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第11讲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文明碰撞(20世纪初—1945年) 课件(79张)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转型
4、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失败——辛亥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革命派则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革命 成果被袁世凯夺取,革命以妥协方式结束。
(三)1912——1919
1、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 果也进行了不懈斗争,掀起二次革命、倡导护 国运动等.
社会性质:从大一统帝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历史任务: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
矛盾,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中 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
文化特征:从传统的儒家文化向现代资产阶级文 化过渡(新文学、新史学、新风俗、新习惯)。
提出: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 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杂志第二卷更 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陈独秀任北大文科 学长,杂志从上海迁至北京。李胡钱加入编辑部 并撰稿,形成了新文化阵营。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内容(核心):所谓民主,就是要宣传民主思想, 建立民主政治,用民主精神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 独裁;所谓科学,不仅仅是指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指在看待客观事物时要运用科学观点、 科学方法,提倡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法则,反对迷 信、盲从和武断。
评价:猛烈批判封建旧文化、旧思想、旧礼教,大 力倡导新文化、新思想和新道德,打破了传统的精 神枷锁,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探求 真理的热情,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 基础。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 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 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 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 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 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 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课标通史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第11讲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文明碰撞(20世纪初—1945年)课件
3.意义 (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在___资__本__主__义__世__界__体__系_______上打开了一个缺口,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 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二、经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进程 (1)“二月革命”:1917 年 3 月俄国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 __罗__曼__诺__夫____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___临__时__政__府___和__工__兵__代__表__苏__维__埃____。 (2)“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___社__会__主__义__革__命_____转变的任务。 (3)七月事件: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示威群众,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制定 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4)彼得格勒起义:1917 年 11 月,起义工人占领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5)建立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通过《__和__平__法__令____》和《土地 法令》,选举产生人民委员会。
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内容:苏联共产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 济。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 (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 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 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 在社会主义之外。
上篇 通史构建 · 模块突破
模块三 世界文明的演进 第11讲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文明碰撞
(20世纪初—1945年)
高考历史二轮十一工业文明的转型震荡__世界现代史的开端(20世纪初至1945年)教师用书(含答案)
新教材专题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阶段十一工业文明的转型震荡——世界现代史的开端(20世纪初至1945年) 时空定位线索化特征定论纲要化20世纪上半期是两次世界大战、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现代化模式调整与创新时期,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也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时期。
政治上:战争噩梦——世界大战与民族解放;大国博弈——瓜分世界与国际秩序。
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冲击了世界秩序,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雅尔塔体系,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
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突出贡献,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取得巨大成果。
经济上: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与苏联模式;殖民体系——民族自决与体系瓦解。
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国际金融领域一度崩溃,国际金本位制走向瓦解。
思想上:文化碰撞——现代战争与民族意识;民族国家——争取独立与文化发展。
列宁主义诞生,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对暴力,向往和平,“非战主义”成为潮流;经济大危机后,凯恩斯主义代替自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指导思想。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关键能力测评化1.[2023·聊城市二模]1918年12月,当威尔逊总统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广大民众曾满怀热情地将他当作“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而同一时期,柏林、汉堡和布达佩斯却大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这主要反映了( )A.凡尔赛体系的自身缺陷B.欧洲分裂局面正式形成C.欧洲主导全球时代终结D.欧洲构建新秩序的期望2.[2023·丹东市高三二模]20世纪20、30年代,一种新的运输模式在美国出现,即铁路公司将满载货物的半挂车拖上火车,由火车“驮”运到目的地,再安排卡车直接将半挂车拖走,被形象地称为“驮背运输”。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1讲 信息时代的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当今世界(1945年至今)课件
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等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
经 化趋势的表现;另一方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
济 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
特 征
志着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 展,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广更深的层面发展,
同时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科 技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 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主义文 学、美术、音乐继续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A.破除了经济发展的桎梏 B.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C.平衡了农轻重发展比例 D.强化国家对农业的管理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拖拉机等 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的措施使生产资料作为商品进入 了流通领域,但赫鲁晓夫强调这一措施并不是“所有制 的倒退”,说明其改革并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B项 正确。 答案:B
③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和传染性空前增强;进一步引 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
纠错练3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 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2019·济南模拟)1958年赫鲁晓夫将机器拖拉机站进 行改组,把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这是符合 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正确措施,可是赫鲁晓夫把 这一改革解释为“有助于把集体农庄所有制转变为全民 所有制”,并且强调这一措施不是“所有制的倒退”。 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答案:D
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的特点及美国对外政策 (1)美苏对抗特点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表现为以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之间的对抗,政治、经济、军事等“冷战”。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代 替,伴随着“冷战”在世界各地进行争霸、对抗。 ③美苏两极格局对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实质 是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专题13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口袋书】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专题1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总体特征: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动荡、分化和重组的年代,以战争与革命(包括十月革命、亚非拉斗争)为主题,世界从战争走向和平,革命继续发展,国际秩序从无序走向有序,两种社会制度并存,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知识点0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秩序【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难点】一战后国际秩序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1.背景(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2)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3)各国间的不平衡性加剧,原来先进的国家在很多方面被后起的国家超越。
2.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形成与表现实质地位或影响英德矛盾(主要矛盾)(1)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2)后起而强大的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在世界的领导地位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矛盾法德矛盾(1)普法战争后,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2)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北非殖民地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德俄矛盾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俄奥矛盾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争夺巴尔干地区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3.20世纪初,欧洲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形成: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导致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4.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的争夺。
(2)军事上:列强之间的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3)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参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020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课时提升训练: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课时提升训练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古代希腊罗马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梭伦改革主要调节的是雅典公民内部矛盾B.地理环境造成了古希腊城邦独立自治的特点C.古罗马《万民法》中的“万民”指的是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罗马公民D.“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基督教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答案:A解析:梭伦改革是为了调整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挽救贵族统治的危机,A项符合题意;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造成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B项排除;罗马《万民法》中的“万民”指是罗马帝国境内的自由民,排除C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名言,基督教还没产生,排除D项。
2、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
据此可知( )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B.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C.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D.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使得不同洲之间的物种实现了多向交流,并没有哪洲的物种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实现的是物种交流,并未体现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故B 项错误;根据题意,新航路开辟实现的是生物上的物种交流,并未体现理性化,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欧洲、美洲、中国的物种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D项正确。
3、传统中国乡村民众一直使用阴历的历法纪时体系,到清末民国,阳历纪时体系、钟点时间等开始初步涉入民众生活之中,农事节律的时间轴心作用逐渐减弱,乡村民众时间表现出“多元化”趋势。
这一趋势深刻反映了( )A.新式交通引发民众时间观念转变B.辛亥革命促使民众生活习惯转变C.经济结构变动诱发民众生活嬗变D.小农经济衰退无需使用农事节律答案 C解析材料中的“农事节律的时间轴心作用逐渐减弱,乡村民众时间表现出多元化趋势”,说明经济结构变动诱发民众生活嬗变,故答案为C项。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11讲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文明碰撞(20世纪初—1945年)课件
三、20 世纪的苏联文学 1.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建设使苏联社会取得巨大变革。 2.成就:高尔基,《母亲》(奠定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基础);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 样炼成的》。
3.特点: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多样化的民族形式,社会主义 内容。
4.影响: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伟大历史性变革。
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 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企业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 交换
(3)特点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战时需要,具有某些__共__产__主__义____的特征,否定商品货 币和市场规律。 ②新经济政策:按经济规律,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利用__商__品__、__市__场__和__货__币__关__系____,发 展社会主义生产。
上篇 通史构建 · 模块突破
模块三 世界文明的演进 第11讲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文明碰撞
(20世纪初—1945年)
历史
01
通史体系知识概览
02
热考突破小题满分
03
综合探究大题增分
【时空定位】
【线索提炼】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14-1945 年)是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
模式和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逐步形成,也是两种制度并存及斗争的历史时期。 政治上: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战后构
绝对计划调节
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 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经济
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共存
单一的公有制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
作用和实践结果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 途径,国民经济迅速恢
渡的正确途径
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被称为“大战”,是一场于 1914 年至 1918 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战争的起因相当复杂。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根本原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德国作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这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产生了激烈冲突。
巴尔干半岛向来被称为“欧洲火药桶”。
这里民族众多,宗教复杂,领土争端频繁。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索。
一战的主要参战国分为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阵营。
同盟国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协约国则有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美国等。
战争在陆地、海洋和天空全面展开。
在陆地上,出现了堑壕战这种残酷而持久的战斗形式,士兵们在泥泞的战壕中忍受着恶劣的条件和巨大的伤亡。
海战中,新型的战舰如无畏舰投入使用。
而在空中,飞机首次被用于侦察和轰炸。
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估计,约有 1000 多万人丧生,2000 多万人受伤。
许多城市和乡村被摧毁,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一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它导致了多个帝国的崩溃,如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同时也促使了一些新国家的诞生。
在社会方面,战争引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妇女在战争中承担了更多的工作和责任。
在军事方面,一战促进了军事技术的进步,坦克、毒气、飞机等新型武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从 1939 年持续到1945 年。
战争的起因同样是多方面的。
经济危机是一个重要因素。
1929 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得德国、日本等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境,为了摆脱危机,它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也是原因之一。
德国的希特勒和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等法西斯头目掌握了政权,推行侵略和种族主义政策。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三 现代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第10讲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
第10讲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中外关联横向扫描通史时空坐标时段特征概览总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14~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政治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经济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文艺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的兴起,突出表现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人类精神的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科学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学诞生,预示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考点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探索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条件(1)主观: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无产阶级政党成熟;贫苦民众成为革命同盟军。
(2)客观:俄国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2.进程(1)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了新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3)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发动起义:占领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4)召开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人民委员会。
3.意义: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列宁的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追随“理想”的实验(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①农业: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工业国有化;③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④社会劳动:普遍义务劳动制。
高考历史复习第23讲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文明(20世纪初~1945年)
24
目录
情景导入 高考回望 考题研究 主题探究
2.(2017·上海选考,17)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重大调整。它 表明( B )。 A.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B.国家调控经济模式形成 C.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 D.“滞胀”型危机得以缓解
答案·解析
解析 “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罗 斯福新政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开创 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故B项正确;自由主义 市场经济盛行是在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 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故C项错误;“滞胀”型危机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与题干 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签署《④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
答案
(3)影响 渡过危机: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但不能从根本 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维护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 了美国⑤ 法西斯 势力。创新体制:开创了⑥ 国家干预经济 的新模式。对以 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改变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 生活,如政府的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等等。
2.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是西方社会心灵迷茫、痛苦的反映。 正确。现代主义文学总的倾向是反传统、反理性,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精 神创伤、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思想,也是西方社会心灵迷茫、痛苦 的反映。
13
目录
知识梳理
易错易混 难点释疑 图解识记
(二)艺术 1.美术——现代主义(20世纪) (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工业化的推动;科技的发展;艺术家的创新。 (2)特点: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3)成就: 毕加索 的《格尔尼卡》。 2.音乐——现代主义: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广为流传。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文明的冲撞与融合1希波战争希腊军民彻底战胜波斯帝国侵略军,赢得战争的胜利。
希波战争在客观上促成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现代奥运会中的马拉松比赛是纪念希波战争中希腊取得马拉松战役的胜利和表彰尽职尽力的英雄菲迪皮茨。
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形式:暴力冲突(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和平交流(丝绸之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战争与征服(暴力冲突)的影响:它们往往充满暴力和血腥,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战争灾难与痛苦,但客观上促进各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推动社会的发展。
2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征战①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定都巴比伦。
影响: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深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②公元前27年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多次发动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
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
罗马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影响:其征战充满了暴力,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罗马法、罗马式建筑、基督教、拉丁语)。
3马可•波罗来华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
《马可•波罗行纪》一书,记述马可•波罗东方经历和见闻,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4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后经阿拉伯人改进并在12世纪初传到欧洲,称为“阿拉伯数字”。
16世纪,古代“阿拉伯数字”的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阿拉伯人被称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5人类走向文明的显著特征是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出现或国家的产生。
文明交流的形式有引进来、走出去。
对人类文明交流的看法及对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明的启示:人类文明各自独立产生、交相辉映;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我们要尊重各国文化独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坚持对外开放,吸收不同文明,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
高中统编版历史备课教案讲义: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书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将十九世纪主要在西欧传播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三大社会思潮进持续向东欧、东南欧、亚洲、非洲等地传播,客观上推动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出现;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国际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和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三是二战后新型民族国家经过战争和现代化的洗礼,将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现代文化。
二、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在初中和高中必修历史课程中已经学过本单元涉及的战争,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回忆这些战争的时间和涉及的地域,了解战争发生前这些地域的文化特点,帮助学生较快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及补充史料,学生能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三大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的进一步传播,进而推动不同地区实现了文化重构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2.通过阅读教材及补充史料,学生能解释二战为何推动民族自决成为国际公理,并能够分析其影响。
3.通过与阅读教材,学生能归纳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将本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进行文化重构的具体表现,并能从不同角度理解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次世界大战推动文化重构的表现【教学难点】两次世界大战推动文化重构的影响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释题导入:本课的标题为“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现代战争”有很多,教科书仅仅选取了两场最重要的战争即两次世界大战;“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意味着战争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方式之一。
两次世界大战推动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在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重构。
本节课,我们主要从文化重构的角度,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基于此,本节课添加一个副标题——“两次世界大战与文化重构”。
新课讲授: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两次世界大战与文化重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
战争的背景十分复杂。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德国等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日益尖锐。
在军事方面,欧洲列强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
各国都大力扩充军队,研发新型武器,使得战争的破坏力大大增强。
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同盟国主要包括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后来倒戈),协约国则有英国、法国、俄国等。
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
这次事件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索。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
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进行,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作战)。
在西线战场上,发生了许多惨烈的战役,比如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双方伤亡近百万人,是一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一战中,许多新式武器被投入使用,如坦克、飞机、毒气等,给战争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参战国家达 30 多个,约 15 亿人口卷入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重新划分了世界列强的势力范围,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
二战爆发的原因同样复杂。
经济危机是一个重要因素。
高中历史高考精品备课教案: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战争与文化交锋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含答案)(两次世界大战对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特点)课程标准命题点考题取样核心素养解读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理解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化的破坏;理解现代战争带来的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
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2022全国卷乙T29;2021湖南T9;2020山东T71.借助相关地图和史料,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兴民族国家,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发展的关系,理解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2.通过史料实证,探究新兴民族国家本土文化的复兴及其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新发展。
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2021.1浙江T232021湖北T16命题分析预测1.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多次在高考中考查,其影响是考查的重点。
2.预测:应重点关注两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发展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可能是新的命题点。
知识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背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东欧和东南欧已有民族独立的愿望和行动。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传播了自由、民主与[1]民族独立的思想。
③战争后期,欧洲四大帝国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传播了[2]民族自决原则,该原则成为指导殖民地民族独立斗争的武器。
表现亚洲①中国:五四运动爆发,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着中国革命的进程。
②法属印度支那:胡志明在法国参加了共产党,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
③印度:甘地领导[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尼赫鲁提出了要求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
非洲和拉丁美洲埃及、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也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
影响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欧洲所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不断遭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1. 引言1.1 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的背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挑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各国和美国经济遭受重创,许多国家陷入了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
政治上也出现了许多动荡和不稳定因素,例如德国纳粹党的崛起和苏联共产党的执政。
在社会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社会阶级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拉大,导致了社会不稳定和矛盾激化。
文化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思潮和运动,挑战传统的价值观和规范。
在环境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和污染,使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背景因素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面临的挑战和危机,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和未来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接下来的将分别探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危机,以更全面地了解西方文明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1.2 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的危机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面临着诸多危机,这些危机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西方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全球经济大萧条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使得西方文明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
在政治方面,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冷战时期的对抗中。
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紧张,军事冲突频发,给整个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
经济方面的危机则主要体现在全球经济大萧条期间,西方国家面临着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社会分裂加剧、阶级矛盾激化以及民众对政府权威的不信任等方面,使得整个西方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动荡和困难。
文化危机则主要体现在西方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受到挑战,文化多样性带来的冲突和文化认同危机,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
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垃圾污染环境,导致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平衡被破坏,使得环境危机成为当时西方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九年级历史下上册知识点上
九年级历史下上册知识点上1. 两次世界大战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两次世界大战是非常重要的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年至1918年之间,主要涉及到欧洲国家的战争,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战争。
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混乱和痛苦,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39年至1945年之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争。
这场战争涉及到了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
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和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是这场战争的主要原因。
2. 冷战与冷战时期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的长期对抗。
虽然两方没有直接发生全面战争,但是通过间接战争、军备竞赛和意识形态斗争等方式,两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的争斗。
冷战时期是指从1945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为止的时间段。
这期间,美国和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使得整个世界分裂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3.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发生在中国的一场政治运动,始于1966年,结束于1976年。
这场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彻底改变中国社会的既有制度和价值观念。
然而,在这场运动的过程中,大量的知识分子和文化遗产受到了破坏和批判,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混乱和损失。
4. 平等王国时期平等王国时期是指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之间,欧洲列强在中国建立租借地、租界和势力范围的时期。
这段时期被称为平等王国时期,是因为列强以平等对待的方式进入中国,但实际上却剥夺了中国的主权和权利。
在这段时期,中国面临着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数不清的不平等条约和打压政策被强加于中国。
这些事件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和反帝斗争埋下了伏笔。
5.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场大规模抗议活动,起源于北京的学生示威。
这场运动是对巴黎和会签字的抗议,要求废除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
【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之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之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九年级历史之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是老师对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历史知识的学习。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古代世界文明之间交往的两种形式:一种是暴力冲突:(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出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取胜之后的雅典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巴比伦。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布匿战争后,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罗马的扩张
初中数学
,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一种是和平交往:如中、印文化的西传、马可·波罗来华。
(注意: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元朝时来到中国,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该书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
希望上面对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历史知识的复习提纲知识学习,同学们对此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关于“碰撞”的作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关于“碰撞”的作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碰撞,生活中时有发生。
车与车的碰撞,鸡蛋与石头的碰撞,海浪与礁石的碰撞……当然,也有这样的碰撞:情与法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不同文化的碰撞……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立意指导:碰撞,正如材料中所给出的,既有物质层面“实”的碰撞,也有精神层面“虚”的碰撞。
我们既可以从“实”的碰撞中得到启示,也可对“虚”的碰撞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碰撞是个过程,它是碰触摩擦、切磋交流、取长补短、融合共生的过程。
碰撞,既要包容异己,也要不失自我。
碰撞,可以是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新与旧的纠葛、拉扯,也可以是自我内心不同意识或者矛盾思想的碰撞,是自我消灭、自我蜕变式的隐性混战之后,浪漫回落、复归平静的美,那是能力的拔高、思考的深沉、内蕴的丰厚、境界的升华。
碰撞,大大小小,时有发生,惟其如此,这个世界才越发精彩;当然,它有时也会给人带来痛苦,甚至是灾难。
而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碰撞,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不是非生即死的较量,而应是直面差异的交流、高下之间的竞争、取长补短的融合,应是差异中多元、迥异中相互协同的一体化繁荣。
二、存在问题:1、立意上,误将具有“对比点”与“对立性”的两种事物的“并列式”存在即视为“碰撞”,不合逻辑,准度不够。
2、论证以“例”代“理”,而非就例说理,叙多而议少,繁叙而浅议。
3、论证生搬硬套,穿靴戴帽,贴“标签”,叙议虽能结合,但不能做到“明点”与“暗合”相得益彰,论证无力。
4、论证缺少梯度,不分角度,平面打转,没有深度与高度。
5、文章主次不分,详略无别,东拉西扯,面面俱到,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6、书写潦草,随意涂抹,语言平淡,缺少亮度。
【精彩片段】碰撞本反映出的是两种物体的接触与摩擦,或激烈得迸发出一瞬间的火花,又或轻柔得像无事来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__破__坏___性__严__重____。
3.影响 (1)世界经济: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惨重。 (2)国际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转嫁危机,导致_国___际__关__系__ 紧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殖民掠夺,进一步加剧各列强同____殖__民__地__、__半__殖__民__地_______ 之间的矛盾。
经济上 (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逐步 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面对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实行国 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思想文化上: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的兴起,突出表现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 精神的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影视艺术获得迅速发展,电影进入有 声电影阶段,电视发明。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的不同
政策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
农业集体化
工业
全部国有化
解除部分国有化,部分 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 恢复私人企业 业
商业
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由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计划经济
政策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经济运行机制
3.意义 (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在___资__本__主__义__世__界__体__系_______上打开了一个缺口,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 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二、经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命题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20 世纪 50 年代初,苏联杂志经常刊登各种或美观或美 味的食品广告。这些广告代表了当时最高级别的摄影和印刷水平,一度成为苏联那个年 代的标志之一。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 A.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显现,居民消费乏力 B.苏联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C.新经济政策得以恢复,经济充满活力 D.赫鲁晓夫改革初现成效,农业生产局部改善
2.斯大林模式 (1)背景:1924 年 1 月,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并 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 内 容 : 产 业 结 构 方 面 , 优 先 发 展 __重__工__业______ ; 所 有 制 结 构 方 面 , 实 行 ____单__一__公__有__制______;管理体制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3)评价 ①使苏联实现了__工__业__化______;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了地方和企业 的积极性;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模式和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逐步形成,也是两种制度并存及斗争的历史时期。 政治上: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战后构
建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 思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两种社会制度并 存与竞争的时代正式开始。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题干材料苏联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粮食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民缩减 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换外汇以发展工业。 析错点:“供不应求”与出口没有直接关联;“减产”未影响工业化速度;材料不能体 现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苏俄(联)经济政策的调整]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 年, 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 年,苏联开展农业集 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 B.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C.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D.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
(3)过程 ①1927 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②1929 年下半年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 ③1937 年,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93%。 (4)成就: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集体化为 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
阶段一 苏俄(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 20 世纪的苏联文学
一、政治——俄国十月革命 1.条件 (1)俄国无产阶级走向成熟。 (2)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3)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内部的社会矛盾。
2.进程 (1)“二月革命”:1917 年 3 月俄国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 __罗__曼__诺__夫____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___临__时__政__府___和__工__兵__代__表__苏__维__埃____。 (2)“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___社__会__主__义__革__命_____转变的任务。 (3)七月事件: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示威群众,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制定 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4)彼得格勒起义:1917 年 11 月,起义工人占领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5)建立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通过《__和__平__法__令____》和《土地 法令》,选举产生人民委员会。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中 1928 年以后 4 年间苏联的变化,找出吸引美国人的原因。 析错点:“经济危机”基本未对苏联造成破坏;“保证”与史实不符;美国是资本主义 国家,排斥“公有制”。 【答案试解】 B
2.命题点:苏联工业化进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015·高考全国卷Ⅱ,T34)1930 年苏联粮食产量为 835.4 亿千克,1931 年降至 694.8 亿千 克;1930 年苏联粮食出口 483 亿千克,1931 年增至 518 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 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企业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 交换
(3)特点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战时需要,具有某些__共__产__主__义____的特征,否定商品货 币和市场规律。 ②新经济政策:按经济规律,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利用__商__品__、__市__场__和__货__币__关__系____,发 展社会主义生产。
绝对计划调节
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 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经济
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共存
单一的公有制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
作用和实践结果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 途径,国民经济迅速恢
渡的正确途径
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前期推动了苏联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 来看,使苏联经济发展 逐渐失去活力
(5)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弊端 ①农业集体化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国家无法为集体农庄提供必需的农业机 械和财政支持。 ②当时,多数农民不愿加入集体农庄,农业全盘集体化违反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 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入集体农庄。 ③农业全盘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造成苏联农业长期 不景气。
阶段二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体制的调整以及现代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一、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 的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表现为“_生__产__过__剩___”。 (3)具体原因:_自__由__放__任___政策、股票投机过度、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等因素共同导致。
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内容:苏联共产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 济。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 (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 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 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 在社会主义之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案。
(2)内容
农业
工业
商业
“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
实行余粮收集制
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 大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 ___普__遍__义__务__劳__动__制___
新经济政策
以固定__粮__食__税______代 替余粮收集制
2.多角度认识新经济政策 (1)从形式看,新经济政策是在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从阶级关系看,新经济政策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巩固工农联 盟。 (3)从整个经济制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无产阶级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之后,对多种 所有制形式采取的特殊政策,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层次经济结构。 (4)从战略策略看,新经济政策是在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失败后所做出的战略退却, 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从直接过渡向间接过渡的转变。 (5)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利用商 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三、20 世纪的苏联文学 1.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建设使苏联社会取得巨大变革。 2.成就:高尔基,《母亲》(奠定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基础);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 样炼成的》。
3.特点: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多样化的民族形式,社会主义 内容。
4.影响: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伟大历史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