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移机会_动机_能力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ece 早在 1977 年就提出知识转移的思想, 认为企业 通过技术国际转移, 能积累起大量跨国界应用的知识。 Argote 认 为 企业 知 识 转 移 是 一 个 组 织 的 经 验 影 响 另 一 个 组织行动的过程, 它意味着知识的改变或者改变知识接受 者的行为[2]; Bloodgood 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在不同组织或 个体之间的转移或传播 [3]。知识 转 移 是 指 现 存 的 信 息或 “know- how”从一个单元向另一个单元的移动。Szulanski 把 它定义为组织知识在知识源和知识接受者之间的双边交 换[4]。Davenport & Prusak 认为知识转移包括知识传递和知 识 吸 收 两 个 过 程 [ 5] 。
企 业 间 知 识 转 移 由 企 业 间 知 识 转 移 机 会 、知 识 转 移 动
机和知识转移能力 3 个基本要素决定。但企业间知识转移 机 会 、知 识 转 移 动 机 和 知 识 转 移 能 力 是 如 何 作 用 于 企 业 间 知识转移的, 这一问题较少得到学者们的关注。
1 假设提出及模型的建立
知识转移动机分为发送者知识转移动机和接收者知 识 转 移 动 机 。知 识 转 移 动 机 影 响 人 们 的 行 为 、计 划 和 利 益 , 并 最 终 推 动 或 阻 碍 知 识 转 移 的 进 行 [ 6] 。知 识 转 移 是 一 个 自 由决定的过程, 知识转移和组织学习沿阻力最小的路径进 行 [ 7] 。知 识 转 移 动 机 成 为 知 识 发 送 者 和 接 收 者 之 间 面 临 不 同 知 识 转 移 机 会 时 进 行 选 择 的 重 要 因 素 。在 拥 有 知 识 转 移 机会的前提下, 当知识转移主体拥有知识转移动机时, 就 会发生知识转移, 但知识转移是否成功和有效地进行, 取 决于合作双方知识转移能力。
0 前言
随着经济增长、社会发 展 和企 业 的 成 长 , 越 来 越 多 的 组 织 通 过 知 识 管 理 来 塑 造 自 身 的 核 心 竞 争 力 。单 一 企 业 不 可能及时高效地拥有更新产品和服务的所有知识, 企业必 须与其它组织或个人进行不同形式的合作, 以获取内部不 能产生的知识。因此, 组织间知识转移已成为企业获取竞 争优势的基础, 也成为当前战略理论研究的中心命题[1]。
转移的机会和能力, 并直接作用于知识转移效果。知识转移机会通过改变企业间知识转移能力影响企业间
知识转移的发生。企业间知识转移能力在企业间知识转移活动中作用最为显著。
关键词: 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机会; 知识转移能力; 知识转移动机
中图分类号: G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7348( 2007) 11- 0095- 04
结合上述分析, 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 知识转移机会与知识转移效果正相关 H2: 知识转移动机与知识转移效果正相关
H3: 知识转移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正相关 H4: 知识转移机会与知识转移能力正相关 H5: 知识转移动机与知识转移能力正相关 H6: 知识转移机会与知识转移动机正相关 H7: 知识转移能力在知识转移机会、知识转移动机与 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中介效应 H8: 知识转移动机在知识转移机会与知识转移效果 之间起中介效应 知识转移机会、知识 转 移 动机 、知 识 转 移 能 力 与 企 业 间知识转移效果的解释结构模型如图 1 所示:
本研 究 利 用 spss13.0 统 计 软 件 , 采 用 因 子 分 析 、相 关 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和手段, 问卷 调 研 的 结 果 进 行 实 证分析。本研究采用的是李克特(Likert- type) 7 级 度 量 方 法。本研究共发放调研问卷 200 份, 收回问卷 83 份, 有效 问卷 74 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37%。本问卷调研的企业涉 及到上海、浙江、山东、陕西、河南、陕西、湖北等省市, 问卷 答题者一般为发生了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企业及发生了企 业间知识转移的企业及相关的中高级管理人员。 2.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测
知识转移机会包含两个方面的要素: ①知识发送者和 知识接收者之间存在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联系; ②知识转移 主体之间存在的有助于知识转移的 渠道 、程 序 、规 则 和 机 制等。只有与知识拥有者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只有在 知 识 发 送 者 和 接 收 者 之 间 存 在 适 合 于 知 识 转 移 的 渠 道 、机 制、程序及规则等, 知识转移转移才可能发生。
从表 1 可以看出, 每一项的 Cronbach"s Alpha 值均大 于 0.7, KMO, 除知识转移效果外其余均大于 0.7, 巴特莱特 统计值小于 0.001, 因此可以对每一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知 识转移效果有两个指标度量, KMO=0.5, 本研究认为两个 指标在度量知识转移效果时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因此用等 权加总的方式进行要素处理。 2.2 因子分析、相关分析
(1962- ), 女, 河 北河 间人 , 西 安交 通管 理 学院 教授,博 士生 导师 , 研 究方 向为 知 识管 理、技 术 创新 、战略 管 理; 万 威 武 ( 1938- ) , 男, 陕西户县人,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与投资决策。
· 96 ·
总之, 一个完整的知识转移过程包含了知识发送方、 知识接收方、转移渠道、被转移对象以 及 转 移 所 嵌 入的 情 景等因素, 通过这一过程, 最终实现知识从一个单元向另 一 个 单 元 的 转 移 。有 效 的 知 识 转 移 预 示 着 知 识 接 收 者 把 所 接收到的知识整合到其环境之中,并加以有效利用。
当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战略缺口时, 企业可以通过外 部获取或内部开发来获取弥补战略缺口所需要的知识资 源。战略性缺口的出现引发了知识接收方知识转移动机, 只有知识接收方与知识拥有方之间拥有一定程度的社会 联系, 接收方才能够获取知识源企业的信息。面对不同的 知识转移情景, 当知识转移双方达成共享知识意愿时, 知 识转移双方就会投入更多的努力和时间去推动双方知识 转移渠道的建设, 同时双方共享的意愿也会提高知识转移 双方的知识开放程度和组织透明度, 提高了知识转移机 会。知识转移双方较高的转移意愿, 减少了对知识转移过 程的监督成本, 使双方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知识的获取和 应用之中, 能够提高双方的知识转移能力。
问卷的信度是考查问卷测量的可靠性, 是指测量所得 结果的内部一致性程度。测度变量的 Cronbach' s alpha 值 一般应该大于 0. 70 才能满足量表的效度要求。
本研究效度的测试主要是通过内容效度的检验, 即检 验所选题项是否能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或主题。一般而 言 , 当 KMO 值 大 于 0.5, 巴 特莱 特 统 计 值≤a, 各 题 项 的 载 荷系数均大于 0. 50 时, 可以通过因子分析将同一变量的 各测试项合并为一个因子, 并进行后续分析。本研究变量 的指标设计、信度、效度值见表 1。
知识转移机会包括了两个方面, 即知识转移双方保持 的 社 会 联 系 以 及 为 知 识 转 移 所 建 立 起 来 的 转 移 渠 道 。双 方 所保持的社会联系能够提高双方共享的行为范式, 有助于 提 高 合 作 伙 伴 对 对 方 的 理 解 能 力 。重 复 和 频 繁 的 沟 通 有 助 于成员产生基于特定关系的启发性思维, 最终导致沟通效 率 的 提 高 。网 络 中 高 频 率 的 互 动 使 它 们 共 享 一 定 的 公 共 知 识和信息, 因此提高了他们对双方知识的理解力, 当双方 共享一定的公共知识、公共语言时, 合 作 伙 伴 间知 识 转 移 的 能 力 更 强 [ 10] 。知 识 转 移 机 会 能 够 提 高 双 方 的 知 识 转 移 能 力。
图 1 知识转移机会、能力、动机与知识转移效果影响路径图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通过对 陕西省、河南省的部分企业进行预调 研 , 结 合 国 内外 社 会 资 本 与 知 识 转 移 理 论 研 究 和 实 践 的 专 家 学 者 、企 业 家 的 调 查问卷,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问卷设计。各变量的度量指标 见表 1。
成功的知识转移是知识发送者与知识接收者之间存 在 的 机 会 、动 机 、能 力 共 同 作 用 的 结 果 。双 方 拥 有 知 识 转 移 机会是进行知识转移的前提条件, 在拥有知识转移机会前 提下, 双方的知识转移动动机会促使知识转移发生, 但知 识转移的效率取决于双方知识转移能力。
企业间知识转移按推动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 接 收方推动型知识转移和发送方推动型知识转移, 一般发送 方推动型知识转移多发生在内部企业网络之中, 相对于接 收方推动型知识转移而言, 接收方推动型知识转移受到明 显 的 组 织 层 级 权 利 的 影 响 。而 接 收 方 推 动 型 知 识 转 移 多 发 生在相对更为独立的组织之间。
第24卷 第11期 2007年 11 月
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ol.24 No.11 Nov. 2007
知识转移机会、动机、能力对企业间知识 转移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王三义, 刘新梅, 万威武
(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9)
第 11 期
王三义,刘新梅,万威武: 知识转移机会、动机、能力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 97 ·
表 1 来自百度文库量信度效度检测结果
分别为 0.011, 0.000) , 其所对应的假
变量
指标
指标来源
获取知识源信息的难易程度 Wasko&Faraj, 2005;
知识转移
知 识 接 收 方 转 移 能 力 ( Recipient Transfer Capacity, RTP) 指知识的接收方从愿意转移知识的发送方吸收和保 存 知 识 的 能 力 [ 9] 。吸 收 知 识 需 要 知 识 接 收 方 详 细 地 评 估 外 部知识的价值, 并能够改变和创造组织的程序去适应新知 识 。保 存 知 识 需 要 知 识 接 收 者 将 获 取 的 知 识 扩 散 到 组 织 中 去, 激励并监督其持续得到使用。
Szulanski 把知 识 发 送 者 有 效 进 行 知识 转 移 的 能 力 定 义为发送方知识转移能力 ( Source transfer capacity, STC) 。 它包含以下 3 个方面的能力: ①清楚地表述知识用途的能 力; ②评估知识潜在接收者的需求和能力的能力; ③对知
收稿日期: 2007- 02- 03 作 者 简 介:王 三 义 ( 1967- ) , 男 , 河 南 扶 沟 人 ,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 为 战 略 管 理 、知 识 管 理 、技 术 经 济 ; 刘 新 梅
摘 要: 企业间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动态能力的重要途径, 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取决于企业间的知识转移
机会、知识转移的动机和知识转移能力。通过对74家进行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企业实证分析, 证实了知识转
移 机 会 、知 识 转 移 动 机 、知 识 转 移 能 力 与 企 业 间 知 识 转 移 效 果 的 相 关 关 系 。 知 识 转 移 动 机 影 响 企 业 间 知 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年
识 进 行 转 化 以 便 在 新 地 方 得 到 使 用 的 能 力 。对 知 识 接 收 者 的理解, 有助于知识发送者确定采取何种方式转移知识, 以 及 确 定 预 期 的 转 移 效 果 。知 识 的 发 送 者 要 扮 演 一 个 熟 练 的发送者的角色, 以合适的方式、恰当的知识组合、准确的 时间向合适的接收者转移知识和基础信息[8]。STC 有助于 实现所转移知识与转移环境相匹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