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公共部门职位分类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概念
1)工作要素:是指工作中不能再继续分解 的最小动作单位。 2)任务: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从事的 一系列活动。 3)职责:职责是指一个人担负的一项或多 项任务组成的活动。职责有时也叫责任。它 可以由一至多个任务组成。 4)职位: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组织为每一 个人所规定的任务和相应的职责。 5)职务:职务由一系列性质相同或近似的 职位所构成。

职位说明书包括内容: 是指阐述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 责任轻重和任职条件的综合说明文件。 包括7个方面内容: A、职位名称; B、职位编号(职位代号); C、工作项目,即每一职位承担的工作 责任; D、工作描述,简要说明每一项工作的 内容; E、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F、升迁范围(等级、范围); G、工作标准(定量、定性);




(2)缺点: A、人在事先,无法建立以工作为中心的人 事分类制度,容易导致因人设岗,机构臃肿。 以人为中心,以身份作为分类标准,未能有 效考虑工作性质及能力高低,为此难以做到 因事择人,适才适用,官僚主义极易产生和 蔓延。 B、年资因素重于才能因素。会造成“大材 小用”、“小材大用”的弊端。加剧了公职 人员的保守性,并易形成官本位的思想。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 仕”。 C、忽视和妨碍了公职人员专业化的发展。 未能注意到工作性质的异同,有利于通才, 忽视了专才。然而,当今社会,由于政府职 能范围的扩张,行政管理日趋复杂化和专业 化,因此,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来适应这种变 化。
总理; 副总理、国务委员; 省长、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部长、委员 会主任、署长; 副省长、自治区副主席、直辖市副市长、副部 长、副委员会主任、副署长; 司长、厅长、州长、专员、地级市长; 副司长、副厅长、副州长、副专员、副地级市 长; 县长、县级市长、处长; 副县长、县级副市长、副处长; 乡(镇)长、科长; 副乡(镇)长,副科长; 各级政府领导职务,还有政府机关各部门领导职务。 分为正、副职,同时还分非领导职务。 独立负责某一方面的事务和享受与领导职务相一致 的待遇,但没有领导职务组织管理职权。 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 员、调研员、助理巡视员、巡视员。





缺陷: ①忽视了“人”的因素。只重职位,适应工 作量化和专业化的需要,但不利于公职人员 个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职位功能能否发挥,除了任职人员的专业知 识和工作能力外,人的心理、人的潜能的发 挥以及人际关系等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②专业区分过于精细。在职位分类中,一个 职系则代表一个专业,专业区分过细,给人 才的跨职系调转,人才的流动,人才的甄补 等带来了困难。 ③职等间界限不清晰。美国有18个职等,我 国15个职等,等与等之间,在工作的难易程 度和责任大小难以分辨出高下。 ④职位分类的程序过于繁琐,成本较高。花 大量人、财力和时间。




二、公务员分类的主要内容 1、设置职位:设立职能机构, 设置编制的基础上,制定职位说 明书,确定每个职位的职责和任 职资格条件。 2、设置职务:(在我国职位和 职务是一回事) 领导职务是指各 级行政机关中,具有组织、指挥、 管理、决策职能的职务,从副科 长到总理具有10个等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第三部门职位分类结构 1、横向分类:管理类和技术类 两大职门; 2、纵向分类:见183页附表。 思考题:
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管理的特点是 什么? 阐述人员分类制度的发展趋势? 论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分类管 理制度及其内容?



10)工作评价:工作评价是指在工作 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内容的工作岗位 或职位,以统一的标准,,从工作任 务、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工作 环境和条件以及工作者任职资格条件 出发,对工作岗位进行系统的衡量、 评比和估价,从而确定各项工作的相 对价值的过程。也称岗位评价、职务 评价。 11)人员分类:是将组织中的人员或 职位按工作性质、责任轻重、资历条 件及工作环境等因素分门别类,设定 等级,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提 供依据的程序方法。又称人事分类。 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品位分类、职位 分类、官职并立职务分类。


3.职位分类的评价 是当今应用的一种科学的方法,虽然这并不 能完全治愈所有的弊端,但它却可以将公共 部门机构中众多繁杂的职位做系统逻辑的分 类,方法达到简化、公平、确实。 作用在于:




为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奠定基础。同一职等的人, 无论其属于何职务,都要有同样薪酬标准,同工 者同酬,达到基本公平、合理。 为公职人员的考试任用提供了客观标准,确定每 个职位的资格条件,有利于为事择人,考用合一, 适才适用。 有利于考绩和培训。 有利于控制办公经费。 有利于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责、权、利统一)。



3、设置级别:15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省、部级正职:三至四级; 省、部级副职:四至五级; 司、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司、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 一级; 乡(镇)科级正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科、乡(镇)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 级; ⑾ 科员:九至十四级; ⑿ 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2)职位横向划分,即区分职系。 职系:是工作性质相同职位的 集合体; 职组:是工作性质相近的职系 的集合体; 职门:是工作性质相似的职组 的集合体;



3)职位的纵向划分。 职级:就是指同一职系内工作性质、 繁简难易、责任轻重及资源条件充 分相似的集合体。 职等:在不同职系的职级中,根据 职级职责程度划分为不同职等,凡 程度相当各职系的职级,列入同一 职等。职等就是职级的不同等级。 4)职位归级。 根据职系说明书的说明确定所属的 职系,确定职等的过程。(和薪酬 相匹配)







6)工作:工作有三种含义:A.泛指体力和脑 力劳动活动;B.指职业;C.特指若干项专门 任务,在此,工作是由一组相近似的任务组 成的。 7)工作族:工作族又称工作类型,是指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任务相似或要求的工作 人员特征相似的一组工作。 8)职业:是指在不同组织、不同时间,从 事相似活动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9)工作分析:是指对各种工作岗位或职位 的性质、任务、责任以及所需人员的资格、 条件等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加以科学的 系统描绘,最后作出规范化记录的过程。也 称工作描述、职务描述、职务分析。


第三节 准公共部门 职位分类管理





一、职位分类的原则 1、双因素原则:职位(务),职称; 职位是以一定的职务和责任为要素,只有具备一定条 件的人员才能胜任的工作岗位。 职称是一种学术称号,这是权威部门通过考核对那些 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员所授予的称号。 职称是以“人”为中心,强调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 职称数量限制较少; 职称可以随人走; 两者共性:①都有数量限制,过多,人浮于事,机构 臃肿,贬值,滥竽充数。过少,满足不了工作需要。 ②划分为若干类别和等级。即可有职位,又有职称。 2、薪俸单一居优原则: 3、能级原则:功能越大,职级越高。


三、职位分类
根据职位的工作性质,工作的繁简难 易程度,责任的轻重大小和所需人员 资格条件的高低等,将所有的职位划 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以此作为公 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人事分类 方法。 所谓职位,就是指公共部门分配给每 一个公职人员的职务和责任。职务和 责任是职位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基本要 素。
管理类
职 门
技术类
公益性组织管理 公益事业组织管理 非政府机构组织管理
职组
公益性组织管理 公益事业组织管理 非政府机构组织管理
决策
管理
执行
操作
职系
研究员 教师 会计师
实验师 工程师
农艺师
教练


15)职级:是指由工作性质、繁简难 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资格高低 程度相同或充分相似的职位。 16)职等:职等是把工作性质不同, 但工作繁简、难易、责任大小以及所 需资格条件等因素充分相同的职级归 纳为职等。职等与职级的区别在于, 职等不是同一职系内不同岗位之间的 等级划分,而是不同职系之间的相似 岗位等级的比较和平衡。
第七章 公共部门职位分类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品位、 职位分类制度,掌握公务员和准公共部 门职位分类的原则及内容。 【重点与难点】 职位分类,公务员和准公共部门职位分 类的原则。
第一节



公共部门职位分类管理概述
一、公职人员分类管理概述
1、意义:
所谓公职人员分类管理就是指将公共部门中的人 员或职位进行等级和类别的划分,并以此作为人力资 源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有利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 有利于科学管理:可以使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简 单化、标准化、高效。 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 激发公职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 等级不同,表明工作性质、责任、资历、地位、身份、 待遇、权力不同。为升迁创造条件,需加倍努力,创 造业绩。
第二节 纯粹公共部门 职位分类管理


一、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原则
1、兼顾原则:主张以职位分类为主, 兼顾品位因素,即强调以事为中心, 也不能忽视人的因素。 2、可行性原则:方法简便、易于推 行、可操作性强。 3、职位数量有限原则:根据职位的 工作繁简,责任大小,所需资格条件 作出最高限额。不得变相增加。 4、补充动态原则。什么时候增、减。





1、职位的特点: (1)以“事”为中心,根据公共事务的性质、 范围和内容设置的,而不是因人设置的,职 位存在于担任它的公职人员之先。 (2)设置有一定数量的规定性。由公共部门 的规模、承担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大小和任 务的多寡、经费预算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多种要素决定的。根据 这些因素所决定的职位数量,就是我们通常 所说的公共部门编制。 (3)职位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每一职位有 确定的名称、内容、责任、工作标准、任职 条件等,相对稳定;不能随意增减。公职人 员可转换,职位不变。 (4)职位可以划归为一定的职系和职等。
高层 决 策
职 级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中层 低层
职等 不同职系的区分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农艺师
教师
高级实验师
副研究员



二、品位分类制度 1、“品”指官阶,“品位”指官位高低,职 务大小而排列成的等级。 特点: 以人为中心的分类方法,以资历作为分类 的标准和依据 。 2、评价: (1)优点: A、明确品级,各有所属,便于管理。 B、注重学历、出身、经验、能力等基本条件, 没有强调专门知识和特殊技能,便于通才培 养。 C、简单易行,富有弹性,着眼点在人而非在 事。 D、品位分类强调年资,官职相对分离。






2、分类的程序 1)职位调查。收集各种资料的过程。 首先,包括调查内容: A、职位的工作性质及特点; B、职位的工作范围; C、职位的职务和责任; D、胜任本职位的资格条件; E、完成本职位工作的步骤; F、影响职位的其他因素。 另外,调查完之后,审核和整理。 最后,撰写职位说明书:



12)职系:是指由工作性质和特征相同或充 分相似,而责任轻重和繁简难易程度却不同 的一些职位所构成的系列或群体。职系是最 基本的职位业务分类,一个职系就相当于一 种专门职业。职系又可称为岗系。 13)职组:是指由工作性质相似的若干职系 构成的群体。 14)职门:职门是指若干工作性质和特征相 近似的职组归结在一起所形成的集合。凡是 属于不同职门的职位,它们的工作性质完全 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