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化预习教学模式
数学预习方法
数学预习方法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常常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困惑和压力,但是通过科学的预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数学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将介绍一些数学预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了解课程大纲和重点。
在开始预习之前,学生应该仔细阅读课程大纲,了解课程的整体框架和重点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重点关注哪些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
其次,查阅相关资料。
在进行数学预习时,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如教材、参考书、网络资源等,来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接着,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
数学是一门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学科,因此在进行预习时,学生应该重点复习课程前的基础知识,确保自己对基础知识有扎实的掌握。
只有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后续的知识点。
然后,进行习题练习。
在进行数学预习时,学生可以通过做一些相关的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弥补。
同时,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最后,与同学讨论交流。
在进行数学预习时,学生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学习。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通过科学的预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数学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希望以上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学习进步!。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为例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为例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传授学生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及发展。
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重要方式。
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为例,综合分析新课标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价值与策略,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提升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让数学教学活动落实新课标的教育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新课标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价值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一方面,自主学习模式能改变传统被动式、灌输式、机械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地构建富有趣味性、开放性、多元化的数学课堂。
学生能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调动自身的多种感官和技能,充分释放自身的天性,具备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实践的意识和理念,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另一方面,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自主表达及自主创造的情境,营造更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引导下,能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在活动中彰显个性化思维。
2.有利于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推动力。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能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从更为多元的角度去解读知识内容,从而增强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
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模式新授课解读
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模式”新授课环节解读一、模式流程:(根据青岛版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们将新授课的四环节制定为如下四个环节)1.情境创设(复习旧知、预习反馈、提出问题、创设情境等。
)2.合作探索(动手操作、实验活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系统建构等。
)3.自主练习(本课相应练习巩固应用、检测评价。
)4.梳理总结(师生共同回顾、梳理知识点,引导评价、反思。
)二、模式的解读及实践过程(一)情境创设目的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创设情境时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导入新课:可以采用实验导入式、故事导入式、热门话题导入式、疑问悬念式导入、图解式导入、复习导入式、音像导入式等各种不同形式进行。
(二)合作探索目的要求:合作探索是课堂的中心环节。
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活动的前提下,教师为达成学生学习目标落实,采取及时矫正的策略,有层次地呈现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通过引导、点拨等多种方法,为学生的思维助跑,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认知水平。
它包括自主学习、质疑互动、展示交流、总结提炼、巩固练习等环节。
此环节的关键是教师要精心备课,定准目标,确定切实可行的学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等策略,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建构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此环节我们可以细分为:1.出示自学指导的学习活动设计:(达到四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要求、学习时间或用1.2.3.4代替)--细化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指导课堂教学案例2.学生学习活动程序:①自主学习:首先是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其次要有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和任务,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②组内(间)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质疑互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能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会问或会质疑,对要解决的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发言,并完成相关识记任务,为后续学习活动做好各种准备。
教师应来回巡视,注意观察,随时给与学生肯定性评价和积极鼓励,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四环节环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四环节环节教学模式第一篇: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四环节环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四环节教学法经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我探索出了“自主探究”四环节教学法,主要分四步进行教学,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反思过程,激励评价。
具体如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情境:这一步骤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
情境可以是直观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是有价值的。
情境的创设要能够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并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
数学情境一般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和活动情境等几种类型。
生成问题: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第二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有些数学问题是由学生对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然后提出的;有些数学问题是随着情境的出现而直接提出的。
有的问题是一节课中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而有的问题只是一节课若干问题中的第一个,并且不是最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可以建立这样的“环节模式”培养学生能力:观察主题图——搜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独立思考,形成思路——小组合作,寻找方法——班组交流,优化方法——反思提升,构建模型1、独立思考,形成思路学生根据教学情境或预习情况自主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小组合作做好理论储备,提高小组合作效率。
2、小组合作,寻找方法小组合作是一个生生互动,共同建构学习活动的过程。
小组合作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把操作和思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讲题说理,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培养说的习惯,促进学生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同步性。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孩子们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要想在小学阶段取得良好的数学成绩,提前进行数学预习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希望对家长和孩子们有所帮助。
首先,要进行小学数学预习,孩子们需要掌握好基础知识。
比如,认识1-100的数字,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了解简单的数学概念等。
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玩一些数字游戏,或者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帮助孩子认识数字和进行简单的计算,这样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其次,小学数学预习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练习是提高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度,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数学练习题,让孩子进行反复练习。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来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练习中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
此外,小学数学预习还需要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因此在预习时,孩子们需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讨论数学问题,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小学数学预习还需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和总结。
在预习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及时地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知识的总结,帮助孩子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和归纳,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想进行有效的数学预习,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掌握好基础知识,进行大量的练习,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以及进行及时的复习和总结。
希望以上方法对家长和孩子们有所帮助,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能够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一、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除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引入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启发式提问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探究的能力。
启发式提问是一种引导性的、开放性的提问方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他们主动探索求解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启发式提问的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增强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自信心。
三、差异化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差异化的教育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在探究、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课后反思和总结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课后反思和总结。
通过课后反思和总结,学生能够深入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需要,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开放式问题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教育的重大方向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多元化教学、启发式提问、差异化教学、课后反思和总结、开放式问题等教学策略的运用,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家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抑制作用。
自主探究式学习逐渐被提出和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自主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中主动探索知识,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学习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变为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以自主探究为特点的学习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和尝试。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学生需要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所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能够自由讨论和合作学习,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设计情境化的学习任务。
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以情境化的方式呈现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这种情境化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
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者。
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和交流思路。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自主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错误,所以教师要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
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完问题后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存在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并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答案。
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践和尝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意义重大。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分析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在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备受关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式的不断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
急需探索更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
在当前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
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作为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以及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成为了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引入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研究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还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教育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对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1.3 目的和意义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主动学习、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体来说,其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从而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一:六环教学(一)基本模式步骤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第二环节:学习目标———明确第三环节:自主学习———扎实第四环节:合作探究———互助第五环节:展示交流———发展第六环节:达标检测———能力(二)模式操作1.创设情境———激趣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多媒体电脑演示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境。
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
2.学习目标———明确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三维目标,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本班学生实际,确定学习目标。
目标制定要明确具体,不能写空话、假目标。
让学生读了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互动的学习过程,能够达到。
3.自主学习———扎实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
教师指导学习的方式: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于源疑。
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好习惯;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4.合作探究———互助教师在教学方式转变决不能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要把小组合作学习看作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或方法,真正认识到它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并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潜能。
对学生而言,在小组合作中,不仅可促使其对学习兴趣盎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在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的流程
2014年第12期“目标管理、自主质疑、互助探究、交流提升、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简称“五环导学”数学学习模式。
“五环”是指数学学习中的五个环节,分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完成。
这种学习模式能够有助于促进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与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课中学习的具体流程图如下:“五环导学”数学学习模式是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前提下,以学生学习为主的一种数学学习模式,它重在学生自学、课堂互助探究、交流提升、教师点拨和当堂训练。
“导学”是指借助学案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数学学习运用“五环导学”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体验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成功乐趣;而教师借助“学案”平台以导贯穿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从而实现高效教学向高效学习的转化。
在“五环导学”模式中,学案的质量和使用是关键的因素。
教师课前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彻底把握教材、把握学生,注重搜集多种资料,在尊重学生实际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分层导学案。
导学案的编写要精细且容量要适中。
一、目标管理环节导学案要提前一天下发。
学生要根据导学案的指导,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在学案导学的帮助下,开始初步自主学习。
下面以《复式折线统计图》(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课为例,说说“五环导学”的流程与要领,明确教师课前准备事项及学习卡的内容(如图1、2)。
教师课前要抽查学案,了解学情,小学数学“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的流程■程凤图1图2高效课堂44All Rights Reserved.2014年第12期二次备课,以学定教,制定出课堂学习的新目标。
课堂上出示课堂学习目标,在学案导学的帮助下,学生开始进一步的自主学习。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卡内容可以如图3所示。
学习目标还将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和反思,从而达到知识系统化的目的,最后让学生对课堂表现和效果进行评价。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释 疑 : 参 与 互 动 的 过 程 中 , 师 注 重 个 案 问题 的点 拨 。 在 教 解 惑 : 参 与 互 动 的 过 程 中 , 师 注 意 发 现 广 泛 存 在 于 学 在 教
生 之 中 的共 同疑 问 . 行 集 中 的 讲 解 进
( 论 依 据 ) 学 反 馈 原 理 认 为 , 学 过 程 是 一 个 信 息 交 流 理 教 教 的动 态 过 程 闲 此, 有 通 过 及 时 地 获 得 反 馈 信 息 . 渊 本 身 只 来 的学 习行 为 . 学 才 能 达 到 预期 目的 。 过 充 分 的 自学 和 泔论 , 教 经
对 本 节 知 识 点 的 内涵 、 延 及 本 节 知 识 的进 一 步 应 用 还 不 能 达 外
到 本 节 的 学 习 目标 这 就 需 要 教 师对 本 节 的 亟 难 点 、 节 知 识 本 点 用 精 练 的 语 言 进 行 进 一 步 的 阐述 和 强 调 . 学 生 埘 本 节 知 识 使 形成清晰的网络 . 能熟 练地 应 用 本 节 知 识 解 决 有 关 问 题 帮 助
能 , 进 学 生 思 维 、 格 、 心 等 智 力 因 素 和 非 智 力 因 素 发 展 的 促 品 身 重 要 手 段 一节 课 中好 的 练 爿 , 仅 能 给 学 牛 提 供 数 学 实 践 活 不 动和交流的机会 . 而且 能 使 他 们 在 学 习过 程 中 体 验 到 学 习 数 学
或 多 或 少 地 掌 握 了 …
本 的知 识 . 了 f 主 探 索 、 立 思 有 1 独
第 六 环 节 : 故 知 新 温 温 故 : 生 通 过 温 习 已学 过 的 知 识 . 所 学 内 容 达 成 稳 同 学 对 的 知 识 体 系 ’
数学课堂的自主化教学
数学课堂的自主化教学素质教育是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重视人个性发展的教育。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集中体现了自主的教育思想。
因此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自然需要自主,提倡以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的开放型、自主化的教学模式。
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自主化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主动灵活地驾驭课堂,是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方法、内容、进度和质量,是影响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再则由于小学生受年龄和心理发展的限制,他们的学习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也需要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教师首先必须自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教师的自主首先表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教师必须用全面的素质教育思想,统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教法,把教材知识固有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知顺序有机的统一起来,设计合理的科学的过程。
在教材使用上要自主,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局限于教材。
教材是我们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据,所展现的是知识的逻辑发展的顺序,与学生认知顺序有一定程度的差距。
同时教材本身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憾,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照本宣读,甚至被束缚住手脚,势必会造成因教材提供感性材料有限,而使学生对知识难以理解、掌握;或因知识跨度过大,形成空档而造成迁移困难,增大学习的难度。
因此教师更应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地将教材的知识思路转化为学生易于接纳的教学思路,并注意处处为学生的提高与发展创造条件。
教学过程设计的自主化是课堂教学自主的基础,是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的标志之一。
教师自主还表现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是否最佳。
应充分调动学生注意力与积极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媒体,让学生主动观察、讨论、探索知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口、脑、眼、手)参与教学,坚持启发教学,在知识衔接处、转折处巧妙设疑,显示出高超的课堂调控水平。
小学数学课前有效预习模式实践研究
探索篇•教学研究小学生在课堂教学前进行课前预习,有利于对简单、易懂的知识进行预先了解,在课堂上就不会对其基本概念有陌生感,同时做好课前预习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尽管预习有上述优点,但是教师在这方面的工作并不完善,他们认为课前预习适用于中学生,对于小学生来说并无必要。
一、课前预习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对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和提高,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养成此习惯,一直是教育界为之关注的研究热点。
在小学生学习习惯尚未养成时,需要教师为其引导和组织,然而部分教师并不认为课前预习适用于小学生,忽视了对学生数学预习的习惯培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都有着一种渴望,即希望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好奇心重,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更加强烈,而课前预习能够满足他们这种精神需要。
数学课前预习,能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可自行学习课程中较为简单、易懂的知识,对于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问题,学生可有针对性地向教师提出,这样更有利于实现教师对学生差异化问题的解答,教学效果更好。
预习也是对学生逻辑性和连贯性思维的建立,数学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能够在预习过程中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答问题。
由学生独自参与的学习,学生会通过预习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发展[1]。
对于教师来说,学生课前预习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学工作量,使教师减少在基本概念和简单知识方面的教学投入,从而把时间更多地用在知识深度与知识运用的讲解上。
特别是数学这门科目,小学生在抽象思维尚未发展健全的时期,如果学生不预先对课程进行学习,那么教师需要花费相对较多的时间在数学数理概念的讲解上。
因此在小学阶段,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仅能够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也能让学生更快地领会吸收课堂所学知识,此外,预习还为将来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提高打下良好基础,对于学生来说预习是一种有益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四三三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四三三”教学模式初探我在教学中运用“四三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三三”教学法是指“四个环节,即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反馈测评、巩固拓展”;“三不教,即会了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能会的不教”;“三要学,即自主学、合作学、指导学”。
一、“四三三”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
自主学习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更加需要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我在教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时,引入新课后,课件出示自主学习要求,让学生自己去探讨48×3的计算方法,先独立思考、试算,再同桌讨论,或看书上的计算方法。
这样的学习方式长期使用,学生慢慢就会学习数学了。
(二)展示交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我们在课堂中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学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
展示交流是课堂的灵魂,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律动的过程。
小组之间的竞争最激烈,教师只要调控好展示交流,就能够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之间的竞争所形成的合作学习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能够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1、展示内容要有选择。
展示的问题不是预习提纲中的所有问题,而是选取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以及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和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
小学数学怎么预习
小学数学怎么预习预习小学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提前建立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小学生进行数学预习:1.查看课本目录:先浏览一下即将学习的数学章节,查看课本的目录。
了解将要学习的主题,为预习做好准备。
2.提前阅读教材:阅读即将学习的数学教材内容,尤其是概念和定义。
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将要学到的知识有一个初步印象。
3.重点关注例题:预习时,重点关注教材中的例题。
尝试理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弄清楚其中的关键概念。
4.尝试自己解题:针对课本中的例题,尝试自己独立解题。
这有助于检验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5.寻找相关资源:在互联网上寻找与本节课相关的视频教程、在线练习等学习资源。
这些资源可能以更生动的方式讲解知识点,帮助理解。
6.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在课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习。
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准备。
7.提出问题:在预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前记录下来,准备在课堂上请教老师。
主动提问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8.与同学互助:可以和同学一起预习,互相讨论问题,共同进步。
小组预习有助于集思广益,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
9.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预习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专注、认真、有条理地进行学习。
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10.总结和复习:预习后,及时总结所学内容,并在课前进行复习。
巩固知识,确保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参与。
通过有针对性的数学预习,学生可以更有信心、更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关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几点探析
教学篇•教学创新关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几点探析李雁(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新城实验小学,江苏南京)一、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主要特征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是一项契合当前素质教育潮流的模式之一,它既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模式,也是一项学习模式,具有双向性。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积累,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具有以下的主要特征。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该模式提倡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参与和探究,注重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启蒙和培养。
2.教师处于教学主导地位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对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进行正确和有效的引导。
3.互动性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开展的,师生互动是基础;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要求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必然是开放性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提升他们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必然途径。
二、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几点措施1.创设多样情境,明确学习方向情境教学法往往能够在情境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互动性、探究性都比较强,因此,可以成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方法之一。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复习情境、游戏情境、问题情境等,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明确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向,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通过七巧板拼图游戏,引导小学生自主地探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之间的数与形的关系,最终探究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的面积公式。
2.重视提问环节,注重自主思考好奇是小学生共有的天性,好问则是小学生常见的学习行为,具有明显的自主性、主动性和探究性。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突出对小学生自主思考意识的保护和提升,培养小学生爱提问、善提问的意识和行为,为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例如,教师可尽早地将教会小学生预习,勉励小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记下问题,而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请学生主动举手提问,组织学生共同思考和解答,也可以安排小学生先相互讨论,实现对数学问题的自主筛选,教师再在学习中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穿插讲学。
落实新课标,小学数学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落实新课标,小学数学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杨晓宏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思维课程内容的教学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
有效教学,不是死记硬背专业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应用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基于一系列学习方法来加强学生对数学思维课程的理解。
而且,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规划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1 正确认识“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实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思维课堂教学,特别是教学课堂强调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合适的数学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中塑造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塑造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深入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要了解小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长时间的观察下,可以看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非常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计划。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主、合作、探究的意义,学会设定目标。
学生有自己的总体目标,他们会设定自己的目标,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状态肯定会比被动学习好很多。
也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信部分来自于自己。
只有学生学会学习,才能真正完成集体合作学习探究的总体目标。
通常情况下,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开展学习,有利于小学生合作精神的发展。
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宠坏了,很少有小学生能有团队精神。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在实施此类方法时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群聚观念。
或许在这种方法的实施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会得到锻炼。
自主合作探究是指教师指派学习组成员到每个学习组进行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方法符合关键素养塑造的意识。
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生可以感受到团队精神,可以塑造小学生团结的精神本质。
自主探索小学数学教案
自主探索小学数学教案
目标: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教学内容:加减乘除、整数、分数、小数、面积和周长等数学概念和计算技能。
教学方法:
1. 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提示,自主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
2. 探索实践: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巩固和应用所学数学知识。
3. 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与同学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提高团队合作和交流
能力。
4. 教师引导: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思考
和总结。
教学步骤:
1.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开展自主探索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习分组:教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数学主题进行学习和探索。
3.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提示,独立或小组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
4. 实践探索: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练习和应用所学数学知识。
5. 合作学习:学生与同学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提高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6. 总结反思:学生总结本次学习的收获和经验,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实践探索成果和合作学习成果,评价学生的数学思
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延伸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更多的自主探索和实践活动,拓展数学视野,提高
数学素养。
教学反思: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
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自主化预习模式
千阳县张家塬镇中心小学 李红荣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课前学生自主化预习是课堂高效的前提。
自2009年“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开展以来,我们张家塬镇中心小学的全校数学老师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反思、讨论,总结出了小学数学自主化预习一看、二学、三评价的结构化预习模式。
一看:看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
要求学生预习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导学案中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道自己要学什么,重点学什么,哪些知识学起来可能不容易。
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学:学课本,学导学案。
1、学课本。
(1)通学课本知识一遍,初步感知新知。
(2)精学课本知识一遍,掌握基本新知。
精学流程:做新知准备题→看、做例题→画重点、记重点(概念、公式等)。
→完成做一做→整理疑点(自己不懂或不会的)。
例如《倒数的认识》,学生可打开课本第28页,按一下步奏进行:
(1)完成 “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83×38 157×715 5×51 12
1×12 ”;
(2)完成课本中的“想一想: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学习例1.思考:“1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
(3)画出概念,并熟读理解。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4)完成“做一做”。
(5)整理疑点(自己不懂或不会的)
2.学导学案
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走进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1)独立完成“轻松准备”;(2)结合课本、导学单中的温馨提示,尝试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3)标记出自己不能确定错对、或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备课堂探究解决。
三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1)自我评价。
完成导学单-自主学习部分后,对自己自学课本、完成导学单的情况,从学习态度(书写、自学时的细心程度)、完成数量等各方面做自我评价。
(2)小组评价。
课前小组长检查本组成员对自主学习部分的完成情况,从学习态度(书写)、完成数量等方面做小组评价,上课时汇报给老师。
(3)教师评价。
课前教师可全部或抽查学生的导学案,这是预习能否完成、质量高低的重要一步,也是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
小学数学自主化预习7步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转变学习观念。
2、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习惯与能力。
3、及时检查,多元化评价导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