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 中风 2013-9-28
中风病的中医内科诊疗解析
中风病的中医内科诊疗解析1. 引言中风病,又称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突发性疾病,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种类型。
中风病在中医内科中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本文将对中风病的中医内科诊疗进行解析。
2.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中风病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病症表现:- 舌诊:观察舌质、舌苔、舌体形状等,舌质暗红、瘀点或瘀斑可能与中风病相关。
- 脉诊:通过触诊脉搏,了解脉象的变化,如偏细、偏数、弦滑等,可以辅助中风病的诊断。
- 问诊: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病史、症状、疼痛部位等,有助于确定中风病的诊断。
3. 中医治疗中医内科对中风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活血化瘀、祛痰通络等作用的药物,如丹参、川芎、蒲黄等。
中药治疗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病灶恢复。
-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恢复平衡。
常用的穴位有曲池、合谷等。
- 中医推拿: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病痛。
4. 注意事项在中医内科诊疗中,对于中风病的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个体化治疗:中风病患者病情各异,治疗需因人而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早期干预:中风病的早期干预对于预防后遗症的产生非常重要,及早就诊并进行中医内科治疗,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 综合治疗:中医内科治疗中风病时,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结合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疗法,以提高疗效。
5. 结论中风病的中医内科诊疗是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学科,通过中医诊断和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并提高康复效果。
然而,中医内科的诊疗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以不断提升对中风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中风名词解释中医内科学
中风名词解释中医内科学
中风,也称为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的血液供应中断或者脑部血管破裂导致的脑组织受损。
常见的中风类型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约占所有中风的80%。
它是由于脑部的血管被血栓或者动脉硬化导致的血液供应中断引起的。
这种中风通常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一侧肢体无力、言语障碍、面部麻木等症状。
出血性中风则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出血引起的。
这种中风会导致严重的头痛、意识丧失、呕吐等症状,病情较为严重。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学科门类,主要研究和治疗内科疾病。
中医内科学注重通过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确定疾病的发生机理和治疗方法。
中医内科学涉及到很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感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中医内科学与西医内科学不同之处在于其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
中医内科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外相互联系,而西医内科学则更加注重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
中医内科学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平衡、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患者出现胸闷、咳嗽、气促等症状,西医可能会根据症状进行检查,做出肺部疾病的诊断,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而中医内科医生则会进一步辨证施治,通过望、闻、问、切等多个方面观察患者,判断病变的具体表现,然后给予中药调理,如清热解毒、补气养阴等治疗。
中医内科学--中风
第七节中风【概述】一、定义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喎斜或伴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二、沿革1、《内经》有关中风的论述较详。
在病名方面,卒中昏迷期间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
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本病。
2、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如《灵枢》所说“真气去,邪气独留”;东汉·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
3、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对病因的认识有了较大突破,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则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
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而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李中梓将中风中脏腑明确分为闭、脱二证。
4、至清代叶天士始明确以“中风”立论,并提出滋液熄风、补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法。
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三、与现代医学的关系根据中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与之相类似,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病因病机】一、病因1、积损正衰;2、情志失调;3、劳倦过度;4、饮食不节。
二、病机1、主要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2、病位: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
3、病性:本虚标实。
气血不足或肝肾亏虚为发病之本,风、火、痰、瘀为发病之标。
4、分类:中脏腑(闭证、脱证)和中经络。
【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是其主症。
轻症可无昏仆而仅见仅见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等。
2、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
中风的中医内科名词解释
中风的中医内科名词解释中医内科,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其中,中风作为一种常见病症,在中医内科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中医内科的角度出发,对中风进行名词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疾病。
首先,我们来解释中风的中医学名词解释。
一、中风中风,即中医内科所称的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导致脑功能局部或全面损害的一类疾病。
中风可分为两大类: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
其中,出血性中风是指脑血管破裂,血液外溢到脑组织,引起脑组织损害的情况。
而缺血性中风则是因脑血管堵塞,导致相关脑区缺血而发生的疾病。
二、中风的病机中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与气血运行紊乱、痰浊内蕴、脏腑功能失调等密切相关。
在中医内科理论中,将中风归为“痰瘀血病”,即病因主要是由于体内痰湿内积和血液停滞所致。
内因多为情志不畅,饮食失宜,过度劳累,外因多为风寒、湿重等。
三、中风的症状和辨证施治在中医内科学中,中风的辨证施治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分类和治疗。
一般来说,中风的常见症状包括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面部下垂等。
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中医内科将中风的辨证分为寒中风、热中风、瘀血中风等不同类型。
对于中风患者,中医内科主要通过扶正固脱、祛风通络、活血化瘀等方法进行辨证施治。
四、中医内科药物的运用中医内科药物在中风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中医内科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活血化瘀药、化痰散结药等。
活血化瘀药如丹参、川芎等可通过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流动,改善脑血液循环,减轻中风引起的脑部损伤。
而化痰散结药如半夏、枳实等则可帮助患者排除体内的痰湿,改善脑供血不良引起的症状。
总结起来,中风作为一种常见病症,在中医内科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中风的中医学名词解释,我们了解到中风的发病与痰湿内积、血液停滞等因素密切相关。
并且,在诊断和治疗中,中医内科通过辨证施治和药物运用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脑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
1 .熟记中风的病名概念,证侯特征。 2.理解中风的病因病机。 3.掌握中风的诊断,鉴别诊断,辩证要点
及各证型的辩治。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
病名概念:
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使风、火、痰、瘀 痹阻脑脉或血溢脑脉之外。 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或不经昏 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又 名“卒中”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
源流:
1、《内经》对中风的病因和临床 表现论述:
昏迷期:仆击、大厥、薄厥。 半身不遂期:偏枯、偏风、痱风。 《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 于上,则为大厥, 厥则暴死,气复返 则生,不返则死。”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 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愦、瘫、软、开、遗
闭证
脱证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
恢复期、后遗症期:扶正祛邪。 益气活血,滋养肝肾, 育阴熄风。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
二、治疗原则
急性期:治标祛邪 中经络:平肝熄风,清热涤痰,活血
通络、通腑泻热。
中脏腑:闭证 ── 醒神开窍,涤 痰、熄风、通腑。
脱证 ── 扶正固脱、 救阴回阳。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
【鉴别诊断】
1、中风(中经络)与口僻的鉴别。
中枢性面瘫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
周围性面瘫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
周周围围性性面面瘫 周围瘫性面瘫
3、中风(中脏腑)与痉病的鉴别 痉病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 反张为临床主证, 病发时可伴高热、 神昏,但无口舌 歪斜及肢体偏瘫。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
4、中风(中经络)与痿病的鉴别 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
中医内科学-中风 (1)
感谢阅读
(三)分证论治中经络2、风阳上扰 (1)辨证依据:①主症: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肢体强痉,言语不利,口舌歪斜;②兼次症: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黄便秘;③舌象:舌质红或绛,苔薄黄或黄燥;④脉象:脉弦或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do
something
【概说】
(一)病名概念 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舌歪斜等症状。又名“卒中”
【概说】
发病特点: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不同可分为中脏腑与中经络。 发病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 发病季节:四季皆可,以冬春两季为多见。
【辨证论治】中脏腑
闭证
阳闭--痰火闭窍证 (1)辨证依据:①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 体强痉拘急,口舌歪斜;②兼次症:鼻鼾痰鸣,面红目赤,或见抽搐, 两目直视,项背身热,大便秘结;③舌象: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厚干,④脉象:滑数有力。 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痰热互结
风火相煽
气血上逆
基本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理基础:肝肾阴虚。病理因素:风(肝风) 火(肝火、心火) 痰(风痰、湿痰) 气(气逆) 瘀(血瘀)病理性质:本虚标实证。肝肾阴虚、气血衰弱 为本发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病位:脑,与肝、脾、心、肾有关。
3、中风(中脏腑)与痉病的鉴别 痉病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 反张为临床主证, 病发时可伴高热、 神昏,但无口舌 歪斜及肢体偏瘫。
【诊断】
4、中风(中经络)与痿病的鉴别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而致肌肉萎缩或瘫痪的病证。临床以双下肢痿软无力多见,发病缓慢,病程长。
中医内科学-7中风
认知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对患者进认知功能训练,提高其注意力 、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等方面的 能力。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 、洗漱、进食、如厕等,使其逐渐恢复自 理能力。
CHAPTER 05
中风并发症及处理
并发症类型及表现
肺部感染
由于中风后长期卧床, 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表 现为咳嗽、咳痰、发热
病机演变规律
急性期
后遗症期
中风发病后,病情多急剧发展,由轻 转重。在急性期,风、火、痰、瘀四 种病理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病情不断 恶化。
中风后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 导致后遗症的发生。后遗症期病情多 稳定,但难以治愈,需要长期进行康 复治疗和生活调理。
恢复期
随着病情的稳定,风、火、痰、瘀四 种病理因素逐渐减弱,正气逐渐恢复。 此时需要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促进肢 体功能的恢复。
中医内科学-7中风
CONTENTS 目录
• 中风概述 • 中风病因病理 • 中风辨证论治 • 中风预防与调护 • 中风并发症及处理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优势与不足
CHAPTER 01
中风概述
中风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风是指由于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 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 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 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 措施。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 病,降低中风风险。
药物预防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抗 凝药物进行预防。
调护方法
心理调适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 合治疗。
中医内科中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内科中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中医内科对中风病的辨证分型非常重要。
中医辨证分型是根据中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辨证特点,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类型,以指导治疗和药物选择。
下面将介绍中医内科中风病的辨证分型。
一、中风病的辨证分型概述中医内科认为中风病主要由于脑血管瘤破裂导致脑出血或脑梗塞引起的,其辨证分型包括气虚血瘀型、痰湿阻络型、热毒内蕴型和肝肾阴亏型等。
每种类型的中风病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辨证特点,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二、气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是中风病的一种常见类型。
患者多为中年或老年人,常见症状有面色苍白、舌质淡、脉象细弱等。
辨证特点是气虚血瘀,需要通过补气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川芎等,同时可以配合针灸疗法,如扎血络、刺血等。
三、痰湿阻络型痰湿阻络型是中风病的另一种常见类型。
患者多为体质肥胖、湿重的人群,常见症状有口苦、痰多、舌苔厚腻等。
辨证特点是痰湿阻络,需要通过化痰祛湿、通络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半夏、陈皮、赤芍等,同时可以配合推拿疗法,如捏脊、揉腰等。
四、热毒内蕴型热毒内蕴型是中风病的一种较为复杂的类型。
患者多为年轻人,常见症状有口渴、烦躁、舌红、脉象数等。
辨证特点是热毒内蕴,需要通过清热解毒、凉血散结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连翘、金银花、丹参等,同时可以配合艾灸疗法,如艾炷、艾条等。
五、肝肾阴亏型肝肾阴亏型是中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患者多为久病体弱、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常见症状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辨证特点是肝肾阴亏,需要通过滋阴养血、益肾安神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首乌藤、熟地、酸枣仁等,同时可以配合推拿疗法,如按揉太冲穴、涌泉穴等。
中风病的辨证分型是中医内科治疗中风病的重要依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辨证分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患者的辨证类型也可能存在变化,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中医内科学中风
中药治疗研究
针灸治疗研究
针灸治疗中风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 泛应用,研究表明针灸能够改善患者 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治疗中风具 有一定的疗效,尤其在改善患者症状、 促进功能恢复等方面效果显著。
中风的治疗新药与新技术
新药研发
随着对中风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针对不同病机的药物研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抗血小板聚集、降纤、溶栓等 新药不断涌现。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中风主要选取头部和四肢的穴位进行刺激,如百舒经活络,促进患者康复。
推拿治疗
总结词
推拿治疗是一种自然疗法,通过手法 按摩,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中风症状。
详细描述
推拿治疗中风主要采用按摩、推拿、 拍打等手法,对患者进行全身或局部 的按摩。通过推拿治疗,可以缓解肌 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 肢体功能和语言能力。
其他治疗方法
总结词
除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外,还 有许多其他治疗方法可用于中风的治疗 。
VS
详细描述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拔罐、艾灸、刮痧等中 医特色疗法,以及康复训练、物理疗法等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结合患 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的 治疗效果。
04
中风的预防与康复
中风的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中药治疗中风主要依据患者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对于气虚血瘀型 患者,常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对于肝阳上亢型患者,常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此外 ,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中药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
总结词
针灸治疗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 达到治疗中风的目的。
和有效性。
预防与康复
中医内科学——中风
中医内科学——脑系病症:中风【定义】中风,又称卒中,是以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甚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因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有“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故名中风。
中风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
西医学中的急性脑卒中属本病范畴。
【病因病机】【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
【诊断】1.急性起病,发展迅速,具备“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
2.具备突发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神志昏蒙主症中2项,或主症1项加次症2项,如头晕、目眩、头痛、行走不稳、呛水呛食、目偏不瞬。
3.症状和体征持续24小时以上。
4.多发于年龄在40岁以上者。
头颅MRI或CT扫描发现责任病灶,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根据病灶性质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中经络(符合中风诊断标准但无神志异常)和中脏腑(符合中风诊断标准但有神志异常);根据病程时间,可分为急性期(发病后2周以内,中脏腑可至1个月)、恢复期(2周到6个月内)和后遗症期(6个月以上)。
【临床表现】(一)中经络1.风阳上扰临床表现: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舌强不语;急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尿赤,便干;舌红少苔或苔黄,脉弦数。
2.风痰阻络临床表现:肌肤不仁,甚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謇涩或不语;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临床表现: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言语謇涩;头晕目眩,吐痰或痰多,腹胀、便干或便秘;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兼数。
4.气虚血瘀临床表现: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謇涩或不语;面色无华,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心悸,便溏;手足或偏身肿胀;舌质暗淡或瘀斑,舌苔薄白或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5.阴虚风动临床表现:半身不遂,一侧手足沉重麻木,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双目干涩,腰酸腿软;急躁易怒,少眠多梦;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中医内科学中风
气血并 逆,直冲犯脑。——潜降镇摄。
中医内科学中风
5/24
三、范围: 脑血管意外 出血性 脑溢血
珠血。 缺血性 脑血管痉挛
脑血栓 脑栓塞 面神经麻痹。 相当于“国家标准”: “中风” 、“风(喑) 痱” 、“口僻” 、“面瘫”
中医内科学中风
3. 元神败脱,神明散乱——参附汤鼻饲。 加减: 汗出不止: 黄芪、龙骨、牡蛎、山萸肉。 严重: 参附针静滴。
中医内科学中风
21/24
六.转归
康复 后遗症 死亡
头痛, 眩晕, 心悸, 消渴→中风→痴呆, 痫证。
中医内科学中风
22/24
七. 预防与护理
1)先兆 2)饮食宜忌 3)房事情志 4)功效锻炼 5)语言训练 6)危重者: 注意生命体征 7)防治感染。
4. 阳闭、阴闭: 都是中风中脏腑闭证。 阳闭: 热象。 阴闭: 寒象。
中医内科学中风
11/24
五.辨证论治•辨证关键点
5.辩病势顺逆: 神志,瞳神,抽搐,呃 逆,戴阳,呕血,黑便。
6.辅助检验: CT,MRI。
中医内科学中风
12/24
五.辨证论治•类证判别
中风: 昏迷,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醒后留有后 遗症。 痫证: 昏迷,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异常叫声,
下肢软弱: 川断、牛膝、桑寄生、杜仲。
口眼歪斜: 白附子、南星、僵蚕、葛根、白芷。
气短乏力: 党参、白术。
小便失禁: 益智仁、桑螵蛸。
言语不利: 菖蒲、远志。
苔腻: 半夏、天竺黄。
肢冷: 熟附子。
偏瘫日久: 水蛭、虻虫、地鳖虫、乌梢蛇、莪术、
鬼箭羽、鸡血藤。
中风病_《中医内科学》
整理课件ppt
34
2.言语不利
主症:言语謇涩或失语。 兼次症:舌强,口舌喁斜,口角流涎,偏
身麻木,半身不遂。 舌象:舌质暗,苔腻。 脉象:滑。 治法:祛风化痰,宣窍通络。 方药:解语丹。
整理课件ppt
35
【其他疗法】
41
病性 多为本虚标实,在本为肝肾阴虚, 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 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整理课件ppt
Hale Waihona Puke 252.风痰阻络主症: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口舌歪斜, 言语不利,肢体麻木。
兼次症:头晕目眩。 舌象:舌质暗红,苔白腻。 脉象:弦滑。 治法: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临床中医内科学》
整理课件ppt
26
3.痰热腑实
主症:半身不遂,肢体强痉,言语不利, 口舌歪斜。
痉病 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无 半身不遂、,呈对称性,多见于双下肢,或 有患肢肌肉萎缩口舌歪斜。
痿病 肢体瘫痪,活动无力,全身性或对称性, 或见筋惕肉颤。起病较缓,无神昏。
中风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其肢体痿软无力、 关节僵硬多局限于患肢。
整理课件ppt
14
【鉴别诊断】 三、中风与口僻的鉴别:
防治先兆症。 调摄:注重病后护理;
防止并发症; 加强功能康复训练。
整理课件ppt
39
证候: 治法与方药:
刘某,男,67岁。主诉反复头晕四年,右半身乏 力1小时。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反复头晕,时 有头痛,服用降压药(复方罗布麻片)后可缓解。 今晨起床发现右侧手脚乏力,跌倒在卫生间,当时 神志清楚。后由家人送来我院急诊。现在症征:头 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溲黄便秘,言语蹇 涩,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上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 正常,膝反射稍亢进,右侧巴宾斯基氏征阳性。左 侧肢体正常,舌向右歪斜,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有 力。
中医内科学-中风
药物治疗
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
非药物治疗
针对中风后遗症,采用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方法,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康复治疗
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根据辨证结果,选用适当的穴位进行针刺,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
通过艾灸的热刺激,温通气血、扶正祛邪,常用于中风的康复治疗。
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调节脏腑功能,缓解中风症状。
适当运动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保持良好心态
预防措施
中风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卧床休息
根据患者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饮食调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心理调护
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中风的定义与分类
分类
定义
古代中医对中风的认知
古代中医认为中风与肝、肾、心、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通过调理脏腑、祛风通络等方法进行治疗。
现代中医对中风的探索
现代中医在继承古代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对中风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中风的历史沿革
症状
中风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眩晕、偏瘫、失语、视觉障碍等。
康复训练
调护方法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肢体功能训练计划,包括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肢体功能训练
针对患者语言障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语言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训练。
语言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认知障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认知康复训练计划,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等方面的训练。
中医内科学——中风
中医内科学——中风细目一:概述一、中风的概念及源流1.中风的概念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2.中风的源流《内经》有关中风的论述较详。
在病名方面,卒中昏迷期间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
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本病。
对中风的病因和治法的认识,大体可触分为两个阶段。
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如《灵枢》所说“真气去,邪气独留”;东汉·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
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
《千金方》小续命汤和《保命集》大秦艽汤,均为代表方。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则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
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而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李中梓将中风中脏腑明确分为闭、脱二证。
至清代叶天士始明确以“内风”立论,《临证指南医案》进一步阐明了“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发病机理,并提出滋液熄风、补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法。
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二、古代医家对外风、内风、真中、类中和非风的认识唐宋以前,中风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
张景岳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中医内科学--中风
中医内科学--中风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内科疾病。
中风的发生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若气血运行不畅,就容易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发生中风。
中风是一种急病,若处理不当,将会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加强对中风的治疗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中风的中医诊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经络诊断,看患者的汗、舌、脉等情况;其次是五脏诊断,通过观察、听诊、问诊等方式,掌握患者的五脏状况;然后是病机病理诊断,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判断病因依据;最后是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证候辨别病症所在。
中医内科学主张综合治疗,采用中药和针灸以及辅助治疗的方法。
中药方面,治疗中风的常用中药有:天麻、赤芍、川芎、丹参等。
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气血运行不畅的情况,从而促进脑部血液供应,缓解中风的症状。
针灸方面,常用的治疗中风的穴位有:足三里、内关、大椎、风池等。
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使病灶处的血流量增加,从而改善中风的病情。
辅助治疗方面,中医内科医生还会建议患者进行一些适当的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如按摩、保持良好心态、定期进行物理治疗等。
在中医内科学中,预防中风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中医的理论,中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因此,中医内科医生会建议患者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
此外,中医内科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一些具有调节气血的中药方剂,如复方丹参片、降压平喘茶等,以预防中风的发生。
总而言之,中医内科学在预防和治疗中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强调综合治疗,通过中药、针灸和辅助治疗的方法,调节气血运行不畅的情况,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从而达到治疗中风的效果。
此外,中医内科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预防中风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善于采用中医的方法,预防和治疗中风,以维护自己的健康。
中医内科中风病教材的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内科中风病教材的中医辨证分型
在中医内科学中,中风(脑卒中)是一个重要的疾病类别,具有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
以下是中医内科中风病教材中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
1.中风证分型一:痰瘀阻络型主要特征:痰湿内蕴,瘀血阻
络,症状表现为昏迷、口眼歪斜、肢体麻木、舌质黄腻或
紫暗、脉象涩。
2.中风证分型二:气血两虚型主要特征:气虚血瘀,症状表
现为气短、乏力、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脉象细弱或涩。
3.中风证分型三:痰瘀互结型主要特征:痰湿和瘀血相互作
用,症状表现为昏迷、舌质紫暗或暗红有瘀斑、脉象涩或
弦。
4.中风证分型四:实火郁热型主要特征:实热郁结,症状表
现为高热、烦躁不安、痰黄、舌苔黄腻或黄干、脉象数。
5.中风证分型五:肝肾亏虚型主要特征:肝肾精亏,症状表
现为头晕、健忘、耳鸣、腰膝酸软、舌质淡红或无苔、脉
象细弱。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辨证分型有很多细分和个体差异,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的个体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因此,对于中风病的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案,仍需由专业中医医师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张景岳:“内伤积损” 李中梓:“闭证、脱证” 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 王清任:“气虚血瘀”创 立 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 晚清: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 中西贯通,认识到中风是因年老 体衰,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充 犯脑。
范围
急性 脑血管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类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出血类
加重,随后完全不能活动,同时说话不清楚。喉中咯痰,口中 粘,腹中胀满,5天未大便,头昏晕不爽。
检查:血压 205/180mmHg ,神志清楚,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
头颅 CT 示:右侧基底节区可见低密度灶。胆固醇 8.8mmol/L , 甘油三酯4.5mmol/L。
病例分析2
某女,59岁。 主诉:突然昏倒,神志不清,即来就诊(代诉)。 病史:素有高血压,今日劳累后,突然昏倒,神 志不清,呕吐2次,急诊入院。 检查:肢体瘫痪,肢冷,汗出,小便失禁。舌紫 暗苔白腻,脉沉微。左侧鼻唇沟变浅。脑CT示: 左颞叶区出血,左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塞。心电 图示心肌受损,血压24/16千帕。
中枢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 周围性面瘫 瘫
2、中风(中脏腑)与厥证、痫病的鉴别
中脏腑 同点 异点 厥 证 痫 病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昏迷时间一 般较长,伴 口舌歪斜、 语言不利、 半身不遂。 昏迷时间较 短,醒后如 常人。 醒后如常人 ,发作时有 抽、叫、涎, 有反复发作 病史。
二、治疗原则
急性期:治标祛邪 中经络:平肝熄风,清热涤痰,活血 通络、通腑泻热。
中脏腑:闭证 ── 醒神开窍,涤 痰、熄风、通腑。 脱证 ── 扶正固脱、 救阴回阳。
三、分证论治 (一)中经络 1、风阳上扰
主症:四大主症+肝火症脉 治法:平肝泻火通络
方药:天麻勾藤饮
《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 杜仲、黄芩 、 桅子、益母草、 朱茯神、 夜交藤。
病例分析3
钟某, 男,68岁,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 ,近年来常感头晕。 昨晚因事与人争吵后,突然仆倒,不省 人 事,右侧肢体偏瘫,面色潮红、口舌歪斜、牙关 紧闭、呼 吸气粗、口臭身热、躁动不安、两手 握固、 大便七天未解,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而数。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溶栓治疗适应证
A. 年龄18—80岁 B.发病4.5h以内(rtPA) 或6h内(尿激酶) C.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 存在超过1 h,且比较严重 D.脑CT已排除颅内出血 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 像学改变 E.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 意书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中 风 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
肝阳骤亢→肝风暴动
饮食不节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热动风 煽逆结
病机: 虚(肝肾阴虚、气虚)
火(肝火、心火) 痰(风痰、湿痰) 风(肝风) 气(气逆) 血(血瘀) 病性:本虚标实证,上盛下虚证。 病位:脑、与肝、脾、心、肾有关。
【诊
断】
1、临床表现: (1)中经络:
口舌歪斜、• 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偏 身麻木。(四大主证)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证候特征】
主症:神昏、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言语謇涩或不语、 偏身麻木。
昏、瘫、喎、謇、麻
兼症:头痛、呕吐、
烦躁、抽搐、痰多、 呃逆、二便失禁或 不通。
【病因病机】
气血亏虚→瘀阻脑脉 积损正衰 (年老气虚) 肝肾阴虚→阳亢风动 烦劳过度→阳气升张→阳化风动 火血瘀→横窜经络→中 五志化火→心火暴盛 情志过极 相上互→蒙蔽清窍→风 风气痰
急性期以标实证为主,临床多见
肝风、痰浊、瘀血、腑实证。
恢复期、后遗症期以本虚为主, 临床多见气虚、气阴两虚、 肝肾阴虚证。亦可见 虚实 夹杂证。
观察神志
2. 察神
观察瞳仁
神清——辨中经络,病位浅,病情轻度。
神昧——辨中腑, 病位较深,病情中度。
神昏——辨中脏,病位深,病情重度。
3、辨顺逆
顺
中经络
【现代研究进展】
1、对中风病因病机的研究。
2、对中风辩证论治的研究。 (1)通腑泻下法治疗急性期中风。
(2)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
病例分析1
某男,60岁。 主诉:左侧肢体瘫痪、语言不连贯10天。 病史:患者患“高血压病”10余年,经常头痛失眠,心烦不安。
肢体有麻木感,一直服用降压药。10天前,出现左侧肢体麻木
主症:偏瘫,肢软,肢麻,口舌喎斜, 兼症:气虚血瘀症脉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2 、语言不利
主症:言语謇涩或失语; 兼症:口舌喎斜、流涎,偏瘫,肢麻 (痰阻舌窍症脉) 治法:祛风化痰,宣窍通络 方药:解语丹《医学心悟》
(白附子、石菖蒲、远志、天麻、全竭、 南星、羌活、木香、甘草。)
逆
中脏腑
若神志昏愦,双侧瞳仁大小不等,项强 或抽 搐 ,吐血,呃逆频频, 为病势逆转。
4、辨闭脱:
闭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
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大小便闭。 昏、瘫、痉(噤)、闭。
脱证:目合口开、
鼻鼾息微、手撒肢软、 二便自遗、汗出肢冷、
脉微细欲绝。
愦、瘫、软、开、遗
闭证
脱证
恢复期、后遗症期:扶正祛邪。 益气活血,滋养肝肾, 育阴熄风。
褚庆民
教学要求:
1 .熟记中风的病名概念,证侯特征。 2.理解中风的病因病机。
3.掌握中风的诊断,鉴别诊断,辩证要点
及各证型的辩治。
病名概念:
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使风、火、痰、瘀 痹阻脑脉或血溢脑脉之外。
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或不经昏
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又
(2)中脏腑:
神识昏蒙、• 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半身 不遂、偏身麻木。 (五大主证)
2、发病特点: 病发突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 3、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本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老年尤多。 5、头颅CT、MRI、脑脊液、眼底 检查。
正常眼底
视神经乳头水肿
【鉴别诊断】
1、中风(中经络)与口僻的鉴别。
3、中风(中脏腑)与痉病的鉴别 痉病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 反张为临床主证,病发来自可伴高热、神昏,但无口舌
歪斜及肢体偏瘫。
4、中风(中经络)与痿病的鉴别
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
日久不用而致肌肉萎缩或瘫痪的
病证。临床以 双下肢痿软无力
多见,发病缓慢,
病程长。
【辩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分期辨证: (1)急性期: 中经络发病后1至2周; 中脏腑最长不超过1个月。 (2)恢复期:发病后2周或 1个月至半年。 (3)后遗症期:半年以上。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素问·通评虚实论》
“仆击、偏枯……肥贵人
则膏粱之疾也。”
2、张仲景•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 病脉证并治》• 首创中风的病名及临 证分类法,“邪在于络,• 肌肤不仁
;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
,• 即不识人;
邪入于脏,舌即难
言,口吐涎。• ”
3、“唐宋”年代是对病因重新 认识的分水岭 唐宋以前:认为“正虚邪中”以 外风立论。 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 金元:刘河间:“心火暴甚” 李东垣:“正气自虚” 朱丹溪:“湿痰生热” 王 履:“真中风”、“类中 风”
名“卒中”
源流:
1、《内经》对中风的病因和临床 表现论述: 昏迷期:仆击、大厥、薄厥。 半身不遂期:偏枯、偏风、痱风。 •《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 于上,则为大厥, 厥则暴死,气复返 则生,不返则死。”
《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气者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 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①苏合香丸 ②涤痰汤《济生方》
( 法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竹茹、 人参、石菖蒲、 枳实、甘草、生姜。)
脱证
元气衰败:五大主症+五脏败绝症候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校注妇人良方》
( 人参、熟附子、生姜、大枣、麦冬、五味
子。)
后遗症 1 、半身不遂
2、风痰阻络
主症:四大主症+痰瘀症脉
治法: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 法半夏、茯苓、白术、橘红、
甘草、天麻、生姜、大枣、 酒大黄。)
3、痰热腑实
主症:四大主症+腑实症脉
(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方药:星蒌承气汤
( 生大黄、芒硝、栝蒌、胆南星 )
4、气虚血瘀
主症:四大主症+气虚血瘀症脉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 黄芪、赤芍、川芎、 桃仁、红花、地龙、归尾 )
5、阴虚风动
主症:四大主症+肝肾阴虚症脉 (头晕头痛、耳鸣目眩、 腰酸腿软)
治法: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怀牛膝、龟版、
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麦芽、茵陈篙 甘草 )
(二)中脏腑
1.痰火闭窍
阳闭:五大主症+闭证共证 +痰热症(鼻鼾痰鸣,项背身热,烦躁,便秘) 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 方药: ①安宫牛黄丸
②羚羊角汤《通俗伤寒论》
( 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生地、 白芍、竹茹、川贝、茯神、甘草。)
2、痰湿蒙蔽心神
阴闭:五大主症+痰湿症(面白唇暗,静卧
不烦,肢软,四肢不温,痰涎壅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