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第三十七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含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课件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课件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பைடு நூலகம்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外科学37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外科学37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结、直肠与肛管解剖】(一)结肠结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下接直肠,其间没有明显的分界标志。

成人结肠全长平均约150cm (120~ 200cm)。

结肠有三个解剖标志,即结肠袋、肠脂垂和结肠带。

盲肠以回盲瓣为界与回肠相连接。

回盲瓣具有括约功能,由于它的存在,结肠梗阻易发展为闭袢性肠梗阻。

另一方面,保留回盲瓣的短肠综合征较已切除回盲瓣的相同长度的短肠综合征的预后好。

盲肠为腹膜内位器官,故有一定的恬动度,其长度在成人约为6cm,盲肠过长时,易发生扭转。

升结肠与横结肠延续段称为结肠肝曲,横结肠与降结肠延续段称为结肠脾曲,肝曲和脾曲是结肠相对固定的部位。

升结肠和降结肠为腹膜间位器官,前面及两侧有腹膜遮盖,后面以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贴,故其后壁穿孔时可引起严重的腹膜后感染。

横结肠和乙状结肠为腹膜内位器官,完全为腹膜包裹,是结肠活动度较大的部分,乙状结肠若系膜过长易发生扭转或排便困难。

结肠的肠壁分为浆膜层、肌层、黏膜下层和黏膜层。

(二)直肠直肠位于盆腔的后部,平骶岬处上接乙状结肠,沿骶骨、尾骨前面下行,至尾骨平面穿过盆膈与肛管相连。

上部直肠与结肠粗细相同,下部扩大成直肠壶腹,是暂存粪便的部位。

直肠长度约12~15 cm,分为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以腹膜返折为界。

上段直肠的前面和两侧有腹膜覆盖,前面的腹膜返折成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

如该陷凹有炎性液体或腹腔肿瘤在此种植转移时,直肠指诊可以帮助诊断;如有盆腔脓肿,可穿刺或切开直肠前壁进行引流。

下段直肠全部位于腹膜外。

男性直肠下段的前方借直肠膀胱隔与膀胱底、前列腺、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及输尿管盆段相邻。

女性直肠下段借直肠阴道隔与阴道后壁相邻。

直肠后方是骶骨、尾骨和梨状肌。

外科临床工作中,亦有将直肠分为上、中、下段直肠:齿状线上5cm、10cm、15cm,分别称为下段直肠、中段直肠、上段直肠。

上段直肠癌与中下段直肠癌,治疗方案上有所不同。

【人卫第九版普外科】第三十七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第一、二、三节

【人卫第九版普外科】第三十七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第一、二、三节

肛提肌上 骨盆直肠间隙 直肠后间隙
肛提肌下 坐骨肛管间隙(亦称坐骨直肠间隙) 肛门周围间隙
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盆腔冠状面)
外科学(第9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六)结肠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结肠的动脉
外科学(第九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六)结肠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结肠的静脉
外科学(第9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直肠系膜
外科学(第9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二)直肠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 为当前直肠癌根治术金标 准
外科学(第9版)
(二)直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直肠切除
外科学(第9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二)直肠
肛垫 位于直肠末端,在齿状线上1.5cm宽的环形海绵状组织带,是诱发排便的感觉中心。现 在认为,肛垫松弛下移是痔形成的基础
外科学(第9版)
(三)肛管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 解剖学肛管1.5~2cm • 外科学肛管3~4cm
外科学肛管 解剖学肛管
肛管
外科学(第9版)
(三)肛管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齿状线 是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 齿状线上、下的血管、神经及淋巴来源都不 同,是重要的解剖学标志
齿状线
外科学(第9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外科学(第9版)
左侧卧位临床最常用
一、常见检查体位
肛门检查的时钟定位法
外科学(第9版)
二、肛门视诊
肛门视诊
观察肛门处有无红肿、血、脓、粪便、黏液、瘘口、外痔、疣状物、溃疡、肿块及脱

人卫第九版普外科课件-第三十七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第一、二、三节

人卫第九版普外科课件-第三十七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第一、二、三节
齿状线
外科学(第9版)
(二)直肠
侧面观 直肠的位置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比邻关系 • 前有膀胱、前列腺或子宫和阴道 • 后有骶骨 • 两侧有支配性功能和排尿的神经及重要血管
直肠的位置
外科学(第9版)
(二)直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直肠系膜 是指在中下段直肠的后方和两侧包裹着直 肠的、行成半圈1.5~2.0cm厚的结缔组织, 内含动脉、静脉、淋巴组织及大量脂肪组 织,上自第3骶椎前方,下达盆膈
右半结肠
左半结肠
• 吸收为主, • 储存为主
水分、无机 盐、气体、 少量糖
• 粪便呈半固 体、固体状
• 粪便呈液体、
半液体
肛管直肠
• 控制排便; 直肠下端 (肛管以上 3cm以内直 肠)是排便 反射的重要 部位
结直肠粘膜、 肛腺
• 分泌黏液
第二节
结、直肠及肛管检查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 直肠指检步骤及注意事项
外科学(第9版)
(一)结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结肠组织学结构
外科学(第9版)
(二)直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直肠解剖结构
• 长约12~15cm • 以腹膜反折为界分为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 • 外科临床工作中亦有将直肠分为上、中、下段
(齿状线上15cm、10cm、5cm) • 解剖标志:直肠瓣、肛柱、肛瓣、肛窦、肛乳头、
直肠系膜
外科学(第9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二)直肠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 为当前直肠癌根治术金标 准
外科学(第9版)
(二)直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外科学总结】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外科学总结】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外科学总结】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结、直肠与肛管疾病第一节先天性巨结肠一.病因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壁肌层的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内的神经节细胞缺如,致肠管持续痉挛,形成功能性肠梗阻,引起近端结肠继发扩张。

二.临床表现1.顽固性便秘:常需灌肠、开塞露2.呕吐3.腹胀,有时可见肠型4.全身营养不良三.诊断1.临床表现有慢性不全性肠梗阻2.腹部X-ray 检查可见扩张充气的结肠影3.钡剂灌肠钡剂残留超过24小时,同时观察痉挛肠段的长度4.活体组织检查取直肠粘膜下及肌层组织作病理检查,以确定有无神经节细胞存在。

四.并发症多见于出生后2月内。

主要有肠梗阻、肠穿孔、腹膜炎和小肠直肠炎,以后者为最常见和最严重。

其临床表现为:腹泻、腹胀、高热、严重脱水、呼吸窘迫、中毒症状。

病死率高。

五.治疗1.非手术治疗用术前准备扩肛、灌肠、补充营养。

2.手术治疗:(1) 根治术切除缺乏神经节细胞的肠段和明显扩张肥厚、神经节细胞变性的近端结肠。

(2)结肠造口用于病情过重者。

第四节结肠癌一、病理与分型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区分为:1.肿块型好发于右侧结肠,特别是盲肠。

2.浸润型容易引起肠腔狭窄和肠梗阻,多发生于左侧结肠。

3.溃疡型其特点是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是结肠癌常见类型。

显微镜下组织学分类较常见的为:①腺癌:占结肠癌的大多数。

②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

③未分化癌:易侵入,血管和淋巴管,预后最差。

二、临床病理分期我国补充的Dukes分期法分期病灶扩散范围DukesA 0 病灶局限于粘膜层1 病灶侵犯于粘膜下层2 病灶侵犯于粘膜肌层,但未穿透浆膜DukesB 病灶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DukesC 1病灶穿透肠壁,转移至癌肿附近肠旁淋巴结2病灶穿透肠壁,转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DukesD伴远处或腹腔转移,广泛浸润无法切除三、★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转移情况1、右半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

肠梗阻出现时间晚。

【人卫第九版普外科】第三十七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案例分析-痔

【人卫第九版普外科】第三十七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案例分析-痔
4
03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 6.02×109/L,N 70%,RBC 3.15×109/L,Hb 103g/L,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
(2)心电图 窦性心律。
(3)胸片 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4)纤维结肠镜检查 所见回肠末端、结直肠粘膜未见异常;痔。
5
04 思考题
(1)分析本例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2)简述本例病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 (3)简述本例病人的治疗原则。
7
05 解题思路
2.简述本例病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 (1)诊断:混合痔 (2)诊断依据:①反复肛门部肿物脱出2年,便血1周。②体格检查发现肛门可见肛门7点位可 见肿物脱出。③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下降。④纤维结肠镜检查:远端肠道 未见异常。 (3)鉴别诊断:①结直肠肿瘤:肠镜未见异常,可排除。②直肠脱垂:指检直肠空虚,肠镜未 见异常。
8
05 解题思路
3.简述本例病人的治疗原则 本例患者患者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考虑行手术治疗,查体可见痔疮以单个痔核为主,考 虑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予软化大便等对症处理。9源自融合教材案例分析 痔疮
1
案例分析
目录 01
02 03 04 05
现病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思考题 解题思路
2
01 现病史
(1)病史摘要 周XX,男,34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肛门部肿物脱出,可自行回纳,1周前出现大便后 点滴样出血,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
(2)主诉 反复肛门部肿物脱出2年,便血1周。
6
05 解题思路
1.分析本例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1)病史分析:该病例病史比较简单,肛门部肿物脱出,伴有大便后点滴样出血,需要行进一 步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进一步检查主要是针对是否存在远端肠道疾病,要考虑到肠道肿瘤、 息肉以及直肠脱垂等。 本病例特点为:①反复肛门部肿物脱出;②便后点滴样出血。 (2)体格检查分析:肛门7点位可见肿物脱出,直肠空虚,直肠光滑,未及肿物,无压痛,指 套退出无血染,可初步排除直肠脱垂、直肠肿瘤、息肉等病史。 (3)辅助检查分析:本例病人实验室检查中主要是血常规有轻度贫血的表现,提示病人可能有 一个慢性失血的过程。

外科学教学资料37结直肠肛管疾病PPT课件

外科学教学资料37结直肠肛管疾病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03
结直肠肛管疾病的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与原则
手术指征
当结直肠肛管疾病达到一定程度,如严重的炎症、 狭窄、肿瘤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危及生命时, 需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
以解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同时遵循个体 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 术方式。
手术方法与技巧
手术方法
包括结肠切除术、直肠切除术、肛门修复术等,根据疾病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免疫调节剂
用于调节结直肠肛管 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 通过增强免疫系统功 能或抑制过度免疫反 应达到治疗目的。
药物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根据疾病类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 量。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按时服药,不随 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避免药物 过敏和毒性反应。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预防措施与建议
0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降低结直肠 肛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02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肛门指检、肠镜等检查手段,早期发现结直 肠肛管疾病,提高治愈率。
03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减少结直 肠肛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日常保健与护理
保持大便通畅
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02
地区差异
结直肠肛管疾病的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可能与地区的生活习惯、饮食
习惯等因素有关。
03
年龄与性别特点
结直肠肛管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发病率存
在差异,如痔疮等疾病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而结肠炎等疾病在儿童中

【人卫第九版普外科】第三十七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第六节 结肠癌

【人卫第九版普外科】第三十七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第六节 结肠癌

外科学(第9版)
二、病因
(一)外在因素
1. 饮食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 2. 环境因素:肠道细菌:厌氧菌↑导致肠道脱氧胆酸↑ 3. 化学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吸烟
(二)内在因素
1. 癌前病变:腺瘤、血吸虫、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2. 家族遗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 3. 基因突变:APC、TP53、KRAS、BRAF
2. 常见症状 (1)右腹痛 (2)右腹部肿块 (3)贫血、乏力、疲劳、 (4)食欲减退、消瘦、发热 (5)排便习惯改变
结肠癌标本
外科学(第9版)
七、临床表现
(二)左半结肠癌临床表现
1. 肿瘤特点 (1)肠腔细 (2)内容物多呈固体 (3)肿瘤浸润型多见,易引起肠腔狭窄梗阻, 症状出现较早
2. 常见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 (2)便血 (3)肠梗阻症状
N2a
4~6 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T4a 肿瘤穿透腹膜脏层
N2b 7 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
T4b 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
外科学(第9版)
六、结直肠癌TNM分期 (AJCC第七版)
0:黏膜肌层以内 I:固有肌层以内 II:突破固有肌层
III:区域淋巴结 /癌结节
IV:远处转移
外科学(第9版)
外科学(第9版)
(五)综合治疗
参见直肠癌综合治疗
九、治疗
•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近20年来尤其在大城市,发病率明显上升 • 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存在腺瘤-腺癌的演进序列 • 右半结肠癌以腹痛、腹部肿块以及贫血、消瘦和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左半结
肠癌以便血、肠梗阻、腹泻、便秘等症状为主 • 肠镜和CT等检查方法可辅助诊断结肠癌 • 结肠切除术是结肠癌主要的治疗方式

直肠癌教案

直肠癌教案

齐鲁医药学院教案(2019—2020学年第1学期)所在单位:教研室:课程名称: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授课班级:授课教师:**职称:主治医师教材名称:《外科学》2020年11月29日教案第1次课授课时间:2020年11月19日6.教学互动设计环节6.1课上互动:上课时以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等方法授课,引导学生思考,环环相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加深对直肠癌相关知识的学习,实现课上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6.2课下互动:课程结束后,布置课后思考题,并建立用于课后交流的QQ群、微信群等,搭建课后交流渠道,做到课下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1.直肠癌简单概述(2分钟)2.直肠相关解剖及生理特点(3分钟)3.直肠癌病因及临床病理分型(5分钟)4.直肠癌诊断及鉴别诊断(重点讲解5分钟)5.直肠癌的治疗(重点讲解3分钟)6.总结归纳、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和预习(2分钟)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板书,借助图片、借助思维导图等。

教学方法:使用讲授法、案例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归纳总结法、互动教学法等。

教材及参考资料1、使用教材:《外科学》吴孟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2、主要参考书:《人体解剖学图谱》王玮主编,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基本内容课堂导入:病例患者王××,男,55岁,以“大便习惯改变及便血1月”入院,查体:T38.2℃,P74次/分,R23次/分,Bp125/78mmHg,体重60kg,神清,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无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

问题1、该患者首先需要考虑的诊断有哪些?2、该患者目前首先需要做的检查是什么?定义及流行病学:直肠癌(Rectal cancer)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估计每年以4%的速度在增加,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

据统计,1999年上海市直肠癌的发病率为男性18.3/10万,女性为13.9/10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半结肠
左半结肠
• 吸收为主, 水分、无机 盐、气体、 少量糖
• 储存为主 • 粪便呈半固
体、固体状
• 粪便呈液体、
半液体
肛管直肠
• 控制排便; 直肠下端 (肛管以上 3cm以内直 肠)是排便 反射的重要 部位
结直肠粘膜、 肛腺
• 分泌黏液
第二节
结、直肠及肛管检查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 直肠指检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重点难点
掌握 1. 结肠的辨认方法 2. 齿状线上下结构的不同 3. 直肠的毗邻关系
熟悉 结直肠血管及淋巴回流
了解 直肠肛管环的组成
外科学(第9版)
(一)结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结肠解剖标志
成人结肠全长平均约150cm(120~200cm)。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 乙状结肠,下接直肠,结肠有三个解剖标志:即结肠袋、肠脂垂和结肠带
外科学(第9版)
(一)结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升结肠 横结肠
腹膜间位器官 腹膜内位器官
后有右肾下级,内侧有腰 大肌和十二指肠降部
横结肠及其系膜将腹腔分 为结肠上和结肠下
降结肠 乙状结肠
阑尾
盲肠
腹膜间位器官 腹膜内位器官 腹膜内位器官
腹膜内位器官
易扭转
长约40cm 分为固定段和活动段
回盲瓣,调节食糜进入盲 易扭转 肠速度,防止返流
直肠系膜
外科学(第9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二)直肠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 为当前直肠癌根治术金标 准
外科学(第9版)
(二)直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直肠切除
外科学(第9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二)直肠
肛垫 位于直肠末端,在齿状线上1.5cm宽的环形海绵状组织带,是诱发排便的感觉中心。现 在认为,肛垫松弛下移是痔形成的基础
• 不随意肌:肛门内括约肌 • 中间肌层:联合纵肌 • 肛管直肠环:有重要括约功能
切断可致肛门失禁
肛直肠环
肛管外括约肌肌环
肛管外括约肌深部 肛管内括约肌 耻骨直肠肌
上环-外括约 肌深部,向上
中环-外括约肌 浅部,向后
下环-外括约肌 皮下部,向前
直肠纵肌
外科学(第9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五)直肠肛管周围间隙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六)结肠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结肠的淋巴
外科学(第9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七)直肠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直肠的动脉
外科学(第9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七)直肠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 直肠上静脉丛 经门静脉回流,位于齿状线上
• 直肠下静脉丛 经髂静脉回流,位于齿状线下
直肠的静脉
外科学(第9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七)直肠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肛管直肠淋巴引流 以齿线为界,分为上下两组
齿线
上组 下组
向上 两侧 向下
肠系膜下动脉旁淋巴结 直肠下动脉旁淋巴结→盆腔侧壁的髂内淋巴结 髂内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髂外淋巴结→髂内淋巴结
外科学(第9版)
二、结、直肠肛管的生理功能
三、直肠指检
是简单而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对及早发现 肛管、直肠癌意义重大。距统计约70%的直 肠癌可以在直肠指诊时被发现,而85%的直 肠癌延误诊断病例是由于未作直肠指诊
外科学(第9版)
三、直肠指检
① 右手戴手套涂以润滑液,首先进行肛门周围指诊,肛管有无肿块、压痛,皮肤有无疣状物等 ② 测试肛管括约肌的松紧度,在肛管后方可触到肛管直肠环 ③ 检查肛管直肠壁有无触痛、波动感、肿块及狭窄,触及肿块时要确定大小、形状、位置、硬
外科学(第9版)
(三)肛管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 解剖学肛管1.5~2cm • 外科学肛管3~4cm
外科学肛管 解剖学肛管
肛管
外科学(第9版)
(三)肛管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齿状线 • 是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 • 齿状线上、下的血管、神经及淋巴来源都
不同,是重要的解剖学标志
齿状线
外科学(第9版)
外科学(第9版)
(一)结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结肠组织学结构
外科学(第9版)
(二)直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直肠解剖结构
• 长约12~15cm • 以腹膜反折为界分为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 • 外科临床工作中亦有将直肠分为上、中、下段
(齿状线上15cm、10cm、5cm) • 解剖标志:直肠瓣、肛柱、肛瓣、肛窦、肛乳头、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三)肛管
齿线以上
黏膜 直肠上动脉 直肠上静脉丛
内痔 淋巴引流向上 至腹主动脉周围 或髂内淋巴结 植物神经支配
齿状线的临床意义
齿线以下
皮肤 直肠下动脉 直肠下静脉丛
外痔 淋巴引流向下
至腹股沟及 髂外淋巴结 阴部内神经支配
外科学(第9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四)直肠肛管肌
• 随 意 肌 :肛门外括约肌 肛提肌
肛提肌上 • 骨盆直肠间隙 • 直肠后间隙
肛提肌下 • 坐骨肛管间隙(亦称坐骨直肠间隙) • 肛门周围间隙
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盆腔冠状面)
外科学(第9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六)结肠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结肠的动脉
外科学(第九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六)结肠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结肠的静脉
外科学(第9版)
第三十七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目录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第二节 结、直肠及肛管检查方法 第三节 乙状结肠扭转 第四节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第五节 肠息肉及肠息肉病
目录
第六节 结肠癌 第七节 直肠癌 第八节 直肠肛管先天性疾病 第九节 肛裂 第十节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目录
第十一节 肛瘘 第十二节 痔 第十三节 直肠脱垂 第十四节 便秘的外科治疗
熟悉 常见检查体位
了解 常见辅助检查方法
外科学(第9版)
左侧卧位临床最常用
一、常见检查体位
肛门检查的时钟定位法
外科学(第9版)
二、肛门视诊
肛门视诊
观察肛门处有无红肿、血、脓、粪便、黏液、瘘口、外痔、疣状物、溃疡、肿块及脱
垂等
外科学(第9版)
二、肛门视诊
混合痔
肛裂
直肠脱垂
外科学(第9版)
直肠指检
齿状线
外科学(第9版)
(二)直肠
侧面观 直肠的位置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比邻关系 • 前有膀胱、前列腺或子宫和阴道 • 后有骶骨 • 两侧有支配性功能和排尿的神经及重要血管
直肠的位置
外科学(第9版)
(二)直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直肠系膜 是指在中下段直肠的后方和两侧包裹着直 肠 的、行成半圈1.5~2.0cm厚的结缔组织, 内含动脉、静脉、淋巴组织及大量脂肪组 织 ,上自第3骶椎前方,下达盆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