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达反应的方法及在伤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达反应的方法及在伤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9-01-09T15:35:04.0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6期作者:蔡利群李凤
[导读] 若效价逐渐上升则其诊断价值更大,对疑似者早期做血培养,开展多项细菌培养,以求早期确诊,避免延误治疗。(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摘要】目的:探讨肥达反应的方法及在伤寒的诊断中的应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伤寒患者30例,应用肥达反应和血培养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细菌学培养阳性13例,阳性率为43.33%,进行肥达反应试验阳性23例,阳性率76.67%;细菌学培养与肥达反应均为阴性6例,占20.0%。30例肥达反应试验阳性变化,第1周13例(43.33%),第2周18例(60.0%),第3周22例(73.33%),4周23例(76.67%)。结论:伤寒的诊断不能只依靠肥达反应,对疑似者早期做血培养,开展多项细菌培养,以求早期确诊,避免延误治疗。
【关键词】伤寒;肥达氏试验;阳性率;意义
【中图分类号】R5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046-02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起病较缓,体温阶梯性上升,5~7日达高峰,相对缓脉,表情淡漠,病程第6~12日出现玫瑰疹,数量少。白细胞数减少,肥达反应阳性,血及骨髓培养伤寒杆菌阳性。伤寒杆菌具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采用凝集反应检测方法对血清标本中的“O”及“H”抗体[1],即肥达反应有助于伤寒的临床诊断。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伤寒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以发热入院治疗,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 26.5±2.5岁。其中儿童10例,成人20例;发热时间为9~26天,平均时间10.5±2.5天;体温为38.3~41.5℃。
1.2 方法
按常规进行血培养、粪培养和肥达反应,每隔1周进行肥达氏反应复查。
肥达反应的方法空腹抽血2ml,凝固后离心沉淀。吸取血清0.15ml注入已有生理盐水11.85ml的三角烧瓶内充分混合,吸出7.5ml注入第1排10个康氏管内,每管0.5ml。即是1:80,余下2ml弃去。另吸取5ml生理盐水加入三角烧瓶内充分混合后吸出5ml加入第2排10管中,每管0.5ml,即成1:160,再吸生理盐水5ml加入三角烧瓶内混合后吸出5ml注入第3排10管的各管内0.5ml,即成1:320。在每排的第1管、第6管内加入100亿/ml O菌液0.05ml混匀。第2管、第7管加同样单位的H菌液;第3、第8管加甲菌液;第4、第9管加乙菌液;第5、第10管加丙菌液各0.05ml;这样就形成了两套。(1~5管的1套,6~10管的第2套)。1套离心2000r/min,沉淀5min,观察结果。1套放水浴37℃20h,观察结果[2]。
2.结果
30例患者细菌学培养阳性13例,阳性率为43.33%,进行肥达反应试验阳性23例,阳性率76.67%;细菌学培养与肥达反应均为阴性6例,占20.0%。
30例伤寒患者不同培养结果与肥达反应试验阳性情况进行比较,血培养阳性11例,肥达反应阳性10例,阳性率90.90%;粪培养阳性1例,肥达反应阳性1例,阳性率100.0%;血粪培养双阳性1例,肥达反应阳性1例,阳性率100.0%;培养阴性17例,肥达反应阳性11例,阳性率64.70%;30例患者,肥达反应阳性23例,阳性率76.67%;
30例患者中不同病程中肥达反应试验阳性情况,细菌培养阳性13例,肥达反应试验阳性变化,第1周7例(53.85%),第2周11例(84.61%),第3周13例(100%),4周13例(100%)。细菌培养阴性17例,肥达反应试验阳性变化,第1周6例(35.29%),第2周7例(41.18%),第3周9例(52.94%),4周10例(58.82%)。30例肥达反应试验阳性变化,第1周13例(43.33%),第2周18例(60.0%),第3周22例(73.33%),4周23例(76.67%)。
3.讨论
伤寒病原是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族(组),革兰染色阴性,呈短杆状,长1~3.5μm,宽0.5~0.8μm,周有鞭毛,能活动,不产生芽孢,无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血培养是确诊的证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第7~10病日阳性率可达90%,粪便培养从潜伏期起便可获阳性,第3~4周可高达80%,病后6周阳性率迅速下降,3%患者排菌可超过1年;肥达反应应用已知的伤寒杆菌菌体“O”、鞭毛“H”抗原,副伤寒杆菌甲、乙、丙的鞭毛(“A”“B”、“C”)抗原5种[3],通过血清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本试验于病程第1周为阴性,从第2周开始出现阳性,第3周阳性率约为50%,第4周可达90%,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评价肥达反应结果时应注意,伤寒流行区的正常人群中可能有低效价凝集抗体存在,故“O”抗体效价在1:80以上,“H”抗体效价在1:160以上,才有辅助诊断意义。肥达反应必须动态观察,一般每周检查一次,如凝集效价依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则其诊断意义较大。因“O”抗体出现早,消失快,半年左右转阴,“H”抗体出现迟,但可持续阳性达数年之久。若只有“O”抗体上升,而“H”抗体不高,可能是发病早期;若“H”抗体上升而“O”抗体不增高,可能是不久前患过伤寒或接受过伤寒菌苗的预防接种,或因其他发热性疾病所致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应[4]。
总之,肥达反应具有辅助诊断价值,每周复查1次,若效价逐渐上升则其诊断价值更大,对疑似者早期做血培养,开展多项细菌培养,以求早期确诊,避免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1]施铁明,吴佩芬.756例伤寒血肥达氏反应的临床分析[J]. 苏州医学,2004(2):84-85.
[2]金法祥,李水法.肥达反应对伤寒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4):141.
[3]刘锦光,许岸高.肥达反应对伤寒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00(4):301-302.
[4]王贵美.伤寒杆菌H抗原检测、肥达反应与细菌培养对伤寒诊断的对照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