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感想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二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篇4《论语》一书的真谛必须精读细解,但我的时间和学识都有限,只能读书的过程中得到一些启发,谈一点感想。
仁“仁”是什么?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时突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人越墙外出。
但他只是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
过了一会儿,果真有一小和尚,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小和尚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顿时惊慌失措。
但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这便是“仁”。
平和《论语》所传递的第二个生活的要诀,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态。
孔子曾赞赏他的学生颜回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做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之所以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是因为他的喜怒并不依赖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
人际交往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
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应该能够保持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
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并不赞同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篇5读了《论语》一书之后,我更由衷地敬佩孔子。
《论语》教会了我好多做人道理。
近些年,也许是受一些西方思想的影响,年轻人越来越强调自信而这自信过了“度”变成了骄傲,自负。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年轻人们高高的抬着头,自信满满的样子,从不轻易向别人请教问题。
《论语》中的“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及“默尔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充分的表现出了孔子的谦虚。
根据史实记载,孔子曾向老子问礼,曾向顽童请教问题。
可见,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博学的孔子,还需新的向别人求教,谦虚地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
那么,骄傲自满的我们是不是应该通过对《论语》的学习领悟出什么道理,低下高傲的头呢?谦虚是一种美德,通过学习《论语》,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谦虚的内涵。
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
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化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其中的仁篇,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仁。
阅读论语里的仁篇,我深感到对待他人的关爱和尊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下面,我将分享我对《论语》里仁篇的心得体会。
一、仁者爱人《论语》里提到了很多关于仁的论述,比如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曾子)。
这些论述表明了仁者对他人的爱和关怀。
仁者不仅关心自己的利益,更注重他人的需求和利益。
只有通过关爱他人,才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仁与道德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论语》里,孔子说:“恕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句话表明了人性的善良和相互关联。
仁是人们内在的善良之心,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基础。
只有通过发扬仁爱之心和理解他人之善,才能真正做到待人宽容和谦逊,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三、仁与修身仁是一种修身的方法和准则。
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培养自己的仁心。
《论语》里有关于仁的论述提醒我们要反省自己的行为,做一个修身养性的人。
比如,孔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公冶长),告诫我们要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来提高自身修养,提升自己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同时,我们也要通过朋友的帮助和指导,共同追求仁的境界。
四、仁与和谐社会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在《论语》中,孔子讲到了很多关于仁与社会、国家的关系。
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告诫我们不可以加害他人,应该尽力帮助和体谅他人。
只有通过实践仁的理念,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五、仁与教育仁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颜渊)。
这句话强调了榜样的力量。
仁者通过自身言行的榜样效应,对他人进行教育。
通过教育他人,我们将培养更多具有仁心的人,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导读: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一)本文中有一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它的意思就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
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孟母三迁的故事以及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与此很有些相似之处,都强调优秀的外在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明白,外在环境对人各方面的影响极大,直接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生活品位、处世方式等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出身时代官宦家庭的子弟,一般都是经纶满腹,温文儒雅,言行举止之间与寒素出身的人虽不敢说有霄壤之别,用泾渭分明来形容应该不为太过。
因为自小就接受某种环境的浸润熏陶,不自觉间已经将其融为自身的一部分。
就像整日与博雅的大家为伍、与高手过招一样,自己的水平在不经意中就有了长进。
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学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应该十分重视良好校园氛围的创设。
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择校”现象,其实择的也就是学校的氛围。
很多学校都提出了营造某某校园的口号,很振奋人心。
如果真正落到实处的话,前景十分喜人。
作为老师,作为教育的守望者,我们盼望着琅琅的书声充满校园,盼望着好学、礼让之风弥漫校园,盼望着文明之花开遍校园,让就学于思的孩子能健康幸福地成长。
如此,学校、教师都应允了相应的社会职责,何愁培养不出祖国之栋梁。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二)《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范围,如何去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君子与小人之别,都是围绕“仁”这一是非辨别标准进行的。
开篇,孔子便提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这才好。
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里,为动词,居住也。
仁,并非只能存在大道理中,也是存在生活琐事之中的。
居住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居住地人们的修养,都可以上升为仁。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分享了论语里仁篇的读后感,一起了看看吧!论语里仁篇读后感1《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范围,如何去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君子与小人之别,都是围绕“仁”这一是非辨别标准进行的。
开篇,孔子便提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这才好。
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里,为动词,居住也。
仁,并非只能存在大道理中,也是存在生活琐事之中的。
居住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居住地人们的修养,都可以上升为仁。
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社会之风气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便是仁最本初意思。
因而,要提升到仁的地位,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这让我想起了,我学院所组织的学风建设月活动,创造优良的学风,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长期安于贫困的,也不能长期处在安乐之中。
有仁德的人安心在生活中,处处讲究实行仁德之道,聪明的人知道实行仁道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好处。
”没有仁德修养的人,在逆境中只会失意忘形,在顺境中得意忘形。
而有仁德修养的人则会安贫乐道,富贵不淫。
真正的智慧,修养达到“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
此种仁的修养,是要成为坚持不懈的信念才可达成。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关心道德,小人关心田地;君子关心刑律法制,小人贪图财利实惠。
”君子是对于违背道德事情坚决反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小人对于物质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考虑法律的制裁。
这也可以联系到个人修养,对于眼界的问题,也是对自制力的一种沉淀。
很多人犯罪,并非不担心法律惩罚的后果,而是被利益所蒙蔽双眼,看不到。
其实小事也是如此,学生虽然知道旷课,无节制的玩游戏不利于身心,但是无法自拔于眼前的快乐,也只能接受自身前途的坎坷。
论语第四章里仁读后感
论语第四章里仁读后感论语第四章里仁读后感论语第四章里仁读后感1《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作品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弟子编写。
读完《论语》后,《论语》给了我生活中很多启示。
子说:“学而时习之,不是说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闷,不亦君子?“一开始,我对这句话很困惑,但在亲身经历之后,我就完全明白了。
在学校下午的第一节课上,我们开始学习一首古诗。
我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集中精力听讲。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响了,一节课像流水一样过去了。
我学会了这门课的.所有主要内容。
第二天早上,我一走进教室,就听到了同学们铿锵有力的声音。
看到同学们朗朗上口地读着昨天新学的古诗,我也加入了同学们的“团队”一起读。
我一读,就发现了新的知识。
这不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学””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也经历过。
有一次,远方家乡的表姐来我家住了几天,她和我聊得很好,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有些人不理解我,但我从不恨别人,也就是说,“人不知而不闷,不是君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学会了,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实习,难道不是很开心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遥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开心吗?人们不认识我,我心里却从不怨恨,难道不是正人君子吗?论语第四章里仁读后感2读完《论语》,坐着发呆,迷茫中,《庄子》. 秋水中的一句话,浮在心头。
“德国人,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动物弗能贼。
不是说它薄,言察乎安全,宁愿祸福,也不愿意去。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角色是什么?是一位在文化封冻的河流上用肩膀拉船的纤夫,是一位在“人治”与“专制”之间撑船的摆渡人。
一个自由的思想家,却因为世事的束缚、统治的变化、被哄抬或被排斥,终身在困境中追求不成功的“仁”理想。
善良的人一直在呼吁同情弱者,但他们总是把德国人列为强者,这似乎自然不属于同情的范围。
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优秀的人都成为了最弱的弱者,因为他们的分享、竞争和排斥。
孔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谈论理想时,浅浅的一句话:“我和点一样!”(“莫春,春装已成。
论语里仁篇第四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第四读后感
“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这一句让我特别有感触。
就好比咱们挑房子,要是周围邻居都特别友善、充满仁爱,那这个居住环境得多棒啊。
要是不选择这样充满仁爱的地方住,那可真有点傻。
这也让我想到,我们交朋友、选择工作环境也是这个理儿。
要是身边都是些充满正能量、心地善良的朋友,工作环境也是积极向上、互相尊重包容的,那我们自己也会变得更好。
要是整天跟那些斤斤计较、心怀恶意的人混在一起,自己也得被带偏喽。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话说得可真犀利。
君子心里想的是大义,而小人满脑子都是利益。
不过这也不是说君子就不要利了,而是说君子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会把义放在首位。
就像我们生活里,有时候会碰到一些事儿,是选择为了钱坑蒙拐骗呢,还是坚守自己的原则。
真正有修养的人肯定会选后者。
可现在有些人为了一点小利,就把道德什么的都抛到九霄云外了,这种人在孔子眼里,那就是小人啦。
这也提醒我,在生活中可不能只看眼前的那点利益,得有点长远眼光,更要坚守住自己的底线。
还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简直就是自我提升的秘籍啊。
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就想着向人家学习,把自己变得跟人家一样好。
看到那些不怎么样的人呢,可别光在那嘲笑人家,而是得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我就经常这样,看到别人文章写得好,就琢磨人家的写作方法,看到别人脾气不好乱发火,就赶紧想想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时候,有的话就得赶紧改改。
这就像给自己装了一个自我纠错和提升的小雷达,时刻提醒自己进步。
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
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论语》中的“里仁篇”蕴含着深邃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准则,每一次研读都能给人带来新的启发和感悟。
“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这句话强调了环境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不选择与仁德之人相处,不处于充满仁德的环境中,又怎么能称得上有智慧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处的环境确实会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就像在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团队中,我们往往会受到激励,努力进取;而在一个消极怠惰、充满抱怨的环境里,我们可能也会变得意志消沉。
因此,我们应当有意识地选择那些能够滋养我们心灵、促进我们成长的环境,与那些品德高尚、心怀仁爱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修养。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不仁的人不能长久地处于贫困之中,也不能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
有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利用仁。
这让我思考,仁德并非是在特定环境下的一时表现,而是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
不仁的人在困境中容易为了摆脱困境而不择手段,在顺境中又容易放纵自己、迷失方向。
而真正有仁德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对于智者来说,他们能够认识到仁德的价值,并善于运用仁德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利益。
这也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不能违背仁德,而应当以仁德为基础,这样才能实现长久的成功和幸福。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正确地喜爱人,厌恶人。
这里的“好”与“恶”并非出于个人的偏见或私欲,而是基于公正和道德的判断。
仁德之人能够以客观的标准去评价他人,对于有善行的人给予真诚的喜爱和赞扬,对于有恶行的人则表示坚决的厌恶和批判。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个人情感、利益关系等因素而不能公正地对待他人,有时会对自己喜欢的人过分宽容,对自己不喜欢的人过分苛刻。
然而,只有以仁德为准则,我们才能拥有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断。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里仁篇读后感
里仁篇读后感《里仁篇》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的一篇重要著作,全篇以“里仁”为主题,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等问题。
在阅读完《里仁篇》后,我深受启发,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孟子在《里仁篇》中提出了“里仁”这一概念。
他认为,人们内心都有一种善良的本性,这种本性就是“里”,而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使这种本性得到发挥,这就是“仁”。
孟子强调,人们应当以“仁”来对待他人,以仁义来行事,这样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这种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要以善良的心态对待他人,用仁义来处理人际关系,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
其次,孟子在《里仁篇》中强调了个人的修养和责任。
他认为,人们应当不断地修养自己,使自己的内心充满仁爱之心,同时,还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同时,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再次,孟子在《里仁篇》中还提出了“仁政”这一概念。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应当以仁义为核心,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种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在国家政治建设中注重仁义,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建立和谐稳定的政治制度。
通过阅读《里仁篇》,我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孟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我们的人生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孟子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六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篇1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来自孔子的著作《论语》,而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它在我成长的路上指引了我很多的方向,也教会我许多道理。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告诉了我对父母一定要孝顺,要谨遵父母的教诲。
“巧言令色,鲜矣仁。
”不要做一个花言巧语,虚伪的人,要做言行一致的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做人要有信用,不能出尔反尔。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对人也要仁德,礼貌。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吿诉了我孔子他从小便有远大的志向,坚持不懈地学习,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这些都是对人的基本要求,做人的基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让我知道学习不仅仅是学,还要学会思考,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收获很多的知识。
两样少了一样,都会让学习变的学习变的枯燥乏味,没有兴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习要常常复习回顾以前的知识,进行理解、掌握。
《论语》教会了我许多,孔子的那些话语让我历历在目,深深铭记于心,对我来说,《论语》中的每句话都是座右铭,指导我前进的方向!论语里仁篇读后感篇17去年暑假,读了一遍《论语》,当时对一些诸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类的好理解的句子做了背诵。
对于一些不好理解的句子,一知半解的就过去了。
宋朝宰相赵普研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所以学《论语》对学习及做事很有帮助,我就找出书架上的《论语》书开始了第二次阅读。
起初,我认为《论语》不是整篇的文章,连贯性不强,比较零散,不便于记忆,有些句子不能理解,故运用起来也不能自如。
这第二次阅读,感到有了新的理解,《论语》中的句子听起来很深奥,但仔细一想,他讲的都是一些生活中,学习上的基本的道理,孔子及其弟子说的话,多是从其自身出发,很接地气,符合实际。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五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篇13读完《论语》,坐着发呆,迷茫中,《庄子。
秋水》中的一句话,浮上心头。
“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
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能害之也。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角色是什么?是一位在文化封冻的河流上用肩膀奋力拉船的纤夫,是一名在“人治”与“专制”之间撑船的摆渡人。
一个自由的思想家,却因为世事的束缚、统治的变迁或被哄抬或被蜚斥,终己一生在困境中追求着不得志的“仁”的理想。
好心人一直在呼吁同情弱者,却又总是将至德者归入强者之列,似乎天生不属于同情范围。
其实,世间多数出色者都因为众人的分享、争抢和排挤而成了最弱的弱者。
孔子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谈论理想时,那浅浅的一句:“吾与点也!”(“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所包含的已然淡漠的不得志,又怎能不引人喟叹?《论语》中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而是质朴的道理和,以身作则。
细想身边常有这些品格的展露,而习惯于淡漠的我们却很少如此清晰地看待。
也许华夏的血脉里,正有“君子“的影子,只是经过孔子等至德者的吐纳,将它凝固住了,现之以墨字,代代相传。
或许至德者从不抱怨,透过字里行间,只能隐约看见孔子影影绰绰的无奈。
记得有人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拥有一整部《论语》的孔子,留下的却只有无奈的隐忍。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篇14《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有人说他“知其不可而为之”,可他的弟子却说“仲尼不可毁”。
孔子那一声又一声的子曰,难道没有时时刻刻的点醒着我们吗?每读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仪容伪善,几乎就不具备仁了。
我想仁德难道不是人一生所具备的品德吗?花言巧语和仪容伪善都是为了取悦他人而做的行为,所以几乎没有仁德可言。
就像一些男生为了夺得女生的青睐而用甜言蜜语、花言巧语去骗取他人的感情,这应该是丧失了他们自身的仁德。
更胜者利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去获得高收入,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别人的劳动成果,可能他们只是动了动手指,说了几句好听的话就得到了别人的信任,这就是所谓的网络诈骗。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论语里仁篇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里仁篇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1《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范围,如何去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君子与小人之别,都是围绕“仁”这一是非辨别标准进行的。
开篇,孔子便提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这才好。
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里,为动词,居住也。
仁,并非只能存在大道理中,也是存在生活琐事之中的。
居住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居住地人们的修养,都可以上升为仁。
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社会之风气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便是仁最本初意思。
因而,要提升到仁的地位,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长期安于贫困的,也不能长期处在安乐之中。
有仁德的人安心在生活中,处处讲究实行仁德之道,聪明的人知道实行仁道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好处。
”没有仁德修养的人,在逆境中只会失意忘形,在顺境中得意忘形。
而有仁德修养的人则会安贫乐道,富贵不淫。
真正的智慧,修养达到“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
此种仁的修养,是要成为坚持不懈的信念才可达成。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关心道德,小人关心田地;君子关心刑律法制,小人贪图财利实惠。
”君子是对于违背道德事情坚决反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小人对于物质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考虑法律的制裁。
这也可以联系到个人修养,对于眼界的问题,也是对自制力的一种沉淀。
里仁篇读后感
里仁篇读后感《里仁篇》读后感《里仁篇》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庄子》中的一篇,讲述的是一个叫里仁的人在森林中迷失了方向,但他并不焦虑,反而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人生、自然和处世态度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里仁在森林中迷失方向却并不焦虑,反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让我想起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追逐物质和功利,却忽略了身边的美好。
里仁的心态告诉我们,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迷失方向、遇到困难是难免的,但我们可以选择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享受生活中的美好,而不是被困难击垮。
其次,里仁在森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这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
在现代社会,人们忙碌于工作、生活中,很少有时间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而《里仁篇》提醒我们,大自然是如此美丽和伟大,我们应该抽出时间去欣赏和感受,这对于调整心态、放松身心都是有益的。
最后,里仁在森林中迷失方向,但最终却找到了回家的路。
这让我明白,人生也许会迷失方向,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寻找方向,就一定能找到回家的路。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保持信念,勇敢面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的来说,《里仁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人生、自然和处世态度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里仁的经历,我明白了人生的坎坷和美好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学会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同时,大自然的美丽也让我感到震撼,我们应该抽出时间去欣赏和感受。
最重要的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保持信念,勇敢面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都是《里仁篇》给予我的启发,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
论语里仁篇心得体会在古代中国哲学家孔子的众多著作中,《论语》是一部精彩的作品,呈现了他的教诲和思想。
其中,《论语》中的仁篇对于人们的道德修养和待人处事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阅读仁篇后,我对于仁德的内涵和实践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我的道德观念和人际交往的方式。
以下是我对《论语》仁篇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仁的含义和价值《论语》中有一段话道:“孟懿子问孝。
孔子说:‘无违。
’”这段话简洁明了地揭示了仁的核心观念。
仁即是爱,是对他人的关爱和体贴。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心存仁爱,就要追求无违背的行为,即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不能违背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这种道德观念不仅仅是对孝顺的要求,还包含了对整个社会关系的关怀。
仁是促进社会和谐、亲情友爱、互相帮助的力量,是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基础。
二、仁的实践方式仁的实践方式是通过待人接物、修养自身以及宽容包容的态度来落实。
首先,孔子认为,做人要注重待人接物,要懂得尊重他人的尊严和利益。
对于长辈,我们应该尊敬孝顺;对于朋友,我们应该真诚相待;对于晚辈,我们应该宽容理解。
这样才能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
其次,仁也需要修养自身。
只有修养自身,才能更好地影响和改变他人。
修养包括内心修炼和外在行为的修养。
内心修炼是指要有一颗善良纯洁的心,学会宽容、谦和、感恩。
外在行为的修养则包括要学会谦虚、谨慎、有礼貌。
只有将自身不断提升,才能更好地影响和帮助他人。
最后,仁还需要宽容包容的态度。
在与他人相处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冲突。
遇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学会宽容、理解和包容。
无论是在家庭、社会还是工作中,都要以平等、和谐为基础,不计较小事,互相包容,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仁的意义和现实价值仁的意义和现实价值无处不在。
仁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的一种伦理观念。
仁道不仅仅为个人道德修养提供指导,同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里仁篇读后感
里仁篇读后感《里仁篇》从“仁”的定义、仁的内涵和体现、三纲五常以及“格物致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其中,王守仁首先通过对比儒家、道家和墨家的观点,明确了仁的含义。
他主张仁是一种道德感知和行为方式,是人性的根本属性。
仁质是人天生具备的,并体现出对人类的关怀和尊重。
仁是一种通过自我修养和实践来发展和提升的道德素养,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标准。
在《里仁篇》中,王守仁还对仁的内涵和体现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认为,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自我修养,即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个人品质,以达到完善自己的境界;二是关心他人,即以他人为中心,体恤他人的苦乐与利害,不仅关心自己的利益,更要考虑他人的需要和利益;三是奉献社会,即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通过这三个层面的实践,人才能真正实现仁的内涵和体现。
除此之外,王守仁还提出了三纲五常的观点。
三纲即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的准则,它们构成了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基础。
王守仁认为,家庭和社会中的每一种关系都应该有一种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而这些义务和责任都需要以仁为核心来实践。
只有通过遵守三纲五常的原则,人们才能构建和谐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此外,王守仁还在《里仁篇》中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点。
他认为,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真实认识,进而实现对人性的理解。
只有通过持续的实践和反思,人们才能摆脱自身的局限性,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智慧和道德观念。
综合来看,王守仁在《里仁篇》中深入探讨了人性善恶的问题,提出了仁的含义、内涵和体现,阐述了三纲五常和“格物致知”的观点。
他通过对儒家、道家和墨家观点的对比,彰显了仁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仁作为一种道德感知和行为方式,是人性的本质和根源,对于社会和个人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实践,人们才能发展仁的品质,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同时,三纲五常和“格物致知”也为人们提供了在社会中实践仁的方向和方法。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一六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篇46当然,沙漠区自然少不了仙人掌,那些仙人掌个个挺起叶子上的刺,像一头头好斗的公牛,好像在警告我们:“离我远点儿,否则别怪我不客气;”大人继续喝酒,我继续吃菜。
刚回到我的位置,zcy就捅,我一下叫我雅猪大妈,我刚准备和他骂个‘昏天黑地,日月无光’就有两个字在我头上飘——淑女,我立刻换了个嘴脸。
一、朋友的作用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从外部看,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属于哪种类型。
从内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间才能找到归属感。
这种归属感不同于家的感觉。
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还有天然的血亲关系加以维系。
朋友圈则不同,友情不仅可以满足情感表达交流的需要,还可以使人获得价值上的认同。
纯粹的友情总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维系的。
一方面,我们通过朋友这面镜子,了解自己是谁;另一方面,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产生共鸣。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季氏)纯粹的友情带来的是超脱功利的快乐。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篇47《论语》,论是编撰的意思,排比的意思,语是语言、话语、,论语的意思就是孔子说的话,孔子和弟子说的话,孔子的弟子辗转听说的孔子讲的话它编撰到一讲话的意思起,第二层意思,《论语》作为一个书名,是在这部书编成的时候,也是孔子去世以后,但是,是去世后不久。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之一,一共有二十篇,有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宋朝的宰相赵普说的,但是,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在那时,宋朝的朝廷里到处都是读过四书五经的文臣,宰相赵普在皇帝的面前的地位已经不高了,在皇帝的面前说的,但是,他最后时被撤职了,因为仅仅一部论语对于治天下还是不够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里仁篇读后感
里仁篇读后感《以里仁篇》读后感。
《以里仁篇》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的著作,通过对孟子思想的阐述,使人们对仁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读完《以里仁篇》后,我深受启发,对仁的理解也有了新的认识。
在《以里仁篇》中,孟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观点。
他认为,仁是一种对人的爱,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和品质。
而且,仁不仅仅是对亲人和朋友的爱,更是对所有人的爱,是一种普世的情感。
孟子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仁的重要性,比如说,人们在看到别人溺水时,都会有一种想要救人的冲动,这就是仁的表现。
通过这些例子,孟子向我们阐述了仁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另外,孟子还提出了“仁义”的观点。
他认为,仁是一种内在的情感,而义则是一种外在的行为。
仁和义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仁就没有义,没有义就没有仁。
这种观点使我对仁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道德困境,比如说,当我们面对一个不公正的事件时,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行为?孟子的“仁义”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道德困境的思路,即要有仁的内在情感,同时也要有义的外在行为。
通过阅读《以里仁篇》,我对仁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认识到,仁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和品质,是一种对人的爱,是一种普世的情感。
同时,我也认识到,仁和义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仁就没有义,没有义就没有仁。
这些认识对我来说是一种启发,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以里仁篇》,我对仁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认识到,仁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和品质,是一种对人的爱,是一种普世的情感。
同时,我也认识到,仁和义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仁就没有义,没有义就没有仁。
这些认识对我来说是一种启发,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通过对孟子思想的深入理解,我相信我会更加自觉地践行仁义之道,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里仁有感800字精选
里仁有感800字精选读里仁有感1第十一章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该章孔子重点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价值取向。
君子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士,在社会中处于管理地位。
而小人是庶人,指贫民百姓,在社会中处于生产地位。
在孔子那个"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时代,君子和小人的德行与视野泾渭分明,由是,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就再自然不过了。
那么,什么是怀呢?《说文解字》说怀属于心部,"怀,念思也"。
《释名》有:"怀,回也,本有去意回来就巳也,亦言归也,来归巳也。
"《战国策.魏策》说:"怀怒未发",怀是心里存有,怀藏的意思。
笔者认为"怀"当作心里存有、怀藏比较妥当。
德者,得也。
德就是做人的道德,也指作为管理者的职业道德。
刑就是刑罚,对犯法者惩罚的法律。
土指自己居住的场所,赖以为生的地方。
惠就是实利、恩惠。
汉代人注疏这句话时,孔安国认为:"怀,安也"。
包咸解释"惠"为"恩惠"。
朱熹解释这句话时仍然沿用了《说文》的用法,他在《论语集注》中说:"怀,思念也。
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
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
怀刑,谓畏法。
怀惠,谓贪利。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尹(尹焞)氏曰“乐善恶不善,所以为君子;苟安务得,所以为小人”。
"《论语正义》沿用了孔氏、包氏的注,曰:此章言君子小人所安不同也。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者,怀,安也。
君子执德不移,是安於德也。
小人安安而不能迁者,难於迁徙,是安於土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者,刑,法制;惠,恩惠也。
君子乐於法制齐民,是怀刑也。
小人唯利是亲,安於恩惠,是怀惠也。
再联系宋代郑汝谐《论语意原》对此句之解释,可以做一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仁篇”感想
北京智慧学校于7月28日晚“妙心讲堂”继续开讲,这次所讲《里仁第四》章节。
“仁”是《论语》中强调的为人处世最高修养,这整篇都是讲如何做到“仁”。
这些启示,无论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事业层面,都非常实用。
上次讲到:达到“仁”的思想境界的人,是可以爱人,也可以恨人。
最终,他是超越了爱恨,只是依这个事件当时发生的状况,给予最中肯的启发或引导或行动。
至于采取什么方式,就是视情况而定了。
试想:还需要什么统一的方法吗?以日本人杀中国人来说,他要杀死更多的老百姓的时候,你是任他自由,还是阻止他甚至杀死他?
而且在达到“仁”境界人的眼中,是没有真正的恶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会付出而施予更多的关心,最终影响、感化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表达的含义:无论贫富,安之若素,是孔子反复强调的。
这也是“仁”的境界,任何时候都要靠“仁”的修养而安稳。
在此篇,镜子原理也是多次用到,检验自己是否达到“仁”的境界,可以看自己对待不仁的人,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正好应对了后面一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当我们学习传统文化越久,就会发现,学习——改过,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循环的速度,就代表了我们自己的成长速度。
所以,对于“仁”者而言,任何时候都是在学习成长的。
因为当对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给予赞叹。
同时,铭记于心,自己也要看齐;而当看到对方有过错,这又是一个检视自己的机会,勇于改错。
同时,还要协助对方改错。
这让我想到:如果是这样从小培养的孩子,长大之后怎么可能会担心他的为人处事问题呢?真是想不让别人不喜欢都难。
当然,这些激励着我们向前,现实的社会,我们还是要考虑到。
现在我们身边充满了利益,那我们要采取什么方式来对待呢?一个会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人,无法和他谈学问的。
前面也提到了“安之若素”。
也明确的告知,如果基于利害做人做事,最后招来的是怨恨。
那有人会问,那现在这个社会,就像做事情,要有一定酬劳才能生存。
那这样算是“以利害相交”吗?
其实,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任何回报。
而只是说我们“取之有道”,而不违背“仁”。
他还明确指出,在强盛之际,如果处于贫困是可耻的。
那这就需要我们在做事情的出发点,起心动念处修炼。
就像企业做产品,起心动念如果只是赚取客户的钱,而不注重产品质量,甚至制造假冒伪劣,就是小人喻于利;如果起心动念是生产利益客户的高质量产品,提供高质量服务,从而得到合理的报酬,这就是君子喻于义。
可以想象一下,同样的做一件事情,当我们的出发点不同时,我们付出的努力、用心是不同的。
孔子也多次提到了“君子”和“小人”的比较。
作为君子而言,是没有什么
事情不能干的,因为他有道德作为基准,以义来做对比。
君子以道德为中心,小人以利益为中心;其次君主怕犯法,小人怕没利。
就如法律,它只是君子用来警惕自己的。
对于小人而言,他则在处处找法律的空档,见缝就钻,所以这也应对“法令滋彰”,法令是越来越丰富,而犯罪率也跟着升高的道理,人的幸福指数却在不断的降低。
人是无法“管理”(管理这词用在对人上,这本身就缺失了人性)的,只有靠自觉。
在本章中,有一句非常有启示意义的话: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前一句,对于我们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找工作难。
是否有人先问过自己,我能为这个公司,这份工作带来什么,而不是说适合我的工作太少了。
如果理解了这点,就能解决当今的就业问题。
每个人都先考虑一下,我有什么可以立足呢?
对于我们个人在家庭中、在朋友圈子里、在企业中,很多人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就拿做父母来说,对孩子经常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如果真发生这种事情,就要警惕了,因为我们已经不在父母的位置上了。
当我们都不在父母的位置上,你还要求孩子处于孩子的位置上,就算按西方逻辑,也是挺可笑的吧。
很明显的,家庭中的序位已经是错乱的。
后一句正好应和了<学而>篇中的结尾:“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反过来,也就是我们只要自己做到位,问心无愧,迟早大家是知道的、理解的。
这点,让我想起现在教育当中的一个现象:一味的夸孩子,而很多家长、老师根本不清楚,怎样夸?现在的教育的缺少,光在“术”上下功夫。
我想再过些时,“教育”也可以变为“教术”了。
过度的夸奖孩子,导致的结果是:孩子的自尊心过强,自尊心过强的背后就是抗打击能力的降低。
这也就在培养孩子极端的性格,要不极度自卑,要不过度虚妄。
也许“凤姐网络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我们很多时候,做了好事怕人不知道。
从现在的教育中“要好好表现”“要好好表演”“要获得表扬”,这些句子不难发现这点。
但当我们真正放下这些,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承诺,甚至最终做到“大信不约”信任是不受什么约束的,也不需要一纸合约,就像“婚前协议”,认真想想:没结婚就在为离婚做准备,这不很奇怪吗?连这点信任都没有,结婚只是儿戏罢了。
当我们能做到:先做而后说,不要光吹而不做。
同时,做事能先以行为道德而自我约束、自我觉察,这样失败的事情就会少了。
而且,真正有德行的人,是不会缺朋友的。
在此篇当中,又谈到了“孝”,因为“孝”也在孔子所说“仁”的范围。
从其中再次感受到,孔子说的“孝”,不是愚孝。
当父母有过错时,孩子是要力劝的。
如果不听,还要保持恭敬的心,即使最终要为父母牺牲,也要明确告诉父母他的不对。
即是劝谏父母,要保持温和的态度,违抗也有一定的度。
当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远游,也要对父母有一个好的安顿。
这才是孝子。
后面还提到,对父母的年龄是要知道的,保持两种心态:一则喜,一则悲。
因为父母添寿了,我们很高兴。
同时,父母离人生的终点越近,我们行孝的时间也就越短了。
是呀,对父母的恩德,任何人都是还不清的。
也只有我们用心全力去做,当父母离去时,才不会有过多的悔恨。
至于这点,自己做的是很不够的。
说实话,孩子的生日我记得很清楚,而对父母只知道大概,而且经常会过完才记起。
很惭愧,现在对我而言,只有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浪费他们给予我的生命。
来以示自己的孝心。
此篇最后以“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作为结尾,我们前面提到了“仁”的境界,当自己能明白时,会看到别人所显现的很多问题。
它表明:对领导,你多次指出他的错误,他会很难堪,很多时候,他不但不听。
还会说多管闲事,同时罢免你的职务;对朋友劝谏多了,朋友就疏远我们了。
从这句话也看出古人是讲人性,讲现实的。
这也表明,为人处事的艰难,所以,我们任何时候做事都要把握好这个度。
只有多体会历史、多体会人生,才能做到随时随处居于仁的境界。
人要做到中道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力行,不断地改错。
如此循环,才能慢慢理解人生的道理。
也是学习其乐不穷的根本吧。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