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影响

合集下载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学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学的启示

七、循循善诱和正面疏导的教育原则
• 孔子认为教师必须创设一个无所顾及的宽松 环境,使学生有畅所欲言的机会;在学生发 表见解的过程中,教师应有耐心、不要中途 打断发言,更不可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 若有学生不想发言或思想不集中,应等待一 下,切勿急噪或批评斥责。相反,教师要进 一步引导,给予必要的鼓励和赞许;教师总 结,尽可能简明扼要,作到画龙点睛。要以 正面教育为主。
• 孔子启发式教学与现代的教育思想是不谋而 合的。启发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主动学 习,在恰当时机启发点拨。启发式教学的实 质,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发挥 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 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 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 和促进作用。
•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宝贵财 富,他创立的一些教学方法对广大教师提高 自身文化素质有很大的借鉴意义。1998年2月, 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集在巴黎开会,在大会 宣言中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 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 里去汲取智慧。”可见孔子已经受到世界人 民的重视,作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 好好地研究一下孔子的教育思想,让孔子那 博大精深、充满智慧之光的教育思想更好地 为当前的素质教育服务
• 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 生乐学的呢?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 重民主教学。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 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感情冷漠, 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 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 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如同“爱屋及乌” 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习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此所谓“亲其师而近其道”也。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启示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启示孔子教育思想对我国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有其鲜明的时代性,有着不可否定的进步意义,但传统的教育思想也有其悠久的历史根基,有其浓厚的经验基础。

所以,一个清醒的课程实施者,不会不顾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而追求所谓的课程改革,不会因为某些东西属于传统的就轻易丢弃,本文仅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启示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有教无类,平等教育“有教无类”是孔子对传统教学的一大挑战和突破,也是其对教育事业的伟大贡献。

向民间开放教育,是打破世卿世禄制、得以“举贤才”的基础。

有教无类的“类”,一是指社会阶层的各个等级,二是指学生个人素质的优劣。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教育为贵族之专利。

孔子开出了“有教无类”的先例,开启了教育被贵族所设置的禁锢,“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孔子收授学生,无任何限制,只要达到拜师求学的最基本的礼数,孔子决不舍弃一个求学者。

其三千弟子们的出身五花八门。

总之、学生形形色色,但除了樊迟请学稼圃被孔子斥为小人外,孔子均能一视同仁。

孔子的有教无类,一是倡导教育的平民化,二是主张教育的公平性。

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蕴含了教育公平的先进教育思想,能在奴隶社会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实在是一种飞跃。

联系我们当前的教育,真正达到有教无类了吗?城乡差别越来越明显,城乡教育的差别也越来越大。

在城市里各个级别的重点校更是把教育人为地分成了若干等等,教育的不公平性比比皆是。

社会特权阶层开创的择校问题,苦了学生,穷了家长,丢了公正,失了公平,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的盛行。

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在社区中平等对待每一所学校,在学校中平等对待每一个年级,在各年级中平等对等每一个班级,在班级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不正是有教无类的思想吗?但在以选择和竞争为教育的基本手段的时代,所有的平等只能是一种理念,难以真正地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社会投资与师资力量在社区中集中到重点学校,在学校中集中到重点班级,在班级中集中到优秀学生群体,这就是当今教育的有教无类吗?重点学校、重点班级、分层次教学,美其名曰因材施教,其实是分类施教的典型代表。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价值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价值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价值毫无疑问,在中华5000多年的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儒家。

自百家争鸣,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此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无论朝代更迭。

而儒家就不能不提创始人孔子了。

孔子不仅是政治家,思想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的某些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后世,直到现在也是影响巨大。

他学习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代,人人浮夸,连最应沉稳、扎实的学术界也不能避免。

论文造假、抄袭的丑闻不断曝光,并且都是知名人士,这在当代的影响不能不谓影响恶劣。

如果当代人也具有孔子当年的学习态度,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可笑恶剧。

本是为人师,为人表,却做出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是当代社会的悲哀吗?孔子曾言:“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于那些造假的人,连踏踏实实做学问都不能够,又何谈终身学习?孔子特别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这对于我们当前教育中的大班教学,统一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应该尽可能的小班上课,有利于教师尽可能的能够与每一位学生接触交流,尽可能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等不同的特点,针对性的教学,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至于厌学。

同时,这对于我们当前的大学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学在招生时,应该尊重学生自己选择的专业,或者是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要求调剂专业的要求,而不是强行的让学生去服从专业调配。

此外,在大学生选择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时,也要慎重地考虑,不是跟着大家后面一窝蜂的考研或者考公务员,而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个人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考虑。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其一生成就斐然,是享誉古今中外的文化巨人之一。

孔子身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有着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积累总结出了许多教学经验,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

他的教育理念最总成为了珍贵的传统教育思想,并对现代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 关于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孔子能够在他所处的时代提出:“建国君民,教学力先”的思想,体现了其作为教育家、思想家的远见卓识。

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以此终结了奴隶主和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格局。

至此,教育的范围被扩大到了平民,非常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

他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作为“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这里的“性”是指人的素质和禀赋,而“习”是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孔子意在说明在教育过程中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对人的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

所以他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总是深刻的观察和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

据记载,孔子号称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他的学生来源多,分布广,差异大,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和商人子弟,大多数是平民,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仲弓。

这充分说明,孔子认为人无论出生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

“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了孔子的平等教育观,对当代教育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如今受教育已经成为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应当坚持孔子的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公共的学校教育体系(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增加政府对教育的投人(如高校扩招、希望工程),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贫困阶层的教育资助,保证所有学生享有同等受教育权利。

2 关于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仕,当官也;优,余力也。

这体现了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即鼓励人们如果当官有了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了余力就去当官,这样学习就与做官有了非常密切的联系。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孔子认为教育对政治的作用非常大.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而"信"必由教育而来.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但他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他的本意可能是鼓励人们奋发学习,不要做困而不学的下民,但毕竟又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上者,甚至武断地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孔子还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他的"有教无类"就是在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算是现代社会意义上的"普及教育"的思想鼻祖.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即把"君子"当作教育的培养目标.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一要能"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二要有"使亲族和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的治国安民之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孔子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四项: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与信实.即《论语•述而》中说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的具体教育内容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关于教学的思想,因材施教,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另外,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和"的个性.《论语•先进》载:"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按朱熹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他还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也就是说,教师既不要"失人",也不要"失言",教学应"当其可".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他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但同时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论语•阳货》)的人.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立志乐道.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一个人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呢孔子认为应该"志于道",应该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他极力称赞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是"乐道"的表率.孔子特别强调立志乐道要有恒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能经受困难的考验,即"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论语•阳货》).自省自克.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应从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一个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于"礼"的规范,就是"仁"了,也就是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身体力行.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反对"言过其行",认为"君子耻其言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他反对言行脱节,主张"慎言".甚至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意思是先脚踏实地去做事,做了以后再说也不迟.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改过迁善.孔子把道德修养的过程,看做是改过迁善的过程.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但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正如子夏所说的:"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有"过"不要紧,关键要能改"过","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他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意义:一、有教无类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这一话题的探讨。

首先,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了人本主义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的素质,帮助人们实现自我价值。

这种思想在当代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许多教育理念都强调了个人自我完善的重要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和天赋才能。

其次,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孔子提倡“仁、义、礼、智、信”五常,认为这是教育的基本内容。

这种思想在当代教育中得到了延续,许多教育理念都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当代教育中也强调了学科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再次,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了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启发式的教学。

这种思想在当代教育中得到了应用,许多教育理念都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

当代教育中还强调了启发式教学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

此外,孔子的教育思想还强调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这种思想在当代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许多教育理念都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

最后,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教育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如国学、历史、文化等。

这些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交流能力。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人本主义、道德教育、启发式教学、终身学习以及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

当代教育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和天赋才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的教育理念和实践都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倡导以身作则、提倡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化关注以及鼓励师生平等互动等孔子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现代教师可以借鉴和应用孔子教育思想,结合现代教学实践,将其融入到教学中,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成为有品德、有才华、有责任感的人才。

认识和理解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借鉴和运用。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 当代教师教学, 启示, 品德修养, 以身作则, 因材施教, 个性化关注, 平等互动, 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实践, 融入教学.1. 引言1.1 认识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性识别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根源和精髓。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深入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了解孔子对教育的理念和原则,以及他对学生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孔子教育思想融汇了儒家文化的精华,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价值观。

认识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为当代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认识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人才。

深刻理解和把握孔子教育思想,对于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孔子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孔子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倡“修己以教人”,强调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他的教育思想以其独特的人性关怀、以德育人、治学重用、以行度人等为特色,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现代教育具有启示。

一、以德育人,以道义认识世界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德育人,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品德,使人具备健全的道德修养,从而能够正争繁华中立足。

他认为“行之而不违,知之而不难”是教育的核心,只有依据道义规范行事,才能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代社会教育过分强调发展智力,侧重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品德、人格的培养,导致一些人虽然有高超的技术和专业能力,却缺乏道德修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无法真正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意识的人。

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全人的教育,强调品德和知识的统一。

二、治学重用,精益求精孔子提倡的教育思想重视学习,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知识的积累和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强调以真知灌注人,以实践检验人。

他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口号,倡导精益求精和相互学习,认为知识不仅是教育的目的,更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现代教育应该强调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知识的积累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同时也应该重视实际应用。

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参与者,在共同探讨和实践中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行为载道,以实践检验孔子认为人生的真实取决于实践,他强调以行为载道,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统一。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中寻求平衡点可以使人们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和更深刻的认知。

现代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实践的参与,在课程设计中更加倾向开放性和情境化,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知识的应用,发现知识的局限和不足,在思考中探寻问题的本质。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德育的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德育的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德育的意义◆韩天鹏(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创造了许多著名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

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认识传统伦理思想的精神实质,对改进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主要介绍孔子的教育思想,其次分析了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德育的潜在、深层次的关系,并总结了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今德育的启示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德育精神内涵一、德育的地位及其现代意义孔子十分重视德育的作用,把德育摆在育人的首位,知识教育放在第二位,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一》)他认为德育主导着整个社会的兴衰,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得以治理的根本,是培养圣贤君子的重要手段,在教育工作中居于首要地位。

这对于德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德育内容与目标及其现代意义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应在《论语》中,而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1.重德。

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重点在于怎样提升群众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只有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所以,他十分注重人的德育教育,认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

一个真正有学问和才能的人,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只有德才兼备,方能以天下为己任,肩负起“治国”“平天下”的重担。

2.为仁。

孔子道德教育内容的核心是“仁”,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的“仁”学思想主要内容是“爱人”“孝悌”“克己复礼”。

第一是“爱人”。

“仁”的基本意思是“爱人”,主要讲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要同情人,要爱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应当相爱。

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围绕着这种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一个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应该以爱人为主要的前提。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之一,他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影响至今。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实用性、以德为先、强调经典和注重随机应变。

这些思想在现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孔子的第一条教育思想是实用性。

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在社会中立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因此,他强调学习必须要有实际应用的目的。

在当今的教育中,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实际应用可能会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将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中,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

第二条教育思想是以德为先。

孔子认为,人们的素质和道德品质是教育的根本。

他强调在教学和学习中应该注重品德德育,而不仅是知识掌握。

现代教育中,该思想体现在学校不仅应该传授知识,而且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让学生明白道德规范是他们在社会中行为的准则,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出适当的决策。

孔子的第三个教育思想是强调经典。

在孔子的教学中,文化传承是至关重要的。

他认为人们可以从古代文化和经典中获取智慧和启示,同时也能够了解过去的文化和历史。

同样,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文化传承和经典教育,使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最后,孔子的第四个教育思想是注重随机应变。

在孔子的教育中,注重随机应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能够引导学生学习灵活,适应变化。

现代社会变化迅速,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适应快速变化的能力,灵活地制定计划和目标,应对难题。

综合起来,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有广泛的影响。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并注重实用性。

在品德教育方面,绝不应忽视德育的作用。

文化传承还是非常重要的,而随机应变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变革并提高适应能力。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现代教育将走向更加深入、富有创造力的道路。

孔子的思想与教育影响分析

孔子的思想与教育影响分析

孔子的思想与教育影响分析孔子,一个拥有千古名声的人物。

他的思想和教育方式影响了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将对孔子的思想和教育影响进行分析。

一、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有许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仁爱、忠诚、诚信、孝道、礼仪等等。

首先,孔子提倡的是仁爱。

他认为仁爱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理想。

仁爱就是待人诚恳和善良,不是仅仅依靠礼节和规矩,而是要真诚地关心人的感受,尽量避免伤害他人。

孔子认为,如果每个人都为他人着想,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其次,孔子非常注重忠诚和诚信。

他认为这两个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认为,诚实和忠诚是一种表明你自己对他人的尊重的方式,也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忠诚和诚信,那么世界将会更加和平和稳定。

这些思想影响着无数人,包括今天的人们。

此外,孔子还提倡了孝道和礼仪。

孝道是指尊敬长辈、关心家人,以及对先人的尊敬和纪念。

而礼仪则是社会规矩的体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则。

二、孔子的教育孔子的教育方法基于孔子的思想,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教育学生的思想和品德。

他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他的学生。

孔子认为,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孔子的教育方式有许多方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为学而好问”和“反复自省”。

孔子认为,学生应该不断提出问题,在思考中找到答案。

孔子认为,在学习和思考中,人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深入了解自己的机会。

孔子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他认为人的品德比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

因此,孔子强调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尤其是在谦逊、宽容、诚信、正义、勤奋等方面。

三、孔子思想和教育对今天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和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孔子的思想并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下一代,而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被传承至今。

孔子的思想和教育对今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孔子的思想对今天的道德和社会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和教育内核成为了许多学者和领导人的指导方针。

孔子对教育学的影响

孔子对教育学的影响

孔子对教育学的影响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被誉为中国古代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于中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他对教育学的影响的一些方面:1.为人师表的典范: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师范学院的教师,他的行为和修养为后世教育者树立了榜样。

他注重自身的修养和道德品质,他认为只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才有资格去教育他人。

他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先做好榜样,再去教育他人。

2.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孔子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教育理念。

其中“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家庭与社会的各种角色与责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孔子对于个人品德与修养的要求。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仁义礼智信的统一,注重发展人的道德品质和智慧,以及培养适应社会和家庭需要的各种能力。

3.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孔子非常尊重师长,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而君子可以通过「追随专业教育者的指导」来达到。

因此,他提出了“三个字”:学、教、问,即学习、教授、提问。

强调了学生应该虚心听从教师指导,并让教师有权为学生提问、引导和教育。

4.实践的教学方法:孔子强调实践,提倡学以致用。

他认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和传承。

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意思是学习之后要不断重复和实践学到的知识,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他还提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通过观察和了解他人,以及与他人的交往,才能对自己的不足有所认识和改进。

5.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孔子对于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编排也有一定的贡献。

他提倡「五经」的教育,即经书类的教育,包括《易经》、《诗经》、《书经》、《礼经》和《春秋》等经典。

他认为,通过学习经典,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总之,孔子对于教育学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他不仅重视教育者的品德和榜样作用,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也对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编排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积极方面:(1)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可以说教学经验很丰富.(2)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这一方面比上欧洲西方国家的宗教和神论思想不知道进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偶像和神.(3)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重视自然的农业,重视经验,认为自然秩序是人类理性的根源,而人类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权利的依据.提倡"以农为本",是符合中国古代的实际资源情况的重农思想.(4)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如果说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么我们中国文化就是"德"型文化,这一德型表现在政治上,也有积极的一面:忠于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刺杀暴君,直谏犯上.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5)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给社会历史的起了安定,平衡,和参考约束.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强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倾向于参政的.(2)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使逻辑推理和深刻解释事物的规律的理论没萌芽,不如西方人那么追根问底,以至产生理论和学说.(3)强调个人服从群体,压抑了人的个性.漠视性格,思想大统一.造成国民愚忠愚孝,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这也和历代帝王的意志合拍,被其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4)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三纲五常,家长专制,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5)伦理观念,等级制度置高无上,达到排他性的程度,从而限制了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历代帝王也不重视科学技术,把一些科学成就说成"淫计小巧".好:0不好:0浅谈儒学对当今中国外交的影响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头脑中 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 根深蒂固 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而中国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发展完善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当代中国的外交层面自然也概莫能外。

孔子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孔子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孔子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一、引言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以及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孔子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1. 敬天爱人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并将“仁”作为人类最高境界。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尊重天地,感恩自然,热爱生命,珍视人类和社会关系,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仁”。

2. 尊师重道孔子非常注重师德师风,在他看来,“有术而无道不足以为师”,同时也认为学生应该尊重老师。

他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了学习中互相尊重和学习借鉴的重要性。

3. 诚信为本孔子非常注重诚信,在他看来,“君子不器”、“君子谋道不谋食”,强调了人应该以道德为重,而不是以金钱或者物质为重。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诚实守信、真诚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4. 实践教育孔子提倡“学以致用”,他认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应用。

他鼓励学生们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孔子的教育实践1. 教书育人孔子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一生中教过很多学生。

他注重教书育人,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想修养。

他常常与学生们交流思想、讨论问题,并且给予他们指导和启示。

2. 倡导礼仪文化孔子认为,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在他看来,“礼”是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基础。

因此,他在教育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对礼仪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且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礼仪规范。

3. 培养实践能力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他认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应用。

因此,他鼓励学生们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孔子对现代教育的影响1. 影响中国教育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倡“仁者爱人”、“尊师重道”等理念,这些都成为了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及应用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及应用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及应用
孔子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其教育思想贯穿了“天人合一、仁爱为本”、“治学篇”、“论语”等经典著作中,对现代教育发展具有深刻的
启示和应用。

首先,孔子教育思想强调以“仁爱”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教育需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差异。

孔子教育思想反对一刀切的教育方式,提倡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其次,孔子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应该立足于现实、应用于现实。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孔子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三,孔子强调德育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学生的品德是他们成长的基础和未来的基石。

在现代教育中,为学生提供道德教育和品格教育同样重要,对于孩子们的未来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孔子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现代教育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应用价值。

理解和运用孔子教育思想,有助于为现代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精心整理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现代
[
,
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
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增
3
(二)
1
2
3
4、学以致用:言行相符;即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5、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即孔子认为知识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骄傲,要虚心求教,奋发图强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7、此外还有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

(三)、站在德育、素质教育的角度:
1
2、“
二、
年6月

国人子游、陈国人子张。

孔子的办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一部分平民得到了宝贵教育机会,这是一个巨大社会进步。

对于存在歧视特殊人群的社会来说,全纳教育思想的提出不仅是对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参考文献:《论语》、《孔子家语》。

孔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孔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孔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1. 引言1.1 孔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孔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在于其强调德育与智育并重,提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智慧,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这种思想在现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教育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

孔子思想注重个体发展与人际关系的平衡。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注重每个个体的成长,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同时也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这对现代教育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启示,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更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培养。

孔子思想倡导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也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主张以善待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改革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倡导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孔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强调德育与智育并重,更在于其注重个体发展与人际关系的平衡,以及倡导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结合孔子思想推进现代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2. 正文2.1 孔子思想强调德育与智育并重孔子思想强调德育与智育并重,认为一个人的修养端要是德才兼备。

德育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质,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智育则是培养学生的学识和才智,使其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能力。

在孔子看来,德育比智育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才能在社会中取得真正的成功。

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德育和智育的平衡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孔子强调德育与智育并重的思想也体现在他对教育的方法和理念中。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孔子主张教师要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精选作文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精选作文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精选作文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是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对后世的教育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研究孔子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的现今的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孔子的教育思想是:第一,学生必须端正学习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学习态度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行,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已。

”(《雍也》)也就是对吃穿住行这些身外之物不要有过多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认真地做事,谨慎言论,要向有学问的人学习。

这样才算是好学。

[1]光是好学还不够,还要爱学,因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雍也》)(2)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

有人盲目的骄傲自满,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很难保持操守和仁道原则的。

孔子要求学生能够虚心的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却不觉得羞耻。

(3)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孔子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看待问题要客观,不能只凭自己主观的随意猜想,这样才能求得世间的真理。

[2]第二,作为一个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也就是说,老师既要了解过去的知识又要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现在的问题。

因为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所以既要注重继承也要注重探索创新。

[3]他还进一步分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所谓“学而不厌”是说老师本身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

“诲人不倦”是讲教师对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以教为乐,对学生要有耐心、要循循善诱。

“以身作则”孔子认为对于学生不光要有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自己言行一致了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如果自己的言行都不端正又如何能教导别人言行端正呢?孔子认为对待自己的学生要多多关心,充满信心,抱着乐观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即爱护学生。

孔子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影响

孔子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影响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摘要: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对现代教育还有着重要的启示。

本文拟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及其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作一探讨。

春秋末年,诸侯割据,社会动荡,急需安邦治国之才。

孔子适应时代需要,针对国学衰微的现实状况,打出了“有教无类”的旗帜,开创了平民教育之先河。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提倡以“仁”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直到今天还闪着耀眼的光芒。

1“当仁不让于师”的教育理念所谓教育理念,是统贯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它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孔子曾对自己一生的学习总结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不正为我们树立了终身学习的伟大思想了吗?同时又为我们提出了终身学生的思想和学必有成的规律。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他所培养的学生就是“儒者”。

所谓“儒者”,是指从事文化事业,体现儒家文化价值的知识分子。

“儒”作为一种职业,在孔子之前已存在,这批人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是从巫、史、祝、中分化出来的一种专门的术士,通过为富贵人家“相礼”来谋生。

孔子首先要求他的弟子要成为“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这不只是对子夏的要求,也是对所有学生的要求,是他从事教育的指导思想。

孔子认为君子须品德高尚。

孔子“尚”德,把“德”视为人才必备的条件,是以德治国的倡导者。

南宫适问孔子曰:“后裔善射,酋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管。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宪问》。

南宫适能够从中总结出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的道理,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

孔子主张德治,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德有多方面的内容,“知、仁、勇”是三种最重要的德行,被称为“三达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影响
姓名:李玉媛学号:100908026 专业:08级小学教育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要算是孔子了。

孔子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是一位对当今社会有着深远影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目前的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就我个人的浮笔来略谈一二。

一、发现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这里说的“学”,是指读书、读简策。

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而不动脑筋、不思考,完全相信书本上说的,就容易受书的迷惑而无所得。

相反,如果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读书,通过读书继承前人的知识,就会由于精神疲惫而无所得,也就会感到疑惑。

所以,学习和思考二者必须结合统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孔子还强调先学后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所以必须先学习,头脑中拥有充分的知识,这样才能够思考,才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在不断充实的过程中,也就可能会发现新知识。

所以这对于我们平日的学习、教师教学都有着启发作用。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书,尤其是当前的教育,要减轻学生负担,给学生多留课余空间,指导学生多看相关必要书籍,教给学生学习看书的方法,而不是教给学生全部理论知识,因为知识是学不完的,只有学会方法,才能不断的持续学习。

学生也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课余时间,时间是挤出来的,要学会争分夺秒的利用时间看书,不是纯粹地死记硬背老师给的条条框框,这只能应付暂时的考试,而不能促进自身的超越性的发展,不利于发现新知识,不利于长远的创新发展。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定要在适当的年龄阶段积累好必要的知识,这样在以后用到之时就能像呼风唤雨一样,想要什么就能用什么,这样下笔才有神啊。

这就和我们大脑中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只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才可能会有理性认识,要想理性认识,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感性材料,经过大脑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感性材料才有可能上升为理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是不可能有理性认识的,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还是要先学习,先具备充分的知识,才能去深入的思考,才可能去发现新的东西。

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对当前的教育中鼓励学生发现学习、创新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启发式教学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朱熹对此注解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

反者,还以相证之义。

复,再告也。

”也就是说,孔子启发教学的涵义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示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的表达。

举出一个方面的事理启发他,而他却不能自动推知领悟其它与此相联的三个方面的事理,我就不再告诉他。

孔子的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只是起促进指导的作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对改变当前教育中的“机械式的学习”、“满堂灌输的思想”、“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三、因材施教
《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特别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这对于我们当前教育中的大班教学,统一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应该尽可能的小班上课,有利于教师尽可能的能够与每一位学生接触交流,尽可能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等不同的特点,针对性的教学,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至于厌学。

同时,这对于我们当前的大学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学在招生时,应该尊重学生自己选择的专业,或者是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要求调剂专业的要求,而不是强行的让学生去服从专业调配。

此外,在大学生选择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时,也要慎重地考虑,不是跟着大家后面一窝蜂的考研或者考公务员,而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个人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考虑。

即使是决定工作后,也要慎重选择自己的工作,到底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而不是当前什么工作最好,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去追求、奢望,当然这也要考虑的,但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而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四、有教无类
孔子的有教无类教学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等级教育的现象,使得平民子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扩大了知识分子的数量,孔子的弟子中既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称为"贱人"的仲弓父;既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捉襟见肘的原宪和箪食瓢饮的颜回;还有穷困到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等。

尽管在孔子时代就提出了这种平等教育的思想,但是在当前的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

尽管当前提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但是却仍然有很多的学生面临着不能上学的痛苦。

许多农村、山区的家庭连生活都顾及不上,学校没有或者是师资短缺,他们又怎么能和城市的那些孩子一样平等的接受教育呢。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也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如每年的高考,不同的省份在外省招收学生的人数和分数线与本省的截然不同,这样对学生的发展也就及其不公平,许多学生都得不到合理的机会去发展自我。

所以,我们当前应该深思孔子的这一思想,孔子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提出的思想,为什么我们当前很难去实施呢?什么教师歧视现象,“好生”、“差生”等名词还依然存在呢?
五、终身教育的思想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孔子看来,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并不是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事,要持续不断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当前终身教育思想的前驱,为全面推广终身教育思想打了初步的草稿。

孔子提出的思想还有很多很多,如强调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自由讨论式教学、教学相长、民主教学等,同时孔子还注重情感教育思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敏而好学”、“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学习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这些教育思想都值得我们深思探讨,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