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__酿酒工艺总结

生物工程__酿酒工艺总结
生物工程__酿酒工艺总结

一酿酒的起源在我国,由谷物粮食酿造的酒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而果酒所占的份额很小,因此,探讨酿酒的起源主要是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某某人的发明,把这些人说成是酿酒的祖宗,由于影响非常大,以至成了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宋代<<酒谱>>曾提出过质疑,认为“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这虽然不足于考据,但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现象,不妨简介于下。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 1.仪狄酿酒 2.杜康酿酒 3.酿酒始于黄帝时期。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大致说明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是可信的,而这一点已被考古学家所证实。夏朝距今约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经出土距今五千多年的酿酒器具。(<<新民晚报>>1987年8月23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在山东莒县发现,”副标题为“同时发现五干年前的酿酒器具”)。这一发现表明: 我国酿酒起码在五千年前已经开始,而酿酒之起源当然还在此之前。在远古时代,人们可能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酿酒的起源应不晚于距今5000年。

蒸馏酒的起源用特制的蒸馏器将酒液,酒醪或酒醅加热,由于它们所含的各种物质的挥发性不同,在加热蒸馏时,在蒸汽(相)中和酒液(相)中,各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乙醇)较易挥发,则加热后产生的蒸汽(相)中含有的酒精浓度增加,而酒液(相)或酒醪中酒精浓度就下降。收集酒气并经过冷却,得到的酒液虽然无色,气味却辛辣浓烈。其酒度比原酒液的酒度要高得多,一般的酿造酒,酒度低于20%。蒸馏酒则可高达60%以上。我国的蒸馏酒主要是用谷物原料酿造后经蒸馏得到的。现代人们所熟悉的蒸馏酒分为“白酒”(也称“烧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酒”,“兰姆酒”等。白酒是是粮食发酵蒸馏而成的。白兰地是葡萄酒蒸馏而成的,威士忌是大麦等谷物发酵蒸馏而成的。兰姆酒则是甘蔗酒蒸馏而成的。

蒸馏酒起源的种种观点蒸馏酒与酿造酒相比,在制造工艺上多了一道蒸馏工序,关健设备是蒸馏器。故蒸馏器的发明是蒸馏酒起源的前提条件,但蒸馏器的出现并不是蒸馏酒起源的绝对条件。因为蒸馏器不仅可用来蒸酒,也可用来蒸馏其它物质,如香料,水银等。

蒸馏酒起源的观点1.蒸馏酒始创于元代2.蒸馏酒元代时外国传入3.宋代中国已有蒸馏酒4.唐代初创蒸馏酒5.蒸馏酒起源于东汉6.国外蒸馏酒的起源

二、酒的分类

(一)按酿造方法分类1. 酿造酒原料经糖化(或不经糖化)发酵后采用压榨方法使酒与酒糟分离制成的酒。这类酒成品酒中酒精含量低,刺激性小,营养成分含量高,如啤酒、黄酒、果酒等。2.蒸馏酒含淀粉或糖较多的物质为原料,经过糖化、发酵后,采用蒸馏的工序制成的酒。此类酒中酒精含量高,刺激性大,如白兰地、白酒。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配制酒用成品酒或食用酒精作为酒基,再配以香料,中草药和添加适量的糖和食用色素配制成的酒。如竹叶青、五加皮、青梅酒等。山西竹叶青。中国配制酒以山西竹叶青最为著名。竹叶青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汾酒集团,它以汾酒为原料,加入竹叶、当归、檀香等芳香中草药材和适量的白糖、冰糖后浸制而成。该酒色泽金黄、略带青碧,酒味微甜清香,酒性温和,适量饮用有较好的滋补作用;酒度为45度,含糖量为10%。

其他配制酒种类很多,如在成品酒加入中草药材制成的五加皮;加入名贵药材的人参酒;加入动物性原料的鹿茸酒、蛇酒;加入水果的杨梅酒、荔枝酒,等等。

(二)按酒中酒精含量分类 1.高度酒酒中酒精含量在40%以上,用蒸馏制成的酒,如白酒、威士忌等。酒精含量有多种计算方法,见教材P1 2.中度酒酒中酒精含量在20—40%之间。如青梅酒、人参酒、莲花白等。 3.低度酒酒中酒精含量在20%以下。如葡萄酒、黄酒、啤酒等。

(三)按糖分含量分类1.干型酒葡萄酒中的糖经发酵后,绝大部分成为酒精,酒中含糖量0.4克/100毫升以下;如民权干葡萄酒、沙城白葡萄酒。2.甜型酒葡萄酒中含糖量5克/100毫升以上,如中国红葡萄酒、烟台红葡萄酒等;黄酒中含糖量10克/100毫升以上,如香雪酒。3.半甜型酒葡萄酒中含糖量为1.2-5.0克/100毫升,如通化半甜葡萄酒等。黄酒中含糖量5-10克/100毫升,如善酿酒、福建老酒。4.半干型酒葡萄酒中含糖量0.4-1.2克/100毫升,如沙城半干葡萄酒。黄酒中含糖量0.5-3克/100毫升。如加饭酒。

四)按商业习惯分类在商业经营酒类批发和零售中可分为白酒、啤酒、黄酒、果酒和配制酒及国外蒸馏酒。1.白酒类以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物质为原料,通过酒曲、酵母的糖化和发酵,经蒸馏而制成的一种无色、透明、含高度酒精成分的酒称为白酒。2.黄酒类以糯米、粘黄米(黍米)

为原料,用麦曲、红曲、酒药进行糖化发酵,经压榨而制成的一种低度酒,称为黄酒,如绍兴酒、古越龙山酒、南方红曲黄酒、即墨老酒等。3.啤酒类啤酒是以麦芽、酒花为原料,经过糖化发酵酿造而成的含有低度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酒。4.果酒类以各种果实为原料,发酵酿制而成的具有果实风味的一种低度酒。如山楂酒、苹果酒、葡萄酒等。5. 配制酒以葡萄酒或蒸馏酒为酒基,加入各种调香物质,配制而成,如露酒、药酒。6.国外蒸馏酒类蒸馏酒由于酿酒原料不同,酒度不同,除我国的白酒外世界蒸馏酒还有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

三、白酒(一)白酒的原料生产白酒的原料包括:主要原料、辅料、酒曲、酒母、水等。主要原料:1.高粱是我国酿造名优白酒的主要原料,主要用于大曲酒。2.玉米玉米中含有较多植酸,发酵中分解形成甜味物质和甘油,使白酒的味甜醇。3.大米是我国酿造小曲酒的主要原料。大米质地纯净、无皮壳,成品酒带有特殊的米香。4.大麦大麦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发酵后产生较多的高级醇,使酒味冲、辣。5.薯类薯类淀粉含量高,产量大,适用于酿酒,而且出酒率高,但酒中甲醇含量高,薯干味较浓。6.辅料辅料又称填充料。工艺中采用固态法发酵时,必须加入一定的辅料,调整淀粉浓度有利于糖化发酵。酿造白酒常加入的辅料主要有稻壳、谷壳、花生壳和玉米芯等。7.酒母纯种酵母扩大培养后,含有大量酵母菌的培养液称为酒母。主要作用是使可发酵糖转变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也称酿酒中的发酵剂。

8.酒曲使用淀粉为原料酿酒的糖化发酵剂。酒曲中生长各种微生物,分解出淀粉酶,使原料中的淀粉转化为可发酵糖,发酵微生物,可将发酵糖转化为酒精。

9.水水是酒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风味,俗话说“名酒产地,必有佳泉”,在酿酒过程中,水是物料和酶的溶剂,直接影响糖化和发酵,因此,酿造白酒所用的水最低也应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二)白酒的成分和质量 1.酒精为白色透明液体,有独特的辛辣气味,具有较强的刺激性,酒精是衡量白酒酒度高低的标志。2.总酸白酒中各种酸的总称。白酒中的有机酸主要是指醋酸、丁酸、己酸和乳酸。3.总酯是白酒中各酯类的总称。白酒中所含有的各种酯类主要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丁酸乙酯,是决定白酒香型的主要成分。4.总醛白酒中的总醛主要是乙醛、乙缩醛、丙烯醛及糠醛。醛类多数是醇氧化酸的中间产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辛辣味,含量多,质量次。5.高级醇白酒中存在的高级醇主要是异戊醇、异丁醇、正丙醇、和少量的其它高级醇。我国对白酒中高级醇的含量有限制。6.甲醇白酒中的甲醇主要来源于原料中的原果胶物质,水解后生成甲醇,特别是薯类及代用原料中果胶物质含量较高,成品酒中甲醇含量高,影响酒的质量,甲醇对人的视觉神经损伤可致失明。7.氰化物白酒中的甲醇主要来源于原料中的原果胶物质,水解后生成甲醇,特别是薯类及代用原料中果胶物质含量较高,成品酒中甲醇含量高,影响酒的质量,甲醇对人的视觉神经损伤可致失明。8.铅白酒中铅主要来源于酿酒容器和冷凝器。

(三)白酒的香型1.清香型以山西杏花村汾酒为代表,又称汾香型。主香成分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酒质清香芬芳,干润爽口,醇厚绵软,酒味纯正。 2.浓香型以四川泸州特曲和五粮液为代表,又称泸香型和窖香型,主香成分是己酸乙酯和适量的丁酸乙酯。入口甜、落口绵、芳香浓郁,绵柔甘冽,回味悠久。3.酱香型以茅台酒、郎酒为代表,又称茅香型,主香成分是挥发性的酚元化合物,还含有多元醇和多元酚等,是酱香、窖底香和醇甜三种成分融合的独特风味。4.米香型又称蜜香型,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主香成分是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高级醇共同形成的香型。5.复香型又称兼香型,兼有两种以上香型的白酒,如凌川白酒、白沙液等。

6.其他香型以上香型外其他不同类型的白酒属于此类型,如贵州董酒、老龙口酒等。

(四)白酒的感官鉴定1.色泽:将酒倒入无色透明的高脚酒杯中,酒液应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一些名优酒贮存期较长,允许酒中存在极轻微黄色,如茅台酒。2.香气:白酒到入杯中后,易挥发的呈香物质分散在杯口周围的空气中,通过嗅觉来检验酒的香气。一般酒应具有一定的溢香,名酒和优质酒,不仅应有溢香,还应有较好的喷香和留香。3. 口味鉴定:白酒的口味应“协调、和谐”。过甜、过酸、过涩、过辣都会破坏白酒的风味质量。 4.酒体的鉴定:也称为风格,通过色、香、味三方面评价酒体。酒体要求色、香、味正常,具有典型性。

我国名白酒简介我国的白酒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独特。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传统

[全]农村生料酿酒技术步骤-出酒率高

农村生料酿酒技术步骤-出酒率高 生料酿酒的原理是利用适应生淀粉转化的糖化剂和酒精酵母的作用,将原料生淀粉转变成酒,再经蒸馏而成。它摒弃了传统固态法白酒复杂的工艺,出酒率提高20%以上,设备利用率提高30% ,吨耗煤降低35%,单位成本降低 200~-300元/吨酒。另外,生料酿酒后的下脚料富含蛋白质,且不含糠壳等杂质,是优良的饲料。 1、工艺流程 原料——加水——加曲——糖化(糟液——饲料)——发酵——蒸馏——原酒——勾兑——成品白酒 2、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 由于生料发酵没有熟料发酵蒸煮过程中的杀菌作用,因此,对原料的要求相对较高。用于生料酿酒的原料要求无杂质、无虫蛀和无霉变。对于陈粮,一般只有水分含量较低的原料才能用于生料酿酒。

(2) 辅料选择 生料酒曲是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复合酶酒曲,含生淀粉糖化剂、发酵剂和生香剂。同时应辅以适量的酸性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索酶等,以提高糖化发酵速率。 (3) 原料粉碎 大米、碎米可不经粉碎,玉米、高梁粉碎以后经过40目筛孔可达60%-70%。为了便于糖化发酵,防止杂菌感染,缩短发酵时间,大米也可做一定的粉碎,尽可能提高原料利用率。 (4) 拌料 按粮水比1:(2-3.5)计,将缸内水温调至30-40摄氏度(夏季30-35摄氏度,冬季35-40摄氏度)。下料搅拌均匀,同时下曲,用曲量按要求添加,一般为0.5%-0.8%。加曲后,料温保持25-30摄氏度(冬春季28-30摄氏度)。 (5) 糖化发酵 生料发酵是边糖化边发酵的过程。糖化发酵温度以控制室温来掌握。

室温25-30摄氏度,品温28-35摄氏度为宜,ph控制在4-5,夏季控制品温40摄氏度以下,加强换气通风、洒水降温。 保持清洁卫生,以防杂菌污染。为确保发酵前期酵母繁殖,在封口前增加搅拌(每天3-4次),40小时后密封发酵(每天适当搅拌),否则影响发酵,产酸多。 发酵液的成熟检查:一看、二闻、三尝。眼观液面料糟是否都沉入缸底,酵液由浑浊变清,醪液呈淡黄色,表面无气泡,整个发酵醪呈静止状态,发酵终止。闻有舒畅的香味和冲鼻的酒味。口尝微酸涩、不甜。理化检测:含酒精9%-12%,还原糖低于0.35%,总酸<0.5%。 发酵周期:发酵温度在30摄氏度以下时10~15天,发酵温度30摄氏度左右时7-8天。 (6) 蒸馏 采用专用设备,截头去尾,量质摘酒,低酒度复蒸提度除杂。具体操作:先将甑桶(最好是不锈钢容器)洗净,并注入15-30升清洁水,加热至70-80摄氏度。用露液泵将发酵成熟的酵液泵入桶中。装料系数50%-60%。烧火跟传统烤酒一样,“大火蒸料、缓火出酒、猛火追尾”。

电子工艺实验报告

电子工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 (3)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4)能够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了解一般电子产品的生产调试过程,初步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 抢答器焊接部分 二、实验步骤: (1)学习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电路。 (2)学习并掌握抢答器的工作原理。 (3)学习焊接各种电子元器件的操作方法。 (4)按照图纸焊接元件。 实验原理图

焊接技巧及烙铁使用 (一)焊接机巧 1.焊前处理: 焊接前,应对元件引脚或电路板的焊接部位进行焊前处理。 ①、清除焊接部位的氧化层 可用断锯条制成小刀。刮去金属引线表面的氧化层,使引脚露出金属光泽。印刷电路板可用细纱纸将铜箔打光后,涂上一层松香酒精溶液。 ②、元件镀锡

在刮净的引线上镀锡。可将引线蘸一下松香酒精溶液后,将带锡的热烙铁头压在引线上,并转动引线。即可使引线均匀地镀上一层很薄的锡层。导线焊接前,应将绝缘外皮剥去,再经过上面两项处理,才能正式焊接。若是多股金属丝的导线,打光后应先拧在一起,然后再镀锡。 2.做好焊前处理之后,就可正式进行焊接。 ①、右手持电烙铁。左手用尖嘴钳或镊子夹持元件或导线。焊接前,电烙铁要充分预热。烙铁头刃面上要吃锡,即带上一定量焊锡。 ②、将烙铁头刃面紧贴在焊点处。电烙铁与水平面大约成60℃角。以便于熔化的锡从烙铁头上流到焊点上。烙铁头在焊点处停留的时间控制在2~3秒钟。 ③、抬开烙铁头。左手仍持元件不动。待焊点处的锡冷却凝固后,才可松开左手。 ④、用镊子转动引线,确认不松动,然后可用偏口钳剪去多余的引线。 3.焊接质量 焊接时,要保证每个焊点焊接牢固、接触良好。要保证焊接质量。 所示应是锡点光亮,圆滑而无毛刺,锡量适中。锡和被焊物融合牢固。不应有虚焊和假焊。 虚焊是焊点处只有少量锡焊住,造成接触不良,时通时断。假焊是指表面上好像焊住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焊上,有时用手一拔,引线就可以从焊点中拔出。

《酿酒工艺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7ru 《酿酒工艺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仅供参考,非标准答案) 浸麦度:浸麦后大麦的含水率。 煮沸强度:指煮沸锅单位时间(h)蒸发麦汁水分的百分数。 原麦汁浓度:发酵前麦汁中含可溶性浸出物的质量分数。 无水浸出率:100g干麦芽中浸出物的克数。 浸出物:在一定糖化条件下所抽提的麦芽可溶性物质。 糊化:淀粉受热吸水膨胀,从细胞壁中释放,破坏晶状结构,并形成凝胶的过程 液化:淀粉长链在受热或淀粉酶的作用下,断裂成短链状,粘度迅速降低的过程。 糖化:指将麦芽和辅料中高分子贮藏物质及其分解产物通过麦芽中各种水解酶类作用,以及水和热力作用,使之分解并溶解于水的过程。 浸出糖化法:麦芽醪纯粹利用其酶的生化作用,用不断加热或冷却调节醪的温度,使之糖化完成。麦芽醪未经煮沸。用于制作上面发酵的啤酒。 煮出糖化法:麦芽醪利用酶的生化作用和热力的物理作用,使其有效成分分解和溶解,通过部分麦芽醪的热煮沸、并醪,使醪逐步梯级升温至糖化终了,用于全麦发酵生产下面发酵啤酒 复式糖化法:糖化时先在糊化锅中对不发芽谷物进行预处理——糊化、液化(即对辅料进行酶分解和煮出),然后在糖化锅进行糖化的方法。用于添加非发芽谷物为辅料生产下面发酵啤酒 蛋白质休止:利用麦芽中的内、外肽酶水解蛋白质形成多肽和氨基酸, 泡持性:通常,啤酒倒入干净的杯中即有泡沫升起,泡沫持久的程度即为泡持性。 挂杯:倒一杯酒,轻轻摇杯,让酒液在杯壁上均匀地转圈流动,停下来酒液回流,稍微等会儿,你就会看到摇晃酒杯的时候,酒液达到的最高的地方有一圈水迹略为鼓起,慢慢地就在酒杯的壁面形成向下滑落的酒液,象一条条小河,这就是挂杯。 清蒸清碴:酒醅和碴子严格分开,不混杂。即原料清蒸、清碴发酵、清蒸流酒。 清蒸混碴:酒醅先蒸酒,后配粮混合发酵。 混蒸混碴:将酒醅与粮粉混合蒸馏,出甑后冷却、加曲,混合发酵。 粮糟:母糟配粮后称之粮糟 酒醅(母糟):指正在发酵或已经发酵好的材料。 喂饭法发酵:将酿酒原料分成几批,第一批先做成酒母,在培养成熟阶段,陆续分批加入新原料,起扩大培养、连续发酵的作用,使发酵继续进行。 生啤酒:不经巴氏灭菌,而采用其他方式除菌达到一定生物稳定性的啤酒。 鲜啤酒:不经巴氏灭菌的新鲜啤酒。 干型酒:酒的含糖量<15g/L的酒,以葡萄糖计。 淋饭酒母:传统的自然培养法,用酒药通过淋饭酒制造的自然繁殖培养酵母菌,这种酒母为淋饭酒母。串蒸:食用酒精或白酒经香醅料层再次蒸馏生产白酒的工艺。 酒的分类。 发酵酒:以粮谷、水果、乳类等为原料,主要经酵母发酵等工艺制成的、酒精含量小于24%(V/V)的饮料酒。 蒸馏酒:以粮谷、薯类、水果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陈酿、勾兑制成的、酒精度在18%~60%(V/V)的饮料酒。 配制酒: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在加工制成的、已改变其原酒基风味的饮料酒。 黄酒的分类。 1.按生产方法分类:

体育教师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体育教师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在学校领导重视下,在全组四位体育教师共同努力下,坚持学校体育工作的特色,全面贯穿教育方针,扎扎实实地开展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个性,采取深化改革,探讨新形的教学模式,狠抓内部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逐渐构成自身的特色,走出一条科研兴教的体育工作之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体育教师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教师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校体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进取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实施新课程标准,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及运动训练成绩。学校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以创立体育特色学校为平台,以活跃我校学校文化,提升办学水平,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欢乐、和谐、平安、卫生、健康的工作学习环境为目的,进取的开展好体育教学活动。 一、政治思想。 一年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

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我在这学年里,能认真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我教育教学之中。 二、工作职责。 本学年,我担任小学六年级四个班的体育教学工作和学校体育器材管理。 三、实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体育教研组一向把体育达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进取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锻炼与测验。在今年学校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做了新的部署。首先、明确任务指标,即:全班达标率、良好率和优秀率分别不低于95%、30%和40%;其次在体锻达标工作中,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给学生传授技术动作和要领,负责矫正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必须强度的训练。还有就是在学生体锻达标的检测上,采取集中检测的方法,严格把握各项标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实施。还进行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落实。认真、负责地进行了学生体质的测试。 四、认真执行体育教学常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开学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出了可行的所教年级体育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

生料酿酒技术

生料免蒸酿酒技术是指直接将生料(大米、玉米、高梁、稻谷、红薯等)加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发酵6~8天就可蒸馏制成优质白酒。 一、原料处理酿酒的原料要求经过粉碎,(大米不必粉碎),一般细度要超过80目,粉碎机底筛直径在1mm以下。只有达到这样细度的颗粒,才能被水充分浸泡才能使霉菌广泛的与淀粉接触、酶解,使淀粉的糖化率达到95%以上。 二、配料在配料顺序上,应采用先水后粮再加曲的方法较好,粮水比应控制在1:3,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用量为原料总量的0.6%~0.7%。先按比例把40℃的水倒入缸中,然后把粉碎好的粮食逐渐的倒入缸内,边倒边搅拌,再加入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下曲时温度不要超过40℃。 三、发酵酿酒的关键在于发酵,发酵搞好了,酒的质量、产量都会得到提高。生料酿酒的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于40℃者易产酸,甚至曲种死亡,低于20℃者,生料难以发酵。最佳发酵温度是25~35℃。 发酵缸应加盖或用塑料薄膜盖上拴牢,采用密封式方法发酵。发酵开始时,每天要充分搅拌一次,以保证原料发酵完全、彻底。一般来说,发酵温度在20~25℃时,发酵期为15~20天;发酵温度在25~30℃时,发酵期为12左右;发酵温度在30~38℃时,发酵期在7天左右。 检验是否发酵或发酵是否完毕,可用手在水面搅一搅,上面是水,下面是玉米,水清、颜色为深棕色,即为发酵好了。也可把打火机点着,放入缸内靠近水面,火熄了就是发酵好了,反之亦然。 四、设备选用生料免蒸酿酒技术所用的酿酒设备和传统技术所用的酿酒设备略有不同,传统固态酿酒设备,冷却部分可用,蒸馏部分需另购或改装;传统液态法酿酒设备,可用于生料酿酒,但设备的材料要符合国家食用器皿要求的材料标准,否则使用寿命短,且较容易粘锅、糊锅。 针对传统酿酒设备的粘锅、糊锅问题,可采用以下几种解决办法:①适量多放些压锅水;②先将发酵液中稀的部分投入锅内,待要开锅时再投入其余的发酵液;③在开锅前搅拌数次,重点是使沉入锅底的固态物质悬浮;④使用最新研制的“xsm型家用小型酿酒设备”。 五、烧酒每100斤原料放压锅水50斤,用吹风机把水烧开,然后把发酵好的原料放入烧锅内搅一次,中间搅一次,开锅之前搅一次。 用水把烧锅封好,酒头去掉一斤。当出5斤酒时把吹风机点上,用稳火烧酒,当酒稍微有点混时,把吹风机开大,用大火烧酒,酒清时,把吹风机关上。当第一个桶里白酒酒精度平均达到50°时,换第二个桶接酒尾,同时打开吹风机,当流酒口流出的酒的酒精度达10°时,把火灭掉,整个烧酒过程完成。

电工电子工艺基础实验报告完整版

电工电子工艺基础实验报告完整版 电工电子工艺基础实验报告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 年 10 月 7 日

目录 一.手工焊点焊接方法与工艺,贴片、通孔元器件焊接工艺。 二.简述磁控声光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画出电路组成框图,实物图片。 三.简述ZX—2005型稳压源/充电器的工作原理,画出电路组成框图,实物图片;附上实习报告。四.简述流水灯工作原理,画出电路组成框图,实物图。 五.简述ZX2031FM微型贴片收音机的工作原理,画出电路组成框图,实物图。 六.简述HTDZ1208型—复合管OTL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画出电路组成框图,实物图。七.总的实训体会,收获,意见。 一.手工焊点焊接方法与工艺,贴片、通孔元器件焊接工艺。 (1)电烙铁的拿法 反握法:动作稳定,不易疲劳,适于大功率焊接。 正握法:适于中等功率电烙铁的操作。

握笔法:一般多采用握笔法,适于轻巧型的电烙铁,其 烙铁头就是直的,头端锉成一个斜面或圆锥状,适于焊 接面积较小的焊盘。 (2)焊锡的拿法 (3)焊接操作五步法 左手拿焊条,右手拿焊铁,处于随时可焊状态。 加热焊件、送入焊条、移开焊条、移开电烙铁。(4)采用正确的加热方法 让焊件上需要锡侵润的各部分均匀受热 (5)撤离电烙铁的方法 撤离电烙铁应及时,撤离时应垂直向上撤离 (6)焊点的质量要求 有可靠的机械强度、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7)合格焊点的外观 焊点形状近似圆锥体,椎体表面呈直线型、表面光泽 且平滑、焊点匀称,呈拉开裙状、无裂纹针孔夹 渣。 (8)常见焊点缺陷分析 二.简述磁控声光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画出

酿酒工艺学

酿酒工艺学 《酒的起源》 1: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 2: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 3:酿造酒:又称发酵酒。即指原料经发酵后,不经蒸馏但经贮存等工序可直接饮用的酒。(如葡萄酒、黄酒、啤酒等。) 4:蒸馏酒:凡用水果、乳类、糖类、谷物等原料,经过酵母菌发酵后,蒸馏得到的无色、透明的液体,再经过陈酿和调配,制成透明的、含酒精浓度大于20%(V/V)的酒精性饮料,称为“蒸馏酒”。 5:配制酒:指以蒸馏酒或酿造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或称基酒),利用允许的天然或人造的某些材料,经特定的工艺,增加呈色、呈香、呈味成分的酒。 6:50~55 度的白酒成为高度酒,40~49 度的白酒为降度酒,而39 度以下的白酒为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占40 %。 7:白酒中的名酒是按香型评定的。现分为酱香型、米香型、清香型、浓香型,其它香型(董香型,凤香型,芝麻香型等)。 8: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白酒是中国所特有的,一般是粮食酿成后经蒸馏而成的;西班牙加泰隆人也许是第一次记载了蒸馏酒的人。 9: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是其主要成份,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分为酸、酯、醛、醇等类型。决定酒的质量的成份往往含量很低,但种类却非常多。这些成份含量的配比非常重要。 10:酒精可被肠胃直接吸收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人体本身也能合成少量的酒精,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0.003%的酒精。血液中酒精浓度的致死剂量是0.7%。 11: 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啤酒的度数则不表示乙醇的含量,而是表示麦芽汁的浓度,12:葡萄酒,又称为佐餐酒(Table wines)。 国际通用上葡萄酒规则: 先上白葡萄酒,后上红葡萄酒; 先上新酒,后上陈酒; 先上淡酒,后上醇酒; 先上干酒,后上甜酒。 《酒曲》

体育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体育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体育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自任现职以来,在人民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转瞬过了七年,作为一名年轻老师,需要经常对自身进行不断的审察与总结,以促进自我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我时刻不忘教师应有的形象,讲政治、顾大局、守法纪、钻业务、思进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提高政治素质,严守师德规范 无论何时何地,我对政治学习一刻也未放松,积极参与各种思想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政方略、教育法规、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通过政治学习,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心灵环保不断加强,无任何违法乱纪行为,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正确的政治观点,在思想上言行上和党中央保持着高度的一致,紧跟党的路线,坚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 对教师职业道德我牢记在心,并严格用其规范自己的言行,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牢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服务宗旨,无任何排挤、歧视、讥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始终把培养现代化的新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二、加强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我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课后辅导、课外阅读等方面积极地进行积累。 1、课前准备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每节课尽量发挥学校的物质资源的优势,增加一些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技能可能会有那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方法手段和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④扩充学生的知识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针对目前高考与现代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在课本的基础上拓展相关的知识面,使学生的思想不被禁锢于学校的方寸之地,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进而能够随时适应社会上的各种情况,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2、课堂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在课堂中多采用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走出传统教学的

传统酿酒工艺

传统酿酒工艺: (1)传统酿酒: 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槽→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 酒曲 生料酿酒得特点及其工艺操作 生料酿酒,早在七八十年代曾经热过一时,但因其出酒率不高,口感不如人意而被冷落。近年来,合肥酿酒技术服务中心通过上千次得实验,终于研制出一种能解决上述两大难题得生料酒曲。经过两年多来几十家酒厂得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得效果。一些酒厂还进入了规模化生产,充分表明了生料酿酒得先进与优越。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生料熟料两种酿酒工艺对比 以传统得小曲酒固态法工艺为例,其工艺流程: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糟→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生料+曲→发酵→蒸馏→成品酒。 从上述两种工艺流程对比中,即可明显瞧出生料酿酒工艺较之熟料酿酒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原料+水+曲后就进入发酵,省去了原料得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糠等8道工序,因而节约了原料蒸煮所需燃料、人工、时间、占地面积等等。 2、生料酿酒不须要辅料,如稻壳等,从而节省了购买辅料得费用人工等。 3、按原料总量加入0、6~0、7%生料酒曲外,不需再添加任何曲药与其她添加剂如活性干酵母、糖化酶等,省去了制曲车间、购买各种添加剂得费用及繁琐得工艺操作。? 4、生料酿酒出酒率与成品酒口感都大大地超过熟料酿酒工艺。比如,以酿酒技术较为先进得黑龙江普通白酒为例,原料出酒率一般为48—53%(酒度以57、5%计),最高也只能达到55—56%。?采用合肥酿酒技术服务中心研制得生料酒曲按上述工艺流程生产,玉米出酒率能达到55%(酒度以65%计),大米出酒率能达到65%,而且成品酒香味丰满、柔与、尾净、无邪杂味、无新酒贯有得糠味、酒槽味、糊味、暴辣味。有得厂家反映,采用生料酿酒技术生产得白酒,蒸馏出来后不经勾调即能达到一级质量标准。?综上所述,生料酿酒就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液态发酵、液态蒸馏得全液态法生产工艺,把几千年来得传统技术得烦琐、复杂得工艺流程简化为配料、发酵、蒸馏三道工艺,因此操作简便,轻松。?二、生料酿酒酒曲得特点 生料酿酒成败得关键在于酒曲,这种酒曲既要能将生淀粉转化为糖,又要同时将糖转化为酒精,而且还要保证有较高得出酒率与较完美得口感。 合肥酿酒技术服务中心研制得生料酒曲具有如下特点:?1、能将任何含有淀粉或糖分得植物发酵成为酒精。淀粉出酒率几乎能达到100%。?2、这种酒曲不仅能酿制各种白酒与酒精,还能酿造各种低

电子工艺实习实验报告--AM收音机的调试及组装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 ——AM收音机组装与调试 一:目的意义 本次电子工艺实习是对一台六管中波段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做为调幅收音机,进行安装焊接及调试。在实习过程中,了解简单电子产品的制作过程;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的方法;熟练掌握电子元件的焊接;学会对收音机进行检测、故障判断及调试。本次电子工艺实习意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同学能够敢于实践,勇于实践。 二:原理 1、AM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AM收音机主要由输入电路、混频电路、中放电路、检波电路、前置低频放大器、功率放大电路和喇叭或耳机组成。 输入电路,即选择电路,或称调谐电路把空中许多无线电广播电台发

出的信号选择其中一个,送给混频电路。混频将输入信号的频率变为中频,但其幅值变化规律不改变。不管输入的高频信号的频率如何,混频后的频率是固定的,我国规定为465KHZ。中频放大器将中频调幅信号放大到检波器所要求的大小。由检波器将中频调幅信号所携带的音频信号取下来,送给前置放低频放大器。前置低频放大器将检波出来的音频信号进行电压放大。再由功率放大器将音频信号放大,放大到其功率能够推动扬声器或耳机的水平。由扬声器或耳机将音频电信号转变为声音。 当调幅信号感应到B1 及C1 组成的天线调谐回路,选出我们所需的电信号f 进V1( 9018H)三极管基极;本振信号调谐在高出f1 频率一个中频的f2(f1+465KHz) 例:f1=700KHz 则f2=700+465KHz=1165KHz进入V1 发射极,由V1 三极管进行变频,通过B3选取出465KHz中频信号经V2和V3二级中频放大,进入V4检波管, 检出音频信号经V5(9014)低频放大和由V6、V7组成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图中 D1、D2 (IN4148) 组成±稳压,固定变频,一中放、二中放、低放的基极电压,稳定各级工作电流,以保持灵敏度。由V4(9018)三极管PN结用作检波。R1、R4、R6、R10 分别为V1、V2、V3、V5 的工作点 调整电阻R11为V6、V7 功放级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8 为中放的 AGC电阻,B3、B4、B5为中周(内置谐振电容) ,既是放大器的交流负载又是中频选频器,该机的灵敏度,选择性等指标靠中频放大器保证。 B6、B7为音频变压器,起交流负载及阻抗匹配的作用。

酿酒的工艺设计流程

酿酒的工艺流程 一·原料处理 浓香型白酒生产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高粱,但也有少数酒厂使用多种谷物原料浓香型白酒混合酿酒的。以糯高粱为好,要求高粱籽粒饱满、成熟、干净、淀粉含量高。原料高粱要先进行粉碎。目的是使颗粒淀粉暴露出来,增加原料表面积,有利于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和蒸煮糊化,糖化时增加与酶的接触,为糖化发酵创造良好的条件。但原料粉碎要适中,粉碎过粗,蒸煮糊化不易透彻,影响出酒;原料粉碎过细,酒醅容易发腻或起疙瘩,蒸馏时容易压汽,必然会加大填充料用量,影响酒的质量。 二·出窖 酒厂把酒醅及酒糟统称为糟。浓香型酒厂均采用经多次循环发酵的酒醅(母糟、老糟)进行配料,人们把这种糟称为“万年糟”。“千年老窖万年糟”这句话,充分说明浓香型白酒的质量与窖、糟有着密切关系。 三·配料、拌和 配料在固态白酒生产中是一个重要的操作环节。配料时主要控制粮醅比和粮浓香型白酒糠比,蒸料后要控制粮曲比。配料首先要以甑和窖的容积为依据,同时要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进行调整。配料要做到“稳、准、细、净”。对原料用量、配醅加糠的数量比例等要严格控制,并根据原料性质、气候条件进行必要的调节,尽量保证发酵的稳定。酿制浓香型酒,除了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外,也可添加其他的粮谷原料同时发酵。多种原料混合使用,充分利用了各种粮食资源,而且能给微生物提供全面的营养成分,原料中的有用成分经过微生物发酵代谢,产生多种副产物,使酒的香味、口味更为协调丰满。“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净、大麦冲”是人们长期实践的总结。为了达到以窖养醅和以醅养窖,使每个窖池的理化特征和微生物区系相对稳定,可以采用“原出原入”的操作,某个窖取出的酒醅,经过配料蒸粮后仍返回原窖发酵,这样可使酒的风格保持稳定。出窖配料后,要进行润料。将所投的原料和酒醅拌匀并堆积lh左右,表面撒上一层稻壳,防止酒精的挥发损失。润料的目的是使生料预先吸收水分和酸度,促使淀粉膨化,有利蒸煮糊化。要注意拌和低翻快拌,防止挥发,也不能先把稻壳拌入原料粉中,这样会使粮粉进入稻壳内,影响糊化和发酵。 四·蒸酒蒸粮 “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说明白酒蒸馏相当重要。蒸馏之目的,一方面要使成熟酒醅中的酒精成分、香味物质等挥发、浓缩、提取出来;同时,通过蒸馏把杂质排除出去,得到所需的成品酒。 五·入窖 粮糟入窖前,先在窖底撒上l~1.5kg大曲粉,以促进生香。第一甑料入窖温度可以略高,每入完一甑料,就要踩紧踩平,造成厌氧条件。粮糟入窖完毕,撒上一层稻壳,再入面糟,扒平踩紧,即可封窖发酵。入窖时,注意窖内粮糟不得高出地面,加入面糟后,也不得高出地面50cm以上,并要严格控制入窖条件,包括入窖温度、酸度、水分和淀粉浓度。 六·封窖发酵 1.封窖粮糟、面糟入窖踩紧后,可在面糟表面覆盖4~6cm的封窖泥。封窖泥是用优质黄泥和它的窖皮泥踩柔和熟而成的。将泥抹平、抹光,以后每天清窖一次,因发酵酒醅下沉而使封窖泥出现裂缝,应及时抹严,直到定型不裂为止,再在泥上盖层塑料薄膜.膜上覆盖泥沙,以便隔浓香型白酒热保温,并防止窖泥干裂。封窖的目的是使酒醅与外界空气隔绝,造成厌氧条件,防止有害微生物的侵入,同时也避免了酵母菌在空气充足时大量消耗可发酵性糖,保证曲酒发酵正常进行。但封窖不严,跟窖不及时,若有窖顶漏气,则会引起酒醅发烧、霉变、生酸,还会使酒带上邪杂味。如不抹封窖泥而直接覆盖薄膜,虽然也能形成厌氧条件,但往往使酒带上烧臭味,成品酒的己酸乙酯含量因此而偏低,乳酸乙酯含量偏高,酒香气小;所以尽量采用泥封,窖顶中央应留一吹口,以利于发酵产生的CO2逸出。 2.发酵管理浓香型白酒发酵期间,首先要做好清窖,其次要注意发酵酒醅的温度变化情况,要加强

生料酿酒工艺

生料酿酒工艺 实验目的:掌握、熟练发酵工程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技术、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所谓生料酿酒(也称为生料发酵)就是微生物直接利用生淀粉进行生长繁殖、代谢的生产酒精的过程。这种无蒸煮原料酿酒技术的关键在于生淀粉的糖化,此糖化过程不仅要有高转化率的糖化酶,而且要有能直接利用生淀粉进行液化、糖化的酶类。为了使淀粉能充分参与,以使淀粉分子被充分的暴露出来,被淀粉糖化酶分解为葡萄糖,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糖化过程中可加入少量的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进一步提高葡萄糖的产率。 实验材料:大米发酵容器电炉 3-5千毫升烧瓶电磁搅拌器酸度计恒温水浴分光光度计 实验方法: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生料+曲→发酵→蒸馏→成品酒。 免蒸煮生料酿酒技术 试验开始,按下列顺序操作 1、原料1000克,除大米以外均要打碎,过40目筛孔,称量后放入发酵容器内。 2、称曲种6克加入发酵容器内。 3、加入发酵容器冷水3000毫升。 4、用木竹棒或其他工具搅拌充分,若是用玻璃瓶作发酵容器,不用搅拌,可用手摇晃玻璃瓶即可。 5、加盖。投料完并搅拌后,发酵容器应加盖,如盖不能密封者,要用塑料膜盖上并用绳索拴牢,以防漏气。 三、发酵期中的管理室温(发酵温度)应在20度以上,最佳发酵温度为25-30度发酵的关键是温度,因此要随时掌握和了解温度的变化情况,最好随时保证发酵处于最佳温度25-30度,如温度降到20度以下时,即应采取保温措施,例如将发酵容器用火烤,用太阳光晒等。 1、搅拌,发酵开始后,每天要搅拌一次,目的是使所有原料都能得到均匀的充争发酵,使所有淀粉,糖分都能全都发酵成为酒精,不搅拌就不能使原料得到

完全,彻底发酵,从而影响到出酒率。 2、空气,酒精是采用厌氧发酵,大量空气进入,会使发酵感染菌而变酸,因此,要随时检查,因此,要随时检查发酵池盖是否漏气?塑料薄膜破损,没有栓紧而漏气等等。 3、随时观察原料发酵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整个发酵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发酵开始→发酵旺盛→发酵衰退→发酵完毕。 原料在发酵四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物理和生化变化,观察和掌握好这些不同变化,即能掌握发酵好坏的整个过程。现将原料在发酵中的物理变化以文字说明。(1)发酵开始,发酵末开始时,原料和水(总称为发酵醪)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动静如死水一般;醪液也是清彻透明的。发酵开始后,醪液面有小泡,但数量不多。2)发酵旺盛。液面小泡变大泡,而且数量很多;发酵醪在翻滚,好似水开沸腾;二氧化碳强烈,旺盛冲鼻,发酵醪液由清变为浑浊,有酒香味。(3)发酵衰退。泡沫减弱,二氧化碳味减弱,最大特点是原料由发酵容器底浮在液面,其数量约有总量的1/5(4)发酵完毕。漂浮于液面的原料又沉入下去,发酵液由浑浊变清,整个发酵醪又处于静止状态,这证明已经彻底发酵完毕,这种现象就叫作发酵完毕的标志。 4、检查发酵酵醪液的酒精含量。 发酵完毕后应检查醪液的酒精含量多少,以确定本次发酵情况的好坏,以便找出原因,供下次调整和改进,小试时量少也可不检查。 5、检查发酵醪酒精含量的方法是:取发酵醪200毫升+冷水200毫升共400毫升,放入玻璃蒸馏瓶内用电炉和玻璃冷凝器蒸馏出200毫升来,然后插入酒精表 (1-50度)和温度表,读酒精表和温度表的刻度并记下,然后换算酒精度,酒精度与温度的换算可采用简单换算法:即温度表以20度为标准,每高于20度每度-0.33酒度;每低于20度者,每度+0.33酒度。 检测方法: 总酸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分析步骤

电子工艺实习实验报告

1.1.1.1.1北京邮电大学实习报告

1.焊接工艺 1.1 焊接工艺的基本知识 焊接是使金属连接的一种方法。它利用加热手段,在两种金属的接触面,通过高温条件下焊接材料的原子或分子的相互扩散作用,使两种金属间形成永结牢固的结合面而结合成整体。 焊接的过程有浸润、扩散、冷却凝固三个阶段的变化。利用焊接的方法进行连接而形成的接点叫焊点。 焊接工艺是指焊接过程中的一整套技术规定。包括焊接方法、焊前准备、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顺序、焊接操作、工艺参数以及焊后热处理等。 我们实验中主要是PCB板的焊接。 1.2 焊接工具、焊料、焊剂的类别与作用 焊接工具有烙铁、镊子、螺丝刀、钳子等。 电烙铁的作用是加热焊料和被焊接金属,最终形成焊点。按加热方式可分为内热式、外热式等,按功能分为防静电式、吸锡式、恒温式等。本实验使用外热式电烙铁。 焊料是焊接时用于填加到焊缝、堆焊层和钎缝中的金属合金材料的总称。包括焊丝、焊条、钎料等。焊料分软焊料和硬焊料两种,软焊料熔点较低,质软,也叫焊镴,如焊锡;硬焊料熔 点较高,质硬,如铜锌合金。本次实习使用的焊料为焊锡(铅锡合金)。 焊剂是指焊接时,能够熔化形成熔渣和(或)气体,对熔化金属起保护和冶金物理化学作用的一种物质,又称助焊剂或阻焊剂,一般由活化剂、树脂、扩散剂、溶剂四部分组成。一般 可划分为酸性焊剂和碱性焊剂两种。作用:清除焊件表面的氧化膜,保证焊锡浸润。本实验的焊料是松香。 下面分列各工具及材料的作用。 电烙铁:熔化焊锡; 电烙铁架:放置电烙铁; 镊子:夹持焊锡或去除导线皮; 螺丝刀:拆组机器狗; 钳子:裁剪导线或焊锡; 焊锡(锡铅合金):固定焊脚,电路板和器件电气连接; 助焊剂(松香):加速焊锡融化,去除氧化膜,防止氧化等; 阻焊剂(光固树脂):板上和板层间的绝缘材料。 1.3焊接方法 手工焊接主要为五步焊接法: 1.准备施焊,检查焊件、焊锡丝、烙铁,保持焊件和烙铁头的干净; 2.加热焊件,用烙铁头加热焊件各部分,加热时不要施压; 3.熔化焊料,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将焊丝至于焊点,是焊料融化并润湿焊点; 4.移开焊锡,当融化的焊料在焊点上堆积一定量后,移开锡丝; 5.移开烙铁,当焊锡完全润湿后,迅速移开烙铁,在焊锡凝固前保持焊件为静止状态。

体育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完整版

体育教师专业技术工作 总结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2009年参加工作,执教6年中,一直工作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2010年12月被评为中学二级教师,现把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本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始终站稳立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遵守《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党"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6年来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二、教学教研方面 (一)教学工作 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广度的相关学科知识。从教以来,不断自我进修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了大量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还有运动心理学、中、小学生心理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掌握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发展动态,追踪本学科的科研信息,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新课改的大潮中,在教学中能把最新的理论巧妙的结合起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教学水平高,能力强,胜任健美操、篮球、田径等运动队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功,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在教学中对教材有深刻的分析理解、对教材熟悉、运用起来得心应手,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结合教育教学动态,科学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重点突出、分析难点,语言准确、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动作规范、大方准确。在教法上吸收各种精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启发引导,讲练看结合。使用现代化手段,用制作的计算机软件分析动作指导田径队员进行训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训练质量。

生料酿酒工艺实验报告要点

生料酿酒工艺研究 学生姓名:方护辉指导教师:张会香,李子院 摘要:本文对生料酿酒工艺进行了研究,大米粉碎后按粮酶比加入0.3%的糖化酶,0.2%的活性干酵母和0.1%生香酵母进行发酵,结果表明,在各项指标均合格的情况下大米产酒率可达29%。 关键词:生料酿酒;大米;糖化;发酵 Technology of liquor-making with uncooked materials Student: W ANG Li-gang Teacher: LI Hai-yun, LI Zi-yuan, LIU Hong-yan Abstract :This paper with uncooked materials technology, rice after smashing in proportion to add 0.3% of saccharifying enzyme, 0.2% of active dry yeast and 0.1% of the fermented chao yeast, a 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all the indexes of qualified in rice wine rate can amount to 29%. Key words: Liquor-making with uncooked materials; rice; saccharification; fermentation

前言 生料酿酒是微生物利用生淀粉直接进行生长、繁殖及代谢的过程[1]。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微生物利用自身所产的酶将生淀粉转化成葡萄糖, 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能量。同时在酒化酶的作用下, 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排出细胞外。加水糖化发酵、蒸馏而成,其特点是采用生原料,不经蒸煮糊化,不需配糟,整个发酵过程是在液态中进行。此法具有投资省,操作简便,清洁卫生,出酒率高的特点,效益较明显。又因为在其酿造过程中不需添加稻壳等辅料,所以其酿酒废酒糟可直接作饲料——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饲料。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以生产饲料喂猪为主、产酒为辅的现象。总之,生料酿酒项目是特别适合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的项目。 生料酿酒工艺与传统发酵酒精工艺比较, 具有节约能源,提高出酒率, 操作简便, 便于工业化生产[2]。全球性的能源危机, 使生料酿酒项目的研究愈来愈迫切。 生料酿酒就是酿酒的原料不需要蒸熟,直接用生料就能把淀粉转化成糖,再转化成乙醇。只要含有淀粉的物质或含糖的物质都能转化成乙醇即食用酒精。除了大米外,其他粮食都需要粉碎。要想用生料酿出的白酒口感好,必须搭配好酿酒的原料。高粱酿酒香,但出酒少。大米出酒多,但不够暴。玉米出酒率仅次于大米。但小酒厂因没有脱胚机械,故酿出的酒就有玉米味。小麦酿出的酒适合大众口味 ,但受资源限制,大麦酿味道很好,所以搭配好酿酒原料才是关键,一般根据当地产的粮食和当地人口感适当搭配,例如:①大米(也可用碎米)80-90%,高梁10-20%(高粱需粉碎)②玉米10%,高梁 10%,小麦30%,大麦20%,大米30%。我这里所介绍的粮食搭配可提高酒质,也不是说单一的粮食就不能酿酒。 自20世纪20年代Stamberg等人提出。α-淀粉酶能水解4%~10%的小麦生淀粉以来,各国科学家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3]。生料液态发酵法酿酒, 即原料+水+曲→发酵→蒸馏→白酒。工艺流程简单, 易操作。其实质是将原料中的生淀粉直接水解, 在糖化淀粉酶和酵母的作用下直接进行酒精发酵, 蒸馏而成。它摒弃了传统白酒高温蒸煮工艺, 出酒率提高20%,设备利用率提高30%, 吨酒耗煤降低35%, 单位成本大大降低, 是酿酒行业的一大突破[4]。 我国是世界酒文化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酿酒传统工艺历史,经过历代酿酒传人的不懈努力,不断地改进和创新酿酒技术,形成了当今以生料培养大曲或小曲为糖化发酵剂,熟料酿造白酒的独特的传统生产工艺[5]。 在传统操作中,熟料工艺因浸泡及蒸料时间长, 可发酵性物质损失大。据酒精生产测定,可发酵性糖的损失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温度130e、原料颗粒直径为1.5mm、蒸煮时间30min条件下, 可发酵性物质的损失可达2.6%。生料工艺与熟料工艺相比,

电子工艺实验报告

电子工艺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实验一Multisim10界面设置及原理图绘制(2学时,验证型) 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10软件基本界面。 2.学习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操作。 3.学习Multisim10元件库的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 1.绘制单管放大电路: 电管放大功能,可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变化,还可通过multisim分析出其静态工作点等数据。 2.绘制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并验证电路功能: 当有时间脉冲时,两个与非门会交替产生高电平,从而使得两个小灯泡交替点亮。 3.绘制光柱显示电路,并验证电路功能:

如果通过电压大于一个灯的截止频率,第一个灯亮起,如果大于两倍的截止频率第二个灯亮起,以此类推。 4. 绘制四位加法器电路,并验证电路功能: 当J1接高电平时,加法器有效。J2的开关相当于一个时间脉冲,同时传递到4个元件上。当所有灯都亮起时,J1接低电平,J2由J2由低电平接到高电平,灯X1、X2、X3、X4,依次每次熄灭一个。实现清零。 5.总线绘制练习,并用字信号发生器对74LS138进行输入,观察数码管的变化:

通过字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由111到001循环的二进制数。 通过3 线-8 线译码器译码之后传到数码管上,每产生一个二进制数,数码管相对应的一段就亮起。 思考题: 1.Multisim仿真软件的优点是什么? Multisim 侧重于模拟数字电路原理特性级仿真分析,不用真正的去连接电路就能实现电路仿真,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简述绘制一张电路原理图的操作步骤。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教学总结

白酒的酿造工艺 提高名优质白酒质量的途径是去杂增香,去杂是前提,杂味不除,增香无益。增香使酒味更郁,但要有一定的限度,香气过浓势必造成口味不协调。因此,许多香味物质组成的名优质白酒,其比例保持平衡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口味丰满细腻。 提高名优白酒质量必须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有了明确典型性,才能确定工艺技术新途径。 伴随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时下的白酒消费群体更加注重白酒产品的口感。人们把“好喝”作为购买白酒产品的重要依据,不再注重香型。针对白酒消费需求多层次、多类别、多样性的差异,要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须不断创新产品个性和特色,将白酒的安全、卫生、健康作为基本需求,将香气幽雅细腻,入口柔和绵甜、入喉圆润舒畅、饮后舒适且副作用小等作为主要研发方向。为了适应个性消费的张扬,在发展中求创新,更好地发展地方名酒和优质白酒,现就白酒酿造的原料、培制麦曲、制酒工艺、贮存勾兑等方面的有效技术新途径进行探讨。 一、原材料的选择是生产名优质白酒的先决条件。 原料是酿造白酒的物质基础,不同原料拥有不同的成分含量,分子结构和存在形式。因此,使用不同生产原料,其发酵产物必然不同。浓香白酒浓郁流派型使用原料大多为高粱、糯米、玉米、大

米、小麦等,而淡雅型白酒则主要以单粮(高粱)酿造为主,利用不同的酿酒原料进行生产,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风格,酿酒行业上的术语是“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净、小麦糙、糯米绵”。实践证明,多粮品种酿酒正是吸取多种粮食的特点,利用粮食间营养互补作用交差的优势,采取恰当的配比发酵,产生的微量成分多,口感上比单粮型大曲酒更甜、更丰满;或者说,多粮复合香不过是对淡雅流派白酒风格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水为酒之血,名酒必有佳泉”。酿酒生产用水的水质,也会形成产品风格的差异,不同水质含有不同的离子,而这些离子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及贮存过程中的酒体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与酒中的高级脂肪酸酯会形成不同配体数的胶体,从而影响酒体风格特点;加浆用水的水质也会直接影响白酒的口味。 制曲原料是制曲的微生物培养茎,它的成分影响着微生物群体生育酶的代谢,大曲原料主要用小麦、大麦、碗豆,这些主要大曲原料中都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灰分,可以供制曲所需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尤其是妨碍发酵的脂肪很低,应是制曲的理想原料。 二、培制麦曲是名优质白酒酿造的基础。 曲子作用一方面提供各种酶糖化淀粉并分解其他物质,供应微生物的营养,同时还带来酒的香味前驱物质。因此,制大曲选择原料应配以合适的碳氮比和一定的淀粉、蛋白质含量,要做到相对稳定。制曲配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必然产生酪醇多,造成酒苦。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