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共32页文档

合集下载

果蝇遗传系列杂交实验-资料

果蝇遗传系列杂交实验-资料

3.按各杂交组合需选的果蝇品系,每瓶放入3 -5对,塞好瓶塞,贴好标签,置于25℃恒 温培养箱中培养。
4.过本6成-虫7(天成,虫可一见定到要F1除幼干虫净出)现。,即除去亲
5.再过4-5天,观察各杂交组合F1成蝇的性 状,观察时要注意所有用具都要消毒(用 于培养F2),并做好记录。
6.分选别3-把5各对杂移交入组新合的F培1 养果基蝇中适继度续麻培醉养,(然无后 需挑处女蝇)。
每3位同学一组,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以上实验
实验步骤
1.在杂交前19-20天按杂交组合数量,计划和 培养好亲本。
2.收集处女蝇:一般选择在晚上9点钟把亲本 (种蝇)全部活的成虫转出处死(一个都不能 剩),第二天9点钟前(12小时内,最好8- 10小时内)把培养瓶里羽化的成虫转出,并 按♀、♂分开培养,所得的♀蝇即为处女蝇。
果蝇遗传系列杂交实验
系列杂交实验内容
1.果蝇的单因子实验杂交组合
18#♀ x 2 #♂ (正交) 2#♀ x 18#♂(反交)
2.果蝇二对因子自由组合实验的杂交组合
e♀ x 2#♂ (正交)
2#♀ x e#♂ (反交)
3.果蝇的伴性遗传杂交组合
18#♀ x 22#♂ (正交) 22#♀ x 18#♂ (反交)
注意事项
1.果蝇要适度麻醉,挑蝇 用毛笔,忌用镊子和其他工 具,以免影响果蝇生长繁育
2. 挑处女蝇时, 每次只挑12小时内羽化成 虫,超过12小时的成虫已逐渐 有交配能力,必须一只不留地倒
出处死,才能进行第 二次挑选
3. 刚羽化的果蝇色淡白,体软绵, 难辨♀♂,务必小心区别
4. 使用毛笔和瓷板,要用酒精棉球 消毒,同时必须凉干才能使用。
2.样本自由度为n-1

实验四 果蝇的单因子杂交实验

实验四 果蝇的单因子杂交实验

六、实验结果:

1、观察并统计正、反交F1代表型及个体数,比较正、 反交结果,分析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 2、观察并统计正、反交F2代表型及个体数,计算不 同表型个体数的比例,比较正、反交实验结果;


3、根据你的结果,对该实验F2代的统计结果作x2测验;
F1代:
观察结果 统计日期 长翅(♀)×残翅(♂)
六、思考题:

1、杂交实验中为什么亲本雌蝇要选用处女蝇? 2、在进行杂交和F1代自交后一定时间为什么要释放
杂交亲本?

3、分析你的实验结果是否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
长翅数 残翅数
残翅(♀)×长翅(♂)
长翅数 残翅数
F2代:
观察结果 统计日期 长翅(♀)×残翅(♂) 长翅数 残翅数 残翅(♀)×长翅(♂) 长翅数 残翅数


对F2代的统计结果做x2测验:
野生型 (正、反交合并)
实际观察数(O) 预期数(E) 偏差(O-E) (O-E)2/E
突变型 (正、反交合并)
一对杂合状态的等位基因在遗传上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配子分离比为1
实 验 四 果蝇的单因子杂交实验
湖州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深刻理解孟德尔分离定律;
2、学习遗传学实验结果记录及统计处理方法;
二、实验材料:
野生型:长翅(+ / +)
突变型:残翅(vg / vg)
总计
自由度差异显著水平检验
P n 1 2 0.99 0.00016 0.0201 0.95 0.0039 0.103 0.50 0.15 1.39 0.10 2.71 4.61 0.05 3.84 5.99 0.02 5.41 7.82 0.01 6.64 9.21

实验一__果蝇的单因子实验

实验一__果蝇的单因子实验

实验一 果蝇的单因子实验一:目的1. 理解分离定律的原理;2. 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3记录交配结果和掌握统计处理的方法。

二. 原理1)、黑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是被人类研究得最彻底的生物之一。

是一种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的蝇种。

它和人类一样分布于全世界各地,并且在人类的居室内过冬。

在遗传,发育,生理, 和行为等的研究方面,果蝇是最常见的研究对象之一。

原因是它易于培养, 繁殖快,使用经济: 它在室温条件下, 十天就可以繁殖一代; 且只有四对染色体, 易于遗传操作; 还有它有很多突变体可以利用。

中文学名: 黑腹果蝇 拉丁学名: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别称: fruit fly 二名法: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亚纲: 有翅亚纲目: 双翅目 Diptera 亚目: 长角亚目、短角亚目 科: 果蝇科Drosophilidae 属: 果蝇属Drosophila 亚属: Sophophora 种: 果蝇 分布区域: 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 2)、果蝇的生态学特性果蝇又称小果蝇(Drosophilidae 科,Drosophila 属),英文全名 fruit fly 。

它和危害农作物的果实蝇(Trypetidae 科,Bactocera 属)不同,果实蝇危害瓜果类果实非常严重,是农业技术上的一大隐忧.刚形成的蛹呈微黄色,之后颜色逐渐加深,羽化前呈深褐色。

果蝇类昆虫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以腐烂的瓜果等为食,可为害多种瓜果蔬菜及许多植物的多汁器官,甚至连甜酒也成为取食对象n]。

研究表明,果蝇具有强烈的趋化性,嗅到水果发出的气味就会飞来取食、交尾和产卵[7]。

果蝇对不同水果嗜好程度有差异,该试验表明,黑腹果蝇对几种水果嗜好性顺序依次是葡萄、苹果、香蕉、桃、梨。

实验6_果蝇的单因子杂交

实验6_果蝇的单因子杂交

实验6_果蝇的单因子杂交
果蝇的单因子杂交是一种研究生物多态性的有效实验方法。

它通过在不同性别之间提前杂交某一种基因特征,如色素、组织或表型,以实现一系列特定的目的。

这种实验使用的模式是果蝇(葡萄白蝇),它们的色素性状形成了一个长期的遗传实验,一直被学术界引用和研究。

果蝇单因子杂交的实验过程是:首先,介入者开始观察果蝇的特征,根据杂交形态,它们给出了多种颜色,其中有黑色、浅黄色、中灰色、深褐色和灰褐色。

然后,他们将不同的小窝两两放入,分别杂交交配,进行种群的初始检测。

接下来,他们将所有的果蝇小窝放入一个大箱子,监测其行为,帮助理解它们的进化机制。

在这种实验中,杂交的具体结果表现为黑褐色的果蝇优势在数量上进行繁殖,而灰褐色的果蝇数量则有所减少,表明颜色使果蝇存活率失去平衡。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可以解释多种不同优势型共存的原理,它不仅是进行更多研究或开发更多新品种的基础,还可以帮助观测和记录物种演变和遗传变异过程,具有重要的实验价值。

通过对果蝇的单因子杂交进行实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在果蝇中,颜色是一种重要的遗传性状,它在果蝇群体中的优势程度取决于环境影响的强弱。

最终,这一实验帮助研究基因变异的规律以及有关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至关重要的内容。

单因子杂交实验

单因子杂交实验

单因⼦杂交实验单因⼦杂交实验⼀、实验⽬的通过野⽣型果蝇与⿊体果蝇的杂交(正交和反交)来观察其所得的F1的性状和F2中两种果蝇所占的⽐例。

⼆、实验原理纯种的野⽣型果蝇与纯种的⿊体果蝇杂交,由于野⽣型果蝇的性状全部为显性,所以杂交所得的F1全部表现为野⽣型的性状。

再将F1⾃交,所得的F2中显性⽐隐性的⽐例应该为3:1故野⽣型:⿊体为3:1。

三、实验器材及动物经过消毒灭菌已经装⼊培养基的果蝇培养管若⼲只。

纯种的野⽣型雌雄果蝇和纯种的⿊体雌雄果蝇若⼲只。

⽑笔,⿇醉瓶,⼄醚,镊⼦,恒温培养箱。

四、实验步骤1、从⽼师那⾥分别取⼏只纯种的野⽣型果蝇和⿊体果蝇(保证有雌有雄),分别将其装⼊不同的培养瓶后贴上标签。

放⼊恒温培养箱培养。

2、⼀星期以后,从培养箱中拿出瓶⼦,观察到培养瓶中有⾜够多的蛹后⽤⿇醉瓶加⼊⼄醚将其亲本除去。

3、将除了亲本的两个瓶⼦和两个装了培养基的空瓶⼦带回寝室收集野⽣型和⿊体的处⼥蝇,收集到后贴上标签。

(处⼥蝇必须在果蝇出⽣的12⼩时之内收集,判断果蝇的雌雄是背部有5条杆的是雌性,有3条杆的为雄性且其最后⼀条⿊⾊很粗)4、⽤⿇醉瓶将源培养瓶中的果蝇全部⿇晕,从中找出雄果蝇。

将⿊体雄果蝇放⼊野⽣型处⼥蝇瓶中,将野⽣型雄果蝇放⼊⿊体处⼥蝇的瓶中。

贴好标签,放⼊培养箱。

5、⼀周以后,将培养瓶从培养箱中取出,观察其中有⾜够多的蛹后,⽤⿇醉瓶加⼄醚将亲本处死。

再将培养瓶放⼊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6、⼀周以后,将培养瓶再次从培养箱中拿出,将⾜够多的F1转移到⼀个新的培养瓶中,贴上标签,放回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7、⼀周以后,将培养瓶再次从培养箱中取出,观察到有⾜够多的蛹以后,⽤⿇醉瓶加⼊⼄醚,将F1处死,在标签上注明F1已清后,将培养瓶放回去继续培养。

将处死的F1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性状。

8、⼀周以后,将培养瓶从培养箱中取出,将所有的果蝇处死后,分辨出果蝇的雌雄以及是⿊体或者野⽣型,并数出每⼀种的个数。

9、如果⼀次数的所有果蝇不超过100个,则将培养瓶继续培养⼀周后,再数出各种果蝇的个数,与上⼀次所得相加。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摘要经典遗传学的三大遗传定律分别是: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与交换规律。

果蝇具有生活史短、繁殖率高、饲养简便等特点,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尤其在基因分离、连锁、交换等方面,对果蝇的研究更是广泛而充分。

本次通过实施已有实验方案,观察后代中果蝇的各种性状,结合各种统计处理方法,从而证明这三大定律。

1.原理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理论上配子分离比是1∶1,F2代基因型分离比是1∶2∶1,若显性完全,F2代表型分离比是3∶1 。

控制体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2号常染色体,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用灰体果蝇与黑体果蝇交配,得到F1代都是灰体,F1代雌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F2代产生性状分离,出现两种表现型。

(图1)图1 图2自由组合定律不同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间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它们所决定的两对相对性状在F2代是自由组合的,在杂种第二代表型分离比就呈9∶3∶3∶1。

控制体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2号常染色体,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控制眼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性染色体。

红眼对白眼完全显性,用黑体红眼果蝇(♀)与灰体白眼果蝇(♂)交配,得到F1代都是灰体,F1代雌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F2代产生性状分离,出现四种表现型。

(图2)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传递方式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它的传递方式与雌雄性别有关,因此称为伴性遗传。

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和Y两种,雌蝇为XX,雄蝇为XY。

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W)对白眼(w)为完全显性。

当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时,F1代雌性果蝇、雄性果蝇都为红眼,F2代雌性果蝇都是红眼,雄性果蝇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当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时,F1代雌性果蝇为红眼,而雄性果蝇为白眼,此现象又称为绞花式遗传,F2代雌性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比例为1∶1,雄性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比例也是1∶1 。

遗传学实验实验四果蝇的单因子试验

遗传学实验实验四果蝇的单因子试验
01
03 02
推断果蝇的基因型
根据实验数据,推断 出果蝇的基因型。
确定单因子对果蝇表 型的影响,以及其在 遗传中的作用。
利用遗传规律,分析 不同基因型果蝇之间 的组合关系。
验证单因子试验的可靠性
01
通过重复实验,验证单因子试验的可靠性。
02
比较不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分析可能的 影响因素。
进行实验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单因子试验, 观察并记录果蝇在不同条件下的 生长和繁殖情况。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每组果蝇的数量、生长 状况、繁殖情况等数据,以便后 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04
结果分析
分析实验数据
分析数据,确定表现型与 基因型之间的关系。
统计每个杂交组合中不同 表现型的果蝇数量。
观察并记录果蝇在不同杂 交组合下的表现型。
实验所需的果蝇品系
野生型果蝇
标记品系果蝇
作为实验对照,用于观察突变型果蝇 的表型差异。
用于追踪和鉴定特定基因型的果蝇。
突变型果蝇
具有特定遗传突变特征的果蝇,用于 单因子试验。
03
实验步骤
准备果蝇培养环境
01
02
03
准备果蝇培养瓶
选择适当大小的玻璃培养 瓶,清洗干净后晾干,加 入适量培养基。
控制培养环境
选择实验所需的果蝇品系
选择品系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具有不同遗传背 景和特征的果蝇品系,以便更好地观 察和比较实验结果。
遗传标记
利用已知的遗传标记,确定果蝇品系 的基因型,以便在实验中对果蝇进行 准确的分类和鉴定。
进行单因子试验并记录数据
设计实验
根据实验目的和果蝇品系的特征, 设计单因子试验方案,确定实验 组和对照组。

单因子杂交实验报告

单因子杂交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 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 掌握果蝇单因子杂交的方法和杂交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

3. 理解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规律。

实验原理: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指出,在杂合子(如Aa)的个体中,两个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分离,独立地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因此,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应为3:1(显性:隐性)。

实验材料:1. 野生型黑腹果蝇(显性基因A)。

2. 黑体果蝇(隐性基因a)。

3. 酒精、甘油、棉签、培养皿、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1. 将野生型黑腹果蝇和黑体果蝇分别饲养在培养皿中,保证其生长环境适宜。

2. 待果蝇成熟后,挑选健康的雄性和雌性果蝇进行杂交。

3. 将杂交后的果蝇放置在培养皿中,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分。

4. 观察并记录F1代果蝇的表现型,统计野生型和黑体果蝇的数量。

5. 将F1代果蝇进行自交,收集F2代果蝇。

6. 观察并记录F2代果蝇的表现型,统计野生型、黑体和杂合子(Aa)的数量。

实验结果:1. F1代果蝇中,野生型和黑体果蝇的比例约为3:1。

2. F2代果蝇中,野生型、黑体和杂合子(Aa)的比例约为9:3:4。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F1代中,野生型和黑体果蝇的比例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3:1的比例。

2. 在F2代中,野生型、黑体和杂合子(Aa)的比例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即9:3:4的比例。

3. 这表明,在果蝇的单因子杂交实验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规律是成立的。

讨论:1. 本实验验证了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说明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确实会分离,独立地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 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果蝇的生长环境适宜,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实验结果偏差。

- 在统计结果时,要尽量减少人为误差。

- 对于实验数据,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讨论。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并掌握了果蝇单因子杂交的方法和杂交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

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遗传规律奠定了基础。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和连锁互换规律,掌握果蝇杂交的实验技术和基因定位的三点测验方法,在实验中熟练运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原理】1.果蝇(fruitfly)是双翅目(Diptera)昆虫,属果蝇属(genusDrosophila),约有3000多种,我国已发现800多种。

大部分的物种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少部分则只取用真菌,树液或花粉为其食物。

以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利用突变株研究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已近一百年,至今,各种研究遗传学的工具已达完善的地步,果蝇对今日的遗传学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980年初,Drs.C.Nesslein-Volhard和E.Weichaus以果蝇作为发育生物学的模式动物,利用其完备的遗传研究工具来探讨基因是如何调控动物体胚胎的发育,也带动了其它模式生物(线虫、斑马鱼、小鼠和拟南芥等)的研究,且有非常具体的成果。

通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

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⑴饲养容易。

在常温下,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⑵生长迅速。

十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每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400〜500个,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

⑶染色体数少。

只有4对。

⑷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

横纹清晰,是细胞学观察的好材料。

⑸突变性状多,而且多数是形态突变,便于观察。

果蝇的生活史: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30°C以上温度能使果蝇不育或死亡,低温能使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下降,饲养果蝇的最适温度为20〜25C。

生活周期长短与饲养温度的关系果蝇在25C时,从卵到成蝇需10天左右,成虫可活26〜33天。

果蝇的生活史如下:受精第一批成虫羽化(第八天)(可活26〜33天)产第一批卵蛹(第四天) 第一批卵孵化 (第零天)第一次蜕皮(第一天)果蝇的生活周期和各发育阶段的经过时间果蝇的性别及突变性状的鉴别:果蝇的每一体细胞有8个染色体(2n=8),可配成4对,其中3对在雌雄果 蝇中是一样的,称常染色体。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一、引言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作为一种经典的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使我们对于遗传学的规律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实验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旨在探究果蝇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遗传规律。

二、材料与方法1.材料:雄果蝇、雌果蝇、香蕉培养基、实验室培养箱等。

2.方法:(1)将一对纯合的雌雄果蝇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培养箱中,在香蕉培养基上放置果蝇饲料。

(2)观察果蝇的交配情况,记录下雌雄果蝇的表型特征。

(3)将获得的F1代果蝇杂交,在新的培养箱中培养。

(4)观察F2代果蝇的表型特征,并记录相关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通过本实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下:1.F1代果蝇:观察F1代果蝇时,发现它们的表型特征与亲本两代的表型特征之间存在显然的差异。

亲本雌雄果蝇分别具有红眼和白眼的表型特征,而F1代果蝇则全部表现出了红眼的表型特征。

这表明红眼是显性基因,白眼则是隐性基因。

2.F2代果蝇:观察F2代果蝇时,发现红眼和白眼出现的比例约为3:1、这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中隐性基因与显性基因出现的比例。

同时,红眼果蝇分为两个类型,红色身体和灰色身体的比例也约为3:1通过对F1代和F2代果蝇的观察分析,我们可以推测雌雄果蝇的眼色以及身体颜色的遗传方式:红眼为显性遗传,白眼为隐性遗传,红色身体为显性遗传,灰色身体为隐性遗传。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果蝇杂交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果蝇眼色和身体颜色的遗传是由显性和隐性基因控制的。

红眼和红色身体为显性基因,白眼和灰色身体为隐性基因。

此外,从F2代果蝇的比例来看,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出现的比例接近3:1,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果蝇杂交实验不仅对于遗传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我们理解生物的遗传规律和机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我们不仅理论上了解了遗传学的基础知识,还培养了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和解读数据的科学素养。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观察和分析遗传现象,验证孟德尔
遗传定律。

实验材料:
1.果蝇(种杂株)
2.显微镜
3.实验动物沙盘
实验方法:
1.选取成熟果蝇,根据外观选出具有相同特征的个体作为亲本。

2.将两个亲本分别放到实验动物沙盘中交配,分为纯合子和杂合子两种情况。

3.通过分离纯合子,从中选取具有相同特征的个体作为后代亲本,进行下一轮交配。

4.在每一轮交配后,观察后代果蝇在形态和颜色上的差异,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1.杂种果蝇的后代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而纯种果蝇的后代表现出一致的特征。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证实了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的存在与表现规律。

实验结论:
该实验结果验证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正确性,即在单因子杂交中,后代的基因表达受到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的影响,同时也证明了亲代间的遗传杂交现象。

该实验为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设计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设计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设计果蝇杂交实验报告引言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因其短寿、易于培养和遗传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中。

果蝇的杂交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及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旨在通过果蝇杂交,观察不同基因型的果蝇交配后后代的表型分布,并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和设备- 双眼突变型白眼果蝇(眼睛呈白色)- 原生型红眼果蝇(眼睛呈红色)- 无翅型果蝇(翅膀退化)- 硬纸板盒子- 室温恒温培养箱- 透明胶带实验步骤1. 准备双眼突变型白眼果蝇组,计划交配白眼果蝇与红眼果蝇。

2. 将双眼突变型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分别放养于不同的果蝇匣中,培养3天以保证果蝇的适应环境。

3. 在交配前一天,将两种果蝇分别转移到新的果蝇匣中,同时粘贴一层透明胶带在果蝇匣的一侧,以阻止果蝇之间的接触。

4. 第二天,取下透明胶带,让白眼果蝇与红眼果蝇自由交配。

5. 观察交配后果蝇的表型特征。

6. 培养交配后的果蝇约10天,观察后代果蝇的表型特征。

实验结果交配后果蝇的表型观察交配后果蝇的表型特征符合预期:部分果蝇眼睛呈现为白色,部分果蝇眼睛呈现为红色。

后代果蝇的表型观察经过10天培养,观察到后代果蝇中有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

白眼果蝇占据了约1/4的比例,而红眼果蝇占据了约3/4的比例。

这与孟德尔的等位基因分离定律相符,并且支持了白眼果蝇为显性突变基因。

讨论本实验通过果蝇杂交,成功观察到了不同基因型果蝇交配后后代的表型分布,并验证了孟德尔遗传定律。

在果蝇的杂交实验中,白眼果蝇是由于突变基因导致的,而红眼果蝇是其正常的基因型。

通过将白眼果蝇与红眼果蝇交配,我们观察到了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在后代中的分布比例,证明了显性突变基因对其后代的影响。

然而,本实验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在果蝇的杂交实验中,由于果蝇繁殖速度较快,可能会出现自然杂交的情况。

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采取了粘贴透明胶带的措施,并尽可能将果蝇放养在不同的果蝇匣中。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报告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报告引言: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个体的遗传特征是如何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经典模式生物,其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使其成为理想的实验材料。

本实验旨在通过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探究单基因的遗传规律。

材料与方法:实验所需材料:成年果蝇、果蝇培养基、玻璃瓶、标签、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成年果蝇放入玻璃瓶中,添加足够的果蝇培养基,标记瓶子上的相关信息。

2. 杂交实验:选择具有不同表型的果蝇进行杂交。

以黑色眼睛(纯合子)的果蝇与红色眼睛(纯合子)的果蝇进行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型。

3. 观察与记录:观察杂交后果蝇的表型,记录不同表型的果蝇数量。

4. 显微镜观察:选取不同表型的果蝇进行解剖,使用显微镜观察果蝇的眼睛结构。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杂交后果蝇的表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杂交后的果蝇中,黑色眼睛与红色眼睛的比例接近3:1。

这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在单因子杂交中,表现型的比例为3:1。

进一步观察不同表型果蝇的解剖结构,我们发现黑色眼睛果蝇的眼睛结构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颜色素沉积模式,而红色眼睛果蝇则没有这种模式。

这说明果蝇眼睛颜色的遗传是由单个基因决定的。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果蝇单因子杂交的遗传规律。

在果蝇的遗传中,眼睛颜色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黑色眼睛为显性表型,红色眼睛为隐性表型。

根据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杂交后的果蝇中,显性表型(黑色眼睛)的比例为3/4,隐性表型(红色眼睛)的比例为1/4。

这个实验结果不仅对果蝇遗传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果蝇的遗传规律与人类的遗传规律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通过果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遗传特征。

然而,本实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我们只观察了果蝇眼睛颜色这一单个特征,而果蝇的遗传特征还包括其他多个特征,如翅膀形状、体色等。

其次,我们只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样本数量有限,可能存在偶然误差。

最新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旨在探究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杂交后的遗传特性及其表现。

实验采用了两种不同品系的果蝇进行杂交,一种是具有红色眼睛的纯合子品系(rr),另一种是具有白色眼睛的纯合子品系(RR)。

我们通过精确的遗传学方法,详细记录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实验步骤如下:1. 从两个品系中各选取健康的成年果蝇,确保它们分别具有纯合的红眼和白眼基因。

2. 将这些果蝇按照性别比例1:1混合在特定的培养容器中,允许它们自由交配。

3. 观察并记录F1代果蝇的眼色,以确定显性特征。

4. 选取F1代中的成年果蝇进行再次杂交,产生F2代。

5. 对F2代果蝇的眼色进行详细观察和分类,记录各种表现型的比例。

6. 利用孟德尔遗传定律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并计算期望的表现型比例与实际观察到的比例之间的吻合度。

实验结果显示,在F1代中所有果蝇均表现为白色眼睛,这表明白眼基因(R)是显性的,红眼基因(r)是隐性的。

在F2代中,我们观察到大约3:1的表现型比例,即3/4的果蝇具有白色眼睛,1/4的果蝇具有红色眼睛。

这一结果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相符,进一步验证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关系。

此外,我们还对杂交果蝇的生存率、繁殖能力和行为特征进行了观察,以评估杂交对果蝇整体适应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下降,这为杂交优势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学依据。

综上所述,本次果蝇杂交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遗传规律的理解,而且为未来的遗传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基因座的杂交效应,以及环境因素对杂交后代表现型的影响。

果蝇杂交实验

果蝇杂交实验

果蝇杂交实验1. 引言果蝇(学名: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果蝇的繁殖和遗传实验,科学家们能够了解基因的传递方式和变异机制。

其中,果蝇杂交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不同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关系。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果蝇杂交,观察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对于后代表型和基因型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遗传规律和基因型的遗传转换。

3. 实验材料和方法3.1 实验材料•雌性果蝇和雄性果蝇•标签和标签夹•实验培养皿•显微镜3.2 实验方法3.2.1 实验前准备在开始实验前,首先需要分离和筛选出不同基因型的果蝇。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突变果蝇品系作为实验材料。

3.2.2 实验操作步骤1.将雌性果蝇分别与不同基因型的雄性果蝇进行配对。

为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可以进行多次配对操作。

2.将配对后的果蝇置于实验培养皿中,提供适宜的食物和环境条件供果蝇生长。

3.注明果蝇配对信息的标签并用标签夹固定在培养皿上,方便后期观察和记录。

4.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果蝇的生长情况和表型特征。

5.统计并分析不同基因型的果蝇后代表型和基因型的比例。

6.使用显微镜观察果蝇显微特征,如眼色等,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4. 实验结果与讨论4.1 实验结果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到不同基因型果蝇后代的表型和基因型信息。

通过统计和观察,得出相应的比例和特征描述。

4.2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对果蝇杂交的遗传规律和基因型的转换进行讨论。

例如,如果出现部分表型不符合传统的Mendel 遗传规律,可能存在基因互作或其他遗传调控机制的影响。

此外,也可以讨论杂交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5. 结论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可以观察和分析不同基因型的遗传关系和遗传规律。

通过实验结果和讨论,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果蝇遗传学的认识,为遗传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6. 参考文献1.Ashburner, M., & Golic, K. (2005). Genetics ofDrosophila melanogaster.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2.Morgan, T. H. (1919). The theory of the gene. TheAmerican Naturalist, 53(624), 336-352.。

单因子 果蝇 杂交

单因子 果蝇 杂交

单因子分离规律验证钱学龙111140065一.实验目的1.熟悉以果蝇为材料进行遗传学杂交实验的基本方法;2.验证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规律二.预备知识遗传是自然界极其复杂的生命现象,只有通过少数有相对性状差异的类型之间进行杂交,并分析这些性状在亲本和杂种子代中的表现,才易于在复杂的遗传现象中找到遗传的基本规律。

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规律等都是采用这种杂交实验的方法发现的。

在果蝇杂交中,有相对性状的品系之间进行杂交,杂种F1表现为显性,杂种F1形成配子时,带有显隐杂合等位基因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对等分离,等位基因也随着分离,产生两种不同配子,因此,不论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都将在F2中按一定的比例在不同的个体上重新出现。

三.实验要点1.进行杂交的亲本必须是纯种,自交不产生分离,这样的个体才能作为杂交的亲本。

2.必须防止意外的杂交,雌蝇应选用孵化后12小时内的处女蝇。

3.正确记录杂交子代每种类型的个体数,并且尽可能获得较大的杂交群体,以正确可靠地反映出遗传规律。

4.保持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使杂交性状的表现不致因不同的条件影响而改变。

四.实验步骤①亲本果蝇的培养。

②处女蝇的收集:清除成虫后10小时内进行收集,收集的处女蝇分品系单独培养,如一次收集数量不够,可再作第二、第三次收集。

③选处女蝇分正交(++♀/bb♂)反交(bb♀/++♂)两个杂交组合,分别置于新鲜培养瓶中,每瓶5~6对,贴上标签,注明亲本类型,实验日期,姓名,学号等,然后置于22℃~25℃培养箱中培养。

④一周后,清空亲本果蝇。

⑤二周后,观察F1果蝇体色,看是否与预期结果相符。

⑥取5-6对F1果蝇放入新鲜培养瓶中,每种组合放两瓶。

⑦三周后,清空F1果蝇。

⑧四周后,F2成蝇长出,统计各类果蝇数,2~3天后再统计一次,统计过的果蝇处死。

⑨在表格中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器材解剖镜、毛笔、麻醉瓶、白瓷板、标签、吸水纸、培养瓶 (4瓶/人)乙醚、75%乙醇野生型黑腹果蝇、黑体果蝇X2=∑(O-E)2/E=七.实验讨论1.试验中对于果蝇的数量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培育果蝇时要轻量麻醉,防止降低果蝇的生育能力,也可多投放几对果蝇。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
伴性遗传有特殊的遗传规律,如正反交结果不 同,有交叉遗传现象等。
实验材料:
野生型和白眼突变型(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 上)果蝇。
实验用品:
用具:显微镜、双筒解剖镜、放大镜、镊子、 麻醉瓶、白瓷板、毛笔、载玻片、盖玻片等。
药品:乙醚等。
实验步骤:
1 选择处女蝇:放出并杀死培养瓶中的全部成 蝇,然后羽化后未超过8小时的雌蝇即为处女蝇。
实验12 两对非等位基因相
互作用的研究
实验目的:
1 掌握果蝇两对性状的杂交方法和杂交结果的 统计处理方法;
2 观察基因互作的现象,理解基因互作的概念。
实验原理: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在减数分裂 形成配子时可以自由组合;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 两对相对性状在杂种第二代是自由组合的,呈现
9:3:3:1的表型分离比。有的性状是由两对或两对 以上基因共同控制的。几对基因相互作用决定同一
1 选择处女蝇:收集突变型处女蝇(Why)。 2 杂交:野生型雄蝇和突变型雌果蝇杂交4~6 对,23℃恒温培养。 3 移走亲本:待F1幼虫出现即可放掉亲本。
4 观察F1:观察F1的形态。
5 F1互交:在2瓶新培养瓶内,各放入5~8对F1 果蝇,培养。
6 移去F1:待F2幼虫出现即可放掉并处死F1果 蝇。
用具:显微镜、双筒解剖镜、放大镜、镊子、麻醉瓶、白瓷板、毛笔、载玻片、盖玻片等。
2 : 1 : 1 ½ 白眼♀ 6 移去F1:待F2幼虫出现即可放掉并处死F1果蝇。
½ 红眼 ♂ ½白眼♂
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两对相对性状在杂种第二代是自由组合的,呈现9:3:3:1的表型分离比。
1 掌握伴性基因与非伴性基因在遗传现象上区别,验证并加深理解伴性遗传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Hale Waihona Puke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