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观课报告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第一篇: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1,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学中举足轻重,可以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
2,音乐欣赏课在素质教育中功不可没,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总爱把音乐与道德联系在一起,强调音乐的道德力量,重视其道德教育的作用。
世界上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创作的优秀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着人对生活采取正确的看法和态度。
音乐欣赏课上,学生会欣赏到许多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素质。
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会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入心灵,使它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
"好的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不同的音乐可以给学生以不同的感染和熏陶。
当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美,理解了音乐美时,也就发现了生活中的美,从而提高了审美情趣。
3,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课的基本要素之一,是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即便是音乐课作为学生比较欢迎的课程,欣赏课,学生似乎却不太买单。
面对这一现象,我深入的研究下问题的所在及解决方案。
问题很明显在于,学生大多听不懂音乐,就更不能理解音乐。
所以,面对冗长的古典音乐,传统的民间器乐曲,学生更是不知所以然,又何来兴趣,更谈不上美的享受。
音乐欣赏课,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乏味、无聊,甚至催眠曲。
那么如何能改变学生的这一状态,不仅能让学生听懂,更要让他们能深入其中,积极参与,能够感受音乐,真正做到欣赏音乐呢?这便是作为老师,需要要研究的问题。
那么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下,我在上音乐欣赏课的一些体会。
就以《卡门序曲》这一课为例。
因为这是八年级的课程,首先我需要研究下八年级的学生,并且针对这一年龄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来设计这一课。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初中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上,学生可以通过听音乐,了解音乐,感受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但要想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学生和教师都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学生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在上初中音乐欣赏课之前,学生应该了解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帮助他们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学生要明确自己所期望的收获是什么,是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还是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或者是了解音乐的背景和历史。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次,学生要养成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
初中音乐欣赏课程是个体验式的学习过程,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他们应该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倾听、品味等方式,发现音乐的奇妙之处,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情感和艺术享受。
在欣赏音乐时,学生可以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音乐中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节奏,每一个音调的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
通过这种近距离接触和深入思考,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除了积极的态度,学生还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指学生对音乐的认识、理解和欣赏能力。
提高音乐素养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多听音乐、多观看音乐相关的视频、参观音乐会和音乐展览。
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不同风格的音乐家、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等。
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乐理知识,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结构,以及音乐的基本术语和符号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要养成积累音乐知识的习惯。
可以通过阅读有关音乐的书籍、文章、文献等,增加对音乐的了解。
学生还可以在网上搜索音乐相关的信息,了解音乐的背景,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重积累音乐词汇,了解音乐专业术语的含义,提升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途径,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如何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
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
但是,通过音乐的美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决非是空洞的政治说教,更不是生吞活剥式的灌输。
应更新过去唱一首歌就等于上好一堂政治课的错误观念,因此,音乐欣赏课的思想教育要体现在与音乐艺术的美感为一体来进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通过本文研究,能归纳、总结和构建贯彻新课程理念且能有效落实高中音乐课程目标,能提升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高效推进美育新课程实施。
能高效提升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和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音乐欣赏;新课程标准教学;方法一、音乐欣赏课的意义音乐教育由于自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价值。
它可以把一定的思想内容。
审美情趣以一种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培养和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国民教育中。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通过人的情感,与心理中介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影响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
音乐教育首先并不是教授技能技艺,通过欣赏一首曲子,一首歌,来亲近艺术,从而喜欢艺术,热爱艺术。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音乐所展现的内在美会极大地感染我们,我们的性情和爱好会在艺术欣赏中得到净化。
随着艺术视野的开阔,文化背景的构筑,我们的精神面貌会得到升华,高尚的人格素质和审美情趣也会在愉悦中形成。
二、音乐欣赏课的地位与教学方法1、音乐欣赏教学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中的重要地位在《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赋予新的课程观,认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新课改的要求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互相学习互相探讨的关系。
不像以前,只是老师满堂灌。
对高中音乐鉴赏课的要求更进了一步,现在的音乐鉴赏课不只是有关音乐知识外,往往还涉及到文学、历史、美术、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怎样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怎样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音乐欣赏课,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情感和文化修养。
那么,怎样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呢?下面就来分享一下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需要选取适合学生的音乐作品。
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课程要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为基础,选取适合学生接受和理解的音乐作品。
首先要注重音乐作品的选择,要选取旋律优美、简单易懂、富有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如民歌、儿歌、童谣等,尽量避免选取过于复杂或抽象的音乐作品。
其次要注重音乐作品的内容和主题,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如关于友情、爱情、家庭、祖国等主题的音乐作品,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另外还要注重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要选取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音乐作品,如古代文人音乐、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等,能够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往往难以直接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可以采用听音乐、观赏视频、讲解分析、比较评定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感受和欣赏音乐作品。
比如可以通过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用心去聆听,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观赏音乐视频,让学生用眼去观察,欣赏音乐的形象;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用脑去思考,理解音乐的内涵。
还可以通过比较评定,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体味音乐的美妙。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够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它能够感动人心,启迪人心,陶冶人情,是培养学生情感和素质的有效途径。
小学音乐欣赏课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培养,要从音乐作品中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感悟情感,提高情感修养。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中心校068357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笔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做充分的备课对于一节欣赏课来说,教师必须要首先做到清楚了解作者,要熟知作者创作此首乐曲时的背景与思想感情,这样在传授给学生的时候才可以做到准确无误,以情带景,完整地让学生理解乐曲,给乐曲划分乐段,做到对全曲旋律了如指掌的程度。
如: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狼牙山五壮士》,由于这首乐曲的篇幅较长,教师必须在备课的时候,就要通听全曲,给全曲划分层次,并且熟悉全曲的旋律,要掌握每段层次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
只有这样,才能在教授此首乐曲的时候做到有准确的把握。
其次,要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的背景,如涉及到某种乐器则要掌握此种乐器的音色、结构、简单的操作方法等。
二、课堂导入一定做到新颖,做到“稳、准、狠”的吸引眼球一节课的开端,导入是非常重要的,导入如果做得好,就能做到瞬间抓住学生心理,让学生从一节课的开始,就对这节课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好奇。
如: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梨园乐中的《唱脸谱》,这节课是有关戏曲方面的欣赏课,学生不容易听懂,并且没有多大兴趣。
但如果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导入,那么这节课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这节课的导入方式就很多了,例如:我在讲授这节课的时候,用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脸谱,在导入中让学生展示;第二种方法是在上课之前,教师给大家展示各式各样的脸谱(要求是实物展示)。
以上两种简单的方法,就可以马上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着五颜六色的脸谱产生了好奇,进而就可以让学生以积极的兴趣态度来学习我们这节和戏曲有关的《唱脸谱》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故事导入、乐器实物导入,舞蹈导入等等。
三、情感体验到位,分段理解欣赏在一堂欣赏课中,想要让学生充分理解乐曲、记忆乐曲,分析段落与情感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篇一: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视听的方式以及阅读有关资料,分析乐谱等辅助手段,同 时充分发挥艺术联想来领略音乐真谛,感受音乐美感的一种审美活动。
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现阶段音乐欣赏课教学方式只注重教师讲 授,而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使欣赏课成为了语文课、历史课,今天借 29 中学刘兰青的一节 欣赏课,谈谈音乐教师该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一.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导语设计至关重要! 导语是教师导入新课的言语,是课堂讲授的第一环节.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的好坏,直 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因此巧妙的设计导语,从上课开始就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起着重要作用。
如>时,刘兰 青老师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游戏形式—找不同(通过两种不同音乐形式的演绎,同一首歌曲《红头绳》被演变 成不同的形象、内容) ,展开了欣赏课的序幕。
这不仅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为接下来的欣赏埋下伏笔。
二.欣赏课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诱导,营造"参与"氛围". 欣赏之前,已经用游戏的方法来刺激学生的大脑皮质,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的学生们已经产生了强烈要 求欣赏的欲望,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氛围.而接下来的赏析过程,也不紧紧围绕乐曲的曲式分析,作品背景, 而是将音乐分成若干段落,请同学们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去探讨,去研究,教师在音乐声中,只起到渲染 情景,抛砖引玉的作用。
这个简单的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不仅让学生在氛为音乐中体会了舞剧音乐的重要 性,更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历史背景的理解,以及中国芭蕾舞在世界芭蕾舞乐坛上的重要地位的深刻认 识。
三.欣赏课中,让学生"动起来",恰到好处的设计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乐曲的感受,更好的理解音乐. 这里说得动起来,不仅仅局限在肢体的动,更是头脑的运动。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初中音乐欣赏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因此,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首先,在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清晰明确,而且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两个方面:知识性目标和能力性目标。
知识性目标是指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这其中包括音乐历史、音乐理论、音乐风格、名曲名家等内容。
能力性目标则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升,这其中包括音乐欣赏能力、音乐鉴赏能力等。
只有在良好的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二、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上,老师需要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课堂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故事、唱歌、比赛等,在选择方法的时候要结合教学内容,细心针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同时,在课堂上,老师还要灵活运用教学工具和多媒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例如,在播放音乐时,老师可以附上歌词,让学生跟着唱,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能力是盲指人欣赏音乐的主观因素,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气质、情感和情绪等方面来提升。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例如,在听完一首音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首音乐展现了哪些情感和情绪,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音乐的含义。
此外,在音乐欣赏课上,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欣赏音乐,同时让学生意识到音乐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和体验。
四、巩固和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最后,在巩固和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方面,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组织学生课后听音乐会、参加音乐比赛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音乐素养。
如何开展有效的音乐欣赏课程

如何开展有效的音乐欣赏课程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然而,开展有效的音乐欣赏课程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在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上下功夫。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音乐欣赏课程开展方法,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
一、建立音乐欣赏课程的目标和框架在开展音乐欣赏课程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框架。
例如,我们可以设定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课程,培养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学习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等。
同时,我们需要为音乐欣赏课程设置合理的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
二、选择多样化的音乐作品音乐欣赏课程需要让学生接触到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不同风格、不同乐器和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
例如,可以选择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让学生对音乐的多样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在选择音乐作品时,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进行合理的选择,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首先,可以通过演示和演奏来介绍音乐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的美妙。
其次,可以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此外,还可以组织音乐欣赏活动,如参观音乐会、举办小型演出等,创造学习音乐的机会。
四、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音乐欣赏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与语言、历史、美术等学科进行融合。
例如,在学习音乐作品时,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进行讲解;在进行音乐分析时,可以引入语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表达方式。
这样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设计合适的评估方式音乐欣赏课程的评估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查,还要注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达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听力测试、撰写音乐评论、参观音乐会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怎样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怎样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和情感。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前提是要充分理解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能力,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品味水平。
通过音乐欣赏课,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流派,增加音乐知识,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作为音乐老师,首先要深刻理解音乐欣赏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去引导学生。
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欣赏体验。
音乐是多姿多彩的,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风格。
作为音乐老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
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欣赏体验,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音乐带来的美妙和情感,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要注重音乐欣赏课的情感教育。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能够深入人心,触动人的心灵。
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通过音乐欣赏课,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审美情操,还可以培养出一颗善于感受、善于表达的心。
要注重音乐欣赏课的互动性。
音乐欣赏课不应该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应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参与。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到音乐的欣赏中来。
通过互动参与,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增强对音乐的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和锻炼的能力。
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引导他们逐渐形成独立、深入的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多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学生可以逐渐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能力,从而更深刻地欣赏音乐,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怎样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怎样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摘要】小学音乐欣赏课在学生音乐素养、情感情绪、审美情趣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设计上,需要注重生动有趣,选取适合学生的音乐作品,并引导学生参与互动。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也是关键。
通过评价和总结课堂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意义在于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未来,应加强学科融合,创新教学方式,推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发展。
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 生动有趣, 音乐作品, 参与互动, 感受和理解, 评价和总结, 效果, 意义, 提高质量, 发展方向1. 引言1.1 为什么小学音乐欣赏课重要小学音乐欣赏课在学生的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通过音乐欣赏课,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魅力,培养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和理解。
音乐欣赏课也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展。
音乐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功能,能够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在音乐欣赏课上,学生可以通过倾听和欣赏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增强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情感与品格的发展。
小学音乐欣赏课不仅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必要内容。
通过上好音乐欣赏课,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情感表达能力、认知水平和综合素养。
1.2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特点1. 注重启发性思维:小学音乐欣赏课不仅是要让学生接触音乐作品,更是要通过音乐的欣赏和理解,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音乐作品的解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背后的意义和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
2. 强调情感体验:小学音乐欣赏课注重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情感,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引导学生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美的光芒和情感的涌动。
怎样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怎样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摘要】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为了上好这门课,首先需要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
其次要选择适合的音乐素材,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听、说、唱、演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让他们在欣赏音乐中获得快乐和启发。
在组织音乐欣赏活动时,可以组织听歌比赛、音乐会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这些方法,小学音乐欣赏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感受快乐,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情感体验。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认识重要性、学习目标、音乐素材、教学方法、学生互动、音乐活动、意义、提高效果。
1. 引言1.1 认识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通过音乐欣赏课,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别和风格的音乐作品,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拓展音乐视野,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音乐欣赏课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音乐是一种具有情感表达力的艺术形式,而音乐欣赏课正是通过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引导他们发现音乐的美与魅力。
认识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不仅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有重要影响,也对其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到无尽的乐趣和启发,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设立具体的学习目标设立具体的学习目标是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重要一环。
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老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确保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现性。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音乐欣赏是音乐艺术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上好音乐欣赏课呢?一、音乐欣赏课上避免的几个误区(一)没有教学目标,没有教学设计的欣赏课。
教师单一的让学生聆听乐曲,没有师生互动。
天马行空的让学生想象,没有设计提问,教师对聆听音乐内容缺乏了解,没有吃透教材,教师不知道欣赏乐曲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三维目标的要求,一味的让学生反复枯燥的聆听,以此带来的负面就是降低了学生听赏乐曲的兴趣,对音乐欣赏课失去兴趣。
(二)讲得多听的少。
一堂课教师不知疲倦的从头讲到尾,从作曲家生平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乐曲风格流派,再到乐曲曲式结构每一段所表现的音乐形象,用了四分之三的时间,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学生聆听,作品没有完整的聆听因为时间不够。
这种欣赏远离了音乐主线,背离了审美规律。
(三)在聆听过程中教师将完整的音乐肢解。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将完整的音乐,分割成几次听完。
当学生刚刚进入欣赏状态,感受优美的音乐时,教师将音乐停下进行讲解介绍。
这就像一个人要睡觉刚刚有些睡意准备进入梦乡时即刻被人吵醒一样。
这样的教学不仅破坏了音乐的美感,打破了音乐的完整性还阻断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和体验。
聆听支离破碎的音乐也会降低学生对欣赏音乐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一)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音乐的动力。
创设情境是指教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场景,用生动的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作性发展的教学环境,以学生年龄特点和情感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产生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
例如我在上《茉莉花》这一课,我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段视频,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有中国小朋友陈天佳演唱的《茉莉花》,通过提问讲解,激发了学生民族自豪感!也引起了学生听音乐的兴趣与注意,再让学生随着茉莉花的音乐观看茉莉花的图片,介绍茉莉花,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情景中。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小学生智力、陶冶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养小学生良好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音乐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的对象和知识的承载体,尽可能地向他们灌输课内知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标志之一,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完美的音乐教育”。
标签:音乐欣赏音乐教育儿童一、当然,上好小学音乐歌欣赏课有很大的难度首先,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欣赏者必须用自己曾经历过的生活知识和感情去感知、体验所听到的音乐感受,作为小学生来说,生活阅历比较少,感情也不是很丰富,这是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一大难题。
其次,音乐欣赏不仅需要生动、具体的感性体验,而且还需要准确、深刻的理性认识。
也就是说,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的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尚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
音乐老师要认识到这一困难。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一些适合小学生掌握的方法,音乐欣赏课是完全可以上好的,是能够唤起学生的美感共鸣,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音乐素养的目的的。
二、在音乐课欣赏过程中从具体到抽象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其它科目,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上。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要多点拨,学生便可领会。
在儿童初次欣赏器乐作品阶段,可以《龟兔赛跑》、《彼得与狼》等带解释词的音乐童话故事开始,以解释词作拐棍,帮助儿童理解;然后再欣赏直接模仿或近似模仿自然音响的作品,例如模仿钟声的《在钟表店里》、模仿鳥叫声的《百鸟朝凤》等。
这两种直观性的听觉形象,儿童容易理解和接受。
通过上述过渡,再逐步引导儿童欣赏纯音乐作品,就水到渠成不为其难了。
三、让学生动起来音乐欣赏课不能单独的只坐在那儿听,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是很有效的让学生接受音乐的办法,像音乐与美术,音乐与文学,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好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用其它学科的内容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把握好”度”让它更有效地为音乐欣赏课服务。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之前觉得教音乐欣赏课不容易。
音乐欣赏课让我困惑的是,我找不到让学生听的方法。
看了网上的讲座,我觉得她的建议很好:一、深钻教材是教学的基础。
音乐欣赏课通过音乐作品感染学生。
教师在课前一定要熟悉教材,了解教材,研究教材,通过了解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分析音乐作品的创作方法,了解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音乐情感、音乐内涵,探索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
音乐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知识性很强的艺术,所以我们不仅要对音乐有所了解,还要学习文学、艺术、历史、xx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深刻理解音乐。
因此,教师必须先熟悉音乐,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获得感受。
针对某项工作,可以做以下案头工作:1.反复听音乐,记录音乐的主题旋律,在钢琴上演奏;2.区分音乐作品中各种音乐元素的特点;(音色、旋律、速度、力度是什么,以及各种音乐元素的变化和比较)3.区分音乐主题如何发展;4.区分音乐的结构;(即音乐结构)5.了解作者简介;6.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和一些轶事;7.了解与作品相关的文化内涵,如诗歌、绘画、文学、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
8.通过反复聆听唤起你的情感体验。
(共鸣、联想和想象)9.产生设计欣赏教学的想法。
第二,我觉得讲座中音乐欣赏教学的设计也不错:1.引言:介绍教学的阶段。
自然导入,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魅力。
不要过多地用非音乐形式代替音乐。
(如图片、文字、故事等。
)2.带着问题听音乐:每次听音乐都要有目的的听,带着问题听音乐,比如音乐情绪、音乐风格、音乐作曲。
3.感受音乐:提倡对音乐的完全欣赏,长度较长的可以分段欣赏。
4.探索音乐:这是教学的xx部分。
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的内在结构,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感受不能代替学生的感受。
(1)分段欣赏(感受情感、记忆主题、分析音乐元素、联想和想象)(2)完整欣赏(区分音乐结构,加深记忆主题)5.再听音乐:这是巩固和加深记忆的阶段。
6.感受音乐:感受音乐是深度感受音乐的舞台,可以介绍作者、创作背景和相关文化,升华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火把节之夜》观课报告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主感知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汇,通过想像对乐曲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活动。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一直是我一个解决不了的难题。
小学音乐的每一课都有欣赏课和教唱课所组成,对于教唱课的教学我已经越来越熟悉,而欣赏课却一直困惑不知该怎么上。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就是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下作品,作者的生平及作品内容,或听一听单纯的音乐而已,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的确,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确实有相当的困难。
怀着这样的困惑我观看了研修中张老师讲授的《火把节之夜》,这首欣赏曲可以说给了我一些启发:音乐欣赏给学生带来的振奋与作品的内涵与表现形式高度统一分不开。
《火把节之夜》这首作品同学们都比较熟悉,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张老师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于彝族的音乐风格了解甚少。
所以在学习彝族歌曲时要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出发,彝族人民的风俗文化特点出发,让学生体验彝族音乐文化的特点,锻炼学生的基本音乐能力。
通过聆听、看相关图片等各种方式,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欣赏音乐,了解了音乐的创作背景,启发了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
且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幸福成长的乐园。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音乐知识的渗透还不够,在欣赏器乐曲方面,今后需继续培养。
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
在引出学生情感共鸣之后,可以激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引起感情升华。
在音乐欣赏中学生们敞开心扉,独立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敢于创新,敢于展现自我,表现出了新世纪人才具备的素质。
虽然舞姿不一定优美专业,但艺术审美所带来的艺术才能与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教师在教学中正是本着这样的价值取向,鼓励、评价、挖掘学生的闪光处,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走向真善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