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体验式快乐作文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大全(5篇).pdf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体验式快乐作文教学设计大全(5篇)目录《写纸条》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2)《木头人》体验作文教学设计 (11)《闯关》体验作文教学设计 (16)《传悄悄话》体验作文教学设计 (20)《画鼻子》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22)《写纸条》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一、酝酿氛围今天,老师就和大家玩一个写纸条的游戏。
想玩吗?有意思的很呢!二、指导学生玩游戏(将全班分为四组)1、讲解游戏规则。
这个游戏方法很简单,我们每人发一张小纸条,第一组要求在纸上写谁的名字,,比如我和爸爸、刘备、猪八戒等等,第二组写在哪里,比如在教室、在北极、在诸葛亮的卧室等等,第三组写怎么样地,比如高兴地、兴奋地、悲伤地、愁眉苦脸地、心情郁闷地等等,第四组写干什么,比如抓起扫把画画、穿上十二套衣服跳劲舞等等。
大家写的内容越新颖、越离奇、越古怪越好——当然,我们也拒绝低级庸俗的内容。
谁最动脑筋,谁就最聪明最能干。
接下来,我们请同学分别从四个袋子里取出一张纸条组成一句话,大声读给大家听。
然后,我们要对这些句子评出最具创意奖和最幽默搞笑奖。
2、指导学生观察场面。
我们玩游戏感受到了快乐,要学会把这份快乐表达出来,与读者一起分享。
作为活动作文,一定要学会场面描写。
要把场面写好,就要求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留心观察。
在这个活动中,有两个典型的场面,谁来说说,是哪些场面?第一个场面是同学们写纸条。
写纸条时,整个教室里的气氛怎么样,同学们是怎样写的?哪个同学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想了些什么?第二个场面是读纸条。
谁是怎样读的?同学们听后有什么反应?有哪些表现特别典型的同学?他们有哪些动作、神态和语言?自己有什么反应,想了些什么?板书:写纸条的场面面:教室里的气氛,同学们是怎样写的。
点:典型人物——哪个同学是怎样写的?典型人物——自己是怎样写的,想了些什么?读纸条的场面哪个同学是怎样读的,读的内容是什么?面:同学们听后有什么反应?教室里的气氛怎样?点:典型人物——哪个同学的反应最突出,他有怎样的动作、神态与语言?典型人物——自己听后有什么反应,想了些什么?3、指导学生开展“写纸条”游戏。
体验型作文教学课堂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

体验型作文教学课堂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体验型作文教学”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放映自制课件:浸染生命意识咀嚼母爱情怀(幻灯片1)师:同学们,我们刚学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他对“生命”和“母爱”的真切体验,今天我们的作文指导课就围绕《我与地坛》来进行“生命”和“母爱”的再体验,从而浸染生命意识,咀嚼母爱情怀。
其实,写母爱也是对母亲生命的解读,所以我们把指导的重点放在体验“生命”上。
生命是一条亘古长流的河,生命是一首古老而年轻的歌。
古往今来,无数人用心灵和智慧来诠释生命,解读生命,史铁生就是如此。
(二)体验文本师:请同学们翻开《我与地坛》一文,回忆一下: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使得由于残疾而想到死的他有了怎样的生命体验呢?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地坛使他不再为自己的处境而痛苦,所以他决定活下来。
师:怎样活呢?生:园中到处都是生命的印迹:落日、雨燕、脚印、古柏、各种味道,这些都展现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必须有所作为的坚定信念。
师:母亲生前的爱又给了作者哪些生命体验呢?生:42页“母亲生前没有给我留下……愈加鲜明深刻。
”作者对母爱的感受是在母亲去世后才慢慢领略到的。
母亲在苦难的折磨中走完了她的生命历程,母亲的活法使作者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三)拓展文本体验师:这些是我们在《我与地坛》一文中感受到的史铁生对“生命”的体验,下面我们可以上网查找资料,看看别的作家是怎样体验“生命”的,从而丰富我们对生命的体验。
重点提示:查找生命意识浓郁的作家、作品,如刘亮程、毕淑敏等,体验感受他们浓浓的生命意识。
提供部分参考网址及有关内容。
(幻灯片2)散文家刘亮程,他会发现动物、昆虫、植物跟自己一样喜欢阳光,因为他意识到它们跟自己一样也是生命。
他会认为众生平等、万物一体。
他有这样一句特别感人的话:我们喜庆的日子,如果一只老鼠在哭泣,一只鸟在伤心流泪,我们的欢乐将是多么的孤独、尴尬。
初中体验式作文教学教案

初中体验式作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2. 培养学生用心感悟生活,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描绘、细腻的情感描写,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参与生活。
2. 作文指导:选材、构思、表达。
3. 作文修改:语言、结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收集素材。
2. 课堂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有趣经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3. 作文指导:a. 选材: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有价值的素材,强调真实、生动、有趣。
b. 构思: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构思,强调创新、独特、有新意。
c. 表达: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描绘、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自己的感悟。
4. 作文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现场作文。
5. 作文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6. 作文修改: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作文质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内容是否真实、生动、有趣,结构是否合理,语言是否通顺。
2. 学生对生活的感悟程度:是否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用心去感受、体验。
3. 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五、教学总结:通过体验式作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作文,时时有作文。
培养学生用心感悟生活,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5篇范文)

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5篇范文)第一篇: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课题:笑态百出——人物神态描写训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2、锻炼观察能力,体验快乐情感,激发写作情趣。
【教学设想】1、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联系学生生活,发掘作文资源。
2、创设一个笑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感受并认真观察别人的笑,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笑的情态。
3、把指导重点放在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思考的驱动,认识的提升和智慧的开发上。
4、整个设计力求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体现作文训练的层次性。
【教学过程】活动前:布置摘抄描写笑态的语句和成语;每人搜集一个小笑话。
活动中:(一)交代课时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二)创设笑的情境:请同学来讲笑话。
1、一生上台讲笑话“阿蛋写信”一日,阿蛋听说老舅病了,便写了一封问候信。
平时阿蛋办事马虎粗心,遇到不会写的字便画个“O”代表其字。
信是这样写的(“O”读“蛋”)亲爱的老O(舅):听说你生O(病)了,我们一家希望你好好养O(病),等O(病)好了再下O(床)。
千万不要O(病)没好就下O(床),一定要等O(病)好了才可以下O(床)。
愿你好好养O(病),早日下O(床)!你的外O(甥)阿蛋老师叫暂停,提示:你能用一个词或成语来形容一下大家的笑吗?一生答:哄堂大笑开怀大笑一生答:前仰后合捧腹大笑你能用几句话描绘一下教室里的欢乐气氛吗?最好用上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找同学来描述)一生答:同学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人仰马翻,整个教室就像一口沸腾的大锅。
笑声传出了教室,回荡在走廊上,校园里。
一生答:我们的笑声像波浪在教室里回荡,久久不能平静。
一生答:同学们都哈哈大笑,有的张着大嘴笑;有的眯着眼睛笑;有的捶着桌子笑;有的捂着肚子笑。
老师启发:能否衬托一下?一生答:笑声飘荡在校园里,感染了校园里的柳树,柳树也笑弯了腰,柳叶也赶来伴舞。
体验式作文实施方案设计

体验式作文实施方案设计一、引言体验式作文是一种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和思考的写作形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的参与感和真实感。
本文将围绕体验式作文的实施方案进行设计,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二、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体验式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方式;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三、实施方案1. 选择合适的主题体验式作文的主题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发他们的共鸣和情感。
可以选择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如家庭、友情、成长等,或者是一些有趣的体验活动,如郊游、旅行、参观等。
2. 提供充分的体验机会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素材和情感基础,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体验活动,如实地考察、户外探索、实践操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和体验,从而更好地展开写作。
3.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和思考在体验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捕捉细节、感悟内涵。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4.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表达,可以是口头表达、绘画、摄影,也可以是书面写作。
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创造力。
5. 提供指导和反馈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可以针对学生的写作特点和问题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表达水平。
同时,也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四、总结体验式作文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式。
通过选择合适的主题、提供充分的体验机会、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和思考、激发表达欲望、提供指导和反馈等环节,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希望本文提供的实施方案能够为教师们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体验 作文教案

体验作文教案教案标题:体验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作文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3. 学生能够通过体验活动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作文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3. 通过体验活动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与体验活动相关的素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
2. 准备一些作文题目和范文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作品或讲解作文的定义,引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重视。
探究:2. 教师讲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如主题句、扩展句、结尾句等,并通过范例进行解释和示范。
3.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自主探究作文的结构和要素,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问题。
实践:4. 教师组织体验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户外写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所见所闻。
5. 学生根据体验活动的内容,选择一个主题进行作文写作,要求包含基本要素和结构。
6.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互评和意见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总结:7.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体验活动对作文写作的影响和提高,并强调作文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8. 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拓展:9.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更深入的作文写作实践,并可以参加作文比赛或展览。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
2. 学生对作文基本要素和结构的理解程度。
3. 学生作文的质量和改进程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优秀作文作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学生可以参加写作培训班或参加写作社团,扩展自己的写作技能和经验。
教学反思:1. 教师在引入部分可以通过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在实践环节可以提供更多的体验活动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3. 教师在总结部分可以更加强调作文的实用性和应用场景,让学生更加重视作文的学习和提高。
体验式作文实施方案模板

体验式作文实施方案模板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验式作文教学逐渐受到重视。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以传授知识和技巧为主,学生缺乏实际的写作体验,导致作文能力提升缓慢。
而体验式作文教学则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悟,通过真实的情境和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潜能,因此备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
二、实施目标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潜能;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观察、思考、表达和组织能力;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独特的写作风格。
三、实施步骤1.确定体验主题: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和学生生活经验的主题,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热点等。
2.设计体验活动:结合体验主题,设计多样化的体验活动,如实地考察、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
3.引导学生体验:在体验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细致观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
4.撰写作文:学生根据体验活动的感悟和体验,进行作文创作,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描写文等形式。
5.展示交流:学生作文完成后,进行展示和交流,可以是课堂展示、班级交流、作文比赛等形式。
四、实施要点1.体验活动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写作兴趣。
2.体验活动的设计要多样化,注重情境的设置和角色的塑造,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融入其中。
3.在体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作文的撰写要注重真实感和情感表达,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真实表达,展现个性和特色。
5.展示交流环节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能够相互借鉴和学习,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五、实施效果评估1.学生作文的质量和数量:通过作文的评比和统计,评估学生的作文质量和数量的提升情况。
2.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情况:通过学生的作文表现和写作过程的观察,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3.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反馈意见,评估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参与度是否有所增加。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解、学生写作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体验。
而体验式作文教学则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亲身经历、感悟和反思,提高写作能力。
本文将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方法。
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方法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作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在写“我的家乡”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美,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多媒体技术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在写“我的宠物”时,教师可以播放宠物生活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宠物的可爱,激发写作欲望。
2. 互动交流,分享感悟(1)小组讨论,交流心得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感悟,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在写“我的老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写作能力。
(2)开展写作分享会,展示成果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写作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亲身体验,感悟生活(1)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素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博物馆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为写作积累素材。
(2)开展课外阅读,拓宽视野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宽视野,积累知识。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手法,为写作提供借鉴。
运用《体验》作文教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运用《体验》作文教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经常会被一些学生的作文内容所折服,他们的文字流畅清晰,有条理,充满了想象力和感性,这些都能看出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于观察和表达的训练是如此的扎实。
而要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我们可以运用《体验》作文教案。
一、《体验》作文教案的教学设计1.学生需要去了解一个地方的故事或历史,比如说自然风光、特色美食等等,然后在前往该地点之前,语言上要进行预热,学生们需要预先想好需要表达的细节。
2.在学生们到达目的地后,建议让学生先静静地欣赏说历史,地貌等的景色,对于一个地方,不单单只看到了它眼前的美好,还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去品味当时人们的生活,通过饮食民俗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
3.学生在寻找经验时会记录笔记,可以在画面中寻找细节,例如在当地的列屋顶上有一个巴洛克风格的纹理或一颗碧玉的树叶,这些小细节可以作为一个体验,用于后续的作文表达。
4.当学生返回学校时,老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笔记进行批注,引导他们在写作时,要突出地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充分发挥表达能力。
5.老师需要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估,并且和其它学生作文进行对比,分析优点和不足,并给出合理的反馈。
二、《体验》作文教案对于培养学生的影响1.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了解每个地方的环境和人文历史,提高对于自己家乡和国家的认知度,从而更好地热爱自己的文化和国家。
2.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经验,提升了对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敏感程度,并且可以从中学到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3.通过教师的批改和评价,学生可以逐渐磨练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减少语言表达障碍,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体验》作文教案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更好地融合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初中作文体验教案

初中作文体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感知生活的美好和挫折,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笔去表达生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体验,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体验: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择一个最有感受的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2.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如何将生活体验转化为写作素材,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 分享交流: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他人分享,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生活体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挫折。
2. 生活体验:教师布置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择一个最有感受的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3. 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将生活体验转化为写作素材,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教师的指导,进行写作练习。
5. 分享交流: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他人分享,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总结体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去体验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的质量:通过学生的写作,评价学生对生活体验的感悟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分享交流的态度:通过学生在分享交流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体验教案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相信学生能够在体验中成长,在写作中提升,在分享中收获。
语文《体验式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教学设计

语文《体验式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
本单元习作的要求是“围绕中心意思写”,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确定中心,写一篇习作,旨在培养学生“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的习作能力。
本次习作是在通过精读课文感知领悟写法,借助“交流平台”梳理写法,通过“初试身手”初步练习选材的基础上,对本单元习作任务的具体落实。
二、教学目标1.观看公益广告《留一盏灯,温暖他人》视频,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把握故事中心。
2.围绕“关爱他人”的中心,通过环境、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突出中心。
3.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知道要关爱他人,温暖他人。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围绕“关爱他人”的中心,通过环境、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突出中心。
难点:学习借助内心独白和连续性的心理活动描写突出中心。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教材中有一个习作单元,专门讲述了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课前老师已经带领大家进行了学习,下面我们借助交流平台一起来回顾一下,习得了哪两个表达文章中心意思的方法?指读。
当别人给了既定材料,我们又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则触动心灵的公益广告,借助它来学习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
【设计理念:在执教《体验式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一课,改变以往自上而下地将写作知识灌输给学生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方法回顾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一则触动人心灵的公益广告,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调动学生大胆创作的积极性。
】(二)前置性作业交流。
这则广告是15年中宣部公益短片,在中央电视台及全国各大卫视播出,虽只有短短的1分多钟,但却让每一个看过的人心潮涌动,思绪万千。
广告中传递的爱与温暖,治愈了无数人的心灵。
同学们课前已经观看了,并完成了前置性作业(课件出示),现在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再来重温一下这段经典。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借助借助前置性作业,课前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搭建习作构思支架,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提高。
体验式快乐作文教学设计新部编版5篇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体验式快乐作文教学设计5篇《抢橡皮》体验作文教学设计 (2)《三角》体验作文教学设计 (6)《猜花篮》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8)《特殊的考试》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10)附二综合素质测试题 (14)附三学生部分作品 (15)《哑剧表演》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19)《抢橡皮》体验作文教学设计一、导入话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名字叫——抢橡皮。
二、明确规则,精确表达。
1、比赛规则是这样的,同桌两位同学面对面而坐,双手交叉抱在胸前。
当老师发出口令“左手”或“右手”时,按指令迅速出手去“抢”放在桌子正中的橡皮,抢到的同学为胜利者。
但如果你出错了手,即使抢到也算失败。
所以大家要判断仔细,明白了吗?听清楚了吗?谁来把比赛规则复述一遍呢?(指名一生交流)2、同桌复述比赛规则[板书:比赛规则]3、请同学们读读比赛规则,看看刚才你和同桌都说清楚了吗?三、要求在做游戏时注意思考下列内容:①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②当你听到老师说要玩游戏时,你是怎么想的?③刚才你周围同学的表现你留意了吗?请用“同学们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这个句式说说。
四、游戏体验,快乐书写。
(一)第一轮体验1、同学们,明确了游戏规则,我们马上开始游戏。
请把橡皮放在课桌正中,同桌同学面对面坐好,双手交叉抱在胸前。
亲爱的同学们,一定要听好老师的口令。
2、“准备!3!2!停!”刚才老师是考考你们的反映能力呢!老师当记者,采访学生:(1)刚才教室里安静吗?静到什么程度?(2)你的眼睛在干什么?心里想什么?(3)你心跳加快了吗?像什么呢?你出手了吗?怎么想的?(4)你看到你对手的表现了吗,是怎么样的?3、这就是我们在备战时的情景。
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范文三份

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范文三份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1一、课前准备:鼓一个,锣、锤一个,红领巾一条。
(无锣、锤的可用别的代替)二、导入激趣。
1、谈话引入,板书:游戏作文——一锤定音2、词语汇萃。
大喜过望欢呼雀跃手舞足蹈眉开眼笑眉飞色舞人声鼎沸此起彼伏摩拳擦掌连蹦带跳大步流星头晕目眩晕头转向摇摇晃晃望而却步胸有成竹大失所望心花怒放心悦诚服三、指导学生观察。
1、宣布游戏规则。
这个游戏的方法很简单:参加游戏的同学手握锣锤,站在离鼓五米的地方,用红领巾蒙住眼睛,原地顺时针旋转三圈,再逆时针旋转三圈,然后上前击鼓,鼓响则获胜。
2、指导学生细心观察。
这个游戏,玩的同学会很开心,看的同学也会觉得特别有趣。
那么怎样把这份开心与有趣生动、准确地表达出来呢?这就要求我们细心观察。
谁来说说,我们应该细心观察哪些方面?一方面,我们要细心观察游戏过程中教室里的情况。
例如游戏开始时,教室里是怎样的情况?游戏过程中,教室里是怎样的情况?游戏结束后,教室里又是怎样的情况?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细心观察参加游戏的同学,观察他玩游戏的过程,观察他的动作、表情、语言。
看看他玩整个游戏有哪些动作,又有哪些表情,还说了些什么。
此外,我们还应该留心自己的心理活动。
例如游戏开始时,你想些什么?游戏过程中,你想些什么?游戏结束后,你又想了些什么?如果同学们能够留心观察与体验,那么我们不仅会玩得开心,还会写得快乐。
板书:教室里的情况:游戏开始前游戏过程中游戏结束后玩游戏的同学:动作表情语言自己的心理活动:游戏开始前游戏过程中游戏结束后四、__同学开展“一锤定音”游戏。
(一)__学生开展第一轮游戏。
1、我们现在开始玩游戏了,谁愿意第一个__来玩?①指定学生。
②学生回顾:刚才教室里的气氛怎么样?引导学生用书面语言说一段完整的话。
如果学生观察细致,可引导学生既说整个教室气氛,还具体描写某个同学行为。
③采访__学生:现在你被选为第一个玩游戏的同学,心情怎么样?心里想了些什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体验式快乐作文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精品5篇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体验式快乐作文教学设计5篇用筷子夹乒乓球体验作文教学设计 (2)附学生习作: (5)《闭着眼睛画画》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7)《敲声音、听声音、学声音》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12)《新击鼓传球》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15)附学生习作 (18)《成语王国大比武》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20)用筷子夹乒乓球体验作文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上课伊始,与学生交流对作文课的看法,喜欢是为什么,不喜欢又是为什么!2、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谈论,一是喜欢作文课。
是因为每到作文课的时候,老师都能引领学生做一项游戏,并在玩中学习写作。
精彩的作文完成后,老师能及时讲评,并给予学生鼓励,让同学们特别有成就感。
二是不喜欢作文课。
毕竟有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不太喜欢写文章。
3、老师相机引导,喜欢是因为你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不喜欢是因为你还没有品尝到文字带给你的快乐,没有关系,只要你用心去做,一定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今天我们就再来一场快乐大比拼——传球比赛。
喜欢吗?既然喜欢玩,那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对吗?板书:传球比赛二、比赛规则本次比赛规则如下:将我们班同学分为男队和女队,我们来个男女大PK。
从每队中选出6名队员,一字排开,用筷子把放在最后一座上的乒乓球夹起来,从最后一名同学一直传到最前面的同学,最先放到老师讲桌上的队为胜。
在传球过程中,只能用筷子夹,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许接触球。
即使掉到了地上,也必须要用筷子夹起来。
1、大家听懂了吗?2、谁还有疑问?三、游戏过程1、选出参赛队员,分男队与女队一字排开,每人发一双筷子。
2、在游戏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欲扬先抑,暂停游戏做现场采访。
采访参赛队员:告诉老师你现在是什么感觉?紧张到什么程度?你心里想什么呢?根据具体情况做机智的调整。
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

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关于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篇1《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作的个性化,注重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把这一要求贯注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在“体验”二字上做文章。
“体验”既有“领悟”“体味”“设身处地”的心理感受,又有“实行”“实践”“以身体之”外部实践的含义。
因此,体验不仅重视主体的心理结构,更注重主体与客体合一的动态建构。
基于以上的理解,结合我的教学体会,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进行了体验式作文教学。
所谓“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主体体验入手,为其创设一个特定的“真”情景(客体),让学生设身其中,实现“外部刺激力向意志事实的转化”,从而获取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让学生作文走向“立诚”的最佳途径,不仅能让学生“写自己的话”,而且“写自己知道得最亲切,感悟得最深切的东西”(参见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第269页,开明出版社,1998年版)。
循着以上理论脉络,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体验式作文教学的三大策略一一策略一:在“真交际”中体验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是一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
“真交际”指学生与老师、同学、家长或其他人进行的有一定目的的书面或口头的往来接触活动。
例如学生间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向老师说明犯错误的情况,参加竞选,和父母争辩,写信,讨价还价,义卖等等。
这些接触活动在学习生活中频频发生,然而很少被老师有意识的开掘,引入习作范畴。
或者说老师没留意去创设生活中本来具有的自然的交际情景。
“写作是为了生活”(叶圣陶语),一旦写作和生活相融起来,学生就会感到写作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兴趣和动机。
例如,我指导学生用废纸做出了一个个色彩鲜艳,结实防水的纸球(纸球外套上了各色塑料袋),并指导从前言、材料与工具、方法与步骤、玩法提示四个方面写成了一篇小说明文。
情景体验式作文教案初中

情景体验式作文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通过情景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生活中的素材融入作文中。
3. 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教学内容:1. 情景体验: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
2. 作文指导:引导学生从体验中选取素材,进行作文创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情景体验式作文的概念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有趣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情景体验(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或活动,如参观公园、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等。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景物、人物和事件,进行观察和思考。
三、作文指导(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体验中选取素材,进行作文创作。
2. 指导学生如何将生活中的素材融入作文,注意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四、作文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体验和作文指导,进行作文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写作建议。
五、作文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表扬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作文课的收获和体会。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包括内容丰富程度、语言表达准确性和逻辑性。
2. 学生在作文展示和评价环节的参与度。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备注: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小学美术《体验式作文》教案

-难点解析:制定明确、具体的作品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体验式作文》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身边的小美好?”比如,阳光下的树叶、街头的一幅涂鸦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将生活中的美用绘画和文字表达出来。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体验式作文。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感受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学生们在观察生活中的美时,往往容易忽略细节。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设计一些更具针对性的观察练习,帮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观察方法、绘画技巧和文字表达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将观察到的美转化为文字和画面。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体验式作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观察和描绘一个熟悉的环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现场观察和绘画练习。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将观察到的美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体验式作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体验作文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体验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 通过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活动,并观察、感受所体验到的事物;2. 根据体验内容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图片或播放一段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主题,并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老师可以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你看到了什么?你对这个主题有什么联想?”等等。
2. 体验活动(2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个与主题相关的体验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走进大自然等等。
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所体验到的事物,并鼓励他们进行记录。
3. 讨论与分享(10分钟)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的所见所闻。
老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体验,并进行交流。
4. 写作指导(15分钟)根据学生的体验和分享内容,老师进行写作指导。
可以给学生一些写作框架和思路,例如:“你可以从描述事物的外貌、颜色、声音、气味等方面入手,让读者感受到你所体验到的事物。
”等等。
5. 个别指导(15分钟)老师与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写作。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一对一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6. 作文修改(15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修改的要点和提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和不足。
7. 作文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评和评价。
老师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肯定和进一步的指导。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和写作表现,可以评价学生的观察力、描述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评价,也可以促进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体验活动,并鼓励他们进行写作;2. 指导学生进行采访和调研活动,通过观察和交流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3.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独特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鼻子》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教室里和伙伴们一起做“画鼻子”的游戏,仔细观察伙伴们的神态、动作、语言。
2、写一篇短文,分几步把“画鼻子”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难点1、分步骤有顺序地将“画鼻子”的过程写清楚。
2、写出游戏过程中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
★教学准备:三毛的脸蛋图。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习作:认识他吗?(三毛)可是三毛的脸蛋上少了一样东西,大家找找。
(鼻子)今天老师要请同学来给三毛画鼻子,看谁画的鼻子的位置最准确。
二、参与游戏,指导观察(一)游戏要求与步骤:(1)选出一个同学,用头巾蒙上他的眼睛;(2)让他原地转三圈后朝前走;(3)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在画好的没画鼻子的三毛的人头像上添上鼻子。
(二)画鼻子,感受乐趣、、1、配上轻快的音乐,请一学生画鼻子,其余同学观察:老师是怎样为同学蒙上眼睛的?同学是怎样摸索着走到黑板跟前的?他把鼻子画在了什么地方?大家的反映是如何的?继而再请一位同学画鼻子,再观察有何不同之处。
可以按“首先……然后……再……接着……最后……”的顺序来说。
2、学生交流。
(三)整理思路,下笔成文1、诱导独立思考:游戏过程可分为游戏前、游戏时、游戏后三部分,想想每部分内容应该怎样安排?2、教师指导:(1)游戏前:简要地介绍游戏的时间、地点以及游戏的准备工作。
附例:今天下午,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个游戏,叫画鼻子。
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毛,脸胖胖的,圆圆的,嘴巴向上翘着,正咧着嘴冲我们笑呢!眼睛睁得很大在望着我。
老师高兴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看三毛长得这么可爱,但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脸上少了一样东西,大家找找看。
”我们异口同声地说:“鼻子。
”老师说:“好,三毛缺了鼻子,不高兴了,我们这节课就是给三毛画鼻子,看谁画得最好。
”(2)游戏要求与步骤:(1)选出一个同学,用头巾蒙上他的眼睛;(2)让他原地转三圈后朝前走;(3)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在画好的没画鼻子的三毛的人头像上添上鼻子。
游戏时:回忆游戏情景,选择写两位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前者详写,后者略写。
按要求将老师是怎样为同学蒙上眼睛的;同学是怎样摸索着走到黑板跟前的;他把鼻子画在了什么地方;大家的反映是如何的过程写出来。
把看到的,听到的结合起来,表达过程中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如果自己是那位画鼻子的人,要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写出来。
(3)游戏后:可直接释放心情作结;或写通过做游戏后的感悟,可将有所得写下,只要贴切即可。
附例1:不知不觉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游戏结束了,但我们的笑声仍然在教室里回荡!附例2:游戏给我们带来快乐,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眼睛是多么的重要。
当我们蒙上眼睛时什么也看不见,再美丽的事物也欣赏不到。
所以让我们悉心保护我们的眼睛吧!这节课真难忘,不仅玩了,还让我懂得了眼睛的重要性。
3、生独立习作。
说明:有了游戏的过程,有了说的基础,有了教师的指导,生的写就水到渠成了。
引导学生明白要学会感悟生活,感受身边的人与事。
多到生活中去实践,就像今天的游戏一样,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那么提笔写作文定会有血有肉,不会再乏味与空洞了。
三、交流习作,互改互评1、小组评改,划出描写神态、动作、心情等的好词好句进行交流2、范文范句的欣赏。
3、自我修改后的眷写。
4、小结:好作文来自生活,当我们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我们的生活收获也会越来越丰满,就不会苦于无话可说了。
而是如决堤的河坝,想写的自然会“源源不断”。
附学生习作:画鼻子今天,老师拿出一幅栩栩如生的“三毛”画。
这个三毛瞪大了眼睛望着我们,嘴巴笑成了月牙。
可是,这个三毛却是个缺鼻子。
正当我们迷惑不解的时候,老师开口了:“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就是蒙上眼睛,给三毛画一鼻子,看谁画得最好。
”我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个三毛,它仿佛在说:“姐姐,快给我画个漂亮的鼻子吧!”游戏开始了。
大伙儿争先恐后地抢想第一个玩。
一个,两个,三个……画到墙上的、眉毛上的、嘴巴上的……五花八门。
轮到我的好朋友李彦奇了。
只见她被戴上了眼罩,转了三圈后,可能是头转晕了,一开始她就往右边走,撞到了凳子上。
周围的同学着急了,纷纷提示道:“直走,往前,往前!”听了同学们的话,李彦奇慢慢地移动着双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终于到黑板前了。
她拿起笔,左思右想,终于拿定主意下了手,只见她在三毛的下巴上画了一个鼻子,就像是给三毛画了些胡子。
还没等她摘下眼罩,全场就哈哈大笑起来了。
等她摘下眼罩一看,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大伙儿一起笑了。
终于轮到我了,我也同样被戴上了眼罩了。
顿时,感觉眼前一片漆黑,就像到了黑夜一样。
我耍了个小把戏:正转了三圈后,又反转了三圈,这样,保持身体平衡,就不晕了。
我伸长手臂,张开五指,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就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
到了黑板前,我用手左摸摸,右摸摸,好不容易摸到了那张画了三毛的白纸,我拿起笔,正准备画时,只听见从我背后传来一阵阵轻微的笑声。
我犹豫了,喃喃自语道:“难道选错位置了不行,我得再想想。
”就这样,我刚举起的笔又落了下来。
大约过了一分多钟的时间,我确定了准确的位置,自信地说道:“画鼻子‘小菜一碟’,瞧好,我给大伙儿露一手!”随后,我潇洒地大笔一挥,一个鼻子就在白纸上出现了。
“哈哈哈……”全场哄堂大笑起来。
我赶紧摘下眼罩,一看:天哪,这是我画的鼻子吗?原来,鼻子长到脸上去了。
这个歪鼻子的三毛瞪圆了眼睛看着我,似乎生气地说:“你怎么能把我的鼻子画歪了呢?丑死了,我还怎么出去见人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游戏结束了。
我们玩得开心极了!通过这个游戏,我明白了眼睛的重要,如果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我们一定要向爱惜生命一样爱护自己的眼睛。
《抢橡皮》体验作文教学设计一、导入话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名字叫——抢橡皮。
二、明确规则,精确表达。
1、比赛规则是这样的,同桌两位同学面对面而坐,双手交叉抱在胸前。
当老师发出口令“左手”或“右手”时,按指令迅速出手去“抢”放在桌子正中的橡皮,抢到的同学为胜利者。
但如果你出错了手,即使抢到也算失败。
所以大家要判断仔细,明白了吗?听清楚了吗?谁来把比赛规则复述一遍呢?(指名一生交流)2、同桌复述比赛规则[板书:比赛规则]3、请同学们读读比赛规则,看看刚才你和同桌都说清楚了吗?三、要求在做游戏时注意思考下列内容:①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②当你听到老师说要玩游戏时,你是怎么想的?③刚才你周围同学的表现你留意了吗?请用“同学们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这个句式说说。
四、游戏体验,快乐书写。
(一)第一轮体验1、同学们,明确了游戏规则,我们马上开始游戏。
请把橡皮放在课桌正中,同桌同学面对面坐好,双手交叉抱在胸前。
亲爱的同学们,一定要听好老师的口令。
2、“准备!3!2!停!”刚才老师是考考你们的反映能力呢!老师当记者,采访学生:(1)刚才教室里安静吗?静到什么程度?(2)你的眼睛在干什么?心里想什么?(3)你心跳加快了吗?像什么呢?你出手了吗?怎么想的?(4)你看到你对手的表现了吗,是怎么样的?3、这就是我们在备战时的情景。
[板书:备战体验]你能把你的体验及同桌的表现连起来说说吗?(二)第二轮体验1、同学们请注意了,比赛正式开始,“准备!3!2!左手!”2、刚才老师宣布:“比赛正式开始!”时,你是怎么做?你的同桌呢?教室里爆发出怎样的声音呢?胜利的同学请举手,你来说说为什么会取胜啊!(输了的同学)谈谈你现在的感受?3、写一写:下面让我们用笔真实地记录比赛过程,也就是从老师宣布“比赛正式开始”直到同学们欢呼这一比赛过程[板书:比赛过程] ,大家要抓住自己、同桌和同学们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刻画。
(点击多媒体)这是老师为你们提供的词句锦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时间8分钟,要求:不说话,不抬头,不停笔。
)板书:一、期待玩抢橡皮的游戏二、老师讲抢橡皮的游戏规则。
三、将要抢的橡皮是什么样的。
四、老师发出口令前我和同学的心情。
五、第一次抢橡皮用左手,我是怎么抢的。
第二次抢橡皮用右手,我是怎么抢的。
第三次抢橡皮用左手,我是怎么做好充分准备的。
六、做这次游戏的感悟。
学生习作:今天,我们在教室里玩了一回抢橡皮的游戏。
我很期待,也很高兴。
因为我从来没有玩过。
抢橡皮的游戏规则是:把一块橡皮放在桌子中间。
老师指令“3、2、1,左手(右手)!”说到哪只手,就用哪只手抢。
先抢到橡皮的人就胜利了。
我们将要抢的是一块乳白色的橡皮。
它是个长方形,长约4厘米,宽不到1.5厘米,高1厘米,其中一面上还有一条凹进去的痕迹。
因为经常用,它的棱角已经磨圆了。
它没有穿“衣服”,全身都露在外面,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家伙。
“3,2——”老师发出口令,我瞟了一眼同桌,只见他的眼睛死死盯着橡皮,一刻也没有离开。
“1——”寂静的教室里,连同学们的呼吸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突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笑声。
原来,老师还没有说完,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把手伸了出来。
我的心“咚咚”直跳,想:我的左手离橡皮近,容易拿到,但我的右手离橡皮远,不好拿到。
但愿老师能让我们用左手。
老师终于说出了口令“左手”!教室里顿时响起了抢橡皮的“嘭嘭”声,胜利时的欢呼声和失败时的叹气声。
我特别高兴,因为我抢到了橡皮。
老师说出口令的那一瞬,我的手便飞快地伸了出来。
同桌的手也伸了出来,却扑了个空。
第二次比赛开始了。
老师说出了口令“3,2,1,右手!”不知为什么,我竟然把右手出成了左手,这一局我输给了同桌。
我们俩达成了平手。
第三次比赛开始之前,我想:在老师说出口令之前,就要集中注意力。
千万不要再把手出反了。
这次老师让我们出左手。
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集中注意力,用左手猛地一抓,终于获得了胜利。
抢橡皮这个游戏不仅好玩,还锻炼了我们的敏捷力、反应力。
《闭着眼睛画画》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一、趣味引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因为我们都爱用画画这种形式展示自己美好的心灵世界。
但是今天的画画与以往大不相同,那就是闭着眼睛画画。
2、为什么会觉得奇怪呢?能把老师刚才说的话和你们的心里想法说一说吗?(如:悦耳的音乐想起了,教室里格外安静。
老师亲切地问大家:“你们喜欢画画吗?”大家都纷纷举起手来。
“看样子,大家都喜欢用画画这种形式展示自己美好的心灵世界。
但是今天的画画却是与以往打不相同,那就是闭着眼睛画画。
”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发出惊讶:“啊——”我想:太不可思议了,闭眼睛画画还不是“盲人摸象——没谱”吗?)二、经历过程老师郑重宣布:闭眼睛画画开始。
(一)观察同学闭眼画画。
1、老师请一位同学走上讲台说说自己想在两分钟内画什么,引导该学生表达清楚。
(如:我想画的是在灿烂的阳光下,小草绿油油的,几朵小花在开放,三位小朋友走出家门放风筝和散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