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会昌六年(846年),杜牧迁睦州刺史。他每一次迁官, 离家乡长安越来越远,让杜牧思乡情切。大中二年,吏部 尚书高元裕写来一封书信慰问,令杜牧非常感激。但是高 元裕不久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没有来得及援引杜牧。同 年八月,杜牧终于接到信的任命,被升为司勋员外郎、史 馆修撰。 • 杜牧任司勋员外郎不到一年,就因为京官俸禄低,而难以 养家请求外放杭州刺史,但是没有批准。大中四年(850 年),他被升为吏部员外郎。但是杜牧仍然多次请求外放 湖州刺史,连上三启,终于应允了他的要求。但是也有人 认为,杜牧请求外放并不仅仅是经济原因,而是不满意朝 政,认为自己无法在朝中有所作为。同年秋天,杜牧到任 湖州刺史。他在湖州凭吊前贤,结识诗友,作了不少诗。 一年后,他又被内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到长安第二年, 迁中书舍人。这段时期,杜牧重新整修了祖上的樊川别墅, 并且闲暇之时经常在这里以文会友。大中六年(852年) 冬天病重逝世。
作品
• 杜牧的诗文都收录在《樊川文集》里。樊川是杜 牧家族在长安南下杜樊乡的别墅旁的一条小河的 名字,杜牧非常一生都非常喜欢这个地方:不仅 自己的诗文集叫做《樊川文集》,他的号也是 “樊川”。 • 杜牧逝世前,整理自己的诗文,烧掉了大半;但 是他生前诗文大多会抄录给外甥裴延翰。杜牧死 后,裴延翰将其诗文450首编为20卷的《樊川文 集》。
家世
• 杜牧出身于唐朝显赫的官宦世家京兆杜氏,为西 晋军事家杜预的十六世孙。杜牧虽然与杜甫同为 杜预之后,但是支派相去甚远。杜甫是杜预子杜 耽之后;杜牧则是杜预少子杜尹之后。 • 杜牧祖父是唐朝著名的宰相杜佑,他受到祖父的 影响非常大(来源:《杜牧传》)。其父杜从郁 官至驾部员外郎。 • 杜牧比较自豪于自己的家世,他在《冬至日寄小 侄阿宜诗》中说:“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
生平
• 杜牧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月日无考[1]。其 祖父杜佑正于该年开始任宰相。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 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 • 虽然杜牧是宰相之孙,但是由于10岁左右父亲就去世,家 中并不宽裕,杜牧自己曾说“某幼孤贫”。 • 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他 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曾注解《孙子兵法》十三篇。 • 少年时期的杜牧已经开始展现他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抱负。 唐敬宗时写下了著名的讽刺时事的作品《阿房宫赋》。而 在写给幽州节度使刘悟的《上昭义刘司徒书》中更是劝刘 悟讨伐河朔三镇,以效忠朝廷,而不要居功自傲。25岁时, 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 题的见解。此时的杜牧已经很有名气,作品流传。
• 开成四年春,杜牧将弟弟安顿在江州堂兄处后,赴长安就 任新职。至开成五年,杜牧升官为膳部员外郎。会昌元年 (841年)调任比部员外郎,二年春天,外放黄州刺史。 • 在黄州任上,杜牧除去了当地的一些苛捐杂税。但是黄州 是一个小州,杜牧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自觉政治抱负无法 施展,心情比较郁闷。但是在诗歌创作上反而颇有收获。 内容上既有感慨国事,又有借景抒情;既有思念亲人,又 有吊古揽胜。体裁则包括了长篇五古、绝句以及律体。这 个时期也是他一生中诗歌创作较多的时期。 • 会昌四年(844年),杜牧迁池州刺史。在唐武宗灭佛时 他表示赞同,认为有权势者舍财奉佛,以求减轻罪恶,得 以“买福卖罪”。在池州任上,杜牧与从未见面的张祜因 同感怀才不遇,成为知己。二人做了一些互相赠答酬和的 诗,成为晚唐诗坛的一段佳话。当时诗人郑谷作诗说: “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惟应杜紫微。”
• 大和二年(828年),杜牧参加了进士考试。由于他出身 名门,是宰相子弟,因此朝廷中不下二十人推举他。其中 吴武陵尤其出力。结果杜牧以第五名的成绩考取进士举。 依据唐朝制度,考取进士后,还要到吏部去应关试,才能 得到官职。杜牧到长安后,又赶上皇帝主持的制举考试, 杜牧应考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结果被录取。 • 杜牧制策登科后,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半年后,随外放江西观察使的沈传师做幕僚。根据唐朝惯 例,带京衔大理评事任团练巡官。令人不解的是,唐朝士 大夫喜作京官,不愿外放,杜牧去江西做幕僚的原因不明。 有人推测可能是因为家族关系密切,沈传师又欣赏杜牧的 才华,杜牧盛情难却,只好答应。 • 在洪州江西观察使府任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年左右后,大和四年(830年) 九月,杜牧随调任的沈传师到宣州,直到大和七年四月沈 传师回京任职后,才离开宣州,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所辟 到扬州任职。
文坛交往
• 杜牧生平很佩服韩愈、柳宗元,曾写诗“李杜泛浩浩,韩 柳摩苍苍。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冬至日寄小 侄阿宜诗》)虽然不知道杜牧是否与他们有过交往,但是 杜牧的古文和长篇五言古诗明显受韩愈的影响。(来源: 《杜牧传》) • 此外,杜牧对李贺的诗也非常赞赏。而白居易虽然诗名很 盛,但是杜牧与他并无往来,在诗歌创作上不仅未受到白 居易影响,而且还对他持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 杜牧与李商隐虽然被后人称之为“小李杜”,但是二人的 交往有记载的只有一次。大中三年(849年),与杜牧同 在长安做官的李商隐写过两首诗给杜牧,而且表达了对杜 牧的赞赏之情,诗中说:“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 司勋。”但是杜牧回赠李商隐的诗却找不到,可能没有作, 也可能已经亡佚。
政治抱负
• 杜牧自少喜好论兵。做过多篇文章谈论军事。《罪言》、 《战论》、《守论》、《原十六卫》几篇阐述了藩镇问题 和用兵方略,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时多采录。 • 杜牧曾作《孙子注》十三篇。“因取孙武书,备其注,曹 之所注,亦尽存之,分上中下三卷。”他对这本书非常自 负,“因注其书十三篇,乃曰:‘上穷天时,下极人事, 无以加也,后当有知之者。’”这本书在《新唐书·艺文 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皆有著录。 《郡斋读书志》称这本书“其学能道春秋战国时事、甚博 而详,知兵者将有取焉。”宋吉天宝作《孙子十家会注》, 亦收杜牧注。
杜牧
诗三首
杜牧
• 803年生,852年卒。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 士族。晚唐著名诗人,古文家 • 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 • 曾任中书舍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人称杜紫 微 • 其诗英发爽俊,为文尤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 • 在晚唐成就颇高,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于杜 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
• 在任沈传师幕僚期间,初次做官的杜牧得到了江西团练副使卢弘止的 很多帮助。日常除了处理公文,很多时候都是在参加宴会等交际活动。 杜牧后来追忆此时生活,曾说:“十年为幕府吏,每促束于薄书宴游 间。” • 杜牧到扬州任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中作推官,后来转为掌书记,负责 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京衔是监察御史里行。在扬州,杜牧公事之余, 常常流连于声色歌舞场所,后来杜牧追忆这段时期的生活,写诗云: “十年一觉扬州梦”。 • 大和九年(835年),杜牧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赴长安任职。八月 在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在这里 他遇到了宣州市的故人张好好,写下了著名的《张好好诗》。在洛阳 期间,由于职务清闲,他四处凭吊古迹,写下了不少诗篇。 • 开成二年(837年),由于弟弟在扬州病重,于是请假去看弟弟。由 于弟弟眼疾沉重,为了照顾弟弟,杜牧辞去了官职。但是为了维持生 计,他投书宣歙观察使崔郸,被召为宣州团练判官,京衔殿中侍御史, 内供奉。 • 在宣州,杜牧交友论诗,直到开成四年(839年)年底才离开宣州, 去长安任左补阙、史馆修撰。
• 中晚唐之后,诗人开始采用民间曲子填词;杜牧 曾作《八六子》,是第一个采用民间曲子中长调 的作词者,也是第一个作慢词的人。 • 此外,杜牧也是一位书法家。清朝叶奕苞评论其 书法:“牧之书潇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风韵。宗 伯云:‘颜、柳以后,若温飞卿、杜牧之,亦名 家也。’”目前唯一流传于世的杜牧手迹《张好 好诗》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成就
• 晚唐文人大多喜作律诗、绝句,不擅长于长篇五言古诗; 但这正是杜牧最擅长的,他的长篇五言古诗气骨遒劲。晚 唐的张为在《诗人主客图序》中将杜牧的诗归为“高古奥 逸”类。杜牧自称作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 不今不古,处于中间”,他注重“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 乱,以激发人意”。杜牧也擅长七律,是晚唐时期最擅长 七律的诗人之一。他的七律善用拗峭之笔,见之俊爽。 • 作为古文家的杜牧,深受韩愈的古文影响,笔力健举,但 不免强造文句,但是在晚唐时还是相当杰出的。他认为文 章应当注重思想内容,文句词藻的华丽是次要的。主张 “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 • 杜牧诗文皆所擅长,在唐朝也不多见。洪亮吉称:“有唐 一代,诗文兼擅者,惟韩柳小杜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