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精品课件:第9课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新人教版
3、幼稚的爱和成熟的爱各有什
么特点?你认为什么样的爱才是成熟
的爱?
精选ppt
8
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无爱的意识
有被爱的意识
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 起爱。
克服自我中心阶段,体验关心他 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 起爱的力量,爱比被爱更重要,给 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
成熟的爱
“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 —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 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比被爱更重要。” 后 一种爱是成熟的爱,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
前一种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因为受到了别 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
精选ppt
14
成熟的爱来自于成熟的人生与成 熟的灵魂,在文中,作者认为人的心 灵世界发展完全的标志是什么?
精选ppt
1
汶川大地震中,有一位年轻的母亲正一 边织毛衣,一边用脚踩着摇篮逗她仅五个月 的宝贝女儿。
在这静谧的时刻,传来天崩地裂的声响, 母女一起坠入黑暗无边的废墟,所幸的是母 女都安然无恙。惊吓后的孩子在母亲怀里睡 着了,醒来时啼哭不止。母亲知道她饿了, 忙开怀喂奶。一天一夜,滴水未进的母亲奶 水枯竭,孩子的哭声却越来越弱。绝望的母 亲这时触摸到毛衣针,心里猛地一动……一 周之后,人们发现了这一对母女。孩子一息 尚存,小嘴仍吮着母亲的手指头,母亲已然 气绝。人们惊奇地发现,年轻母亲的个个手 指头都破了一个小洞,脸色象雪一样洁白。 年轻的母亲为孩子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奶……
可怜天下父母心!
精选ppt
17
大声疾呼
在享受无私而博大的父爱母
爱的同时,请理解父母那一颗
赤诚之心,请正确对待父母的
爱,然后记得要回报父母,及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ppt课件共17页
母爱是温暖的阳光, 奉献着七彩光芒;
母爱是辽阔的海洋, 坦露着宽广胸怀;
母爱是肥沃的土壤, 哺育儿女茁壮成长;
母爱是无限的宇宙, 任儿女自由遨翔。
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 大的困难,他总是你依靠的 屏障;
父爱是路,无论你走到 哪里,他都伴你延伸,为你 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 。
严父慈母 严母慈父
父爱 与 母爱 有不足之处吗?
整体感知
思考
1、同是以父母与孩子间的爱为主题,本文 与以前所学的课文相比,有何特点?
——以前的课文形象生动,感情炽烈,多用真实 的细节或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深切的感受,本文要 理性的多。
2、本文是属于议论文,课文主要阐述了怎样的观点?
——阐述父爱和母爱的本质,并比较它们之间的 区别,父爱和母爱共同促成了人的成熟。
探究学习
1、在你心中父母之爱是 怎样的?在作者的笔下父母之爱是怎么 样的呢?
母爱的特点: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母爱是无条件的。
父爱的特点: 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 界。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 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 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 像。”
—— 与父母分离,在他心中同时拥有父亲和母亲两个 世界。他独立了,成为了自己的父母。
对于父亲、母亲这两个世界,你们认为从中 获得了那些有益的成分呢?请结合实际谈谈
孩子
爱
父母
无爱意识 被人爱
爱别人 创造爱
无条件—→母爱 (有应条学件会—独→立父)爱 有条件—→父爱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共32张PPT)
当徒劳人事纠葛, 兑现成风霜皱褶, 爸,我想你了。 ——李宗盛《新写的旧歌》
4、再看题目 对象 父亲、母亲、孩子
内容 爱
二、浏览全文,不明觉厉
三、单元说明,指点迷津
真正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读来总是令人深 思,使人清醒,感到增添了某种向上的力量。 阅读这个单元的随笔、杂文等,就能感受到 这种思想冲击的力量。
3、那么,主旨呢? 就如何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母爱、父爱 以及孩子爱的能力发展进行的理性剖析
(二)三类爱、两种爱的原则
1、母爱、父爱、孩子对父母的爱 2、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①因果关系,重点在后一句。 ②被动——主动,爱比被爱更重要 所以,前者狭隘自私,后者成熟健康。
什么样的爱才是成熟的爱?
阅读时不妨从文章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 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观点与材 料紧密结合起来。对这些文章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质疑或阐发,那我们也就接近或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四、重回文本,豁然开朗
(一)理清结构
1、关键句,助你一臂之力
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人生下来后的最
五、读者不同,各有所思
• 2、于各位而言,又有哪些思考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9课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日
2023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5日
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这种关系在人没出 生以前就已经开始,那就是当怀孕的妇女和胎儿既是一体又是两 体的时候。出生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但决不是像看上 去那样有很大的变化。在母体外生活的婴儿还几乎完成依赖于母 亲。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 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关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 来了。
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课件·第9课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夯实基础自主学
课堂探究破重难
课堂内外话阅读
课时作业
夯实基础自主学
夯基固本 熟记要点 自主学习 整合知识
1.走近作者
弗罗姆 (1900—1980), 1900 年 3 月 23 日 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家庭。人 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法兰 克福学派的第一代成员,被尊为“精神分 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1918 年弗罗姆 进入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学习法学。 1919 年进入海德 生平 堡大学改学社会学。 1922 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哲学博 经历 士学位, 次年至慕尼黑大学专攻精神分析学。1925~ 1930 年,他在柏林精神分析学会接受精神分析训练。 1930 年,他开始临床实践,加入法兰克福社会观察 学会。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弗罗姆搬到日内瓦,1934 年为躲避纳粹的迫害而加入美国国籍,不久便成为 UNAM 教授。 1980 年在瑞士病逝。
1.词语释义 (1)休戚相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节外生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根结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足为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惶恐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咄咄逼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优柔寡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关知识 随笔是散文中特殊的一种,随笔与散文的区别如下:随笔 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 “情”,是抒情的,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随笔面向人 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视人性 奥秘,重生命体验。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 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 使人净化灵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
文章结构
1-3:孩子爱的能力的发展 4-7:爱的对象的发展及原因 8-10:综合父爱和母爱感受变化有什么特征?
年龄段
特征
刚诞生(婴儿期) 自恋阶段、无爱的意识
8岁以下(幼儿期) 有被爱的意识,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不会爱)
8—10岁(童年期)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爱别人、创造爱
4、再看题目 对象 父亲、母亲、孩子
内容 爱
二、文本探究
1、哪一段落或句子把文章大致划分成了两部分?
(4)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人生
下来后的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这种 关系在人没诞生以前就已经开始,那就是当怀孕的妇女和胎儿 既是一体又是两体的时候。诞生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这种状况, 但决不是像看上去那样有很大的变化。在母体外生活的婴儿还 几乎完成依赖于母亲。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 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关的重要性,而同父 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是世界上最 伟大的爱。 是每个人内 心深处最为 渴求的。
父亲代表思想世界。父亲 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 父爱 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 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 心。父爱是有条件的。
可通过自己 的努力去获 得,可以受 自己的控制 和安排。
不能用努 力去换取, 而且根本 无法赢得。
必须靠努力才 能得到,在辜 负父亲期望的 情况下,可能 会失去父爱。
5、对于父亲、母亲这两个世界,你认为从中获得了哪 些有益的成分?请结合实际谈谈。
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 到达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到达成熟的基础。
被爱——有爱的体验——成熟的爱人的能力 爱的成功,一定有自己主动、会爱的能力
必修四第九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共21张PPT)
shà(
霎
)时
j金iàlnu(án(鉴銮)定) qiān( 签 )字
biàn( 辨 )别 biàn( 辩 )论 biàn( 辫 )子
历史yuān( 渊 )源
yuபைடு நூலகம்n(
源
)远流长
字形小贴士 了解偏旁部首含义,巧记汉字
“竹”是个象形字。金文的形体,像两支下垂的竹叶形。小篆也像竹叶的样子。楷书已经看不 出来了。“竹”的本义是竹子。 “竹”是个部首字。作偏旁时,一律写在字上。在汉字中,凡从“竹”的字大都与竹有关,如 “箫”“管”“箭”“签”等。“竹”也可以表音,作声符,如“竺”“筑”“笃”等。
C.城市规划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立足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与我们的
生活休戚相关。×( ) (此处应为“息息相关”)
4.近义词辨析
(1)一发而不可收·一发而不可收拾
辨析:一发而不可收:表示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既而保持不断发展的 状态。多含褒义。一发而不可收拾:指一件事情发展势头很猛,无法收手,不可阻挡。多含 贬义。
LOVE B 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目录
Contents
1 课文导读
2 预习检测
3 探究与点拨
PART ONE
课文导读
1.走近作者
弗罗姆(1900—198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 人物。他从人本主义出发,力图将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 义这两种学说融合起来,并以此来考察、分析当代世界尤其 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矛盾和危机。弗罗姆 一生著述甚丰,内容广泛,主要著作有《逃离自由》《健全 的社会》《爱的艺术》《随笔》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课件(共43张PPT)
[运用]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对的打“√”, 错的打“×”) (1)提高首付比率,限购,限贷,每一次调控都与购房者 的利益休.戚.相.关.,也潜移默化地增加了购房者对政策变 化的关注程度。( ) (2)有人认为,“马上就办”本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基本做 法,专门为此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荒唐可笑,纯属 节.外.生.枝.。( )
弗罗姆(1900—1980),1900年3月23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 市一个犹太人家庭。1918年弗罗姆进入法兰克福歌德大 学学习两学期法学。1919年进入海德堡大学改学社会 学。19学。
1925—1930年,他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院接受精神分析 训练完毕。1930年,他开始临床实践,加入法兰克福社 会观察学会。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弗罗姆搬到日内瓦, 1934年为躲避纳粹的迫害而加入美国国籍,不久便成为 UNAM教授。他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 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 代成员,毕生旨在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 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的精神处境,
3.文学常识 《爱的艺术》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 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 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那么人们在自 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 自己,你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达到这目标尽 管困难,但这不足以成为理由,从而不去寻找造成这一 困难的原因和了解克服困难的条件。
duō yínɡ jiàn huánɡ
(2)ɡěi/jǐ shā/chà hénɡ/hènɡ dàn/dān chēnɡ/chèn
jiě/jiè/xiè
5.填字组词
dàn( )生
罪niè( )
(1)垂xián( )三尺 (2)萌niè( )
课件23:第9课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弗罗姆
读准字音
刹那(chà) 罪孽(niè) 惶恐不安(huáng) 凝聚(níng) 惩罚(chéng )
履行(lǚ) 赢得(yíng) 辜负(gū) 咄咄逼人(duō)
归根结蒂(dì) 渊源(yuān) 秩序(zhì) 幼稚(zhì)
作者简介
弗罗姆(1900—1980),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哲 学 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从人本主义出 发,力图将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两种学说融 合起来,并以此来考察、分析当代世界尤其是西方资 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矛盾和危机。一生著述 甚丰,内容广泛,主要著作有《逃离自由》《健全的 社会》《爱的艺术》《随笔》等。
(观点二)母亲之所以爱孩子,是因为孩子给她以慰藉和希望, 这种慰藉和希望在很多场合是潜意识的,或者是下意识的,母 亲不一定意识到这一条件,但是不等于客观上不存在。所以说 “母爱是有条件的”。 (观点三)母爱是有条件的,它十分自私,它需要你是母亲的孩 子,这才会得到母亲的爱。母亲只爱自己的孩子,她希望自己 的孩子最优秀,并期望其所有希望能够达到。她付出无尽的爱, 同时也希望收获骄傲和自豪,这是有条件的爱。
写作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弗罗姆力图从人本主义出发,以此来考 察、分析当代世界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 矛盾和危机。在弗罗姆看来,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因而它 像其他艺术一样,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他认为,爱是在 保持自己尊严和个性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感情交流的行为。 本文就是作者在此背景下对“爱的艺术”的深入探讨。
11.文中,作者在比较父爱和母爱的本质区别时,说“母爱是 无条件的”,“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 无法赢得”。真的如此吗?请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读准字音
刹那(chà) 罪孽(niè) 惶恐不安(huáng) 凝聚(níng) 惩罚(chéng )
履行(lǚ) 赢得(yíng) 辜负(gū) 咄咄逼人(duō)
归根结蒂(dì) 渊源(yuān) 秩序(zhì) 幼稚(zhì)
作者简介
弗罗姆(1900—1980),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哲 学 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从人本主义出 发,力图将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两种学说融 合起来,并以此来考察、分析当代世界尤其是西方资 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矛盾和危机。一生著述 甚丰,内容广泛,主要著作有《逃离自由》《健全的 社会》《爱的艺术》《随笔》等。
(观点二)母亲之所以爱孩子,是因为孩子给她以慰藉和希望, 这种慰藉和希望在很多场合是潜意识的,或者是下意识的,母 亲不一定意识到这一条件,但是不等于客观上不存在。所以说 “母爱是有条件的”。 (观点三)母爱是有条件的,它十分自私,它需要你是母亲的孩 子,这才会得到母亲的爱。母亲只爱自己的孩子,她希望自己 的孩子最优秀,并期望其所有希望能够达到。她付出无尽的爱, 同时也希望收获骄傲和自豪,这是有条件的爱。
写作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弗罗姆力图从人本主义出发,以此来考 察、分析当代世界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 矛盾和危机。在弗罗姆看来,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因而它 像其他艺术一样,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他认为,爱是在 保持自己尊严和个性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感情交流的行为。 本文就是作者在此背景下对“爱的艺术”的深入探讨。
11.文中,作者在比较父爱和母爱的本质区别时,说“母爱是 无条件的”,“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 无法赢得”。真的如此吗?请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第三单元 第9课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母亲的依赖 灵魂健康成熟 脱离父母 父亲的权威
(二)解读文本精要 5.你如何理解“母亲的良知”和“父亲的良知”? [对应考点: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提示: “母亲的良知”和“父亲的良知”是一个成熟的人应 具备的做人的两种素质。
①“母亲的良知”就是“对别人的仁爱之心”,即通常所 说的“人应关爱他人, 善待他人”; ②“父亲的良知”就是“对 问题的理性的判断力”,即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有正确判断是 非的愿望和技巧。作者认为,这二者缺一不可,也不能偏废, 否则,走向一面,既危害自己,也危害社会。
[脉络梳理]
一、阅读课文第 1~3 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婴儿:自恋阶段→童年:被爱、有爱 (爱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及表现) (二)解读文本精要 1.“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 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 的恐惧。”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艾· 弗罗姆 1900 年 3 月 23 日, 弗罗姆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 家庭。1918 年弗罗姆进入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学习两学期法学。 1919 年进入海德堡大学改学社会学。1922 年从海德堡获哲学博 士学位,次年至慕尼黑大学专攻精神分析学,1925~1930 年, 他在柏林精神分析学会接受精神分析训练。1930 年,他开始临 床实践,加入法兰克福社会观察学会。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弗 罗姆搬到日内瓦,1934 年为躲避纳粹的迫害而加入美国国籍。
提示: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 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 “他人的要求同自 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 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 ”后一种爱是成熟 的爱,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前一种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 因为受到了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
(二)解读文本精要 5.你如何理解“母亲的良知”和“父亲的良知”? [对应考点: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提示: “母亲的良知”和“父亲的良知”是一个成熟的人应 具备的做人的两种素质。
①“母亲的良知”就是“对别人的仁爱之心”,即通常所 说的“人应关爱他人, 善待他人”; ②“父亲的良知”就是“对 问题的理性的判断力”,即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有正确判断是 非的愿望和技巧。作者认为,这二者缺一不可,也不能偏废, 否则,走向一面,既危害自己,也危害社会。
[脉络梳理]
一、阅读课文第 1~3 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婴儿:自恋阶段→童年:被爱、有爱 (爱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及表现) (二)解读文本精要 1.“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 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 的恐惧。”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艾· 弗罗姆 1900 年 3 月 23 日, 弗罗姆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 家庭。1918 年弗罗姆进入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学习两学期法学。 1919 年进入海德堡大学改学社会学。1922 年从海德堡获哲学博 士学位,次年至慕尼黑大学专攻精神分析学,1925~1930 年, 他在柏林精神分析学会接受精神分析训练。1930 年,他开始临 床实践,加入法兰克福社会观察学会。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弗 罗姆搬到日内瓦,1934 年为躲避纳粹的迫害而加入美国国籍。
提示: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 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 “他人的要求同自 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 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 ”后一种爱是成熟 的爱,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前一种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 因为受到了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
语文必修四第九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
合作探究
爱的途径——努力和奋斗 爱的内涵——爱他人,爱自己
爱的升华——珍惜情感,感恩
课堂练习:
下面是一幅“一封家书”的漫画,请用“„„,却„„”句式写四句话, 描写漫画中人物的生活境况,要有情感倾向。(3分)
【解析】本题为漫画与选用句式综合题,解答时
应注意:一是要仔细观察,得出漫画的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
你能读懂背后的情感吗? 请用最真挚的语言表达你 的感悟。写一篇800字左右的 感悟。人的一生 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爱人”是原因,“被人爱” 是结果。因为我爱人所以我被人 爱。这种爱是通过努力去赢得爱、 创造爱,变得有力量而成熟,处 于主动地位。 先付出再获得,是对爱成熟 的理解。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 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 存在中才能实现。“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 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自己的要求更为重 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 乐,爱比被爱更重要。”后一种爱是成熟的 爱,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前一种爱是不 成熟的幼稚的爱,因为受到了别人的爱,需 要别人,才去爱别人。
与父母相处的艺术
• 如何来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呢?
父 母 与 孩 子 之 间 的 爱
弗
罗
姆
埃里希·弗罗姆 是著名的德国(后来 加入美国籍)精神分 析学家、社会学家和 哲学家,法兰克福学 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亦被认为是新弗洛伊 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弗罗姆(1900-1980) 之一。
主要著述有: 《爱的艺术》(1956年) 《逃避自由》 《健全的社会》 《禅与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之危机》等。
•
遵化一中
李建军
汶川地震中母亲的遗言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 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 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 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 上去有些奇怪。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 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 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 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 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 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 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 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的魅力在于你广阔的学术视野。你苦心孤诣地将马 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结合起来,在研究具体问题中,得 出与众不同、引人瞩目的结论。你是一个自由的思想者,你 的思想都是在独立思考中形成的。打破教条、不断前进正是 你思想的本意。不管是否接受你的观点,总会感受到你思想 的活力。你就是自由的思想者——弗罗姆。
你需要靠努力去赢得父亲的信任,赢得他的爱,符合你作 为他继承人的标准,如果让他失望,很抱歉,你在他心中的地位 也许不如以往。你要更努力,也许,只是为博得他一个赞赏的目 光。
父母的爱很真切,但是其方式却大不相同。 父亲的良知和母亲的良知在这条成长的道路上一直伴随着 你,当二者结合时,那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爱是一种无形的东西,需要用心去体会,用行动去证明, 方才最真。爱人不易,在爱与被爱之间,爱要比被爱更重要。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答: 答案 这篇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文章能够对爱作深层 次的思考,层次分明地阐释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先写孩 子对母爱的感知,再写母亲对孩子之爱无条件的性质,又写 父亲对孩子爱的特点和性质,最后总述成熟的人不依赖父母 提供的爱,而是自己心中拥有两个世界。所以说爱并不是一 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 门可以通过训练学到的艺术。就文章整体而言,结构条理而 严谨。就局部而言,层次分明。
4.成语 (1)孤立无援:指单独行事,得不到外力援助。 (2)休戚相关: 彼此的忧喜祸福紧相关联。形容关系密 切,利害一致。 (3)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 (4)不足为奇: 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 (5)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 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作品有《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寻》《爱的艺术》 《健全的社会》《禅与心理分析》《心理分析之危机》等。
三、背景探寻 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
弗罗姆所著的《爱的艺术》,是一本以精神分析的方法 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此书畅销至今不衰,影响 遍及世界各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专 著之一。《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 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 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 门艺术。
(2)中止·终止 【辨析】 二者都含有“停止”的意思,“中止”指做事中 途停止,“终止”指结束,停止。“中止”的事或时间或行 为有可能在之后继续,而“终止”则表示行为或事或时间完 全地停止,“中止”可以发展到“终止”。 【运用】 ①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________,而是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学习。 ②今天电视台________了正常的电视节目,加进一段新的重 要报道。 答案 ①终止 ②中止
5.作者在文章中说,母爱是无条件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我的观点: 观点一:我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母爱是最少明确意识到爱的 动机和目的的一种形式。这让我们想起了一位哲学家的名言: 当世界上所有人都抛弃你的时候,只有在母亲心里还有容你 的一块地方。 观点二: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作者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 面。不错,相对于其他几种性质的爱而言,它是最少明确意 识到爱的动机和目的的一种形式。母爱很少有需要报偿的明 显动机。但是,弗罗姆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即母亲之所以爱 孩子,是因为孩子给她以慰藉和希望,这种慰藉和希望在 多场合是潜意识的,或是下意识的。
爱的方式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 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当爱到一定高度时,你的爱变成了爱的真谛;当爱到 一定程度,为此疯狂时,你的爱变成了一种负担。 学会爱很重要,这都是需要用生活去体会,方能深刻 体会其中的内涵。 所以要想别人爱你,先从爱人做起吧!
一、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
点。 2.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
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 3.品味父爱、母爱的区别,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
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二、作者连线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奠基人——弗罗姆
埃里克·弗罗姆(1900—1980),20世纪美 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是新 精神分析学派(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 一,对精神分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 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他既是马克思的 信徒,同时又是弗洛伊德的学生,这样的双 重身份使他的研究领域明显区别于法兰克福 学派的其他成员。他大大地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创建了 独具特色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
孽niè罪孽 蘖niè分蘖
3.词语 (1)体验·体会
【辨析】 二者都有“亲身经历,设身处地”的意思。“体验” 侧重于在实践中感受,从感性方面认识事物。对象多是生活、 现实等,多用于书面语。“体会”着重指领会、理解。对象是 文件、方针、政策、指示等的思想内容、精神实质,也常是别 人要表达的意思、感情、心理等。还可以作名词,如“谈体 会”。 【运用】 ①对非暴力主义的实效的怀疑,他是深有________ 和感触的。 ②阅读就像一坛美酒,历久弥香,他既能带你________生活之 美,也能让你感受世事之艰。 答案 ①体会 ②体验
一、合作探究 1.母爱和父爱各具有什么特点?母爱和父爱各有什么消极的一
面? 答:
答案 ①母爱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 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是因为这 是她生的孩子。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缺陷的一面,这种爱不 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如果有母爱, 就有祝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却没有能力 去唤起这种母爱。②父爱是有条件的。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 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 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 孽,不顺从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可以受人的控制 和努力的支配。
4.就全文来看,作者阐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有何意义? 答: 答案 作者在文中阐释孩子对父母爱的发展过程,母亲对孩子 爱的无条件,父亲对孩子爱的原则。同时,也指出了不成熟的、 幼稚的爱的原则和成熟的爱的原则。读来,对读者至少有两方 面的重大意义:一是具有重要的理性认识作用。生活中,大部 分人生活在这种亲情和爱之中,却很少有人有这么清晰的理性 认识,读来给人茅塞顿开和恍然大悟的感觉。二是作者的结论 让人认识到,爱是可以主动争取的、给人爱、爱你所以需要你。 这种认识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大的人生意义。如果我们每个人 都这样去践行,那么人类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2.学会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应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覆盖,更应该 是一种理性的引领。单纯的情感覆盖,只会让孩子变得孱弱 娇嫩,经不起风吹雨打。只有在呵护的基础上精心引领,才 能让孩子不断成长,不断挺拔坚毅。“父母引领,才能让孩 子不断成长,不断挺拔坚毅。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学会爱孩子吧!
3.母爱 母亲的爱像一条长河,她恬静,泛着微微的涟漪;她清 澈,看得见河底的块块卵石;她轻柔,如春风缓缓地送我们前 行。傅雷说过:“母性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直觉的感 情。”在生活当中,有一股力量始终驱使着我们,使我们勇于 奋斗拼搏,那份力量就来自伟大的母爱!罗曼·罗兰曾说:“母 亲是一条绵长的河流,她不会干涸,顺着母亲河往前走,沿途 有美丽的景致,更有鞭策我上进的动力源头。”我们都是跋涉 的旅人,是漂泊四方的游子,走得太累,可以伏在河滩边眯会 儿眼,但总忘不了那背后的一双始终盯着我们的母亲的眼睛, 在醒来后我们会加快脚步继续赶路。
二、技法学习 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论述了父母之爱的条件性以及孩子在成长过程 中父母的影响,既有理性思考,也富有感染力。全文紧扣中 心话题,多角度论证,既采用例证法、比喻论证法,又用对 比论证,这些论证方法的运用使文章内容生动丰富,耐人寻 味。
需要注意的是:①在运用事例论证时,事例一定得是 具体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特点,切不能是生编乱造的; ②运用比喻论证法时要注意所用的比喻必须恰当,比喻论证 也不宜作为一篇文章论证的主要方法;③运用对比论证法不 要生硬对比。使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时切不可只将两件事 物照章写上,更不要生搬硬套,令人不知所云。
二、归纳总结
图解文章
婴儿到童 孩子爱的能力发展
父 —— 年时期 母
母亲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与 孩 子 之 间
母爱的性质:无条件
——
从六岁左 右开始
父爱的本质和原则
父爱和母爱不同作用
的
提出母爱、父爱的不同要求
爱
长大成
——
年以后
成熟的人应该同时 拥有父母的良知
拥有父
母的良
知是灵
魂健康
的基础
主旨探微 文章通过论说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享有的母爱和父爱, 阐明了母爱和父爱的本质。同时指出父母亲应各自发挥自己 的作用,而孩子应综合父母的良知,培养自己的仁义、理智 和责任,使自己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一、百变素材
1.自由的思想者——弗罗姆 你被称为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社会学家,甚至哲 学家。因为你培育创造性的爱的原理、关于爱的理论,是你 整个学说中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你关于爱的理论是其整 体理论的一个浓缩。爱对你而言代表一种理想、一种希望, 爱孕育着社会革命的苗头和人性解放的条件。
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 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四、归纳整理
1.字音 ①幼稚.(zhì) ③辜.负(gū) ⑤赢.得(yíng) ⑦烫.人(tàng)
②罪孽.(niè) ④归根结蒂.(dì) ⑥诞.生(dàn) ⑧咄.咄逼人(duō)
2.字形
陷xiàn缺陷 谄chǎn谄媚 馅xiàn肉馅
履lǚ履行 屐jī木屐
赢yínɡ赢得 羸léi羸弱 嬴yínɡ嬴政
这一篇文章不是简单的父爱与母爱的颂歌,而是为了 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 的剖析。这篇论文从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关系入手,先阐释 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父母的爱的不同,又重点指出母爱和 父爱的不同性质与不同作用,最后归结出:成熟的人应该在 自己心中拥有母亲和父亲这两个世界,拥有母亲的良知和父 亲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