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
□王向楠张立明
[摘要]采用元分析技术,对中国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定量的阶段性总结,并与西方背景下的研究结论进行跨文化比较。
研究发现,企业规模、知识吸收能力、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信任水平、关系强度共享愿景和价值观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显著正相关,知识模糊性和文化距离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企业间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
在中西方背景下,知识模糊性、企业规模、信任水平、关系强度、文化距离、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强度存在较大差异,而吸收能力、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共享愿景和价值观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强度差异不大。
[关键词]知识转移;元分析;跨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3-0039-05
[作者简介]王向楠,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保险经济学;
张立明,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
(四川成都611130)Abstract:This paper used the meta-analysis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about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 under Chinese context quantitatively and comprehensively.Besides,we made a cross-culture comparison with the results under western contex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rganizational size,absorptive capacity,network density,network centrality,trust level,tie strength,relationship strength,sharing willing and value idea all have positiv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with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Knowledge ambiguity and cultural distance have negativ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with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 has positive influence on in-novativeness and performance.Under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context,The relationship strength of knowledge ambiguity,organizational size,trust level,relationship strength,culture distance,innovative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has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the western.The relationship strength of between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network den-sity,network centrality,sharing willing and values idea and enterprise knowledge transfer h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Key words:knowledge transfer;meta-analysis;cross-culture comparison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知识在企业构建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除了靠自身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开发外,企业还需要通过战略联盟、技术合作以及并购等形式从其他企业获取知识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能否有效地从外部获取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学术界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进行了系统地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通过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以往诸多学者的研究视角和关注重点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
Raymond等(2008)运用元分析技术对西方背景下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阶段性总结,为后续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近10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中国背景下企业间知识转移问题的研究大量涌现,但关于系统、定量的总结尚未出现。
同时,中国在文化背景、
经济体制以及法律法
Management World|管理纵横
规等方面与西方社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环境下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运用元分析技术,对关于中国背景下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的研究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在此基础上,与Raymond等(2008)在西方背景下得出的研究结论进行跨文化比较,希望为后续的学术研究和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文献回顾
Drucker(1993)指出,一个完整的知识转移过程包含了发出方、转移渠道、知识本身、接收方以及相关情境因素。
成功的企业间知识转移意味着知识能够有效地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企业,即知识接收企业能够对新知识实现有效的整合、吸收和利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结果。
(一)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以往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影响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因素。
整体而言,这些因素可以被分为知识转移主体(知识本身)、客体(知识发出方和接收方)以及情景三类。
Raymond等(2008)将影响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因素划分为知识特征、组织特征和社会资本特征三类。
中国学术界关于企业间知识转移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思路、分析框架等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的研究成果。
Raymond等(2008)发现,知识模糊性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有重要影响。
知识模糊性既体现了知识本身的复杂性和专用性程度,又体现了知识在运用过程中的默会性。
它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助于企业防止自身知识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从而有效维系自身竞争优势,但不利于知识在企业间的有效转移。
大量实证研究发现,知识模糊性程度与企业间知识转移存在显著负向关系。
知识接收方的组织特征是影响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另一类重要因素。
其中,企业规模、年龄以及知识吸收能力是被广泛采用的变量。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规模更大的企业具有更强的能力和更多的资源来整合、吸收和利用新知识。
同时,大量的实证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
年轻企业的认知和关系模式相对容易改变,而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企业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会逐步减弱。
大量实证研究也发现,企业年龄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
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最早由Cohen和Levinthal(1990)提出,代表了知识接收方识别、吸收以及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企业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
作为嵌入企业社会关系的一种资源,企业的社会资本是影响企业间知识转移的第三类重要因素。
Nahapiet和Ghoshal(1998)将社会资本划分为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
结构维度是指关系主体之间的连接模式,反映了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等非人格化特征。
其中,网络密度是企业关系网络当中联系对象的数量。
外部关系则能够为企业提供潜在的信息、知识以及资源。
企业在关系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也很重要,占据中心位置的企业能够更加有效、更加多元化地搜寻相关知识,并使自身在后续的合作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
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反映了企业之间的信任水平和关系强度。
信任能够提升知识发出方帮助接收方理解、整合、利用新知识的意愿,促进企业间知识转移。
关系强度反映的是合作双方联系的紧密程度。
较强的关系意味着合作双方互动和交流较为频繁,有利于知识的转移。
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则是指关系双方彼此的认可程度,反映了双方愿景和价值观的相似程度。
合作双方具备共享的愿景和价值观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来实现知识转移。
文化距离则反映了合作双方在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性。
较大的文化距离意味着合作双方在行为模式、价值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会增加合作困难,不利于企业间的知识转移。
(二)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作用结果
已有研究表明,成功的企业间知识转移能够有效提升知识接收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
对外部知识的吸收和利用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强化研发能力,并进一步提升其吸收、整合知识的能力,提高企业知识利用效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有效的知识引进有助于企业构建、维系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掌握更多有关客户、竞争者、合作者等利益相关者信息,从而能
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
更有效地改进产品并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绩效水平。
二、研究设计
元分析(meta -analysis )也被译为“荟萃分析”或“整合分析”。
它作为一种定量化的系统评价方法,能够对具有共同研究目的且相互独立的多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整合。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这一方法首先被应用于医学、心理学领域,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完善。
近十几年来,元分析在管理学、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一)元分析方法和本文的适用性
元分析作为一种基于前人实证研究结果的定量化评价方法,其优势在本研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第一,作为一种从个别研究结论到一般性结论的科学归纳方法,元分析能够整合相应研究领域的实证研究结论,克服样本偏差、样本量不足等单一研究中存在的缺陷,提高统计功效并得出一般性结论。
第二,元分析能够将某一领域中不同视角、不同侧重点的研究纳入到一个整体、综合的分析框架之内,实现对该领域研究进展的阶段性总结。
最近10年内,针对中国背景下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实证研究日益增多,但其研究视角和侧重点存在差异,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采用元分析技术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定量的阶段性总结。
第三,元分析能够将不同情境下得出的研究结论进行比较,为后续理论发展和实践活动提供启示和指导。
本文将中国情境下的元分析结果与Raymond 等(2008)在西方背景下得出的结论进行对比,实现对中西方背景下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的跨文化比较。
(二)文献选择与信息编码
我们进行了多个步骤的文献
选择和信息编码,以保证元分析所用数据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首先,我们在中国知网(CNKI )、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信息平台中检索了题目或摘要中包含“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 )”的文献。
再按照如下标准对文献进一步筛选:(1)文献使用的是从对企业的问卷调查、访谈或年报中获得的微观数据;(2)文献以企业间知识转移为核心概念展开,并对企业间知识转移及其影响因素或作用结果进行了明确测量;(3)实证结果要同时报告样本量和相关系数(或者能转化为相关系数的t 统计量)。
①按照以上三条标准,筛选出42篇文献,包括学术论文16篇,会议论文2篇,学位论文24篇,它们被发表在2005年10月至2011年7月之间。
最后,将这些文献的相关信息进行编码。
具体包括:研究的样本量、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知识特征因素、组织特征因素和社会资本因素)、作用结果(创新能力、企业绩效)及其与企业间知识转移的相关系数。
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
三、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Hunter和Schmidt开发的MA Pro-gram以及Schwarzer开发的Meta-analysis program 软件来计算企业间知识转移与其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之间相关系数的汇总估计值,并与Raymond等(2008)在西方背景下得出的元分析结果进行跨文化比较(见上表)。
②
(一)中国背景下的元分析
第一,知识的模糊性程度与企业间知识转移存在显著负向关系。
国内外学者从理论上分析了知识模糊性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消极影响,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检验。
本文的元分析结论支持:知识模糊性是阻碍我国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因素。
第二,在知识接收方组织特征因素中,企业规模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
这说明,规模较大的企业具备相应的资源应从外界引进新知识,同时也具备相应的能力来实现对新知识的整合与利用。
企业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与企业间知识转移显著正相关,这与理论分析一致。
第三,在企业社会资本特征三类因素当中,代表结构性社会资本的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性均与企业间知识转移存在显著正向关系。
这说明,企业外部关系的数量越多,企业在网络中所处位置的中心性就越强,就越有利于企业间知识转移。
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反映了企业间的关系质量。
作为该维度的两个构成要素,企业间信任水平和关系强度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
企业间信任水平和关系强度的提升能够增强企业间的信息沟通频率,增强双方的合作意愿,降低风险成本,从而促进企业间知识转移。
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反映了企业间彼此的认可程度,企业间共享愿景和价值观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
这是因为关系双方在愿景、价值观方面的相似性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降低沟通难度,有助于形成相似的问题解决方法,从而促进企业间知识转移。
文化距离则反映了企业之间在观念、价值观方面的差异性。
它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这从反面支持了共享愿景和价值观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重要性。
第四,企业间知识转移与接收方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间均存在显著正向关系。
有效的知识转移有助于接收方企业构建并维系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
企业通过整合、利用外部知识,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研发能力,提高生产能力并降低成本,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
(二)元分析结论的跨文化比较
将中国背景下得出的元分析结果与Raymond 等(2008)在西方背景下得出的元分析结论(见上表)进行跨文化比较,可以看出:
第一,中国背景下知识模糊性与企业间知识转移相关系数的汇总估计值明显高于西方背景下的研究结论。
这是因为受到传统观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内生性成长仍然是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主导发展模式。
企业间的知识合作、知识联盟发展水平较低,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识别、吸收、整合以及利用能力相对较弱,这使得模糊性程度较大的知识更难以在我国企业间有效转移。
第二,中国背景下知识接收方企业规模与企业间知识转移间相关系数的汇总估计值明显高于西方背景下的研究结论。
这是因为中国规模越小的企业,就越以内生性成长模式为主,引进外部知识的意愿较低,同时对新知识整合、利用的能力也更为有限。
而规模较大的企业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引进外部知识。
中西方背景下接收方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间知识转移间相关系数的汇总估计值差别不大。
这说明,企业本身对知识的整合、利用能力是影响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一项重要、稳定的因素。
因而,后续研究中应当把这一因素作为知识转移的一项关键前置因素加以考虑。
第三,在中国背景下,代表企业社会资本关系维度的信任水平和关系强度与企业间知识转移间相关系数的汇总估计值明显高于西方背景下的研究结论。
原因在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够系统、完善,企业间较为稳定、成熟的关系和较高的信任水平,能够有效降低知识转移过程当中的风险,弥补法律、法规方面的缺陷。
企业间的文化距离反映了愿景和价值观的差异程度。
通过对中国背景下18个研究结论的元分
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
析发现,企业间文化距离与知识转移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
Raymond等(2008)在西方背景下得出的结论则为不显著。
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后者仅仅以3个效应值来进行元分析,效应值个数过小,结果不具备普遍性。
最后,在作用结果方面,中国背景下企业间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间相关系数的汇总估计值高于西方背景下的研究结论。
这说明,与西方企业相比,中国背景下企业间知识转移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知识接收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
原因主要在于,中国企业正在由传统的内生性成长模式向多元化成长模式转变,企业自身的知识研发和知识积累已不能满足企业成长需要。
企业是否能够有效地从外部吸取知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与此同时,当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系统、完善,企业间实施知识转移面临较大风险,而成功吸收、整合外部知识更能够使企业获得比较优势,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
四、结语
本文运用元分析技术对中国背景下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与Raymond等(2008)在西方背景下得出的元分析结论进行了跨文化比较。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丰富、完善了相关研究,对该领域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为企业实践活动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第一,知识模糊性是影响我国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应当在保护自身知识、维护竞争优势的前提下,适度降低知识模糊性水平以保证知识在企业间的有效转移。
第二,我国企业间的知识合作、交流尚处于初级阶段,规模较小的企业缺乏相应的资源和能力来引进、整合外部知识,学术界和企业界应在后续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探讨中小企业知识引进的方法和策略。
第三,在中国背景下,企业社会资本尤其是代表社会资本关系维度的企业间信任水平和关系强度,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企业应当注重同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升信任水平,从而保证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
最后,企业间知识转移对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有更大的影响。
因此,企业应当培养自身识别、吸收、整合、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通过有效的知识引进来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
①在最终的42篇文献中,有13篇报告了样本量和相关系数显著性的t统计量(未直接报告相关系数)。
我们通过公式r2=√t2/(t+df)计算出相关系数r,其中df为自由度,等于样本量减1。
②在元分析中,效应值个数必须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够保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根据Hunter和Schmidt (2004)的建议,我们将效应值个数最小值规定为5。
这样最终有11个因素纳入元分析,其中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包含9个因素,作用结果包含2个因素。
参考文献:
[1]Zahra,S.A.,Ireland,R.D.Hitt,M.A.Interna-tional expansion by new venture firms:international diversity,mode of market entry,technological learning,and performanc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925950.
[2]Lane,P.J.,Salk,J.E.,Lyles,M.A.Absorptive capacity,learning,and performance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1139.
[3]Raymond,W.,Jansen,J.,Justin,P.,Marjorie,A.L.Inter-and intra-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A meta-analytic review and assessment of it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8,(45): 830-853.
[4]Drucker,P.Post capita list society[M].London:Butter worth Heinemann,1993.
[5]Cohen,W.M.,Levinthal 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cep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8,(35):128-152.
[6]Nahapiet,J.,Ghoshal,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42.
[7]王三义,刘新梅,万威武.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4).
[8]Hunter,J.E.,Schmidt,F.L.Methods of meta-analysis:correcting error and bias in research findings[M].New York:Sage Publications,2004.
[责任编辑:熊一坚]
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