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危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判:
• 清廷指令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宝海 (A.Bouree)进行谈判。他们达成的协议把 安南变为中、法两国共同的保护国,但巴 黎立即拒绝了这项协议,接着法国便派远 征军前往安南。 • 由于黑旗军与清军队在东京吃了败仗,慈 禧太后忧心如焚,害怕法国进攻中国本土, 于是她愤怒地免去了恭亲王和其它四名军 机大臣的职务。她再次命令李鸿章寻求解 决办法。
• 协定也激起了清流党的极大忿懑,四 十七份奏疏要求弹劾李鸿章。困窘的 李鸿章因此不敢将协定中关于中国军 队撤离安南的期限奏报朝廷。
战争爆发
• 驻东京的中国军队因未接到撤退命令,拒绝当地 法国人要他们撤离谅山的要求,于是战衅再起, 中国军队杀死了一些法国士兵。 • 巴黎谴责中国失信,在1884年7月12日发出最后通 谍,索偿大笔赔款,并要求立即执行李--福协议。 • 中法又展开了一些谈判,却均无果而终。 • 清廷由于害怕法国进攻中国本土,将清流党的两 位领袖张之洞和张佩纶分别调往防御要地:张之 洞调任两广总督,张佩纶会办福建海防。
讨论:
清流党兴起的原因?
外交斡旋
• 背景:清廷在和战之间举棋不定,陷入了
荣誉和恐惧的两难境地:荣誉要求它保卫 自己的朝贡国,而对同一个西方头等强国 开战又心存畏惧。赫德驻伦敦的代理人发 来的一份报告,使清廷相信,安南的法国 军队可能不会贸然投入一场大规模战争, 只要开放河内和红河的贸易与航行,便可 消除争端的根源。
中法战争失败原因
讨论:
中法战争后果
• 失去福建舰队与马尾船坞; • 失去了安南这一朝贡国; • 清流党集团必须为进行这场不切实际、意 气用事的战事负很大责任。政治上,他们 之中只有张之洞一人的仕途未受这场灾难 的影响,其它人却渐次销声匿迹。
• 标志着有二十年历史的自强运动的失败。 (外交、军事和技术上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中国的衰弱,促使了英国仿效法国及引导 缅甸于1885年脱离中国而独立。一年后, 英国迫使中国订约,把缅甸沦为自己的保 护国,但允许缅甸继续向北京每十年纳贡 一次。 • 中国东北的主要朝贡国朝鲜,此刻也命若 游丝,机警的日本已虎视眈眈。
边疆危机
• 日本侵占台湾(1871—1874年) • 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年)
• 中法战争(1884—1885年)
日本侵占台湾(1871—1874年)
• 视频—血色黄昏(4)
中法战争(1884—1885年)
安南简介:安南(古)亦称越南,早在公
元前三世纪就受到中国的影响,它的北部 在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 前87年)征服。"安南"得名于唐代(618-907 年)所设管辖此地的安南都护府。虽然唐王 朝灭亡后安南获得了独立,但它仍然处于 强大的中国文化和政治的影响之下。在明 (1368-1643年)、清(1644-1911年)时期, 它是一个重要的朝贡国。从1664年至1881 年,约有五十个朝贡使团到过北京。
• 清流党的主张:
• 清流党藐视法国为“强弩之末”,是个濒临崩溃的国家。 • 他们主张以战争来捍卫中国的荣誉和朝贡国,谴责姑息必 然会纵容贪得无厌的敌人提出更多的要求。 • 他们声称,中国如果在安南问题上立场坚定,就会遏制日 本在朝鲜、沙俄在满洲,以及英国在缅甸的冒险行动。 • 他们指出,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人在胆气与美德方面的 素质,而非取决于武器:人的精神决定胜负。 • 他们嘲笑地抨击李鸿章:“法国奸计妇孺皆知,唯独李中 堂一无所知”;“窃虑李中堂为法人所愚弄,而朝廷又为 李中堂所愚弄。”他们还鄙夷地将李鸿章比作臭名昭著的 宋代奸臣秦桧(1090-1155年),并对其他一些主和派大肆 恫吓。
• 李鸿章与法国海军上校福禄诺 (F.E.Fournier)于1884年达成协议,中 国承认法国与安南签订的全部条约,撤退 中国在东京的驻军;而法国则允诺不要求 赔款,不侵犯中国,并同意在将来与安南 缔结的任何条约中不使用有损中国威望的 字眼。法国议会拒绝批准这一协议,因为 最后的一条暗示着法国承认中国对安南的 宗主国地位。
• 1874年签订的新条约,确认了法国对 交趾支那的占领和对安南对外关系的 指导,以及法国在红河的航行权。中 国拒绝承认1874年条约。 • 1880年,法国已在河内和海防港驻扎 了军队,并在红河沿岸建立了一些要 塞。
安南态度
安南政府为了抗拒法国的推进, 加强了同中国的联系,它不顾法国 的反对,继续于1877年、1881年向 中国进贡,并寻求驻在安南边界上 的非正规中国军队黑旗军刘永福 (与天地会有联系的太平军余党) 的帮助。
《中法新约》
• 通过赫德在伦敦的代理人的居中斡旋,中法在巴 黎达成了一项初步和议。中国决定承认李--福协 定,而法国同意不再提出新的要求。幸运的是, 就在这一协议成为正式条约之前,法国军队在谅 山惨遭失败,这给北京提供了一个体面的机会争 取和平,也打击了法国的好战精神。 • 1885年6月,李鸿章和法国驻中国公使巴德诺签订 了一项正式条约:中国承认法国和安南缔结的全 部条约,法国则撤走在台湾和澎湖列岛的军队。 中国没有支付赔款,但它却在经济上损失一亿多 两,并欠债约两千万两。
• 嘉隆帝及后继诸帝都是保守的儒家人士, 他们提倡中国的学说与制度,支持仇洋暴 乱,反对传教士和本国基督教徒。
法国对安南侵略
• 路易拿破仑在1859年派遣军队前往西贡, 惩罚反教会的越轨行为。这支军队是1858 年《天津条约》签订后从中国撤回的。 • 1862年,法国与西班牙联合强迫安南接受 西贡条约,两国获得2,000万佛郎即400万 美元赔款。 • 法国同时获得贸易权、传教权和控制安南 对外关系的特权,另外还割占了被称为交 趾支那的南安南东部三个省。
• 1615年耶稣会教士进入安南,但是在 这个儒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教会 的活动进展缓慢。 • 法国东印度公司于十七世纪末叶曾企
图与安南进行贸易,结果失败。
• 1788年老政府被推翻后的唯一幸存者阮福 映在法国军官的帮助下,重新控制了这个 国家。他被立为阮氏王朝的嘉隆帝,法国 的影响开始抬头。阮氏王朝的统治从1802 年起到1945年止。
中国态度
• 政府态度:1882年,黑旗军已经开始与法 国交火。次年,清廷又悄悄派遣正规军进 入东京,希图保卫对安南的宗主地位,同 时又不与法国公开交火。 • 李鸿章态度:反对在完成中国海军建设和 海防计划以前挑战法国。李鸿章极力主张, 中国既然没有权力废止法国与安南的协议, 又没有实力驱逐法国出安南,因此就不可 轻言战事,以免酿成大祸,中国只有在遭 到进攻时才可应战。
★ 清流党的兴起
一批志趣相投的年轻官员,这些人 是优秀的学者,出身翰林,长于奏疏, 但在外交和军事上既无实际经验,也 无真知灼见。他们哗众取宠,正如在 伊犁危机中那样主张好战方针。他们 自称为清流党,其中呼声最甚的,一 为在伊犁危机中博得盛名的张之洞, 一为在目前的中法危机中效法张之洞 的张佩纶。
慈禧太后心烦意乱
• 从1884年8月至11月间的三个月,慈禧太后 果断地支持进行战争。到12月初,以下几 件事令她心烦意乱: • 东京战局胜负难料;法军封锁长江及要塞 港口;中国南方漕运遭阻;预期中的英、 德两国的援助并未兑现;另外还存在着俄 国在北部边疆卷土重来和日本在朝鲜推进 的威胁。这使她又产生了动摇。
• 1884年8月23日,法国海军将领孤拔 (Courbet)率领十二艘法国船舰对福州发动 全面攻击,在一小时内击沉和击毁十一艘 中国兵船,并将1866年由法国帮助建造的 福州马尾船厂全部摧毁。张佩纶在山顶上 见此情形率先脱逃。但他向朝廷的奏折却 以模糊而华丽的言辞歪曲事实,以致北京 还以为中国赢得了这场海战。几日后,真 相大白,张佩纶被戍边,清廷最终也不再 犹豫,向法国正式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