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言实词复习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PPT课件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河”
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河流。
2、“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贾谊《过秦论》古义:中
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2、“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
“阿姨”: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 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9
(一)、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
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 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 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例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让……称王
生死而肉骨(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 )
使……复活、长肉
齐威王欲将孙膑
任命……为将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使……为臣
舍相如广成传舍
. 让……住在…… 34
四、词类活用 (五)意动用法
.
35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指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 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
主要有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
.
32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弱/削弱)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变愚蠢) ④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使……变高/提高) ⑤昂其直,居为奇货。 (使……变高/提高) 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变尊贵/抬高)
.
33
3.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 语怎么样或成为什么的意思。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活用为状语
主语
相如〖廷〗叱之 吾得〖兄〗事之 其一〖犬〗坐于前
谓语
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名词活用为状语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劝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劝学》)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南:向南,西:向西)(《过秦论》)
规律: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者衣褐( ) ■ (6)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 ■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
(1)背东西,以 背载物
(2)担负, 使……承担 (3)依仗,凭借 (4)对不起,辜 负
(5)违背,背弃 (6)失败 (7)覆盖
通假字
■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 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的现象。 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5.词类活用
4、偏义复词
3、通假字
一词多义
■
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的词语少,因此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是
同学们学习的重点。《教学大纲》中列出的120个文言实词,都存在
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同学们根据一定语境来分析判断词义。那么一词
多义是如何形成的呢?
■
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从本义引申出多个意义,形成一词
多义。
献出生命,“流血牺牲”。 ■ 这都是词义发生转移。
■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
如“卑鄙”
■
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天是贬义词,
指品行恶劣,“卑鄙无耻”。
■
“爪牙”
■
古代是褒义词,指有勇力的人,“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今
天是贬义词,指坏人的党羽。
主语
相如〖廷〗叱之 吾得〖兄〗事之 其一〖犬〗坐于前
谓语
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名词活用为状语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劝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劝学》)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南:向南,西:向西)(《过秦论》)
规律: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者衣褐( ) ■ (6)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 ■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
(1)背东西,以 背载物
(2)担负, 使……承担 (3)依仗,凭借 (4)对不起,辜 负
(5)违背,背弃 (6)失败 (7)覆盖
通假字
■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 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的现象。 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5.词类活用
4、偏义复词
3、通假字
一词多义
■
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的词语少,因此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是
同学们学习的重点。《教学大纲》中列出的120个文言实词,都存在
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同学们根据一定语境来分析判断词义。那么一词
多义是如何形成的呢?
■
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从本义引申出多个意义,形成一词
多义。
献出生命,“流血牺牲”。 ■ 这都是词义发生转移。
■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
如“卑鄙”
■
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天是贬义词,
指品行恶劣,“卑鄙无耻”。
■
“爪牙”
■
古代是褒义词,指有勇力的人,“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今
天是贬义词,指坏人的党羽。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复习ppt课件
120个文言实词复习精品 1-40
1.考点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 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2.考点剖析
(1)常见文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实词在文 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字 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纲中所举的120个实词,还 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传世名篇中经 常出现的实词。
“背”。追求个人利益而背弃公义正义, 见利忘义。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 敢倍德也
2倍道而行 3事倍功半 4焉用亡郑以倍邻 5每逢佳节倍思亲
通“背”,背叛违背
通“背”,违背 一倍,加倍
增加 越发、更加
5、本
• 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 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 靠根的茎干
• 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 “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 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 之义。
• 成语助记: •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鄙
1蜀之鄙有二僧 边界地方
2越国以鄙远
以…为边界
3人贱物亦鄙
鄙陋 ,
4肉食者轻鄙
鄙陋,见识浅
5鄙贱之人,不知 庸俗,浅陋
将军宽之至此也
6鄙人不知忌讳 自称的谦辞
7、兵
• 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 短斧之类;下面是“廾”( gǒng,双手),象双 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 兵于赵者
6赵亦盛设兵待 秦,秦 不敢动
战争 军队
8、病
• 疒形丙声。本义:古时指重病 • 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
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 成语助记: •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1.考点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 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2.考点剖析
(1)常见文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实词在文 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字 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纲中所举的120个实词,还 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传世名篇中经 常出现的实词。
“背”。追求个人利益而背弃公义正义, 见利忘义。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 敢倍德也
2倍道而行 3事倍功半 4焉用亡郑以倍邻 5每逢佳节倍思亲
通“背”,背叛违背
通“背”,违背 一倍,加倍
增加 越发、更加
5、本
• 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 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 靠根的茎干
• 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 “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 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 之义。
• 成语助记: •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鄙
1蜀之鄙有二僧 边界地方
2越国以鄙远
以…为边界
3人贱物亦鄙
鄙陋 ,
4肉食者轻鄙
鄙陋,见识浅
5鄙贱之人,不知 庸俗,浅陋
将军宽之至此也
6鄙人不知忌讳 自称的谦辞
7、兵
• 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 短斧之类;下面是“廾”( gǒng,双手),象双 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 兵于赵者
6赵亦盛设兵待 秦,秦 不敢动
战争 军队
8、病
• 疒形丙声。本义:古时指重病 • 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
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 成语助记: •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高中文言实词和句式使用复习ppt课件
一狼洞其中 驴不胜怒,蹄之
5.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或主谓 关系,则前名词或后一名词用作动 刑词人 。如恐不胜 籍吏民、封府库
我师道也 榆小书结柳帛:荫曰名后:作檐陈动胜的王常族用秦翻者译秦方也法:乃丹 1.名词前面加一个动词,变成动宾
关系。 2.名词陈前胜面王加一个沛介公词军,霸后上面加一
个动词。 3.换一蹄个之相应的动而词后。乃今图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寒冷季节)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缺乏寒衣受 冻,贫寒) 大2.渡辐射桥式横:铁引索申寒义环(绕恐一惧个、中害心怕,)从不 同盘彼方根节面错者展有节开间(。,木而节刀)刃者无 厚(关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季节) 单于壮其节(节操)
※音不同,义不同,多为多音 多属坊第义sh一词ŭ:部。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
文言词语和句式(文言知识梳理)
板块1:文言词语(实词)
一、通假字
1、概念: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
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
2同、或音相变近:的历字史来音替变代使。有些通假字和本字
的读音相差甚远。被替代的字叫本字,
用来替代的字叫借字(通假字)。凡通
假字都按本字来解释,应读本字的音。
举例:
于嗟女兮,无与士 耽
四、词类活用(数词活用)
数词作动词
数词在谓语的位置上或在它的前面
有能愿动词时,活用为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
概念谓意:思语,动词它具是用有动使宾宾语结构怎表么样达的使
类别令:动式词的使内动容。形容词使动
(一)名动词词使使动动
1.不及物动词
卒使 却廷动匈见:奴相七如百,余毕里礼而归之
5.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或主谓 关系,则前名词或后一名词用作动 刑词人 。如恐不胜 籍吏民、封府库
我师道也 榆小书结柳帛:荫曰名后:作檐陈动胜的王常族用秦翻者译秦方也法:乃丹 1.名词前面加一个动词,变成动宾
关系。 2.名词陈前胜面王加一个沛介公词军,霸后上面加一
个动词。 3.换一蹄个之相应的动而词后。乃今图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寒冷季节)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缺乏寒衣受 冻,贫寒) 大2.渡辐射桥式横:铁引索申寒义环(绕恐一惧个、中害心怕,)从不 同盘彼方根节面错者展有节开间(。,木而节刀)刃者无 厚(关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季节) 单于壮其节(节操)
※音不同,义不同,多为多音 多属坊第义sh一词ŭ:部。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
文言词语和句式(文言知识梳理)
板块1:文言词语(实词)
一、通假字
1、概念: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
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
2同、或音相变近:的历字史来音替变代使。有些通假字和本字
的读音相差甚远。被替代的字叫本字,
用来替代的字叫借字(通假字)。凡通
假字都按本字来解释,应读本字的音。
举例:
于嗟女兮,无与士 耽
四、词类活用(数词活用)
数词作动词
数词在谓语的位置上或在它的前面
有能愿动词时,活用为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
概念谓意:思语,动词它具是用有动使宾宾语结构怎表么样达的使
类别令:动式词的使内动容。形容词使动
(一)名动词词使使动动
1.不及物动词
卒使 却廷动匈见:奴相七如百,余毕里礼而归之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课件
代词,“于”是介词。 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2、用于句尾,“之乎”的合音。“之”为代词,
“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如: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4、兼词
盍——“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 “不”为否定副词。
如:盍各言尔志? 叵——“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 如:用心叵测(成语)
明年: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相对的)第二年,这元和十一年。 今:今年后第二年)
辛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 痛楚,苦衷。今义:身心劳苦)
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左右:左右欲刃相如。(古义:左右的侍从。今义:方位名词。)
成立: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等)正 式建立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延余两人坐
延:邀请。
B.降跽谢过
谢:感谢。
C.过立恭宿别
过:拜访。
D.而乐无加乎此
加:超过。
【答案】B 应当译为“道歉、认错”
下列对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
病:疾病
B.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察:选拔
C.序八州而朝同列
B.范增说项羽曰
说:劝说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说:喜欢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私、偏爱
A(动词,遵循、依顺)
1、古今异义
3、义项转移 涕(古:眼泪;今:鼻涕) 偷(古:苟且;今:偷窃) 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 狱(古:案件;今:监狱) 牺牲(古: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
畜;今:指为了某种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或 权利)
“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如: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4、兼词
盍——“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 “不”为否定副词。
如:盍各言尔志? 叵——“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 如:用心叵测(成语)
明年: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相对的)第二年,这元和十一年。 今:今年后第二年)
辛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 痛楚,苦衷。今义:身心劳苦)
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左右:左右欲刃相如。(古义:左右的侍从。今义:方位名词。)
成立: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等)正 式建立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延余两人坐
延:邀请。
B.降跽谢过
谢:感谢。
C.过立恭宿别
过:拜访。
D.而乐无加乎此
加:超过。
【答案】B 应当译为“道歉、认错”
下列对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
病:疾病
B.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察:选拔
C.序八州而朝同列
B.范增说项羽曰
说:劝说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说:喜欢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私、偏爱
A(动词,遵循、依顺)
1、古今异义
3、义项转移 涕(古:眼泪;今:鼻涕) 偷(古:苟且;今:偷窃) 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 狱(古:案件;今:监狱) 牺牲(古: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
畜;今:指为了某种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或 权利)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复习ppt(共47张)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 真题初做体验 考点分解训练 突破聚焦提升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 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 歌台暖响 春光融融 作铺垫的句子是: 凄。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6.《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 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语句是: , 。 阿房出 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7.《阿房宫赋》中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 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秦爱纷奢 ; 人亦念其家 , 。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探究
一、依境定位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 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 词的具体义项。 利用语境推断法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并说出推断过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 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 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 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 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 有以窥陛下。”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 君耳。”布辞之官。
吝惜 哪里 遭受 通“披”披散 身份低微 兵器 竟然 登上 实在、的确 台阶 讲究、计较 依傍、紧挨着 大概、恐怕 占据、把红色字 1、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履至尊而制六合 掌管 统率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父母兄弟等亲属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将军身披坚执锐 名作动,打鱼砍柴 形作名,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4、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 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未可几也 通“同”相同 通“冀”希 望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复词,偏在“入”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实词讲解 课件(共23张PPT).ppt
34.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
居十年不起
耻:以……为耻;乞休、乞老、告老、乞骸骨、致 仕、求老:辞官回家;籍:登记,户口(户籍、官 籍、兵籍等);不起:不被任用
35.劝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
蠲除:免除赋税
36.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ji)金币
37.帝大喜,赉(lai)诸将士有差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 频实词讲解
1.寻坐与杨玄感有旧 2.亮亲加棺敛,瘗(yi)之路侧 3.薛举僭(jian)号陇西,以亮为黄门侍郎,委之机务 4.宵衣旰食 5.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
1.寻坐与杨玄感有旧
寻:不久;坐:因……而获罪;旧: 和……有交情
2.亮亲加棺敛,瘗(yi)之路侧
22.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然后:这样以后;申:说 明、解释;广:传播
2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
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也:表停顿;贼:伤害
自己;绞:性子急
24.方庆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
就:接近、靠近、向; 旧说:前人的观点
私下里,悄悄地;讽:劝说
市:买、卖;檄:命令、声讨
16.有诣徽者,出则过秀 17.曹爽乃辟之为掾 18.所以出身仕者 19.文帝之讨张彪也,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20.耕者众则籴(di)贱 21.故弱者见辱,强者见笑
16.有诣徽者,出则过秀
造、诣、过、候、存、顾:拜 访;过:指责、责备
17.曹爽乃辟之为掾 辟:征召,掾:属官,下属
寤:发觉、发现
29.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
就:接近、靠近、乘坐 荷:挑着、担着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复习课件
突破点一 栏目索引
名叫朱广文的人善于写诗,一个名叫吴中翰的人鉴赏力很强,另外还有两个 人,一位姓解喜欢画画,一位姓陈喜欢下棋。吕峄亭喜欢谈论历史,每一次都 是过了很长时间,还滔滔不绝。我有时饮酒,有时吟诗,有时下棋,有时写段札 礼,有时评论书画,有时谈古论今,有时请朋友来,有时乘车出去,从没有空闲的 时候。于是我忘记了自己是来做客的,也忘记了自己已年老体衰了。
突破点一 栏目索引
(三)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 词语(不区分繁体字和简体字)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由于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同一词语在古代是一个 意思,在现代是另一个意思),或感情色彩变化(褒贬色彩变化),我们在阅读文 言文时,必须注意古今异义词,以免理解错误。
告”之意;作动词,则为“宣告,声明”之意。
区分所给词语的感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卑鄙”意为“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在古 情色彩是否一致。 代汉语中是表自谦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卑鄙”意为“(语言、行为)恶劣,不道
德”,是贬义词。
突破点一 栏目索引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 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 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 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 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 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有删改)
旋属灾潦荐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载,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实词备考ppt29页PPT
余病,谒医视之,曰:唯伏神(中药名,外形 像芋)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 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 彼鬻药者欺子。 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为过 乎?”余惭也。
1、懵懵懂懂 : 糊涂,不明事理。 2、怨天尤人 : 天,命运;尤,怨恨,责怪。 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
故选A。于是交换了她的旧衣服。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
联想: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枕:依、据) 日薄西山(薄:迫近)
湖南这个地方,北边靠着大江,南边迫近五岭, 西边连接着黔蜀。
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
联想:投笔从戎(投:扔掉,舍弃)
王罴追到东门,部下也有一些人赶到,合力击败 敌军。韩轨的将士只得弃城逃跑。
1.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 2.张良出,要项伯 3.失其所与,不知。 4.行李之往来,共其困乏。 5、“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
然实无兵予甫(人名),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
稍集,率皆市中窭(jǜ贫穷)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
术,又长于车,卒不能办。
•
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的解释正确吗?
•
卒:步兵
【参考答案】卒,通“猝”,仓猝。 【易错提醒】考查 “卒”的通假情况,一定在原文中理解。 【翻译】然而实际上没有给申甫一兵一卒,只是让他自己去 招募士兵。过了三天,只招募到少量的兵员,都是城里的穷 人,不知道怎么使用兵器,而申甫学到的兵法,是擅长车战, 仓促之间不能操练成。
根据字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 而推知它的意义。
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词,其词性是动态的,一个 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性,意义也 就不会相同(即词类活用)。考生可以根据词语在 文言文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再根据它的词性推 断它的意义。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课件58张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故事:先例,旧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译文: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 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
……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 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 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 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成约而还。
·
类别
释义
示例
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 如“本”的本义是“草木的根”,“道”的本义 本义
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是“路,道路”
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 如“本”的引申义为“根本、本来、原本、基
引申义
相关的其他意义
本”,“道”的引申义为“方法、道理、主张”
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 如“草菅人命”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
3.通假字
分类
说明
例句
例句解析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
(“本字”)在字义上一
①仆诚以著此书,藏
①句中“责”,根据前文
中“偿”,理解为“责任”是
般没有关系。如果用A 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 不通的,而理解为“债”可通
字义 分析
字来解释,A字的字义与 句子的意思有矛盾,而
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
(《报任安书》) ②
病(
扩大
义项增多
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劝阻) 不真实的)
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
词义 缩小
范围缩小
臭(古:气味。今:一种难闻的气味) 。今:岳父)
译文: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 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
……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 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 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 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成约而还。
·
类别
释义
示例
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 如“本”的本义是“草木的根”,“道”的本义 本义
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是“路,道路”
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 如“本”的引申义为“根本、本来、原本、基
引申义
相关的其他意义
本”,“道”的引申义为“方法、道理、主张”
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 如“草菅人命”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
3.通假字
分类
说明
例句
例句解析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
(“本字”)在字义上一
①仆诚以著此书,藏
①句中“责”,根据前文
中“偿”,理解为“责任”是
般没有关系。如果用A 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 不通的,而理解为“债”可通
字义 分析
字来解释,A字的字义与 句子的意思有矛盾,而
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
(《报任安书》) ②
病(
扩大
义项增多
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劝阻) 不真实的)
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
词义 缩小
范围缩小
臭(古:气味。今:一种难闻的气味) 。今:岳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实词 复习课件(共53张PPT)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 点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 含义的理解能力; 第二,考查范围是“常见文 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在文言文中出 现的频率较高,使用比较普遍,绝大部分在中 学教材中出现过; 第三,考查的目标是理解文 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理解“在文中 的含义”,一方面要把握文言实词本身所具有 的意义;另一方面要把握语境对其含义的“影 响”,也就是说要结合语境来判定文言实词的 含义,考生要重点考虑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 禹之王 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自己”“自身”
(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性命”
2. 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 终不肯夜泊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 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 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 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锻炼”,古代除 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 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谤”古义为 议论、批评别人的过错,中性词,现在表示诽 谤,贬义词。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3.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5.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6.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古义:跑。今义:行走。
4.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 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 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 怨、责备。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 点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 含义的理解能力; 第二,考查范围是“常见文 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在文言文中出 现的频率较高,使用比较普遍,绝大部分在中 学教材中出现过; 第三,考查的目标是理解文 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理解“在文中 的含义”,一方面要把握文言实词本身所具有 的意义;另一方面要把握语境对其含义的“影 响”,也就是说要结合语境来判定文言实词的 含义,考生要重点考虑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 禹之王 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自己”“自身”
(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性命”
2. 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 终不肯夜泊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 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 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 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锻炼”,古代除 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 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谤”古义为 议论、批评别人的过错,中性词,现在表示诽 谤,贬义词。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3.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5.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6.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古义:跑。今义:行走。
4.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 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 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 怨、责备。
《高三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课件(90张PPT)
❖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 ❖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孰:同“熟”;仔细。形容词 ❖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 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 ❖ “因击沛公于坐 。” ❖ 坐:同“座”;座位。名词
二、古今异义
这一类实词,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 同,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复 习时可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 彩的转换、单双音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辨析, 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为:像……一样。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译为:当作……一样。
第三、表示处所。
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 译为:在……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函封之
译为:用(乘,凭借)……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考试内容:一词多义、词类活 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 副词。
一、通假字
❖ 通假字包含:本字和借字 ❖ 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 说:本字——悦 ❖ 借字——说
通假字的类型
❖ 1、双声通假:借字和本字声母相同 ❖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
约束者也”: ❖ 缪:同“穆” 温和,恭敬。例句中为
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译为:善待。 译为:说坏话。 译为:穷尽。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译为:善于。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译为:变小变弱。
特殊的 动宾关系
使
动
为动
用
用法
法
意动
用法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课件36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 文言文实词
考纲解读
“常见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仅仅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考查运用这些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的主要考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 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考生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对文言实词做出正确、合理的 推断与解释。
(2)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文言实词,有的因多音多义而难 以确定,有的因古今异义而容易混淆,还有的因词类活用而意义发生临时改变,因而需要 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指出实词的含义。
考纲解读
3. 命题规律 文言实词考查具有以下特点: (1)考查以单音节词为主。这与文言文特点一致,词语也以单音节词为主。 (2)考查的对象为常见常用词。考纲中所举120个实词,考查的都是常见常用的。我们在学 习古文时,要注意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 (3)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都有涉及。实词的考查,一般以考查一词多义为主, 同时涉及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的考查。 (4)考查形式依然以选择题为主,在翻译题目中也会涉及对实词的考查。
三、偏义复词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意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 作用。 ①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的。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句中的“异同”为偏 义复词,用义偏在“界”,不在“同”。
________动__词__,__说__,_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________名__词__,__道__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________名__词__,_主__张__,__思__想_,__学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________名__词__,_正__确__的__方__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考纲解读
“常见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仅仅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考查运用这些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的主要考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 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考生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对文言实词做出正确、合理的 推断与解释。
(2)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文言实词,有的因多音多义而难 以确定,有的因古今异义而容易混淆,还有的因词类活用而意义发生临时改变,因而需要 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指出实词的含义。
考纲解读
3. 命题规律 文言实词考查具有以下特点: (1)考查以单音节词为主。这与文言文特点一致,词语也以单音节词为主。 (2)考查的对象为常见常用词。考纲中所举120个实词,考查的都是常见常用的。我们在学 习古文时,要注意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 (3)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都有涉及。实词的考查,一般以考查一词多义为主, 同时涉及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的考查。 (4)考查形式依然以选择题为主,在翻译题目中也会涉及对实词的考查。
三、偏义复词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意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 作用。 ①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的。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句中的“异同”为偏 义复词,用义偏在“界”,不在“同”。
________动__词__,__说__,_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________名__词__,__道__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________名__词__,_主__张__,__思__想_,__学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________名__词__,_正__确__的__方__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复习 PPT课件 1
•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运用比喻手段引申本义
一词多义·演变方法
1.类似联想
延引
牵引 引 开弓
引导
采用类似 的事物来
比喻
引退
一词多义·演变方法
2.接近联想
士兵 军队 兵 兵器 军事 战争
应用接近 的事物来
代替
一词多义·演变方法
3.对比联想
离开 去 藏 废除
舍弃
由正面的 意思,联 想到反面 意义
古今异义
词义扩大 词义转移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02/02
5
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 意义和用法已不相同的词,有的词义 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 演变转移了,有的是单音节词和双音 节词的变化,这些变化都造成了古今 异义。(见专题复习)
2021/02/02
6
例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理解 错误的一项是( D )
A .灾,绝食者千余家(断绝粮食)
连绵词一般不能拆开使用,不能拆开来 解释,也不能就字面来进行解释。
双声词:淋漓,慷慨,崎岖,仿佛 叠韵词:徘徊,汹涌,咆哮,腼腆,荒 唐
2021/02/02
16
偏义复词由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 的语素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 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语义相近型。如:我有亲父兄,性 情暴如雷 (《孔雀东南飞》)。“父兄” 偏指“兄长”。
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
“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
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
2021/02/02
4
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常见的实词,有 “显”和“隐”之分。
“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 加点;
“隐”是指在文句的翻译判别中,只 要理解原句中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 可以翻译或分辨出译句的正误。
或“通过……的途径、方法”,今
表示结果,词义转移了。
2021/02/02
8
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 普遍,一个词往往有本义、比 喻义、引申义等几个义项,多 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 随时总结,不断深化。
2021/02/02
9
例2.下列名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理 解错误的一项是( C ) A.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借)
2021/02/02
2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 “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 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从词义上看, 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 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 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 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2021/02/02
18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 进入)
2.忘路之远近 (偏义在“远”) 3.昼夜勤作息 (偏义在“作”,劳作、织布) 4.死生,昼夜事也 (偏义在“死”,死亡) 5.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年长) 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
此外,也不能把连绵词拆开来理 解,如“望洋向若而叹”(《秋水》), “望洋”是仰视的样子,不能拆成 “望”和“洋”来理解。
2021/02/02
15
连绵词是双音节语素的一种。连绵词是 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有 两个字,但只有一个语素。这两个字有的是 声母相同,如“慷慨”;有的是韵部相同, 如“窈窕”;有的是同音重复,如“孜孜”; 还有的两个音节没有什么关系,如“嘀咕”。
例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 错误的一项是( B)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智) B.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用)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供)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曝)
【解析】信,通“伸”,伸张
【答案】 B
2021/02/02
13
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 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如古 代说“冠”,现在说“帽子”; 古代说“朝”,现在说“早晨”。
2021/02/02
1
高考文言文知识提纲
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通假字、偏义复词等。
虚词:十八个虚词。通常是把命题材料 中的句中虚词与课文中的虚词对照设题。
特殊文言句式:被动句,判断句,倒装 句,省略句。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官职、科 举等知识。
文意分析理解、文言翻译和断句是各个 角度的综合考查。
个词在教材见过哪些义项,试着把这
个义项代入到具体语境中去判断,则
能推断出正确的理解。要逐步形成触
类旁通的能力。
2021/时却 借用音同或音近的乙字,乙字就是甲字的 通假字。有的是本无其字;有的是本有其 字。如“君子生非异也”,“生”通 “性”。
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被列为通 假字。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 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 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 今字。如“至莫夜月明”中“莫”通 “暮202”1/02;/02“莫”是古字,“暮12”是今字。
B.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要学习)
C.古之学者必有师(读书求学的人)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表因果关系)
2021/02/02
7
【解析】
“绝食”是词义演变了。“小
学”古是“小”和“学”两个单音
节词相连,今义则是一个双音节词;
“学者”古义是泛指求学读书之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之人,词义缩小了;
“所以”古义表示“……的原因”
语义相对型。如: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作息”一词是“劳 动”的意思,那么这个词语的意义就偏 重于“作”,“息”就成了陪衬。
2021/02/02
17
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忘路之远近 3.昼夜勤作息 4.死生,昼夜事也 5.孰与君少长 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7.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9.能谤讥于市朝
2021/02/02
3
包括一词多义、单音节词、古今异义、偏 义复词、通假字等。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
容词。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
二是注意确定所指名物的范围;对形容词的
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
作的联系。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
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量极少,倒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凭借,借助)
C.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假如)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不真,与“真”相对)
2021/02/02
10
【解析】
C项中的“宽假”:宽容。
“假”的义项有借、凭借、借助、
不真、给与、如果、假如等,这些都
是课内常见的。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
中,遇到某一个实词,就会联想到这
因此,要注意区分单音节词 和双音节词,如“今齐地方千 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20地21/0”2/02,土地;“方”1,4 方圆。
还要注意同义词(近义词)连用, 如“中道崩殂”(《出师表》), “崩”,特指天子死亡;“殂”,死 亡。“崩殂”在这里是同义词连用, 可以看成一个词,“死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