应物,应注意对应的电极电势值。
3. 在解决电解反应问题时,需要根据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反应和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来分析。
可通过推导离子反应方程式、计算平衡常数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等来解决。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解题技巧,考生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电化学题目。
下面是一道典型的高考电化学题目及答案解析。
【例题】已知某电化学电池中,两个半电池分别是Cu|Cu^2+(0.01mol/L)和Ag|Ag^+(1mol/L)。
电池开路电动势为1.11V。
求该电池反应的标准电势。
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解析-电化学

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解析-电化学题型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1.(2019·全国Ι·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涉及酶的特性、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电解质中离子迁移方向等知识,考查的核心素养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由题图和题意知,电池总反应是3H2+N 22NH3。
该合成氨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并形成原电池产生电能,反应不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A项正确;观察题图知,左边电极发生氧化反应MV+-e -MV2+,为负极,不是阴极,B项错误;正极区N2在固氮酶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C项正确;电池工作时,H+通过交换膜,由左侧(负极区)向右侧(正极区)迁移,D项正确。
【解后反思】分析装置图时,抓住粒子流向与物质转化,整体认识合成氨原理。
联系原电池原理综合作出判断。
电解池的电极分阴极、阳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的电极分正极、负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2.(2019·江苏·10)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B.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C.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D.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考查的核心素养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A项,铁和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铁失去电子生成Fe2+,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错误;B项,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除了转化为电能外,还可转化为热能等,错误;C项,构成原电池后,铁腐蚀的速率变快,正确;D项,用水代替NaCl溶液,Fe和炭也可以构成原电池,Fe失去电子,空气中的O2得到电子,铁发生吸氧腐蚀,错误。
专题10 电化学及其应用 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原卷版

5.【2014年高考浙江卷第11题】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
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
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 + M =NiOOH + MH 2--+ NO6NiOOH + NH + HO + OH=6 Ni(OH)已知:23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学*科[来源--A.NiMH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 + HO + e= Ni(OH)+ OH 2 2B.充电过程中OH--还原中的H被MO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反应式:HO + M + e= MH + OH,H22 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D.7.【2014年高考海南卷第3题】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远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变小【说明】该题同时分类于专题10、11、12—Cl由有机阳离子、Al分)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30题】(16【11.72—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
和AlCl4(1)钢制品应接电源的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若改用AlCl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3为。
(2)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 mol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mol。
(3)用铝粉和FeO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
32a.KCl b. KClO c. MnO d. Mg23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到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SO,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42(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O,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3212.【2014年高考海南卷第16题】(9分)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
2014年高考化学电化学试题汇编解析

2014年高考化学电化学试题汇编解析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九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及离子检验)1.(2014•浙江理综化学卷,T11)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
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
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M=NiOOH+MH。
已知:6NiOOH+NH3+H2O+OH-=6Ni(OH)2+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iMH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M+e-=MH+OH-,H2O中的H被M还原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答案】A【解析】NiMH电池放电过程中,NiOOH和H2O得到电子,故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A正确;充电过程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OH-离子从阴极向阳极迁移,B错误;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M+e-=MH+OH-,H2O中的一个H原子得到电子被M还原,C错误;根据已知NiMH可以和氨水反应,故不能用于氨水作为电解质溶液,D错误。
2.(2014•天津理综化学卷,T6)已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xC+Li1-xCoO2C+LiCoO2锂硫电池的总反应2Li+SLi2S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D.下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答案】B【解析】A、电池工作时,阳离子(Li+)向正极迁移,A项错误;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上发生Li+得电子生成Li的还原反应,B项正确;C、两种电池负极材料不同,故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不相同,C项错误;D、根据电池总反应知,生成碳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因此碳电极作电池的负极,而锂硫电池中单质锂作电池的负极,给电池充电时,电池负极应接电源负极,即锂硫电池的锂电极应与锂离子电池的碳电极相连,D项错误。
2014年高考化学分类汇编(含答案)

是2014年高考电化学习题精选错误的是( )电濃 氐氢燃料电淞 「铅舊电?ft门禅榻电遗、选择题 1.(2014 •浙江高考• 5)镍氢电池(NiMH )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
NiMH 中的M 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
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Ni(OH) 2+M NiOOH+MH 已知:6NiOOH+NH+"O+OH 6Ni(0H) 2+N F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iMH 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O+e _____ Ni (OH ) 2+OH B •充电过程中OH 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H 2O+M+e MH+OHH 2O 中的H 被M 还原 D.NiMH 电池中可以用 KOH 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2.(2014 •上海高考• 12)如右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 NaCl 溶液的U 形管中。
F 列分析正确 的是 ()AK 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 2H+2e - .H4 B.K 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 逐渐升高 C.K 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K 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N A 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 mol 气体 锻和 3.(2014 •广东高考• 11)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
电极I 为Al,其他电极均为 A.电流方向:电极WT ' T 电极I B. 电极I 发生还原反应 C.电极n 逐渐溶解 D. 2+电极川的电极反应:Cu +2e - --------- C u 4.(2014 •海南高考•3)以石墨为电极 ,电解KI 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______________ A ______________tt W1 1 11p . 1 ! 1 h11 || pn --,l !■'II -1,Cu,则() 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 变小 5.(2014 •北京咼考・ 8)下列电池工作时,O 2在正极放电的是 ()6.(2014 •海南咼考・ 佝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
新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电化学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3.(2014·上海单科化学卷,T12)如右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 溶液的U 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K 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 →H 2↑ B .K 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 逐渐升高C .K 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 .K 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 N A 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 mol 气体4.(2014·全国大纲版理综化学卷,T9)右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 -Ni 电池)。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 +H 2O +e -→Ni(OH)2+OH -B .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 溶液C .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 +OH -→M +H 2O +e -D .MH 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5.(2014·全国理综II 化学卷,T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 为电池的正极B .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 2O 4=Li 1-x Mn 2O 4+xLiC .放电时,a 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 .放电时,溶液中的Li +从b 向a 迁移6、(2014·海南单科化学卷,T20-I )(6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碱性锌锰电池中,MnO 2是催化剂 B .银锌纽扣电池工作时,Ag 2O 被还原为Ag C .放电时,铅酸蓄电池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 D .电镀时,待镀的金属制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7、(2014·海南单科化学卷,T3)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 溶液(含有少量的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 、阴极逸出气体C 、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 、溶液的PH 变小饱和NaCl 溶液8.(2014·广东理综化学卷,T11)某同学组装了图4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Al,其它均为Cu,则A.电流方向:电极Ⅳ→A→电极Ⅰ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Ⅱ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 + 2e- = Cu9.(2014·福建理综化学卷,T11)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电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电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1. 简介电化学是研究电荷转移与化学反应之间关系的学科,广泛应用于能源转化与储存、电子器件和化学反应等领域。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电化学的知识,本文将给出一道电化学真题,并进行详细的答案解析。
2. 真题下面是一道关于电化学原理的题目:题目:在一电化学反应中,两种金属电极分别浸入溶液中,用电池连接两电极使之相互通电。
根据标准电极电势表得到的标准电势如下:Mg/Mg2+:-2.37 VAl/Al3+:-1.66 V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 在该电化学反应中,哪个电极是阴极?哪个电极是阳极?(2) 计算该电化学反应的标准电动势。
(3) 该电化学反应是放电过程还是充电过程?(4) 根据电动势的数值,判断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3. 答案解析(1) 阴极是电势较低、更容易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阳极则相反,是电势较高、更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根据标准电势表的数据,Mg/Mg2+的标准电势为-2.37 V,而Al/Al3+的标准电势为-1.66 V。
由于电势越负表示越容易还原,因此Mg/Mg2+是阴极,Al/Al3+是阳极。
(2) 标准电动势是衡量电化学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力的指标。
计算标准电动势的公式为:Ecell = E(cathode) - E(anode)。
根据标准电势表的数据可得:Ecell = -1.66 V - (-2.37 V) = 0.71 V。
(3) 充电过程是指通过外部电源的作用,使得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放电过程则相反,是指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根据标准电势表中Mg/Mg2+的标准电势为-2.37 V,而Al/Al3+的标准电势为-1.66 V,可得Ecell为正值,说明该电化学反应是放电过程,即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 通过电动势的数值判断反应是否自发进行的方法是利用Gibbs自由能的公式:ΔG = -nFE。
其中,ΔG为Gibbs自由能的变化量,n为电子的个数,F为Faraday定数,E为电动势。
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9 电化学[新课标版]
![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9 电化学[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7213b5240c844769eaee7b.png)
考点9 电化学一、选择题1.(2014·浙江高考·5)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
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
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M NiOOH+MH已知:6NiOOH+NH 3+H2O+OH-6Ni(OH)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iMH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M+e-MH+OH-,H2O中的H被M还原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熟练运用电化学原理判断所发生的反应及化合价变化的元素。
(2)结合信息、氧化还原反应及守恒知识,熟练书写及判断电极反应式。
【解析】选A。
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结合充电时的方程式知A正确;电解时阴离子移向阳极,B错误;MH中M和氢化合价都是0价,充电时阴极发生水中的氢得电子被还原的反应,不是被M还原,C错误;根据已知信息6NiOOH+NH 3+H2O+OH-6Ni(OH)2+N,电解质溶液若用氨水时会发生副反应,D错误。
【误区提醒】MH是金属或合金吸收氢后的物质,但是化合价没有变化,通过分析所给反应可以得到,否则容易将得电子的元素看作是金属而错选。
2.(2014·上海高考·12)如右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形管中。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N 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 mol气体【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明确电化学原理;(2)注意电极材料及离子放电顺序。
2014部分电化学高考题

2014年部分高考题汇编-电化学1、(2014 新课标I)(H3PO2)可用电渗析法制备。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1)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力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3)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
(4)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杂质。
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答案:(1)H3PO2H+ + H2PO2-;(2)2H2O - 4e- = O2↑ + 4H+;(3)阳极室的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H2PO2-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H3PO2;(4)PO43-;H2PO2-或H3PO2被氧化。
2、(2014 新课标II)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答案C3、(2014 山东)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由有机阳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
(1)钢制品应接电源的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
(2)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 mol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mol。
(3)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
a.KCl b. KClO3 c. MnO2 d. Mg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到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2014高考电化学典型试题汇编含答案

2015届高三化学巩固自测试题1.[2014·全国卷] 如图所示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Ni电池)。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B.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溶液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H2O+M+e-D.MH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2.[2014·天津卷] 已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 x C+Li1-x CoO2 C+LiCoO2锂硫电池的总反应2Li+S Li2S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D.下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3.[2014·浙江卷] 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 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M===NiOOH+MH。
已知:6NiOOH+NH3+H2O+OH-===6Ni(OH)2+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iMH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B.充电过程中OH-从阳极向阴极迁移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M+e-===MH+OH-,H2O中的H被M还原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4.[2014·福建卷] 某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5.[2014·海南卷] 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
2014届高考化学(江苏)选择题专练(8)电化学原理及其综合应用 Word版含解析

专练八电化学原理及其综合应用1.(2013·新课标Ⅱ,11)“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C.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解析该电池总反应为:2Na+NiCl2===2NaCl+Ni,因此有NaCl生成,A项正确;电池总反应为Na还原Ni2+,B项错误;正极为NiCl2发生还原反应:NiCl2+2e-===Ni+2Cl-,C 项正确;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由负极移向正极,D项正确。
答案 B2.关于如图所示各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是原电池,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B.装置①中,铁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C.装置②通电一段时间后石墨Ⅱ电极附近溶液红褐色加深D.若用装置③精炼铜,则d极为粗铜,c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解析装置①是原电池,其中Fe比Cu活泼,Fe为负极,电极方程式为:Fe-2e-===Fe2+,总反应为:2Fe3++Fe===3Fe2+,A、B项错误。
装置②为胶体的电泳实验,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石墨Ⅱ是阴极,C项正确。
装置③由电流方向可知c为阳极、d 为阴极,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阴极为纯铜,电解液含Cu 2+,D 项错误。
答案 C3.(2013·南京二模)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1 L 1 mol·L -1食盐水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电键K 与N 连接,铁被保护不会腐蚀B .若电键K 与N 连接,正极反应式是4OH --4e -===2H 2O +O 2↑C .若电键K 与M 连接,将石墨棒换成铜棒,可实现铁棒上镀铜D .若电键K 与M 连接,当两极共产生28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生成了1 mol NaOH解析 A 项,若电键K 与N 连接,则形成原电池,铁作负极,被腐蚀,不正确;B 项,若电键K 与N 连接,正极反应式是O 2+2H 2O +4e -===4OH -,不正确;C 项,若电键K 与M 连接,将石墨棒换成铜棒,则形成电解池,若要在铁棒上镀铜,电解质溶液不能用食盐水,而应用硫酸铜溶液,故不正确;D 项,若电键K 与M 连接,为电解食盐水,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得x =1,V =22.4 L ,即1 mol 氯化钠完全被电解,产生1 mol 氢氧化钠,而现在产生气体为28 L ,表明电解完氯化钠后又继续电解了水,但生成氢氧化钠的量不变,即生成了1 mol NaOH 。
2014年高考电化学新题解析及备考启示(上)word精品文档4页

2014年高考电化学新题解析及备考启示(上)孟凡盛,湖北省特级教师,全国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优秀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
培养了多名省、市理科状元,多名学生高考化学获满分。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考生往往花费大量时间盲目做题,而忽视程序性知识的总结和核心基础知识块的积累。
仔细研究2014年高考电化学新题发现,快速、准确地解答这些题型的秘诀就是使用好程序性知识以及核心基础知识块的迁移。
据此,本文在解析高考新题的基础上提炼备考启示,考生若能适当分配时间弄懂、弄熟、弄透这部分内容,定能提高解题的清晰性、准确性和敏捷性。
一、考查电极名称的判断例1 (2014年新课标II卷,12题)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解析】锂金属电池中,单质锂总是作负极,而且负极反应式总是Li-e-Li+,因此图中含金属锂的b是电池的负极,则a为电池的正极,A 正确。
LiMn2O4是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Mn2O4与Li1-xMn2O4之间的转化,充电时阳极(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反应式为:LiMn2O4-xe--xLi+Li1-xMn2O4;再将上述负极反应式乘以x与正极反应式相加就得到电池充电的总反应,B选项正确。
LiMn2O4中的Mn是+3价,的Mn是+4价,放电时a极+4价Mn降为+3价Mn,C错误;换一角度考虑:Li+氧化性很弱,在原电池反应中不能得电子降价。
电池的正极也叫阴极,放电时,阳极(也叫负极)产生的阳离子(Li+)受到阴极吸引向阴极迁移,D正确。
【答案】C【备考启示】考生复习时一定要多角度理解电极名称的规定。
原电池的电极一般称为正、负极,从不同角度定义正、负极如下:电解池的电极称为阴、阳极,从不同角度定义阴、阳极如下:二、考查电极反应的书写1.迁移法书写电极反应例2 (2014年海南卷,16题节选)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学2014-2019真题练习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5天津理综,4)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2.(2018·全国卷Ⅱ·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 2CO2-3+C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 Na3.(2014·北京卷·8) 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镍镉电池4.24-H2C2O4混合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3e-===Al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5.(2017·全国Ⅲ·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6.(2016·课标全国Ⅱ,11)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7.(2014·福建卷·11)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 +e-=Ag +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8.(2014·大纲卷·9)右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Ni电池)。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B.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溶液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M+H2O+e-D.MH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9.(2015北京理综,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步骤现象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硝酸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10.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2-4D .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 mol 电子,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 11.(2014·江苏卷·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B .2NO(g)+2CO(g)=N 2(g)+2CO 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 >0C .加热0.1mol/LNa 2CO 3溶液,CO 32-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 均增大D .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H <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12.(2015·江苏卷·10)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下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CH 4+H 2O = =======通电 =======电解 ========催化剂△3H 2+CO,每消耗1 mol CH 4转移12 mol 电子B. 电极A 上H 2参与的电极反应:H 2+2OH --2e -2H 2OC. 电池工作时,C 向电极B 移动D. 电极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O 2+2CO 2+4e -CO 32-13.(2017·海南卷·10)一种电化学制备NH 3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d 电极b 为阴极B .阴极的反应式:N 2+6H ++6e -===2NH 3C .H +由阳极向阴极迁移 D .陶瓷可以隔离N 2和H 2 14.(2018·北京卷·12)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① ② ③在Fe 表面生成蓝色沉淀试管内无明显变化 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A .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 保护了FeB .对比①②,K 3[Fe(CN)6]可能将Fe 氧化C .验证Zn 保护Fe 时不能用①的方法D .将Zn 换成Cu ,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 比Cu 活泼 15.(2016•海南•10)(双选)某电池以K 2FeO 4和Zn 为电极材料,KOH 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n 为电池的负极B .正极反应式为2FeO 42﹣+10H ++6e ﹣=Fe 2O 3+5H 2OC .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 .电池工作时OH ﹣向负极迁移 16.(2016北京卷·12)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实验一实验二装置现象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A.a、d处:2H2O+2e-===H2↑+2OH-B.b处:2Cl--2e-===Cl2↑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17.(2017·课标全国Ⅰ·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18.(2015福建理综,11)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C.每生成1 mol O2,有44 g CO2被还原D.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19.(2015四川理综,4)用下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Cl-+2OH--2e-ClO-+H2O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D.除去CN-的反应:2CN-+5ClO-+2H+N2↑+2CO2↑+5Cl-+H2O20.(2019·全国卷I·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21.(2014·上海卷·12)如右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 N 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 mol气体22.(2014海南卷20)(双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碱性锌锰电池中,MnO2是催化剂B.银锌纽扣电池工作时,Ag2O被还原为AgC.放电时,铅酸蓄电池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D.电镀时,待镀的金属制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23.(2014·海南卷·3)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含有少量的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变小24.(2016·浙江10月选考·17)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
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 + 2H2O + O2 == 2Fe (OH)2,Fe (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 (OH)3,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其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片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B.铁片腐蚀最严重区域应该是生锈最多的区域C.铁片腐蚀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 + O2 + 4e―== 4OH―D.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发生了电化学腐蚀25.(2016•上海•8)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A.铜棒的质量B.c(Zn2+)C.c(H+)D.c(SO42﹣)26.(2015浙江理综,11)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