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ppt
无效订单
• 尽管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C公司本次交易 所带来的利润大于B公司,但考虑到客户长远 的利益关系,再根据客户优先权数据分析结 果显示。当发货时,我们优先考虑的顺序:D 公司、A公司、B公司、C公司 • 当DAB公司都发完货时,C公司与旺宝物流公 司的订单中,所要求的巧克力货物,超过了 库存数量,不能完成正常的出库,订单有效 性应满足库存数量大于等于需求数量,故将 其列为无效订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向 客户道歉,并协商修订新的纳期。
9 香皂的尺寸为0.2*0.2*0.2, 26
根据所给货架货位,在仓库中进行摆放:
根据所给数据货架货位,共用7个货架,进行仓库 摆放。一层货架可放三列托盘,共两层。此图 为空货位示意图:共31托货
存 货 作 业 区
存 货
储位分配原则
• 1.物动量分析(ABC) • 2.货位的性质,重量,易碎等 • 3.同一种类尽量集中安排货位,易于管理
物动量ABC
• 基本原理:依据库存货物的周转量,对货物进 行ABC分类。其中,A类为高物动量,其累计 库存周转量百分比在70%以下;B类为一般物 动量,其累计库存周转量百分比在70%— 90%;C类为低物动量,其累计库存周转量百 分比在90%以上。 依据案例中给出的旺宝物流公司的库存周转统 计表,我们对需入库的货物进行物动量分类, 为库内的规范管理提供依据。对A类货物实行 重点管理,B类次重点管理,C类则进行一般 管理。 具体分类如表1所示:
拣选单2续
拣选单3续
拣选单4续
月台点检单1(发货单)D
仓储系统规划与设计
• • • • • •
数据资料
1.商品出入库周转量统计 2货物入库量以及外包装尺寸 3.储位分布图 4.客户订单信息 5.客户综合信息 6.设备,人工费用等成本计算方法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配送中心规划设计一、设计任务1、根据配送中心的数据资料、选定区域配送中心设立的地理位置,并与直送方式比较其成本.2、对选址条件进行分析论证。
3、根据商品特征及销售业务特点完成配送中心的初步设施布局规划。
4、根据资料提供的背景材料,针对各类商品设计其配送业务流程及采用的分拣配货方法。
5、根据设计的配送业务流程图,设计其相应作业环节的业务单证及管理表格。
6、根据配送货物性质及企业的经营方向对资料中的配送企业所属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进行设计。
7、在所设计的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框架下,请设立相应业务管理和作业操作人员岗位与职责。
二、设计提示与设计资料四川省内江市某钢铁公司所生产的0.5~2mm规格冷扎薄板与φ6mm~φ12mm线材在重庆北碚区、江北区、巴南区、长寿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万盛区、涪陵区、綦江县、铜梁县、大足县、璧山县共13个地方有稳定的钢材销售市场。
原来钢铁公司均是将薄板与线材公路直送到需要地,现决定在重庆境内设置一个区域性薄板线材专业配送中心进行公路配送.试确定该配送中心最佳选址区域,同时还应对配送中心的设施布局、功能定位、规模确定、作业流程、作业方法、组织结构与岗位职责进行设计。
1、设计提示①性质:为单一配送中心选址,为静态选址假设,不考虑来年收益成本变化。
②采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如重心法、数值分析法等。
③将各目标市场的需求量集中在某一城市结点上,即每一个点城市运量代表该地区所属区域内的众多客户需求总量.④忽略不同地点选址可能产生的固定资产构建、劳动力成本、库存成本等差异.⑤假设运输费率与距离成线性关系.2、已知数据条件如下:①若采用直送方式配送,从内江工厂到各目标市场地点运输费率均为1.4元/吨公里。
②若采用配送中心进行公路配送,内江到配送中心这段运输应该产生规模效应,即运费应该比较低,假设:运输费率均为1.1元/吨公里;而配送中心到各区县的年销售总量(吨)及运输费率如表所示:各区县的钢材年销售量及汽车运输费率表③有关距离的计算,应用办公软件EXCEL和“经纬度计算距离工具"来完成。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
对于区域性物流运输系统规划,其主体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物流运输系统规划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的内容
对于物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运输子系统规 划与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运输业务模式 自营or外包?
运输方式选择
公、铁、航、管、水、多式联运
运输批量和运输时间的确定
物流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特性; 合理的布局结构
物流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货物/人/车的流通
物流运输系统具有现代化发展趋势
运输系统结构由单一方式转向多种方式联合运输: 建立适用于矿石、石油、煤炭等大宗货物专用运输系统; 向托盘化、集装箱化、标准化发展; 新运输系统的开发,如铁路传送带运输机械系统、桶装容器管道、城市中无人操纵收发货物系统
货物的空间移动
货物的短期储存
1.1物流运输系统的要素
构成物流运输系统的要素主要有:
基础设施
运输线路、运输节点
运输设备
有动力,无装载能力:如牵引车 无动力,有装载能力:如集装箱、挂车 动力+装载能力:如轮船、飞机
1.1物流运输系统的要素
构成物流运输系统的要素主要有:
招揽货物、
运输参与者
2.2运输方式选择考虑的因素
南水北调运输方式选择考虑的因素:
1、货物特性、运输质量 2、利益最大化 3、管道成本高、维修工作繁重 4、生态环境保护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
一、物流运输系统概述 二、运输方式选择 三、物流运输系统最短路径求解问题
第三小组
一、物流运输系统概述
1.物流运输系统的功能及要素 2.物流运输系统的特点
3.物流运输系统的结构 4.物流运输系统的规划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较完整)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章1.物流系统构成要素: P3 (掌握)(1)一般组成要素:人、财、物、目标(2)功能要素: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3)支持要素:体制与制度、法律和规章、行政和命令、标准化系统(4)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网络技术及网络(5)结构要素:方式:运输手段,汽车、火车节点:基地,货站、配送中心连线:公路、铁路、航空线2.物流系统实现5个目标:P4(1)Service服务(2)快速、及时Speed (3)低成本Saving (4)Scale Optimization规模优化(5)库存控制Stock Control3.物流系统的特征:P11(1)人工性(2)开放性(3)复杂性(4)可控性4.物流系统的分类 P14(1)按物流发生的位置分类①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生产物流、废弃物流②企业外部物流系统: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2)按物流运行的性质分类①供应物流系统②生产物流系统③销售物流系统④回收物流系统⑤废弃物流系统(3)按物流活动的范围分类①企业物流系统:生产企业物流系统、流通企业物流系统②城市物流系统③国际物流系统(4)按物流的构成分类①专项物流系统②综合物流系统第二章1.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P22 (稍微掌握)(1)系统性原则(2)战略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6)社会效益原则2.物流系统规划的特点 P24 (稍微掌握)(1)物流系统规划是综合规划(2)物流系统规划是动态规划(3)物流系统规划是过程规划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P26 (掌握)(1)主要内容①物流网络规划:物流设施选址规划、物流路线规划②物流设施平面布局规划。
③物流设备选择与布置规划④物流信息系统规划⑤物流运作系统规划(2)步骤①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 ②规划方案的制定 ③规划方案的仿真3.物流系统规划的常用方法和工具P28 (了解) 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并思考其使用条件(稍微掌握,看书)(1)模型化技术 (2)优化分析法 (3)运筹学 (4)大系统理论及协同论、耗散结构理论 (5)网络计划技术(6)系统仿真(7)系统动力学理论3. SWOT 分析法:P37 (看书)第三章1.引导案例P42 (掌握,看书)2.物流节点的种类:P45:(掌握)(1)转运型物流节点:公路货运站、铁路货运站、公铁联运站、港口、综合转运站(2)储存型物流节点:① 适用对象和权限分类:自备仓库、营业仓库、公共仓库② 所属的职能分类:生产仓库、流通仓库、储备仓库③ 按照结构和构造分类:高层货架仓库、罐式仓库④ 技术处理方式和保管方式分类:普通仓库、冷藏仓库、恒温仓库(3)流通型物流节点:流通仓库、集货中心、分配中心、加工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3.物流网络结构的集中典型形式 P47 (了解)(a ) (b) (c)①(a)、(b)为直送模式。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另外,销售部门要根据各地销售网络的要货计划和市场 预测,制定销售计划;仓储部门根据销售计划和库存及 时向生产企业传递要货信息;生产厂有针对性地组织生 产,物流公司则及时地调动动力,确保交货质量和交货 期。同时销售代理商在有了稳定的货源供应后,可以从 人、财、物等方面进一步降低销售成本,增加效益。
5个综合物流基地
火炬商贸中转物流基地 西北部工业组团产业物流基地
(北部物流中心) 城市配送物流基地 中山保税物流基地 坦洲“9+2”物流基地
13个物流中心
中山市应提升现有的综合物流中心主要有:天 润物流中心、华通行物流配载中心、德昌顺物 流中心、中炬东协物流中心。 2家专业物流中 心:九州通医药物流中心、金涛仓储综合性水 果批发交易中心 ;
青啤集团还成立了仓储调度中心,对全国市场区域的仓 储活动进行重新规划,对产品的仓储、转库实行统一管 理和控制。由提供单一的仓储服务,到对产成品的市场 区域分部、流通时间等进行全面的调整、平衡和控制。
不过,诸多的流程还需要进一步细化。青岛啤 酒的“总鲜度管理”,要实现生产8天内送到 顾客手里的目标,必须考虑批发商的库存,如 果工厂控制在5天以内,批发商必须在3天内 出手,否则将无法达到目的。因此,公司在考 虑批发商的库存等因素后决定控制出货量。为 了实施鲜度管理方案,青岛公司整体调整了管 理体制。
据介绍,招商物流与青啤的合作开始于2002年年初 ,招商物流首先对青啤的公路运输业务进行试运营。 由于此前青啤自营运输业务,拥有许多物流固定资产 ,如车辆、仓库等,因此在试运营期间,招商物流通 过融资租赁的方式,租用青啤的车辆及仓库,以折旧 抵租金,同时输出管理,以整体规划,区域分包的一 体化供应链来提升青啤的输送速度。
物流系统设计属于项目初步设计的一部 分内容。
第04章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
i 1 n
式中, w j —运输方式 j 的综合评分;
s(i, j ) —第 i 个因素上运输方式 j 的得分;
i —第 i 因素的权重;
n —评分因素的个数。
(3)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 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 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常被运用于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 层次的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问题,特别是战略决策问题,具有十分 广泛的实用性。
w j s (i, j )
i 1 n
式中, w j —运输方式 j 的综合评分
s(i, j ) —第 i 个因素上运输方式 j 的得分
n —评分因素的个数。
(2)加权因素分析法 加权因素分析法是因素分析法的扩展。根据各个评价标准的重要程度,给予其不 同权重值,以便得到更准确的评价结果。加权因素分析法评分公式如下: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①系统性——将对象视作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 维方式进行决策——系统分析(与机理分析、测试分析并列); ②实用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能处理传统的优化方法不能解决 的问题; ③简洁性——计算简便,结果明确,便于决策者直接了解和掌握。
(4)成本比较分析法 不同的运输方式产生不同的运输成本。故对运输方式的选择, 也可以通过比较运输服务成本与运输服务水平导致的相关间接库存 成本之间的平衡程度进行选择。这就是说,运输的速度和可靠性会 影响托运人的库存水平。如果选择速度慢、可靠性差的运输服务, 物流运输过程中就会需要更多的库存。这时,由于库存增多而可能 使成本升高,就会抵消选择低水平运输服务降低的成本。因此,最 佳的运输服务方案是既满足客户的需要,又能使总成本最低。下面 用一个例子说明。
运输方案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运输方案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1. 引言运输方案设计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物流运输的方案制定、路线规划、运输工具选择等各个方面,对于物流系统的顺畅运行和成本控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角度探讨运输方案设计的关键要素和方法。
2.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指在物流网络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通过分析、设计和拟定物流系统的结构、功能、流程和资源配置等,以满足物流系统的运行要求和目标。
物流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包括运输方案设计、仓储方案设计、配送方案设计等。
3. 运输方案设计的重要性运输方案设计对于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物流企业优化运输路线,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节约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同时,合理的运输方案设计还可以减少物流运输中的风险和损耗,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运输方案设计的关键要素(1)货物特性:不同类型的货物对运输方案有不同的要求,如对运输工具的适应性、运输温度要求等。
因此,运输方案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货物的特性,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和工具。
(2)运输距离:运输距离是选择运输方式和工具的重要依据。
对于短距离运输,可以选择陆运或者水运等方式;而对于远距离运输,可以考虑铁路运输或者航空运输。
(3)运输时间:不同行业对运输时间的要求不同,有些需要快速送达,有些则更注重稳定性和成本控制。
因此,运输方案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运输时间,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方案。
(4)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运输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的成本,包括运输工具的成本、燃料费用、运输保险等,以确保运输成本的控制。
5. 运输方案设计的方法(1)规划分析法:通过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和分析,确定运输方案的目标和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工具。
(2)网络优化法:利用网络优化模型,对物流网络进行优化设计,确定最佳的运输路线和方案,以达到运输成本最小化和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第04章 物流系统仿真技术与常用软件 《物流系统分析与规划》PPT课件
4、可以避免对实际系统进行破坏性和危害性的 实验。在这种情况下,仿真方法的优点更为突出。 5、仿真可以研究单个变量或参数变化时对系统 整体的影响,并且可以多次重复试验,这在真实系统 中是困难或不可能的。 6、仿真方法用来检验理论分析所得的结果的正 确性和有效性,其基本方法较易掌握,仿真的结果直 观,便于理解。
➢ 时间推进程序 ➢ 时间发生程序 ➢ 随机观测生成程序库 ➢ 报告生成器 ➢ 主程序
六、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基本步骤
1、确定仿真目标—系统调研、建立系统模型 2、确定仿真算法—事件调度法、活动扫描法、进程交互法 3、建立仿真模型 4、模型实验与模型确认 5、运行仿真模型—终止方法:确定仿真时间长度、确定仿真时
二、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1、反馈系统 ➢ 包含有反馈环节与其作用的系统。它要受系统本 身的历史行为的影响,把历史行为的后果回授给系统 本身,以影响未来的行为 。
2、系统结构:单元的秩序
3、水平变量和速率变量
水平变量能够描述系统在任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对系统中控制作用的结果进行积累(或积分)。水平变 量不能在瞬间被改变。水平变量在随时间推移的各时 间点之间建立了系统的连续性。
三、物流系统仿真分类
物流系统仿真就是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现 实物流系统建模并进行实验,得到各种动态活动及 其过程的瞬间仿效记录,进而研究物流系统性能的 方法。其仿真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物流过程的仿真研究 物流管理的仿真研究 物流成本的仿真研究
(一)物流过程的仿真研究
物流过程是指运输、仓储、包装等物流的功 能过程。 研究目的包括:在时间的过程中,这些过程 是如何推进的?推进过程发生了哪些事件?这些 事件引起系统状态发生了哪些状态变化等等问题。 用仿真工具研究这类物流的问题,归结为物流过 程的仿真研究。
(完整版)《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是完成该课程的理论及实验教学之后,进行的一个兼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物流需求预测、物流现状评价、物流选址决策、物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以及企业存货决策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基本完成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的编制、物流中心选址及内部布局的设计、企业物流系统的建设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予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分三个方向:1.区域物流规划:内容包括采用常用数据收集方法和调查方法收集物流相关数据,进行物流市场特征分析;预测××市远期物流需求、物流基础设施数量等;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市物流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其优势和不足;提出该市在远期规划年限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具体措施等。
如××市2020年物流发展规划。
2.物流中心选址与布局规划:内容包括分析物流中心选址和内部布局规划的数据需求,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运用选址方法,确定最终选址结果;经分析评价,确定内部布局规划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部组织结构、流程、人员安排等的设计。
如××物流中心选址与布局规划。
3.企业物流系统建设:内容包括收集企业内外部环境相关数据,进行大中型企业的物流系统诊断分析及未来物流发展战略规划;企业物流流程设计;企业物流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规划与设计等。
如××企业物流系统设计。
三、课程设计的进度第一阶段:选题指导,分析确定所需数据需求,做好调查准备。
第二阶段:多种调查方法并用,收集所需数据。
要求结合实地调查,获取真实数据。
第三阶段: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与分析。
第四阶段:运用所学知识,按选题要求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第五阶段: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3)引言 (8)第一章1.2 配送中心及选址的概述 (9)第二章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综述 (10)2.1选址方法介绍 (11)2.2 配送中心选址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11)2.2.1配送中心选址的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配送中心选址分析及计算 (12)3.2.1选址计算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配送路线选择与优化 (17)4.1节约里程法原理介绍 (17)4.2 优化计算 (18)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通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所学的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设计要求:1.熟悉、掌握物流系统设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2.根据个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分组完成配送中心课程设计。
3.考核方式以百分制计,平时成绩30%,设计报告占70%。
三、设计内容:1.配送中心选址:应用精确重心法、交叉中值法或其它方法对配送中心进行选址。
2.总体布局设计:在已确定的生产单位的基础上,根据已给资料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并绘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及平面布置图。
3.作业流程设计: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对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进行分析,对配送中心内部作业流程进行合理规划,绘制各作业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4.配送线路选择与优化:基于成本最优,对拟定的配送线路进行合理规划。
四、设计资料:(一)客户资料:某配送中心拟向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
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下表、图所示。
配送要求:配送中心拥有5吨、2吨两种车型的货柜车,配送的经济里程为30公里。
表1 客户的位置坐标城市交通图为井字型道路.3 6 9 12 15 18图1 道路交通图(二)配送中心资料:1.公司业务:公司主要经营家电产品、日用化工产品、食品以及常用医药产品。
其中:家电产品、日用化工产品为常温保管;食品为冷藏保管;常用医药产品为低温保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PPT.
• 自建网络使物流企业对网络运营具备 更强的掌控能力,分支机构间的合作也更 顺畅,从而更能保障物流网络的服务能力 和服务水平。
• (1)自建网络途径一:战略布局型
务。合并后的公司由陈平控股。
• 2012年3月,星晨急便被指关门,老板陈平被 疑“跑路”。
•
与此同时, “鑫飞鸿”也与星辰急便划
清界限,“改嫁”中铁物流集团旗下的飞豹快递
案例:《南方物流的网络组织》
•
南方物流集团是一家现代综合服务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
务涉及运输、仓储、配送、装卸、加工、物流信息技术、物流
但现实经济体中,在众多行业开展得风生水
起的连锁、联盟业态在物流行业却鲜见成功的案
例。
联盟案例:
•
北京星晨急便速递有限公司和深圳鑫飞
鸿快递有限公司于2011年10月正式合并,商号为
“星晨急便·鑫飞鸿”,是国内第一家专业定位于
电子商务B2C、B2B服务的全国性快递公司,为广
大企业及电子商务客户提供国内小件包裹速递服
• 3.多中心多层次网络,是不同地域之间相互联系、密切 合作所形成的一种物流空间网络。它是生产社会化和社 会分工协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物流网络 发展的必然趋势。网格形网络就是它的典型形式。
• 4.复合型网络,是指由两种以上网络结构组合而成的一 种新型网络结构,它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需求 。
。在此模式下,尤其对于某些大型企业,第三方
物流公司已完全融入生产、流通企业的供应链管
理系统,成为与客户休戚与共的合作伙伴和利益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设计
管理运筹学
13
图7 交通路线图
管理运筹学
14
解:
作一种没有对流旳流向图。作法:由各 端点开始,由外向里,逐渐进行各收发点之 间旳收发平衡。
把A1旳5万吨给A2,A2成为有发量7万吨 旳发点。由A3调1万吨给B2,A3剩2万吨, 由A4调5万吨给B4,A4剩2万吨。将A2旳7 万吨全部调给B1,将A3剩余旳2万吨,先调 1万吨给B1,余下旳1万吨调给B1,剩余旳2 万吨全部调给B3,调运流向图如图8。
管理运筹学
27
能够看出,从A市出发到达B市,能够有诸多 条路线可供选择。但是怎样选择运送路线, 才干使总旅程旳长度最短呢? 该企业旳目旳 就是要找出从A市到B市旳最短路线。
这就是运送规划中旳最短路问题。
管理运筹学
28
解:最短路线旳计算措施为:
1)从终点开始逐渐逆向推算,与终点10联接 旳有两个结点,即9和8,B市先从9开始计 算。9到10只有一条路线,所以没有选择旳 余地,9-10就是最短旳路线,它旳里程为 100,记为(9-10)100。一样8-10也只有一条 路线,最短路线为8-10,里程为150,也按 相同方式记为(8-10)150。
管理运筹学
29
2)再看结点6,与6联接旳只有一种结点9,所 以最短路线为6-9,6至9旳里程为200。而9 至终点10旳最短里程为100,所以6至终点旳 最短里程为200+100=300。记入方式同上: (6-9-10)300。
3)再看结点5,与5联接旳结点有9、8两个,5 至9再至终点旳最短里程为400+100=500,5 至8再至终点旳最短里程为250+155=400。 400<500,所以5至终点旳最短里程为400, 记为(5-8-10)400。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和设计
4、危险品货运枢纽应设在市郊、并避免运输穿越城市 5、货运枢纽应与编组站联系便捷 6、货运站应与市内交通系统紧密配合 7、不同类货运设置应考虑城市自然条件的影响 8、货运站的用地尺度应适当�并留有发展余地
铁路货运站的布置
� 货运站由车场和货场组成�按其与枢纽内铁路线的衔接位置不同�可 分为尽头式和通过式两类�根据其货场与车场的相互位置又有横列式 和纵列式之分。
运输对象�谷物、矿砂、煤炭、散装水泥等大宗散装货物
特点�运货量大�运价低�航速较慢�需在专用码 头装卸�船上不配备装卸货设备
载重量�3万吨左右�也有一些大型船�如吨位在30几 万吨、40万吨
新动向�为避免散货船单向运输的缺陷�开辟新货源�出现 了一些新型散货船�如矿---散----油船�大舱口的散货船、 浅吃水肥大型船、散货—汽车联运船与自缷散货船
货车
按 用 客车 途
硬座车(YZ) 软座车(RZ) 硬卧车(YW) 软卧车(RW)
餐车(CA) 行李车(XL) 邮政车(UZ)
二、水路运输设备
1、货船
普通型杂货船
杂
运输对象�单件货物 �重量几十千克-----几百吨
货
航线�内河和大海
船
多用途杂货船 运输对象�杂货、散货、集装箱、滚装货
滚装船
散货船
靠拖船或推船带动且为单甲板的平底船
4、其他船舶 渡船、工程船、工作船
三、公路运输工具
普通车辆
按用途分 专用车辆
公路运输型专用车辆 作业型专用车辆
商业服务类 机场作业类 环卫环保类 医药卫生类 按服务对象分 建设作业类 公安消防类
农牧副渔类 林业运输类
石油地质类 普通专用类
四、航空运输工具
货机
物流系统线路设计与规划(物流运输规划)
班轮运输 特点
服务对象 适用范围
租船运输
固定的航线、港口、船期、 无固定航线、港口、船期和 费率 运价。 非特定的分散的众多货主 特定的大宗货物
一般货物、不是整船的小 低值的大宗货物,一般是租 额货物 用整船装运 较差、按船期表出船 较强、可避免停船损失
灵活性
确定权利义 以签发提单条款为依据, 租船合同 务依据 受国际公约制约 费用 付费方式 运价合理,但较高 受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属竞 争价格,比班轮运价低
2.运输车辆
公路所使用的汽车大致分三类:客车、载货汽车、 专用运输车辆。
第一节 物流运输系统概述
普通车辆 专用车辆
公路运输型专用车辆 按用途分
作业型专用车辆 机场作业类 医药卫生类 公安消防类 林业运输类 普通专用类
商业服务类 环卫环保类 按服务对象分 建设作业类 农牧副渔类 石油地质类
/us/16361411/12 252778.shtml
三、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是指利用船舶,在江、河、湖泊、人工水道 以及海洋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水路运输一般都具有运量大、运费低、耗能少的优点。 但水路运输受水域、港口、船期等条件的限制,并且受季 节、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运输连续性较差,速度 慢,时间长。
水路运输设备 (1)货船
杂 货 船 普通型杂货船 运输对象:单件货物 ,重量几十千克-----几百吨
航线:内河和大海 多用途杂货船
运输对象:杂货、散货、 集装箱、滚装货
散货船
运输对象:谷物、矿砂、煤炭、散装水泥等大宗散装货物 特点:运货量大,运价低,航速较慢,需在专用码头装卸,
船上不配备装卸货设备
40万吨
载重量:3万吨左右,也有一些大型船,如吨位在30几万吨、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
货 车 周 转 时 间
货 物 装 卸 量
运 送 时 间
三、运输工具选择的制约因素
制 约 因 素
货 物 的 特 点 、 性 质
运 输 速 度 和 路 程
运
输 能 力 和 密
运 输 费 用
度
市 场 需 求 的 缓 急
对运输方式选择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可变因素与不可变因素。
• 运输物品的种类、运输量和运输距离3个条件是由 货物自身的性质和库存地点决定的,因而不属于 不可变因素。事实上,即使对这几个条件进展大 幅度变更,改变运输方式选择的可能性也不大。
案例:某公司经销某产品,该公司具有3个加工厂,每 日的产量分别为:A1(7t),A2(4t),A3(9t).该公司把 这些产品分别运往4个销售点,各销售点的每日销售量 为: B1(3t),B2(6t), B3(5t),B4(6t). 现在假定:
1、每个工厂生产的产品不一定直接发运到销售地点,可以其中几 个产地集中一起运;
产地
中间转运站
销地
A1 A2 A3 T1 T2 T3 T4 B1 B2 B3 B4
产 A1
1 3 2 1 4 3 3 11 3 10
地 A2 1
- 35 - 21928
A3 3 -
1 - 2 3 7 4 10 5
中 T1 2 3 1
1322846
间 转 运
T2 T3
1 4
5 -
2
1 3
4
1
1 2
4 1
• 由于航空运输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因 此其业务流程与组织与其它的运输方式有所 不同。 • 航空运输业务根本类型为: • 整架 • 局部包机
5
管道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运输方式适用于运输不同的货物种类和具体要求。但是,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可替代性,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是物流运输规划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4.2.1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
(一)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
(1)货流系统,即运输对象子系统。 (2)载运机具系统。 (3)路网系统。
4.1.3物流运输系统的分类
按运输工具和设施设备划分,物流运输系统可分为 (1)公路运输 (2)铁路运输 (3)水路运输 (4)航空运输 (5)管道运输
4.1.4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是指为了完成确定目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对物流运输系统进行总体战略部署,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从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出发,通过综合平衡和多方案比 较,确定交通运输发展方向和地域空间分布等。 (1)确定物流运输战略 (2)选择运输路线 (3)选择运输方式 (4)运输过程控制与信息系统
w j s (i, j )
i 1 n
式中, w j —运输方式 j 的综合评分
s(i, j ) —第 i 个因素上运输方式 j 的得分
n —评分因素的个数。
(2)加权因素分析法 加权因素分析法是因素分析法的扩展。根据各个评价标准的重要程度,给予其不 同权重值,以便得到更准确的评价结果。加权因素分析法评分公式如下:
(二)各种运输方式的定位比较
(1)铁路:大批量、长距离、较低费用、低风险客货运; (2)公路:小批量、多批次、中短距离、灵活性机动性较高的客 货运; (3)水路:远洋—长或超长距离,最低费用,定期货物运输。内 河,沿海各种距离,最低费用,定期客货运; (4)航空:小批量、超长距离、时效性强,高运费客货运输; (5)管道:固定货种,固定路线,持续性好的货物运输。
表 4-2 各种运输方式成本计算结果 成本类型 运输费用 在途库存 工厂存货 仓库存货 总成本 计算公式
R D
0.3C DT / 365
0.3 C Q / 2 0.3 (C R) Q / 2
铁路运输 驮背运输 70000 362466 900000 903000 2235466 105000 241644 365850 367679 1080173
4.3.1点点间运输路线优化技术与方法
(一)单一不同起讫点问题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假设有一批货物需要从A城市运送到E城市, 从A城市到E城市的公路路网如图4-1所示,中间节点代表经过的城 市或站点,各点间由线路连接,线路旁的数字表示两点间的运输代 价(可以是时间、距离或成本等)。现在,要确定从城市A到城市E 的最佳运输路线。忽略其他因素,一般认为路线最短是最经济的。 这种问题可以归结为运筹学中的最短路径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即求两个顶点间长度最短的路径。对分离的、 单个起点和终点的运输网络来说,其运输路线的选择,最简单、最 直观的方法是最短路径法。最短路径问题是路线优化模型理论中最 为基础的问题之一,也是解决其他一些线路优化问题的有效工具。
4.1.5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1)经济发展原则 (2)协调发展原则 (3)局部服从整体原则 (4)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原则 (5)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原则 (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2物流运输方式决策技术
基本的运输方式有五种,各种运输方式的系统组成、所能承载
的货物类型及运输特点各不相同。各种运输方式所提供的运输服务,
(3)水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第一、运量大 第二、运营的成本低 第三、投资少
(4)航空运输方式的优势
第一、是速度最快的一种运输方式(针对静态技术经济特性而言)。
第二、机动性强、通达性好 第三、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好 第四、建设周期短,投资较少,投资回收快。
(5)管道运输方式的优势
第一、连续性强,通达性好 第二、所占的土地资源较少 第三、运输量大,运输的连续性强 第四、能耗小,运输成本低 第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运用AHP的基本步骤是: 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决策对 象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绘出层次结构图。 ②构造判断矩阵:在确定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时,如果只是定性的结 果,则常常不容易被别人接受,因而Saaty等人提出:一致矩阵法,即:不 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两两相互比较。对比时采用相对尺度,以尽 可能减少性质不同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以提高准确度。 ③层次单排序:是指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各因素的重要性的排 序。 ④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是指判断思维的逻辑一致性。如当甲比丙是强 烈重要,而乙比丙是稍微重要时,显然甲一定比乙重要。这就是判断思维的 逻辑一致性,否则判断就会有矛盾。 ⑤层次总排序:确定某层所有因素对于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过程, 称为层次总排序。这一过程是从最高层到最底层依次进行的。对于最高层而 言,其层次单排序的结果也就是总排序的结果。
公路 140000 86301 378000 380520 984821
航空运输 980000 34521 182250 190755 1387526
4.3运输路线优化技术和方法
运输线路优化主要是选择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最
短路的度量单位可以是时间最短、距离最短或费用最小
等。运输路线选择是在运输方式选择之后的又一重要运 输决策,本节主要讨论三种类型的问题,即:点点之间 运输、多点间的运输及回路运输问题。
表 4-1 各种运输方式(形式)参数统计表 运输方式 运输费率 R(元 /件) 铁路运输 驮背运输 公路 航空运输 0.10 0.15 0.20 1.4 运输时间 T (天) 21 14 5 2 年运送批 次 10 20 20 40 平均存货量
Q/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0000 40650 42000 20250
w j [ i s(i, j )]
i 1 n
式中, w j —运输方式 j 的综合评分;
s(i, j ) —第 i 个因素上运输方式 j 的得分;
i —第 i 因素的权重;
n —评分因素的个数。
(3)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 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 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常被运用于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 层次的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问题,特别是战略决策问题,具有十分 广泛的实用性。
(二)定量分析法 运输方式选择的定量分析,可以根据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也可以根据运输 成本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合理的选择结果。常用的运输方式选择模型包括因素分析法、加权因素分 析法、层次分析法、成本比较分析法等。 (1)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首先确定选择运输方式时应该考虑的一些重要因素和标准,然后对所有因素按照 1~10 分进行评分,然后对各种运输方式合并所有评价因素,选取综合评分最好的运输方式为最终选择。 因素分析法评分公式如下:
(1)公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第一、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的特点 第二、建设投资少,资金周转较快,回收期比较短
第三、送达的速度快
第四、公路运输的运输工具和一些相关基础设施的技术改造相对容易 些。
(2)铁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第一、运输量大 第二、速度快 第三、可靠性强 第四、对环境的污染小 第五、运输成本较低
4.2.2影响选择物流运输方式的要素
各种运输方式拥有一系列服务属性,客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 同的运输方式。在运输方式选择模型中,有一些重要因素需要考虑:
(1)货品特性
(2)运输速度和运距 (3)运输容量
(4)运输成本
(5)运输质量 (6)环境保护
4.2.3物流运输方式选择模型
物流运输方式的选择,既可单独地选用一种,也可以采用多式联运。究竟 如何选择,则需要根据运输环境、运输服务目标要求,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 析的方法进行考虑。 (一)定性分析法 (1)单一运输方式的选择 单一运输方式的选择,就是指选择一种运输方式提供运输服务。公路、铁路、 水路、航空和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各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本节的前面部分已 经详细阐述。应根据5中运输方式的优势、特点,结合运输需求进行恰当的选择。 (2)多式联运方式的选择 多式联运的选择,就是选择2种及2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联合起来提供运输服务。 多式联运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在不同运输方式间自由变换运输工具,以最合理、 最有效方式实现货物运输。多式联运的组合方法很多,但在实际运输中,一般 只有铁路与公路联运、公路或铁路与水路联运、航空与公路联运得到较为广泛 的运用。
【例4-1】某公司欲将产品从位置 运往位置 的公司自有
仓库,年运量 为70万件。现假设每件产品的成本价 元,
存货费用为产品成本的30%。各种运输方式的有关参数 见表4-1。请你确定最佳的运输方式。
解:以年总成本最低为原则来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这里,总成本= 运输费用+ 库存成本。 其中,运输费用=运输量×运输费率 库存成本=在途运出库存成本+工厂存货成本+仓库存货成本 在途运输的存货费用= 0.3 C D T / 365 工厂存货成本= 0.3 C Q / 2 仓库存货成本为= 0.3 (C R) Q / 2 , 代入各种运输方式的数据,将技术结果列入表 4-2。 由表 4-2 可知,总成本最低的采用公路运输方式,其次是驮背运输,成本最高的 是铁路运输。按照总成本最低的原则,公司应选择公路运输方式。
回到上面的例子,要确定从点A到点E的最短路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 穷举法,将所有可行方案全部列举出来,在计算每条路径的长度,比较选 择出路径最短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在图4-1中,从A到E点共有16条可能 的路径,逐一计算各条路径的总距离后进行比较,求得最短路径为: A→B2→C1→D1→E。这就是问题的最佳运输路线。 当网络的节点数较少,可行方案数也较少时,穷举法是有效的。但是, 当网络节点增多时,可行方案会呈现指数倍增加,穷举法将无法求解,这 就需要运用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