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整体训练(教师版)

合集下载

高三作文训练(三)议论文布局之对照式(教师版)(新)

高三作文训练(三)议论文布局之对照式(教师版)(新)

高三语文作文训练(二)二水分流清浊明——议论文写作常见布局方法之“对照式”【训练目的】学习议论文写作对照式的布局方法。

【写作指导】一、什么是对照式布局?写作议论文时,不少同学往往观点不甚鲜明,思路难以拓展,因而使得文章难以具有说服和感召的力量。

怎么办?我们不妨采用对照式的结构。

对照式:用来证明论点的层次是两相对照的关系,就是在论证思路中,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或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另一种事物或意见并加以对比;或者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某种事物或意见。

运用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能使文章在布局上对比鲜明,主次明确,从而泾渭分明,论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方法指津——“对照式”布局模式(一)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范文示例一)引论(提出中心论点)正面论据1+分析论证(分论点)本论(证明论点)正面论据2+分析论证(分论点)反面论据3+分析论证(分论点)结论(通过正反对照进行总结,表明正确观点,照应全文)(二)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之变式(范文示例二)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反面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本论(证明论点)正面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结论(通过正反对照进行总结,表明正确观点,照应全文)采用对照式结构的目的是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因此作为论述重点的一方用墨要多,另一方则起烘托陪衬作用。

这种结构的一般模式是,引出对比——分析对比——总结对比。

其对比的内容可以是事实的对比、形象的对比,还可以是分析的对比、感情的对比等。

在运用对比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对比要一致,对比点一一对应;二是对比具体,其内容不能笼统;三是对比要深入,对对比内容要加以引申和发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三、运用对照式结构模式要防止两种弊病:1.生硬对比。

有些同学在对比时只将两件事物照章写上,让人看不出其可比之处,不知为何而设,有时更是生搬硬套,令人不知所云。

2.不加分析。

不注意在比较上下功夫,未能指出其相异之处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作文行文思路训练(教师版)

作文行文思路训练(教师版)
相较而言,那些屈从于现实,以不能改变世界为借口,而退回到个人的小天地的所谓明智之人,在孔夫子面前,形象不免显得矮小许多。他们关起门,退回到山林,退回到他们心中的“桃花源”,那里“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他们的内心看似安宁,但外面的世界却很不平静。他们没有改变自己,没有同流合污,但是他们也不敢于去改变这个世界。他们去写他们的诗,喝他们的酒去了。这些“独善其身”的所谓明智之人看似洒脱,但是却无视了自己肩上的那一份改变世界的责任。试想,当每一个人都躲进个人的小天地自娱自乐,这个世界还有改变的可能,还有进步的机会吗?(反面举例,独善其身,不敢于改变世界的后果)
闪耀民主的光
大洋彼岸的美国公众,不甘愿个体权利被权贵漠视,决意奋起抗争改变世界,占领华尔街。他们不甘心社会漠视弱者的价值,勇于去思考、去辩论、去行动,手执择善固执的勇气,为了成就一个更平等的美国梦,为了将改变世界的火种撒遍寰宇。
哪怕推动国家民主的道路仿若一片着火的荆棘,你也不能湮没内心深处对民主的呼唤。你甘心过那种只有依附政党才能安定生活的窝囊日子吗,你情愿忍受每天打开电视时主播道义凛然地说谎吗,你能忍受自己的权利被忽然剥夺,然后接受这权利是他人赋予的吗?如果不,就去改变世界,让民主终有一日成为你举手投足的修养,让其重要地如同你每分每秒呼吸的空气!(从民主人权的角度论述“不能改变自己就去改变世界”,体现文明社会的普世价值,语言得体,感染力强)
曼德拉放下仇恨,把怨恨留在身后,也解放了自己。当年,曼德拉因反对种族压迫而入狱,饱受摧残。当他出狱当上总统之后,在就职典礼上,却恭敬地向当年虐待他的看守致敬,这一举动令所有在场的人为之动容。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放下怨恨,宽容了别人,也释放了自己。(正面举例分析放下的作用)

高三作文训练(共5篇)

高三作文训练(共5篇)

高三作文训练(共5篇)第一篇:高三作文训练高三作文材料【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哲学家周国平曾说:“我相信,骄傲是和才能成正比的。

但是,正如大才朴实无华,小才华而不实一样,大骄傲往往谦逊平和,只有小骄傲才露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傲慢脸相。

有巨大优越感的人,必定也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

”骄傲是一种生活态度,骄傲是一种人生姿态,骄傲更有境界高下之别。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骄傲”的看法或体会,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题意理解】这是一道同时给出“材料、提示语和话题”的作文。

一、分析概括一下周国平所说的话的意思,大概有以下三个层次:1、“骄傲”和“才能”有关,“骄傲”应该和“才能”成正比;2、“骄傲”有“大骄傲”和“小骄傲”的“境界”的区分;在表现形式上,也有“谦逊平和”与“不可一世”的区别;3、“最高境界”的“骄傲”是“有巨大优越感”而表现得“包容万物”“宽待众生”。

二、分析提示语,这里的提示语仅仅一句话:“骄傲是一种生活态度,骄傲是一种人生姿态,骄傲更有境界高下之别。

”着重突出了两个方面:一是强调“骄傲”的本质,实际上是“生活态度”“生活姿态”的体现;二是强调“骄傲”的“境界”层次,有高下之别。

三、看题目的要求,题目中要求“谈谈你对…骄傲‟的看法和体会”。

这里一方面是给出了写作的话题和范围,另一方面从体裁上,文章可以抒发议论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叙述故事、谈自己的人生体会写成记叙文。

四、理解话题的含义,“骄傲”有以下几种解释:①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自满│虚心使人进步,~使人落后。

②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个人所取得成就、荣誉而感到光荣、自豪:我们都以是炎黄子孙而感到~。

③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的~。

以上几点启示考生在写作时要照顾到以下任何一个方面:1、要突出“骄傲”和“才能”、“成就”、“荣誉”、“资本”等条件间的关系;2、要能够区分“大骄傲”和“小骄傲”;要能够阐明什么样的骄傲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什么样的骄傲是“自豪”、是令人敬佩的。

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作文天天练(教师版)

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作文天天练(教师版)

高三语文作文天天练(教师)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据报道,持续已久的疫情使餐饮、旅游等很多行业的老总害怕周一的到来,对未来感到茫然。

其实,这种危机感从来都没有远离过我们的生活。

有人说,在危机面前,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但也有人可能永远留在冬天。

危机的哲学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提示]作文材料一共四句话。

第一句话基于现实情境,告诉我们疫情给很多行业带来严重的危机。

第二句话由点到面,揭示这种危机不只现在有,过去从来都是存在着的,具有常态性(尤其是对于“居安思危”、心中充满危机感的人)。

这里的“生活”,范畴很广,涉及学.校、家庭、社会、人类等方面。

这就很容易使考生打开联想和想象的思路,从而不拘泥于当下发生的国内国际的疫情。

第三句话假托“有人说”,表明人们对待危机的态度不同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虽然这里使用了比喻句,显得含蓄,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春天”是指克服危机后的美好未来,“冬天”是指被危机压垮后的暗淡前途。

最后一句话再次强化本次写作的关键词“危机”,并承接前面“有人说"的内容而在“危机”一词后加上“的哲学”,可以起到启发和鼓励考生往纵深处思考的作用:为什么会产生危机?为什么有人时刻感到危机(同时有人在危机面前麻木而缺失危机感) ?为什么有人能够走出危机而有人始终陷于危机之中?危机的价值,难道仅仅是挫败人吗?什么情况下才能“化危为机”?总之,考生只要围绕“危机”来写,都是切题的;如果能够作面面观,作深度思考,应该能够写出不错的文章来。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70 分)经验通常来自实践。

有的经验让你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有的经验让你迷失自我,与成功失之交臂。

如何对待经验,取决于你的能力、态度和智慧。

审题指导材料共三句话。

第一句话“经验通常来自实践”,是说经验的来源;第二句话是说经验在实践中的运用,分两种情况对“经验”的作用、意义或影响进行解说,而这两种情况又是相反相成的。

高考作文审题解题范文训练(四)教师版

高考作文审题解题范文训练(四)教师版
例文三
“动车座位让不让”并不难回答
5 月 3 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只买到达州到营山 的座票,老人在南充站被所坐座位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女儿想挤着坐被拒,之后 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座位主人委屈回 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
网友们就此掀起了一场大讨论,并针对新闻中座位主人的疑惑给出了评判, 给出了多种答案,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五、辩证分析法模板: 1、唯物辩证法认为,想问题办事情不可片面,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新事物…… 4、道德的底线就是法律条文,法律的要义就是提升道德的境界。 六、背景分析(联系现实)法: 1、无独有偶,…… 2、网上热议的话题…… 3、这本不是一件大事,却引发了舆论关注,可见,这件小事也击中了人们心中 的痛点。…… 4、姑且先将这个问题搁置不议,前段时间社会热议的(这些年一直争论不休 的)……
诚然,它有其代表与传承的先贤学术之风。但拆掉它并不意味着斩断了如今 学子与先贤的亲切交流,灵魂互动。相反,我们应注重这栋楼的精神传承与文化 传承,这才是我们应当珍视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东西。而非一栋简陋的教学 楼。
无独有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逝前在遗嘱中即要求他死后将故居拆除,目的 也是为街道的现代化发展。他的做法垂范世人,想必智慧如您,现时心中也应有 所取舍。(例证法。用“无独有偶”一词练习类似事件,可以作为例证的模板)
七、批驳分析法(确立假想敌)模板: 1、或许有人会认为…… 2、有网友称…… 3、有人会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2. 2012-2017北京模拟题情景作文(教师版)

2. 2012-2017北京模拟题情景作文(教师版)

2012-2017北京高考模拟题情景作文训练1. 假设你是美国中学生Tom, 请根据下图提示,给你的一个朋友写一封信,讲述你在中国过春节的经历及感受。

注意:1. 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已经为你写好。

2. 词数120-150。

提示词:舞龙dragon dance 庙会temple fairDear Eric,How’s everything going? I had an enjoyable time with my penfriend Li Hua and his family in China and I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you my experience during Chinese Spring Festiva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017丰台一模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学生李华,请你根据以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给学校英语报投稿,叙述你上周五早晨在上学路上经历的一次意外。

注意:词数不少于120。

提示词:后视镜rearview mirro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016年东城一模第二节(20分)加入你是红星中学高三学生李华。

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多元思辨类作文思路指津(三元二元一元 )训练版+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多元思辨类作文思路指津(三元二元一元 )训练版+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多元思辨类作文思路指津(三元二元一元)训练版+教师版高考多元思辨类作文思路指津(三元二元一元)第一部分三元思辨类作文话题1:识变、应变、求变标题:因时而变,奔赴山海【开头段】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谋发展、抓改革、促创新,必须主动适应时与势的变化。

正如材料中所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少年当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勇毅前行,因时而变,奋进新征程;奔赴山海,建功新时代。

【论证段】以“拼”的精神,增长识变之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以“闯”的劲头,掌握应变之方——掬水月在手,以创造奔赴。

以“实”的作风,涵养求变之勇——云程始发轫,未来月满楼。

【结尾段】往事作序,来日为章。

今年的中国,希望与挑战并存。

新征程上,我们当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奋跃而上、真抓实干,创造新的不凡业绩。

话题2:担起、放下、看开标题:勇担起,能放下,应看开【开头段】弘毅任重,儒家启人担起,担起仁、义、礼、智、信;抛却怨鄙,佛家示人放下,放下痴、嗟、嗔、怨、怒;依天顺理,道家醒人看开,看开成、败、得、失、错。

担起,放下,看开,人生漫漫,一路逶迤,彧彧花繁。

【论证段】智者乐水。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担起,是一份社会责任、家国担当。

水随方圆。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放下,是一份坦荡淡泊、涅槃寂静。

上善若水。

依道而行,顺应规律。

看开,是一份道法自然、致虚守静。

【结尾段】仁为己任,死而后已,儒家讲求谋义而后动,勇担起;普济天下,诸法无我,佛家笃信诸行无常无害为道,能放下;天得一清,地得一宁,道家崇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应看开。

时序流转,星燧贸迁,我辈于奔涌的时代大潮中,当担起,放下,看开。

话题3:进档、倒档、空档标题:及时换档,因时而变【开头段】历史洪流滚滚而去,时代潮流瞬息万变,身处其中的我们驾驶人生之船极易陷入迷茫的游涡。

面对外部环境的改变,我们应当锻练出强大的断决力和洞察力,及时调整方法,进退有度,来去自如。

2021高考满分作文训练之“审题立意”,值得收藏

2021高考满分作文训练之“审题立意”,值得收藏

2021高考满分作文训练之“审题立意”,值得收藏(教师版)【训练目标】一、学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技巧与方法。

二、学会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准确审题立意,提高写作水平。

【导入学习】审题与立意是考场写作的重要环节。

审题,侧重于对作文试题的审视,它包括对材料主旨的理解和对作文文体、字数、标题等方面要求的认知;立意,则是在把握材料基本思想、核心词句的基础上,确立考生在作文中所持的观点、看法等。

审题决定着高考作文的成败。

考生在动笔之前应深入思考并反复推敲高考作文题,读透题干,明确要求,确立观点,然后作文。

从全国各阅卷现场反馈的作文评阅信息来看,有不少考生在审题这个关键步骤上“栽跟头”,作文得分不甚理想。

在准确审题之后,动笔写作之前,考生还要着手解决立意问题。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基本上不再设置审题障碍,而把立意放在考查的重要位置,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写作。

高考作文对立意的要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做到立意准确和明确;第二个层次是较高要求,要求考生做到立意深刻和新颖。

【自主学习】审清题目的显性与隐性要求面对高考作文,认真审题是非常关键的,考生一定要看清作文题目中的显性要求,认真揣摩隐性要求,并将其明朗化。

显性要求,包括常规要求(标题、文体、字数等)、情境、角色指令、对象指令等;隐性要求,包括内容指令、思维指令、隐性体式指令等。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议论文专题训练——论据运用(二) 教师版(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专题训练——论据运用(二) 教师版(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专题训练——论据运用(二)教师版作文辅导0408 15:50::议论文专题训练——论据运用(二)教师版编写人:刘剑平审核人:张宣成使用时间分管主任签字教学目标:1、了解论据的使用要求,掌握论据分析的方法技巧。

2、培养议论、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论据的使用要求,掌握论据分析的方法技巧教学难点:培养议论、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论据选择与使用的要求1、明确论据选择的要求。

首先论据要为论点而设,要确实能证明观点。

每个材料它最能证明的那一“点”是什么,这最应是我们思考研究的。

其次论据要准确可靠,文章所用论据,如是事实论据,那应确凿无误;如果是道理论据,应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引用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

第三,论据要典型,所谓典型,是指那些有代表性、能反映出事物本质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更具有说服力量。

2、掌握论据运用的要求述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

我们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多义的,或者说材料的主旨总是由多个意义点构成的,这样的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那么我们用它论证观点时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找出切入点,把事例与论点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使材料与观点粘在一起,使之高度统一。

如果是多个材料论证论点,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

论据的使用方法二、论据的具体运用1、单个材料的使用:剪裁取舍、概括叙述。

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

(1)范例:论点——语言是伟大的的确,语言是伟大的,它能如阳光般把人与人之间那座沟通的冰山融化;它能如的谐的音符般把冷漠孤寂的心唤醒;它能如湿润的春雨般滋润人们之间的感情,让它更加坚固,更加深厚。

钱钟书教授曾这样婉约地拒绝一个很想跟他见面的记者:“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味道很好,你会想去见那只下蛋的母鸡吗?”这是一句多么巧妙的语言,它既不失幽默又表达出了自己拒绝来访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这句话没有使钱教授与那位记者的沟通陷入僵硬与冷漠的气氛之中,相反它使那位记者更加敬重这位渊博的老人了。

高三语文作文训练及优秀作文汇编教案

高三语文作文训练及优秀作文汇编教案

高三第一学期作文汇总01.材料作文(假期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涉及的基本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

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

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

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着重抓住最后船长说的话——负重是最安全的。

人要时刻肩负责任“船在负重的时候,才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老船长的话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生亦是如此,只有时刻肩负责任,人前进的步伐才会坚实无阻。

”面对人生的挫折,只要我们有礁石般的守护的责任感,那么再大的风浪也只不过是过眼的浪花,面对海浪滔天,我们岿然不动;面对人生的风雨,只要我们有巨轮般执着的责任感,那么再肆虐的飙风也只不过是胜利的前奏,面对狂风骤雨,我们信步远航。

是的,随时肩负一份责任,就有了刚韧不拔的意志风发。

信步于人生的曲径,再大的风狼也只不过为行程增添几份豪迈。

我们脸上始终挂着刚毅的坚强,拈花一笑。

责任或许只是杜甫的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身处贫境,仍念寒土,这是顶天立地的责任感。

一语道破对天下的忧虑,一语倾出他广博的胸怀,正是杜甫这种忧国忧民的责任感,虽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已不沉沦;虽箪瓢屡空,环阻萧然,亦不改其志节。

“出师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感慨之中他抒出自己的志向;“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呼吁之中他寄予自己的期望,恩泽后世无数书生骚客,教其以爱己之心爱人,甚至爱人超乎其己。

沉重的责任感使杜甫勇于面对动荡的社会,用广博的胸襟容纳百川,他毅立为一座灵魂的高山!责任或许只是史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

高考语文备考作文专题辅导_作文训练(14)快速入题(老师版)

高考语文备考作文专题辅导_作文训练(14)快速入题(老师版)

作文专项训练(14)——材料作文快速入题指导(教师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材料作文入题的重要性。

2、结合实例让学生掌握材料作文快速入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能把掌握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作文入题不少人认为就是开门见山,开篇把观点亮出来,这个认识是片面的。

要知道“入题”不仅要“入”观点主旨,更要“入”作文材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作为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考生审题立意的载体,二是作为考生入题的切入点。

大部分人写作文只注意到了第一个作用,往往忽视了考题材料的入题。

二:第一步:认识常见弊病注意快速入题,但却忽略了作文观点和考题材料的融合,会导致作文出现以下几种弊病:①只扣中心,忽视联系。

考生的观点非常契合材料中心内容,也契合其深层含义,但文章内容完全不涉及考题材料中的文字内容。

宛若画龙只点睛,不画龙身。

②复述材料,难见重点。

考生“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选择地没有重点地转抄材料,导致文章内容没有靶向性。

如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③扩展材料,喧宾夺主。

喜欢擅长写记叙文的人往往会围绕考题材料创设语境,虚构故事情节,扩展考题材料。

此为写作之大忌,此类作文完全不考虑命题人的考查要求,把作文题当作语境扩展题,犹如驴唇不对马嘴,两不相合。

三、入题方法详解: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毛病呢?首先注意到现在的材料作文往往大多能从多角度进行立意,大多有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

要从材料的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立意,不能从次要角度、沾边角度立意。

中心角度即是对材料进行具体到抽象、现象到本质的智性把握,具有唯一性:重要角度即以材料内容为切入点的视觉定向,具有多样性。

立意过关了,切入的主题才符合考题“选准角度”的要求。

其次注意运用一些具体的考题材料入题的方法。

比如:方法一:针对“只扣中心,忽视联系”的毛病,运用“环绕中心。

注重迁移”对策。

“只扣中心,忽视联系”的作文因为文章只注意到中心和考题材料本质的联系,而忽视了直接的联系,要升格,就要把考题材料引入文中。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写作整体训练配套特色专题课件 苏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写作整体训练配套特色专题课件 苏教版
第十二页,共93页。
【参考例文】 “华老栓”的故事
夏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赶得及出来,只有一片乌蓝的 天空。华老栓突然坐了起来。开了灯,小小的屋子里没有多少声音,只听 见仍然在努力地复习着功课的华小栓奋笔疾书的声音。
华小栓今年读高三,成绩并不好,但是(dànshì)他很努力,每天都熬到 深夜,眼睛红红的,脸色也不甚好看,但是(dànshì)成绩就是上不去。
诱惑。”小鱼说。
第十页,共93页。
“这种想法完全错了,”大鱼说,“最光鲜、最具诱惑力的东 西里面最有可能是一只害我们的钓钩!”
理解这则寓言的思想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______ 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命题(mìng tí)意图】 本题选用寓言故事来命题(mìng tí),寓言故事常常是一些含有 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因此,其内涵往往十分丰富。本题旨 在引导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寓言故事的内涵,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 准确立意并作文。
第二十五页,共93页。
可江南的春天(chūntiān)不来,油纸伞终究只能收在门后。小小油纸 伞抵住了唐宋元明清的风雨颠簸,历千年不衰,却偏抵不住现 代生活的疾风骤雨。据说四川还有全国最后一家油纸伞手工作 坊,可在尼龙伞的洪流中,这最后一块江南文化的铭文又能存 在多久?
第三页,共93页。
在明确了立意之后(zhīhòu),我们就可以通过满怀深情地叙事、 细致感人的细节描写或融情于物、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表达“每朵 花”的重要性。
第四页,共93页。
【参考例文】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生命总在运动,花儿(huā ér)皆要自由 地开放!
玫瑰花儿(huā ér)开,开得鲜艳,开得芬芳,给世界带来了美 丽与欢乐,这是大自然的恩赐。

高三语文作文专题训练全面版

高三语文作文专题训练全面版

03
名人名言和优秀人物事迹
收集名人名言和优秀人物的事迹,了解他们的思想、品 格和成就,为作文提供有力的论据和启发。
作文素材的分类整理
主题分类
事实与观点分类
将素材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如人 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便于 查找和使用。
将素材分为事实和观点两类,事实类 素材可以作为论据支持观点,观点类 素材可以启发思考和形成观点。
作文题目: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话题
总结词
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通过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提出在传
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观点。
05 作文评价标准
审题准确
文章主旨与题目要求相符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把握主旨,确保文章内容与题目 紧密相关。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结构训练
总结词
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和层次
详细描述
文章结构要严谨、清晰、完整,层次分明。可以采用总 分总、并列、递进等结构方式,使文章脉络清晰,易于 理解。同时要注意过渡和照应,使文章前后连贯。
谢谢聆听
半命题作文
命题特点
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有较大 的发挥空间。
写作要点
补充题目要贴切,与主题紧密相关; 立意要新颖,展现个人思考和见解; 内容要丰富,充分展开论述和例证。
材料作文
命题特点
材料内容多样,要求考生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
写作要点
分析材料要深入,提炼出中心思想;立意要紧扣材料,避免脱离主题;结构要 严谨,合理安排段落和层次。
立意技巧
总结词
确立鲜明深刻的中心思想
详细描述

高三作文整体训练(教师版)

高三作文整体训练(教师版)

高三作文整体训练一篇好作文的标准:思路清晰、思想深刻、语言精彩《说文》曰:“耻,为恥的俗字。

”“恥,辱也,从心,耳声。

”《集韵》曰:“恥,从辱。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恥”。

《广韵》曰:“恥,惭也。

”《六书总要》曰:“恥,从心,耳会意,取闻过自愧之意,凡人心惭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

”可见,耻的含义与“心”、“耳”、“闻”、“惭”等有关。

孔子说:“知耻近乎勇。

”实践证明,人们如果能知道“羞耻”、“耻辱”,知道“错误”、“惭愧”,人们就能够发奋、勇猛、精进。

“耻”这个问题,还和时代发展、经济水平、社会风气、民族文化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以“‘耻’的感悟”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耻的感悟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灿若星河。

知进,知退,知难,知易,知聚,知散……在众多文化的积淀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知耻。

耻,辱也,过也。

而知耻,不仅早已渗透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一言一行中,还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推动中华文明的不竭动力。

可以说,知耻,才有了中华文明智慧而坚忍的精神内核。

知耻,是日常行为的准则。

早在《孟子》中,就有“人不可以无耻”之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荣,人人景仰。

“诲淫诲盗”是耻,人人唾弃。

试想,一个人若是做了耻辱之事,家人白眼、朋友冷遇、邻人鄙夷,每一个人心中自有一杆“知耻”的秤,那么即使这个人再心如铁石,恐怕也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做一番检省。

慢慢地,何可为何不可为,何该为何不该为,一颗知耻的心自会判断,而“知耻”两个字,也会渐渐体现在日常行为的一点一滴之中,也才有了“温柔敦厚”的中华文明的基本构架。

由个人而国家,知耻则构成了中华文明精神最重要的内涵。

名将岳飞以靖康之难山河沦丧为耻,将一腔热血抛洒疆场,三十功名,全部写进慷慨悲歌的爱国传奇。

反观秦桧,不但不以偏安半壁江山为耻,反而厚颜无耻地苟安求和,甚至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结果如何?历史自有公断:“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高三材料作文训练老师版

高三材料作文训练老师版

高三材料作文训练老师版1、安徽淮阴中学2013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一个乞丐讨饭的时候遭到一条狗的攻击,这令他十分惊惧。

再次去讨饭的时候,他便捡了一块石头带在身上。

然而,这次他遭到了两条狗的攻击。

他虽有一块石头护身,但还是被狗咬了。

下次讨饭的时候,他便揣了两块石头。

可这次他遭到了三条狗的攻击。

再次讨饭的时候,他索性揣了四块石头,这次他恰恰遭到了群狗的攻击,依然是被狗咬了。

于是,他不得不背着一篓子石头去讨饭。

后来,他转换思维,丢掉石头,拿着一根木棍去讨饭。

后来,他再也没有遭到狗咬。

请以“思维一转天地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1)、《思维稍转,曲径已通》口渴的乌鸦将一粒粒石子叼进细瓶而喝到了香甜的水;狡猾的狐狸编出美丽的谎言而尝到肥美的肉;走投无路的斑羚在关键时刻飞渡而使种群延续。

不同的思维创造了非同凡响的佳绩,当你的思维向下看,只能使视野弯窄,如果是反其道,向上看去,那就阔然开朗,此之所谓,思维一转天地宽。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确,当你思维稍转,佳法尽于眼前,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你思维稍转,条条大路通向你,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当你思维稍转,曲径已通。

一切事情就是这样简单——思维稍转。

曹冲称象一举创造千百年佳话;受任于危难之际的孔明一只草船借箭引来多少谋士的羡慕目光;毛泽东一招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让革命形势大有好转。

古人在不断实践中创造出传奇,而今人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尖端科技研发运用到实际生活,这都归功于千变万化思维。

现实也会充满挑战与商机,当你思维突转,解决问题的方法全部现身。

曾经一家圆珠笔专销商悬赏解决圆珠笔笔芯未写完浪费的问题。

这棘手的问题被一个青年解决,将笔芯做短点,多么不可思议的答案。

(完整)高考作文训练(教师版)

(完整)高考作文训练(教师版)

作文训练一、阅读下边的资料,依据要求写作。

①他人为食而生计,我为生计而食。

——苏格拉底②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实时当鼓励,光阴不待人。

——陶渊明③“谁有两个面包,卖掉一个吧,用来买水仙花,由于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是精神的粮食。

”——伊斯兰教首创人穆罕默德④生活真像这杯浓酒,不经接二连三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爽口! ——郭小川⑤成功即是站起比倒下多一次。

——励志语录中外文化中有好多相通的思想,这些思想在当时后代影响巨大。

读了上边六句,你有怎样的感想与思虑?请以此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800 字。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剽窃;许多于分析:试题给出五句名言,要求以此中两句或三句为基础来立意, 考生构想立意时,应理解各名言任意 , 抓住各名言的内涵。

①句是苏格拉底的名言,意思是说人活着不仅为了吃饭, 要有高于吃饭的其余追求;②句是陶渊明的名言,意思是说青春一旦过去便不行能重来,一天之中永久看不到第二第二天出。

应当趁年青体壮之时鼓励自己,光阴流逝,其实不等候人。

③句是伊斯兰教首创人穆罕默德名言,这是一个比喻式的说法。

“面包”是用来吃的,保持身体的需要: “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欢乐、心情愉快。

“水仙花”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 。

所以这句话是呼喊人们要着重精神文明,或许说精神方面需求。

④句是郭小川的名言,此句也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把生活比作一杯酒,而这杯酒假如不经过接二连三的提炼,就不会爽口。

这里“接二连三的提炼” 能够理解为人生的劫难或挫折,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劫难和挫折的生活,才会焕发异彩。

⑤句是一句励志语录,意思是说只需坚持下去,就会迎来成功。

理解各名言意思以后,建构所选的名言之间的有机联系,以之为纽带,阐发自己的感想和思虑。

如选①与③,考生作文能够商讨精神追求, 或许说精神生活的重要性,说说生活与生计的关系;如选①与②,考生作文时能够商讨人生之中该如何对待光阴,或许说说人应当抓住自己的青春光阴,努力拼搏;如选④与⑤,考生能够写写人生中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高三作文系列训练 一教师版.pdf

高三作文系列训练  一教师版.pdf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训练目标】 1、解读材料,准确把握材料内涵 2、训练学生理解、,从材料中提炼挖掘主题。

重点难点:学会抓标题题眼的审题立意方法。

【合作探究】 审题立意方法: 1、抓材料主旨。

文章的观点从材料主旨而来,提炼观点离不开材料主旨,因此,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 (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 (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2、抓关键词句 。

关键词句有的本身就是材料的观点,有的隐含着作者的倾向。

审读材料时,只要找准关键词句,再加以提炼,就能确定文章的立意。

例 2012大纲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

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

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关键句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高三语文作文专题训练全面版

高三语文作文专题训练全面版

高三语文作文专题训练全面版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科学是我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重要工具。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章,作为初中科学的开篇,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物质及其变化”,它为我们揭示了生活中的许多奇妙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我们进行了一次单元测试。

本次测试的范围限定为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主要考察学生对物质的三态变化、化学反应以及物质的分类等方面的理解。

本次测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试题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物质的三态变化、化学反应以及物质的分类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从测试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良好,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例如,对于物质的三态变化,部分学生混淆了熔化和升华的概念。

填空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物质变化过程的描述和归纳能力。

从测试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这部分题目,但在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简答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物质变化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从测试结果来看,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缺乏深度和广度,对问题的理解不够全面。

例如,在回答如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问题时,部分学生只列举了几个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而未能真正理解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通过这次单元测试,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容掌握得比较好,但在一些细节问题和深入理解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因此,建议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注重细节,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三的语文学习中,作文是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

而在作文中,破题和开头又是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破题和开头。

在作文写作中,破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三作文整体训练

高三作文整体训练

从09年高考作文看高三作文整体训练3主题优先重点突破全面升格——从09年高考作文看高三作文整体训练衡阳县一中聂仲生2009年高考已渐行渐远,新课改的第一次大考已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在新理念指导下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如何,怎样有针对性地提高高三作文教学效率,大家都在关注和思考。

经验告诉我们,“稳中求变”是高考命题的基本思想。

2010年的高考作文必然会在吸取09高考作文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融注课改新理念,体现作文新思想。

因此,有必要对09高考作文进行分析,以明确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建立新一届高三作文训练的整体架构,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高考作文水平。

三.新一届高三作文整体训练构想基本思想是:主题优先、重点突破、全面升格(一)主题优先。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一篇文章也好,一千首诗歌也好,主题所向:时也,事也!出题目的人也好,做文章的人也好,主题所向,也是时也,事也!出题人与考生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之中,享同一个“时”,想同一桩“事”。

他们应该“英雄所见略同”!这就是说,优先从主题入手训练,针对性会更强,效果当更好。

可作三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主题意识阶段。

如前所述,进入高三,即按八大主题分类设置作文练习。

这个阶段,每次练习,只规定表达的主题,让学生自己命题,自选文体,自由作文。

如1.写一篇“人对自然应充分尊重与敬畏”的文章(自然观)2.写一篇“对生命的尊重及生命价值观”的文章(生命话题)3.写一篇“装饰精神后花园”的文章(义利观)4.写一篇“青年成长”的文章(人格论)5.写一篇“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文章(文化话题)第二阶段:主题探究阶段。

在这个阶段,可充分利用课本,采用课内外衔接教学法,对课本所包含的思想进行探究,读写结合,吸收别人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看法。

其最好的训练形式是读后感写作。

如09年全国卷(一、二)、上海卷、海南卷、浙江卷都可以划归此列。

第三阶段:多向立意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作文整体训练一篇好作文的标准:思路清晰、思想深刻、语言精彩《说文》曰:‚耻,为恥的俗字。

‛‚ 恥 ,辱也,从心,耳声。

‛《集韵》曰:‚ 恥 ,从辱。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恥‛。

《广韵》曰:‚ 恥 ,惭也。

‛《六书总要》曰:‚ 恥 ,从心,耳会意,取闻过自愧之意,凡人心惭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

‛可见, 耻的含义与‚心‛、‚耳‛、‚闻‛、‚惭‛等有关。

孔子说:‚知耻近乎勇。

‛实践证明,人们如果能知道‚羞耻‛、‚耻辱‛ ,知道‚错误‛、‚惭愧‛ ,人们就能够发奋、勇猛、精进。

“ 耻” 这个问题, 还和时代发展、经济水平、社会风气、民族文化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以“… 耻‟的感悟” 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 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耻的感悟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灿若星河。

知进,知退, 知难,知易,知聚,知散……在众多文化的积淀中, 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知耻。

耻,辱也,过也。

而知耻,不仅早已渗透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一言一行中,还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推动中华文明的不竭动力。

可以说,知耻,才有了中华文明智慧而坚忍的精神内核。

知耻,是日常行为的准则。

早在《孟子》中, 就有‚人不可以无耻‛之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荣,人人景仰。

‚诲淫诲盗‛是耻,人人唾弃。

试想,一个人若是做了耻辱之事,家人白眼、朋友冷遇、邻人鄙夷, 每一个人心中自有一杆‚知耻‛的秤,那么即使这个人再心如铁石,恐怕也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做一番检省。

慢慢地,何可为何不可为,何该为何不该为,一颗知耻的心自会判断,而‚知耻‛两个字,也会渐渐体现在日常行为的一点一滴之中,也才有了‚温柔敦厚‛的中华文明的基本构架。

由个人而国家,知耻则构成了中华文明精神最重要的内涵。

名将岳飞以靖康之难山河沦丧为耻,将一腔热血抛洒疆场,三十功名,全部写进慷慨悲歌的爱国传奇。

反观秦桧,不但不以偏安半壁江山为耻,反而厚颜无耻地苟安求和,甚至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结果如何?历史自有公断:‚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西湖边岳坟墓边的字迹历历如新。

知耻的岳飞唱响了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最强音, 而恬不知耻的秦桧,则永远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情随境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知耻‛也被赋予了更新的内涵,也引导着中华文化不断向前。

古以冒进为耻,今以墨守为耻;古以异端邪说为耻,今以抱残守缺为耻;古以不守成规为耻,今以不思进取为耻。

光阴荏苒,耻的含义不再囿于忠、节、孝、义,而是拓展到诚信、助人、环保、革新等方方面面, 情随境迁,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知耻‛也被赋予了更新的内涵, 也引导着中华文化不断向前。

古以冒进为耻,今以墨守为耻;古以异端邪说为耻,今以抱残守缺为耻;古以不守成规为耻,今以不思进取为耻。

光阴荏苒,耻的含义不再囿于忠、节、孝、义,而是拓展到诚信、助人、环保、革新等方方面面, ‚知耻‛也相应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知耻则奋发,知耻则后勇, 知耻则节约,知耻则有勇气有力量在面对他人无耻的行为时大声喊出‚不! ‛因为知耻,中华文明才变得更丰富,更有内涵,更有准则,或者换个说法,更‚文明‛。

耳听而知,既知而止。

‚耻‛字本身既已充分说明了它的意义。

伟大的中华文明创造了‚耻‛字, 而‚耻‛字又教导炎黄子孙懂得了‚知耻‛ ,知耻而仁,知耻而勇,知耻而义,知耻而不为人之所能为,知耻而为人之不敢为。

知耻,构筑了中华民族的行为准则;知耻,孕育了中华文明不屈的精神内核;知耻,让中华文明经过五千年的繁衍发扬之后,依然熠熠生辉。

因此,当我门再论起璀璨的中华文明,请别忘了在那些令人目眩的辉煌背后隐隐写着的两个大字——知耻。

第一步:重视布局,学会举例1.如何布局每一段只有一个关键句,只论述这个关键句的内容,如果论述另外一个问题,立即另起一段。

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是人与人相处所必需的肚量。

有了宽容,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有了宽容, 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就更近了,但是,宽容总是有出发者和承受者。

宽容是一种单方面的付出,而承受者对于发出者的宽容应予以感激,并且改正原有的错误从而增进两个人的情感交融, 这种宽容才是有效的宽容。

而如果承受者不对发出者的宽容予以充分的认识并作出相应的反应,那么我们说这也就是无效的宽容。

所以,只有有效宽容才是可取的,才是真正应当采取的宽容,应该具有的品质和肚量。

伟大的共产主义理论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

这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有效宽容大大的增进了他们的友谊。

在著作《马克思主义纲领》时,他们有过争论,甚至演变成了争吵,但他们之间的宽容,最终使他们达成了共识,从而不但使他们在事业上有了更大的成功,又使他们的友谊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科学的角度讲,人的宽容是对对方的尊重和友谊,所以从这方面讲,宽容是友谊的保证。

综上所述,有效宽容可以成为增进友谊的保障, 成为一种动力,所以有效宽容才是真正的宽容。

此文的第一段表现了好几个方面的内容:对“宽容”的限定, “宽容”的作用, “宽容”是相互的,什么是有效的宽容。

作者把这么多的内容堆积在一个段落中,好像很充分,但是哪个内容都没有展开,都没有说清楚。

这是议论文结构段落的大忌。

这样的论述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不能真正把道理阐述明白。

而且,由于要说的话都在一个段落中说完了,造成别的段落无话可说。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把第一段中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四个段落来论述,把第一段中四个方面的阐述作为每一段的中心句或者关键句,用适当的道理和事实材料对这些内容加以论证,这样就可以把每一句的话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充分的论证。

对手,要攀登的高山人的一生实际上是不断击败自己的对手,对手就是一座又一座要攀登的高山,山越高,征服它的难度就越大, 在征服的过程中人自身得到的锻炼也就越大, 登上山峰后就越能体会到胜利所带来的喜悦。

挑战更强的对手,攀登更高的山峰,虽然困难越来越大,但只有这样迎接更高的挑战,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

中水集团现在是一个庞大的世界化集团,但它是由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发展而来的。

当中水集团的总经理谈到企业如何走到现在的世界化集团时,他笑着说:‚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竞争对手, 是他们使中水集团成长起来的。

起初,国内许多大公司在远洋捕鱼技术方面强于我们, 我们为了生存, 就必须击败这些对手。

所以我们在远洋捕鱼技术上痛下苦功,引进高等人才和先进技术,终于,在不断的努力下,我们在远洋渔业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渐渐这些国内的对手被我们击败, 中水集团成为了中国远洋渔业的领头人。

‛的确, 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公司得到成长。

中水集团总经理又说道:‚为了进一步发展公司业务, 我们中水集团开始面向世界。

可正当我们要打入国际市场时,外国的渔业公司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对手的实力更强。

面对外国对手的挑战,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于是在艰难的条件下我们重整队伍,进行了坚决的体制改革,真正成为了国际化集团,在残酷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们公司提高了业务本领,增长了市场经验,经过多年奋力,终于令那些外国公司另眼相看了。

我们中水集团是因为不断挑战新的对手从而成长起来的。

是啊,好的学者要钻研更深的学问才能丰富自己的学识,好的运动员要找更强的对手比赛才能提高自己。

对手就是要攀登的高山。

山外有山,一座比一座高,对手也一个比一个强,征服更高的山峰,战胜更强的对手,才能提高自己,体现自身真正的价值。

作一名登山者,去攀登更高的山峰。

作一名强者,去挑战更强的对手!这篇作文,表面看来,有三个病症:1.字数没有达到要求。

作文要求字数在 800字以上, 学生大致写了 760个字。

内容空洞,无话可说。

无话可说,是写议论文的时候经常让我们的学生苦恼的问题。

2.以叙述来代替论证。

全文不到 760个字,举例一段就有 470个字, 例子写得过于细致, 而不是概述式的, 以举例代替论证。

这是我们的学生在写议论文的时候, “屡教不改”的一个问题。

3.各个段落长短的分布不平衡。

第三段过长,没有与其他段落保持和谐的关系,通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就显得比较丑,缺乏应有的美感。

以上的三点是病症的外部表现,内部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的根本症结在于,头脑中还没有议论文结构展开的基本模式。

议论文的构成要素是观点与材料, 观点即论点与分论点, 论点与分论点是文章的“骨架” , 用来论证观点的事实和理论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 “血肉”必须紧密地附着在“骨架”上。

光有了“骨架” , 没有依附在“骨架”旁边的“血肉” ,议论文如何充实丰满起来呢?内容当然会显得空洞了。

论点或分论点就是文章的主题句,即作者对“文章主要问题”所持有的观点和评价。

这篇文章,主题句是很明显的,对其中主题句切分如下:主题句 1:人的一生实际上是不断击败自己的对手, 对手就是一座又一座要攀登的高山。

主题句 2:山越高,征服它的难度就越大,在征服的过程中人自身得到的锻炼也就越大,登上山峰后就越能体会到胜利所带来的喜悦。

主题句 3:挑战更强的对手,攀登更高的山峰,虽然困难越来越大,但只有这样迎接更高的挑战,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

主题句 4:山外有山,一座比一座高,对手也一个比一个强,征服更高的山峰,战胜更强的对手,才能提高自己,体现自身真正的价值。

仔细分析这四个主题句的逻辑联系,我们会发现这篇作文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 逻辑顺序不太合理。

主题句 3与主题句 4的意思上的联系非常紧密, 都表现了挑战对手的现实意义,而主题句 2论述的是挑战对手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按照一般的逻辑顺序, 应该先论述现实意义,再论述精神愉悦。

另外,主题句 3和主题句 4的区分度不大,可以让这两个主题句构成层递的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重新安排适当修改主题句,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主题句 1:人的一生是不断挑战自己对手的过程,对手就仿佛一座又一座需要攀登的高山。

主题句 2:山是高耸入云的,征服它的难度很大,只有迎接这样的挑战,我们才能提高自己。

主题句 3:山外有山,一座比一座高,对手也一个比一个强,征服更高的山峰,战胜更强的对手,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最大范围地实现自身价值。

主题句 4:在历尽千难万苦,登上山峰后,我们能体会到胜利所带来的巨大的成就感,以及这种成就感带给我们的内心的极度愉悦。

这样表述,逻辑顺序就比显得比较清晰了。

主题句有了,如何解决“骨” “肉”分离的问题呢?原文的主题句却没有事实与理论论述的支撑, 显得非常干瘪;应该成为主题句的支撑的事例,独立成段,显得突兀而又臃肿,与观点没有结合在一起。

文章不能只有观点的堆砌,或者只有事例的陈述;也不能观点是观点,事例是事例,二者互相分离。

在具体的行文中可以这样处理, 把每一个主题句作为一个段落的中心句,在段落中,用适当的道理和事实材料对这些内容加以论证,这样就可以主题句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使观点得到充分的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