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0511fa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0.png)
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一、引言食堂作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集体用餐的重要场所,其从业人员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二、健康管理制度原则1. 饮食安全原则:食堂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 职业道德原则:食堂从业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经营,自觉维护食品安全。
3. 传染病防控原则:食堂从业人员应保持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防止传染病在食堂传播。
4. 个人卫生保障原则:食堂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按照规定穿戴工作服、帽、口罩等防护用品,做好自身卫生防护。
三、健康检查制度1. 入职体检:新入职的食堂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入职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体检项目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胸部X光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梅毒筛查、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等。
2. 常规检查: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常规健康检查,检查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专项检查:根据季节变化、疾病流行等情况,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健康检查。
4. 健康证明:食堂从业人员应持有有效期内健康证明,定期进行健康证年检。
四、健康培训制度1. 职业健康教育: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健康风险评估:定期对食堂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健康管理技能培训: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管理技能培训,如手卫生、环境卫生维护等,提高其自我卫生防护能力。
4. 应急处置演练:定期组织应急处置演练,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健康监测制度1. 体温测量: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了解其身体状况。
2. 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学校食堂从业者健康档案
![学校食堂从业者健康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a6fa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2.png)
学校食堂从业者健康档案
介绍
本文档旨在建立学校食堂从业者的健康档案,以确保他们的健康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通过建立档案,我们可以更好地跟踪从业者的健康状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障学生和员工的食品安全。
档案内容
食堂从业者的健康档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1. 姓名
2. 身份证号码
3. 联系方式
4. 食品安全培训证书
5. 健康体检记录
6. 健康问题和疾病的记录
7. 医疗急救培训证书
建立流程
以下是建立学校食堂从业者健康档案的流程:
1. 从业者入职时提供基本信息,并提交相关证件和文件。
2. 安排从业者进行身体健康体检,记录体检结果。
3. 学校食堂管理部门进行对从业者的培训,确保其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并记录相关证书。
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关注从业者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问题,并记录。
5. 如发现从业者健康问题或疾病,及时采取措施,以保障食品安全和从业者的健康。
6. 档案更新:根据需要,及时更新档案中的健康信息和证书。
使用与保密
1. 学校食堂管理部门应妥善保存食堂从业者的健康档案,确保其机密性。
2. 只有授权人员可以查看和使用健康档案,以保护从业者的隐私。
3. 从业者有权检查和提出更正健康档案中的错误信息。
总结
通过建立学校食堂从业者的健康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和监控从业者的健康状况,确保食堂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保障从业者的健康对于提供高质量的食品服务至关重要,同时也能促进学校食堂的可持续发展。
请留意不要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e2a3d5f102de2bd960588d7.png)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食堂从业人员(含管理人员)在上岗前应取得个人健康证方可上岗。
健康证到期前一个月须重新参加健康检查,取得新的健康证明,确有健康证明持续有效。
二、从业人员本人应每年在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办理从业人员健康证,必要时(发生传染病、流行病、晨检发现身体异常等)需进行临时健康检查。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应严格执行从业人员每日晨检制度,发现从业人员出现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时,应责令其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须经常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卫生情况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按规定及时处理。
六、应将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粘贴在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上,接受师生监督。
七、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小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范本
![小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cb2ca6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e.png)
小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范本一、综述本制度旨在保障小学食堂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确保食堂食品安全。
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是对从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和评估的程序,以确保其身体状况符合从业要求,并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本制度的内容包括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的时机、程序、标准和管理。
二、时机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应在其入职前进行,以确认其身体状况符合从业要求。
此外,从业人员每年应接受定期健康检查,以确保其健康状况持续符合标准。
三、程序1. 预约:从业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预约健康检查。
2. 登记:从业人员到达健康检查地点后,应前往登记处进行个人信息录入和身份证明。
3. 检查内容:(1)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指标。
(2) 血液检查:检查血液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
(3) 报告解读:由专业医师对检查结果进行解读和评估,并出具书面报告。
4. 健康评估:根据检查结果,医师将健康评估结果分为符合标准和不符合标准两种情况。
5. 后续处理:(1) 符合标准:健康评估结果符合标准的从业人员,可继续从事食堂工作。
(2) 不符合标准:健康评估结果不符合标准的从业人员,应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并暂停从事食堂工作,直至符合标准后方可恢复工作。
四、标准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的标准应参照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相关法规和指南,确保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状况能够满足食堂工作的要求。
具体标准按岗位类别和工作内容确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传染性疾病:从业人员不能患有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2. 皮肤病:从业人员皮肤无明显感染、湿疹、疮疖等疾病。
3. 呼吸系统疾病:从业人员不能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气肿等。
4. 消化系统疾病:从业人员不能有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肠道感染等。
5. 心血管疾病:从业人员不能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
6. 精神疾病:从业人员不能有严重精神疾病,如重度抑郁、精神分裂等。
小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小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a9d24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f.png)
小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小学食堂在为学生提供营养餐的同时,也要求食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健康状况。
基于此,制定小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旨在保障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促进食堂食品安全和学生健康成长。
二、管理目标1. 保障食堂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2. 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3. 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宣教和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三、管理内容1. 体检管理(1)食堂从业人员入职前,必须进行全面身体健康检查,并持有健康证明;(2)食堂从业人员每年需参加一次健康体检,确保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职业标准;(3)对有慢性病、传染病或其他不适宜从事食品加工工作的食堂从业人员,应安排合适的岗位或要求其离岗休养。
2. 餐前卫生管理(1)食堂从业人员必须穿戴清洁工作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2)食堂从业人员在餐前必须进行必要的手部清洁,如洗手或使用洗手液;(3)食堂从业人员在餐前应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和卫生处理,特别是食品加工、储存、展示等区域。
3. 食品安全管理(1)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掌握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2)食堂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加工操作规程,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3)食堂从业人员需定期接受食品安全培训,更新食品安全知识。
4. 健康宣教和培训(1)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参加健康宣教和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2)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活动,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心理素质。
五、管理措施1. 建立健康档案为每位食堂从业人员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包括健康证明、体检记录、培训证书等,定期更新和核查档案。
2. 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每年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传染病检查、慢性病筛查等。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计划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1a07d6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f.png)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计划为确保全校师生的饮食健康与安全,依据《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计划。
一、目标通过系统化的健康检查与管理,预防和控制食堂从业人员可能携带的传染病源,保障校园餐饮的卫生与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计划适用于学校食堂所有直接或间接从事食品加工、销售及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采购员、库管员等。
三、健康检查要求入职健康检查:所有新入职及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堂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年度定期体检:食堂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血常规、肝功能、胸部X光等。
重点检查是否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
临时健康检查:在发现从业人员出现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时,应立即安排临时健康检查,并暂停其接触食品的工作,直至确认无碍食品安全。
四、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档案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对每位食堂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每次健康检查的结果和健康状况。
健康证明管理: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携带或由主管部门统一保存,以备检查。
健康证明到期前一个月,应及时安排续检。
五、监督与培训日常监督:食堂管理人员每日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晨检,并记录在案。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卫生培训: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
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卫生基本要求、相关法律法规、个人卫生习惯等。
六、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响应:建立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应急处理机制。
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病假管理:从业人员因病请假期间,需向食堂管理部门提交病假证明。
病愈返岗前,需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碍食品安全后方可恢复工作。
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bdb56d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d.png)
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食堂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
二、健康检查要求1. 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参加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体检合格取得健康证方可上岗。
2. 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先到县疾病控制中心体检,体检合格取得健康证,经卫生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3.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人员不得在食堂工作。
4. 凡出现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烫伤、手外伤、咽喉痛等)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查明病因,治疗康复后,方可重新上岗。
5. 食堂经理每天要对每位食堂从业人员做好上岗前检查,并作好记录。
如发现有第3条所述有关人员时要立即处理。
6. 食堂从业人员凡患病、有疾病先兆必须向食堂报告,患者与其他知情健康从业人员均不得隐瞒。
由校医对其作检查治疗并确认是否能工作,食堂与从业人员必须服从校医的决定。
三、健康检查的组织和实施1. 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由食堂负责人负责组织,每年定期进行。
2. 食堂负责人应提前与当地卫生监督部门联系,预约健康检查时间,确保食堂从业人员能够按时参加健康检查。
3. 食堂从业人员在进行健康检查时,应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按照卫生监督部门的要求,如实填写健康检查表,并接受体检。
4. 食堂负责人应在健康检查后及时接收健康检查结果,并对健康检查不合格的从业人员进行处理。
5. 食堂负责人应建立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记录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情况,以便查阅和管理。
四、健康培训1. 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定期的健康培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卫生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等。
2. 食堂负责人应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健康培训,确保每位从业人员都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3. 食堂从业人员在进行健康培训时,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实操练习,确保培训效果。
学校饭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学校饭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b174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a.png)
学校饭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1. 介绍
学校饭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的目的是对从业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记录和管理,以确保他们的健康状态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并提供可靠的食品服务。
2. 档案内容
饭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2.1 基本信息
档案应包含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2.2 健康信息
档案应包含从业人员的健康信息,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视力、听力等方面的检查结果。
此外,还应包含有关慢性病史、过敏症状、传染病史等的记录。
2.3 食品卫生培训记录
档案应包含饭堂从业人员接受的食品卫生培训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内容、培训机构等信息。
2.4 健康监测记录
档案应包含定期的健康监测记录,包括体检结果、传染病筛查结果等。
2.5 医疗证明和健康证书
档案应包含从业人员的医疗证明和健康证书,以确保其身体状况符合法定要求。
3. 档案管理
学校饭堂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保密性。
档案应妥善保存,并依法严格控制档案的访问和使用。
4. 档案更新和使用
饭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应定期更新,及时记录和更新从业人员的健康信息。
档案也应及时提供给相关监管部门进行审核和检查。
5. 结论
通过建立学校饭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可以更好地管理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确保食品服务的安全和卫生。
同时,这也为相关监管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手段。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9dd2b0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f.png)
七、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佩戴,主管部门留存复印件,以备 检查。 4、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为规范食堂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 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凡在本单位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所有餐饮工作人员(包括 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采购员、库管员、管理员、餐厅领班等)均 应遵守本管理制度。
六、食堂管理负责人和食品卫生管理员要随时掌握从业人员的健 康状况,并对其健康证明进行定期检查。 6、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很重要,尤其是从事食品工作的,下面是我给家整 理收集的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 具有一定的食品卫生知识和食品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二、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 加工作的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 加工作上岗位操作。
大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大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0d1e9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c.png)
大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大学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档案是为了维护食品卫生与安全,保障大学师生的健康而建立的档案系统。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的内容和管理流程。
1. 档案内容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 健康体检记录:定期进行的体格检查、传染病检查等;- 食品卫生培训记录:培训内容、时间、成绩等;- 个人卫生惯记录:包括身体清洁、着装卫生等方面的记录;- 食品卫生违规处罚记录:如违反厨房卫生规定等处理记录。
2. 管理流程2.1 档案建立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应由食堂管理部门负责建立。
每位从业人员入职时需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健康体检报告、卫生培训证明等。
2.2 定期体检食堂从业人员应定期接受身体健康检查。
体检项目应包括全面的身体检查、传染病检查等。
体检结果与个人健康档案进行管理,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身体健康问题。
2.3 培训与培训记录食堂从业人员应定期接受食品卫生培训,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卫生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卫生要求等。
各次培训的记录应纳入个人健康档案,以证明培训的完成情况。
2.4 个人卫生惯记录食堂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惯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食堂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和记录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情况,包括身体清洁、着装卫生等方面。
2.5 食品卫生违规处罚记录如果从业人员违反食品卫生规定,食堂管理部门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处罚。
相关处理记录应纳入个人健康档案,以监督从业人员的行为,确保食品安全。
3. 保密与保存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应严格保密,仅供食堂管理部门和相关卫生监管部门使用。
档案应妥善保存,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 监督与评估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的管理应定期进行监督与评估,以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抽查、审核等方式对从业人员的档案进行核实和评估。
以上是关于大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的介绍。
学校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学校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93684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0.png)
学校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背景由于学校食品安全事关同学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所以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确保学校食品的安全卫生。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检查内容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应包含以下内容:1.包括体格检查、生理生化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2.不得输液,严禁注射,应较少化使用药物,不得使用影响感觉系统的药物。
管理机构学校应当设立健康检查的管理机构,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体检,建立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档案,随时保持更新。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书发证机关学校应当设立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书的发证机关,对符合要求的食品从业人员颁发健康证书。
证书有效期食品从业人员领取健康证书以后,每年应当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假如发觉紧要疾病,应停止工作并重新进行体检。
证书有效期一年。
食品从业人员入职前及转岗前的健康检查学校食品从业人员入职前及转岗前,应进行健康检查。
重点检查包括肝病、结核病、传染病等。
入职前及转岗前的食品从业人员必需携带健康证书。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的时间和频率时间依据工作内容,食品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
频率学校应当依据食品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身体情形、年龄和工作成绩等,定期开展健康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按规定进行。
食品从业人员病情管理防止疾病传播学校应当配备专门的从业人员管理和卫生防疫人员工作,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在疫情流行期间,要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防护和监督。
病情管理对于检查出来存在病症的食品从业人员,学校应当依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布置相应的工作和生活保障措施,确保有病适时诊治,不影响学校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食品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管理学校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食品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培育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学校应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的关注,对于存在着职业疲乏、工作压力、心理难过等问题的从业人员,应适时予以心理咨询和辅导。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d93bdc9fc4ffe473268abcb.png)
8A Unit2 School life 单元测试卷
D 1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凡在本单位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所有餐饮工作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采购员、库管员、管理员、餐厅领班等)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餐饮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对在本单位餐饮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组织从业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查体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六、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部门经理要随时掌握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对其健康证明进行定期检查。
七、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佩带(携带)或交主管部门统一保存,以备检查。
本制度自 年 月 日实施。
二0 年 月 日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作一个有用的人才。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e93b56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0.png)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针对这两个方面的具体制度内容:一、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一)健康证管理1 .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基础卫生培训,持有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健康证时效为一年。
2 .健康证到期再进行体检的人员,检查未合格的应立即停职,并进行复查,复查仍不合格的将予以解聘,复查合格者则恢复原岗位工作。
3 .健康证到期而未续办的人员,应立即组织办理,直至领取新的健康证后方能上岗工作。
(一)健康检查1.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三)健康档案管理1.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对在本单位餐饮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组织从业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查体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2.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部门经理要随时掌握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对其健康证明进行定期检查。
二、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一)培训要求1 .员工须持有效《健康证》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2 .食堂所有人员每年必须在县卫生专业机构进行健康体检,坚持先培训后持证上岗制。
(一)培训内容: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
2 .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相关卫生和业务知识。
(三)培训方式1 .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
2 .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四)培训档案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学校食堂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健康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7c80d4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e.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确保食堂从业人员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和影响食品卫生的病症。
2. 完善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实现健康信息规范化管理。
3. 提高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三、管理职责1. 学校食堂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食堂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和落实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3. 食堂从业人员应自觉遵守本制度,配合做好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四、健康档案管理内容1. 基本信息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入职日期等。
2. 健康检查记录:包括入职体检、定期体检、临时体检等。
3. 疾病史:包括传染病、慢性病、过敏史等。
4. 病情治疗情况:包括传染病治疗、慢性病治疗等。
5. 培训情况:包括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个人卫生培训等。
6. 应急处置情况:包括突发疾病、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处理情况。
五、健康档案管理流程1. 食堂从业人员入职时,需提供健康证明,经食堂主管部门审核合格后,建立健康档案。
2. 食堂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检查结果需及时更新至健康档案。
3. 食堂从业人员如出现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应及时报告食堂主管部门,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治疗。
4.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情况、应急处置情况等,应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5. 食堂主管部门定期对健康档案进行审核,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六、监督检查1. 学校食堂主管部门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进行抽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食堂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食堂主管部门另行制定补充规定。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f5edb1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6f.png)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引言学校食堂作为向学生提供营养餐饮的重要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和食品安全,学校需要实施一套完善的健康检查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步骤。
1. 健康检查范围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1 体检项目针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工作特点和职责,体检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身高体重测量:通过身高体重指数判断体型和体重状况。
•血压测量:评估血压水平,检查是否存在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功能情况,排除心脏疾病风险。
•血液检查:包括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评估身体健康状况。
•肝功能检查:了解肝脏状况,排除传染性肝炎等疾病。
•尿液检查:评估肾脏功能,排除尿路感染等问题。
1.2 报告要求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应将体检报告提交给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审查。
报告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体检报告中必须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报告中需要注明具体的体检项目和检测结果。
•如发现异常情况,报告中应标注并详细描述异常情况,并建议进一步就医。
2. 健康检查频率和时机为了确保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得到及时监测和控制,学校食堂应制定相应的健康检查频率和时机。
2.1 健康检查频率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应定期进行。
具体频率应根据从业人员的性质和食堂规模而定。
一般来说,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2.2 健康检查时机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进行:•入职前:所有新员工在入职前应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
•体检过期:在上次健康检查的有效期过期之后应进行新一轮的健康检查。
•疾病或症状出现时:在食堂从业人员出现疾病或症状时,应立即进行健康检查。
3. 健康检查记录和隐私保护学校食堂应建立完善的健康检查记录系统,确保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的持续监测和记录。
3.1 健康检查记录学校食堂应对每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2024年中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中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b79d8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b.png)
2024年中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一、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
具有一定的食品卫生知识和食品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二、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上岗位操作。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做到:(1)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中食品之前应冼手消毒;(2)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3)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4)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六、学校的有关部门负责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
七、从业人员必须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将考核结果计入从业人员个人档案。
2024年中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学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确保学生饮食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学食堂的从业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等所有与食品加工和餐饮服务相关的人员。
第三条中学食堂从业人员应遵守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第四条中学食堂从业人员应具备食品安全、卫生和营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相关资格认证。
第五条学校应对中学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
第六条中学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并及时报告自身的健康状况。
第七条涉及到与食品接触的中学食堂从业人员应保持身体清洁,不得患传染病,甲类传染病或患呼吸道传染病的人员不得从事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工作。
第八条中学食堂从业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并使用洗手液或者洗手消毒剂。
学院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学院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2a4cc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0.png)
学院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1. 档案目的本文档旨在建立学院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以确保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得到充分关注和管理。
2. 档案内容学院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应包含以下信息:2.1 基本信息- 姓名:填写从业人员的姓名;- 性别:填写从业人员的性别;- 年龄:填写从业人员的年龄;- 身份证号码:填写从业人员的身份证号码;- 联系方式:填写从业人员的联系电话。
2.2 健康状况- 健康检查记录:记录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情况,包括体检日期、体检机构、体检结果等;- 疾病史:记录从业人员的过往疾病史,包括患病类型、治疗情况等;- 过敏史:记录从业人员的过敏史,包括过敏源、症状等;- 职业病史:记录从业人员的职业病史,如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呼吸道疾病等。
2.3 心理健康- 心理评估:对从业人员进行心理评估,评估结果应得到机密保护,只用于指导个体心理健康。
- 心理咨询:为有需要的从业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2.4 健康管理- 健康指导:为从业人员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等方面;- 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健康监测:建立健康监测机制,定期跟踪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档案管理- 档案归档:食堂管理部门负责对从业人员健康档案进行归档,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档案保密:严格保护从业人员的个人隐私信息,不得将档案信息泄露给外部人员;- 档案更新:根据需要,定期更新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的相关信息。
4. 食堂管理部门责任食堂管理部门应承担以下责任:- 组织健康检查: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及时记录和处理检查结果;- 提供健康教育: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健康意识;- 监督健康管理:监督并落实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的管理情况,及时改进和完善管理措施。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960283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5.png)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第一篇为规范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新参与和临时参与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与工作。
二、餐饮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临时健康检查。
三、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四、建立每日晨检制度。
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应马上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缘由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准时对本单位餐饮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组织从业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体检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六、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部门经理要把握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并对其健康证明进行定期检查。
七、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佩戴,主管部门留存复印件,以备检查。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第二篇为规范食堂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凡在本单位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全部餐饮工作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选购员、库管员、管理员、餐厅领班等〕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新参与或临时参与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与工作。
餐饮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马上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缘由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
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从业人员健康及卫生管理制度
1.学校食堂全体从业人员每年必须按时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杜绝先上岗后体检,不得超期使用健康合格证明。
2.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学校食堂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3.学校食堂应依法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定期组织办理体检及新上岗人员体检,每日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进行晨检,督促以上“五病”人员调离。
4.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掌握本岗位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规范操作。
加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头发梳理整齐置于帽后,加工、售卖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戴口罩。
不得用手抓取直接入口食品或用勺直接尝味,用后的操作工具不得随处乱放。
5.严格按规范洗手。
工作人员操作前、便后以及与食品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应洗手,按消毒液使用方法正确操作。
6.工作人员不得留过长头发、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耳环等饰物。
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不得在食品加工场所或售卖场所内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穿工作服入厕及存在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行为。
从业人员年度健康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