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数学课的课前预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进行数学课的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为进行高效率的课堂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很多学生都从预习中收益颇丰。下面,我结合数学课的特点,针对数学课的预习为学生提出几点建议。

一、阅读课本,熟悉基础知识

课本是最丰富、最基础的教学资源,每位学生都触手可及。有效的预习,应从阅读课本开始。

(一)通读全章,熟悉知识结构

如同画一棵树应先画树干和主枝一样,预习应从整体感知开始。在预习一章之前,应参考本章小结中的“知识结构图”,初步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通读全章,在通读课本时,学生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这些困难不应阻止预习进程,学生可以跳过困难,坚持将全章内容通读一遍,这样学生一定会在这次通读中受益。通过这次通读,学生应了解了这样一些信息:本章共有哪几节课?每节课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二)细读课文,形成初步理解

在对某一节课进行课前预习时,要对课文进行认真阅

读,并分析这节课中有哪些概念,有哪些定理,运用这些知识可解决哪些问题。对于概念进行举例说明,体会定理的含义,并可尝试用定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对例题独立思考,有时间可尝试课后练习、习题。即使解决不了或是做错了,也没有关系,重在动脑筋进行思考、分析。如在预习1.5.1乘方这节课时,应了解这节课中乘方、幂、底数、指数等概念以及乘方运算法则。结合课文中的示意图举例说明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意义,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自己对法则的理解尝试解决例题、习题。

二、积极思考,寻找知识联系

(一)注重与已有知识的对比,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区别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强调学习应画“脑图”。其实质是在大脑中将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网络。在数学中,知识的联系性很强。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乘方又是乘法的简便运算。在三角形中,三角形全等是三角形相似的特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注重知识间的对比,利用这种联系进行学习,既巩固已有知识,也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容易建立更为系统的知识结构。整式的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上的,式的运算更具有一般性,数的运算是式的运算的特殊情形。在一元一次不等

式学习中,也可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学习。

(二)认真领会蕴涵在例题、习题中的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数学知识的载体来体现的,对于它们的认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需要学生不断地感受和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往往大于具体的数学知识。例如,对解方程的本质有比较透彻的认识,就容易主动探究具体方程的解法,这就比死记硬背方程的解法步骤效果要好。理解了数形结合思想,就可以将数直观形象的表示出来,可将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来,更准确地找到不等式组的解集。这在例题、习题中都有体现,需要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认真领会。

三、预习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不要忽视课本中的知识、方法框架图

每章都有很多知识、方法框架图。在预习时,对这些框架图要给予适当的关注,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反复琢磨这些框架图。每章小结中都有知识结构图,如一元一次方程一章小结中的知识结构图,将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表现得一目了然。这类结构图能使学生更清楚知识间的联系和知识的递进过程。

(二)例题是学习的范例,需要学生自主尝试

例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范例。在预习课本例题时,要注重解题过程中的自主尝试,然后与例题进行对比。遇到

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等待课堂中教师的讲解,同时也就找出了上课时听的重点。

(三)联系生活实际,运用预习所学知识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学有所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自己用数学的意识。如预习解一元一次方程后,可将自己购买文具时的运算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坚持,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将伴随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到达成功的彼岸。(责编张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