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
主题15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命题探究
4、(2012.重庆.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 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 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 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此题难度不大,识记层次。关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 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题干 核心内容对应《辛丑条约》中的“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 山海关沿线”内容。 【答案】D
第七单元
民族危机的加剧与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
主题15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考点细化 一、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 1、西北危机—新疆危机:俄、英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地区。(必修一P30-1、2) 2、西南危机:法国于1883年发动中法战争,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必修一 P24表) 3、东北危机: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1895年4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 《马关条约》。(必修一P25-2)(内容:割地、赔款、增开口岸、设厂;危 害:) 二、加剧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必修一P25-3) 三、掀起“瓜分狂潮”(必修一P26-P27) 1、导火线:《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必修一 P26-3) 2、概况:(必修一P26末段-P27-1)(1)开端:三国(俄、法、德)干涉还辽。 (2)狂潮: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随 后,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3、平息: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必修一P27-2、3;指南针P73) (1)背景: (2)实质: (3)影响: (4)危害: 四、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必修一P25倒数2自然段;指南针P73) 1、发动: 2、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内容:经济、政治、 军事、外交;影响:)
最新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
想一想 你能否结合史实,说说为什么《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 半殖民地化加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勿忘国耻
努力学习
振兴中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战争的结果:签定中日《马关条约》 三、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和瓜分狂潮
1、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狂潮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题
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 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我们国家招商 引资,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办厂,这二 者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俄英侵略新疆 英侵略西藏 中法战争
? 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
美日侵略台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年——1895年) (1)平壤战役
主要战役: (2)黄海海战 (3)旅顺战役 (4)威海卫战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9世纪中叶的边疆危机
19世纪中叶的边疆危机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日期:2007-6-1 点击:68919世纪中叶的边疆危机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日本和德国的崛起,扩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队伍。
日本经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德国于1870—1871年的对法战争获胜,国内也实现了统一。
日、德两国很快就扮演着与英、法、俄、美并驾齐驱的资本主义强国的角色。
在此期间,资本主义列强为了扩大市场、倾销商品和争夺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开始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夺取殖民地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愈演愈烈,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
远东地区是资本主义列强角逐的焦点。
中国及其邻国是西方列强攫取的主要对象。
西方列强在不断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周边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它们在把中国周围的邻国逐个攫取为殖民地或保护国之后,便明目张胆地向中国边疆地区大举进犯。
日、美出兵侵略台湾,俄、英争夺新疆,英国窥视云南、西藏,造成了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使中国的边疆烽火连天,危机四伏。
这次边疆危机,首先燃起报警烽火的是东南海疆,来犯者则是东邻日本。
随着日本向外侵略扩张野心的表面化,中国东南海疆的危机也日渐逼近,首当其冲的是我国的宝岛台湾。
而要实现侵占台湾,又必须吞并琉球。
1872年9月,日本便迫使早与中国有“宗藩”关系的琉球国王接受“藩王”的封号。
自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英、美等国的侵略分子都曾妄图侵占台湾。
1847年和1849年,美国海军曾两次派舰艇驶往台湾,勘察矿藏。
1867年,美国政府借口它的失事船只“罗佛”号的7名水手在台湾遇害,公然派出海军上将培尔率领的军舰两艘、陆战队181人,在台湾岛南部琅硚(今恒春)登陆,向当地的高山族人民进攻;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又以与高山族领袖谈判为名,亲赴台湾进行刺探情报,他先后对台湾岛的海岸、港口以及岛内政治、经济情况等搜集了大量资料。
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19 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19 世纪中后期中国出现边疆危机;美日对台湾的侵略;沙俄对新疆的侵略;左宗棠收复新疆;英国对西藏的侵略;中法战争。
2.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左宗棠在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中的活动,联系他在边疆危机中的表现,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对19 世纪中后期我国边疆出现危机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中法战争经过及其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重要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通过分析我国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认识到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更加疯狂的对外侵略,加深学生对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本质的认识。
通过学习中法战争中我国军民英勇抵抗外国侵略者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相关史实的讲解,让学生明?quot;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励学生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教学建议学法指导1 学习有关边疆危机的内容,指导学生用列表或方位图示的方式使知识结构化。
2 指导学生依据原始资料分析历史问题,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教法建议1.如何认识中国边疆危机的历史背景及表现。
中国边疆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比较复杂的,结合本课知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叙述:第一从西方国家的贪欲看,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英法俄美等国通过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的权益,但这些列强仍不满足他们既得的侵略利益;第二从国际环境看,19 世纪70 年代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更加尖锐,远东就是列强激烈争夺的场所。
70 年代特别是80 年代列强加强了对我国边疆和邻近国家的侵略;第三、从清政府方面来看,当时统治者更加腐败,慈禧太后、李鸿章不顾民族利益,一味对侵略者妥协退让,加剧了边疆危机的严重性。
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
第12课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一)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美国对台湾的侵略,俄英对新疆的侵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英国对滇、藏的侵略,《烟台条约》.二、指导学生认识:1.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是由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加强向中国边疆及邻近国家进行侵略而造成的。
2.边疆各族人民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但清政府的腐败,妥协政策使我国的领土和主权进入一步遭到损害。
3.边疆危机的不断发生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说明“洋务运动”并不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
三、能力培养:1.通过归纳,“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左宗棠的评价,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俄英对新疆的侵略与左宗棠收复新疆教学难点: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发生的原因.教学方法:综合法教学用具:①清朝前期疆城图②自制“19世纪中后期边疆新危机示意图(投影片)录像。
板书设计:第12课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一、美日侵略台湾:1.美国对台湾的侵略2.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二、俄英凯觎新疆:1.阿古柏侵入新疆与英俄的侵略企图2.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3.中国收回伊犁的中俄《改订条约》三、英国进犯滇藏:1.马嘉理事件与《烟台条约》2.英国侵略西藏(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为止,中国丧失了哪些领土。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统治阶级内部的一部分人打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旗号,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于是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了“洋务运动”。
但是“洋务运动”并未能使在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更没有能够改变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正当“洋务运动”大张旗鼓进行的时候,中国的边疆地区却接连发生危机。
历史教案-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历史教案-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教案主题: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教学目标:1. 了解19世纪中后期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2. 了解中法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3. 理解中法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使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介绍19世纪中后期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如外国侵略、领土争端等。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19世纪中后期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的具体情况,如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俄国对中国东北领土的侵略等。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选择“中法战争”作为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1. 中法战争的原因:包括安南的争夺、中国边防薄弱等;2. 中法战争的过程:包括战争爆发、战争过程(如攻占登州、刚庙、北塘等)、战争结果等;3. 中法战争的影响:包括损失领土、国际地位下降等。
步骤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法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
步骤五:拓展学习(10分钟)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19世纪中后期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如中日战争等,并与中法战争进行比较。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法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教学资源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以引入话题;2. 中法战争相关的历史文献或文章;3. 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
评估与作业:布置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法战争的短文,包括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
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能够全面而清晰地叙述,并能够分析中法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初二上册历史第四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手写笔记
初二上册历史第四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手写笔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运动,它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一大步。
同时,边疆危机也是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初二上册历史第四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的内容。
一、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当时中国国力衰弱,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
为了改变当前困境,中国需要从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于是洋务运动应运而生。
1. 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发生在晚清时期,正值中国国内外形势严峻。
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威胁。
同时,反动势力在国内篡权,清政府的统治日益动摇,社会秩序严重动荡。
2. 洋务运动的目标洋务运动的目标是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造传统军事、工业和教育体系,提升中国的国力和科技水平,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
3. 洋务运动的成果与影响洋务运动在中国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影响。
它带来了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铁路、航运、矿业和船舶的建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此外,洋务运动也促进了知识分子与西方思想的接触,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边疆危机边疆危机是指中国在洋务运动时期所面临的领土边界问题与外国势力的侵略威胁。
与洋务运动相比,边疆危机给中国带来了更大的威胁和挑战。
1. 边疆危机的原因边疆危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中国国力衰弱,无力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
此外,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也导致了边疆地区管理的松懈,使得外国势力得以渗透。
2. 边疆危机的表现边疆危机在中国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和割让,以及对中国国家主权的威胁。
例如,俄国的侵略导致了中国东北辽东半岛的割让;英国的侵略使得中国割让香港等沿海地区。
3. 边疆危机的应对措施为了应对边疆危机,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明确国家疆界,加强边防建设,提升国防能力,并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国际上的支持和理解。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边疆危机促洋务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边疆危机促洋务在 19 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边疆危机,与此同时,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应运而生。
边疆危机成为了洋务运动兴起的重要推动因素,促使清政府和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传统的治国方略,寻求新的出路。
当时,中国的边疆地区受到了来自多个列强的侵略和威胁。
在西北边疆,沙俄不断蚕食我国领土,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大片土地。
在西南边疆,英国对缅甸、越南等地的侵略,也使得中国的边境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在东南沿海,日本侵略台湾,更是让清政府意识到海防的薄弱。
边疆危机的加剧,使得清政府内部的一些官员开始认识到,传统的军事和国防体系已经无法应对列强的侵略。
在这种背景下,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和抵御外敌的能力。
洋务派首先着手建立近代军事工业。
他们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军工企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这些军工企业生产枪炮、弹药、军舰等武器装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装备水平。
同时,为了支持军事工业的发展,洋务派还兴办了近代民用工业。
他们认识到,军事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原材料供应,而传统的经济模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于是,他们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企业,通过发展民用工业来获取利润,为军事工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在加强军事力量方面,洋务派还积极组建近代海军。
他们从国外购买军舰,建立了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
然而,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管理不善,这些海军在后来的战争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除了军事和工业领域,洋务派还在教育方面进行了改革。
他们创办了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等,培养翻译、军事、科技等方面的人才。
同时,还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知识。
尽管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的实力,但由于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加上内部的腐败和保守势力的阻碍,最终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边疆危机下清政府的应对举措
边疆危机下清政府的应对举措晚清政府在19世纪后半期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朝在陆地和海疆都面临着虎视眈眈的敌人。
北面的沙俄不断蚕食中国东北西北的领土,在西南,英法等国妄图殖民活动深入中国腹地,东面的日本经历“明治维新”崛起之后使万里海疆不再平静。
与中国历代王朝的游牧民族相比,这些敌人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
在民族危机存亡之际,清政府尝试着诸多举措来应对空前的边疆危机。
在中国历史上,陆地上的少数民族曾经长期困扰着中原王朝。
历代中原王朝及其重视“塞防”,通过发展骑兵,大规模修筑长城来抵御侵略。
清政府也曾经运用军事(尼布楚之战)、外交、贸易(恰克图)等手段有效地遏制了俄国势力对边疆的渗透。
然而,在经历鸦片战争之后让清政府感受到来自海洋上的威胁。
19世纪的世界,进入到真正的海军强权的时代。
从东南沿海和西北边塞,外敌带来巨大压力。
清政府的防御重点也出现了变化,朝堂之上也出现“海防”与“塞防”的争论。
浩罕国将军阿古柏勾结俄、英,趁中国西北动乱之机率兵进入新疆,建立“哲德沙尔汗国”,中国西北的局势日益紧张。
此时,东南海疆警报又起。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漂流民事件,派军舰进入我国台湾。
清政府被迫承认日本对琉球有“宗主权”。
台湾事件的结局让当时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海防力量的薄弱。
朝堂之上,著名的“海防、塞防大讨论”拉开序幕。
在清朝面临东南、西北两方面的压力下,针对塞防、海防应如何为重,哪一项更为急迫的问题,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淮系和以左宗棠为代表的湘系提出不同的主张。
北洋大臣李鸿章给朝廷的《筹议海防折》,力陈“海防为重”的观点,“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靡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拖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
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京师近海而远疆,海防远比塞防更重要。
李鸿章主张在清朝财政捉襟见肘、无力兼顾东西的情况下,对阿古柏政权只需招抚,令其向大清奉正朔即可。
19世纪70年代边疆
一、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 边疆危机的表现: 二、边疆危机的表现: 东南—美日侵犯台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东南 美日侵犯台湾 西南—英国侵犯云南 英国侵犯云南、 西南 英国侵犯云南、西藏 西北—俄国对新疆的侵略 西北 俄国对新疆的侵略 三、中法战争 四、中日甲午战争
一、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
• 3、西北—俄国对新疆的侵略 、西北 俄国对新疆的侵略
(1)阿古柏侵略新疆: 背景:1864年,新疆各族人民在太平天 国和西北回族反清起义影响下,发动了大 规模的反清运动。但是,这些运动都被少 数上层贵族所利用,演变成一场民族间的 内讧,使外敌入侵有了可乘之机。
•
过程: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军事头目阿古柏 便乘机侵入新疆,占领喀什 尔。两年以后,阿古 柏悍然宣布成立所谓“哲德沙尔国”,并自产为 汗。 • 英俄的态度:沙俄见有机可乘,便向清政策表 示:既然你们失去对新疆的控制,那么我们为你 们暂时管理一块你们管理不了的地方,那就是伊 犁河流域。1871年,沙俄派兵占领伊犁地区,并 和阿古柏签订条约,承认哲德沙尔国。英国紧步 其后承认阿古析柏政权。
刘铭传
刘铭传(1836-1896) 字省三,汉族,安徽合 肥人。淮军将领,洋务 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 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 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 议铁路、建台省,为台 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 贡献,被称为“台湾近 代化之父”。
2、西南—英国侵犯云南、西藏 、西南 英国侵犯云南 英国侵犯云南、 云南: 云南:1852年 1858年 1863年 年 年 年 1874年“马嘉理事件”(滇案) 年 马嘉理事件” 滇案) 结果:《烟台条约》的签订—扩 结果:《烟台条约》的签订—扩 大了领事裁判权, 大了领事裁判权,扩展了外国在长江 流域的通航权益,更利于洋货倾销, 流域的通航权益,更利于洋货倾销, 便于英国对我国云南、西藏的侵略。 便于英国对我国云南、西藏的侵略。
福大至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期末资料2
■试述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边疆危机。
■俄英对新疆的侵略;左宗棠收复新疆;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日本对台湾的侵略;法国对越南的侵略;中法战争的爆发;马尾海战;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台湾行省的建立;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旅顺、大连战役;威海卫战役;中日《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列强对中国资本的输出: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筑路权,开矿权和建厂权: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试述严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对民族意识觉醒的意义。
■1.适者生存的理论被奉为自然规律,因为这是一种为资本家的残酷竞争辩护的理论。
卡内基写道:“无论竞争是否已经开始,竞争的法则业已建立;谁也无法回避,也找不到可以取代它的其他法则。
尽管这一法则对某些个人而言,有时是残忍的,但对种族而言却最好不过。
因为它能保证适者有生存的机会。
”约翰·D·洛克菲勒洋洋得意地声称:“大企业的发展不过是适者生存原理的具体表现。
这是自然的法则,也是上帝的意志。
”2.对于这种新发现的自然规律的热情,并不仅限于资本家。
意大利的社会学家菲立就利用同一法则转而反对资本主义。
他指出,在阶级社会这种极不自然的条件下,自然选择是不起作用的。
只有纠正了社会财富和特权的不平等现象之后,适者生存的原则才会运行。
3.这种思想传入中国的时候正是民族存亡的关键时期,它唤醒国民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使自己强大,否则别的强大民族就会灭亡自己4.要注意这是对进化论片面的理解,人类的同情、互助、无私等情感以及道德观念也是进化过程中得来的■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第二章 第四节 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人教版
第四节 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 19 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
美日对台湾的侵略。
俄英对新疆的侵略。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
英国对西藏的侵略。
中法战争。
二、思想上认识:1 、 19 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是由于从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加紧向我国边疆和邻近国家进行侵略而造成的。
2 、在边疆危机中,我国军民进行的斗争是反侵略、保卫祖国边疆的正义斗争,但由于清政府的怯懦、妥协,特别是中法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仍然与侵略者订立卖国条约,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三、培养学生能力:1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你怎样评价左宗棠?"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 、教师提问学生" 19 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我国边疆新危机的原因、英俄对新疆的侵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中法战争难点: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备:相关投影片教学过程〔导人〕同学们,我们这一节学习 19 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
这时的边疆危机又称"边疆新危机",是指在 19 世纪 40 、 50 ~ 60 年代的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及北方沿海发生边疆危机以后,于 19 世纪中后期又发生的涉及面更广的边疆危机。
新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屡战屡败,侵略者的野心更大了。
特别是进入 19 世纪 70 年代,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它们更加疯狂地向外侵略扩张。
地大物博而又贫穷积弱的中国必然成为它侵略的重要目标,它们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的边疆地区,于是中国边疆地区一再发生危机。
这场边疆危机首先出现在我国东南地区。
中国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
中国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 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的原因;俄英对新疆的侵略;左宗棠收复新疆;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日本对台湾的侵略;法国对越南的侵略;中法战争的爆发;马尾海战;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台湾行省的建立;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旅顺、大连战役;威海卫战役;中日《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列强对中国资本的输出: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筑路权,开矿权和建厂权: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2.能力方面:(1)通过对“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及表现”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历史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在获取有效信息,学会分析问题、炼达观点的能力。
(3)通过中日战争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清军海战皆败的原因。
从而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进行比较,分析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5)通过学生/Article/Index.html>总结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方式,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目的,影响等,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6)通过/Article/Index.html>总结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概括当时中国时局最突出的特点,培养学生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历史事件内在联系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1)通过中国边疆新危机出现原因的教学,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扩张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献身精神。
(2)通过左宗棠收复新疆及镇南关大捷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保卫祖国的优良传统。
(3)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原因持分析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制度的腐败,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
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教案一: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一、教学目标:1. 了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
2. 了解边疆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边疆危机的表现和原因。
2. 边疆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边疆危机的表现和原因。
a. 外国侵略加剧。
b. 边境地区频繁发生冲突和战争。
c. 清政府对边疆管辖不力。
2. 边疆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a. 损失边疆土地和领土主权。
b. 削弱国家统一,引发民族矛盾和冲突。
c. 削弱清政府的统治地位和民族自尊心。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结合学生自主学习。
2. 小组讨论和问答互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展示19世纪中后期中国边疆地图,引导学生了解边疆的概念和地理位置,并引发学生对边疆危机的思考。
2. 探究(15分钟)a. 教师简要介绍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的表现和原因,引导学生了解边疆危机的背景。
b.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外国侵略是边疆危机恶化的主要原因吗?为什么?c. 学生就边境地区的冲突战争和清政府对边疆管辖不力展开讨论,总结边疆危机的原因。
3. 归纳(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边疆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并用示意图表现出来。
b.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总结的边疆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总结(5分钟)教师对边疆危机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对边疆地区的保护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边疆危机中的具体事件和战争,深入研究其原因和后果。
2.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研究,探究其他国家在边疆地区的行动和冲突。
教案二:中法战争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法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2. 了解中法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中法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2. 中法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中法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a. 起因: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b. 经过:中国爆发抵抗法国侵略的战争。
19世纪70年代边疆
(2)清政府内部“海防”与“塞防”之争 背景:近代中国边疆与海防同时出现的巨 大危机。 性质: ? 代表人物: 李鸿章 左宗棠 焦点:放弃新疆还是收复新疆
• (3)左宗棠收复新疆:以左宗棠为首的一 部分官吏主张尽快收复新疆。1875年,清 政府任命左宗棠为软差大臣,西征新疆。 • 结果:左宗棠进军新疆后,在人民的积 极支持和配合下,采取“先北后南,缓进 速战”的方针,连连获胜。于1878年初, 消灭了阿古柏的入侵势力,收复了除伊犁 以外的新疆全境。使脱离中国14年后的新 疆再入版图。
刘铭传
刘铭传(1836-1896) 字省三,汉族,安徽合 肥人。淮军将领,洋务 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 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 队的进犯,而且化之父”。
2、西南—英国侵犯云南、西藏 云南:1852年 1858年 1863年 1874年“马嘉理事件”(滇案) 结果:《烟台条约》的签订—扩 大了领事裁判权,扩展了外国在长江 流域的通航权益,更利于洋货倾销, 便于英国对我国云南、西藏的侵略。
• (4)收复伊犁 1887年任崇厚为全权大臣赴俄谈判— 1879年10月签订《交收伊犁条约》,使我 国伊犁北、西、南三面被俄国包围。 1880年曾纪泽赴俄谈判—1881年2月签 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伊犁地区及南 境的领土,争回一部分原约中失去的权利。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一巡 抚为刘锦棠。
曾纪泽(1839 -1890),字劼 刚,湖南双峰荷叶人,曾国藩 之子。生于清宣宗道光十九年, 卒于德宗光绪十六年,年五十 二岁。袭父一等毅勇侯爵。同 治间。历使英、法、俄诸国, 与俄人力争,毁崇厚巳订之约, 更立新议,交还伊犁及乌众岛 山,帖克斯川诸要隘,有功于 新疆甚大。官至户部左侍郎。 卒,谥慧敏。纪泽学贯中西, 有诗古文及奏疏若干卷,早岁 所著,有《佩文韵来古编》、 《说文重文本部考》、《群经 说》等。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教学设计【学生】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起,口号:自强,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教师】出示地图,帮助学生梳理空间观念。
它们都是由官办的。
【教师】出示材料,分析近代军事工业在创办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材料: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终于建成一家军工厂。
可是接着问题又来了:我们从德国 请来的技师,竟然听不懂中国话,简直没法交流,他送给我的几本制造枪炮的书,竟 没有人看明白。
——李鸿章的日记 【学生】语言沟通存在障碍,外国书籍看不懂。
【教师】于是又兴办了近代新式教育。
结合教材说说具体的措施?【学生】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 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教师】补充讲解近代留美幼童,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 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
他们主要来自广东 和江苏省。
所有幼童均为汉人,平均年龄在13岁左右,最小的10岁,最大的20岁。
都出身于一般家庭,熟读四书五经,被授予秀才头衔,经过预备学校的选拔,身家清 白品貌端正禀赋厚实资质明敏者方可入选。
在军事工业后期遇到了资金的不足,于是 又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结合教材找一找近代民用企业的基本情况。
【学生】时间:从19世纪70年代起,口号:求富,目的:辅助军事工业,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洋务运动京师講食潘望业船舶 矿煤炭、钢铁等)纺织 电信船招商上海其州船政局(左宗某福州 沿政局南洋 务 派 创 办 的 工 业枪炮 本 船 舶平 矿【教师】出示地图,帮助学生梳理空间观念。
它们是官督商办的。
【教师】同时也组建新式海陆军,结合教材找一找新式海陆军建立的基本情况。
【学生】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 采用西式方法练兵。
海军:①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北洋等新式海 军初步建成。
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教学设计)-【上好课】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高效课堂(部编版)
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课。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本课前半部分主要介绍洋务运动背景、内容、评价,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其后部分主要介绍同一时期的边疆危机包括东南海防和西北塞防,以及中国军民抵抗侵略史实。
学习目标知道洋务运动发生的时间、原因、内容和影响,了解19世纪中后期中国西北、西南、东南地区的边疆危机,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运用史料分析洋务运动的背景、影响,认识到洋务运动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本课学习,感悟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左宗棠、冯子材、刘铭传等,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外来侵略的反抗斗争精神。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重点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情分析初二的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思维能力,在学习态度、表现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可塑性。
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口号等基础知识,个别学困生能知道代表人物和口号即可;但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的欠缺,在理解口号和相对应的具体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以及19世纪中后期中国边疆危机出现的表现等方面需要老师提供充足的资料,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和引导。
【导入新课】解释近代化以及近代化探索,梳理中国近代化探索经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递进过程,而近代化探索的开端是洋务运动,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通过名词释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洋务运动来进入本课。
【整体感知】【解读课标明确目标培育素养】【新课教学】教学过程【壹】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问题探究1:谁在学习西方?阅读课本22-23页,找出谁在学习西方,他们的共同身份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找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身份,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分析阅读归纳问题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12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年——1895年) (1)平壤战役 (2)黄海战役 主要战役: (3)旅顺战役 (4)威海卫战役 4 二、战争的结果:签定中日《马关条约》 三、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和瓜分狂潮 1、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狂潮 2、美国提出“门户,四位著名的爱国将领。 2、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列举《马关条约》 3、列举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经济掠夺 的主要方式。 想一想 你能否结合史实,说说为什么《马关条约》 你能否结合史实,说说为什么《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 半殖民地化加深了?
勿忘国耻 努力学习 振兴中华
俄英侵略新疆 ? 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 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
英侵略西藏
美日侵略台湾 中法战争
第12课 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年——1895年) 一、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年——1895年) (1)平壤战役 (2)黄海海战 主要战役: (3)旅顺战役 (4)威海卫战役 二、战争的结果:签定中日《马关条约》 二、战争的结果:签定中日《马关条约》 三、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和瓜分狂潮 1、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狂潮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 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 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 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讨论题
通过《马关条约》 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 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我们国家招商 引资,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办厂,这二 者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